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特殊句式ppt

合集下载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共33张PPT)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共33张PPT)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共33张PPT)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共33张PPT)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去我三十里,惟命是 听。 ②唯利是图。 ③无乃尔是过矣?
第四种类型:用 “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 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 如:
唯利是图 唯命是从 唯你是问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共33张PPT)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共33张PPT)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宾语 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疑问句或否定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 语前置。
二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 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 什么实在意义。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季布的名声更加显著的原因,是曹丘传播了 它呀。
口头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其句式特点: ①不拘于时。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受制于人。 ③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所虏。 ⑤茅屋为秋风所破。 ⑥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渐见愁煎迫 ⑦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⑧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⑨戍卒叫函谷举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共33张PPT)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共33张PPT)
倒装句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
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情况的句子。包括
有: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主谓倒置
(定语) 〔状语〕 (定语)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共33张PPT)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共33张PPT)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共33张PPT)

文言文语法.ppt

文言文语法.ppt
32
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 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
33
1.格式:动+以+宾 (二)状语后置 ①我前饰们 ,以知 若篆道 置文, 于山在谓龟现语鸟代之兽汉后之语便形中是。状补(《语语张置。衡于 但传谓 在》语 文)之 言 译文文中:,用处篆于文补山语龟的鸟成兽分的往形往状要来以装状饰语。来理 典解型,例即题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 去翻译。
25
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 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26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宾+介+动 典型例题
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 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 ②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 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③一言以蔽之。 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张良问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 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③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23
④何伤乎?(《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 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 楚》) 译文:大王问: “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⑥吾谁敢怨?(《捕蛇者说》) 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⑦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39
1.格式:中心词+定语+者 典型例题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寻找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 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 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 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④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 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 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轻人。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

主语+谓语动词+为+施 事者。
主语+谓语动词+所+施 事者。
主语+被+施事者+谓语 动词。
被动句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用法
在需要强调主语是动作的接受者时使用被动句。
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冗长的被动句式,以免影响阅读和理解。
03
省略句
省略句的定义
01
省略句是指在文言文中,由于上 下文语境的限制,某些句子成分 被省略,以达到简洁表达的效果 。
判断句的常见形式
“……者,……也”的形式
这是判断句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用“者”作为提顿词,在“者”之 后用“也”来加强判断语气。例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也”的形式
这种形式与上一种形式类似,只是省略了“者”字。例如,“刘备, 天下枭雄也。”
“……者,……矣”的形式
这种形式与前两种形式略有不同,用“矣”来加强判断语气。例如, “此乃王之贼也。”
固定句式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表达 方式,是古代汉语的精华之一,掌握 固定句式对于理解文言文和提升语言 表达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固定句式的常见形式
判断句
被动句
以“……者,……也”或“……,……也”的 句式表示判断,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
以“为……所……”或“为……”的句式表示 被动,如“为贼所害”。
语言习惯
倒装句的使用符合文言文的语言习惯 ,有助于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文 化内涵。
语境要求
倒装句的使用需要符合特定的语境要 求,不能随意使用,否则会破坏句子 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意义。
05
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的定义
固定句式是指在文言文中,一些表达 特定意义或特定语气的句式,这些句 式在结构上相对固定,不能随意更改 。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PPT(41张)-优秀课件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PPT(41张)-优秀课件

倒装句式——状语后置 (也叫介词结构后置)
标志性介词:“以”“于”“乎” 等。
1、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的是(: 2、3、4、5 )
1、木欣欣以向荣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申之以孝悌之义。
4、君幸于赵王

5、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翻译下列句子 (2015年浙江卷《太平州学记》) 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
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 先的呢?
倒装句式——
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 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 之后。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蚓 无 利 之爪牙,强 之 筋骨。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 忧其君。
• 1、“相”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
他(她)”,这时“相”用在动词谓语之前。 • 如:①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你)/②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
扶将(她)/③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 • 2、“见”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这时
“见”字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 如:府吏见丁宁(我)/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望见恕/诚
小结
宾语前置句常见的几种形式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动词或介词)的 宾语,宾语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3、以“是”、“之”为标志的宾语前置。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文言倒装句译成现代汉语时,要依现代 汉语的句子成分的排列规律 ,将其 “顺装” 过来。
补充:另外还有三种特殊情况
请见教/望见谅/请勿见笑 • 3、“自”字解释为“自己”时,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 • 如:人有小善,鲜不自称。 • 现代汉语的“自制、自杀、自救、自信、自焚、自律、自尊、自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 特殊句式 (34张ppt)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 特殊句式 (34张ppt)
记录茅屋被秋风吹破的诗歌。
被动句二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关系。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吴广向来爱护别人,士兵们大多愿意被他 所用。
被动句三
3.用“于”“被”“见”表示被动关系。 卒见使于一鼠。
(人)最终却被一只老鼠所役使。
被动句三
3.用“于”“被”“见”表示被动关系。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反问句二
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 吾射不亦精乎? 我的射箭技术不也是很精湛的吗?
反问句三
得无......乎:相当于“恐怕......吧”。 览物之情,得无亦乎? 欣赏景物的情感,恐怕会不同吧?
练习
练习 此画斗牛也!《书戴嵩画牛》
“……担也中“肉尽表,判止有断剩骨。止”通“担子里面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 这画上画的是斗牛啊!
例1:臣本布衣(《出师表》)
(《马说》)
我本来是一个平民百姓。
判断句二
1.用“即”“乃”“则”“皆”“本”“亦” 等词表示肯定判断。
例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马说》)
这就是岳阳楼的宏伟景观啊。
判断句三
三.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 例1:橘生淮南则为橘。《晏子春秋》 橘生长在淮南就是橘。
天下是高祖的天下。
一、判断句
3.借助“……,……者也”表示判断。 例3: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子春秋》)
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
一、判断句
4.借助“……,……也”表示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例4: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打仗靠的是勇气啊。
判断句二
1.用“即”“乃”“则”“皆”“本”“亦” 等词表示肯定判断。

初中高文言文衔接特殊句式ppt课件

初中高文言文衔接特殊句式ppt课件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 词之后。
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 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 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介宾结构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 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多 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省略句比较
初中阶段省略句多出现在对话 和简单叙述中,高中阶段则更 多出现在复杂句式和文学作品 中。
初中省略句多涉及主语、谓语 等成分的省略,高中则涉及更 多宾语、定语等成分的省略。
初中省略句较为简单明了,高 中则更注重语境和语义的连贯 性。
05
特殊句式在文言文中的作用
增强表达效果
01
02
03
倒装句
引入多媒体教学资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文言文教学将更多地引入多媒体教学资源, 如音频、视频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
未来的文言文教学将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通过布置阅读 、写作等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过程。
加强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培养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未来的文言文教学将更加注重跨文化交流意识的 培养,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方式。
通过颠倒句子成分的正常 顺序,强调或突出某个词 语或信息,使表达更加生 动有力。
省略句
省略句子中某些成分,使 语言更加简洁凝练,同时 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
被动句
通过改变句子主语和谓语 的关系,强调动作变化的 结果或状态,增强表达的 客观性和准确性。
体现作者情感态度
感叹句
通过强烈的语气和感叹词 ,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 文本内涵。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PPT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PPT

THANKS
判断句的构成与分类
肯定判断句
主语和谓语之间是肯定关系,表示主 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
否定判断句
主语和谓语之间是否定关系,表示主语 所代表的事物不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
判断句的语义关系
等同关系
主语和谓语所代表的事物相等或等同, 如“吾乃常山赵子龙”。
存在关系
主语和谓语之间通过比喻来表达某种 相似性或关联性,如“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
构成
固定句式通常由特定的词语组合而成,包括动词、形容 词、副词、连词等。这些词语在固定句式中具有一定的 语法功能和语义作用。
分类
根据表达方式和语义功能的不同,固定句式可分为多种 类型,如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感叹句等。每种类 型都有其特定的构成方式和表达效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固定句式的语义关系
01
语义指向
固定句式的语义关系通常指向句子中的某个成分,如主语、宾语、状语
教育价值
通过学习和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表达能力,培养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文化价值
文言文特殊句式作为古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02 判断句
判断句的定义与特点
01
定义: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关系等 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构成
倒装句通常由被强调的部分和谓语部分组成,其中被强调的部分可以放在句首或句中,谓语部分则相应地 进行倒装。
分类
根据被强调的部分和谓语部分的位置关系,倒装句可分为完全倒装和部分倒装两种类型。
倒装句的语义关系
01

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之特殊句式PPT (共85张PPT)

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之特殊句式PPT (共85张PPT)

山东卷 翻译句子
高 考 题 展
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 由是损名。
皇帝虽然用这样的话解释此事, 然而王戎被清廉谨慎的人鄙视, 因此损坏了名声。
翻译的程序 1、先读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 下文翻译句子。 2、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 3、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 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 4、对文句中一些特殊情况如各种修辞、文 化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的处理。 5、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 表达出来。
4、用否定副词“非”、“无”、 “莫”、“末”、“弗”等表示否定的 判断
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 秦(苏洵《六国论》)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 蚓无爪牙之利 《劝学》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赤壁之战》
5、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 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 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 战》) 刘豫州王室之胄。(同上) 青,取之于蓝 («劝学»)
被 动
③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 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注意下面句子:Βιβλιοθήκη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重为乡党所笑。
被 动
2、用“为”“为……所……”(“为”引 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 被动。


②用“......,......也。”表判断
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 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 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只在主谓语 之间加“是”。

文言特殊句式ppt课件(14页)

文言特殊句式ppt课件(14页)

无标志的被动句
❖荆州之民附曹者,逼兵势耳。 ❖戍卒叫,函谷举。 ❖纤歌凝而白云遏。 ❖赵贵诛后,信以同谋坐免。
被动句
1.有标志的被动句
①用“于〞 或“受......于......〞 表被动
② 用“见〞或“见……于…… 〞表被动
③ 用“为〞或“为……所〞表 被动
文言句式——省略句
❖1.省略主语
❖⑴永州之野产异蛇,〔蛇 〕黑质而 白章,蛇〔 〕触草木草,木〔 〕尽
❖ 3.用“为〞或“为……所〞表 被动
❖ ⑴而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⑵既自以心为形役 ❖ ⑶吾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 ⑷不者,假设属皆且为所虏 ❖ ⑸信为百姓所怀 ❖ ⑹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4. 用“被〞表被动
❖⑴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 之望。
❖⑵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⑶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文言特别句式
高二年级

言 文
被动句

省略句

的 倒装句〔变式句〕


推断句


固定句式


文言句式——被动句
❖ 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 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 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 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 主动者、实施者。在古汉语中,被 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 的被动句,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
❖ 1.用“于〞 或“受......于......〞表 被动
❖⑴而君幸于赵王
❖⑵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学于余
❖⑶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 受制于人。
❖ 2.用“见〞或“见……于……〞表 被动
❖⑴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⑵遂见用于小邑。 ❖⑶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⑷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113张

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113张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莲,花之君子者也。 3、夫战,勇气也。 4、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6、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7、粟者,民之所种。 8、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
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句式特点:……,……者也
诚信,是君子用来侍奉君主安抚百姓的。
此以诚信为本者
这就是以诚信作为根本。
故诚信者,天地之所守而君子之所贵也。
因此,诚实是天地奉行的准则君子崇尚的品德。
判断句的形式
例句
“……者……也”句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者”“者也”句
①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小石潭记》) ②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5、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7、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8、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也;……者,……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此天子气也。 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此亡秦之续耳。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是寡人之过也。 7、是亦走也。 8、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此天子气也。 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此亡秦之续耳。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是寡人之过也。 7、是亦走也。 8、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也”字句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与翻译+课件101张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与翻译+课件101张
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常常把谓 语提到主语的前面,叫做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很 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主语+谓语)
渺渺兮予怀
贤哉回也
定语后置
定语
定语
放在名词前面,用来修饰、限制中心语。 (定语+名词)
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 把定语放在“中的心”词是之定后语,的这标种志情。况叫定语后置。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定语后置句小结
1、中心语+定语+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
3、中心语+之+定语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中心语+之(而)+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
5、中心语+数量词
白璧一双
状语后置总结
1 、“以……”的形式 (盛以锦囊) 2 、“于……”的形式( 月出于东山之上 ) 3、 “乎……”的形式 (生乎吾前)
四、介词宾语前置。
例: 1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介词
主要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
共同组成介宾短语,做动词、形容 词的修饰成分或补充成分,表示处 所、方向、时间、状态、方式、原 因、目的、范围、对象、施受对象、
根据等。 1、表对象、关联的:把、被、对、
对于、关于 2、表处所、方向的:在、向、从、
1、承前省 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对话省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王)曰:“不若与人。”
二、省略谓语
在并列的句子中,如果前、后句子用了同样 的动词,在后句中这个动词有时就会省略。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特殊句式+课件57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特殊句式+课件57张

“中心词+之(定语)”: “中心词+(定语)者”: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中心词+而(定语)者”: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记》
“中心词+(数量词定语)”: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 《乐羊子妻》
翻译为:日行千里的马
处在偏远的江湖就担忧他的君主。
我和谁一道呢? 翻译时按现代汉语习惯调序
(定语)主语 [状语] 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名、代
动、形
名、代
宾语前置:宾语 谓语(动词、形容词)
另外介宾短语中,宾语也有提到介词前的
“宾语前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多歧路,今安在? 《行路难》
E.唯命是从
B
(三)“倒装句”之“定语后置”
(三)“倒装句”之“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定语应置于中心词之前,但文言语 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定语)主语 [状语] 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名、代
动、形
名、代
定语后置: 名、代(主语、宾语)(定语)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
B.未之有也
时不我待
C.渺渺兮予怀 美哉,我中国少年 C 项是谓语前置句
D.而今安在哉? 微斯人,其他吾都是谁宾与语前归置句?
B
文言特殊句式之被动句
被动句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 的承受者,这样的句子叫被动句。 在现代汉语中用“被”表示。
被动句
①于: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译:所以(在)国内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⑸粟者,民之所种。
·
⑹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
·
⑺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隐
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
⑻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用副词 “乃”“则”“即”“皆”“耳” 表判断。
⑴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⑵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⑷梁父即·楚将项燕。 ⑸环滁皆·山也。
⑹此亡秦之续耳。
·
3.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 和代词“是”的区别)
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⑵ ⑶此问后今典是籍何皆世。为·版本。 ⑷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⑸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⑹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
4


“非”“未”“弗”“无”“莫”“
⑴毋予”本等非·否文定人词画表士示判断。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能解救他人的危难表现在哪里?
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安在?
2.宾语前置 A.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 词宾语,宾语前置。
⑴大王来何操?
⑵沛公安在?
⑶执肃手曰:“卿欲何言?”
⑷微斯人,吾谁与归!
⑸不然,籍何以至此?
补充: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宾十介十动
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 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 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 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 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 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 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宾 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谓语前置)句、省略句和疑问句 五种。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 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 否定判断的句子。
·
⑶忌不自信。
·
C.用“之”或“是”把宾 语提到动词前。
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
⑵夫晋,何厌之有?
·
⑶唯利是图,唯才是举。
·
·
小结: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
规律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否定词:不、未、莫、无等; 代词:己、 之、余等。
规律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何、安、谁、孰、胡、焉等。
马之千里者(《马说》) 能日行千里的马
中心词+而+定语+者式结构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天下之大, 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能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做官人,……
中心词+数(量)词式结构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顿有时(就)吃掉一石的粮食。
铸以为金人十二。 用它铸成了十二个金人。
4、介词结构后置
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 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些则置后作补语。
⑴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⑵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
⑷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⑸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
⑹古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
鱼、鸟兽,·往往有得
⑺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⑵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⑶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⑷ 狡 兔 死 , 走· 狗 烹 ; 飞 鸟 尽 , 良
弓藏。
·
⑸龙·逢斩·,比干剖·。
三、倒装句:
所谓倒装,是比照现代汉语习惯说的。
1.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时 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 语言表达的需要。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汝之不惠,甚矣
中心词+定语+者式结构
求人可使报秦者,末得。(《廉》)
寻找能够出使回复秦国的人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也是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的雁荡山
中心词+之+定语式结构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中心词+之+定语+者式结构
率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百人(《冯》) 率领精通武艺善于格斗的少年
⑵有司、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
而不得者也
·
⑶⑷⑸呼蚓愿尔无早·而爪定与牙大之之计,,利行,莫道筋用之骨众人之人弗强之·受议也 ⑹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5、主谓直接表判断的。 ⑴荀卿,赵人。 ⑵刘备天下枭雄。
二、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 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子叫被动 句。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 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 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表 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规律三:用“之” 或“唯…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 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提示:翻译得分点:调整语序,将前置的宾语放在 动词或者介词后。
• 3、定语后置
•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 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 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 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 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
·
四、省略句:
受制于人
··
3 . 用 “ 为 ” “ 为 …… 所……”“……为所”表被动。
⑸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⑹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⑺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
⑻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4.用“被”表被动。
⑴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
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⑵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
·
5、意念被动句(无标志)
1.“于”表被动
⑴而君幸于赵王
·
⑵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学于余
·
⑶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
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 . 用 “ 见 ” “ 见 … 于 …”“ 受 … 于…”表被动。 ⑴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大方之家。
⑷ 吾 不 能·举·全 吴 之 地 , 十 万 之 众 ,
②余是以记之 (《游褒禅山记》) 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③一言以蔽之 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④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 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
命的作战的。 ⑤成语有:夜以继日(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
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 前置。
⑴古之人不余欺也。
·
⑵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文言文中表判断的常见句式 有如下几种类型:
1、用“者”、“也” 表判断。 “者”表停顿,“也”表判断。 (1) ……“者” ……也
(2) …… , ……也
(3) ……者,…… 。 (4) ……者也
⑴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
⑵ 而魏魏安公釐子王无异忌母者·弟,也魏。昭王少子,
·
⑶夫战,勇气也。
·
⑷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