最新医用有机化学第11节-胺-教学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用有机化学第11章_胺-2011

医用有机化学第11章_胺-2011

(二)胺的命名 比较复杂的胺,常以烃类作母体,氨基作为取 代基来命名。例如:
CH3-CH-CH2-CH-CH3 NH2 CH3 CH3CH2-CH-CH2CH2CH2CH3 NHCH2CH3
2-氨基-4-甲基戊烷
3-( N-乙氨基)庚烷
(二)胺的命名 二元胺的命名:
NH2CH2CH2NH2 NH2(CH2)6NH2
内容提要:
一、胺的分类与命名
二、胺的结构
三、胺的物理性质(自学)
四、胺的化学性质
五、苯丙胺类药物与生源胺的概念(自学)
六、重氮盐与偶氮化合物
七、重氮盐的反应
一、胺的分类与命名 (一)胺的分类 胺可以看作是氨的烃基衍生物,根据氨分子 中氮上氢原子被烃基取代的数目分为: NH3 氨 NH4Cl RNH2 伯胺 NH4OH R2NH 仲胺 R4N+XR3N 叔胺 R4N+OH
(一)胺的碱性与成盐
一些胺(氨)在水溶液中的pKb值
NH3 (CH3)2NH CH3NH2 (CH3)3N pKb 4.76 3.27 3.38 4.21 C6H5NH2 (CH3CH2)2NH (CH3CH2)3N CH3CH2NH2 pKb 9.38 3.06 3.25 3.36
在水溶液中胺的碱性强弱次序为: 1° 脂肪胺(2°> 3°) > 氨 > 芳胺
CH3NH2·HCl
甲胺盐酸盐 (盐酸甲铵) (CH3)4N+Cl氯化四甲基铵 tetramethylammonium
CH3CH2NH2·AcOH
乙胺醋酸盐 (醋酸乙铵) (CH3)3N+(C2H5)OH氢氧化三甲基乙基铵 trimethylethylammonium
chloride
hydroxide

胺和生物碱ppt-医用有机化学课件

胺和生物碱ppt-医用有机化学课件
第十三章 胺及生物碱
2021/4/26
1
掌握:胺的结构特点,脂肪胺、芳香胺与 氨的结构比较;胺的碱性以及影响碱性的 因素(电子效应、空间效应),胺的分类、 命名和物理性质;季铵盐和季铵碱的光学 异构;胺的反应(酰化、磺酰化、与亚硝 酸的反应);重氮盐的放氮反应和偶联反 应
了解:生物碱的概念和功能;几种毒品的 结构和毒害;生源胺的概念和功能
2021/4/26
25
4.胺的成盐反应 除季铵碱以外的胺,一般均为弱碱,可
与酸成盐,但一遇强碱又重新游离析出
苯胺类化合物不稳定,这是由于氨基对苯 环致活所致。为便于保存,可将其制成稳 定的盐酸盐,使用时用强碱将其游离出来。
2021/4/26
26
(二) 酰化反应 胺的酰化反应就是羧酸衍生物的氨解反 应,产物是酰胺叔胺氮上无氢原子,不 能起酰化反应。该反应在合成上主要用 于保护氨基,如苯胺不稳定,可以先酰 化成稳定的酰胺,将氨基保护起来,反 应后再将酰基水解下来恢复氨基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 1/8/820 21/8/82 021/8/8 2021/8/88/8/20 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 021年8 月8日 星期日2 021/8/8 2021/8/82021/8/8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 1年8月 2021/8/82021/8/82021 /8/88/8/2021
重氮盐中重氮正离子的N与苯环共轭,N 上的正电荷向苯环分散,故重氮正离子是较 弱的亲电试剂,它只能进攻芳胺和酚这样的 活性较高的芳环,发生亲电取代反应,这种 重氮盐与活泼芳香化合物(芳胺或酚类)作用 生成偶氮化合物

第十一章 胺类药物的分析(2011) ppt课件

第十一章 胺类药物的分析(2011) ppt课件
( (一一)特殊杂质:对氨基苯甲酸,检查方法-同原料药中对氨 基苯甲酸检查项下,对照品溶液浓度为2.4ug/ml,限量为不得 过标示量的1.2%。 (二)含量测定:采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
色谱条件: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色谱填充柱;0.1%庚 烷磺酸钠的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3.0)-甲醇 (68:3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90 nm。 盐酸普鲁卡因对照品对照,浓度:0.02mg/ml。
药物 鉴别
检查
含量测定
盐酸普 鲁卡因
盐酸利 多卡因
对乙酰 氨基酚
肾上腺 素
重氮化-偶合反应 水解反应 氯化物反应 红外光谱法 与硫酸铜反应 氯化物的反应、红 外
三氯化铁反应 水解后重氮化-偶 合反应 IR
三氯化铁反应 过氧化氢反应
原料和注射液对氨基苯 亚硝酸钠滴定法(原
甲酸(HPLC法)
料药、注射剂,滴定
药物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与现象
药物
试验方法
现象
阿司匹林 加热水解后,与三氯化 紫堇色配位化合
铁试液反应

丙磺舒
加NaOH溶液,在 pH5.0~6.0时加三氯化 铁试液
对乙酰氨 直接与三氯化铁试液反
基酚

肾上腺素 加盐酸溶解,与三氯化
铁试液反应
米黄色沉淀
显蓝紫色
显翠绿色,加氨 试液显紫色
胺类药物的分析
取供试品约0.1g,加稀盐酸5ml,在水浴上加热40分钟,取 0.5ml加亚硝酸钠试液5滴和碱性-萘酚试液2ml,摇匀,即 显红色 A
取供试品约50mg,加稀盐酸1ml使溶解,加亚硝酸钠试液数 滴和碱性-萘酚数滴,生成橙色或猩红色沉淀 B
取供试品0.2g,加水20ml使溶解,分取10ml,加三硝基苯酚 试液10ml,即生成沉淀,滤过,沉淀用水洗涤,在105℃干 燥后,测定熔点为228℃232℃ C

氨公开课课件(2023版ppt)

氨公开课课件(2023版ppt)

配位化合物:氨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 位化合物,如氨合银、氨合铜等,具 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质。
配位反应:氨与金属离子发生配位反 应,形成配位化合物,如氨与硝酸银 反应生成氨合银。
配位平衡:氨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 存在平衡,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来调节 配位平衡。
氨的物理性质
氨的熔点、沸点
氨的熔点: -77
氨的沸点: -33
瓶中
2
反应原理: 氯化铵和氢 氧化钙反应 生成氨气和
氯化钙
5
产物纯化: 通过碱石灰 干燥氨气, 得到纯净的
氨气
3
反应条件: 加热,温度 控制在100-
150℃
6
安全注意事 项:实验过 程中注意通 风,防止氨
气中毒
氨的实验室检测
01
检测方法:分光光度
法、离子色谱法、气
相色谱法等
02
检测项目:氨含量、
氨的凝固 点:-107
1
2
3
氨的蒸发 热:28
4
氨的密度、溶解度
01
04
氨的毒性:氨气具有毒性, 吸入过量可能导致中毒
02
03
氨的挥发性:氨气具有较 强的挥发性,常温下即可 挥发
氨的溶解度:氨在水中的 溶解度较高,常温下可溶 解约1000倍体积的水
氨的密度:氨气在标准状 态下的密度为0
氨的毒性、安全防护
氨的污染治理技术:吸 收法、吸附法、催化氧 化法、生物处理法等
氨的污染危害:对人体 健康、生态环境、空气 质量等造成影响
氨的污染治理政策:制 定排放标准、加强监管、 推广清洁生产等
氨的绿色化学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绿色化学概念: 以减少环境污染 和资源消耗为目 标的化学研究

生化全套ppt胺和生物碱专选课件

生化全套ppt胺和生物碱专选课件

盐酸苯胺或苯胺盐酸盐 (aniline hydrochloride)
注意: “氨”用于表示取代基,如氨基酸。 “胺”表示氨的烃基衍生物,如三甲胺 “铵”用于季铵类化合物和胺的离子型化合物。
• 三、胺的结构
氮原子的电子结构为:
↑ ↑↑
E ↑↓ 2P
2S
跃迁

↑ ↑ ↓↑ 杂化
2Px 2Py 2PZ
2S
N
113.9 0
H
N
H H
• 四、胺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的状态
甲胺、二甲胺、三甲胺和乙胺为气体,其它胺为液体或固体。
许多胺类有难闻的气味,如三甲胺有鱼腥味、1,4-丁二胺俗 称腐肉胺、1,5-戊二胺俗称尸胺。
沸点(b.p)
与醇相似,伯胺、仲胺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其沸点高于相 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非极性化合物(如烷烃),而低于相应的醇或羧 酸(为什么?)。
3-戊胺
H 2 N C H 2 C H 2 C H 2 C H 2 N H 2 1,4-丁二胺
2.N-取代芳香胺(氨基直接连在苯环上)
当氮上同时连有芳基和脂肪烃基时,以芳胺作母体,在脂 肪烃基前加“N”字表示脂肪烃基连在氮原子上。
NH CH3
CH3 N
C2H5
N-甲基苯胺
N-甲基-N-乙基苯胺
3.复杂的胺
电子效应: 3°胺>2°胺>1°胺 空间效应: 1°胺>2°胺>3°胺 溶剂化效应: 1°胺>2°胺>3°胺
RNH HO O 2 2H H >RNHO2H >R RNHO2H HO2H R HO2H R 共 轭 酸 稳 定 性 好 , 酸 性 弱 , 碱 性 强 。
:
:
:
:
:
2. 芳胺

第11章 胺

第11章  胺

第11章 胺11.1 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胺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

●掌握重氮化合物、偶氮化合物、酰胺、碳酰胺的化学性质。

11.2 基本知识点11.2.1 胺的分类和命名胺可视作NH 3的烃基衍生物。

NH 3中的一个氢被烃基取代所得的化合物称为伯胺(1°胺),两个氢被烃基取代所得的化合物称为仲胺(2°胺),三个氢被烃基取代所得的化合物称为叔胺(3°胺)。

要注意的是:胺的伯、仲、叔的含义与醇的不同。

相当于NH 4+中的四个氢被烃基取代所得的离子称为季铵离子。

季铵离子与酸根结合形成季铵盐,与OH -结合形成季铵碱。

NH 3 RNH 2 R 2NH R 3N C 6H 5CH 2N(CH 3) 3ClArNH 2 Ar 2NH Ar 3N C 6H 5CH 2N(C 2H 5) 3OH氨 1°胺 2°胺 3°胺 季铵盐、季铵碱命名时,先写出连于氮上的烃基名,然后以胺字作词尾即可。

对于复杂的胺,则可将 H 2N —(称氨基)、RNH —(称烷胺基)、R 2N (称二烷胺基)视作取代基而命名。

11.2.2 胺的结构氮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2s 22p 3,在形成NH 3时氮首先进行不等性sp 3杂化。

氮用三个不等性sp 3杂化轨道与三个氢的s 轨道重叠,形成三个sp 3-s σ键,氮上尚有一对孤对电子占据另一个sp 3杂化轨道,这样便形成具有棱锥形结构的氨分子。

胺类化合物具有类似氨的结构。

甲胺、三甲胺结构如下:在芳香胺中,氮上孤对电子占据的不等性sp 3杂化轨道与苯环π电子轨道重叠,原来属于氮原子的一对孤对电子分布在由氮原子和苯环所组成的共轭体系中,见下图所示。

CH 33具有较多p 轨道性质,但仍具有一定的s 成份³11.2.3 胺的性质 1. 碱性和成盐2. 烃基化3. 酰基化4. Hinsberg 反应(鉴别伯胺、仲胺、叔胺)5. 与HNO 2反应6. 季铵盐的Hoffmann 消去反应RNH 2质子酸盐RNH 2RX R 2NH 3NRX RX4NXArNH RXArNH R2RXRXArNR 3XR 4NO H 3OHRNH 2′R ′COCl 或酐、酯2NCOR ′R ′COCl 或酐、酯R 2NH R 3一)R ′COCl 或酐、酯NaOH 溶液溶于NaOH(RNS O 2Ph )Na(固体)R 2NH PhSO 2Cl R 2NSO 2P hNaOH 溶液不溶于NaOH(固体)R 3N PhSO 2Cl(一)RNH 2PhSO 2ClRNHSO 2P h RNH 2HNO 2[R N N ]H 2ON 醇等混合物ArNH 22Ar N NX (重氮盐)R 2NH HNO 2R 2NN O(N -亚硝基胺)ArNH HNO 2ArN NX (黄色油状物)NNR 2HNO 2ONNR 2(对亚硝基化合物)C C HNR 3OHC CR 3N + H 2O7. 重氮盐的反应 取代反应:偶联反应:还原反应:8. 酰胺和碳酰胺的性质酰胺和碳酰胺除了具有羧酸衍生物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下述性质。

胺(ppt文档)

胺(ppt文档)

H2O2
R3N O 胺氧化合物(氧化胺) 产物较为单一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R" RN
R'
H2O2
O
O
N
+
N
"R
R' R& 胺氧化物
Organic Chemistry
芳香胺的结构和性质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氨基 • 碱性和亲核性 • 易被氧化 • 与亚硝酸反应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RN H H
RN R H
RNR R
有活泼氢
• 可被强碱夺取 • 可被氧化剂氧化
Organic Chemistry
1. 胺类化合物的碱性
R N 给电子基使 N 碱性增强
气相中: (CH3)3N > (CH3)2NH > CH3NH2 >
NH3
液相中: (CH3)2NH > CH3NH2 > (CH3)3N
HNO2
NR2
ON
HX NR2
NO 对苯环的亲电取代
ON
NR2 X
H
溶解于酸
早期有机分析中用作区分芳香胺的类型
Organic Chemistry
3. 胺的氧化
伯胺和仲胺的氧化
[O] R NH2
R NHOH + R NO + R NO2 产物一般较为复杂,合成上意义不大
叔胺与H2O2的氧化
R3N
伯胺与 HNO2 的反应的机理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 O NO + H
H O NO H

有机化学-胺

有机化学-胺

(CH3)2NH
NaNO2, HCl
(CH3)2N
NO
N-亚硝基二甲胺 黄色油状 3º胺氮上无氢原子, 不与亚硝酸反应 亚硝酸可以用于区别三种脂肪胺
O R C NH2 + Br2 + NaOH H2O RNH2 + CO2 + 2NaBr
只有一级酰胺才能发生Hofmann 重排
三、胺的制法
(5)盖布瑞尔 (Gabriel)合成法
O C C O O NH3 O C C O COOH COOH CONHNH2 CONHR O NH NH O NH KOH C2H5OH
COOH
三、胺的制法课堂练习
CH2Cl CH2CH2NH2
NaCN
CH2CN
LiAlH4 H2O
第十五章 胺
胺的分类和命名 胺的结构 胺的制备 胺的物理性质和波普性质 胺的化学性质 季铵盐和季铵碱 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
四、胺的物理性质波谱性质
1. 胺的物理性质
b. 低级胺溶于水?
氢键
a. 伯胺、仲胺的沸点高于非极性有机物,但低于相应的醇或羧酸 ?
酰基化反应的应用
C、引入永久性酰基——药物合成
(1)NaOH,H2O (2)H2O,H HO NO2 H2,Ni
Cl
NO2
HO
NH2
(CH3CO)2O
HO
NH C CH3 O
对羟基乙酰苯胺 扑热息痛 对乙酰氨基酚
酰基化反应的应用
d、降低氨基对芳环的致活能力
NH2
(CH3CO)2O NHCOCH3
强酸+Fe/Zn/Sn 等或 Na+EtOH 时,还原硝基化合物生成伯胺
NO2 Fe, HCl or Zn, Sn, HCl NH2

11-胺

11-胺

④ 季铵盐或季铵碱的命名是将其看作铵的 衍生物来命名。 [(CH3)4N]+I[CH3NH3]+Cl[(CH3)3NCH2CH3]+OH碘化四甲铵 氯化甲铵 氢氧化三甲乙铵
C 2H 5N H 2 乙 胺
NH
2 3
C 2 H 5 N HC 2 H 5 二 乙 胺
CH N
CH
邻甲基苯胺
3
N , N -二 甲 基 苯 胺
+ N N + OH
N N
OH
N N OH
pH9~11
N N O
-
+ H
+
pH11~13
2、与芳香胺的偶联反应:
+ N N HSO 4 + 中性或弱酸性 N(CH
3 )2
0℃
对二甲氨基偶氮苯
N N
N(CH
3 )2
偶氮芳烃分子中有偶氮键—N=N—,使两 个芳环共轭,扩展了π电子离域范围,使得该 化合物在可见光区域吸收光,因而往往有鲜艳 的颜色。
芳环上电子 云刻度越大越有利于偶联反应 的发生。
偶联反应
N
N
偶氮类化合物
N
N
OH
对-羟基偶氮苯
偶氮类化合物含-OH,NH2助色团,使染料的颜色加深, 若偶氮染料中含磺酸基,羟基,有助于染料在水中的 溶解度。甲基橙属于偶氮类染料。
1、与酚的偶联反应:
+ N N HSO 4 + 弱碱性 OH 0℃
对羟基偶氮苯
3
NH
2
NO
2
NO
2
O CH 3 NH
2
O Cl CH 3 NH C Cl
+ CH 3 C

有机化学下册胺课件

有机化学下册胺课件
CH3NH2
RNH2
NH3
原因: 烷基给电子
H3C N CH3
H3C
NH3
H3CH2C NH
H3CH2C
H3CH2C N CH2CH3
H3CH2C
CH3NH2
NH3
原因: 溶剂影响﹠烷基给电子
23
水溶液中的溶剂效应
H2O H2O
H2O
H HNR
H
氢键数目 三
R'
H2O
HNR

H2O
H
R'
H2O
HNR
RNH2 + HCl
RNH3Cl NaOH
RNH2
+ NaCl + H2O
N原子上连有H原子, 加碱后立即发 生质子转移而生成水。季铵盐上的 N原子无H, 故与KOH、NaOH作用 不能释放出游离的胺。
21
2.胺碱性强弱, 用pKb表示
RNH2 + H2O
kb
RNH3 + OH

共轭酸
_
Kb
[R
NH3][O H ] [RNH2 ]

引入给电子基,诱导效应使碱性上
升 CF3 N
F3C CF3
F N FF
几乎无碱性
26
5.芳胺
1)碱性比氨弱
N上孤电子与苯环共轭, 电子 分散, 接受质子能力降低。
NH2
脂肪胺
Alkyl amines NH3
N
pKb 3~4
4.76
9.40
13.80
N almost neutral
27
2)取代芳胺
(按顺序规则书写)
10
IUPAC 命名法

有机化学11胺与酰胺-课件

有机化学11胺与酰胺-课件

+
Ar N
N Cl-
芳香2O胺 与脂肪2O胺类似
现象
芳香重氮 盐只能在 低温下 (5oc以下) 存在,否 则分解出
N2
出现黄色 油状物
应用
b.芳 香族 重氮 盐在 有机 合成 中有 广泛 应用
芳香3O胺
NC (H3)2 H N O2O N
NC (H3)2
绿色晶体 对位占据,则进邻位
出现绿色 晶体
重氮盐是一个非常活泼的化合物,可发生多种 反应,生成多种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上非常有用。
有机合成中有广泛应用应用出现绿色晶体出现黄色油状物芳香重氮盐只能在低温下c以下存在否则分解出现象arnh反应式芳香3反应胺nanonclar绿色晶体对位占据则进邻位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的社区
水解再变为胺)。
NH2
(CH3CO2O )
NHCO3CH
HNO 3
OH /2O H
NHCO3CH在乙酸中 NO2
(主要产物)
NH2 NO2
HNO 3
NHCO3CH NO2 OH
在乙酸酐中
(主要产物)
/ 2O H
NH2 NO2
Hinsberg反应:胺与磺酰化试剂反应生成磺酰胺 的反应。
常用的磺酰化试剂是苯磺酰氯和对甲基苯磺酰氯
3、酰胺的化学性质
1)酰胺的酸碱性; 2)与亚硝酸反应; 3)还原反应; 4)霍夫曼降级反应。




RNH2 R’X RNHR’ R’X RR’2N R’X RR’3N+X-

10第十章 胺

10第十章 胺

在适当的条件下,重氮盐与芳胺或酚类作用,生成 有颜色的偶联化合物,这个反应称为偶联反应.
N2Cl +
OH 弱 碱。性
0C
NN
OH
N2Cl +
对羟基偶氮苯(桔黄色)

N(CH3)2
碱。性
0C
NN
N(CH3)2
对二甲氨基偶氮苯(黄色)
N2 +OH
N N OH
重氮盐(PH=9~10)
N N O +H
重氮酸盐(PH=11~13)
CH3COOH +
HOCH2CH2N(CH3)3OH
OH OH
αβ CH2CH2NH
副交感神经系统中是乙酰胆碱;
COOH
OH COOH
HO
CH2 CH NH2酪氨酸羟化酶 HO
CH2 CH NH2
多巴脱羧酶 HO
OH CH2 CH NH2 多巴胺- β-羟化酶
OH OH
HO
苯乙醇胺氨位甲基转移酶
CH2 CH NH2
石河子大学医用有机化学课件
第十章 胺
一、胺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一)结构
SP3不等性杂化(棱锥形)
..
N
H(R'')
R H(R')
பைடு நூலகம்..
N H(R'') H(R')
(二)分类 1. N所连烃基的种类
脂肪 胺
芳香胺
R NH2
NH2
2. NH3中被取代H的数目
伯胺
R NH2
仲胺
R NH R
叔胺
R NR
COOCH2CH2N(C2H5)2+HC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loride
(CH3)3N+(C2H5)OH氢氧化三甲基乙基铵 trimethylethylammonium
hydroxide
(二)胺的命名
比较复杂的胺,常以烃类作母体,氨基作为取 代基来命名。例如:
C H 3 - C H - C H 2 - C H - C H 3 N H 2 C H 3
C H 3 C H 2 - C H - C H 2 C H 2 C H 2 C H 3 N H C H 2 C H 3
Solution:
Name the following:
N-methylethanamine
(or Ethyl methyl amine)
N-Ethyl-N-methylcyclohexylamine
Tricyclohexylamine
N-methylpyrrolidine
Diisopropylamine
N,N-二甲基苯胺
N-甲基-N-乙基苯胺
N,N-dimethylaniline N-ethyl-N-methylaniline
(二)胺的命名
胺盐和季铵化合物的命名:
CH3NH2·HCl C H 3 C H 2 N H 2 · A cO H
甲胺盐酸盐 (盐酸甲铵)
乙胺醋酸盐 (醋酸乙铵)
(CH3)4N+Cl氯化四甲基铵 tetramethylammonium
大多数芳胺具有毒性,苯胺可以导致再生障碍 性贫血,通过吸入,食入或透过皮肤吸收而致中 毒,食入0.25 mL就严重中毒。
β– 萘胺与联苯胺是能够引起恶性肿瘤的物质。
四、胺的化学性质 (一)胺的碱性与成盐
N
R
R
R
N H
H
学习胺的化学,要注意N上的孤对电子,胺的许多性 质都与它有关。
(一)胺的碱性与成盐
内容提要: 一、胺的分类与命名 二、胺的结构 三、胺的物理性质(自学) 四、胺的化学性质 五、苯丙胺类药物与生源胺的概念(自学) 六、重氮盐与偶氮化合物 七、重氮盐的反应
(二)胺的命名
烷基连在芳胺氮原子上,则在烷基名称前加 “N”字母,以便与苯环取代物加以区别。
CH3 N
CH3

CH3 N
CH2CH3
an
an
an
氨胺铵
必须注意:“氨、胺、铵”字的用
法,“氨”用来表示气态氨(NH3 )或基, 如氨基(—NH2)亚 氨基( NH); “胺”用来表示NH3 的烃基衍生物;如 CH3-NH2 甲胺;“铵”用来表示胺的盐 类及季铵类。
Learning Check:
Name the following:
医用有机化学第11节-胺2011
第11章 胺(Amines)
胺类广泛地存在于生物界,具有极其重要 的生理作用。
绝大多数的药物含有胺的官能团——氨基。
蛋白质、核酸、许多激素、抗生素和生物 碱都含有氨基,是胺的复杂的衍生物。学习 胺的性质是学习和研究这些复杂天然化合物 的基础。
第11章 胺(Amines)
N H
H
苯胺中氮上的孤对电子与苯环发生了近似p~π共轭
(二)胺的结构
胺的立体化学:
N
3R
R1
R2
N
R1
R3
R2
两种异构体之间通过快速翻转(103~105/秒)相互 转化,因而不能分离。
(二)胺的结构
若限制这种翻转就能够得到两种对映体。1944年 Prelog就将 Troger碱 拆分得到其左旋体和右旋体。
1,3-Butanediamine
(二)胺的结构
脂肪胺
芳香胺
N
R
R1
R2
形 状:棱锥形 氮原子:sp3杂化
N R1
Ar
R2
形 状:棱锥形 氮原子:sp3~sp2杂化(更接近sp2)
(二)胺的结构
N
H 3C
H
H
∠HNH 105.9°
∠HNC 112.9 °
N H
H ∠HNH 113 °
两平面夹角39.4°
2-氨基-4-甲基戊烷 3-( N-乙氨基)庚烷
(二)胺的命名
二元胺的命名:
N H 2 C H 2 C H 2 N H 2 N H 2 ( C H 2 ) 6 N H 2
乙二胺
己二胺
diaminoethane diaminohexane
NH2
N(CH3)2 N, N-二甲基对苯二胺
(二)胺的命名
R — N H 2 + H — O H K b=[R + N R H N 3 H ][2 -O H ]
R — N H 3 + O H p K b=-logK b
(1)产生碱性的原因: N上的孤对电子
(2)判别碱性的方法: pKb的值;或其共轭酸的 pKa的值;以及形成的铵正离子的稳定性。
(3)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 电 子 效 应:3o胺 > 2o胺 > 1o胺 空 间 效 应:1o胺 > 2o胺 > 3o胺 溶剂化效应:NH3 > 1o胺 > 2o胺 > 3o胺
N
N
CH3
CH3
Troger碱
在季铵盐中若氮上连的四个基团不同时,可以拆开
成对映异构体:
CH3
CH3
C2H5
N C6H5
N C6H5
CH2CH=CH2 CH2=CHCH2
C2H5
三、胺的物理性质(自学)
甲胺、二甲胺、三甲胺和乙胺室温下为气体,其它 低级胺为液体;高级胺为固体;
低级胺有氨味,三甲胺有鱼腥味,腐胺(丙二胺) 尸胺(丁二胺)有恶臭味;
(一)胺的碱性与成盐
一些胺(氨)在水溶液中的pKb值
pKb
pKb
NH3
4.76
C6H5NH2
9.38
(CH3)2NH 3.27
(CH3CH2)2NH 3.06
CH3NH2
3.38
(CH3CH2)3N 3.25
(CH3)3N 4.21
CH3CH2NH2 3.36
在水溶液中胺的碱性强弱次序为: 脂 肪 胺 (2° > 1 3° ° )> 氨 > 芳 胺
季铵碱是强碱,其碱性与氢氧化钠相近!
(一)胺的碱性与成盐
溶剂化效应是给电子的,N上的H越多,溶剂化效应
就越强(NH3 > 1o胺 > 2o胺 > 3o胺),形成的铵正 离子就越稳定:
H HO
HH
RN H O H
H OH H
R1
H RNH O
H R2
1°胺
3°胺
胺在水溶液中碱性的强弱,是其电子效应、空间效 应以及溶剂化效应的综合体现。
芳香胺为高沸点的液体或低熔点的固体; 胺与水能形成分子间的氢键;
一级胺和二级胺本身分子间也能形成氢键。
( C H 3 ) 3 N C 2 H 5 N H C H 3 C H 3 C H 2 C H 2 N H 2
b p :2 .8 7 º C 3 6 - 3 7 º C
4 7 .8 º C
三、胺的物理性质(自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