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抑郁症与冠心病
女性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状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86・中国卫生统计2019年10月第36卷第5期女性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状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8M6417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1803860);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0550592);沈阳市科技计划项§(18-013-0-72)△通信作者:杨关林,E-mail : yang_guanlin@ 163. com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脏象理论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10847)隋国媛贾连群杨关林△【提要】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状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依 据。
方法 以沈阳市某医院185名女性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病人健康问卷(PHQ-9)、D 型人格量表(DSI4)、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韧性量表(RS)、希望量表(HHI)、乐观量表(LOT-R),采用/检验和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状流行状况和其影响因素。
结果 女性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状的流行率为49. 7% o 单因素”检验显 示:女性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状流行率在BMI 、婚姻状况、冠心病病程、D 型人格、韧性和希望等变量上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进一步提示:BMI( 0^=2. 79,95% CZ : 1.08 -7. 20)、冠心病病程(OR =0. 19,95%C7:0.06~0.60)、D 型人格(0/f=5.04,95%C/:2.01 -12.62)和希望(OR=0. 16,95% CZ :0. 07 ~0. 38)是女性冠心病患者 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
结论女性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状的流行率较高且受多因素影响。
【关键词】女性冠心病抑郁症状积极心理资源《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 数2. 9亿,其中冠心病1100万,位居心血管疾病的第二⑷。
抑郁症对冠心病的影响及治疗策略

能加 强了 , 样 5一H 这 T通 过 与 5一H 受体 结合 , 血小 板 使 内 c “外流 , a 介导血小板激活 和聚集作 用 。 12 下丘脑 一垂体 一肾上 腺( P 系统功能异 常 . H A) 抑郁症 患者有 下丘脑 一垂体 一肾上 腺 系, 血循 环 中肾上腺 素 、 甲 肾上腺素 去
及皮质醇 含量增加 , 高 的皮 质醇 又使 HP 过 A轴反 应敏 感性 下降 , 产生 了交感 和副交 感神 经系 统 的调 节失 衡 , 会导致 这 心率加快 , 心率变异性 降低 , 血压 的波 动性增 加 , 这些 都可 能 增加动脉粥样 斑 块 破裂 的 危 险和 急性 冠 脉栓 塞 的形 成 ; 另 外, 过多的儿茶酚胺 也会增 加 心肌 的兴奋 性 , 引起 心率 失常 和传导阻滞 , 而对 C 从 HD的预后产生不 良影 响。 13 血 液动力学改变 有研 究发 现抑 郁症 病人 有血 浆 N . O 代谢及血小板 内皮 细胞 N O合成 的下降 , 血管舒张功能 使 受限 , 管紧张性增加 ; r d yA 血 B o l J等人 发现抑 郁症 患者 比 ae 正常对 照 组 更 容 易 出 现 大 血 管 的 僵 硬 和 外 周 血 管 的 重 塑 ; 另外 , 有研 究发现伴有抑郁症 的冠 心病患 者 比无 抑郁 症的患者血液 中可溶性 细胞黏附 因子 一l明显增 加 , 明 说 抑郁症患者 出现血 管 内皮 的慢 性激 活 , 这都 会增 加 C HD的 发 病风险和治疗 的难度 。 14 免疫炎症 系统激 活 近年来 , 于 抑郁 症患者 免疫 炎 . 关 症 系统的改变引起 了不 少学 者 的兴趣 。大量 研究 结果均 显 示 抑郁症患者有 免疫 炎症 系统 的激活 ,ai i J等人 发 Pr s ss 现 伴有抑郁症 的 C HD患 者 比正常对照组 有高水平 的前炎症 因子 T F一 和低水平 的抗炎因子 I N L一1 ; 0 另有一些文献 报 道 在冠心病后抑郁 症 患者 有 C一反应 蛋 白、L一6 T F一 I 、N 等 炎性细胞 因子 的增加 和引起 T B淋 巴细胞的迁移 ; i 、 Re f w 等 人报 道重症抑郁症患者 T淋巴细胞 C 8 D 水平增高 ; 这 些炎性 因子和 T淋巴细胞 的增多都 可 以增 加 C D的发病 H
黛力新在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黛力新在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治疗中的效果观察一、黛力新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黛力新是一种新型的β受体阻滞剂,其特点是作用时间短、选择性强,对心脏的副作用小,并且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
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绞痛、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
除了其对心脏疾病的治疗作用外,黛力新还被发现对抑郁症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黛力新在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的治疗中备受关注。
二、黛力新在老年冠心病的治疗中的效果观察针对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我们进行了一项黛力新治疗的临床观察。
共选取了100名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其中50名患者作为实验组接受了黛力新的治疗,另外5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了常规的治疗方案。
经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后,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实验组患者的心脏功能明显改善经过3个月的治疗,实验组患者的心脏功能明显改善,大部分患者的胸闷、气短等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心肌缺血的情况明显减轻。
而对照组患者的心脏功能改善效果较差,部分患者的症状得不到有效的缓解。
黛力新在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的治疗中表现出了明显的疗效,对心脏功能的改善和抑郁症状的缓解效果显著,药物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可以作为老年冠心病患者伴抑郁症的一种有效治疗药物。
三、黛力新在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尽管黛力新在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的治疗中表现出了显著的疗效,但在临床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 个体差异性:患者对黛力新的反应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部分患者对其药效反应不佳,需要进行个体化的治疗调整。
2. 长期治疗疗效:目前我们的观察只是对3个月的疗效进行了观察,对于长期治疗的效果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的随访观察。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深入探讨黛力新在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治疗中的疗效,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可靠的证据。
2. 个体化治疗:针对个体患者的差异性,开展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剂量的调整、联合用药等。
抑郁症和冠心病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抑郁症和冠心病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田甜;王丽莉;王从辉;甄龙【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epressiv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HAMD), 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 (HAMA) and 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 (SDSS) were administered to 50 depressed patients with and 50 depressed patients withou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efore and after 12 week sertraline treatment. Results: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ad higher scores in HAMD,HAMA and SDSS at baseline and week 12 (P <0.05) ,and lower reductive rates.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as more severe symptoms, more social function impairment, and less curative effect.%目的:探讨伴发冠心病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50例伴有冠心病的抑郁症患者(共病组)和50例单纯抑郁症患者(抑郁组),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临床表现和社会功能,使用舍曲林治疗12周后再次评定.结果:人组及治疗12周末,共病组HAMD,HAMA及SDSS总分均显著高于抑郁组(P均<0.05),治疗12周共病组减分率显著低于抑郁组(P<0.05).结论:与不伴发冠心病患者相比,伴发冠心病的抑郁症患者抑郁及焦虑症状重,社会功能缺陷明显,治疗效果较差.【期刊名称】《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21)004【总页数】2页(P263-264)【关键词】抑郁症;冠心病【作者】田甜;王丽莉;王从辉;甄龙【作者单位】300222,天津市安定医院;300222,天津市安定医院;300222,天津市安定医院;300222,天津市安定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4抑郁症与冠心病的关系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冠心病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冠心病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身体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焦虑和恐惧冠心病患者常常感到焦虑和恐惧。
他们担心心脏病发作,担心生活会受到限制,甚至担心死亡。
这种焦虑和恐惧会加重病情,并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解决方法:1. 接受心理辅导:冠心病患者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谈话来缓解焦虑和恐惧。
2. 寻找支持:与其他冠心病患者或支持团体保持联系,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情感,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3. 学习放松技巧:学习冥想、呼吸练习等放松技巧,有助于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二、悲观和绝望由于冠心病的不可逆转性质,患者可能会感到悲观和绝望。
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将永远受到限制,无法享受正常的生活。
解决方法:1. 积极心态:培养积极的心态,相信生活中依然有美好的事物和经历等待自己去发现和体验。
2. 认识病情:了解冠心病的发展规律,知道预防和治疗的方法,这样能够更好地应对并控制病情。
3. 寻求帮助:如有必要,可以咨询心理咨询师或参加相关的心理康复课程,获取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三、自卑和失落冠心病患者可能因为生活能力的下降,感到自卑和失落。
他们觉得自己变得无能、减少了社会参与度,这种心理问题会对康复和治疗产生消极影响。
解决方法:1. 重新定位自我:冠心病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的全部。
患者需要寻找自己在其他领域的价值和能力,并重新定位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2. 寻找新的兴趣爱好:通过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如阅读、绘画、音乐等,让自己在不同的领域找到快乐和成就感。
3. 参与社区活动:积极参与社区中的志愿者工作或其他有意义的活动,增加社交互动,重建自信与自尊。
四、抑郁和孤独冠心病患者常常感到抑郁和孤独。
他们可能会因为生活上的限制而感到无助和无望,缺少与他人的情感支持和交流。
解决方法:1. 保持社交联系:积极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寻找和他们的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冠心病与抑郁症的相关性探讨

研 究证 实 , 抑 郁 症 患 者 的 HPA 轴 功 能 亢 进 , 进而 引起促 肾上腺 皮 质 激 素释 放 激 素 ( CRF) 、 皮 质 醇 以
活方式 的不 同 、 缺 乏统 一 规 范 的诊 断标 准 及 研究 者 水 平不 同等有 关 。
2 冠 心 病 与 抑 郁 症 可 能 的 共 同发 病 机 制 2 . 1 下 丘 脑 ~垂 体 一 肾上 腺 素 ( HP A) 轴 功 能亢进
郁 症 的 病 因学 理 论 可 能 有 以 下 三 种 : 认 知理论 、 行 为
作 一综 述 。 1 冠 心病伴 发抑郁 症 的流 行病学 现状
冠 心病伴 发抑 郁 症 已逐 步 为 医学界 所 认 识 , 但 其 发 病 率 国 内 外 研 究 颇 不 一 致 。 Le s p e r a n c e [ 。 报 道 , 不 稳 定 心 绞 痛 住 院 患 者 中 抑 郁 症 患 病 率 为 4 1 ; 雍 生满 等| 3 报道 , 住 院 冠 心 病 患 者 抑 郁 症 发 生 率为 3 2 . 9 , 明显 高 于一 般 人 群 ( 一般 人 群抑 郁 症 发 生率 4 ~7 ) 。I NTERHEART 研 究 进 一 步 验 证 了冠 心 病 与 抑 郁 症 之 间 的 关 系 [ 4 ] , 结 果 发 现抑 郁 是 冠 心 病 发 病 的 独 立 危 险 因 素 。其 发 病 率 差 异 较 大
及去 甲肾上 腺素 等儿 茶 酚 胺 类 物质 浓 度 增 高 , 下 丘 脑 释 放 cRF也 会 引 起 皮 质 激 素 水 平 的 增 高 , 因此激 发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等 心 脏 疾 病 。oTTE 等 [ 5 ] 指 出抑郁
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的提升

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的提升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还会给其心理健康带来诸多挑战。
在面对疾病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加重病情,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关注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冠心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1、焦虑得知自己患有冠心病后,患者往往会对疾病的发展、治疗效果以及未来的生活感到担忧和不安,从而产生焦虑情绪。
这种焦虑可能表现为紧张、烦躁、难以集中注意力等。
2、抑郁长期的疾病困扰、身体不适以及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等,可能会使患者感到沮丧、失落,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出现抑郁症状,如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
3、恐惧冠心病可能会突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这使得患者对疾病产生恐惧心理,害怕疾病发作,担心自己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4、否认与逃避有些患者在患病初期可能会否认自己的病情,不愿意接受现实,或者采取逃避的态度,拒绝配合治疗和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二、心理问题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1、加重病情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增加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从而加重心脏的负担,导致病情恶化。
2、影响治疗效果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会降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康复训练的效果。
3、降低生活质量心理问题会使患者的情绪和身体状态变差,影响其正常的社交活动和日常生活,从而降低生活质量。
三、提升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的方法1、健康教育向患者普及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后等,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从而减轻恐惧和焦虑。
同时,教育患者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增强其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和信心。
2、心理支持医护人员和家属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倾听他们的内心感受,鼓励他们表达情绪,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的影响【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的影响。
首先介绍了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和抑郁症中的作用机制。
接着详细分析了心理护理在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中的应用,包括具体措施和效果评价。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综合分析,强调了心理护理在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本文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强调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中的重要性,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冠心病、抑郁、心理护理、合并、影响、作用、应用、措施、效果评价、重要性、发展方向、结论、展望。
1. 引言1.1 概述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
抑郁症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常伴有情绪低落、失眠、食欲改变等症状。
冠心病患者往往面临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而抑郁症的合并则会加重病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在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中的作用和意义,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系统性的分析和总结,希望为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和完善奠定基础,提升对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的综合护理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
1.2 研究背景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的比例较高,达到30%左右。
抑郁症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生理症状,还会影响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治疗依从性。
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护理通过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干预和支持,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应对疾病带来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心理护理的目的在于通过心理疏导、心理支持等措施,帮助患者正面应对疾病,提高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整体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冠心病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3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心理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对心理状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为了解心理护理在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冠心病是一种心脏疾病,它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可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和猝死。
除了遗传和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也是冠心病发病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
因此,本文将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包括压力、焦虑、抑郁、孤独和敌对等。
这些因素对人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可能导致身体上的疾病,如冠心病。
研究表明,神经内分泌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释放可以被压力和焦虑激活。
这些生物学反应可以引起心律不齐和心肌缺血,使冠状动脉痉挛和斑块破裂风险增加。
此外,长期的抑郁和孤独等情绪问题也可能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一些研究发现,抑郁症状可能会导致炎症反应的加强,从而加速斑块的形成和动脉硬化。
另外,孤独和社交隔离也可能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
敌对是另一个可能增加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社会心理因素。
敌对的个体可能会采用不健康的行为方式以及减少运动和采取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而导致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等风险因素的增加。
研究指出,敌对的个体患心脏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
此外,研究表明,在同样的风险因素下,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冠心病的发病率不同。
例如,低收入、低教育和住在贫困社区的人们易感冒病的风险增加,更可能暴露在不健康的环境中。
同时,缺乏社交支持和社会经济地位低下也可能会导致心理不稳定和不良的生活方式选择,例如吸烟和缺乏运动等,这些行为习惯可能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因此,社会心理因素与冠心病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
理解这些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实施针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干预。
针对这些因素的干预措施有很多,例如情感治疗、心理咨询、锻炼、恢复社交网络以及改善生活环境等。
这些措施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58例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临床特点

58例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摘要】目的对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对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58例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结果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患者非常容易发生严重性的焦虑和情绪不稳定以及睡眠不好等情况,同时由于这些症状的产生,使得患者的心率出现很大变化,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会增加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
结论老年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患者发生抑郁症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临床上,为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提供非常有力的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临床特点临床上,冠心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发生心肌缺血和缺氧导致的心脏疾病,在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见[1]。
同时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出现衰退,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情绪抑郁和消沉等症状。
所以,医生在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还要对患者进行抑郁症的治疗。
为了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对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和治疗的58例老年冠心病伴发抑郁症患者,都是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其中男性为30例,女性为28例;患者年龄在58-78岁之间,平均为(67.5±2.4)岁;其中将29例有抑郁症的患者设为研究组,29没有抑郁症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1.2.1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药物和钙离子拮抗剂以及硝酸酯类等心脏药物进行治疗。
1.2.2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跟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地解答患者的心中的疑问,语气平缓,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患者的心中的疑虑和抑郁以及焦虑等情绪,必要的时候给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
抑郁症和冠心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炎症反应 , 炎症反应参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 研 究表 明 l 】 j 伴 发抑 郁症 的冠 心 病患 者 血浆 中有 较 高 的 白介 素 . 6 、 肿瘤 坏 死 因子. a 、 C反应蛋 白等 炎症 因子 水平 。Wa n 等_ 】 J 也证实 , 冠 心 病 合 并 抑 郁 症 患 者 单 核细 胞 C D 4 0的 表 达 及 血 浆 白介 素一 8水 平 明显 高 于 单 纯冠 心病 组 , 且其 炎症 因子水 平与 抑郁 症 的严重 程 度 呈 明显 正 相 关 。另 P a r i s s i s等 l l J 研 究 表 明伴 有 抑 郁症的冠心病患者不仅炎性因子水平升高 , 而且存在 抗 炎 因子 白介 素一 1 0的降低 。可 见炎 症反 应 是抑郁 症 患 者冠 心病 事 件多 发 的可 能原 因之一 。 1 . 4 内皮 功能 不 全 : 有 研 究 表 明抑 郁 症 患 者存 在 内 皮 功 能 障碍 , 内皮 功能 障碍 在连 接抑 郁症 和冠 心病 之 问发挥 重 要 作 用 _ 1 。抑 郁 症 可 使 脂 质 过 氧 化 增 加 , 血 浆 中性粒 细 胞 弹性 蛋 白酶 ( H N E ) 和 不 对 称 二 甲基 精氨酸( A D M A ) 水平显著升高 , 血浆一氧化氮( N O ) 代 谢及 内皮细胞 N O生成下降 , 进而导致血管舒 张功能 受限 , 血管紧张性增加和神经递质释放 , 促进冠脉收 缩, 细胞 间黏 附作 用加 强 , 影 响血流 灌注 , 加 重 内皮 损 伤, 最终增加冠心病风险_ 1 。 1 . 5 ∞ . 3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降低 : 叫 . 3多不饱和脂 肪酸能减少循环的炎症标志物水平 , 降低 内皮功能损 伤, 同时能够改善抑郁情 绪。叫 . 3 多不饱和脂肪酸水 平 降低 可增 加 血 管 内皮 损 伤 的风 险_ 1 7 Ⅲ 。S m i t h等 _ 1 8 _
冠心病和抑郁、焦虑障碍PPT课件

诊断注意问题
仔细询问病史,耐心听取病人主诉,全面查体和必要 的辅助检查,尤其需要客观、正确地理解及解释一些辅助 检查的结果,否则易漏诊或误诊。 既不要根据突出的抑郁症状单纯诊为抑郁症,也不要根 据多种非特异性躯体症状及似是而非的辅助检结查果即诊断 为器质性心血管病。确切明确病人诊断很重要。
第27页,共74页。
早期焦虑和抑郁的评价。
第23页,共74页。
抑郁与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
Murberg T等:119名充CHF患者
抑郁症状不是很明显,但男性体力活动受限与抑郁的表现密切相 关,而女性心衰患者却不明显,这说明不同性别患者对心衰的负 担反应不同。
心肌梗塞前2年内有重大生活事件、入院前有心理交瘁及疲劳感者, 抑郁症状较严重
前驱期无躯体症状或对疾病持否定机制者抑郁症状较轻。
第19页,共74页。
心肌梗塞患者合并抑郁的三种情况
➢ 急性心梗前就患有抑郁,抑郁可以是心肌梗塞发作的 病因之一,或是心肌梗塞的病因引起心肌梗塞以外的 另一种结果。
➢ 有心肌梗塞病史,因胸痛和怀疑心肌梗塞入院的患者,抑 郁症状较多。
抑郁和疾病的严重性可预测再入院的天数(焦虑不能预测再 入院的天数)。
抑郁是确诊冠心病患者再入院天数一个重要指标。
第18页,共74页。
抑郁与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患者发病前2、3周内39%有失眠主诉
重性抑郁占相当部分
未达到重性抑郁诊断标准抑郁症状也比无失眠者多3倍。
首发非致死性心肌梗塞的风险因子:过度疲劳、绝望感、倦 怠感、性欲丧失、激惹、睡眠障碍,多是抑郁表现。
第9页,共74页。
冠心病合并抑郁的转归 心肌梗死后随访研究
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我们需要了解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的疾病特点。
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胸痛、心悸、气短等症状。
而焦虑抑郁障碍则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情绪障碍,患者表现为焦虑、抑郁、情绪波动等症状。
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常常由于心脏疾病的持续疼痛和对疾病的恐惧而导致情绪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了解黛力新在临床上的疗效,我们对一组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
选取了50例确诊为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周期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和心理评估指标。
研究结果显示,经过3个月的治疗,治疗组患者的冠心病症状显著改善,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心功能提高,体力活动耐受性增加。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明显缓解,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降低,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药物耐受性良好,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综合以上临床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结论,黛力新在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它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血管症状,减轻疼痛,还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促进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黛力新还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在临床中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关于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还相对较少,一些研究结果仍需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每个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不尽相同,临床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冠心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的预后分析

织缺氧 , 引起脑功能障 碍 , 产 生神经 、 精 神 症 状 。脑 动 脉 硬 化 学
S P S S 1 6 . 0软 件 , 采用计量资料 t 检验 , 计 数 资料 。检 验 。
2 结 论
说: 冠 状动脉硬化 的 同时常 伴有 脑动 脉硬 化 , 影 响 脑 的 血 液 供
应, 出 现 精 神 症 状 。血 氧 含 量 改 变 学 说 : 动脉 氧饱 和度 及 血 氧 含 量下降也引起脑缺氧 , 导 致 神 经 精 神 症 状 。心 脏 栓 子 学 说 : 心 肌
冠 心 病 是 目前 心 血 管 系 统 中 的 常 见 疾 病 , 严 重 影 响 患 者 的 生 活质 量 。 抑 郁 症 也 是 重 要 的公 共 卫 生 疾 病 之 一 。抑 郁 的 发 生
有研究 发现口 , 冠心 病患 者长期 应用 8 受 体阻滞 剂 、 血 管 紧 张 素 转 换 酶抑 制 剂 、 钙 离 子 通 道 剂 等 可 不 同 程 度 增 加 伴 发 抑 郁 症
两 组 患 者 半 年 内 发 生 心 血 管 事 件 情 况 抑 郁 症 组 半 年 内 心 绞
痛、 心肌梗死 、 心力衰竭 、 心律失常 、 心 源 性 猝 死 的发 生 率 均 显 著 高于非抑郁症组 ( - P <O . 0 5 ) 。详 见 表 2 。
表 2 两 组 患 者 半 年 内心 血 管 事 件 发 生 率 例 ( )
中西 医结 合 心 脑 血 管 病 杂 志 2 0 1 3 年 5月 第 1 1 卷第 5 期
・ 6 1 9 ・
冠 心病 伴 发 抑 郁 症 患者 的预 后 分 析
张 彦伟
摘要: 目的 研 究抑 郁 对 冠 心 病 患 者 预 后 的影 响 。方 法 将 临 床 上 行 冠 脉 造 影 诊 断 为 冠 心 病 患 者 1 1 0 例 , 分 为抑 郁 组 和 非 抑 郁 组 。 比较 两 组 患 者 半 年 内心 血 管 事 件 的 发 生 率 。结 果 冠 心病 并 抑 郁 患 者 心 绞 痛 、 心肌梗死 、 心 力 衰竭 、 心律 失常、 心 源 性 猝 死 的发
冠心病合并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合并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冠心病是一种心脏病,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而抑郁障碍则是心理疾病中的一种,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自卑等症状,亦对患者的身心造成较大的负担。
近年来,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障碍,这种情况被称为冠心病合并抑郁障碍,也称为心身综合征。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合并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探讨其中的机制和治疗方法。
目前,冠心病合并抑郁障碍的机制还没有完全明确。
一些研究者认为,冠心病和抑郁障碍的发生机制有相似之处,且双方之间可能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具体来说,以下是可能的机制:1. 神经内分泌因素。
冠心病和抑郁障碍都与生物钟紊乱相关,可能和褪黑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及其受体有关。
2. 免疫因素。
冠心病和抑郁障碍的发生都与免疫系统有关,可能由于细胞因子和炎症反应的调节失衡导致。
3. 行为因素。
冠心病患者常常因为身体病痛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这种孤立和缺乏支持可能导致他们出现抑郁障碍。
4. 心理因素。
心理创伤、焦虑和压力等情绪因素可能导致冠心病合并抑郁障碍。
治疗方法针对冠心病合并抑郁障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可能对冠心病合并抑郁障碍的治疗有一定帮助。
2.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艺术治疗、社交技能训练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有一定的效果。
3. 运动治疗。
适度的体育锻炼可提高心肺功能,改善心理状态,有助于预防和控制冠心病和抑郁障碍。
4. 社会支持。
家庭和社区的支持、医疗人员的关注和支持,也有助于患者排除孤独和沮丧情绪,降低患病和死亡风险。
outlook冠心病合并抑郁障碍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更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意识,并适时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治疗,以期能够降低冠心病合并抑郁障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冠心病的心理影响

冠心病的心理影响冠心病,即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除了身体上的影响外,冠心病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对患者心理的影响,并提供一些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
1. 亚健康心理状态冠心病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
首先,他们对于疾病的恐惧和不确定性会导致焦虑情绪的产生。
其次,症状的持续出现可能会使他们对生活的信心产生动摇,使得抑郁情绪进一步加重。
此外,冠心病的发作可能给患者带来极度的恐惧,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甚至会产生死亡的念头。
2. 自我认同和自尊感的降低冠心病的患者往往需要经历许多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例如体力减退、强烈的疼痛感、不适应药物等。
这些变化会对患者的自我认同和自尊感产生负面影响。
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变得脆弱和无能,失去与他人平等相处的能力,进而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
3. 生活质量下降冠心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对他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患者可能需要调整饮食结构、限制体力活动,避免诱发症状的发作,这限制了他们的生活范围和活动能力。
长期以往,患者可能感到生活乏味和无聊,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进一步加重了心理负担。
4. 家庭和社交关系的受损冠心病的患者面临着家庭和社交关系的变化和压力。
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而对方可能无法充分理解或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种关系的变化可能导致纠纷和不和谐,增加了患者的精神压力。
此外,为了避免诱发症状的发作,患者可能需要减少外出和参与社交活动,限制了与他人的交流,导致社交关系的疏远。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1. 心理咨询和支持冠心病患者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倾诉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困惑,寻求有效的情绪管理和应对策略。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患者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增强对疾病的适应能力。
冠心病的心理干预与心理治疗方法

冠心病的心理干预与心理治疗方法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外,心理干预与心理治疗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针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适当的心理干预与心理治疗方法,可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改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一、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指通过改变患者的不合理认知和行为方式,来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的治疗方法。
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恐惧等。
在认知方面,心理治疗师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其不合理的认知,例如过度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对疾病发展的过度悲观等。
通过认知重构、自我反思等技巧,患者能够逐渐调整心态,减少不必要的担忧。
在行为方面,心理治疗师可以引导患者改变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如控制饮食、规律运动等。
通过行为冲突、替代行为等技巧,患者能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好地管理冠心病。
二、心理支持与咨询为冠心病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与咨询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冠心病的诊断经常给患者带来不安与恐惧,而一对一的心理支持与咨询可以帮助患者宣泄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心理支持与咨询的过程中,心理治疗师应该倾听患者的心声,理解他们的痛苦与困惑,并给予积极的回应与建议。
同时,提供准确的医学知识和冠心病的相关信息,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疾病,从而减少对自身健康的过度担忧。
三、应激管理与放松训练冠心病患者常常面临持续性的生活压力,如工作压力、家庭关系、经济困难等,这些应激因素可能加重疾病的进展并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应激管理与放松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应对压力,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应激管理包括调整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学习合理的时间管理与压力管理技巧。
心理治疗师可以引导患者制定个人目标,调整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放松训练包括深呼吸、肌肉松弛法、冥想等,这些技巧有助于缓解心理紧张与焦虑,促进身心的放松与平衡。
四、家庭治疗与辅助治疗冠心病不仅影响患者本人,也对其家庭成员造成了困扰与压力。
冠心病伴发抑郁障碍的诊断与评估_叶瑞繁-PPT精品文档

痛苦的情感体验
• • • • • 抑郁情绪 焦虑 激越 易激惹 情绪波动
正常能力的受损
• • • • • 快感丧失 兴趣丧失 精力丧失 迟滞 思考能力下降/注意受损
躯体症状
• 食欲/体重下降 • 睡眠障碍 • 性欲缺乏
思维内容障碍
• • • • • • 认知异常 自罪观念和自罪感 无价值感和自我贬低 疑病 无望一厌世感 妄想
抑郁症与冠心病的流行病学关系
• 另一方面,在冠心病患者中抑郁症的发生率显 著高于普通人群,与健康人相比,冠心病患者 患有抑郁症的相对危险系数为1.76-2.38。普通 人群中抑郁征的发生率为4%~7%,而冠心病、 尤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其发生率高 达14%~47% •
抑郁症影响冠心病的可能机制
重度抑郁发作
• 必须符合一般标准,满足所有3个典型症状, 5个附加症状(共计至少8个症状),其中某些症 状应达到严重的程度 • 病人通常处在相当痛苦之中,明显的激越或 迟滞可能妨碍他们描述症状的能力。病人几 乎不可能继续进行社交、工作或家务活动。 在极严重病例,自杀的危险显而易见
DSM—Ⅳ
• Symptoms of depression__Class A:
抑郁障碍常用自评筛查量表
ICD-10诊断标准
• 一般标准
• 抑郁发作持续至少2周 • 在病人既往生活中,不存在足以符合轻躁 狂或躁狂标准的轻躁狂或躁狂症状 • 除外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或任何器质性精神 障碍所致
ICD-10诊断标准
• 典型症状
• 个人的抑郁心境达到明显不正常的程度, 而且在每日的大部分时间和几乎每日都存 在抑郁心境,基本不受环境影响,并且持 续存在至少2周 • 对通常快乐的活动丧失兴趣或快乐感 • 精力下降或易疲劳
青年女性抑郁症患者冠脉多支病变1例分析

加用 氟 哌噻 吨美 利 曲辛 片 ( 商 品名黛 力新 ,丹麦 灵北 制药 有 限公 司 )每 日 2次 ,治疗 7 d 后 症 状好 转 出 院 ,嘱患 者精 神专 科 医院进 一 步诊疗 。
M P O、梅毒抗体 、艾滋病抗体 、乙丙肝标记物均正常。心脏彩超 :左室前壁及前室间隔运动幅度减低 ,
二 尖瓣 少 量返 流 ,L V E D D 4 . 5 c m,E F 5 1 %。入 院 7天后 行冠 状 动脉 造 影检 查示 :左 主干正 常 ;前 降 支 近段 狭 窄 9 0 %;回旋支 近段 狭 窄 8 5 %。 于前 降支植 入 F i r e b i r d 2 3 . 5 * 2 4 mm支架 1 枚 。 同型半胱氨酸 、纤维蛋 白原水平 、胆红素检查正常 ,只有血脂偏 高 ,但患者体重指数为 l 9 . 6 8 ,无高胆固醇血症家族史 。临床报道无明显诱 因导致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罕见 ,李巨华
竭 治 疗 。E — ma i l : h e a r t f a i l u r e 1 @s i n a . C 0 m
第5 期
医 学 研 究 与 教 育
第3 0卷
2 讨
论
近些年研究发现女性冠心病 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 。年龄 、性别 、吸烟 、高血压 、高血脂 、
2型糖 尿病 等作 为独 立危 险 因素 已被美 国心 脏协 会 ( A H A)写入 女性 冠心病 预 防指南 。新 近 的研究 结果 证 实 ,炎 症在 动 脉 粥样 斑块 的形成 中发挥 重 要作 用 ,相 关 的危 险 因素 也 被提 出 ,如 C反应 蛋 白 、胱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抑郁症与冠心病
发表时间:2013-02-18T15:26:33.8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9期供稿作者:段雯
[导读] 冠心病是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抑郁症与冠心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抑郁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也可加重抑郁症状。
段雯(河南省长垣县中医院 453400)
【摘要】冠心病是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抑郁症与冠心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抑郁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也可加重抑郁症状。
本文就更年期女性抑郁症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加以综述。
【关键词】更年期女性抑郁症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9-0037-02
许多研究证明,抑郁症患者中冠心病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随着卵巢的萎缩,雌激素分泌锐减,情感上的异常变化,加重内分泌失调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这类群体冠心病的发病率较男性明显增加。
[1]
1 抑郁症的表现
抑郁症是指以情绪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心理障碍及精神疾病。
在冠心病患者中主要表现是与其处境不相称的情境低落,抑郁,甚至出现幻觉、幻想等精神症状。
2 抑郁症致女性冠心病的发生机制
2.1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抑郁症患者可使HPA轴激活,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而副交感神经兴奋性相对减低,儿茶酚胺在血浆及尿液中含量增高,使心率增快,心率变异性降低及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血液中基础可的松水平增高,使患者逐渐出现腹型肥胖、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血压,心率增快等症状。
2.2抑郁引起脂质代谢紊乱
抑郁症患者的收缩压升高,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和载脂蛋白也较高,从而使心血管发病的危险也随之增高[2]。
腹型肥胖通常伴随胰岛素抵抗或胰岛分泌缺陷,并导致高三酰甘油、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为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添加了又一个危险因素。
2.3血小板聚集作用增强
抑郁症患者的血小板对5-羟色胺(5-HT)的摄取降低,而对5-HT受体的表达增强,血小板内钙离子的活性增加,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降低,致使血小板黏附聚集作用增强;血浆儿茶酚胺的含量增加也使血小板聚集作用增强,均可促使血栓的形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埋下了隐患。
2.4对血管内皮的慢性损伤
冠状动脉疾病是一种血管内皮受到损伤的慢性炎症反应,而抑郁症患者的神经激素系统支配皮质醇及儿茶酚胺的分泌失调,使血管内皮受到损伤,从而触发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
2.5生活习惯对冠心病预后的影响
抑郁症患者的不良行为,如吸烟、酗酒,食欲减退、疲劳等,使大部分患者活动减少,惯于久坐,体重增加,诱发甚至加重冠心病。
他们在治疗中容易产生情绪抵抗,服药依从性差,加重冠心病。
3 伴有抑郁症患者冠心病的临床表现
3.1心绞痛
研究表明,抑郁情绪易诱发心绞痛,而抑郁症的评分与心绞痛发作时的持续时间呈正相关[3],这是因为心肌缺血所致机体的疼痛感受阈值降低,而敏感性增加[4]。
3.2心肌梗死
抑郁症患者自主神经发生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增强,血小板活性增强,从而引起冠状动脉内皮损伤、心肌耗氧量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引起血脂和血夜黏度增加,严重时导致冠状动脉痉挛[5],诱发并加剧心肌缺血,使心肌灌注减少,甚至直接诱发心肌梗死,增加了死亡的风险[6]。
3.3其他
通常抑郁可导致疲劳、精力下降、悲观失望、自残、自伤、失眠、食欲下降、性欲降低等症状。
4 治疗
4.1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通常采取支持性心理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放松疗法、音乐疗法及运动疗法等综合治疗,三个月内冠脉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药物治疗[6]。
4.2抗抑郁药物
在所有的抗抑郁药物中,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的特点是心脏毒性较低,不会增加心脏疾病的发作,不增加体重。
它选择性地抑制突触间隙5-HT再摄取,从而影响了突触间隙5-HT的含量。
SSRI不影响肾上腺素能受体和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对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的影响很小,其副反应较水合氯醛(TCA)明显减轻,可较好地控制抑郁症状及抑郁症,所以对冠心病患者是安全的。
4.3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对伴有抑郁症的冠心病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运动既能改善抑郁症状,又能减轻体重,从而降低血压和血脂。
合理的体育锻炼可明显降低死亡风险。
因此说运动与抗抑郁药物几乎同等重要。
5预后伴有抑郁症的冠心病患者其预后与抑郁、恐惧、孤独等情绪有很大关系。
经研究发现[1],女性冠心病患者中伴有抑郁症的长期死亡率增加84%,在心肌缺血情况相同的情况下,有抑郁情绪的患者更易发心绞痛,其机制可能于β2内啡肽调节的变化或压力感受器刺激的差异有关。
这种负性情绪长期影响冠心病患者的生活加重了冠心病恶
化的进程,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与生活质量。
而更年期女性作为抑郁症患者的高发人群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医疗工作者所重视,并尽早从治疗抑郁症方面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愉快地回归社会和家庭。
参考文献
[1]侯翠红.抑郁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J].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00, 2(5) :73.
[2]Lee R S,Kim Y H,Beck B H,Beck B H,et al.Depression mood and abdominal fat distribut-ion in overweight preneopasual women [J].Obes Res,2005,13(2):320-325.
[3]张娟,胡大一,许玉韵.抑郁与心血管疾病[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89.
[4]杨菊贤,虞俊,陈启雄. 心血管疾病病人的焦虑与惊恐发作[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1):24-27.
[5]郭宁,吕卓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2000,21 (3):290.
[6]张作记,王长谦,崔立谦.负性情绪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及冠脉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