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装生产线的节拍分析及优化分解

合集下载

论乘用车焊装车间主焊线节拍提升

论乘用车焊装车间主焊线节拍提升

论乘用车焊装车间主焊线节拍提升【摘要】为满足焊装车间降本增效的要求,对焊装车间中自动线上机器人的工作节拍方式进行了优化。

由此达成了加速工业进程,大大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次通过了对机器人工作内容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生产节拍;作业内容;动作时序前言生产节拍是汽车行业的关键要素。

对于现代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节拍来讲,其所采用的准时化的生产方式所决定。

而对于准时化的生产来说。

便是要求生产线中的各个生产工序,能够按时的完成本工位的生产任务,并将所生产的产品,供应给下一工序,为保证生产效率的提升,各个工序尽可能的保证零库存。

这样将会降低库存对空间的占有,节约生产的成本。

而这便对生产线的生产节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为此,本次以乘用车焊装车间主焊线的生产节拍为例,对自动线生产节拍的测算、节拍提升的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

1.主焊线生产节拍的测算为对主线生产节拍进行提升,首先需要针对主焊线中的各个工序的生产节拍进行测算,这是之后节拍提升的基础,为后期活动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

那么如何完成对主线生产节拍的测算?建议采用MTM视频拍摄的方式进行作业内容的采集。

在对视频进行采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保证拍摄期间,机器的运行速度为100%,在拍摄的期间,不进行机器人的换帽、电极帽的修锉,设备故障等问题。

这样所采集到的作业视频,才能够真正的体现机器人的运行时间。

在对机器人的作业视频拍摄完成之后,接下来便是需要针对作业视频进行分析。

为此,我们参考于“标准工时”将机器人的运行时间划分为“作业时间”“运行切换时间”以及“等待时间”。

对于作业时间,便是机器人在运行的过程中,真正产生效益的时间段,比如在对焊接机器人的作业视频拍摄完成之后,便需要将焊接机器人的焊接时间进行区分,这便是其的作业时间。

而在对零件进行焊接的过程中,为保证焊接的质量以及焊接的可达性。

机器人需要多次的调整轨迹与姿态,这便是其“运行与切换时间”。

最后,在2个及以上的机器人在同一工位进行焊接的过程中,为保证机器人在焊接的过程中不出现碰撞等问题。

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节拍分析

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节拍分析

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节拍分析引言概述:自动化装配生产线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而节拍分析作为对自动化装配生产线的重要评估指标,对于优化生产线的运行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节拍分析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意义1.1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节拍分析,可以发现生产线上的瓶颈环节,进而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 通过分析节拍,可以确定生产线上的工作节奏,调整工人的工作速度,提高生产线的整体效率。

1.2 优化生产线布局- 通过节拍分析,可以评估生产线上各个工位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进而优化生产线的布局,提高生产线的流程效率。

- 通过分析节拍,可以确定生产线上各个工位之间的协调关系,合理安排工人和设备的位置,提高生产线的整体效能。

2. 节拍分析的方法2.1 时间测量法- 通过记录生产线上各个工位的工作时间,计算平均工作时间和标准工作时间,从而评估生产线的节拍情况。

- 时间测量法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和记录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借助传感器和计时器等工具进行自动化测量。

2.2 动作分析法- 通过观察和记录工人在生产线上的动作过程,分析每个动作的时间和顺序,从而评估生产线的节拍情况。

- 动作分析法可以通过视频录制和分析软件进行,也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的方式进行。

3. 节拍分析的数据处理3.1 数据采集- 通过传感器、计时器等设备采集生产线上各个工位的工作时间和动作数据。

- 采集的数据可以直接存储在数据库中,也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实时传送到数据处理系统。

3.2 数据分析-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排除异常数据和干扰因素,得到准确的节拍数据。

- 利用统计学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对节拍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生产线上的问题和优化空间。

4. 节拍分析的应用4.1 生产线优化- 通过节拍分析,发现生产线上的瓶颈环节和低效工位,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

焊装生产线的节拍分析及优化分解课件

焊装生产线的节拍分析及优化分解课件

工艺流程优化分解
工序分析
对焊接工序进行详细分析,找出瓶颈工序,进行优化改进。
工艺流程优化
优化焊接工艺流程,减少焊接次数和焊接变形,提高焊接质量和 效率。
引入自动化
引入自动化焊接设备和技术,实现焊接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操作方式优化分解
操作规范
01
制定详细的焊接操作规范,确保操作人员掌握正确的焊接技能
减少设备空闲时间,提高设备 利用率,降低设备投资成本。
产品质量提升
优化生产线节拍可以降低人为 操作失误率,从而提高产品质
量。
交付周期缩短
通过优化生产线节拍可以缩短 产品交付周期,提高客户满意
度。
优化效益评估方法
数据统计法
通过收集生产线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优化效益 。
对比分析法
将优化前后的生产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估优化效益。
焊装生产线的节拍分析及优化分解 课件
目录
• 焊装生产线概述 • 焊装生产线节拍分析 • 焊装生产线优化方向 • 焊装生产线优化分解 • 焊装生产线优化实施方案 • 焊装生产线优化效益评估
01
焊装生产线概述
焊装生产线简介
01
02
03
定义
焊装生产线是指将焊接工 艺应用于车身制造的生产 线。
组成
包括焊接设备、夹具、传 输系统、控制系统等。
分析现状
对焊装生产线的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设备 状况、人员配置、工艺流程等方面,找出存在的 问题和瓶颈。
制定优化方案
根据优化目标和现状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优化 方案,包括设备更新、工艺改进、人员培训等方 面。
落实优化措施
设备更新
根据优化方案,对焊装生产线上的设备进行更新或升级,提高设备 的性能和稳定性。

焊接工艺的分析和优化

焊接工艺的分析和优化

焊接工艺的分析和优化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焊接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从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制造,到建筑、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都需要焊接工艺的支持。

因此,分析和优化焊接工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焊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方案。

一、焊接过程中的问题1.焊接变形在焊接过程中,焊缝所受的热应力会引起工件的变形,从而影响焊接质量。

特别是在大型厚板件的焊接中,焊接变形问题较为突出。

同时,焊接变形还会影响零件的装配,造成后续生产工序的不良。

2.焊接裂纹焊接裂纹是焊接过程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特别是对于高强度材料的焊接更加容易出现。

焊接裂纹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焊接接头的几何形状、焊接材料的组织结构、焊接工艺参数等。

3.焊接气孔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焊接区域受到空气、水分等杂质的影响,就会导致气孔的产生。

气孔不仅会影响焊接强度,还会导致焊接表面的缺陷。

4.焊接渣残在焊接过程中,焊接区域还会产生焊接渣残,这些渣残在焊接后需要清理掉。

焊接渣残不仅会影响焊接表面的光洁度,还会影响焊接强度,因此需要及时清理。

以上就是焊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下面将介绍一些优化方案。

二、焊接工艺的优化1.控制焊接变形为了控制焊接变形,需要通过优化焊接工艺参数来达到目标。

例如,可以调整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接时间等。

在大型厚板件的焊接中,可以采用避免过度热输入的方法来降低热变形的风险。

同时,对于含有较多薄板的结构,可以采取分段焊接的方式来减小焊接变形。

2.预防焊接裂纹为了预防焊接裂纹的产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该选用适当的焊接材料,例如低氢焊条、低合金钢焊材等,以减少焊接缩孔和微裂纹的产生。

其次,对于较大的焊接接头,可以采用预热的方法来调节焊接温度,从而减小热应力和焊接变形的风险。

此外,还可以控制焊接电流、电压等参数,以减小热输入,从而减小焊接温度。

3.预防焊接气孔预防焊接气孔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减小杂质的影响,应该做好焊接区域的清洁工作,以免污染焊接材料。

焊接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与优化

焊接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与优化

关键设备选型
焊接电源:选择合 适的焊接电源,确 保焊接质量和效率
送丝机构:选择合 适的送丝机构,确 保焊接材料能够准 确、稳定地送入焊 接区域
焊枪:选择合适的 焊枪,确保焊接操 作方便、稳定
机器人系统:选择 合适的机器人系统 ,实现自动化焊接 ,提高生产效率和 质量
辅助设备配置
焊接变位机:用于工件的旋转和定位 焊接操作机:提供稳定的焊接操作平台 焊接夹具:确保工件在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焊接机器人:实现高效、高质量的焊接作业
关键设备改进
焊接设备升级: 采用更先进的 焊接设备,提 高生产效率和
焊接质量
自动化设备改 进:优化自动 化设备,减少 人工干 养:定期对设 备进行维护和 保养,确保设
备正常运行
设备故障排除: 及时排除设备 故障,减少停 机时间,提高
生产效率
辅助设备升级
焊接机器人升级:提高焊接精度和 效率
05
生产线测试:对安装完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进行 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并符合生产要求
02
制定设计方案:根据需求,设计自动化生产线 的布局、设备选型和控制系统
04
设备采购与安装:根据设计方案,采购所需的 设备和材料,并进行安装和调试
06
交付使用:将自动化生产线交付给生产部门使 用,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THANK YOU
汇报人:MR.Z
焊接自动化生产线的发展趋势 与展望
技术发展趋势
焊接自动化生产线 技术不断创新,提 高生产效率
智能化技术应用, 实现自动化生产线 智能化控制
焊接自动化生产线 技术向绿色环保方 向发展
焊接自动化生产线 技术将促进制造业 的转型升级
应用领域拓展
汽车制造领域:焊接自动化生产线 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 包括车身、底盘、发动机等部件的 焊接。

焊接自动化生产线质量控制与缺陷分析方法改进

焊接自动化生产线质量控制与缺陷分析方法改进

焊接自动化生产线质量控制与缺陷分析方法改进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焊接自动化生产线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焊接工艺的复杂性以及人为因素的干扰,焊接质量控制和缺陷分析一直是焊接行业的难题。

本文将针对焊接自动化生产线质量控制与缺陷分析方法进行改进与优化,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以提高焊接质量和工作效率。

一、焊接自动化生产线质量控制方法改进1. 引入先进的传感技术: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例如红外线测温、红外线成像等,实时监测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热量分布情况。

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及时发现焊接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焊接温度过高或过低等,以便及时进行调整和控制,从而保证焊接质量的稳定性。

2. 应用机器视觉技术: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对焊缝进行在线检测和图像分析,实时监测焊缝形状、尺寸和位置等关键参数。

通过与设定标准进行比对,及时识别和报警焊接缺陷,如焊裂、焊孔等,提高焊接质量的可控性。

3. 建立质量控制指标体系:根据焊接产品的特点和要求,建立符合实际生产情况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

通过制定具体的指标和阈值,对焊接工艺参数进行有效监控和调整,从而确保焊接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二、焊接自动化生产线缺陷分析方法改进1. 借助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焊接缺陷出现的规律和潜在原因。

例如,利用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等方法,找出导致焊接缺陷的关键因素,并进行优化调整,减少缺陷的发生率。

2. 应用人工智能算法: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对焊接缺陷进行预测和分析。

通过对大规模实时数据的学习和训练,建立智能模型,能够提前预警焊接缺陷的发生,并给出相应的缺陷防范措施,提高焊接生产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强化问题解决能力:建立健全的缺陷分析与处理机制,对焊接缺陷进行全面分析,从技术、工艺、设备等多个方面寻找解决办法。

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和交流,提升工程师的问题解决能力,确保缺陷分析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自动化焊装线的节拍设计与优化

自动化焊装线的节拍设计与优化

2021年第2期2021No.2汽车工艺与材料Automobile Technology &Material自动化焊装线的节拍设计与优化张晓龙马立新杨磊李海南魏国兴尚校(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长春130013)摘要:介绍自动化焊装线工艺规划过程中生产线节拍的设计过程,并重点讲述循环时间的确定、节拍设计和仿真验证等关键步骤的内容和方法。

从工业工程的角度出发,概述自动化生产线的节拍优化方法,并结合焊装生产的实际特点,讲解在焊装线规划设计过程中该如何实现节拍优化。

最后作为补充,简述自动化焊装线中人工操作工位的节拍设计和优化方法。

关键词:焊装线节拍设计与优化工艺规划工业工程中图分类号:U468.2+2文献标识码:BDOI:10.19710/ki.1003-8817.20200294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Beat of Automatic Welding LineZhang Xiaolong,Ma Lixin,Yang Lei,Li Hainan,Wei Guoxing,Shang Xiao(FAW Tooling Die Manufacturing Company Limited,Changchun 130013)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process of production line beat in the process planning of automaticwelding line,and focuses on the content and method of key steps,such as the determination of cycle time,the design of beat and simulation verification.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this paper outlines the method of beat optimization of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and explains how to realize the beat optim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welding line planning and design by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characteristics of welding production.Finally,as a supplement,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beat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method of manual operation station in automatic welding line.Key words:Welding line,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beat,Process planning,Industrial engineering作者简介:张晓龙(1989—),男,工程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焊装制造技术。

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生产线优化研究分析

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生产线优化研究分析

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生产线优化研究分析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焊接行业日益得到高度重视,自动化焊接机器人已经成为现代焊接行业的重要设备之一。

因为其高效、精度高、效率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具体分析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生产线的优化研究,为相关企业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

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生产线是以自动化生产技术为基础,采用先进的焊接技术,由多台焊接机器人、输送机、工位机床等组成的焊接生产线系统。

通过对生产线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焊接质量。

1.生产线布局合理化生产线布局应该根据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合理设计,避免因工位之间距离远而产生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同时要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在布局方面还可以考虑产线的分组,以便更方便地调节生产标准,从而降低成本。

2.提高自动化精度提高自动化精度是提高自动化生产效率的关键。

提升自动化精度需要对生产流程进行全面的掌握,包括程序设计、机器人校正及操作人员的熟练掌握。

机器人的定位准确性对自动化焊接的质量和精度具有重要影响。

3.优化工艺流程焊接工艺流程是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生产线中最为关键的方面之一。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并避免生产中出现质量问题,需要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

对于大型生产工艺,可以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焊接参数的控制和监测,使焊接一次性成功率得到大幅提升。

4.完善安全制度完善的安全制度是自动化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保障。

在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生产线中,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来确保机器人运行的安全,加强对机器人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机器人在运行时完全符合安全要求。

总之,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生产线的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只有在生产线各个环节综合考虑,不断进行优化改进,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产品质量的可靠和稳定。

焊装生产线的节拍分析及优化分解

焊装生产线的节拍分析及优化分解

生产线节拍的计算方法
一般先确定年产量,之后根据实际生产要发 生的辅助时间推算出生产线的节拍。 假定某车型的年产量预定为20万辆,一般主 机厂每天2班生产,每班工作时间为8×60 min, 休息时间20 min,电极修磨时间15 min,设备使 用率90%。 每天有效生产时间: Ta=[8×60-(20+15)]×90%×2=801min/天; 日产量: Td=200000÷12÷21=794台/天; 生产节拍:T=801÷794=1.008min/台=61s/台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g.视力控制 原始定义是指用眼睛进行的检查过程,以便 做出某一判断。 在焊装生产中目视检查操作适用于该工序类 型。 h.操作时间 操作时间指操作者进行某项特定的工艺操作 所用的时间。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在焊装生产中以下焊装工艺可根据实际操作 过程确定工艺时间:夹具夹头自动闭合的打开时 间;点焊1个焊点的工艺时间;补焊1个焊点的工 艺时间;自动螺柱的供给时间;人工MIG/MAG焊 接10 mm的工艺时间;人工涂胶100 mm的工艺时 间;人工铆接1点的工艺时间等。 根据以上MTM-UAS的工序分解原则,焊装工 艺规划人员可对实际工位操作工艺进行详细的节 拍分析,优化工艺内容、确定工位实际节拍。 下面用实例具体说明焊装工艺节拍分析的过 程。
MTM-UAS的8个基本工序如下: a.拿取和放置(A); b.放置(P); c.使用辅助工具(H); d.启动操作(B); e.动作周期(Z); f.身体控制(K); g.视力控制(VA); h.操作时间(PT); MTM-UAS的基本工序图例见图2。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操作者按双手启动按钮打开夹具夹头Leabharlann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焊装生产线的节拍分析及优化教材(PPT 40张)

焊装生产线的节拍分析及优化教材(PPT 40张)

生产线节拍的定义、作用及分析的意义
为保证生产中分段连续供应,必要的、合 理的分段贮备在实际生产中也是必须的,在平 衡生产节奏的同时,通过工序能力的分析,建 立起各工序间必要的手持分段数量,避免分段 库存过多造成的严重浪费。 另外,生产节拍会使生产现场的作业规律 化,达到生产活动的稳定,实现定置管理,并 作为现场生产效率改善的依据。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焊装生产线的节拍分析及优化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目

1、概述 2、生产线节拍的定义、作用及分 析的意义 3、生产线节拍的计算方法
4、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5、工艺节拍优化方法 6、结束语
概述
一、概述
本文论述了焊装生产线的节拍优化分析对焊 装工艺规划的重要意义,根据生产实际对焊装线 前期工艺规划中节拍分析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了细 致分析,对工时测量方法(MTM)在焊装线上的应 用进行了解析,总结了焊装线节拍优化的具体方 法,对焊装线应用最为广泛的动作节拍时间进行 了归纳。
生产节拍
设备闲置,劳动力等工现象,生产能 力浪费 生产能力满足不了生产需要,加班、 提前安排生产、分段储存加大等问题
生产节拍<生产周期
生产线节拍的定义、作用及分析的意义
生产周期大于或小于生产节拍都会对生产造 成不良影响。要尽可能地缩小生产周期和生产节 拍的差距,通过二者的对比分析安排生产经营活 动。 生产节拍另一个作用是能够有效防止生产过 剩造成的浪费和生产过迟造成的分段供应不连续 问题,并确定工序间的标准手持品数量。 从成本的角度出发,生产过剩和不足都是一 种浪费,应用生产节拍就要改变生产越多越好的 观念,建立起适量生产的观念。
生产线节拍的定义、作用及分析的意义

焊装生产线的节拍分析及优化

焊装生产线的节拍分析及优化

焊装生产线的节拍分析及优化引言焊装生产线在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将多个零部件通过焊接工艺连接起来的关键环节。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节拍分析及优化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焊装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和优化的措施,旨在提供对焊装生产线的运行优化帮助。

节拍分析节拍分析是对生产线运行状态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通过分析各项指标,可以找出生产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以下是节拍分析的步骤和方法:1.数据收集:收集与生产线运行相关的数据,包括生产数量、工作时间、故障时间等。

2.时间测量:对生产线的各项操作进行时间测量,包括装卸工件的时间、焊接时间、传送带停滞时间等。

3.效率计算:根据时间测量得到的数据,计算生产线的效率指标,如生产率、利用率、故障率等。

4.异常分析:对生产线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造成异常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5.优化建议:根据节拍分析的结果,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以提高生产线的效率和质量。

优化措施根据节拍分析的结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优化焊装生产线的运行:1. 过程改进通过改进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和重复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一些常见的过程改进方法包括:•增加并行操作:通过增加工人和设备,可以使不同工序的操作同时进行,从而减少等待时间。

•优化工艺流程:分析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环节,优化工艺流程,以提高生产效率。

2. 设备优化通过对焊装生产线的设备进行优化,可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

以下是一些设备优化的方法:•物料供应自动化:采用自动化的物料供应系统,可以减少物料供应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设备升级:对老旧的设备进行升级或更换,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生产能力。

•操作界面优化:改进设备的操作界面,使其更加用户友好,降低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和误操作的可能性。

3. 人员培训培训是提高焊装生产线效率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可以提高其对设备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工作效率。

焊接工艺分析与优化

焊接工艺分析与优化

焊接工艺分析与优化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方式,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等领域。

而焊接工艺的选择和优化对于焊接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焊接工艺的分析与优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焊接工艺的分析焊接工艺的分析是为了了解焊接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从而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首先,焊接材料的选择是影响焊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焊接特性,因此在选择焊接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等因素。

其次,焊接电流和电压的选择也是影响焊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过高或过低的电流和电压都会导致焊接缺陷的产生,因此需要根据焊接材料的特性和焊接件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电流和电压。

另外,焊接速度和焊接角度也是影响焊接质量的重要因素。

过快的焊接速度会导致焊接缺陷的产生,而过慢的焊接速度则会增加焊接时间和成本。

而焊接角度的选择则会影响焊缝的形状和强度,因此需要根据焊接件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焊接角度。

二、焊接工艺的优化焊接工艺的优化是为了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减少焊接缺陷的产生。

首先,可以通过改变焊接参数来优化焊接工艺。

例如,通过调整焊接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可以控制焊接热输入量,从而避免焊接缺陷的产生。

此外,通过改变焊接速度和焊接角度,可以控制焊接熔深和焊缝形状,从而提高焊接质量。

其次,可以通过改变焊接材料来优化焊接工艺。

例如,选择具有高熔点和良好可焊性的焊接材料,可以提高焊接质量和强度。

此外,选择具有良好耐腐蚀性的焊接材料,可以延长焊接件的使用寿命。

另外,还可以通过改变焊接设备和焊接工艺来优化焊接工艺。

例如,使用先进的焊接设备和自动化焊接工艺,可以提高焊接效率和一致性。

此外,采用适当的焊接辅助材料和焊接剂,可以提高焊接质量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焊接工艺的分析与优化是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通过对焊接材料、焊接参数和焊接设备等因素的分析和优化,可以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只有不断优化焊接工艺,才能实现焊接质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基于效率提升的焊装自动线节拍的提升

基于效率提升的焊装自动线节拍的提升

基于效率提升的焊装自动线节拍的提升摘要:电气设计一般采用需要系数法、单位指标法等进行负荷计算,而各工业设计院大多采用需要系数法。

汽车工厂焊装车间多采用此设计方式,而实际上在达到生产线规划产能的情况下,电气实际运行负荷仍远远小于设计负荷(计算负荷),这就要求在计算焊机负荷时,负载持续率、需要系数的取值需要结合实际确定。

关键词:效率提升;焊装;自动线引言生产线平衡率是保证生产效率的主要指标,影响生产成本的高低[1],生产线的节拍依靠人和设备,按照规划的动作时序图有序实现。

其中设备动作时序包括各单体设备的联动时序和设备自身的节拍,而设备的节拍需要靠设备自身的选型设计实现,选型设计的优劣决定了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节拍能力是否满足生产线按节拍正常运转的需求。

某汽车制造厂焊装生产线在爬坡过程中3轴自动焊频繁出现电机过载报警,无法达到节拍,本文以自动焊45JPH提速为例,阐述生产线设备的节拍规划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焊接工艺及设备部门提供的设计依据数据多是设备供应商反馈而来,而设备供应商在提供设备的电气负荷时,都会留有较大的备用余量。

例如焊装车间常用的悬挂点焊机DN3-200参数:额定容量200kVA;额定初级电压,单相AC380V,50Hz;额定初级电流526A;负载持续率50%。

KR机器人参数:额定容量75kVA;额定初级电压,三相AC380V,50Hz;额定初级电流,无;负载持续率10%。

设计院设计时会按照工艺提供的参数进行计算。

焊装车间若采用200~300台这样的焊机,计算出的电气负荷将远远大于实际运行负荷,造成大量额外投资。

这种现象在很多汽车工厂多次出现。

为此,本文以某大型汽车工厂焊装车间的配电为例,其规划生产节拍为30JPH(JPH是JobsPerHour的缩写,表示小时工作量或单位时间工作量),实际生产节拍基本在18~26JPH之间,结合设计规范理论值,对焊机的需要系数取值、变压器负荷情况进行分析,供后续设计参考。

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节拍分析

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节拍分析

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节拍分析自动化装配生产线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常见的生产方式,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完成产品的装配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而生产线的节拍分析则是评估生产线运行效率和优化生产流程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从节拍分析的角度探讨自动化装配生产线的优化方法。

一、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意义1.1 评估生产效率:通过分析生产线的节拍,可以评估生产效率的高低,找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为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依据。

1.2 优化生产流程:节拍分析可以匡助企业了解生产线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时间和效率,找出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和重复工作,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1.3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节拍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生产线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2.1 数据采集:首先需要采集生产线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包括每一个工序的工作时间、等待时间、故障时间等信息,以便进行分析。

2.2 数据分析: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每一个工序的节拍时间和整条生产线的总节拍时间,找出生产线的瓶颈和问题所在。

2.3 优化方案制定: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优化方案,包括调整工序顺序、增加设备投入、优化人员配置等措施,以提高生产效率。

三、生产线节拍分析的工具3.1 节拍计时器:通过安装节拍计时器在生产线上,可以实时监测每一个工序的节拍时间,为节拍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3.2 数据分析软件: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生产线的节拍时间和效率指标。

3.3 仿真摹拟软件:通过仿真摹拟软件可以摹拟生产线的运行情况,找出潜在的问题和优化方案,提高生产线的效率和质量。

四、生产线节拍分析的优化策略4.1 连续改进:生产线节拍分析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企业应该不断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找出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4.2 人机协作:在自动化装配生产线中,人机协作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合理配置人员和机器人的工作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焊装车间机器人的节拍分析及优化设计

焊装车间机器人的节拍分析及优化设计

2021年第2期2021No.2汽车工艺与材料Automobile Technology &Material焊装车间机器人的节拍分析及优化设计陈志雅1宋和平1马怀振2李延静1(1.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长兴分公司,湖州313100;2.凯悦汽车大部件制造(张家口)有限公司,张家口076150)摘要:为了实现焊装车间降本增效的目标,对焊装车间自动生产线上机器人的生产节拍进行优化。

通过分析机器人的工作时序逻辑,查找机器人不合理的工作时序,进而分析机器人的底层程序,修改程序上的问题,优化工作时序,消除机器人工作时序逻辑不合理产生的等待浪费,提升生产线的生产节拍,从而提高车间的生产效率,最终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关键词:降本增效生产节拍时序逻辑中图分类号:U466文献标识码:BDOI:10.19710/ki.1003-8817.20200221Beat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Design of Robot in WeldingWorkshopCheng Zhiya 1,Song Heping 1,Ma Huaizhen 2,Li Yanjing 1(1.Changxing Branch of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Ltd.,Huzhou 313100;2.Hyatt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Zhangjiakou)Co.,Ltd.,Zhangjiakou 076150)Abstract :In order to reduce costs and increase efficiency in the welding workshop,optimize the production beat of the robot on the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of the welding workshop is optimized.By analyzing the robot's work sequence logic,the robot's unreasonable work sequence is searched,then the robot's underlying program is analyzed,the program's problems,optimize the work sequence,eliminate the waiting waste caused by the robot's unreasonable work sequence logic is modified,and the production beat of the production line is improved,thu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workshop is improved,and finally achieve the goal of reducing costs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 is achieved.Key words:Reduce costs and increase efficiency,Production beat,Sequential logic基金项目:航空超薄壁管高性能精确弯曲成形工艺主动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5180050016)。

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节拍分析

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节拍分析

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节拍分析引言概述:自动化装配生产线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它通过机器和设备的自动化操作,实现产品的高效生产。

而生产线的节拍分析则是评估生产效率和优化生产流程的关键指标。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节拍分析的内容。

一、设备运行时间分析1.1 设备故障时间统计:记录设备故障的频率、持续时间和修复时间,以评估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2 设备停机时间分析:分析设备停机的原因,如材料不足、工人操作失误等,以找出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1.3 设备运行时间统计:统计设备的运行时间,包括正常运行时间和待机时间,以计算设备的利用率和效率。

二、工人操作时间分析2.1 工人操作时间统计:记录工人的操作时间,包括装配、检测、调试等环节,以评估工人的工作效率。

2.2 工人操作动作分析:分析工人的操作动作,包括动作的频率、顺序和时间,以寻觅优化操作流程的可能性。

2.3 工人操作疲劳分析:评估工人的操作疲劳程度,如长期重复动作是否会导致工人的操作效率下降,以采取相应的人机工程措施。

三、生产线节拍分析3.1 生产线节拍统计:统计生产线的节拍时间,即完成一个产品所需的时间,以评估生产线的整体效率。

3.2 生产线节拍偏差分析:分析生产线节拍的偏差情况,如节拍时间的波动范围和偏差的原因,以找出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3.3 生产线节拍优化:通过改进设备运行时间、工人操作时间和生产线布局等方面,优化生产线的节拍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四、数据分析与改进措施4.1 数据采集与整理:采集和整理设备运行时间、工人操作时间和生产线节拍等相关数据,以便进行分析和比较。

4.2 数据分析与评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4.3 改进措施实施: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进行实施和监控,以提高生产线的节拍和效率。

结论: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节拍分析是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手工装配流水线结构与生产节拍分析

手工装配流水线结构与生产节拍分析

手工装配流水线结构与生产节拍分析在目前国内制造业中,手工装配流水线是最基本的生产方式,相当多的产品的装配都在手工装配流水线上进行的,进行产品的装配作业,特别在家电制造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种装配作业中在制造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它适用于产品需求量较大;相同或相似;装配过程中可以分解为多个工序;减少人的疲劳强度,而且节约一些成本.手工装配流水线的基本特点,成本低廉;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大量廉价劳动力资源,由于产品是有许多零件和部件组成的;需要许多工人完成工序.如果每一个工人长期从事某一工序或多个工序操作;可以达到一定的操作水平和技能;生产组织灵活性很好,不仅能够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需要(因厂家的订单数量不多,但是品种多的话,规格需要更换)不适合于自动化生产;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有许多产品是要靠人工和机器完成的;能够及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在实际情况中也反映,市场竞争相当激烈;,用户和商家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更高,新产品周期更短,产品价格更低.企业的最终目标也是时间更短;质量要求更高;成本更低;降低成本是企业竞争手段之一,采用手工流水线就可以满足上述要求,同时也是实现自动化的基础;更利于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当然这种生产方式有许多不足之处.技术含量低,需要大批量人员进行生产,阻碍产品的技术提高和市场竞争力.一.手工装配流水线的基本结构;要点;概念.手工装配流水线就是自动化输送装置基础上由一系列工人按一次序组成的工作站系统;每个工人作为一个工作站后工位完成产品制造装配过程中的不同工序,当产品经过全部工人的装配操作后即完成全部装配操作,并最终成为产品;如果生产线只完成部分工序的装配检测为半成品.产品的输送系统有许多形式如皮带输送线;滚筒输送线;悬挂链输送线等.输送的方式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歇式的;工作的操作方式也多样.通常有如下几种方式:(1)直接在输送线上的产品上进行装配,产品随输送线一起运动,工人也随之运动;操作完成后再返回原位置;(2)将产品从输送线上取下,在输送线旁边的工作台上完成装配后再将产品送回输送线上;(3)工件通过工装板在输送线上输送,工装板到达装配位置后停下来重新定位装配,装配完成后将工装板及工件随输送线运动;工人的工作既可以坐着进行例如一些零件较小的装配;也可以站立进行例如在生产大型产品(如轿车.空调等)采用悬挂链输送线输送,工人可以在工位的区域内活动;边随输送线上的产品同时移动位置直到完成装配为止.根据工序所需要的时间长短有区别,每个工位的操作工序既可以是工序时间较长的的单个工序也可以是工序时间较短的多个工序;每个工位的排序可根据生产流程要求经过特别设计安排的,调换工序较为容易;其中每个工序既可以是单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同时完成一工序.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可以是手工装配,但也可以用电动或气动工具完成.在手工装配流水线上;可以有少数工序是由机器自动完成的,如果在生产线上进行改进则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根据实际产品情况;可以在少数工序是由机器自动完成的或者在工人进行辅助操作下由机器完成.手工装配流水线基本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手工装配流水线的工作过程与设计原理,首先必须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这些概念与自动化生产线是相近或相似的.!(1)生产线由一系列工位组成,每个工位由一名工人工作.也可以由多名工人共同完成工作,其工作内容也可能为一项装配工序,也可以是多项装配工序.(2)工艺的操作时间在某一工位进行装配时实际用于装配作业的时间一般用Ts表示,根据工序的操作内容不同,每个工位的工艺操作时是各不相同的.(3)定位时间是在一定的生产节奏下,由于每一工位所需要的装配时间不同,大部分工位完成后各自尚有一定的剩余时间;该时间通常称为空余时间,一般用Td表示,后工位的工作需要等待前一工位完成后才能进行以使整条装配线有节奏进行生产.(4)再定位时间在手工装配线上,经常需要一部分时间进行一些辅助操作.例如工件在夹具上随流水线一起运动,工人边操作边随工件移动位置完成工序操作后又马上返回到原始位置开始对下一个刚完成上一道工序的工件进行操作;也有的是工件在工装板上随流水线一起运动工装输送到位后需要通过一定的机构对工装板重新定位,然后工人才开始工序操作.尽管每个工位的时间会有所不同,但分析时一般假设设备工位上述时间的平均值,通常用Tr表示.(5)总装配时间是在流水线上装配产品的各道装配工序时间的总和,一般用Tcw表示(单位为min)(6)瓶颈工位,因为在生产线上不可能将产品的全部装配平均分配到每个工位,所以在流水线上的一系列工位中所需要的工艺操作时间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工位操作时间短有的长,但必须有一个较长的操作工艺工序,一条流水线最少也有一个瓶颈工序.它所需要的时间也是最长的,剩余的时间也是最短的,它还是整条流水线节奏快慢的一道重要工序.(7)平均生产效率是指手工装配流水线单位时间内所完成产品的件数,一般用Rp表示(单位为件/min);(8)节拍时间指流水线在稳定生产前提下每生产一件产品或半成品所需要的时间一般用Tr表示,它代表每个工位的平均占用时间.则每一工位在时间上构成以下关系:Tc=Ts+Tr+Td二,手工装配流水线节拍分析与计算1.生产厂家一般有平均生产率来决定生产能力,平均生产率是设计手工装配流水线的需要,通常都是用年产量来表示的.管理人员经常要决定每周开多少班,每班开多少小时,因此必须知道流水的生产能力.这种生产能力通常用平均生产率来表示,也就是装配流水线单位时间内需要完成产品的平均数量,它可以由年产量计划被一年中有效生产时间相除得出可表达为:Rp=D*Da/50SH其中R-平均生产效率件/hDa年产量计划件/年S-每周工件天数H-每天工件时间h50SH代表每年50周的总工作小时数2.实际节拍时间.平均生产率只是代表流水线的生产能力;但在设计流水线时;通常都要确定流水线的节拍时间;也是流水线每生产一件产品需要多少时间其中包括:(1)流水线使用效率确定流水线的节拍时间就必须考虑流水线的实际情况,流水线在实际运行时经常会种种原因导致实际工作时间的浪费.例如设在目前国内制造业中,手工装配流水线是最基本的生产方式,相当多的产品的装配都在手工装配流水线上进行的,进行产品的装配作业,特别在家电制造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种装配作业中在制造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它适用于产品需求量较大;相同或相似;装配过程中可以分解为多个工序;减少人的疲劳强度,而且节约一些成本.手工装配流水线的基本特点,成本低廉;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大量廉价劳动力资源,由于产品是有许多零件和部件组成的;需要许多工人完成工序.如果每一个工人长期从事某一工序或多个工序操作;可以达到一定的操作水平和技能;生产组织灵活性很好,不仅能够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需要(因厂家的订单数量不多,但是品种多的话,规格需要更换)不适合于自动化生产;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有许多产品是要靠人工和机器完成的;能够及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在实际情况中也反映,市场竞争相当激烈;,用户和商家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更高,新产品周期更短,产品价格更低.企业的最终目标也是时间更短;质量要求更高;成本更低;降低成本是企业竞争手段之一,采用手工流水线就可以满足上述要求,同时也是实现自动化的基础;更利于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当然这种生产方式有许多不足之处.技术含量低,需要大批量人员进行生产,阻碍产品的技术提高和市场竞争力.一.手工装配流水线的基本结构;要点;概念.手工装配流水线就是自动化输送装置基础上由一系列工人按一次序组成的工作站系统;每个工人作为一个工作站后工位完成产品制造装配过程中的不同工序,当产品经过全部工人的装配操作后即完成全部装配操作,并最终成为产品;如果生产线只完成部分工序的装配检测为半成品.产品的输送系统有许多形式如皮带输送线;滚筒输送线;悬挂链输送线等.输送的方式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歇式的;工作的操作方式也多样.通常有如下几种方式:(1)直接在输送线上的产品上进行装配,产品随输送线一起运动,工人也随之运动;操作完成后再返回原位置;(2)将产品从输送线上取下,在输送线旁边的工作台上完成装配后再将产品送回输送线上;(3)工件通过工装板在输送线上输送,工装板到达装配位置后停下来重新定位装配,装配完成后将工装板及工件随输送线运动;工人的工作既可以坐着进行例如一些零件较小的装配;也可以站立进行例如在生产大型产品(如轿车.空调等)采用悬挂链输送线输送,工人可以在工位的区域内活动;边随输送线上的产品同时移动位置直到完成装配为止.根据工序所需要的时间长短有区别,每个工位的操作工序既可以是工序时间较长的的单个工序也可以是工序时间较短的多个工序;每个工位的排序可根据生产流程要求经过特别设计安排的,调换工序较为容易;其中每个工序既可以是单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同时完成一工序.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可以是手工装配,但也可以用电动或气动工具完成.在手工装配流水线上;可以有少数工序是由机器自动完成的,如果在生产线上进行改进则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根据实际产品情况;可以在少数工序是由机器自动完成的或者在工人进行辅助操作下由机器完成.手工装配流水线基本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手工装配流水线的工作过程与设计原理,首先必须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这些概念与自动化生产线是相近或相似的.!(1)生产线由一系列工位组成,每个工位由一名工人工作.也可以由多名工人共同完成工作,其工作内容也可能为一项装配工序,也可以是多项装配工序.(2)工艺的操作时间在某一工位进行装配时实际用于装配作业的时间一般用Ts表示,根据工序的操作内容不同,每个工位的工艺操作时是各不相同的.(3)定位时间是在一定的生产节奏下,由于每一工位所需要的装配时间不同,大部分工位完成后各自尚有一定的剩余时间;该时间通常称为空余时间,一般用Td表示,后工位的工作需要等待前一工位完成后才能进行以使整条装配线有节奏进行生产.(4)再定位时间在手工装配线上,经常需要一部分时间进行一些辅助操作.例如工件在夹具上随流水线一起运动,工人边操作边随工件移动位置完成工序操作后又马上返回到原始位置开始对下一个刚完成上一道工序的工件进行操作;也有的是工件在工装板上随流水线一起运动工装输送到位后需要通过一定的机构对工装板重新定位,然后工人才开始工序操作.尽管每个工位的时间会有所不同,但分析时一般假设设备工位上述时间的平均值,通常用Tr表示.(5)总装配时间是在流水线上装配产品的各道装配工序时间的总和,一般用Tcw表示(单位为min)(6)瓶颈工位,因为在生产线上不可能将产品的全部装配平均分配到每个工位,所以在流水线上的一系列工位中所需要的工艺操作时间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工位操作时间短有的长,但必须有一个较长的操作工艺工序,一条流水线最少也有一个瓶颈工序.它所需要的时间也是最长的,剩余的时间也是最短的,它还是整条流水线节奏快慢的一道重要工序.(7)平均生产效率是指手工装配流水线单位时间内所完成产品的件数,一般用Rp表示(单位为件/min);(8)节拍时间指流水线在稳定生产前提下每生产一件产品或半成品所需要的时间一般用Tr表示,它代表每个工位的平均占用时间.则每一工位在时间上构成以下关系:Tc=Ts+Tr+Td二,手工装配流水线节拍分析与计算1.生产厂家一般有平均生产率来决定生产能力,平均生产率是设计手工装配流水线的需要,通常都是用年产量来表示的.管理人员经常要决定每周开多少班,每班开多少小时,因此必须知道流水的生产能力.这种生产能力通常用平均生产率来表示,也就是装配流水线单位时间内需要完成产品的平均数量,它可以由年产量计划被一年中有效生产时间相除得出可表达为:Rp=D*Da/50SH其中R-平均生产效率件/hDa年产量计划件/年S-每周工件天数H-每天工件时间h 50SH代表每年50周的总工作小时数2.实际节拍时间.平均生产率只是代表流水线的生产能力;但在设计流水线时;通常都要确定流水线的节拍时间;也是流水线每生产一件产品需要多少时间其中包括:(1)流水线使用效率确定流水线的节拍时间就必须考虑流水线的实际情况,流水线在实际运行时经常会种种原因导致实际工作时间的浪费.例如设备故障停机,意外停电,产品缺料,产品质量问题等,因此流水线每次的工作时间利用效率就达不到100%,流水线的实际开工运行时间要少于理论上可运行的时间,通常这种时间使用效率用Qn来表示,实际工作中手工装配流水线的使用效率一般只能达到90%-98%;(2)实际节拍时间与生产效率都是描述生产能力;只是单位不同而以,在单位时间内平均生产数量和生产产品需要的时间可以构成以下关系式:Tc=60Qn/Rp(其中Qn-流水线的使用效率;Tc-实际节拍时间单位为min/件)节拍时间也是由操作工序复杂程度决定的,在稳定生产条件下通常是大致不变的,而生产效率则由于输送线故障检修,停电;缺料等原因影响而产生变化的.在装配流水线的使用效率为100%时.则流水线的生产效率为:Rc=60/Tc其中R-流水线的理想生产效率件/流水线的使用效率Qn也可以表示:Qn=Rp /Rc*100%;整条流水线的节拍时间与瓶颈工位有关,它决定整条流水线的平均节拍时间.三.手工装配流水线工序设计与工人数量计算1.手工装配流水线的主要设计内容;(1)确定流水线的工序流程,需要多少工位?(2)需要多少工人,在同样的工作节拍中使流水线所需要的工人数量最少.(3)生产效率是否能够达到要求,能否满足该产品生产计划的要求.(4)生产线的实际节拍时间和平均多长时间间隔生产一件产品等.因此流水线的设计内容主要为工序流程设计,工人数量设计,各工位工时定额设计,生产线节拍设计计算.实践中只有进行工序设计,确定工位数量.工人数量后,流水线才能以一定的节拍组织生产.2.影响流水线所需要工人的数量的因素,在满足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以工人最少为最优目标,通过对一般生产流水线作业过程分析可知:流水线所需要的工人数量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完成产品装配所需要的工序数量.(2)产品制造的难易程度;(3)产品的设计质量与装配工艺性能;(4)产品的年产量;(5)是否采用快速有效的装配作业方法,工具.(6)工人的操作技能与熟练程度.上述因素中,部分因素通过相关的技术员的努力可以改善,提高的,减少工人的数量.3.流水线的工序设计,产品的装配过程是由一系列的工序组成的.流水线就是按一定合理次序完成产品的装配过程,因此工序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各工序的安排次序必须符合产品本身的工艺流程;(2)根据需要对工序进行分解,但工序的分解及安排必须考虑流水线的平衡问题,即如何在满足节拍时间的前提下使流水线所需要的工人数量最少.4.流水线的平衡,在设计手工装配流水线时,尽可能减少人力资源浪费,工人数量最少,成本最低,还须考虑在实际的手工装配流水线设计过程中,通常采用以下措施:(1)将复杂工序尽可能分解成多个工序,直接缩短流水线的节拍时间.(2)对于复杂无法分解的工序进行增加人员操作,以满足节拍时间要求.(3)在某些含机器自动操作或半自动化操作的流水线将人工操作与机器的自动化相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利用工人的空暇时间提高流水线的生产效率.5.流水线实际所需要的工人数量设计,流水线实际所需要工人数量比理论上的数量大,科学的工人数量设计方法是与工序分配同时进行的,国外一般采用"网络图法"来设计,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设计:(1)将总装配工作量分解为合理的,最小的,不能再细分的一系列单个工序;每个工序都需要对应的一定的工艺操作时间.(2)根据产品的年产量计划计算出流水线的节拍时间;(3)将上述一系列工序以单个(或多个)工序分配给每一个工位,尽可能更能使每个工位的工人分配到工艺操作时间相近的工作量,缩小各工位的操作时间差距,不能让它超过瓶颈工序的操作时间,(4)各工位的工序内容同时还必须严格符合产品的装配工艺先后次序;(5)如果采用"网络图法"还必须分解为合理最小单个工序,并将操作时间写在序号的旁边,有利于产品装配时间合理分配人员.手工装配流水线作为一种技术含量不高的生产模式制造业,在市场上各种产品都是通过这种生产方式完成的,有利于满足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并在制造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了解生产线的基本概念与结构也可以了解现在自动化生产线组成结构,为自动化的设计提供技术帮助,有利于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分析与思考空间,促进我国制造健康,快速的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和产品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接完成后夹具自动打开
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
下件机器人带抓具将焊接合 件抓取离开本工位
通常机器人工位上,大件和小件的机器人分 开上件 。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机器人工位时序分析见图5 。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机器人工位MTM代码分析见图6 。


1、概述 2、生产线节拍的定义、作用及分 析的意义 3、生产线节拍的计算方法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d.启动操作 原始定义是指用手或脚达到对调节部件的控 制,并完成单一的或复合的调节过程。 在焊装生产中以下常见操作适用于该工序类 型:手动闭合夹紧器;手动打开夹紧器;操作者 按下夹具或焊钳操作按钮(双手启动按钮);激 活/点燃MIG/MAG焊枪;操作者松开涂胶枪按钮; 确认手动回转夹具的锁紧和解锁等。 e.动作周期 原始定义是指用手、手指或脚进行周期性重 复的动作流程。该动作流程是否用工具进行无关 紧要。
4、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5、工艺节拍优化方法 6、结束语
工艺节拍优化方法
五、工艺节拍优化方法
在焊装线规划和实际调试过程中,可通过以 下方法进行节拍优化: a.将小的零件用料盒存放在夹具最近处,以 减少工人走动取件时间。 b.合理分配零件上件顺序、优化夹具结构, 以减少上件后辅助夹紧时间。 c.尽可能减少夹具多余动作,以减少定位夹 紧时间。


1、概述 2、生产线节拍的定义、作用及分 析的意义 3、生产线节拍的计算方法
4、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5、工艺节拍优化方法 6、结束语
生产线节拍的计算方法
三、生产线节拍的计算方法
T = Takt Time (生产节拍) Ta = Time Available (可用工作时间,分钟数 / 天) Td = Time Demanded or Customer demand (客户需求,件 数 / 天) 可用工作时间是剔除了休息时间和所有预期停工时间(比如 维护和交接班的时间)。
MTM-UAS的8个基本工序如下: a.拿取和放置(A); b.放置(P); c.使用辅助工具(H); d.启动操作(B); e.动作周期(Z); f.身体控制(K); g.视力控制(VA); h.操作时间(PT); MTM-UAS的基本工序图例见图2。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1、概述 2、生产线节拍的定义、作用及分 析的意义 3、生产线节拍的计算方法
4、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5、工艺节拍优化方法 6、结束语
生产线节拍的定义、作用及分析的意义
二、生产线节拍的定义、作用及分析的 意义
1、生产线节拍的定义 生产节拍又称客户需求周期、产距时间,是 指在一定时间长度内,总有效生产时间与客户需 求数量的比值,是客户需求一件产品的市场必要 时间。 生产节拍实际是一种目标时间,是随需求数 量和需求期的有效工作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人 为制定的。
生产线节拍的计算方法
一般先确定年产量,之后根据实际生产要发 生的辅助时间推算出生产线的节拍。 假定某车型的年产量预定为20万辆,一般主 机厂每天2班生产,每班工作时间为8×60 min, 休息时间20 min,电极修磨时间15 min,设备使 用率90%。 每天有效生产时间: Ta=[8×60-(20+15)]×90%×2=801min/天; 日产量: Td=200000÷12÷21=794台/天; 生产节拍:T=801÷794=1.008min/台=61s/台
结合焊装生产实际将以上8个基本工序分别进 行说明如下 : a.拿取和放置 原始定义是用手指或手移向一个或几个物体 ,拿住它们,并把它们送到带有一定精度的地点。 在焊装生产中以下几种常见操作适用于该工 序类型:操作者向工位上装载零件、操作者拿取焊 钳放置到焊点处、操作者拿起螺钉并放置在螺纹孔 处、操作者拿取零件放置到工位器具中等。 影响因素:零部件的质量、难以搬动的程度 、拿取的状况、放置的状况、距离范围。
操作者按双手启动按钮打开夹具夹头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手工工位上件焊接时序分析见图3。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手工工位MTM代码分析见图4 。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b.机器人焊接工艺节拍分析 常见的机器人焊接工艺过程:通常机器人工 位上大件和小件的机器人分开上件 。
机器人带抓具从上件工位或 零件输送装置上抓取零件 上件完成后夹具自动夹紧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本文就其中较为典型的工时测量方法-通用分 析系统 (MTM-UAS)的分析方法,结合焊装实际进 行深入解析,以期帮助更多的焊装工艺规划人员 做好工艺节拍分析,提高工艺规划能力。 MTM-UAS的核心就是将生产作业的动作进行 分类,确定动作单元和动作时间。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c.使用辅助工具 原始定义是指用手或手指拿起1个或几个辅 助工具,把它(它们)放到使用的位置上,用完 之后放下。 在焊装生产中以下常见操作适用于该工序类 型:操作者拿起/放下螺柱焊枪用后松开;操作 者拿起/放下MIG/MAG焊枪在1个焊缝上;操作者 拿起/放下涂胶枪在1个涂胶缝上;操作者拿起/ 放下铆枪并放置到铆接位置;操作者拿起/放下 螺丝刀放置在1个螺钉位置;操作者检测时拿起/ 放下锤子并放置到使用位置等。
四、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在现代化的汽车工业生产中,自动化焊装生产 线的应用非常普遍,随着生产纲领的不断增加, 生产操作人员的工作趋于单一化,但生产操作、 工位之间及生产线之间的协同配合却越来越密切 ,整个焊装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满足特定的 生产节拍。 要实现有序地进行焊装自动化生产,作业人员 与生产线之间、焊装线前后工序之间、生产线之 间等各个生产环节需保持高度的协同性,进而使 生产线按照统一的节拍连续运行。
生产线节拍的定义、作用及分析的意义
2、生产节拍与生产周期的区别 生产节拍反映的是需求对生产的调节,如果 需求比较稳定,则所要求的的节拍也是比较稳定 的,当需求发生变化时节拍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如需求减少时节拍就会变长,反之则变短。 生产周期则是生产效率的指标,比较稳定, 是受到一定时期的设备加工能力、劳动力配置情 况、工艺方法等因素影响决定的,只能通过管理 和技术改进才能缩短。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b.放置 原始定义是在规定的精度内把1个或几个已 被手或手指控制的物体,放置到下一个确定的地 点,或者是把已被手或手指控制住的辅助工具放 到确定的使用位置。 在焊装生产中以下常见操作适用于该工序类 型:在夹具中对制件进行定位操作;操作者将手 中的工具移回原位挂起;操作者操纵焊钳进入产 品内部;操作者焊接完成后操纵焊钳离开制件并 移回原位挂起;焊钳姿态转换;操作者操作螺柱 焊枪移位到下个螺柱;操作者操纵螺柱焊枪从制 件中出来;MAG焊枪更换焊接位置;操作者操纵 涂胶枪更换涂胶位置;操作者操纵铆枪更换铆接 位置;操作者操纵螺丝刀换位到下个螺钉等。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焊装生产线的节拍分析及优化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目

1、概述 2、生产线节拍的定义、作用及分 析的意义 3、生产线节拍的计算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4、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5、工艺节拍优化方法 6、结束语
概述
一、概述
本文论述了焊装生产线的节拍优化分析对焊 装工艺规划的重要意义,根据生产实际对焊装线 前期工艺规划中节拍分析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了细 致分析,对工时测量方法(MTM)在焊装线上的应 用进行了解析,总结了焊装线节拍优化的具体方 法,对焊装线应用最为广泛的动作节拍时间进行 了归纳。
生产线节拍的计算方法
生产纲领对应节拍的查询图例见图1。
实际中门盖类生产线还要考虑备件的生产, 其生产节拍更快一些。


1、概述 2、生产线节拍的定义、作用及分 析的意义 3、生产线节拍的计算方法
4、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5、工艺节拍优化方法 6、结束语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生产线节拍的定义、作用及分析的意义
3、生产节拍分析的意义 焊装线在进行工艺规划阶段需要根据年生 产纲领推算出其生产节拍,再根据生产线的节 拍来分解平衡各个工位的工艺内容。 因此,节拍分析对优化焊装线工艺内容及 布局、确定焊装线的设备选型、工位数量、生 产线传输形式、生产线自动化水平、平衡成本 预算等具有重要作用。 科学、详实、贴近实际的节拍分析是焊装 工艺规划成功的重要保障。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要实现上述目的,在焊装前期进行工艺规划 时就要以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详实的工艺节拍 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生产瓶颈问题,优化工艺布 局,进而实现均衡生产。 目前,国际先进汽车生产企业都在研究和使 用适合本企业集团的预定时间标准系统,用来使 企业的各个生产操作环节实现作业标准化、规范 化,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生产线节拍分析的方法及手段
在焊装生产中主要体现在拧紧螺母、使用锤 子等工具进行检查、检查记录等动作。 f.身体控制 原始定义是当身体转动、移动或倾斜对确定 时间有影响时,就应该考虑身体动作。 在焊装生产中以下常见操作适用于该工序类 型:操作者装卸零件时的行走移动;大于90°的 转身动作;操作者弯腰、蹲下、跪下的所有动作 。
生产节拍
设备闲置,劳动力等工现象,生产能 力浪费 生产能力满足不了生产需要,加班、 提前安排生产、分段储存加大等问题
生产节拍<生产周期
生产线节拍的定义、作用及分析的意义
生产周期大于或小于生产节拍都会对生产造 成不良影响。要尽可能地缩小生产周期和生产节 拍的差距,通过二者的对比分析安排生产经营活 动。 生产节拍另一个作用是能够有效防止生产过 剩造成的浪费和生产过迟造成的分段供应不连续 问题,并确定工序间的标准手持品数量。 从成本的角度出发,生产过剩和不足都是一 种浪费,应用生产节拍就要改变生产越多越好的 观念,建立起适量生产的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