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崩乐坏 变法图强──春秋战国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崩乐坏变法图强
──春秋战国时代
第一节从封建到郡县
历史重点
后父申侯勾結犬戎入侵,幽王被殺
平王遷都雒邑,史稱東周或稱「春秋戰國」
周天子地位下降
「禮崩樂壞」的亂局
尊王攘夷
齊桓公:與諸侯會盟,相約共尊王室
晉文公:三度朝覲周天子以示尊崇
越滅吳是一場劃時代的戰爭
三家分晉和田氏篡齊後封建體制徹底崩潰
春秋:車戰為主,旨在擊敗對手
戰國:步兵和騎兵為主,目的在殲滅敵軍Array鄭國子產鑄《刑書》→禮已難發揮約束力
李悝編《法經》、商鞅據《法經》制秦律
鼓勵生產:李悝制平糴法、商鞅變法
制定戶籍以掌控人民,且承認土地私有
擴大兵源並獎勵平民殺敵立功
官僚制取代世官世祿制
春秋時設立縣或郡;戰國時普遍設縣
第二章礼崩乐坏变法图强──春秋战国时代课程统整
一、西周衰亡与平王东迁
历届试题
(C)1. 某一时期,周天子因财政困难,必须派遣大臣向诸侯要求金援。齐、晋两国也经常派遣使臣朝觐周天子,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原本与周天子关系最密切
的鲁国反而渐渐疏远。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A周人灭商,始建国
家,但基础不稳()B西周末年,外族常入侵,政局恶化()C春秋时代,周王
室衰微,霸主兴起()D战国时期,大国崛起,战争颇频繁。(106学测)1. 平王东迁后,王畿狭小,实力衰退,诸侯本应定期朝贡的财物减少,使周王室财政困难;齐、晋等
国实施“尊王攘夷”政策,成为春秋时期霸主;鲁国因国君继承问题及距离遥远,与周朝王室关系渐渐疏远,这些现象发生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晋国已不存在,而是分为韩、赵、魏三国,故选(C)。
二、春秋的霸政
历届试题
(ABE )2.远古各族起于何方,无明确记载,史家往往从有限的传说资料中加以推断。
从下列中国古代商、周与秦人的祖先传说及你/妳的历史知识,可以得出怎
样的合理推论?
甲、《史记.殷本纪》:“商的始祖契,母亲是简狄,是帝喾的妃子。有一
天,简狄外出洗澡,看见燕子掉下一只蛋,简狄吞下,怀孕生契。”
乙、《史记.周本纪》:“周的始祖后稷,名叫弃,他的母亲姜原走到野外
看到巨人的脚印,心里很喜欢,就踏了下去,腹内感到震动,好像怀孕一
般,后来生了儿子。”
丙、《史记.秦本纪》:“秦的祖先是颛顼帝的远代孙女女修,女修织布,
燕子掉下一只蛋,女修吞下,生下儿子大业。”。
()A从祖先传说来看,商、周可能起源于不同地域()B秦的祖先传说同于商,
可能与商源于同一地域()C秦的祖先传说对了解秦人的历史文化毫无关系
()D秦的祖先传说同于商,表示秦文化即为商文化()E秦自原居地迁至西方,
其祖先传说可提供线索。
2. (C)祖先传说对了解某族群的历史文化有重要关系,如中国的三皇传说即与人类的文明演进顺序相
符;(D)文化会因自然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商、秦族群的居住区域相隔甚远,自然环境差异大,文化表现也会有所不同。。
三、战国的兼并
第二章礼崩乐坏变法图强──春秋战国时代
四、战国时期的变法
第二节社会经济的变迁
历史重点
編戶:以戶長為首,詳細編錄家口與土地資料
齊民:國君將人民編進戶籍、納入統治
爵位有限 戰事和政爭不斷
君主裁撤無功而食祿的貴族 平民因不同途徑而獲得崛起機會
都江堰:蜀郡太守李冰興建
鄭國渠:鄭國興建
普遍使用鐵製工具
牛耕技術→深耕細作
施肥→產量大幅提升
家課稅重心漸轉為私田,力役漸轉為徵收實物
家對農民私有土地課徵賦稅→確立土地私有
春秋時大邑不過千室→戰國時多萬家之邑
棄農從商者漸多 各國多自鑄貨幣
買賣經常是貨幣與「以物易物」並行
冶金業、織造業、煮鹽業的興起
课程统整
一、社会阶层的流动
第二章礼崩乐坏变法图强──春秋战国时代
历届试题
(D )3. 春秋时代晚期以后,列国开始登录人民,建立户籍制度。户籍制度出现以后,凡著录的人,又谓之“齐民”。汉代人民都要登录于户籍,也称作“录民”。请问:
“齐民”主要表示何种身分上的平等?“齐民”与“录民”的出现,在历史上应做怎样的解
释?
()A政治身分;封建制延续的旧面貌()B经济身分;郡县制形成的新现象()C
社会身分;封建制延续的旧面貌()D法律身分;郡县制形成的新现象。(107指考)3. 春秋晚期之后,“编户”可帮助统治者直接管理国民,编入户籍的人民身分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编户
制度的出现使得封建制度规定的身分阶级逐渐消失,也是实行郡县制度的基础。
第二章 礼崩乐坏 变法图强──春秋战国时代
第三节 学术的百家争鸣
历史重点
周室衰弱→圖籍散落民間
貴族沒落→知識學問下移百姓 列國國君禮賢下士,提供優渥環境 私人講學→直接傳授知識和主張 學者周遊列國→從游者眾 國君對思想言論抱持開放的態度 學者游士穿梭各地,促進各地文化交流 異族文化滲進中原文化之中 孔子:推行仁政,以禮樂教化萬民
孟子:主張性善、推崇民本思想
荀子:主張性惡、強調尊君
墨子:提倡兼愛;主張非攻、節用
鄒衍:五德終始說
有法、術、勢三個流派
集大成者─韓非
統一的趨勢在戰國末年已逐漸形成
國與國之間的隔閡逐步化解
戰國晚期的思想界普遍鼓吹統一論
學術思想已互相滲透,走向兼容
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小國寡民」
莊子:凡戕害生命的行為皆不可取,包括追逐功名
惠施、公孫龍:注重分析名詞與概念的同異邏輯問題
毛筆的改良及絹帛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