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绿岩套资料重点
昆仑山野牛沟蛇绿岩地质特征及形成时代
昆仑山野牛沟蛇绿岩地质特征及形成时代沈洪江;杨林;覃爽;彭东;秦永超【摘要】野牛沟蛇绿岩带为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三大核心地质遗迹之一,该蛇绿岩组分由橄榄岩、蛇纹石化橄榄岩、蛇纹岩、辉长岩、橄榄辉长岩、辉绿岩、枕状玄武岩、硅质岩组成.通过对蛇绿岩进行系统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研究,表明蛇绿岩主体年龄值介于406.0Ma±5.2~476.5±4.0Ma之间,时代为早古生代中期-晚古生代早期,另外在没草沟西侧的辉长岩中,获得了一个936±10Ma的年龄值,时代为新元古代拉伸系.表明该蛇绿岩主体发育于奥陶纪-志留纪,可能跨入泥盆纪,不排除有前寒武古陆块残余.【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8(038)002【总页数】4页(P179-182)【关键词】蛇绿岩带;锆石U-Pb测年;古陆块;昆仑山【作者】沈洪江;杨林;覃爽;彭东;秦永超【作者单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成都 610213;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成都 610213;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成都 610213;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成都610213;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成都 6102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研究区位于位青藏高原东北部柴达木盆地南缘的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野牛沟以北,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东昆仑造山带的中东段,是华北和华南两大板块的结合部位,是划分东昆北构造带与东昆南构造带的重要边界,也是一条多旋回复合的碰撞缝合带[1]。
区域上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新元古界万宝沟群火山岩组(Pt2-3W1):主要为玄武岩、玄武质安山岩,万宝沟群碳酸盐组(Pt2-3W2):主要出露灰岩和白云岩;奥陶-志留纪纳赤台群一岩组(OSN1):主要为灰岩、长石岩屑砂岩等,纳赤台群二岩组(OSN2):为安山岩、英安-安山质角砾熔岩等,赛什腾组(Ss):主要出露片理化钙质砾岩、含砾砂岩、变复成分砾岩、变流纹质凝灰质熔岩等;三叠系洪水川组(T1h):主要为粗碎屑砾岩、砂岩、中酸性熔岩等;新近系贵德群砾岩组(NG1):为复成分粗砾岩,贵德群砂岩组(NG2):以石英砂岩为主,及第四系(Q)(图1)。
蛇绿岩的定义_分类及其发展_臧遇时
蛇绿岩的定义、分类及其发展臧遇时1,2,杨高学1,赵金凤1(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2.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 710054)摘 要:1972年,在彭罗斯会议上,将蛇绿岩定义为一套层状非地层单元,并明确列出其完整的层序。
然而,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构造运动可导致产出的蛇绿岩在结构上和地球化学上体现出复杂的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已经超出了蛇绿岩经典定义的范畴。
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和完善前人对蛇绿岩的研究,并得出一个全新的定义和分类方案,不仅覆盖了现已发现的所有蛇绿岩类型,更重要的是,它阐明了蛇绿岩形成的根本原理,并指出在威尔逊旋回的各个阶段都会形成性质不同的蛇绿岩。
关键词:蛇绿岩的新定义;蛇绿岩的新分类;陆缘型蛇绿岩;大地构造演化中图分类号:P58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248(2013)02-0012-06The Definition,Class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phiolitesZANG Yu-shi 1,2,YANG Gao-xue1,ZHAO Jin-feng1(1.College of Earth Science and Land Resources,Chang′an University,Xi′an 710054,China;2.Xi′an Center of Geological Survey,CGS,Xi′an 710054,China)Abstract:The basic tenet of the 1972Penrose definition is that an ideal ophiolites has a layer-cakepseudostratigraphy with whole and specific sequence.However,consequent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thestructures and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ophiolites are variable due to different geodynamic settings and tec-tonic processes involved in its formation.The diversity is obviously beyond the typical definition of ophi-olites.Continuous researches were conducted thereafter,and a new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ophiolit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based on decades of studies,covering all kinds of ophiolites found.Mo-reover,the new research findings explain the hypostasis of ophiolite formation,and points out that therewill be diverse ophiolites in Wilson cycle.Key words:new ophiolites definition;new ophiolites classification;epicontinental ophiolites;geotectonicevolution1 蛇绿岩的定义及发展1.1 早期蛇绿岩研究蛇绿岩是一类有着特殊含义的岩石组合,通常被视作古洋壳或与其相关的构造单元的残片保存在造山带中,在大地构造理论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地构造学若干常见术语简释(2)
大地构造学若干常见术语简释(2)胡经国12、蛇绿岩套蛇绿岩套(O phiolite Suit),简称蛇绿岩(O phiolite),是指一套由蛇纹石化超镁铁岩、基性侵入杂岩和基性熔岩以及海相沉积物构成的岩石组合。
在地学中这个就是有名的Steinmann“三位一体”概念,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蛇绿岩套的代表层序自下而上为:橄榄岩、辉长岩、席状基性岩墙和基性熔岩以及海相沉积物;其中橄榄岩和辉长岩在层序上可以重复多次。
蛇绿岩一般呈灰绿色,其中普遍伴生有蛇纹石。
一个发育完善的蛇绿岩套从底部到顶部的岩石组合顺序是:变质橄榄岩→堆积杂岩→岩墙杂岩→枕状熔岩。
这种层序性是蛇绿岩套的基本特征。
蛇绿岩与大洋岩石圈的演化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二者在岩石类型和岩石序列上有很大的相似性。
因此,研究蛇绿岩的组成、成分及成因是了解大洋岩石圈结构、演化及动力学机制的主要途径。
简单地说,蛇绿岩是由于两个板块碰撞时,因温度很高而导致碰撞接触带的洋壳物质发生变质而形成的。
蛇绿岩代表在地史时期对应地区存在一个广阔的大洋。
13、地幔柱构造说地幔柱构造说,是一种关于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方式和全球动力学的假说,是以支配地幔大部分的地慢柱垂直流作为主要流动形式的大地构造学说。
地幔柱(M antle Plume),是指地球深部地幔热对流运动中的一股上升的圆柱状固态物质的热塑性流,即从软流圈或下地幔涌起并穿透岩石圈而形成的热地幔物质柱状体。
它在地表或洋底出露时就表现为热点。
热点上的地热流值大大高于周围广大地区,甚至会形成孤立的火山。
14、构造要素构造要素、构造地块和构造体系,合称为地质构造三重基本概念,是李四光先生创立的地质力学中的构造地质术语。
构造要素(Structural Elements)又称结构要素,是地质构造的基本单元,也是构造体系的基本成分。
按成因,构造要素分为原生结构要素和次生结构要素。
按几何形状,构造要素分为面状结构要素(结构面或面理)和线状结构要素(线条或线理)。
新疆蛇绿岩带的分布与地质特征研究
新疆蛇绿岩带的分布与地质特征研究作者:刘芳王丽王涛朱玉芳来源:《硅谷》2013年第04期摘要地球面的古造山带通常和洋盆的俯冲、裂解及闭合相关,称为古洋壳残片的蛇绿岩是探究古洋盆的形成与演变的窗口之一,所以地质学家一直都给予重视。
所以本文分析重点在于新疆的蛇绿岩带分布及主要特征。
关键词新疆;蛇绿岩带;地质特征分布中图分类号:P5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22-145-11 新疆区域地质背景就如今的地貌格局,新疆在青藏高原的北侧,它的南部昆仑山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之一。
新疆由伊犁盆地、准噶尔-吐哈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其相间的古生代造山带组成。
以塔里木盆地为界可以做以下划分:1)塔里木盆地以南的昆仑山,向南为特提斯(喜马拉雅-阿尔卑斯)造山区;向西也许和欧洲海西造的山带相连接;向东则跟构成中国的中间造山带的秦岭、大别山及祁连山相连接。
2)塔里木的盆地的北面地区为乌拉尔-蒙古复杂的巨型古生代的造山区组成块,是古亚洲洋地构造域。
此造山区以东为中朝古陆;北东面为西伯利亚大陆;南西面则为塔里木、东欧等具早前的以寒武纪结晶为基底大小不相等的古陆。
2 新疆主要蛇绿岩带的分布及主要特征蛇绿岩因为后期的构造破坏,通常是团块状的、带状的分布在混杂构造带里面。
新疆的各个造山带中广泛分布有蛇绿岩,以北向南可分出十二条之多蛇绿的混杂岩带,这里面比较集中的出露约三十处以上,分布在东准噶尔的造山带、西准噶尔的造山带、昆仑的造山带、天山的造山带内和阿尔金的造山带。
2.1 昆仑造山带的蛇绿岩位于昆仑造山带的蛇绿岩带处在塔里木的盆地里的东西侧昆仑山,东西测侧昆仑山的南北方向有库地-柯岗的蛇绿的混杂带、康西瓦-木孜塔格的蛇绿的混杂带。
其中,库地-科岗的蛇绿的混杂岩带的长度超出1500 km,西面起于奥依塔的格经科岗到库地,以东则经喀什塔的那交阿尔金的断裂,以东则从且末煤矿的经祁曼的塔格到鸭子达坂,以东由柴达木的盆地来覆盖。
蛇绿岩分类-源区及其构造侵位研究
蛇绿岩分类\源区及其构造侵位研究摘要:蛇绿岩概念自提出以来,就成为确定古板块边界的重要证据,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蛇绿岩从提出到现在,其内涵与分类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及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变化,使得人们对蛇绿岩的认识不断深入和提高近几十年来的研究表明,蛇绿岩的内部结构、组成、分类和侵位机制是多样的。
本文从蛇绿岩的概念、分类、源区特征及构造侵位等几个方面来阐述蛇绿岩的基本特征及研究动态,从而对蛇绿岩的研究现状与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蛇绿岩,分类,源区,构造侵位1蛇绿岩的概念“Ophiol ite(蛇绿岩)”最早由Brongniart(1813)提出,用来描述意大利北部绿色斑状结构外貌的岩石。
Steinmann于1927年提出蛇绿岩“三位一体”的概念,认为其产出于地槽环境,与深海沉积物如放射虫燧石和粘土紧密共生的超镁铁质和镁铁质岩石。
1972年Penrose会议重新厘定和阐述了蛇绿岩的基本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可与大洋岩石圈对比的特殊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组合,认为其是古大洋岩石圈的残留,并认为在一个发育完整的蛇绿岩中,从底部向上包括有如下岩石组合:①超镁铁质杂岩;②辉长岩质杂岩;③镁铁质席状岩墙杂岩;④镁铁质火山杂岩。
此外,伴生岩石类型还包括:上覆沉积岩主要为条带状硅质岩、页岩和少量灰岩;与纯橄岩伴生的豆荚状铬铁矿岩;浅色岩为英云闪长岩到斜长花岗岩的各类中酸性侵入岩和喷出岩。
这一概念自提出后就被广泛接受并使用。
其明确指出大陆造山带中的蛇绿岩即的完全可以与现代洋壳岩石圈对比的一套特殊岩石组合,是已消亡的古大洋的遗迹残片和标志。
它代表了消减增生的大洋岩石圈碎片,但并非“正常”的大洋岩石圈,更多是形成于与现代岛弧、弧后盆地、转换断层以及小洋盆类似的环境。
Dilek(2011)提出新定义:为非原地的上地幔和大洋地壳岩石碎片,板块汇聚作用是形成物的原生火成岩发生置换,其强调蛇绿岩形成环境的多样性,认为其在威尔逊旋回的各个阶段均会形成。
中国蛇绿岩的分布、时代及其形成环境
中国蛇绿岩的分布 ! 时代及其形成环境
张旗!" 周国庆"" 王焰#
! " # ! $%&’( ) * $%+, ( . ) * / / 2 3&’( 4 1 / 01
!
!5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 6 6 6 " 7 "5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 "" ! 6 6 7 # #5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香港 !! " # $ % & % ’ % ( ) ( ) , ) # 0+ ( ) 2 $ & 3 $! 4 2 & # ( $ (5 3 / 0 ( 6 3 & ( # 3 # ( $! 8 ( & # 6 6 6 " 7! 4 2 & # / *+ ./ 1 . .) *7 9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6 8 #! 4 2 & # / 1 *< 9 -> .! 9 -" #! : ( / ; % 6 ( # % ) / ; % 27 3 & ( # 3 ( $!@ ) # A ) # # & ? ( ; $ & % ) # A ) # 4 2 & # / 1 *< -> .!@ -! " 6 6 " B 6 9 B 6 # 收稿 ! " 6 6 " B ! " B " 6 改回 !
我们大体查明了中国蛇绿岩的时空分布基本查明了中国蛇绿岩的主要特点蛇绿岩岩石组合保存的情况各岩石单元的特征及其形成的环境为中国造山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成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西昆仑山库地蛇绿岩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辉长岩
辉绿岩
玄武岩
S iO 2 T iO 2 A l2O 3 F e2O 3 F eO M nO M gO CaO N a2O K 2O P 2O 5 烧失量 总量
39. 28 0. 04 0. 59 6. 37 1. 81 0. 11
42. 00 0. 50 0. 18 0. 08 0. 04 8. 46
关键词 西昆仑山 蛇绿岩套 岩石地 球化学特征 构造背景
1 引言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西昆仑地区早古生代的构造演化是地质学家们十分关注的问 题, 同时也有很多地质学家对此开展了研究( 汪玉珍, 1983; 潘裕生, 1990, 1992; 姜春发等, 1992; 李永安等 1996; 丁道桂等, 1996) 。作者在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 对西 昆仑山库地地区的蛇绿岩套的发育特征、物质组成和构造背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以期提 出昆仑山地区早古生代板块构造演化。
99. 54
43. 52 0. 71
14. 79 2. 10 4. 95 0. 14 6. 11
10. 80 2. 89 0. 21 0. 09
13. 10 99. 41
47. 00 0. 90
12. 71 11. 47
1. 56 0. 23 2. 86 9. 45 5. 69 0. 21 0. 20 7. 32 99. 60
李继亮
(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00029)
摘 要 库地蛇绿岩套由下部超镁铁质 岩、辉长岩、幔源型花岗岩和上部基性火山岩、复 理石等成分构成, 形成于震旦纪—寒武纪。通过基性的辉长岩、玄武岩的矿物学、岩石学和地 球化学研 究得出, 辉长 岩表现出与典型蛇 绿岩套中的堆晶辉 长岩的特征相 一致; 而 玄武岩则 与大洋中脊玄武岩的特征一致, 认为该蛇绿岩套是形成于洋中脊的蛇绿岩套。结合库地岛弧 花岗岩的 特征, 提出塔 里木盆地南缘在震 旦纪—早古生代时期存 在一个广 阔的大洋, 这一大 洋在志留纪末期关闭。
蛇绿岩套
蛇绿岩(ophiolite)在混杂岩中有一类特殊的岩石组合,叫“蛇绿岩(套)(ophiolite suite)”。
这是一种岩石组合,而不是一种岩石。
按照一般的定义,有序的蛇绿岩从底到顶依次出现:地幔橄榄岩、堆晶岩、席状岩墙群、枕状玄武岩、含放射虫化石的深海硅质岩。
蛇绿岩通常形成于大洋中脊,以及弧后盆地中脊,通常认为蛇绿岩代表了板块缝合带。
1、地幔橄榄岩(mantle peridotite):主要为方辉橄榄岩(harzburgite)和少量纯橄榄岩(dunite),有时含铬铁矿(chromite)。
主要是橄榄石,部分斜方辉石;多已蛇纹石化和片理化,岩石破碎,变形变质强烈。
若有铬铁矿,则规模小、品位高、产状复杂, 与上覆单元不同。
2、堆积(晶)超镁铁岩(cumulate ultramafic rocks): 具有堆积结构或构造。
自下而上依次为纯橄榄岩—方辉橄榄岩—暗色辉长岩—辉长岩。
表面上具有沉积岩的一些特点,如层理或条带,有时还有粗细颗粒的排列,这是矿物结晶冷凝温度的不同所致。
与下伏的地幔橄榄岩呈构造接触,自身基本没有变形、变质作用。
下部有时有铬铁矿,一般规模大、品位低、产状稳定规则。
3、非堆积辉长岩(non-cumulate gabbro):不具堆积结构,呈均质性,没有层状,没有条带,矿物不显定向排列,与下伏辉长岩呈渐变连续关系。
4、岩墙群(dyke swarm): 主要是辉绿岩、辉绿辉长岩,相当于基性岩脉。
围岩通常为下伏的辉长岩或上覆的枕状熔岩。
常多次侵入,岩墙侵入岩墙,岩墙比例达100%,看不到围岩。
有时会当成玄武岩的节理。
5、枕状熔岩(pillow lavas): 主要为玄武岩和细碧岩,具枕状构造。
不是火山爆发式,而是宁静溢流,流时冷却凝固,产生大的枕状构造。
6、远洋沉积物(pelagic sediments): 主要是硅质岩,红色的叫碧玉岩,有时混入少量泥质,形成硅质板岩。
一般含放射虫化石(Radiolarian)。
内蒙古索伦山地区蛇绿岩岩石单元地质特征、就位机制及时限
内蒙古索伦山地区蛇绿岩岩石单元地质特征、就位机制及时限薛建平;苏尚国;李成元;侯万荣;董明明;刘永新;梁月升【摘要】内蒙古索伦山地区出露蛇绿岩,其研究对探讨古亚洲洋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内蒙古索伦山地区蛇绿岩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探讨了其就位机制与时限.结合索伦山蛇绿岩地质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蛇绿岩组合包括地幔与洋壳组分.索伦山地区蛇绿岩存在较为完整的蛇绿岩组合模式,出露地幔岩石组合为蛇纹石化纯橄榄岩、蛇纹石化二辉-方辉橄榄岩、橄榄辉石岩和硅化碳酸盐化蚀变超基性岩(风化壳)等.蛇绿岩组合中洋壳组分为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和硅质岩.蛇绿岩就位机制划分为4种,即碰撞仰冲型、增生底垫型、俯冲剥离型和角流型.其中,俯冲剥离型就位机制表现为岩石组合齐全完整的特征,产出形态为岩块、岩片,其中岩块、岩片与基质为构造断层接触;在俯冲带近大陆一侧常形成岛弧岩浆岩等特征.索伦山蛇绿岩地质特征与俯冲剥离型就位机制特征完全相符,故索伦山蛇绿岩就位机制大致为洋中脊俯冲剥离型.根据大洋岩石圈形成之后在10 Ma之内就位这一原则,结合索伦山地区辉长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280.7±5.3) Ma,认为索伦山蛇绿岩就位时限在270 Ma左右.%The ophiolites in Solonkerzone,Inner Mongolia is of significance on evolution of the Paleo-Asian Ocean.The ophiolites from the study area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nd studied systematically on petrology.On that basis,emplacement mechanisms and timing of the Solonker zone ophiolites were bined with analyses of the geological and tecton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phiolites from Solonker,we concluded that the ophiolites consist of compositions of both mantle and oceanic crust.There are a relatively complete sequence of the ophiolite in Solonker zone.InSolonker zone,mantle rocks are composed of serpentinizeddunite,serpentinized lherzolite,serpentinized harzburgite,olivine pyroxenite and silicified,carbonated metamorphic ultrabasic rock (weathering crust)and so on.Oceanic crust rocks are composed ofgabbro,diabase,basalt and chert.The ophiolites occur in the form of tectonic slices and blocks.The conta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phiolites and adjacent geological body rocks is fault contact.Based on different proeesses and characteristics,four mechanisms of ophiolite emplacement are mainly discussed:collision-obduction type,accretion-underplating type,subduction-flake type,and corner flow type.Among the four mechanisms,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bduction-flake type ophiolite emplacement mechanisms are as the following:sequence in rock associations of ophiolite is complete;the ophiolites emerge in the form of tectonic slices and blocks;the conta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tonic slices,blocks and matrix is fault contact;arc magmatic rocks occur in the subducting belts next to continent and so on.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phiolites from Solonker conform basicall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bductionflake type ophiolite emplacement mechanisms.Emplacement mechanism of ophiolites in the Solonker zone is mainly subduction-flake of mid-ocean ridge type.Since ophiolites emplacement occur in 10 Ma after forming oceanic lithosphere and the SHRIMP U-Pb age dating of zircons from the gabbro of ophiolite is (280.7 ± 5.3) Ma,emplacement timing of the ophiolites in Solonker zone is 270 Ma or so.【期刊名称】《现代地质》【年(卷),期】2017(031)003【总页数】10页(P498-507)【关键词】蛇绿岩;就位机制;就位时限;内蒙古索伦山【作者】薛建平;苏尚国;李成元;侯万荣;董明明;刘永新;梁月升【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武警黄金第二支队,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武警黄金第二支队,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武警黄金第二支队,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武警黄金第二支队,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武警黄金第二支队,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武警黄金第二支队,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2蛇绿岩是大洋岩石圈俯冲消减后保存于现今造山带的岩石残片[1-4],可形成于威尔逊旋回的各个阶段,其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受控于所代表的已消失的大洋岩石圈本身,而就位机制和出露的岩石组合则主要受控于构造侵位和造山作用。
蛇绿岩套名词解释
蛇绿岩套名词解释
蛇绿岩套,又称斑岩套,是一种由火山作用形成的岩石套。
它由几种不同的岩石组成,包括蛇纹岩、斑岩、辉长岩和辉砾岩等。
蛇绿岩套的形成是在地壳内部的板块边界活动过程中,由于地壳板块的运动和岩浆的上升,使得岩浆从地壳深处逸出到地表,经过冷却和固化而形成。
蛇绿岩套的形成与洋岛弧和大陆边缘弧有关,是构造活动和地球历史演化的重要证据之一。
蛇绿岩套中的蛇纹岩是其中最典型的岩石之一。
它通常呈现出绿色,具有典型的细长条纹状结构,由于含有富含镁铁矿物的角闪石和橄榄石等组成。
蛇纹岩是由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经历了长时间的变质作用。
斑岩是蛇绿岩套中的另一种常见岩石类型。
它由大量的斑晶和细粒状结构组成,其中斑晶是指比基质中的结晶粒更大的矿物颗粒。
斑岩的成分复杂,它可以包含正长石、斜长石、角闪石、橄榄石和石榴石等。
辉长岩和辉砾岩是蛇绿岩套中的另外两种重要岩石类型。
辉长岩由辉石和长石等组成,通常呈现出灰黑色。
辉砾岩是一种具有粗砾岩结构的岩石,由辉石、角闪石和橄榄石等矿物组成。
这两种岩石在蛇绿岩套中常常与蛇纹岩和斑岩共同出现。
蛇绿岩套的发现对于地质学家研究地壳演化、板块构造和岩石变质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蛇绿岩套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地球深部岩浆活动的历史,以
及构造运动和岩石变质的过程与机制。
此外,蛇绿岩套中常常富含一些重要的矿产资源,如铜、铁、铬等,对于矿产勘探和开发也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内蒙古贺根山蛇绿岩中玄武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内蒙古贺根山蛇绿岩中玄武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WANG Cheng;REN Limin;ZHANG Xiaojun;YU Guofei;TIAN Jiangtao;LI Dahai 【摘要】贺根山蛇绿岩(套)中发育有气孔杏仁状玄武岩,为蛇绿岩套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其锆石U-Pb测年,其加权平均年龄为395.9 Ma±3.0 Ma,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贺根山蛇绿岩(套)形成时代为中泥盆世—早石炭世.玄武岩为亚碱性系列,具有LREE亏损、类似N-MORB的稀土配分模式,同时具备大洋玄武岩和岛弧玄武岩特征,认为贺根山蛇绿岩(套)应形成于弧后盆地;通过与现代典型Mariana洋内弧后盆地和Okinawa陆缘弧后盆地的玄武岩以及同属中亚造山带的新疆库尔提洋内弧后盆地蛇绿岩对比,发现贺根山玄武岩同Mariana玄武岩和库尔提蛇绿岩更加类似,由此认为贺根山蛇绿岩(套)很可能形成于洋内弧后盆地环境,而非大陆边缘弧后盆地环境.【期刊名称】《地质找矿论丛》【年(卷),期】2018(033)004【总页数】10页(P617-626)【关键词】玄武岩;蛇绿岩;锆石U-Pb;弧后盆地;洋内岛弧;贺根山;内蒙古【作者】WANG Cheng;REN Limin;ZHANG Xiaojun;YU Guofei;TIAN Jiangtao;LI Dahai【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25;P597.10 引言蛇绿岩标志着板块碰撞的缝合线或者是增生碰撞带,对于研究古大洋岩石圈的地球化学性质和造山带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1-2],一直是地学界论题研究的热点[3-4]。
中亚造山带由古生代一系列俯冲-增生运动所形成[5-8],内蒙古即位于该造山带中。
内蒙古贺根山蛇绿岩(套)带[4]为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最后碰撞的缝合线向东延伸的部分[9-11],其形成环境与时代仍存较大争论,有大洋中脊成因[10,12]和消减带成因[9,13-15]之争;关于俯冲消减带成因方面,没有足够多的证据证明是洋内岛弧还是大陆边缘弧环境。
火成岩1-蛇绿岩
1
0
3
未见底
La Ce
Nd
Er(Y)
上覆岩系- 非蛇绿岩 蛇绿岩
含放射虫硅质岩 玄武岩
面,秦祁昆带
猪咀哑巴 铜矿
N -M O R B
330
B
o
E -M O R B
B'
315o<65o
335o<75o
0 1km 5
S
1
2
3
4
6
海山岩浆形成模式
扩张脊 洋壳
日喀则
3
IAT
Boni IAT
OIB
FeO*/MgO
2 MORB 1
1
2 3 TiO2(%)
4
日喀则
600 500
V×10
IAB OFB
Boni IAT
400 300 200 100 0 0 5
-6
Alk-B
10 15 Ti/1000×10-6
20
25
日喀则
18000 OFB:D,B LKT:A,B CAB:A,C
岩石组合
1 变质橄榄岩单元: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少量纯 橄岩及斜长二辉橄榄岩
石榴石二辉橄榄岩、角闪石橄榄岩问题 2 深成杂岩单元:辉长岩、镁铁质及超镁铁质堆晶岩
单一的大岩浆房经结晶分离模型
不同岩体焊接在一起的镁铁-超镁铁岩聚合体
岩石组合
3 席状岩墙群单元:蛇绿岩特有的岩石组合 成分:IAT、苦橄岩、辉长岩、斜长花岗岩和玻 安岩组成 对称与不对称冷凝边 100%的岩墙
定义
什么是Steinmann的“ 三位一体” ?
Steinmann (1926): 由蛇纹石化橄榄岩和少量 辉长岩、玄武岩组成的岩石群体,与深海 沉积物如放射虫燧石和粘土紧密共生 Hess (1955) 建议将蛇纹岩、基性火山岩和燧 石岩的组合称为Steinmann的“ 三位一体 ”
中国蛇绿岩的起源和构造背景
中国蛇绿岩的起源和构造背景摘要:从寒武纪到现在,造山带都是在众多不同构造单元合并时形成的,而蛇绿岩则是揭示这些造山带地质历史的标志性岩石,尤其是在中国。
尽管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人们对蛇绿岩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关于它们的定义、组成、分类、来源和构造意义之类的问题却依然存在。
在中国,大多数的蛇绿岩都是由一些蛇纹橄榄石、堆积小砾石、稀疏的枕状熔岩组成的,它们的完整性较差。
席状岩墙在很多蛇绿岩中都是比较少见的,而且这种结构关系在不同的岩性间通常比较模糊,所以此类岩石应该被称作“可能”蛇绿岩,除非这些岩性能够在结构或组分上明显地联系起来。
以前人们把蛇绿岩分为科迪勒拉型或地中海型、方辉橄榄岩类或二辉橄榄岩类,而现在这种方法已经被废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由Dilek 提出的更为过程化的分类方法,他把蛇绿岩分为由岩浆作用形成的和构造作用形成的,这种分类使在地质历史中重建古环境和演化模型变的更为容易。
蛇绿岩最初被解释为正常海洋岩石圈的一些碎片,但很多碎片却含有俯冲区域的地球化学痕迹;一些蛇绿岩完全是由俯冲区域组分形成的,但还有一些则是在大洋中脊形成之后又被俯冲带改造而成的混合物;俯冲地带的渗透作用通过上覆地幔楔可以产生纯橄榄岩株和岩墙,这些则可以解释为什么过渡区域会有纯橄榄岩;蛇绿岩侵位需要在其下面有相对低密度的物质发生俯冲,其发生在俯冲运动或者蛇绿岩形成的洋盆闭合阶段,而这些过程很容易揭示俯冲带的环境。
大量关于中国蛇绿岩新的研究工作正在开展,同时,关于这些岩石新的认识也在进一步发展,这篇特刊显示了来自中国主要构造带的蛇绿岩的最新研究成果。
关键词:中国;蛇绿岩;分类;岩性;组成;侵位;构造环境1 前言从前寒武纪开始并延续至今,中国多种多样的地质特点反映出这些都是由众多不同构造单元混合而成的,而蛇绿岩则是确认这些构造单元缝合带的标志,同时还可以描绘地质年代和确认碰撞机制。
它们记录了发生在前大洋盆地上构造运动和岩浆作用的过程,并且能够提供地幔演化、岩石圈增生与破坏、板块碰撞和构造环境的信息。
蛇绿岩套——海洋遗迹
〔板块构造〕蛇绿岩套——海洋遗迹
顺雅鲁藏布江南岸有一条断续延伸的超基性岩带,中段从昂仁到仁布几百公里,连绵不断,宽达数公里;向两端断续延伸达两干公里以上。
与其共生在一起的还有基性岩、基性火山岩、海底喷发岩和各种硅质岩等。
经近年来的研究,它们是一整套岩石,并且常常因蛇纹石化而带绿色,所以起名叫蛇绿岩套。
这套岩石具有一定的层次和顺序,往往最下部是超基性岩(方辉橄榄岩和纯橄岩为主),向上为基性的辉长岩和辉长辉绿岩,再上过渡为基性岩脉群,更上为基性熔岩(安山玄武岩及橄榄玄武岩),其上为海底火山喷发的枕状熔岩,最上面为深海沉积的各种硅质岩。
但是在雅鲁藏布江一带由于后期变动破坏,不是在每个地方都能看到这样完整的层序。
根据现在对大洋海底的研究,由表向里亦分好几层。
被海水所淹的最表层为含放射出的各种深海沉积,向下是枕状熔岩、块状基性火山岩(玄武岩、粗玄岩)、基性岩脉群、结晶沉淀的基性岩(通常为辉长岩),最下面为超基性的撒榄岩类岩石。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套与现代大洋底相比较,几乎完全一模一样。
因此可以深信,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套也代表了一个大洋海底,不过这个大洋现在已经消失了而已,仅仅留下了这一点残迹。
当初超基性岩是位于地壳深处,在下部岩浆影响下具有较高的温度,是一种塑性体。
在海洋逐渐消失,两个大陆相接时,在强大的挤压力量下,顺着拼合线或岩石中的裂隙挤到了上部地壳中,甚至接近地表;再经过一定程度的剥蚀,露到了地表。
许多超基性岩体向下不生根,多呈凸镜体状夹在地层剖面中,围岩亦未受到高温蚀变,这些现象都说明它不是由岩浆从地下深处直接上侵冷凝形成的,而是在动力作用下洋壳物质受挤压的结果。
北山蛇绿岩特征及构造属性
文章编号:100926248(2010)0120026211北山蛇绿岩特征及构造属性杨合群1,李英2,赵国斌1,李文渊1,王小红1,姜寒冰1,谭文娟1,孙南一1(11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54;21长安大学,陕西西安 710054)摘 要:概述了北山地区4条蛇绿岩带的岩石类型组合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区域地质情况分析认为:红柳河2牛圈子2洗肠井蛇绿岩带形成于早古生代洋盆环境,特征最接近现代洋壳蛇绿岩,在该带北侧保存有标志活动陆缘的公婆泉2东七一山岛弧火山岩带,南侧保存有标志南北两个板块开裂前伸展拉张的浅海—次深海形成的寒武纪含磷钒铀锰沉积岩系地层,说明该蛇绿岩带指示南北两个板块间裂解与聚合的位置。
芨芨台子2小黄山蛇绿岩带分布于公婆泉2东七一山岛弧与星星峡2旱山地块之间,形成于早古生代弧后盆地环境。
红石山2百合山2蓬勃山蛇绿岩带和辉铜山2帐房山蛇绿岩带形成于晚古生代裂谷拉张最大化至初始小洋盆出现的阶段,即类似于“红海型”海槽的环境。
关键词:蛇绿岩;洋盆;弧后盆地;裂谷;北山中图分类号:P588 文献标识码:A 蛇绿岩通常被认为是已消失的大洋洋壳的残留,指示了板块的碰撞2焊接带。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认识到它不仅可以产于大洋盆地,而且可以形成于多种强烈拉张可以使洋壳出露的构造环境。
在新疆—甘肃—内蒙古交接的北山地区分布有红石山2百合山2蓬勃山、芨芨台子2小黄山、红柳河2牛圈子2洗肠井、辉铜山2帐房山等多条蛇绿岩带,是研究蛇绿岩的较好地区之一,得到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左国朝等,1990,1996;周国庆等,2000;任秉琛等,2001;聂风军等,2002;龚全胜等,2003;何世平等2002,2005;徐学义等,2008)。
笔者在综合研究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概述该区各蛇绿岩带的基本特征及大地构造属性。
1 各蛇绿岩带位置111 空间位置按从北向南的顺序,本区蛇绿岩空间上分布呈4个带(图1):( )红石山2百合山2蓬勃山蛇绿岩带;( )芨芨台子2小黄山蛇绿岩带;( )红柳河2牛圈子2洗肠井蛇绿岩带;( )辉铜山2帐房山蛇绿岩带。
大地构造学基础知识提要(全文)
大地构造学基础知识提要(全文)胡经国本文作者的话本文是根据有关高校大地构造学教学课件和有关资料编写而成的。
现将它作为大地构造学基础知识提要奉献给地球科学爱好者阅读,并将其作为大家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的参考。
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和指教!一、名词简要解释1、大地构造学研究岩石圈的的组成、结构、运动及演化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质学分支学科。
2 、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的地球外壳固体岩石圈层。
3、软流圈位于岩石圈之下、上地幔上部的塑性圈层、地震波速的低速带。
4、莫霍面地壳与上地幔之间的、地震波速通过后增大的界面。
5、地震波地震时从震源处释放出来、并向周围传播的弹性波。
6、蛇绿岩套由代表洋壳组分的基性超基性岩、枕状玄武岩、远洋沉积物组成的“三位一体”岩石共生综合体。
7、TTG岩以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岩岩类的麻粒岩为主,构成古大陆和现代大陆地壳的主要岩石。
8、地幔柱在地幔深处甚至核幔边界上产生的呈柱状上升的热物质流。
9、热点地幔中相对固定和长期的热物质活动中心,为地幔柱在地表的显示。
10、地槽地槽是指地壳上具有强烈活动性(包括显著的差异升降和强烈的构造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多次内生成矿作用等)的狭窄长条状地带。
11、地台地台是指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具有双层结构(结晶基底和沉积盖层)的非长条状地区。
12、复理石沉积组合形成于大陆边缘、大陆坡麓,由浊积岩、深积岩、泥岩有规律交互组成的海相沉积组合。
13、磨拉石沉积组合板块碰撞,大陆边缘褶皱隆升,在山间盆地或山麓前缘形成的砂砾岩组成的岩石成熟度低、相变急剧的陆相沉积组合。
14、地背斜地槽内部或地槽之间沉积层变薄或缺失的相对隆起区。
15、优地槽靠海一侧、火山活动强烈的地槽。
16、冒地槽靠近大陆一侧、通常没有或只有极弱的火山活动的地槽。
17、造山运动地槽阶段出现的褶皱变动使地层强烈变形的地壳运动类型。
18、造陆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表现为大范围整体升降的地壳运动,在地层记录上表现为沉积间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蛇绿岩与大洋岩石圈的演化有密切的关系,而且 二者在岩石类型和岩石序列有很大的相似性。因 此研究蛇绿岩的组成、成分及成因是了解大洋岩 石圈结构、变化及动力学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 蛇绿岩就是由于两个板块碰撞的时候温度很高而 导致了碰撞接触带的洋壳物质发生了变质而形成 的。
• 蛇绿岩代表地史时期存在一个广阔的大洋。
• 蛇绿岩成因一般解释为由洋中脊海底扩张作用而 形成的大洋岩石圈的侵位形成。就是由于两个板 块碰撞的时候温度升高而导致了碰撞接触带的洋 壳岩石发生了变质而形成的。
基本特征
• 蛇绿岩的代表层序自下而上是:橄榄岩、辉长岩、席状基性岩墙和基性熔岩 以及海相沉积物,其中橄榄岩和辉长岩在层序上可以重复多次。蛇绿岩一般 是灰绿色,其中普遍伴生的蛇纹石。
研究意义
• 蛇绿岩可以形成於洋中脊、弧後盆地、弧前盆地、 岛弧等构造环境。大陆上发现的蛇绿岩,多数是 大陆裂解或弧间扩张的产物,而不是洋中脊蛇绿 岩。蛇绿岩不但是为大多数地质和地球物理学家 们所接受的板块构造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在解释喜马拉雅山形成这一重大地质理论问题 时具有特殊的意义。由于蛇绿岩与大洋岩石圈的 演化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蛇绿岩的组成、成分 及成因也是了解大洋岩石圈结构、变化及动力学 的主要途径。
术语发展
• 蛇绿岩(Ophiolite)这个术语是布隆奈尔特 (Brongniart)于1827年提出的,它的希腊文含义 是蛇纹状岩石﹐中文曾音译为“奥菲奥岩”。随 后在1905年斯梯曼(Steinman)把它定义为:由细碧 岩和玄武岩到辉长岩和橄榄岩规则排列的镁铁质 和超镁铁质火成岩石的组合,岩石中含有由后期 变质作用产生的蛇纹石、绿泥石、绿帘石和钠长 石,它们的形成与地槽发展的早期阶段组由蛇纹石化超镁铁岩、 基性侵入杂岩和基性熔岩以及海相沉积物构成的岩套。在地史 学中这个就是“三位一体”,是寻找古缝合线的依据,从板块 学说的角度看,是大洋的遗迹。
2020/10/26
•
蛇绿岩套是一种可与大洋岩石圈对比的独特的镁铁质 -超镁质岩石组合,一个发育完整的蛇绿岩包括以下
岩石序列:
• ①超镁铁质杂岩,由不同比例的二辉橄榄岩、方辉橄 榄岩和纯橄榄岩组成,具有变质变形组构;
• ②堆晶辉长质杂岩,以堆晶结构为特征;
• ③镁铁质席状岩墙(床)杂岩;
•
④镁铁质火山杂岩,主要为枕状玄武岩,常见枕状构 造;
•
⑤与蛇绿岩伴生的岩石有富钠的长英质侵入岩和喷出 岩、硅质岩、薄层页岩和少量灰岩。
• 蛇绿岩套简单称为蛇绿岩,就是一组由蛇纹石化超镁 铁岩、基性侵入杂岩和基性熔岩以及海相沉积物构成 的岩套。在地学中这个就是有名的Steinmann“三位 一体”概念,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堆晶结构
• 堆晶结构:在粗大的、相互连结的自形到半自形 晶体粒间充填其他矿物的一种结构。这些粗大的 晶体称为堆晶,由于结晶早、具充分的自由生长 空间,因此自形程度较好。
科学发现
• 沿着我国雅鲁藏布江断断续续分布着一种黑绿、 暗绿和紫色的一套岩石,它们即为蛇绿岩套。它 在西藏境内的分布长达1000多公里,沿着雅鲁藏 布江和印度洋的急拐弯一直延伸到缅甸和巴基斯 坦。
• 根据科学家们的考察研究,蛇绿岩套同海洋底部 的岩石非常相似。所以地质学家们把它看作是古 海洋地壳的残骸。在五千万年以前的漫长地质时 期里,喜马拉雅地区是分隔欧亚大陆与印度大陆 的一片汪洋大海,这海叫特提斯海(属于古地中 海的一部份)。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套就是古特提 斯海洋地壳的残余碎块,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俯 冲时被挤出地表的。它把原来为海洋分隔的二个 大陆连接起来,所以地质学家们又把它称为雅鲁 藏布江缝合线。
• 一个发育完善的蛇绿岩套从底部到顶部的岩石组合顺序是:变质橄榄岩、堆 积杂岩、岩墙杂岩、枕状熔岩,表现出一种假地层的蛇绿岩层序,这种层序 性是蛇绿岩套的基本特征。
• 蛇绿岩套的层序与大洋岩石圈剖面可以逐层对比,枕状熔岩和岩墙杂岩与大 洋层2,堆积辉长岩与大洋层3,堆积橄榄岩和变质橄榄岩与大洋上地幔彼此 一一对应,且对应层的地震波速值也很接近,可以把蛇绿岩看作是大洋岩石 圈的代表。而大洋岩石圈是在板块离散边界上,在海底扩张中心形成的,如 洋中脊、边缘海(弧间盆地)、陆间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