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更年期女性心血管健康全程呵护

合集下载

更年期女性“心病”防治有招

更年期女性“心病”防治有招

的 治疗指南 ,一旦诊断 明确 ,医生应根 据相 关的治疗 指南选择 正确的药物 进行 治疗 ;同时还 要顾及 到更年期 的症 状控 制 ,可配合 使用一些控 制} 申 经症状 、潮 冷潮 热以 及抗 焦虑的药物 ;并且要 关心
围绝 经期 是指从 卵巢功能 开始 减退
到绝经后 1 年 ,大约持续3 ~5 年 。从 围绝

◆ 临 床 国
更年期女性 “ 心病 ’ ’ 防治有招
文 / 张 雅君 ( 上 海远 大 心胸 医院 心 血 管 内科 主 任 医 师 )

数据显 爪 , 艳经 的 1 0 内,f r I U ]

遵 期 次性 的常 心呐血管 疾病 包
更 年 期 是 一 种 生 理 退 行 性 改
症状 、泌 生 殖道萎 缩症状 、} } 1 1 精孙 症状 等 )、预防 肖 疏忪 ,是应 川雌激
现 ;而 且 随着 年 龄 的增 加 ,其 骨
质 疏 松 、心 脑 血 管 疾 病 的发 病 率
素替 代治疗 的 ‘ 要 适应证
也 越 来 越 高 。 目前 临 床 上 主 张 对
预 防 :雌激素替代治疗
雌激 素替 代疗 法 ,是指通 过补 充雌
卵巢忡瘤 等疾痫或 子宫 内膜偏厚 ,则
及血 液 各项指 标 ;对疑有 冠心病 的更年
激素来 弥补 卵巢分 泌激素量 的不足 ,以 宜 使用雌 激素冶 疗 ,以免促进 忡瘤 生 长 期女性 ,应及时 进行冠状 动咏造 影 ,以 达到改 善更年 期症状 的 目的。 目前学 术 成诱 发癌 变 。d L d ' l 、 ,忏 肾功能 全 、心 便尽早发现心血管疾病 。 界已不再纠 结于 更年期女性 该不 该用雌 呐咖管 疾病的 患者 不适 合使 用雌激 素 我 国 对 高血 压 、冠 心 病 、高 血

更年期的女性太难了,心血管病也会变得凶猛

更年期的女性太难了,心血管病也会变得凶猛

养生圈保健更年期的女性太难了,心血管病也会变得凶猛【摘要】临床上发现,更年期前后,女性心血管病上升很快,且第一次心脏病发作的死亡风险高于男性。

一方面,更年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快速下降,对心血管保护作用降低;另一方面,她们更易陷入悲观、忧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中,精神压力可导致心肌缺血。

一般来说,更年期的常见心血管问题有以下几种:血压波动大;血脂升高;心律失常等。

更年期前后保护血管健康需要运动,控制饮食。

【关键词】更年期;心血管病;关键期■张子楠以往的观点认为,心脏病是“男人病”,女性风险较低。

但在过去十余年中,男性冠心病死亡率逐年下降,女性不但没有明显改善,甚至有上升趋势。

尤其当心血管病遇上女性更年期,会变得更为凶猛。

近期,美国心脏病协会发布了一份“关注女性绝经过渡期”的科学声明,强调要将绝经过渡期作为心血管健康干预的重要窗口期。

绝经前后是养护血管的关键期通常,女性在50岁左右,卵巢功能开始衰退,雌激素保护作用减弱,即进入绝经过渡期。

在这一阶段,女性心血管病风险随之增加。

研究发现,更年期后,女性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比之前增加3倍。

一般来说,以下问题最为常见。

血压波动大女性在围绝经期月事紊乱,血压波动较大,特别是情绪激动、身体疲倦或睡眠质量差等情况下,血压会忽高忽低。

血脂升高受雌激素变化影响,女性脂质代谢会发生紊乱。

绝经是女性独有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绝经后,血脂异常率明显上升。

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女性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水平高于同龄男性,而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心律失常女性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问题,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症状表现为阵发性心悸、心慌,常无诱因,发作时间一般持续几十秒或几分钟不等,可自行缓解。

但有些心慌是因为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等自主神经系统处于紊乱状态所致,这些都与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围绝经期女性还容易出现颈动脉斑块、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等问题。

更年期女性——您得注意心脏

更年期女性——您得注意心脏

更年期女性——您得注意心脏
佚名
【期刊名称】《决策》
【年(卷),期】1994(000)004
【摘要】大多数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心肌梗塞和冠心病是男子常见病。

妇女在更年期、绝经期得心梗的危险性增大。

妇女患心肌梗塞的危险性增大主要是因为激素量发生变化。

许多人通过药物补充激素。

在更年期到来初期,即使健康的人血压也经常变化,妇女要定期测量血压,如果血压超过140/90,就需采取降压措施。

【总页数】1页(P4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73
【相关文献】
1.更年期女性易患心脏病 [J], 吕传彬
2.要养兔,这十点您得注意 [J], 程洪花
3.更年期女性心脏神经官能症从肝论治的探讨 [J], 连新宝;张宇
4.霉菌毒素问题您得注意 [J], 张伟;梁欢
5.要养兔,这十点您得注意 [J], 程洪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更年期要静心更要护心

更年期要静心更要护心

更年期要静心更要护心
徐国辰
【期刊名称】《医药与保健》
【年(卷),期】2013(021)006
【摘要】俗话说,女人更年要静心。

实际上,更年期女性做好心脏保健,预防心脏病发生更为重要。

大量临床资料证明,40岁前.男性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一到更年期,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就会明显增大。

从生理学角度看,在更年期前,女性体内高水平的雌激素可以改善血管弹性、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使血管不易发生硬化阻塞。

【总页数】1页(P63)
【作者】徐国辰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静心更年片对更年期女性综合量表的影响
2.静心合剂联合黑升麻制剂治疗女性更年期焦虑50例观察
3.静心更年片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脾肾两虚型患者的治疗作用探讨
4.对比静心更年片和舒肝解郁胶囊对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影响5.更年期要静心更要护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为什么更年期女性患冠心病易被漏诊、误诊

为什么更年期女性患冠心病易被漏诊、误诊

· 科普与经验交流 ·862020年 第27期更年期女性在精神心理、神经内分泌和代谢等方面发生变化,能引起各器官系统的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候群比较复杂和多样化,而在患有冠心病时患者可能出现心慌、胸闷、胸痛等表现,与女性更年期的症状相似,这就造成了更年期的女性在真正患有冠心病时,可能存在漏诊和误诊的风险。

在临床诊疗中,真正患有冠心病的女性,可能被误诊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或更年期综合征;同时,一部分没有冠心病的女性,却被诊断为冠心病,导致更年期女性冠心病很容易被误诊或漏诊。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可控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遗传史等。

另一类是可控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

相关研究表明,雌激素对心血管能起到保护作用,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应用雌激素治疗可减少绝经后性冠脉钙化的发生。

雌激素是通过影响血脂、凝血和纤溶系统和炎症反应的功能起到对抗动脉硬化的作用的。

在女性进入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导致冠心病风险提高。

那么,为什么更年期女性患冠心病容易被漏诊、误诊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以供大家在今后实际生活中参考:1.受体内雌激素影响在五十岁以前,女性冠心病的发病率仅占男性的14%左右。

这是由于,女性绝经以前,雌激素对心血管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可是,女性五十岁左右进入更年期后,雌激素分泌逐渐减少,在绝经后,雌激素保护作用逐渐消失,所以冠心病的发病率会明显上升,七十岁以后男女得冠心病的概率就基本持平了。

因为这些因素,部分医生在诊断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的男性患者时,主要考虑可能是冠心病;但是在诊断出现类似症状的更年期女性患者时,多考虑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更年期综合征。

冠心病:关爱家人,从了解开始

冠心病:关爱家人,从了解开始

冠心病:关爱家人,从了解开始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是行进者,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梦想和希望而努力。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忽视一些重要的事情,比如关爱我们的家人,尤其是他们的健康状况。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的是冠心病,一种可能威胁到我们家人健康的疾病。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进而引起心脏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心力衰竭的一种疾病。

这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在中老年人中。

我之所以想和大家谈论冠心病,是因为我的家人中就有这种疾病的患者。

几年前,我的父亲被诊断出患有冠心病。

当时,我们对这种疾病知之甚少,只是知道它是一种心脏病。

然而,通过父亲的治疗和恢复,我们对冠心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意识到了关爱家人,从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开始的重要性。

冠心病的主要症状是胸痛,这种胸痛通常是由于心脏缺血引起的。

这种疼痛通常发生在胸骨后面,可以向左肩、臂、颈部、下颌或上腹部放射。

疼痛的性质通常是压迫感、紧缩感或不适感,可能会伴随出汗、恶心、呼吸急促等症状。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胸痛都是冠心病,有些胸痛可能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如胃食管反流、焦虑等。

因此,如果出现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脂、减少心脏负荷等手段来缓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

通过父亲的故事,我深刻认识到了冠心病这种疾病,也认识到了关爱家人,从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开始的重要性。

我希望我的故事能帮助到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冠心病,关注家人的健康,让我们一起为家人的健康护航。

在我人生的旅程中,我深刻认识到,爱是一种力量,它能够激励我们关心、关注和保护我们所爱的人。

而在这个旅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从了解开始,去关爱我的家人,尤其是他们的健康状况。

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与健康指导

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与健康指导

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与健康指导
李志红;刘琦
【期刊名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年(卷),期】2010(016)030
【摘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在以往的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关注的热点更多集中在男性患者上,因为女性在绝经前,由于受到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冠心病的发病率远低于男性;而在绝经后,这一状况大不相同.
【总页数】2页(P3707-3708)
【作者】李志红;刘琦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干部门诊,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2病房,10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R5
【相关文献】
1.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雌激素水平与血型、血脂相关研究
2.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趋化因子CCL5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4.Apo-A1/Apo-B、视黄醇结合蛋白与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5.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急性心力衰竭的关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更年期女性别疏忽心脏健康

更年期女性别疏忽心脏健康

更年期女性别疏忽心脏健康如今大多数更年期女性都十分在意乳腺疾病,却疏忽了心脏的保养。

国外医学研究结果表明,心脏病夺去更年期女性生命的概率是乳腺癌的4倍,因此医生发出疾呼:更年期女性关心胸部固然重要,也要关注自己的心脏健康。

进入更年期的女性更易患心脏病。

这是为什么呢?女性在未进入更年期之前,体内的荷尔蒙具有保护心脏的功能,因此女性患上心脏病的危险比男性来得低。

但是,在进入更年期之后,女性患上心脏病的可能性与男性相同。

更年期是心脏的“多事之秋”医学研究发现,冠状动脉心脏病并不是突发的,而是经过数十年累积造成的。

因为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因,造成供给心脏营养的冠状动脉血管壁有残余物沉积,血管愈变愈窄,终于有一天堵住了,心脏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心脏病就发作了。

许多女性在更年期之前身体强壮,可是,进入更年期之后却开始到处疼痛,浑身不舒服甚至疾病缠身。

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妇女到了更年期之后,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从而出现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和相关疾病。

在更年期前,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具有改善血管弹性、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使血管不易发生硬化阻塞,从而保护心脏的功能。

但是进入更年期以后,女性体内雌激素量大幅减少,以致心血管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不过,不少更年期女性心脏病症状不典型,加上体内内分泌水平的变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心烦、多汗等症状,使很多人误以为是更年期综合征,未能引起重视,结果延误病情。

更年期需要警惕的病症不同于男性的是,女性心脏病主要是微血管(给心脏供血的细小血管)病变,致使半数女性发病时从来没感觉过胸闷或胸口疼痛。

女性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该格外重视:持续性莫名疲劳这种疲劳往往会在急走之后出现,甚至连伸直身子的力量都没有。

疲劳并不局限于身体的某个部位,而是全身性的。

气短有些心脏病患者除了常见的症状外,还会出现呼吸急促、喘不过气来的现象,这种呼吸困难常被人们称为“气不够用”。

更年期妇女心血管疾病

更年期妇女心血管疾病

更年期妇女心血管疾病
更年期妇女心血管疾病:
1.更年期妇女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
50岁以上妇女死亡率的疾病是心血管疾病。

国外有人连续随访24年,发现45~55岁女性绝经后冠心病的发病率是绝经前的2.7倍。

2.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危险因素
(1)性激素改变对血脂的影响:血脂变化与雌二醇(E2)减少有关,与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睾酮无关。

(2)血脂紊乱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冠心病的发生率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

甘油三酯(TG)升高也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3)高血压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妇女收缩压每升高10mmHg,心血管疾病死亡危险升高20%~30%。

(4)年龄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年龄增加,血脂浓度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加重。

有人调查北京5585例健康人血TC、TG和LDL-C,发现20岁开始上升;中年男性>女性,50岁后女性>男性。

(5)绝经方式对血脂变化的影响:手术绝经者的E2、TC、LDL-C变化大于自然绝经者。

(6)其他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生率是无糖尿病者的2倍。

3.预防措施
(1)控制饮食,低脂肪、低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2)控制体重,加强锻炼,戒烟酒。

(3)激素替代疗法。

更年期女性护心很重要

更年期女性护心很重要

更年期女性护心很重要作者:暂无来源:《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0年第4期文/本刊记者张昕医学指导/苗志林一提到更年期,首先会让人想到潮热、失眠以及盗汗,其实,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增高也是这个时期的一大特点。

雌激素缺乏导致心血管发病率变高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六科主任医师苗志林说,不少来就诊的更年期女性都会有心律失常、心电图改变等问题,也有个别更严重的情况。

这是因为更年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而雌激素对心血管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除了参与脂质代谢,使胆固醇水平下降、高密度脂蛋白上升、低密度脂蛋白下降外,对心血管系统还有直接保护作用。

更年期女性的心血管失去了雌激素的保护,势必会增加罹患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此前如果已经存在了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基础病,血管内就更容易形成斑块,血管变硬,弹性变差,血流受阻,从而就会引发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所以,更年期女性一旦出现胸痛、心慌等情况,别以为都是更年期综合征,要到正规医院的心脑血管专科做些检查,排除心血管疾病。

更年期女性三种心血管疾病最常见1.冠心病。

更年期冠心病的临床症状往往很“低调”,许多患者仅表现为乏力,肩颈部、背部及上肢疼痛,胸部烧灼感,腹部不适、气短、大汗、恶心等。

如果经常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排查。

2.高血压。

更年期高血压一般表现为以收缩压上升为主,舒张压改变较少;血压不稳,波动较大。

如果平时血压大多正常,仅白天情绪波动时偶尔上升到135—154/85—94毫米汞柱,可先不用降压药,尝试调整生活方式,缓解更年期症状,血压可能会恢复正常。

如果24小时动态血压显示白天血压多次上升到135—154/85—94毫米汞柱,可诊断为高血压病,需要长期服降压药。

3.早搏。

早搏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一般来说,生理性多因神经调节机制出现问题,以调整心态为主。

但如果是器质性病变,则可能是心衰等疾病引起的。

如果总是心里咯噔一下,就应及时做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查找原因。

女性冠心病的注意事项

女性冠心病的注意事项

女性冠心病的注意事项导读:做个有爱的女子,找一个爱人,你最后的男人。

你爱的,爱你的,真心的,尊重你的选择,看穿你的逞强,体贴你的孤单,保护你的自尊,心疼你的脆弱,善良、正直,有教养;不求帅气多金,只愿有聪明的头脑和上进心;你是他唯一的女人,最后的女人,让你无微不至的宠溺,给你白头偕老的爱情。

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与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体重、高生活节奏、高盐饮食以及吸烟有关,另外,从事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工作压力大者、性情急躁、竞争性强、A型性格者易于发生本病。

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女性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增加。

那么,如何积极预防女性冠心病呢?牢记心血管健康十六字金典,“心理平衡、适量运动、合理膳食、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的作用超过一切保健作用的总和,你只要注意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健康的金钥匙。

人在极度生气的情况下,一分钟冠状动脉可能100%闭塞,可以当时致命,情绪就有这么厉害。

“生活像镜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

”二、适量运动。

运动是健康的非常重要的要素。

医学之父西波克拉底讲过一句话,流传了二千四百年。

他说:“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健康的源泉”。

体力活动量应根据原来身体情况、体力活动习惯和心脏功能状态而定,以不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和不引起不适感觉为原则。

体育活动要循序渐进,不宜勉强作剧烈活动,对老年人提倡散步(每日l 小时,可分次进行),应运动到微微流汗。

三、合理膳食。

中国的女性,尤其是母亲,首先应该改掉担任餐桌上清洁队员的习惯。

在中国,好像凡是餐桌上吃不完的,都进了母亲的胃里,久而久之,女人的胆固醇、血脂就节节高升。

努力做到每天喝一袋牛奶、500克蔬菜和水果、二百五十克到三百五十克碳水化合物、三份高蛋白,饮食要“有粗有细不增不减,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控制膳食总热量,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预防发胖。

已确诊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严禁暴饮暴食,以免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更年期后女性更易患冠心病[1]

更年期后女性更易患冠心病[1]

更年期后女性更易患冠心病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的寿命显著延长,更年期后的女性占比逐渐增多。

然而,与年龄增长相关的一系列生理变化,特别是激素水平的变化,使更年期后的女性更易患冠心病。

本文将全面探讨更年期后女性易患冠心病的原因、症状、诊断方法和预防措施,帮助女性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身的健康问题。

1. 引言冠心病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致死病因之一。

更年期后女性相较于男性在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这与更年期女性的激素变化、代谢异常以及心血管风险因素的积累密切相关。

2. 更年期后女性易患冠心病的原因2.1 激素水平变化在更年期,女性体内卵巢功能开始减退,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身体内的激素平衡发生改变。

这种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脂代谢异常等,进一步诱发冠心病。

2.2 代谢异常更年期后,女性身体的新陈代谢开始减缓,身体脂肪含量增加,脂肪分布出现改变。

腹部肥胖的增加会导致脂肪在体内的不平衡分布,进一步诱发冠心病的发生。

2.3 心血管风险因素的积累在更年期后女性身上,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逐渐增加。

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缺乏运动等。

这些因素的叠加会进一步增加女性患冠心病的风险。

3. 更年期后女性患冠心病的症状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在更年期后女性中,一些特定的症状更为突出。

3.1 心绞痛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患者会感到胸闷、胸痛或压迫感,可能向左肩、左臂甚至颈部放射。

3.2 疲劳更年期后女性容易出现疲劳、乏力的症状,这可能是心肌供血不足导致身体机能下降所致。

3.3 呼吸困难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气短等症状,更年期后女性尤为明显。

4. 更年期后女性患冠心病的诊断方法4.1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的常用检查方法之一。

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可以发现心脏的异常变化,如缺血性改变等。

更年期女性体检发现要护“双心”

更年期女性体检发现要护“双心”

更年期,是人生一道重要的分界线。

更年期的来临,意味着身体开始逐渐变得脆弱,因此更需贴心呵护。

对心脏健康来说,更年期同样是关键时期。

美国一项为期6年、涉及数千名妇女的研究发现,女性在更年期前后心脏稍有不正常,比如偶尔出现早搏或一些微小的心电问题,即使没到心脏病的程度,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心脏病发作或脑卒中的风险也会增加约40%;如果出现明显的心律失常或其他问题,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增加2.5倍。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也显示:在过去的10余年中,男性冠心病死亡率逐年下降,而女性却没有明显改善,甚至有上升的趋势。

而长期的心血管病带来的痛苦及压力也会进一步影响女性心理状态,甚至导致焦虑、抑郁的发生。

双心疾病多发,严重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

虽然女性心血管病较男性发病率低,发病年龄较晚,但是发病后病情更重,病死率更高。

“近年来,随着对心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两性差异等研究的深入,女性心血管疾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刘梅颜表示,女性相对男性发病率低,且由于雌激素的保护,发病年龄普遍比男性晚10年左右,但是发病后病情更重,病死率更高。

有文献显示,更年期过后,女性患冠心病的发病率约增加5—6倍,高血压的发病率是青壮年时期的6倍。

随年龄增加,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急速上升。

女性到了更年期后,一方面逐渐缺少雌激素这把“保护伞”,血脂水平、凝血功能及抗氧化系统都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更年期前后血管活性因子的水平也会发生变化,促进了心血管疾病发生。

因此,关注更年期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近日,在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承办的“女性‘双心’健康公益项目”启动仪式上,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张建岷表示:女性“双心”健康公益项目是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女性健康公益联盟成立后开花结果的第一个公益项目,旨在通过对女性心脏、心理疾病的专项研究,心脏专科医师的培训和早期防治知识的宣导,促进我国女性心脏、心理疾病防治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性命攸关!更年期女性不得不防的3种心血管病,9个字助你度过难关

性命攸关!更年期女性不得不防的3种心血管病,9个字助你度过难关

性命攸关!更年期女性不得不防的3种心血管病,9个字助你度过难关女人50岁一道坎,不仅因为进入更年期,卵巢功能下降,衰老速度加倍,而且患高脂血症、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据调查,心血管疾病是绝经后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

那么,该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平稳度过更年期呢?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聊聊。

更年期女性不得不防的3种心血管病1、高血脂绝经后的女性,血脂更容易升高。

这是因为在绝经期后,卵巢停止分泌雌激素,这个阶段的女性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升高,出现物质及能量代谢紊乱,开始发胖。

2、高血压有很多更年期的女性,会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

更年期的女性,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很容易睡眠不好、情绪不稳、烦躁不安等,这些因素都会引起血压升高。

3、冠心病女性在进入更年期后,脂肪代谢发生紊乱,血脂尤其胆固醇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小板凝聚力和吸附力增强,冠脉容易发生堵塞,患上冠心病。

女性出现3大信号,或是心血管疾病“找上门”可见,心血管疾病很难“对付”,早诊早治是明智之举。

那么,如何识别到心血管疾病的到来?1、胸部感到闷胀、沉重,有压迫感和紧张感。

2、胸痛常伴有恶心、呕吐、自汗等症状,可能会出现也可能不会出现头晕、晕厥、喘气等症状,并且这种疼痛感会延伸到颈部、手臂、背部、上腹部等。

3、莫名感到紧张和倦怠,腹部常有胀气感,背部肩胛间的疼痛不适,这些症状比较隐晦。

女性预防和改善心血管疾病,需做到9个字更年期前后是女性养护血管的关键期。

要想避开心血管疾病,下面3点很重要:1、管住嘴管住嘴主要体现在饮食节制和营养补充两个方面。

饮食节制方面,由于更年期女性体内雌激素分泌不足,更年期前后容易发胖,所以要将体脂、体重、血糖、血压等一系列与体重相关的因素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饮食遵循少盐少油少糖的原则,每天的盐摄入量不能超过6克,植物油替代动物油且控制在25克以内,也要控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比如奶油和猪油等固态油,主食也要少吃,尤其是精同时,戒烟戒酒,避免喝浓茶和浓咖啡,以免刺激心脏。

更年期女性易患冠心病

更年期女性易患冠心病

更年期女性易患冠心病
美国心脏协会(AHA)指出,在美国三分之二的女人猝死是因为冠心病,男人则约一半。

所以,对女人来说,预防更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女性冠心病有独特的发病规律。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女性冠心病较男性平均迟发10年,绝经前女性冠心病发病率为同龄男性的1/10-3/10,而绝经后则逐渐升高至与同龄男性基本“持平”。

为什么绝经后冠心病风险大增?
这是因为女性在绝经之前,雌激素的“保护机制”在发挥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血管弹性、降低血压、增加血中好的胆固醇、降低坏胆固醇,还会使得血管不容易硬化、阻塞。

但绝经之后这种“保护机制”就会消逝,那些致病因素的危害就展现出来了。

绝经期后体质变弱,增加了女性的患病几率以及患病速度,患病后的危急性也相对增高。

女性绝经期一般在45-52岁,步入绝经期后,从未确诊过冠心病的女性,容易把自己的不适症状当作更年期的现象,例如胸口闷、走路喘、心脏怦怦跳,从而放松了警惕,很容易出现误诊及误治的情况。

有临床数据显示,65%的女性冠心病患者无典型心绞痛症状,超过50%的急性心肌梗死女性无心肌梗死前胸痛症状。

警惕:女性绝经后冠心病“发力”

警惕:女性绝经后冠心病“发力”

2012.9/FOR YOUR HEALTH 防病强身/女性保健脾胃渐复,胃口渐开要有一个过程。

建议肿瘤患者治疗初期饮食宜清淡可口,循序渐进进补,不要急于一时。

误区三:减少进食一些肿瘤患者认为,吃得越好,机体营养就越好,肿瘤得到的营养也越多。

应该减少进食,“饿死”肿瘤。

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临床研究证明这种“饥饿疗法”对防治肿瘤行之有效。

相反,因为全身营养状况差,体力低下,不能承受抗肿瘤治疗的患者却十分常见。

因此,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才是肿瘤治疗的基础。

总之,肿瘤患者饮食要坚持“不刻意、不随意”的原则,以精心、细致、周到的饮食调养来增加营养,提高体质,配合治疗,加快康复。

(作者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刘宁春整理)女性进入更年期后,有的会出现肩颈部、背部及上肢疼痛,胸部烧灼感,容易被认为是更年期的症状,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卢新政主任医师在此提醒——女性冠心病有独特的发病规律。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女性冠心病较男性平均迟发10年,绝经前女性的冠心病发病率为同龄男性的1/10~3/10,而对于绝经后的女性,这个比率则逐渐升高至与同龄男性基本持平。

更年期后妇女患冠心病的发病率为更年期前的5~6倍,高血压的发病率是青壮年的6倍。

以后随年龄增加,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急速上升。

这是由于女性的雌激素可通过稳定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胶原和弹性蛋白生成等机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起着抑制作用,并通过影响血脂水平、凝血及抗氧化系统对女性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

更年期后女性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缺少了雌激素这个“保护伞”,致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女性冠心病症状“低调”女性冠心病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临床症状不明显,这也是女性冠心病最危险的因素。

胸痛是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特征,但大约65%的女性冠心病患者无典型心绞痛症状,超过50%的急性心肌梗死女性没有前胸疼痛症状。

更年期女性易患冠心病 哪些偏方有利冠心病?【热门下载】

更年期女性易患冠心病 哪些偏方有利冠心病?【热门下载】

更年期女性易患冠心病哪些偏方有利冠心病?【热门下载】
本文内容非常有参考的价值,如果对您有所帮助,请打赏,谢谢!
说起冠心病,多数人都认为男性更多发,甚至有人称冠心病为“男人病”。

然而55%的欧洲女性死于心血管疾病,显著高于男性(43%),而在占全球1/4人口的中国,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更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对于女性而言,特别是更年期后的女性比同年龄男性更容易罹患冠心病,这将会增加女性脑卒中、心肌梗死的风险。

女性在绝经期前患冠心病的几率要低,可能是得益于女性的雌激素。

它可以提高血管弹性、降低血压、增加血中好的胆固醇、降低坏胆固醇,使得血管不容易硬化、阻塞。

而在更年期以后,身体内的雌激素降低,女性心血管系统失去了“保护伞”,心脏血管缺乏缓冲适应力,所以心脏血管病的发生率就急剧增加。

而女性在绝经后出现的系列症候群往往会干扰对冠心病的诊断,导致病情被延误。

因此,对于即将面临或者正处于更年期的女性,平时自己和家人更要多关注身体情况。


哪些女性容易得冠心病
1、吸烟者
不管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都对女性心血管系统造成极大的损害。

因为吸烟会引起心血管脂肪沉积和粥样硬化,导致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

吸烟本身是心血管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同时,与其他冠心病高危因子结合,吸烟更成为导致冠心病的罪魁祸首。

2、有家族病史者。

冠心病 中老年人应该如何保护心脏健康

冠心病 中老年人应该如何保护心脏健康

冠心病中老年人应该如何保护心脏健康冠心病,指的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心肌缺血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心脏病发生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因此,中老年人特别需要关注和保护心脏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用于中老年人的心脏健康保护方法。

一、饮食控制健康饮食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环节。

中老年人在饮食方面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1. 低脂低胆固醇食物:饮食中应选择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品,少摄入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

2. 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富含纤维素,能够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维持血管的健康。

3. 限制盐的摄入:减少食盐的摄入可以降低高血压的风险,有助于心脏健康。

4. 控制饮酒量:适度饮酒对心脏健康有益,但过量饮酒会增加冠心病的风险,中老年人应适度控制酒精摄入。

二、合理运动适当的体力活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中老年人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1. 散步: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锻炼方式,既能提高心肺功能,又能消耗卡路里。

2. 游泳:游泳是一项全身性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脏的耐力和肌肉力量。

3. 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方式,能够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4. 有氧健身操:参加有氧健身操课程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心肺的耐力。

三、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中老年人应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保护心脏健康:1. 戒烟限酒:抽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心脏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中老年人应该戒烟限酒,降低冠心病的风险。

2. 控制体重:过重和肥胖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中老年人应该通过控制饮食和运动来保持适当的体重。

3. 管理压力:长期紧张和压力会对心脏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中老年人可以通过适当的放松活动如冥想、听音乐等来缓解压力。

4.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能够帮助中老年人及时了解自身健康情况,及早发现心脏疾病的风险。

结语中老年人应该密切关注心脏健康,通过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来保护心脏。

五项措施保护更年期女性心脏健康

五项措施保护更年期女性心脏健康
对心 血 管 的 保 护作 用 ,罹 患 冠 亡 、 病 的 机 会
制体重 ,一方 面限制摄 人 高脂 肪 、高热 量食物 ,另一方 面耍加 强运动 ,促进 脂 肪消耗和体重下1 洚。
便会大大增加。美国一项研究表明,随访 2 4 年的8 7 3 名妇女 中 ,更年期前 几乎 没有

为何 更年期 女性 尤须警惕
通 过 多年对 更年期 女性 各项 指 标监
势。体 重增长 ,尤其 是肥胖 ,可 引起或 加重动 脉粥样 硬化 ,加重心脏 负荷 .增
测结果 表明 ,随 着女 陡卵巢功能减退和雌 加心肌缺 血风 险。因 此需要做 到积极 控 激素水平降低 ,更年期女J I 生失去了雌激素
k u a n g x i a o y i n g @ j c y y l 2 0 . C O m . c n责 编 / 邝 晓 莹
堕 堕髓 . ,
五项措施保护更年期女性心脏健康
鬼 开敏 ( 陕 西 省 宝 鸡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主任 医 师 )
l J J 大妈年 近5 旬 , 正 处 于 更 年 常 见的一 种临床 类型 ,中 老年人群 的平 饮 食 要 做 到 低 脂 肪 、低热 量 ,使 碳 水 身材稍 微 偏胖 。 前 阵子 她 的 一
高 。因此 ,更年期女性 要提 高对冠 心病 都要加以戒除 ,以保护心血管。
心肌缺血 的警惕 ,早期进 行干预。
5 . 定期 监测 是干预 的 重要环 节 。建
议 更 年 期 妇女 每 年 进 行 1 —2 次 身体 检
五项保护措施有 哪些
1 . 科 学饮食 是 干预 的基础 。动 脉粥
明友被 查 出患有 冠 心病 心肌 缺
刘 大妈感 到十 分 紧张 ,不 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抓住可控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研究表明,8种已知的可控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预测个体 未来发生心肌梗死危险的把握度为90%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
女性绝经后是心血管疾病7大危险因素之一
1.男性≥50或
女性绝经后
2. 家族史(心血管病)
3. 吸烟
4. 肥胖(BMI≥28)
采用阿司匹林一级预防
2013年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合并下述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建议服用阿司匹林 75-100mg/d:
✓男性≥50岁或女性绝经期后
绝经后+任意两项✓高危血压险[血压因控制素到<采150用/90m阿mH司g ] 匹林一级预防 ✓糖尿病 ✓高胆固醇血症 ✓肥胖(体质指数≥28kg/m2) ✓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发病史) ✓吸烟
• 超重和肥胖者应长期坚持减重计划,速度不宜 过快,不可急于求成。
• 减重膳食为低能量、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质、 含复杂碳水化合物;增 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 食中的比重;并在膳食营养素平衡的基础上减少 每日 总热量。
• 加强身体活动和锻炼,提倡采用有氧活动或运 动,如走路、骑车、爬山、 打球、慢跑、跳 舞、游泳等,增加能量消耗。
较绝经前女性,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高发
冠心病患病率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36% P<0.001
绝经后 绝经前
绝经后
4% 绝经前
纳入100名绝经后或绝经前印度女性,年龄40-55岁之间,比较绝经后女性和绝经前女性的心血管疾 病特征,结果发现,与绝经前女性相比,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发生率显著更高(P<0.001)
• 冠心病 • 卒中 • 外周动脉疾病
• 死亡 • 病残
前期
中期
后期
中国慢性病报告
更年期女性心血管疾病防控三步走
抗血小板治 疗一级预防
窗口期 及时补充 雌激素
心血管疾 病防控
保持健康 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2012版绝经期管理与激素补充治疗临床应用指南推荐: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锻炼 每周至少3次 每次至少30 min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3):183-94
小结
• 更年期女性雌激素减少,心血管保护减少,心血管疾病高发,需重点 警惕
• 筛查并干预更年期女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 借助量表仪器或网络筛查心血管危险因素简便可靠 • 更年期女性健康生活从一级预防开始,健康生活方式、及早补充雌激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41%
已绝经
26%
19%
早发心脑血管 疾病家族史
高血脂
14%
高血压
6%
4%
肥胖
糖尿病
3%
吸烟
• 通过一些网络媒体、纸媒和手机扫码提供筛查表,共纳入10931名女性大众,发现,除绝经外,心血管疾病 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是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最常见危险因素
您目前存在×(≥3)项心血管危险因素,请积极控制,争取各项指标达标,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使 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一级预防
患者治疗建议依据:
无心血管疾病史患者治疗建议是根据2013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相关推荐制定的,
即合并7项危险因素中的3项及以上者,建议服用阿司匹林 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心血管低危人群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
病从口入,应合理膳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 吃肥肉和荤油 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 体重 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如饮酒应限量 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控制体重,加强锻炼
• 坚持预防为主,从儿童、青少年开始,从预防超 重入手,并坚持终生。
中国慢性病报告
生活方式干预具体措施
社会:教育大众,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个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健康生活
健康饮食:
戒烟、限酒 摄入足量新鲜蔬菜和水果 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高等固醇食物 适量选择富含油酸的茶油、橄榄油等烹调油
积极锻炼,保持健康体 重:
每天30 min中等强度, 每周5-7天
中华内科杂志. 2014; 53(2): 151-158.
中国女性心血管病流行趋势.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Internal Medicine. 2014;34(1):6-9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Diagnostic Research. 2014 Feb, Vol-8(2):62-64
更年期后,女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快速增加
不良生活方式
5. 高血压(控制到< 150/90mmHg)
6. 血脂异常(高血脂)
7. 糖尿病(高血糖)
“三高”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3):183-94
危险因素存在率(%)
除绝经外,家族史、高血压和高血脂 是女性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既往无心脑血管疾病史的女性,患者各项危险因素分布状况
女性心血管健康状况
随更年期的临近逐渐变差
理想心血管状况 中等心血管状况 较差心血管状况
不同年龄女性心血管健康状况
51.4%
73.3%
89.9%
20-44岁
45-64岁
≥65岁
• 采集2010年96,121份中国成人(≥20岁)的心血管健康数据,其中女性52.236份样本,希望评估中国成人的心血管 健康现状;涉及7项危险因素:吸烟、体重指数(BMI)、锻炼、健康饮食评估、总胆固醇、血压和空腹血糖
• 较差心血管健康状况:无心血管病史人群,有≥1项危险因素处于 “较差”水平;有心血管病史人群,有≥1项危险因 素处于“中等”或“较差”水平
J Am Coll Cardiol.2015 Mar 17;65(10):1013-25..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中国女性死亡的首要原因
2010年
180 万中国女性死于心血管疾病 每 20s就有一名女性因心血管疾病死亡
中国女性心血管病流行趋势.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Internal Medicine. 2014;34(1):6-9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Diagnostic Research. 2014 Feb, Vol-8(2):62-64
目录
1
更年期女性应警惕心血管疾病风险
2
更年期女性危险因素的识别与筛查
3
更年期女性心血管疾病防控
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根源
2/5
至少合并一项心血管危险因素
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在2010 年,中国至少有5.8 亿人具有
至少一种或以上的与慢病有关的危险因素
我国心血管病防治战略亟待制定.《保健时报》.2014.5.22
* 筛查工具为诊疗辅助手段,结果仅供参考,具体诊断及用药请遵医嘱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3):183-94
目录
1
更年期女性应警惕心血管疾病风险
2
更年期女性危险因素的识别与筛查
3
更年期女性心血管疾病防控
慢性病可防治, 早期干预预防疾病发生
• 不健康饮食 • 烟草、酒精 • 缺乏运动
• 血压 高血压 • 血脂 血脂异常 • 血糖 糖尿病 • 体重 肥胖
更年期女性心血管健康全程呵护
目录
1
更年期女性应警惕心血管疾病风险
2
更年期女性危险因素的识别与筛查
3
更年期女性心血管疾病防控
更年期女性 雌激素减少,心血管保护减少
早期 雌激素减少
晚期
潮红、潮热 头晕、胸闷
心血管保护减少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高
女性更年期健康调查研究.调查研究.2014:160-161.
• 危险因素包括:
年龄、性别、TC、HDL-C、 糖尿病、血压、吸烟
• 上述每项危险因素有一个评 分,所有危险因素相加总分, 对应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
• 高危定义为10年风险> 20%,中危为10%-20%,低 危为<10%
Circulation.1998;97;1837-1847
现代筛查仪器,使筛查更便捷
心血管一级预防专家共识明确指出应根据患者风险度制定治疗策略 根据不同危险分层决定控制目标和干预力度,不但有益于降低高危患者患心 血管疾病风险,同时避免了低危患者的医疗风险和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
无症状成年人心血管病危险评估中国专家共识
有必要对特定人群进行危险评估,识别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进行干预,降低 心血管病危险,预防心血管事件
Circulation.1998;97;1837-1847
评估报告为理想治疗提供帮助
评估报告中患者治疗建议显示内容*:
危险因素<3项患者
您目前存在×(≤2)项心血管危险因素,请积极控制,争取各项指标达标。对于不存在危险因素的 患者,则建议持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危险因素≥3项患者
《生命时报》2Βιβλιοθήκη 16年1月26日第985期控制危险因素可 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是已知的,如消除其 危险因素,大部分慢性病都可避免
冠心病、卒中、2型糖尿病
• 高血压 • 血脂异常 • 糖尿病 • 超重/肥胖 • 吸烟
80%
世界卫生组织: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
为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筛查与风险评估是关键
中华内科杂志.2010;49(2):174-185.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10):82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