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小学体育生活化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中小学体育生活化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发表时间:2011-04-20T17:29:51.690Z 来源:《素质教育(教师教育)》2011年第1期供稿作者:王冠英[导读]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素质教育观念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应该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王冠英
摘要:本文根据目前中小学校普遍存在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较差、体育设施欠缺以及现代体育课程中教育观念滞后、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完全一致等问题,就如何创新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进行探讨。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素质教育观念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应该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随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出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强健的体质、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年轻一代,是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
1 中小学体育教学生活化的特征
1.1 学生积极的日常体育生活
"生活化"的体育教学是要尽量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充分挖掘其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体验建立联系,使新学内容能较快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达到真正的理解。但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生活化的体育教学倡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运用中练就所学科目的实际能力。反过来,学生通过课外练习养成一种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1.2 有互动、有交流、有争论、有笑声的课堂生活
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除了认知需要以外,学生作为人与在其它生活中一样,有各种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因而生活化的体育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作为人的成长发展中的各种需要,提供和谐、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创建积极、丰富、多方面的精神生活,创设有挫折、有成功、有忧愁、有喜悦、有猜想、有惊讶、有思考、有互动、有交流、有争论、有笑声的课堂生活,让师生在每个短暂的45分钟里都能享受人生,获得对事、对群体生活的体验,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意志得到坚定,个人才能得到充分展现,人格得到尊重,激发探索生命、生活意义的兴趣,体尝人生的美好与艰辛。
1.3 关注学生将来的可能生活
生活化的体育教学,不但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更应该关注学生将来的可能生活,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顺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从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基础,锻炼意志,突出重点,学以致用。同时,还要让学生在校学会自我学习,走出校门可以利用校内学到知识联系生活继续学习自己需要的东西,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 中小学体育教学设计生活化
2.1 体育课程目标生活化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体育课程三个主要的指标体系,它们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三者之间是相互孤立的还是具有某种联系?知识、方法、情感,它们具有不同的特征。知识的相互联系比较紧密,而且存在着明确的递进关系。一个新知识的构建,需要原有的知识作为基础,知识的展开,就形成了一个网络,网络之间的联系,就是线索。方法则不是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它是从生活中概括出来的。然而,方法的存在依赖于具体的事物,如果没有具体问题的支撑而空谈方法,这些方法只能是空洞的条文。
2.2 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体育教育资源,生活中有体育。如何合理利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需要在课堂上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情景中开展活动,感受生活气息,学习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能力。体育教学内容不仅要有现实感,还是要有理想性,通过体验现实生活,感悟和追求可能生活,来赋予教学内容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2.3 体育教学方式生活化
生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课堂学习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学方式的生活化,体育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水平出发,体育场地布置生活化,选用图表、漫画、照片、录象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实施主体关系和谐化
3.1 师生关系和谐化
体育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既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又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
3.2 学生间和谐化
营造宽松积极的学习环境对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中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积极的学习环境,把体育教学看成是学生进行自我塑造的过程,而不是体育竞技场上的比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使其在获取体育技能知识、解决各种体育问题、探究运动规律、归纳体育锻炼方法等方面获得具体的成果,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发挥其巨大的功效。
4 结论与建议
体育课堂是生命相遇、是生活所需。因此,体育要着眼于未来,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体育需求着手,通过课程设计来逐渐培养学生自发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理解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养成科学健身的良好习惯。促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实现全面育人和科学育人的教育思想。体育新课程重视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命意义与生活价值,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的人文观。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生活回归意味着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等方面都应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起点,着眼于学生的可能生活,为培养具有广泛社会适应性的人才服务。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