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戴旭最新言论,抓紧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戴旭最新言论,抓紧看!

戴旭对GDP指标的理性剖析和对“房地产主义”的猛烈抨击| 万字长文,请收藏慢慢阅读|戴旭是最早质疑、抨击GDP的中国人之一。由于是军人,又由于戴旭一贯的炮火一样猛烈的语言,因此这质疑和抨击就显得格外猛烈和振聋发聩,最后竟然让风靡一时的GDP崇拜症在中国全面退烧,让一些学者鹦鹉学舌般的GDP聒噪戛然而止。军人论经济,虽有狗拿耗子的嫌疑,但毕竟利国利民,善莫大焉。多年来中国媒体上一直都在议论GDP超越谁谁谁,像喝了烧酒的猴子一样兴奋不已。在戴旭看来这简直就是莫名其妙。于是,戴旭跟GDP和那些整天口中不离GDP的学者和官员较上了劲。在国内某大报组织的一次关于未来中国发展的研讨会上,戴旭的发言:“现在学者也好,官员也好,就爱用两个气泡迷惑大众,一个是GDP。认为中国GDP赶上了日本,赶上了美国,中国就现代化了,中国就崛起了。所以,为了这个GDP,中国要忍气吞声忍辱负重,韬光养晦。GDP是大国的标志吗?让我们看看:1840年,中国GDP占世界的三分之一,等于欧洲加美国的总和多少倍,那么中国为什么被欧洲瓜分了呢?中国为什么不去瓜分欧洲?1894年甲午

战争的时候,中国的GDP是日本的5倍,中国怎么不打败日本,把琉球割回来,而是把台湾割给日本了呢?为什么历

史上中国GDP那么高反而失败?这里就要看GDP的质量和构成了。1840年欧洲、日本和美国的GDP构成是什么?是铁甲舰,是机器,是大炮,清朝呢?是瓷器,是茶叶,是丝绸。这个情况到甲午战争时也没有改变,所以,清朝的GDP 和日本的GDP一碰撞,稀里哗啦被打碎了。中国赔给日本的白银相当于日本GDP的7倍,一下子给你夺完了。今天中国的GDP占世界第二,但这个第二是什么构成的?是房地产、玩具和烟酒,8亿条裤子换一架飞机。而日本、美国他们的GDP是由机械、电子、造船、航天、汽车制造等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构成的,本质上和清朝时期中外GDP质量对比的情况差不多。GDP总量这个东西一百多年前年就已经证明是不行了,当时的GDP没有用,现在的GDP就有用吗?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学者和官员,仍然对这个不看构成的GDP这么痴迷?这个东西只能骗自己,骗不了别人。肥大不等于强大,重量不等于力量。”可是,不管戴旭怎么声嘶力竭地抨击GDP,所谓主流专家的口中依然老和尚念经一样重复着GDP。继中国社科院将中国军力“强大”到世界第二之后,在“清华——环球论坛”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认为,“未来十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强国”,中国现代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崔立如先生也认为,“中美之间就是一号和二号这么一个关系”。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王院长的依据是“我们很快就会超过日本的国内生产总

值(GDP)”,崔院长也说“从GDP看中国排到最前面了”。两位国际关系方面的重量级专家,认定中国已经强大到世界第二的标准,都是中国当下和未来的GDP数值排名。于是,戴旭又不厌其烦地写下一文《工业化水平才是强国标志》,发在《中国国防报》上。在此文中,戴旭模仿那些专业学者,也开始引经据典。他详细引用当代最伟大的经济历史数据考证与分析专家麦迪森的考证:1700年到1820年,中国的GDP 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在世界的比例也从22.3%增长到32.9%。与此同时,中国人口从占世界总量的22.9%增长到36.6%。这个数字比今天美国还要优越得多,美国GDP虽然占世界三分之一,但人口只占世界的二十分之一。可是,麦迪森并没有从GDP总量第一得出中国是强国的结论。麦迪森在说完中国在18世纪到十九世纪初GDP世界第一之后,接着指出: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并扩展到法美等国,而中国仍停留在农业和手工业时代,经济呈现出粗放型增长(2010年的中国经济,按晚明自己的说法,也是“粗放型增长”)。中国与世界的真正差距就从此时急转直下:从1840年开始,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中国却在对外战争中连续失败,丧失了约12%的国土,国际影响力一落千丈。具有世界GDP第一的晚清,不仅不是一个强国,还成为一个屡遭侵略、屡屡割地赔款的弱国,最后成为一个主权不完整的半殖民地国家。如果GDP数值等于强国,世界

和中国的近代史应该倒过来写才对。可叹的是,不过百年的惨痛记忆历历在目,今天竟又有人染上历史的疟疾,说出GDP数值等于强国的话来。戴旭说:今天中国是所有大国中唯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大量的海域、岛屿被侵占,这是世界第二强国的样子吗?从另一个指标看,民富则国强。据社科院的统计,当今中国有85%的人买不起房。戴旭在文章的后面质问两位院长和众多将GDP等同于强国的人:如果我们是仅次于美国的强国,我们的人民居住条件也应该仅次于美国才对,我们的军队也应该仅次于美军才对,我们的航空母舰集群、我们的民用客机、我们的汽车业等等,都应该和美国媲美才对。我们是吗?!在抨击了不分青红皂白的GDP 之后,戴旭笔锋一转,指出:总体工业化水平和人均工业化水平,才是现代强国的标准。在这里,戴旭引述了风靡国际关系界的《大国的兴衰》一书作者保罗·肯尼迪的观点: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中国都不被看作大国,只有在朝鲜战争之后,中国才真正被国际社会看作大国。可是,朝鲜战争中中国的GDP仅是美国的18%,中国却战而胜之。20世纪中后期,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第四,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的排名都靠后,但拥有两弹一星等尖端国防科技的中国,是当时影响世界格局的“大三角”之一。以下是戴旭文章中的原话:根据《大国的兴衰》一书的计算,1860年英国的生铁产量,煤和褐煤的产量及现代工业的生产能力,都

相当于全世界的一半,人均工业化水平是中国的15倍。1820年中国的GDP约为英国的7倍,却在20年后的鸦片战争中被英国击败;1890年中国的GDP约为日本的5倍,但中国军队却在4年后的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原因在于清朝缺乏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其GDP中很多是皇家园林及贮藏其中的价值连城的艺术品。清朝统治者把本可投资于近代工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大部分用于奢侈活动。圆明园和颐和园两个房地产项目,在世界上无与伦比。这些财富不仅没有成为清朝抵抗侵略的战争资源,反而让清朝统治者更容易对外投降。1895年,慈禧太后没能把对日战争坚持到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日本军队打进北京城,重演火烧圆明园的一幕。庞大的GDP反而让自己更软弱。进入工业革命以来,强国的唯一标志,就是国家工业化水平。戴旭引用了苏联的例子:列宁逝世后,苏联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并且处在帝国主义国家包围之中。斯大林将工业化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他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位。这让苏联有足够的坦克和飞机迎接希特勒的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