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高吸油树脂材料的研究进展

高吸油树脂材料的研究进展

高吸油树脂材料的研究进展班级:姓名:学号:成绩:摘要介绍了高吸油树脂的分类和性能。

系统阐述了高吸油树脂的合成方法,讨论了单体,引发剂,交联剂和分散剂对高吸油树脂吸油性能的影响,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高吸油树脂,功能高分子材料,合成前言高吸油树脂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吸油种类多、吸油速率快、吸油倍率高、吸油而不吸水等特点,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开发与研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吸油材料的分类吸油材料根据其材料来源可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类,而根据吸油机理的不同又可分为吸藏型、凝固型(凝胶化型) 和自溶胀型[1 ]。

高吸油性树脂又可根据合成单体分为两大类[2 ]:一是丙烯酸酯类树脂。

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是常见合成单体,原料易得且聚合工艺较为成熟,可选用的酯以8个碳以上的烷基酯[3~5 ]为主,还有壬基酚酯以及2-萘基酯[6 ]等。

为了改进材料的内部结构,也常用丙烯酸乙酯或丁酯作为共聚单体。

另一类是烯烃类树脂。

烯烃分子内不含极性基团,该类树脂对各种油品的亲和性能更加优越。

尤其是长碳链烯烃对各种油品均有很好的吸收能力,成为国外研究的新热点。

吸油材料的分类及特性见表1 。

吸油速率与保油能力是高吸油树脂重要性能指标。

其吸油速率一般较慢,且依赖于油的粘度、单位重量树脂的表面积、树脂的形态、温度等因素。

例如,粒径数百微米的粒状树脂吸收高黏度油时约需10h才能饱和,而吸低黏度油10min就可以了。

温度对吸油速度影响很大,温度升高,油的扩散速度增加,吸油速度加快,反之亦然。

表1 高吸油树脂的分类及特性2 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研究进展高吸油树脂是以亲油类单体通过交联剂经适度交联而合成的低交联聚合物,常见的高吸油树脂主要有丙烯酸酯类树脂和烯烃类树脂两大类。

丙烯酸酯类树脂是以丙烯酸酯类单体聚合得到的高吸油树脂,亲油基(酯基) 和油分子的相互亲合作用而吸油是该类吸油树脂的设计依据。

酯基链越长则亲油能力越强。

太阳能驱动界面光热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

太阳能驱动界面光热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

太阳能驱动界面光热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
谷相宜;宋长远;刘文涛
【期刊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年(卷),期】2024(42)1
【摘要】油水分离技术被视为解决海上溢油问题的一种有前景的方法。

在现有的技术中,基于界面光热转换效应的太阳能驱动原油吸附技术凭借低能耗和高效率而备受关注。

本文综述了用于原油吸附的光热材料的最新进展。

首先,概述了界面光热转换的机理。

然后,总结了光热吸附剂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其结构设计。

最后,阐述了光热装置在原油吸附方面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总页数】9页(P144-152)
【作者】谷相宜;宋长远;刘文涛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34
【相关文献】
1.聚吡咯/纸浆纤维复合光热纸的制备及其太阳能驱动界面水蒸发研究
2.耐盐型太阳能驱动界面光热材料及蒸发器的研究进展
3.太阳能界面蒸发光热材料的研究进展
4.光热转换材料在太阳能驱动界面水蒸发装置中的研究进展
5.光热材料-木材太阳能驱动界面蒸发器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柴油吸附分离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柴油吸附分离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柴油吸附分离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柴油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燃料,它驱动着我们的汽车、卡车、火车和船只。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柴油的生产和使用也受到了更严格的监管和要求。

柴油吸附分离技术作为一种关键的处理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柴油的质量,还有助于减少有害排放物的排放。

本文将深入探讨柴油吸附分离技术的原理、应用领域、研究进展以及其在环境保护和能源产业中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柴油吸附分离技术的原理柴油吸附分离技术是一种通过吸附剂将柴油中的不纯物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其原理基于吸附剂对不同物质的吸附能力不同。

典型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分子筛、硅胶等。

这些吸附剂具有高度多孔的结构,可以吸附柴油中的杂质,如硫化合物、氮化合物和氧化合物,从而提高柴油的纯度和质量。

柴油吸附分离技术的过程包括吸附、脱附和再生三个主要阶段。

在吸附阶段,柴油通过吸附床,其中填充了吸附剂,杂质被吸附在吸附剂的表面。

然后,在脱附阶段,通过改变温度、压力或其他条件,从吸附剂上去除吸附的杂质,使吸附剂重新可用。

最后,在再生阶段,吸附床恢复到吸附状态,准备好下一轮的柴油处理。

第二部分:柴油吸附分离技术的应用领域1. 交通运输柴油吸附分离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柴油发动机是卡车、巴士和火车等大型车辆的主要动力源。

通过使用柴油吸附分离技术,可以减少柴油中的硫化合物和颗粒物排放,提高发动机效率,延长机械设备寿命,同时满足严格的排放法规。

2. 能源产业柴油吸附分离技术在能源产业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它用于炼油过程中,可以提高柴油的净化程度,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通过减少硫化合物的含量,也有助于改善炼油厂的环保指标。

3. 工业应用在工业应用中,柴油吸附分离技术用于处理柴油发电机组的排放。

这有助于降低空气中有害颗粒物和气体的浓度,维护厂区和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

4. 海上运输柴油吸附分离技术在船舶工业中也有重要应用。

海上运输是国际贸易的支柱,而柴油吸附分离技术可以帮助船舶满足国际海上排放标准,减少污染,降低对海洋环境的不利影响。

吸油材料的研究与实验

吸油材料的研究与实验
A 亲水、亲油, 灰色层状; B 亲油, 白色层状; M 亲油, 灰色袋装; Y 亲水、亲油, 灰色袋装; Z 亲油, 白 色网状。 2. 2 实验一加入 5 毫升石油将吸油材料放入进行 搅动, 10 分钟后效果对比( 表1)
表 1 加入 5 毫升石 油吸油材料吸油效果对比表
编号 原油量
现场描述
A1
第二组实验测试各 种吸油材料的最大吸油效 果, 采用人工翻动、覆盖油层的方式, 根据吸油能力 不同, 分次加入 5 毫升原油, 依次判别。
表 2 吸油材料最大吸油效果对比表
编号
现场描述
原油加 入量 5ml, A 2 吸水同时吸 油, 人工 翻动, 效 果较好, 但 不能完 全吸收 A2
5ml 原油。
原油加入量 30ml, B2 吸油不吸水, 不下沉, 吸油速度一 般, 人工翻动、覆盖油
B2 层的方 式下, 效果好, 为加 大吸油效果, 将 B2 拆分成 三层, 吸油速 度提升明
显, 最大能吸收 30ml 原油, 吸收的原油不发生外渗。
原油加入量 40ml, M 2 吸油不吸水, 不下沉, 吸油慢, 人工翻动、覆盖油层 的方 M2
式下, 吸收 40ml 原油。
原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入量 5ml, Y2 吸水同时吸油, 不 下沉, 吸油速 度较快, 效果 较好, 吸收 Y2
5ml 原油饱和了。
原油加入量 40ml, Z2 吸油不吸水, 不下沉, 吸油速度较 慢, 人工翻动、覆盖油
像稻草、玉米芯、稻壳、泥炭沼、羽毛、木屑和羊 毛等松散型吸附材料常被用于处理石油泄漏, 研究 人员对这些吸附材料进行了广泛研究。有机吸附材 料能吸收其自重3~l0 倍的石油, 但也有缺点。某些 有机吸收物在吸油的同时也吸水, 导致其在水中下 沉。还有许多有机吸附材料是松散的粒子, 如木屑, 一旦分散在水中就很难收集。

高吸油树脂的新进展及应用

高吸油树脂的新进展及应用

高吸油树脂的新进展及应用说起“高吸油树脂”,可能不少人还没有听说过它。

这名字一听就有点像是某种超能植物,或者神奇的化学物质,像是能解救地球的大反派。

不过,别担心,它其实是一种相当厉害的材料,在一些行业里可谓是“大明星”。

这东西主要就是为了吸油,吸得又快又多,听起来有点像是超人来拯救污染的世界,特别是在工业和环境保护领域,真的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什么是高吸油树脂呢?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能够快速吸收油类液体的材料,尤其适合在水面上清理溢油事故。

它的工作原理简单又神奇——油和水的密度不同,油总是浮在水面上,而这款树脂就像一块海绵,能够迅速吸附油类物质,吸油效率超级高。

简直就是“神奇海绵”,油渍多到让人头疼,拿它来一吸,全搞定!这让很多化学污染的处理变得简单了很多。

哎,讲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点好奇,它是怎么做到的?高吸油树脂的神奇就在于它的结构。

它的分子链排列得特别紧密,但又有很多小孔和空隙,正是这些小空隙让油类分子能够轻松进入其中,迅速被吸附住。

这种树脂一般都是基于一些天然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所以不仅环保,而且使用起来也很安全。

这么神奇的树脂,不用也太浪费了吧?高吸油树脂不仅仅是为了“吸油”而诞生的。

它的应用可广泛了,简直是多面手。

在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油气开采、海洋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中,它几乎无处不在。

你想想,在油田开采中,一旦发生溢油,海洋上的油污如果不及时清理,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损害,还会影响渔业和旅游业的收入。

所以高吸油树脂一登场,简直就是拯救世界的英雄,吸油又快又多,一下子就把油给收拾干净了。

但是,像这种高吸油树脂,也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完美的哦。

其实它的研究历史也挺有意思的。

最开始,大家只是觉得油渍实在是太麻烦,特别是在海上作业的时候,油污污染非常严重,于是就有了这个思路——制造一种能“吃”掉油的材料。

经过多年的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其进行了优化,像是提升其吸油速度、提高其使用寿命、增强对不同油类的适应性等等。

高吸油性凝胶

高吸油性凝胶

展 望
目前,国内外对高吸油性凝胶的研究还处于 起始阶段。其研究多限于考察单体配比、 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 应时间等对凝胶性能的影响,进而通过优化 聚合条件制备吸油率较高的凝胶。因此可 以看出高吸油性凝胶领域的研究尚有很大 的发展空间,今后的研究应主要朝着进行理 论研究;新技术的开发;应用领域等方面 进行
国内对高吸油性凝胶的研究虽然起步较 晚,但取得了重大进展。浙江大学和苏州 大学对吸油凝胶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大 连理工大学及中国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 工研究院开发的自溶胀高吸油性凝胶,分 别通过了省级鉴定,达到商品化的要求,但 目前国内还尚无工业化的报道。
高吸油性凝胶的理论研究
吸油原理
高吸油性凝胶由亲油性单体通过低交联度聚合形成三维交联的网 状结构,利用微弱的范德华力吸油。当高吸油性凝胶与油接触作用 时,由于分子内的亲油基链段与油分子的溶剂化作用,凝胶发生溶 胀。初始时,少量油分子进入凝胶内,不足以使高分子链段完全伸 展开,此阶段称为分子扩散阶段。至油分子进入达到足够量时,溶 剂化作用足够强,在热力学推动力推动下链段完全伸展开,网络中 只有共价键结合的交联点存在。此阶段为Flo2ry - Huggins方程控 制阶段。此阶段凝胶达到充分溶胀,由热力学不平衡向平衡态方向 进行。高吸油性凝胶吸油原理与高吸水性凝胶的吸水机理基本相 同,但后者能与水形成氢键,并在聚合物内外产生渗透压,因而吸水 倍数可达树脂质量的几百至数千倍。而高吸油性凝胶是利用微弱 的范德华力作用吸油的, 因而吸收倍率要比高吸水性凝胶的吸收倍 率小得多。
3 高吸油性凝胶的聚合工艺
悬浮聚合是目前合成高吸油性凝胶最常用的聚合 工艺。合成高吸油性凝胶所用的是不溶于水的油 状单体,经剧烈搅拌可在水中生成油滴状分散相,此 为一不稳定的动态平衡体系。随着聚合反应进行, 油滴逐渐变黏稠有凝结成块的倾向。为防止凝结, 水相中必须加有分散剂(又称悬浮剂) 。聚合时采 用难溶于水易溶于单体的油溶性引发剂。在高吸 油性凝胶合成时,悬浮聚合中常用的分散剂有聚乙 烯醇、明胶、磷酸钙等。通常情况下使用聚乙烯 醇的效果较好

吸油材料的应用与研究

吸油材料的应用与研究
6 结束语
/组 装 成 二 层 连 接 参 数 /
M y d Con . Co e to St i A o t nn c i n rng: = Con e to n c i n— St ; r
e nd
el e s
be n gi
So h wMes g ( 连 接 服 务 器 失 败 ! ) sa e ’ ’;
作 者 简 介 : 涛 (9 6一) 男, 附 分 离 专 业 博 士 , 业 于 南 京 工 业 大 学化 工 学院 。 事 化 学 工 程 与 环 境 工 程 研 究 。 发 表 胡 17 。 吸 毕 从 已
论文 3 0余 篇 。
0 ● 0 ●0 ●0 ●0 ● 0 ●o ●0 ● ●0 ●0 ● 0 0 ● ●o ●0 ●0 ● 0 ●0 ●0 0 ●0 ●0 。 C ●0 ● ● ●0 ● ●0 ●0 ●0 ●0 ●0 ●0 ●0 ’ 0 ’C ’ ●o ●0 ● o ●o ● ●C ¨ 0 ●0 ●0 ●
农 药 一 般 浓 度 很 大 。 借 助 吸 油 材 料 将 其 均 匀 可 分 散 . 于 施 用 乜 , 可 延 长 持 效 期 。 薄 荷 油 扩 散 力 便 】还
强 . 露 在 空 气 中极 易 挥 发 损 失 。 其 混 入 吸 油 材 料 暴 将
在 餐 饮 。 属 、 油 以 及 皮 革 加 工 . 别 是 石 油 金 粮 特
吸 油 材 料 能 利 用 其 表 面 、 隙 以 及 空 腔 的 毛 细 间 管 作 用 . 者 分 子 间 的 物 理 凝 聚 力 形 成 的 网 络 结 构 或 吸 附 油 及 油 脂 。 由于 能 起 到 集 中 和 临 时 固 定 油 及 油
这 些 污染 环境 的油 3 O%来 自工 业 废 水 排 放 , 5 来 4% 自海 洋 上 的 油 船 泄 漏 [。 吸 油 材 料 的 研 究 开 发 与 应 】 )

聚氨酯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

聚氨酯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

聚氨酯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聚氨酯吸油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吸油性能的多孔材料,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环保等领域。

本文将就聚氨酯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吸油机制、制备方法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内容。

一、聚氨酯吸油材料的吸油机制聚氨酯吸油材料主要是通过其多孔结构和化学成分来实现吸油功能。

聚氨酯材料具有丰富的孔隙空间,可以将油污迅速吸附于其表面及孔隙内部,从而实现了高效的吸油性能。

聚氨酯材料具有一定的亲油性,能够与油污发生物理吸附,使油污牢固地附着在其表面,不易脱落。

聚氨酯材料还具有一定的化学亲合性,可以与油污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油-聚氨酯复合物,从而实现了更加牢固的吸附效果。

聚氨酯吸油材料的吸油机制主要是通过其多孔结构和化学成分来实现的,具有良好的吸油性能。

目前,制备聚氨酯吸油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组合法等。

物理法是指通过调控材料的多孔结构和表面性质来实现吸油功能。

常见的制备方法包括模板法、溶胶凝胶法和发泡法等。

模板法是指在聚合反应中加入模板剂,通过模板剂的作用,在聚氨酯材料中形成一定的孔隙结构。

溶胶凝胶法是指通过溶胶凝胶反应来制备聚氨酯吸油材料,其优点是可以在制备过程中控制孔隙结构和表面性质。

发泡法是指通过向聚氨酯溶液中注入发泡剂,然后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孔隙结构。

化学法是指在聚氨酯材料中引入亲油基团或亲水基团,从而改变其表面性质和吸油性能。

常见的化学法包括接枝法、共聚法和后处理法等。

组合法是指将物理法和化学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聚氨酯吸油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油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聚氨酯吸油材料可以应用于石油、化工和环保等领域。

在石油领域,聚氨酯吸油材料可以用于油水分离、油污清洁和油品回收等方面。

在化工领域,聚氨酯吸油材料可以用于化工废水处理、油气分离和溢油应急处理等方面。

在环保领域,聚氨酯吸油材料可以用于污水处理、环境修复和油污清洁等方面。

聚氨酯吸油材料还可以应用于吸附材料、填充材料和载体材料等方面。

海藻纤维作为吸油材料的应用前景评述

海藻纤维作为吸油材料的应用前景评述

海藻纤维作为吸油材料的应用前景评述引言: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寻找有效的吸油材料成为了一项迫切的需求。

海藻纤维作为一种天然可再生资源,其独特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使其成为一种有潜力的吸油材料。

本文将对海藻纤维作为吸油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评述。

1. 海藻纤维的特性海藻纤维是由海藻细胞壁中的藻胶和纤维素构成的,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和强度。

海藻纤维的化学成分决定了其具有良好的亲油性和亲水性,使其能够快速吸附油污,同时又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此外,海藻纤维还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有利于吸附大量的油污。

2. 海藻纤维作为吸油材料的应用2.1 海洋油污治理海藻纤维可以作为海洋油污治理的吸油材料。

由于其来源于海洋的特性,与海洋环境相容性较高,且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海藻纤维的高吸油性能可以有效吸附漂浮在海面上的油污,将其与水分离,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2 工业废水处理海藻纤维在工业废水处理中也有广泛应用的前景。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各种油脂和有机溶剂,传统的净水技术对这些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差。

而海藻纤维可以通过吸附吸油污杂质的方式,有效地降低废水中油脂和有机物的浓度,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

2.3 石油开采废水治理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废水是石油工业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海藻纤维可以应用于石油开采废水的治理中,通过吸附油污和沉淀悬浮物等方式,将石油开采废水中的油污分离出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4 水域生态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海藻纤维作为一种环保材料,可以应用于水域生态保护中。

例如,通过将海藻纤维制成生物滤料,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庇护所,促进底栖动物和浮游植物的生长,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

3. 未来发展前景海藻纤维作为吸油材料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加剧,吸油材料需求量将持续增长。

而海藻纤维具有天然可再生的特性,能够有效地吸附各种油污,切实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苹果吸附油脂实验报告

苹果吸附油脂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苹果吸附油脂的原理和效果。

2. 探讨不同条件下苹果吸附油脂的能力。

3. 为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吸附油脂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苹果中含有丰富的果胶、纤维素等成分,这些成分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

在实验中,苹果的吸附能力主要来源于其表面和内部的孔隙结构。

当油脂与苹果接触时,油脂会被苹果的孔隙结构吸附,从而降低油脂的浓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新鲜苹果、橄榄油、蒸馏水、滤纸、天平、计时器、烧杯、量筒、玻璃棒等。

2. 仪器:电热炉、磁力搅拌器、显微镜、pH计等。

四、实验步骤1. 将新鲜苹果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备用。

2. 准备橄榄油溶液,浓度为0.5mol/L,备用。

3. 将苹果块放入烧杯中,加入橄榄油溶液,使苹果块完全浸没在溶液中。

4. 设置不同实验条件,如不同温度、不同pH值、不同吸附时间等,分别进行实验。

5. 吸附结束后,用滤纸将苹果块上的油脂吸附液过滤,收集滤液。

6. 用pH计测定滤液的pH值,计算油脂的吸附量。

7. 通过显微镜观察苹果块表面的油脂吸附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苹果吸附油脂的能力逐渐增强。

2. 在不同温度下,苹果吸附油脂的能力存在差异。

在25℃时,苹果吸附油脂的能力最强;在50℃时,吸附能力有所下降;在75℃时,吸附能力明显减弱。

3. 在不同pH值下,苹果吸附油脂的能力也存在差异。

在pH值为4.5时,苹果吸附油脂的能力最强;在pH值为2.0和7.0时,吸附能力明显减弱。

4. 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苹果块表面存在油脂吸附现象,且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油脂在苹果表面的吸附量逐渐增加。

六、实验结论1. 苹果具有较好的吸附油脂能力,其吸附效果受吸附时间、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

2.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调节实验条件,提高苹果吸附油脂的效果。

3. 本实验为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吸附油脂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七、实验讨论1. 实验中,苹果的吸附油脂能力可能与苹果的品种、成熟度等因素有关。

吸油膨胀橡胶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吸油膨胀橡胶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具有很好力学性能 、 封压性能和 该油箱 的内外部均有 由 2 3层吸油材料和橡胶交 备的遇油膨胀橡胶 , 能够基本满足油 田使用要求。 替堆积构成 的包覆层 ,能够很好地减缓外界的冲击 吸油膨胀倍率 ,
力 并 能尽 快堵 住漏 油 点 。
王强[ 8 1 等 自制合成了多元共聚的高 吸油性树脂 , O g , g 以上 ,将该类树脂作为改性剂 , G o o d w o r t h t 4  ̄ 设计 了一 种用于油箱外部 的塑料防 其吸油倍率在 3
Eq u i p me n t Ma n u f a c t u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No . 1, 2 0 1 4
吸油膨 胀橡 胶 的研 究进展 与应 用
高 斌 , 金 超
( 海 装 重庆 局 , 重庆 4 0 0 0 3 0 )
摘 要: 综述 了吸油膨胀橡胶的吸油原理和研 究动 向 , 阐述 了基体 、 吸油组分和聚合工 艺等 因素 对橡胶 吸 油性 能的影响 ,
3 材料 的制备
酯作为单体 , 单体来源广泛 , 聚合工艺成熟 , 故此类树
脂是国内外研究 的主要方 向。 而烯烃类树脂虽然分子 对油 品的亲和能力较强 , 但 由于其 吸油膨胀橡胶 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接枝法和 内不含极性基 团, 其研究较为困难。丙烯酸酯类树脂常 共混法。其 中化学接枝法存在着制备工艺不成熟 、 反 单体来源较少 , 按 比例 应 进度 缓 慢 、橡 胶 吸 油膨 胀 性 能 欠佳 和 弹性 较 差 等 用的合成方法是悬浮聚合法。其合成原理是 : 加入 溶 剂 和 分散 剂 ,加 热待 分 散剂 溶 解 之 后加 入 单 缺点 ,故该方法还未大规模应用于吸油膨胀橡胶 的 引发剂和交联剂的混合物 , 经过一定的搅拌速率 、 生产之 中。共混法分为机械共混和乳 液共混两种方 体 、 经相应 的后处理即得到高吸油 式 。其共混过程均是采用物理混合方 式将 吸油组分 反应温度和持续时间 , 任何原料的种类及含量改变和 均匀地散布于橡胶基体 之 中而制得 吸油膨胀 橡胶 。 性树脂 。聚合过程中,

聚氨酯软质泡沫吸油性能的研究

聚氨酯软质泡沫吸油性能的研究
胺类 催 化 剂 ( N 3 自制 ; A 3) 甲苯 , 析纯 , 汉 市 江 分 武
称取一定量 的 泡沫材 料 , 放入 金 属 网 中 , 温下 室
浸入足量 待测油 品 中, 每隔一 定 时间取 出并 淌滴
第 5期
魏徵 , ・ 等 聚氨酯软质泡沫吸油性能 的研究
・4 5・
5mn之后称取 吸油后 的质量 , i 按照 下式 计算 泡 沫 的
水、 叔胺 催 化剂 和有机 锡催 化剂 , 整个 反应 过程 控制
原料温度为 2 5℃ , 搅拌速度为 10 mn 50r i。搅拌均 / 匀后 , 加人 T I继续搅拌 , D, 当体系发 白时 , 迅速将混
合物平稳地转移到发 泡箱 中进行发泡 , 发泡反应结 束后 , 将泡 沫连 同发泡 箱置 于 10℃烘 箱 中熟化 0
吸油量 : =( 一‰ 一m) m , 中 : Q m / o式 Q为 吸油 量 ,
1 4
1 2
1 0
ggm 为泡沫质 量 ,; 为 吸油后 金 属 网与泡 沫 的 / ;。 gm 总质量 ,; 为金属 网的质量 ,。当泡沫 质量不 再变 gm g 化时, 此时 的吸油量 称之为最大 吸油量 , 记为 Q 。
北 化学 试剂 厂 ; 四氯 化碳 ( C , 析纯 , C 1) 分 天津 市 科 密 欧化 学试 剂有 限公 司 ; 油 、 柴 汽油 , 业级 , 售 。 工 市
1 2 泡 沫 制备 的基 本 配方和 工 艺 .
油量大 , 吸油速率快且容易回收等优点, 越来越广泛
地运 用到 油污 处理 当 中 。Wogn L 等 ¨ 制得 了 lagJ , f 可 以吸收 自重 10倍 的聚 氨 酯 泡 沫 。B m rH D 0 o me K2通过 在泡 沫 颗 粒 中加 入 粘合 剂 、 定 剂 和 其 它 稳

NR吸油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NR吸油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Q一 ( 2 m1 / 一 ) m1
NR, 标 准胶 , 南 天 然 橡胶 产业 集 团 股 份 1 海
有 限公 司金 石加 工分 公 司产 品 ; MA- A- t 聚 S B S共 物, 自制 ( 备工 艺见 文 献 [ 9] ; 接 枝 马来 酸 制 1 - NR ) 酐 ( —— NR g MAH) NR 接 枝 甲 基 丙 烯 酸 甲 酯 和 ( -- NR g MMA) 自制 ( 融 接枝 法 ) , 熔 。
1 2 配 方 .
式 中, m 和 m 分 别 为试样 吸油前 后质 量 。 ( ) 油率 2保 将 吸 油 饱 和 试 样 放 人 L 4 1 0 mi 中 在 0r・ n 0 的条件 下 运 转 5 mi , 后 称 量 试 样 质 量 。试 样 n然
行研究。 1 实 验 1 1 主 要 原 材 料 .
将 试 样浸 入 油 中 , 到一 定 时间 后取 出 , 达 自然 滴 淌 5 mi , 去 表 面 未 吸 收 油 , 速 称 量 试 样 n拭 迅 质量 , 其后 继 续 浸 泡 , 此 连 续 测 试 , 至 试 样 质 如 直 量 恒定 。浸泡 一定 时 间 的试 样 吸 油率 ( 按 下 式 Q) 计算 :
保 油率 ( 按下 式 计算 : R)
2 防老剂 D ,
R( ) 一 4 m3 1 0 / × 0
NR 1 0 氧 化锌 5 硬 脂 酸 0, ,
1 硫黄 ,
M MA
2 5 促 进 剂 DM 0 8 促 进 剂 D 1 ., ., ,
S MA- A S B - t共 聚 物 和 NR g MAH 或 NR g —— ——
1 4 性 能测 试 . () 1 吸油 率
吸油材 料 的开 发 已成 为 热 点课 题 [l 。本 工 作 以 39 _]

聚氨酯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

聚氨酯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

聚氨酯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
聚氨酯吸油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吸附材料,其应用在环境保护、海洋生态修复以及油污
灾害应急救援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聚氨酯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聚氨酯材料的基本特性
聚氨酯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其材料性能可通过改变聚氨酯的化学结构进
行调整。

聚氨酯材料的基本特性包括:高强度、高耐磨性、高韧性、耐热、耐寒、耐油、
抗腐蚀性、耐性能稳定等。

聚氨酯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自由基聚合法、离子聚合法、原位聚合法以及交
联聚合法等方法。

其中,自由基聚合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该方法所制备的聚
氨酯材料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速度。

为了提高聚氨酯吸油材料的吸附性能,研究人员对聚氨酯材料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结构
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调整。

包括将其与碳纤维、氧化石墨烯等材料进行复合、加入亲油性
分子以提高吸附速度以及增加材料的孔隙率等。

聚氨酯吸油材料的应用主要包括环境污染治理领域、海洋生态修复领域以及油污灾害
应急救援领域。

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聚氨酯吸油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修复。

在海洋生态修复领域,聚氨酯吸油材料被应用于海洋油污染的应急救援和长期修复。

在油污灾害应急救援领域,聚氨酯吸油材料成为重要的应急救援材料。

综上所述,聚氨酯吸油材料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应用前景也不断拓展。

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聚氨酯吸油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结构的研究,
以及通过材料化学、工艺优化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其吸附能力和使用寿命,从而更好地为环
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2024年驱油用Janus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范文

《2024年驱油用Janus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范文

《驱油用Janus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篇一摘要:本文研究了驱油用Janus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

通过合成Janus纳米氧化石墨烯,探讨了其结构、形貌、亲油/亲水性能及其在驱油领域的应用潜力。

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Janus纳米氧化石墨烯具有优异的驱油性能和稳定性,为油田开采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一、引言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采油过程中的油污问题日益严重。

驱油技术作为解决油污问题的重要手段,其发展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驱油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其中,Janus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双面性质(一面亲油,一面亲水)在油水分离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本文以氧化石墨烯为基础,制备了Janus纳米氧化石墨烯,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Janus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制备1. 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氧化石墨烯,并利用自组装技术结合表面改性,成功合成Janus纳米氧化石墨烯。

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和表面改性剂的种类和浓度,调节Janus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形貌和性质。

2. 制备过程详细描述了从原料选择到最终产物合成的整个过程,包括材料准备、反应条件、反应时间等关键参数。

三、Janus纳米氧化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能1. 结构表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对Janus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所制备的Janus纳米氧化石墨烯具有均匀的尺寸和特定的双面结构。

2. 性能分析通过接触角测量、吸油性能测试等方法,对Janus纳米氧化石墨烯的亲油/亲水性能和吸油能力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Janus纳米氧化石墨烯具有优异的亲油/亲水性能和快速吸油能力。

四、Janus纳米氧化石墨烯在驱油领域的应用1. 油水分离应用利用Janus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双面性质,进行油水混合物的分离实验。

棉纤维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

棉纤维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
Ab s t r a c t P r o g r e s s o f c o t t o n ib f e r o i l a b s o r p t i o n ma t e r i a l wa s r e s e a r c h e d .C u r r e n t r e s e a r c h s t a t u s o f o i l — a b s o pt r i o n ma t e i r a l s , c l a s s i i f c a t i o n o f ma t e r i a l s , me c h a n i s m a n d a d v a n t a g e s& 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ma t e r i a l s we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 Ad v a n t a g e s o f c o t t o n i f b e r i n o i l a b s o pt r i o n ma t e i r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a n d c o t t o n i f b e r o i l me c h a n i s m we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C u r r e n t r e s e a r c h s t a t u s o f c o t t o n i f b e r a n d i t s n o n w o v e n ma t e r i a l u s e d a s ma t e i r a l s , e v a l u a t i o n t e s t me t h o d s a n d l i mi t a t i o n s o f c o t — t o n i f b e r a b s o pt r i o n p r o p e  ̄y a t h o me a n d a b r o a d we r e d i s c u s s e d .I t i s c o n s i d e r e d t h a t o i l a b s o pt r i o n r a t e o f c o t t o n i f b e r o i l a b s o pt r i o n ma t e r i a l i s h i g h e r . t h e h y d r o p h o b i c i t y i s b e t t e r . c o t t o n i f b e r o i l a b s o pt r i o n ma t e ia r l c a n b e r e u s e d a n d n o s e c o n d a r y p o l l u t i o n . Oi l a b s o pt r i o n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o f c o t t o n i f b e r o i l a b s o pt r i o n ma t e r i a l i s b e t t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s y n t h e t i c o i l a b s o pt r i o n ma t e r i a 1 . Ke y Wo r d s Oi l A b s o pt r i o n Ma t e r i a l , Oi l Ab s o pt r i o n P r i n c i p l e , C o t t o n F i b e r , No n wo v e n, O i l Ab s o pt r i o n T e s t

吸油材料的吸油机理

吸油材料的吸油机理

高吸油树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1 高吸油树脂的吸油机理高吸油树脂是通过亲油基和油分子间产生的范德华力来实现吸油目的,其吸油机理是高分子链段的溶剂化过程。

将高吸油树脂投入油中, 开始阶段是分子扩散控制; 吸入一定量的油后, 油分子与高分子链段发生溶剂化作用,此时仍是分子扩散控制;当吸入的油分子足够多时, 溶剂化作用充分, 链段伸展开来, 网络中只有共价键交联点存在, 此时由热力学推动力推动;当高分子充分溶胀,链段伸展到一定程度,会慢慢回缩, 即存在弹性回缩力, 最终达到热力学平衡[1] 。

因此, 低交联的聚合物中亲油基和油分子间的相互亲和作用是高吸油树脂的吸油推动力。

故改变吸油树脂的网络结构, 提高亲油基团与油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是改善树脂吸油性能的关键[3] 。

高吸油树脂的研究现状2高吸油树脂的分子结构及吸油机理2.1 分子结构高吸油树脂的微观结构特征是低交联度聚合物。

交联度的形成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

2.1.1化学交联化学交联是长链大分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三维空间的网状结构。

目前合成的高吸油树脂主要以化学交联为主,其共价键的键能最大,化学交联的形式最为稳固,形成的交联网状结构也就稳定,难以破坏,相应的树脂性能也最稳定。

2.1.2离子交联长链大分子之间通过金属离子相互联系在一起,形成长链大分子的缠结。

2.1.3物理交联利用分子间力使其相互缠绕在一起。

一种是氢键结合,长链大分子上带有羟基或其他极性基团,相互吸引而使长链大分子相互缠结在一起;另一种是分子间的范德华力,长链大分子的链段间相互吸引而缠结。

近两年,浙江大学对在强化学交联中引入物理交联进行了研究,证明了这样的交联可以大大提高高吸油树脂的吸油和保油性能。

2.2 高吸油性树脂的吸油机理高吸油性树脂由亲油性单体制得的低交联度聚合物,具有三维交联网状结构,内部有一定的微孔。

吸油时,树脂分子中的亲油基链段与油分子发生溶剂化作用,油分子进入到树脂的网络结构中足够多时,高分子链段开始伸展,树脂发生溶胀,但是由于交联点的存在,高分子链段伸展到一定程度后慢慢回缩,直到平衡。

常见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常见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Abstract:Theclassificationandmechanismofoilabsorbingmaterialsareintroduced.Theresearchstatus oforganicandinorganicoilabsorbingmaterialsatthepresentstageissummarized.Theresearchprogress ofhighoilabsorptionresin,hydrophobicspongeandsyntheticoilabsorptionfiberinchemicalsynthetic materialsisalsodescribed.Finally,theprospectofthedevelopmentdirectionoftheoilabsorbingmaterials wasprojected.Itisbelievedthathighoilabsorptionmaterialsshouldbefurtherstudiedintheenvironmen talfriendlinessandthebasictheory.Furthermore,thecombinationofmanymultitechnicalfieldscould alsopromotethepracticalapplicationofoiladsorptionmaterialsintheoilpollutionrepair. Keywords:oilpollution;oiladsorptionmaterials;researchprogress;practicalapplication
合成材料为主。 按吸油材料的吸油机理又可以分为包藏型、凝
固型 (凝胶化型)和自溶胀型[2],其吸油前后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 石油 产 品 的加 工 、 提炼、 储 存、 运 输 及 使 用 过 程
中产生 的泄 露 和各种 油 类废 弃 物 对 海 洋生 态 环 境
和 淡水 生态 环境 造 成 了 极 大 的破 坏[ 1 ] . 水 中的 溢
油、 油 渍不仅 降低海 洋 和淡 水 环境 的质 量 , 影 响 食 物链 的循 环 , 破坏 生态 平衡 , 还 威 胁 着 人 类 的 健
泄 露 和 油 类 废 弃 物 对 海 洋 和淡 水 生 态 环 境 造 成 了严 重 的 破 坏 . 因此 , 研 究开 发高效 、 清洁 、 循 环 使 用 的 吸 油 材 料 实 现 油 水 分 离 成 为 近期 研 究 热 点 . 吸油 材 料 可 以分 为 无 机 吸油 材 料 和 有 机 吸 油 材 料 两 大 类 . 无 机 吸 油 材 料 因制备简单 、 成本低 、 吸油 倍 率 高受 到 广 泛 关 注 ; 其 中疏 水 亲 油 的 海 绵 状 石 墨 烯 吸 油 材 料 因 对 各 种 油 品 适 用 性好 、 吸附速率快 、 吸油 效 率 高 、 循环能力 强得 到较好 的发展. 有 机 类 吸油 材 料 在 循 环 利 用 率 、 吸 附 速 率 方 面 明显高于无机吸油材料. 有 机 吸 油 材 料 的 研 究 旨在 提 高 其 吸 油 倍 率 、 循 环利用 率和吸 附速率 等性能 指标. 针 对 两 种 吸 油 材 料 的特 点 , 结 合 不 同改 性 方 法 的制 备 工 艺 , 开发 新型 、 绿色 、 高吸油 率的吸油材 料是未来研究 的
随着石 油 及 石 油 产 品用 量 的 增 加 , 石 油 开 采
1 . 1 . 1活性炭 类吸 油材 料
活性 炭 可 由木 材 、 木
屑、 粉 煤灰 等制 得 , 吸 附油 品后 的活 性 炭可 以用 作
固体燃 料 , 处 理 较 为容 易 , 不 会 对 环 境 造 成 破 坏. S u n等 [ 1 5 ] 以商 业 的活 性 炭 为 基 体 , 再 用 氢 氧化 钾 和二 甲基硅 氧烷 修 饰 , 制 得 的活 性 炭 具 有 很 大 的 比表 面积 和孑 L 隙率 , 具 有很 好 的 吸 油效 果 , 能 够选 择 性 的从水 中 去 除 多种 有 机 物 和 油 脂. F a n等 [ 1 制 备 了一种 大孔 径 的碳 纳 米 管 用 来 吸 附 溢 油 , 与 膨胀石 墨吸附 4 1 g / g相 比 , 碳 纳 米 管 可 以 吸 附
重点. 关键词 : 吸附 ; 溢油 ; 吸油材料 ; 研 究 进 展 中图分类号 : TQ6 文 献 标 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2 8 6 9 . 2 0 1 3 . 1 2 . 0 0 6
O 引 言
吸油能 力分 别 是 7 . 4 5 g / g和 6 . 7 4 g / g , 新 制 备 的 吸油材 料 的吸 附能力 是传 统 吸油材 料 的 1 5 ~1 6 . 5
1 无机 吸 油材 料
无机 吸 油 材 料 又 可 以 分 为 炭 质 吸 油 材 料 L 7 ] 、
倍, 吸油 能力 远 于 两 种 传统 的吸 附 剂. Gu i 等 制 备 的 吸油 材 料 吸 附 柴 油 能力 为 5 6 g / g , 在 磁 力 和
天 然无 机 吸 油 材 料 ] 、 人 工合成无 机吸油材料[ 9 ] 和 功能 化改 性 无 机 吸 油 材 料[ 1 0 ] 4种 类 型. 无 机 吸
第3 5卷 第 1 2期
2 0 1 3 年 1 2月








V0 1 . 35 No .1 2 De c . 2 O13
J . Wu h a n I n s t . Te c h .
文章编号 : 1 6 7 4 —2 8 6 9 ( 2 0 1 3 ) 1 2— 0 0 2 7 —0 8
6 9 g / g 溢油 , 吸油 倍率 更 高. Z h u [ 1 等 和 Gu i 等[ 1 8 ]
制 备 的海绵 状碳 纳米 管具 有更 好 的吸油 性 能. Z h u
等 制 备 的 碳 纳 米 管 吸 油 材 料 的 吸 油 能 力 为 9 2 . 3 0 g / g , 传 统 吸附 剂 聚丙 烯 纤 维 织物 和 毛 毡 的
加热作 用 下 可 以循 环 1 0 0 0次 , 能 重 复 使 用. Ka z u o C ” 将粉 末状 的煤在 4 0 0 ~5 0 0℃焦化 、 氧 化、 冷却 , 待 加热 到 6 0 0 ~7 0 0 ℃时 骤 冷 得 到 活 性 焦炭, 再 用含 硅化 合 物进 行 憎水 处 理 , 得 到 的 吸 附 剂 具有 憎水 亲油 性 , 可 以很 好 的清 除水 中溢油 . 活 性炭 除 了 自身 改 性制 成 吸 油材 料 还 可 以与 其它 材 料 复 合 增 加 吸 附 能 力. Kl y me n k o N A
吸 油 材 料 的研 究进 展
刘生 鹏, 高 秋, 胡 仙林, 孟培培
( 武汉 工程 大 学绿 色化工过 程教 育部重 点 实验 室 ,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4 )
摘 要 : 随着全球经济 的快速发展 , 各 国石 油 的 需 求 量 呈 现 出 加 剧 的 趋 势 . 石油开采 、 油 品运 输 等 过 程 产 生 的
康[ 4 ] . 海 上 溢 油造 成 的破 坏 具有 危 害程 度 大 、 波 及
范 围广 、 清 除 困难 等 特 点 [ 5 ] , 要解决 这些问题 , 迫 切 的需 要开 发 出 高效 、 耐用 、 清 洁 的吸 油 材 料 . 吸 油 材料 可归 纳为无 机 吸 油材 料 和 有 机 吸油 料 两 种类 型 L 6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