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地黄中毒临床表现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医院
洋地黄中毒临床表现详解
一、洋地黄类药物的用法
二、洋地黄类药物中毒的识别
三、洋地黄类药物中毒的处理
1. 立即停药
2. 注意补钾、补镁
3. 药物对症
4. 处理心律失常
5. 地高辛特异性抗体 Fab片段
附表1. 不同洋地黄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附表2. 洋地黄类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
附图1. 洋地黄类药物引起的ST 段改变
一、洋地黄类药物的用法
洋地黄类药物作为传统的强心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已长达两百多年。

近几年,随着心力衰竭治疗理念的转变,神经内分泌抑制剂逐渐成为治疗慢性心衰的主要药物,洋地黄类药物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我国洋地黄类药物的使用仍较为广泛。

洋地黄类药物主要包括地高辛、去乙酰毛花苷、洋地黄毒苷、毒毛花苷K(四种药物的特点见表1),其中,地高辛为口服制剂,去乙酰毛花苷和毒毛花苷K为静脉制剂,而洋地黄毒苷既有口服制剂又有静脉制剂。

我国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地高辛和去乙酰毛花苷。

表1. 不同洋地黄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除了正性肌力作用外,洋地黄类药物还可提高迷走神经兴奋性和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及心内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减慢房室结传导速度,具有减慢心率的作用.
目前临床上洋地黄类药物主要适应证包括:地高辛可用于房颤患者的心室率控制;房颤伴快速心室率合并心衰者(LVEF < 40%)可选用静脉洋地黄类药物。

不同洋地黄类药物的用法具体如下:
地高辛
口服常用剂量为 0.125~0.25 mg/d,7 d 可达稳态血药浓度。

对于≥ 80 岁、体重指数< 18.5 kg/m²和肾功能异常者可采取0.0625 mg/d 或 0.125 mg 隔日用药。

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
静脉应用的方法为首剂0.2~0.4 mg 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2~4 h 后可再用 0.2 mg,24 h 总量不超过 1.2 mg。

病情稳定后,可改为口服地高辛维持。

洋地黄毒苷片
每日 0.05~0.1 mg。

毒毛花苷 K 注射液
首剂 0.125~0.25 mg,加入等渗葡萄糖液 20~40 mL 内缓慢注入(时间不少于 5 min),2 h 后视需要重复给药 1 次(0.125~0.25 mg),总量每日 0.25~0.5 mg。

二、洋地黄类药物中毒的识别
洋地黄类药物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且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很多,除药物剂量外,影响其吸收、分布和清除的因素发生改变均会影响血药浓度。

例如年龄或脂肪存储增加引起的分布容积改变、低白蛋白血症引起的蛋白结合减少、肾功能下降等。

临床上,洋地黄类药物中毒的病例并不少见。

下面介绍两招识别洋地黄类药物中毒的方法。

1. 牢记洋地黄类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
洋地黄类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包括心脏表现和心脏外表现两大类,心脏表现是洋地黄类药物中毒最危险的毒性反应,而心脏外表现又包括胃肠道症状、视觉异常和神经系统症状,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 2. 洋地黄类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服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可能出现一种特异性的心
电图改变(见图 1),特征包括:
ST 段下垂;
T 波振幅降低及双相;
QT 间期缩短;
U 波振幅增加;
PR 间期延长。

由于这样的心电图形态与长柄勺相似,有学者把这样的心电图改变称为「长柄勺样ST段改变」(亦称「鱼钩样」改变)。

然而,这样的心电图改变只提示患者正在服用洋地黄类药物,而不能说明已经发生了洋地黄中毒。

(洋地黄中毒心电图表现答「鱼钩样」改变就错了!)
图 1. 洋地黄类药物引起的长柄勺样 ST 段改变
2. 及时检测血药浓度
上文说到,洋地黄类药物治疗窗窄,且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众多,因此应用此类药物(尤其是长期口服地高辛)时应定期检测血药浓度。

在开始使用地高辛 1~2 周后监测,每 1~3 个月复查。

应在服用地高辛至少 6~8 h 后抽血,建议血药浓度维持在 0.5~0.9 ug/L 之间。

临床上,一旦怀疑地高辛中毒的可能,应及时检测血药浓度。

地高辛中毒不良反应常出现于地高辛血药浓度 > 2.0 ug/L 时,但低钾、低镁、心肌缺血、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即使血药浓度较低也可发生中毒。

因此地高辛不良反应及中毒的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用药情况及血药浓度综合判断。

三、洋地黄类药物中毒的处理
1. 立即停药
一旦怀疑洋地黄类药物中毒,应立即停药,即使只有临床症状而无血药浓度检测结果。

大部分洋地黄类药物中毒引起的症状停药后可自行缓解。

应将患者安置在备有心肺复苏,可以立即实施电除颤的监护区域。

每隔 5~15 min 左右监测一次生命体征(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

及时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血气分析和药物浓度测定等。

2. 注意补钾、补镁
纠正低钾血症和低镁血症,应予口服或静脉补充钾和镁,尤其应将血钾补充至 4.5~5.0 mmol/L。

但存在高钾血症、窦房阻滞、窦性停搏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禁止补钾。

Mg²⁺和 K⁺具有协同作用,能预防和对抗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因此补钾的同时应当补镁。

紧急补镁时可用 10% 硫酸镁 10~20 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