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比例尺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例尺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例尺

一、填空题。

1.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2.一幅图的比例尺是,那么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50千米在图上要画( )厘米。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3.一种微型零件的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4.实际距离5毫米,图上距离10厘米,比例尺是( )。

5.把一个长方形按1:3进行缩小,就是把长方形的长( ),宽( )。

6.在一幅比例尺是30 :1的图纸上,一个零件的图上长度是12厘米,它的实际长度是( )。

7、一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是 它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8、在1000

1的图纸上,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16平方厘米,它的实际面积是( )平方米。 9、两地相距80千米,画在比例尺是1:400000的地图上,应画( )厘米。

10、一个机器零件长2米,在设计图上这个零件长4厘米,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是( )。

11、昆明到西双版纳的实际距离是12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距离是6厘米。在这幅地图上量得泸西到丽江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泸西到丽江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12、若图上距离的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的80千米,则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13、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20千米,在比例尺是

30000001的地图上,这段距离应该画( )厘米。 14、在比例尺是200

1的平面图上,量得教室的长是4.5厘米,教室的实际长是( )米。 15、在一幅云南地图上,要把实际距离224千米用线段5.6厘米表示出来,请你计算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16、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36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它们之间的距离是7.2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17、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10米,宽90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

1000

1的图纸上,长画( )厘米,宽画( )厘米。

18、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20千米,在比例尺是

30000001的地图上,这段距离应该画( )厘米。

19、在比例尺是1:1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为10厘米的两地,实际距离是( )千米。

二、选择题:

1、第二实验小学新建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50米,宽30米。 选用比例尺( )画出的平面图最大;选用比例尺( )画出的平面图最小。

A 、1∶1000

B 、1∶1500

C 、1∶500

D 、1:100 0 80 40120 160千米

2、南京到上海的距离是2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它们之间的距离是20厘米。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 )。

A 、1:1000000

B 、20:200

C 、1:10

D 、20000000:20

3、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大约是12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20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 、 1200:20

B 、60:1

C 、 6000000:1

D 、1:6000000

4、扬州到南京的路程大约是1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0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A 、10:1000000 B 、100:10 C 、1:1000000 D 、1000000:1

5、要建一个长40米、宽20米的厂房,在比例尺是1:500的图纸上,长要画( )厘米。

A 、5

B 、8

C 、7

D 、6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比例尺是一种尺子。B.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相比,叫做比例尺。

C. 由于图纸上的图上距离小于实际距离,所以比例尺小于1。

7.在一张图纸上,用6厘米的线段表示3毫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

A .1 :2 B. 1 :20 C. 20 :1 D. 2 :1

8.在一幅比例尺是1 :1000000的地图上,用( )表示60千米。

A .0.6厘米 B. 6厘米 C. 60厘米

9.在一幅地图上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50千米的实际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 .5000(1) B. 50000(1) C. 5000000

A 、100000

B 、100

C 、1000

D 、10000

10、一幅图纸的比例尺是20: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的( )。

A 、201

B 、20

C 、20倍

11、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实际距离的100000米

B 、把实际距离缩小100000倍后,再画在图纸上。

C 、图上距离相当于实际的1000001

12、一条长5米的线段画在比例尺是1:100的图中,要比画在比例尺只是1:1000的图中(

)。 A 、长 B 、短 C 、一样长

13、在一幅云南地图上用4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6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 、401

B 、40000001

C 、4000001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例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例练习题 重点及难点: 1、平均数的概念。 例: 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0。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3︰2︰1。甲、 乙、丙三个数分别是、、。 2、求比值与化简比的区别,比值与比分别用哪些形式表示。 例:求比值4∶36∶1. 0.15∶2.0.∶ 1.2 化简比 128︰30.54︰2.0.4米︰60厘米 3、找准应用题中的单位一,是求部分还是求整体,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求解。 4、只要是牵扯到求比值的问题,就将其化作最简比 例:把0.85吨∶170千克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5、两个带有单位的数相比,比值一定不会带有单位的。 例:判对错0米:5米=10米 6、分数除法以及分数乘法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比例部分检测题 一、填空题 1、甲数是乙数的4/5,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2、2/7?3/5的意义是, 7/11?5/6的意义是。 3、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0.75,甲乙两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4、3:9=÷27=24÷=。 5、一辆汽车6小时行了360千米,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比值是,比值表示,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的比是,比值是,比值表示。 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2︰1,这两个锐角分别是度,度。 7、行同一段路,甲用12分钟,乙用18分钟,甲用的时间与乙用的时间的最简比是,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的比是. 8、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8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2天完成,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的时间比是:,每天完成的工作量的比是:。 9、甲数是8/,乙数是2.5,甲数与乙数的比值是,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数A是数B的3.5倍,数B与数A 的比值是,数B与数A的最简比是。 10、用72厘米铁丝围成长与宽的比是5∶4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小学六年级数学:线段比例尺

小学六年级数学:线段比例尺 ★这篇《小学六年级数学:线段比例尺》,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教材表现了用线段比例尺表示的“学校到电影院、学校到体育馆再到少年宫、学校到科技馆”的示意图,并通过蓝灵鼠、兔博士的话介绍了线段比例尺的名称及实际意义。设计了根据比例尺和示意图计算学校到科技馆时间距离的问题。教学中,要求学生观察平面图理解线段比例尺,了解线段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上的,练习五的第4—9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的含义,会根据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些的地图或平面图。 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尺的知识,我们学过的比例尺都是用数值来标明的,如比例尺1:10000就表示图上距离是l厘米实际距离就是10000厘米,像这样的比例尺叫做数值比例尺。除了数值比例尺外,还有。什么是线段比例 尺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新课 教师:是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同学们能够翻开教科书第16页.看右下角有一幅地图。地图的下面就有一条。它上面有0、50和100几个数,还注明了长度单位“千米”。这些数和单位表示什么意思呢?大家量一量从0到50这段线段有多长。(1厘米。)从50到100呢?(也是1厘米。)从0到50就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千米的实际距离。

从0到100就表示地图上2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100千米的实际 距离。 然后教师问: l“如果知道了两个城市之间的图上距离,你能不能计算出这两个 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 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沈阳和长春这两个城市,并量出它们的距离 是多少厘米。再想一想:要求地面上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 是多少千米,该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想:1厘米.的图上距离代表地面上多少千米的实际距离,(50千米。)我们量出沈阳到长春的图上距离是5.5厘米,就代表几个50千米的实际距离。(5.5个50千米。)怎么列式计算? 让学生说怎样列式。教师板书:50×5.5=275(千米) 之后,进一步提出: “你能不能把这个地图上的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怎样改写?”(因为 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上50千米的实际距离,现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 离的单位不同,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要把图上距离和 实际距离的单位化成同级单位,50 千米等于5000000厘米。所以这条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就是1:5000000。) 教师板书出数值比例尺。 三、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五的第4—9题: 1.第5题,让学生独立填表:填表前,要提醒学生图上距离的单 位应用什么,实际距离的单位应用什么。

(完整版)六年级比例尺练习题

六年级比例尺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一种精密的机器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是4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 ()。 2、在一幅比例尺是1:1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北京与深圳之间的距离是26厘米。北京与深圳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千米。 3、A、B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600千米,把它们画在一幅比例尺是1:1000000的地图上,它们之间的图上距离是()厘米。 4、解放军训练,从甲地到乙地,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40厘米。要求在 4小时内到达,平均每小时要行军()千米。 5、一张精密零件的图纸的比例尺是10:1,在图纸上量得这个零件的长是6厘米。这个精密零件的长度是()毫米。 6、一幅图的比例尺是,那么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实际距离50千米在图上要画()厘米;如果量得图上距离为4.5厘米,实际距离为()千米。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二、选择: 1、第三实验小学新建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50米,宽30米。 选用比例尺()画出的平面图最大;选用比例尺()画出的平面图最小。 A、1∶1000 B、1∶1500 C、1∶500 D、1:100 2、南京到上海的距离是2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它们之间的距离是20厘米。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 A、1:1000000 B、20:200 C、1:10 D、20000000:20 3、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大约是12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20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A、 1200:20 B、60:1 C、 6000000:1 D、1:6000000 4、扬州到南京的路程大约是1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0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A、10:1000000 B、100:10 C、1:1000000 D、1000000:1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比例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比例教案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学法引导: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计算、探究、验证等方法研究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同学们,今天数学课上有很多有趣的问题等待你们来探索和发现,希望大家都能有收获。大家有没有信心?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 2、老师也准备了几个比,想让同学们求出他们的比值,并根据比值分类。 2:3 4.5:2.7 10:6 80:4 4:6 10:1/2 提问:你是怎样分类的? 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板书:两个比相等4.5:2.7=10:6 12:16=3/5:4/5 80:4 =10:1/2像这样的式子叫做比例。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比例的意义。

1教学例题。 先出示教材上的四幅图,请同学说说图的内容。找一找四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的东西。 再出示四面国旗长、宽的尺寸。 师:选择其中两面国旗例如操场和教室的国旗,请同学们分别写出它们长与宽的比, 并求出比值。 提问:根据求出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教师边总结边板书: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我们也可以写成一个等式 2.4∶1.6 = 60∶40 像这样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 师:在图上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还能找出哪些比来组成比例? 比例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4.5/2.7= 10/6请同学们很快地把黑板上我们写出的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 2引导概括比例的意义。 同学们,老师刚才写出的这些式子叫做比例,那么谁能用一句话把比例的意义总结出 来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比例的意义。 3判断。举一个反例:那么2:3和6:4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如果不能一眼 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怎么办?”根据比例的意义去判断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 成的。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是看这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如果不能一眼看 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先分别把两个比比值求出来以后再看。 4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 教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比”,现在又知道了“比例”的意义,那么“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呢? 引导学生从意义上、项数上进行对比,最后教师归纳: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5反馈训练 用手势判断下面卡片上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练习题精选

比例尺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和( )的比叫做比例尺。 比例尺=( ):( ),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 )。 2、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也就是图上距离 是实际距离的1 ( )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3、一幅图的比例尺是 1:100 ,那么图上的 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50千米在图上要画( )厘米。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6、如果将一个长3cm,宽2cm 的长方形放大到原来的4倍,放大后的长方形长( ) cm, 宽( ) cm ,面积( ) cm 2 ;如果要缩小到原来的12 ,缩小后的长方形长( ) cm, 宽( ) cm ,面积( ) cm 2.. 二、填写下表。 三、解答题 1、 在一幅比例尺是1 :3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是7.5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千米? 5 0 15 km 10

2、英华小学有一块长120米、宽80米的长方形操场,画在比例尺为1 :4000的平面图上,长和宽各 应画多少厘米? 3、一个机器零件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是4厘米,求这幅图纸的比例尺。 4、某建筑工地挖一个长方形的地基,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 :2000的平面图上,长是6厘米,宽是4 厘米,这块地基的面积是多少? 5、画一画 (1)将下面的梯形按3:1放大 (2)将下面的三角形按1:2缩小

6、一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是: 0 40 80 120 160千米,甲乙两城在 这幅地图上相距18厘米,两城间的实际距离是多 少千米?丙丁两城相距660千米,在这幅地图上两城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7、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10厘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经过 3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2:3,求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千米? 8、在比例尺是1: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济南到青岛的距离是4厘米。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 地图上,济南到青岛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9、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长方形教室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 (1)求这间教室的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 (2)写出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的比。并与比例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10、在一幅地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13厘米,已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780千米。(1)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2)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B两城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求A、B两城的实际距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具体情境,启发学生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进一步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比和比的基本性质,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习了比例、正反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些都为比例尺的学习提供了基础。在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学生也接触了比例尺的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学生对比例尺已不再陌生,并能较容易的掌握本课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接触过地图,对地图上的比例尺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比例尺的学习提供了资料,带来了方便。 重点难点 1、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疑诱趣,引入新知: 很多同学都喜欢脑筋急转弯,现在老师给同学们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目,让同学们猜猜:北京到天津的距离大约是1200千米,可是一只蚂蚁从北京到天津只用了3秒钟,这是为什么?(蚂蚁可能在地图上爬。) 对了。蚂蚁爬的是从北京到天津的图上距离,而人们坐车所行的是从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那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二、动手操作,认识比例尺: 1、操作计算。 (1)画线段。 让我们先来做个最简单的游戏——画线段游戏。我说物品的长度,你用线段

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例尺》单元综合测试题.doc

第六单元测试卷 时间:80分钟 班级 姓名 一、填空。 1.把下面的长方形各边放大到原来的3倍,放大后长方形的长 是( )厘米,宽是( )厘米。如果把各边缩小到原来的2 1,缩小后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 2.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一样大时,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 3.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0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 4.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2000。比例尺的含义是图上1( ) 表示实际距离( )米。 5.比例尺一般分为( )比例尺和( )比例尺。 二、判断,正确的在( )里打“√”,错误的打“×”。 1.一幅地图的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 ) 2.一幅地图的比例尺可以用数值比例尺,也可以用线段比例尺。 ( ) 3.地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00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1:300。( )

4.图纸上20厘米表示实际1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20:1 ( ) 5.因为“1:100= 1001”,所以比例与分数的意义相同。 ( ) 三、选择符合要求的答案,把题号填在括号里。 1.把一段20厘米长的线段,扩大4倍。扩大后的长度是( )。 ①5厘米 ②10厘米 ③20厘米 ④80厘米 2.用一个放大5倍的放大镜看一个20°角,这个角的度数是( )。 ①20° ②40° ③80° ④100° 3.李老师把一张照片按下面的比例分别画下来,按第( )个比例画出的像最小。 ①1:2 ②2:1 ③1:3 ④3:1 4.把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各边放大( )倍后得到长24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 ①2 ②4 ③6 ④8 5.把手表上的一个零件按10:1画出的图形,图形一定( )。 ①比零件大 ②比零件小 ③和零件一样大 四、画一画。 1.在下面的方格纸上把三角形放大3倍,把平行四边形缩小到原来的21 。

六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比例及其性质

比例及其性质是六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章第1节的内容.重点是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有关概念,掌握比例的性质.难点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地进行比例的有关运算,为之后学习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做好准备. 1、 比例 a 、 b 、 c 、 d 四个量中,如果a : b = c : d ,那么就说a 、b 、c 、d 成比例,也就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a : b = c : d 也可以表示为a c b d . 其中a 、b 、c 、d 分别叫做第一、二、三、四比例项. 2、 比例外项和比例内项 如果a : b = c : d ,那么第一比例项a 和第四比例项b 叫做比例外项,第二比例项b 和第三比例项c 叫做比例内项. 3、 比例中项 对于一个比例而言,如果两个比例内项相同,即a : b = b : c ,那么把b 叫做a 和c 的比例中项. 比例及其性质 内容分析 知识结构 模块一:比例的相关概念 知识精讲

【例1】在比例9 : 12 = 3 : 4中,9是第______比例项,3是第______比例项,9和4叫做____________,12和3叫做____________. 【例2】比例42 63 中,比例内项是______,比例外项是______. 【例3】在比例1 : 3 = 3 : 9中,3可以叫做第______比例项,也可以叫做______比例项,还可以叫做1和9的____________. 【例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B.2、0.4、0.8、4能组成比例式 C.1与0.1的比值是10 : 1 D.如果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之比是2 : 5,那么它们的面积之比是2 : 5 【例5】下列四组数中,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A.1、2、4、8 B.1、9、3、3 C.1、0.3、5、1.5 D.2、4、6、8 【例6】判断下列各组数能否写出比例,如果能组成比例,请写出比例式.(1)2,3,4,6 (2)1,2,2,4 (3)0.1,0.3,0.5,1.5 (4)1 2 , 1 3 , 1 4 , 1 5 【例7】用2、4、6再配一个比这三个数都大的数______,就能使四个数组成比例.例题解析

六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比例尺 教案

《比例尺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P77的内容,并完成课后练习P78的练习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上册的《比例尺》,它是学生学完“图形的放缩”后安排的内容。比例尺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学好它很有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上学期的学生,对于各种图形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讲解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同学们会很有兴趣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知道比例尺的种类,能读懂不同种类的比例尺。 (2)根据比例尺的含义,会正确的求出一幅图的比例尺;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2)在实际应用中感受数学、亲近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和比例尺的求法。 教学难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脑筋急转弯引出地图; 2、师问: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为什么可以画在这么一张小小的图纸上呢?(缩小以后画出来的) 3、那你还能举出一些生活中像这样余姚将实际尺寸缩小以后画在图纸上的例子吗?(学生举例) 4、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是的,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工程师在设计桥梁或房屋时,都要将原物体缩小以后画在设计图上;其实生活中还有需要将原物体扩大以后画在图纸上的例子,比如手表零件图,电脑芯片图等。那么今天老师也想请大家当一回小小设计师。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比例尺的含义 1、设计画出教室的占地平面图; 设计要求: 2、小组内交流自己时怎么设计的?重点交流你是怎么确定图上距离的。

最新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应用 题 1、甲、乙两人每天共做56个机器零件,如果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3:5,甲、乙两人每天各做多少个零件? 2、石灰水是用石灰和水按1:100配成的,要配制4545千克的石灰水,需石灰多少千克? 3、体育室有60根跳绳,按人数分配给甲乙两班,甲班有42人,乙班有48人,两个班各分得跳绳多少根? 4、一个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是80,分子和分母的比是3:7,求这个分数? 5、一块长方形地,周长400米,长和宽的比是3:2,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甲、乙两个车间的平均人数是36人,如果两个车间人数的比是5:7,这两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7、建筑工人用水泥、沙子、石子按2:3:5配制成96吨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吨? 8、一种药水是用药物和水按3:400配制成的. (1)要配制这种药水1612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2)用水6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3)用48千克药粉,可配制成多少千克的药水? 9、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3,已知女生有2 4人,这个班级有学生多少人? 10、商店运来一批电冰箱,卖了18台,卖出的台数与剩下的台数比是3:2,求运来电冰箱多少台? 11、三角形的三个角的比是2:3:4这个三角形三个角各是多少度? 12、六(1)班原有学生52人,后来又调进女生4人,这时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六(1)班原来有女生多少人?13、一块长方形试验田的周长是120米,已知长与宽的比是2:1,这块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4、用一根60厘米长的铁丝围一个长方形,已知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5、纸箱里有红绿黄三色球,红色球的个数是绿色球的4 3 ,绿色球的个数与黄色球个数的比是4:5,已知绿色球与黄色球共81个,问三色球各有多少个? 16、甲箱有桔子100个,乙箱有桔子80个,从甲箱取出多少个桔子放到乙箱后,甲、乙两箱桔子的比是7:11? 17、客货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相遇时客车的行程与货车行程的比是5:3,已知客车比货车多行了122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8、客货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在离中点12千米处相遇,已知此时客车的行程与货车行程的比是3:2,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 的地图上,量得东、西两村的距离是12.3厘米,东、西两村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7)在比例尺是15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6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8)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9)一幅地图,图上的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10)在一幅比例尺是14000 的平面图上,量得一块三角形的菜地的底是12厘米,高是8厘米,这块菜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公顷? (11)在比例尺是1∶3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2厘米,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如果改用1∶500000的比例尺,甲、乙两地的距离应画多少厘米? (12)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3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用比例解) (1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4千米,5小

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比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首先说明为什么要确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明确它的意义,并给出比例尺的概念,再结合两幅地图比例尺,介绍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又通过一个机器的放大图纸,让学生认识把实际距离放大的比例尺如何表示。最后说明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为1的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比例尺的含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用以解决简单的求比例尺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研讨,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熟练解答比例尺的有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地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常见的长度单位都有哪些,它们的近率分别是多少? 2.拿出尺子量一量你的手掌有多宽并画在本子上.

3.同桌互相说说去年体检的身高也试着画在本子上. 二、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比例尺。(板书:认识比例尺) 师:关于比例尺,你想了解什么呢? 生1:什么叫比例尺? 生2:怎样求比例尺? 生3:比例尺是尺吗? 生4:比例尺有几种形式? 三、实验对比,得出概念 师:为了解决同学们提出的疑问,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师:我这有一条3米长的线段,你能把它画到自己的练习本上吗?你准备用图上几厘米来表示实际3米?请画在纸上。 展示学生的画图结果。 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自己是怎么画的。 生1:我用1厘米表示实际3米。 生2:我用3厘米表示实际3米。 师:图上画的1厘米,3厘米叫“图上距离”,3米叫“实际距离”。师:为了看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我们可以用比的形式来表示。(由于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要把不同单位化成相同单位)下面请各小组求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展示学生求的比。 师:这些比的前项代表什么?后项又代表什么呢?

(完整word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例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例练习题及答案 分析与解答 原来红球与白球的个数比是19:13,加入红球后, 红球与白球数量之比是5:3, 白球数量不变,所以 红球与白球的个数比是57:39加入红球后, 红球与白球数量之比是65:39,也就是说加入的红球是65-57=8份. 放入若干只白球后,红球与白球数量之比是13:11。 红球不变,将上面的比转化为红球与白球数量之比是65:55。白球增加了55-39=16份. 已知放入的白球比红球多80只。 所以1份是80/=10只. 原来有白球10*39=390只. 例2:张家与李家本月收入钱数之比是8:5,本月开支的钱数之比是8:3,月底张家节余240元,李家节余510元,本月张家和李家分别收入多少元? 解:设张家的开支为8X,李家的开支为3X. 他们的收入分别为X+240,3X+510 所以 /=8:5 24X+4080=40X+1200 16X=2880

X=180 张家的收入是8X+240=8*180+240=1680 李家的收入是3X+510=3*180+510=1050 例3:甲、乙两堆棋子中都有白子和黑子。甲堆中白子与黑子的比是2:1,乙堆中白子与黑子的比是4:7。如果从乙堆拿出3粒黑子放入甲堆,则甲堆中白子与黑子的比是7:4;如果把两堆棋子合在一起,白子与黑子数一样多。问:原来甲乙两队各有多少棋子?解:甲堆中白子与黑子的比是2:1,如果从乙堆拿出3粒黑子放入甲堆,则甲堆中白子与黑子的比是7:4。 甲堆中白子数量不变,所以,甲堆中原来的白子与黑子的比是14:7,增加3粒黑子后,白子与黑子的比是14:8。 甲堆原来有黑子:3/*7=21粒 甲堆原来有白子:3/*14=42粒。 甲堆共有42+21=63粒 根据如果把两堆棋子合在一起,白子与黑子数一样多。乙堆中白子与黑子的比是4:7。 甲的黑子比白子少42-21=21粒,所以 乙堆的黑子有21/*7=49粒 乙堆的白子有21/*4=28粒 乙堆共有49+28=77粒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比例尺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比例尺知识点 对于小学生来说,知识点对同学们的学习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我们为大家整理了比例尺知识点,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7、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2:1=6: 8、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9、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例如:由3:2=6:4可知

3×4=2×6;或者由x×1。5=y×1。2可知x:y=1.2:1.5。 10、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例如:3:x=4:8,内项乘内项,外项乘外项,则:4x=3×8,解得x=6。 11、正比例和反比例: (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例如: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因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②、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因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一定)。 ③、圆的面积和半径不成比例,因为:圆的面积÷半径=圆周率和半径的积(不一定)。 ④、y=5x,y和x成正比例,因为:y÷x=5(一定)。 ⑤、每天看的页数一定,总页数和天数成正比例,因为:总页数÷天数=每天看页数(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小学六年级比例尺练习题

一、填空。 ⑴比例尺分为()和()。 ⑵在一幅地图上,用3厘米的线段表示18千米的实际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⑶一幢教学大楼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200,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⒉脑筋转转转,答案全会选。 ⑴一个电子零件的实际长度是2毫米,画在图纸上的长度是4厘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A. 1:20 B.20:1 C. 2:1 D.1:2 二、解决问题。 ⑴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重庆到上海的距离是24厘米,重庆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⑵在比例尺是1/1000的地图上,量得一间房屋地基长8厘米,宽5厘米。这间房屋实际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⑴实际距离240千米,画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⑵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60米,宽120米。如果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4000的地图上,长和宽各应画多少厘米? 三、判断。 ⑴实际距离一定比图上距离大。() ⑵在比例尺是10:1的图纸上,2厘米的线段表示零件实际长度是20厘米。() 四、灵活多变,解决问题。 1、在比例尺是1/5000的地图上,量得一所学校的平面图长6厘米,宽4厘米。这所学校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下面是某学校教学楼的地基占地平面图,请量出图上的长和宽,再算出教学楼地基实际的长和宽和教学楼的占地面积。(图形显示不出,故给出图形信息长为3cm,宽为1.5cm,比例尺1:1500) 五、一题多变化,动脑解决它 1、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如果把南京到北京的距离画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应该画多少厘米? 2、在一幅地图上,用5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1500千米。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3.5厘米,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一条640千米的高速公路,在这幅地图上是多少厘米? 六、身边数学 ⒑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沈阳和重庆两地相距6厘米。如果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几小时后两车能相遇?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例部分经典习题

1 重点及难点: 1、平均数的概念。 例: 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0。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3︰2︰1。甲、乙、丙三个数分别是()、()、()。 2、求比值与化简比的区别,比值与比分别用哪些形式表示。 例:求比值 24∶32 56∶1.4 0.15∶2.5 0.8 ∶1.2 化简比 128︰34 0.54︰2.7 0.4米︰60厘米3、找准应用题中的单位一,是求部分还是求整体,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求解。 4、只要是牵扯到求比值的问题,就将其化作最简比(如果题目不做特殊要求的话) 例:把0.85吨∶170千克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5、两个带有单位的数相比,比值一定不会带有单位的。 例:判对错50米:5米=10米() 6、分数除法以及分数乘法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写在下面) 比例部分检测题 一、填空题(共12小题,认真书写) 1、甲数是乙数的4/5,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2、2/7÷3/5的意义是( ), 7/11?5/6的意义是()。 3、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0.75,甲乙两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4、3:9=()÷27=24÷()=()。 5、一辆汽车6小时行了360千米,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比值是(),比值表示(单位时间所走过的路程),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的比是(),比值是(),比值表示()。 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2︰1,这两个锐角分别是()度,()度。 7、行同一段路,甲用12分钟,乙用18分钟,甲用的时间与乙用的时间的最简比是( ),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的比是( ∶ ). 8、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8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2天完成,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的时间比是():(),每天完成的工作量的比是():()。(要化成最简比) 9、甲数是8/5 ,乙数是2.5,甲数与乙数的比值是( ),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数A是数B的3.5倍,数B与数A的比值是( ),数B与数A的最简比是( )。 10、用72厘米铁丝围成长与宽的比是5∶4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1、两个相同的瓶子都装满了酒精溶液,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3 :1,另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4 :1。如果把这两个瓶中酒精溶液混合,混合溶液中酒精和水的比是()。 12、五角人民币与贰角人民币的张数比为12 :35,那么伍角与贰角的总钱数比为()。 二、求比值(共4小题,不能直接写结果) 48∶32 5∶1.4 0.15∶2.5 2/3:4/5

(完整版)六年级比例尺知识

六年级比例尺要点 1、比例尺的意义: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如何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公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注意:换算单位。常用的单位换算有: 1m=100cm 1km=100000cm 例如:图上距离2.4厘米,实际距离9.6千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过程: 2.4厘米:9.6千米=2.4厘米:960000厘米=24::9600000=1:400000 先换单位再化简。 ⒈认真审好题,填空不困难。 ⑴比例尺分为()和()。 ⑵在一幅地图上,用3厘米的线段表示18千米的实际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⑶一幢教学大楼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200,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⒉脑筋转转转,答案全会选。 ⑴一个电子零件的实际长度是2毫米,画在图纸上的长度是4厘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A. 1:20 B.20:1 C. 2:1 D.1:2 ●求实际距离 ⒊知识点点通,答案我知道。 ⑴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重庆到上海的距离是24厘米,重庆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⒋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判。 ⑴实际距离一定比图上距离大。() ⑵在比例尺是10:1的图纸上,2厘米的线段表示零件实际长度是20厘米。() ●求图上距离 ⒌知识小擂台,数我最精彩。 ⑴实际距离240千米,画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灵活运用】活用知识点,展现你风采! ●例5变变变,动脑练一练 ⒍在比例尺是1/5000的地图上,量得一所学校的平面图长6厘米,宽4厘米。这所学校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⒎下面是某学校教学楼的地基占地平面图,请量出图上的长和宽,再算出教学楼地基实际的长和宽和教学楼的占地面积。(图形显示不出,故给出图形信息长为3cm,宽为1.5cm,比例尺1:1500)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练习题 一、填空。 1.()和()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比例尺分为()比例尺和()比例尺。2.图上20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40千米,这副地图的比例尺是()。 3.一种微型零件的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4.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用线段比例尺表示为()。5.在一幅比例尺是30 :1的图纸上,一个零件的图上长度是12厘米,它的实际长度是()。 7、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 )厘米,合( )千米。 8、在比例尺是1∶100000的地图上,2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9.把比例尺1:6000000画成线段比例尺是()。 二、解答问题。 1.一幅地图,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8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一幅地图,图上1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3.甲乙两地相距44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图上距离是2.2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4.长春到吉林的铁路长124千米,如果用1∶400000的比例尺,画在一幅地图上,需要画多长的线段? 5.一种精密零件长2.5毫米,用20∶1的比例尺画图,应画多长?

6.新建一幢大楼,地基是长方形,长80米,宽30米把它画在设计图上,长是40厘米,宽应是多少厘米? 7.一块长方形地,长60米,宽30米,若用1∶600的比例尺画在图纸上,求在图纸上的面积是多大? 8.在比例尺1∶25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约26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9.在比例尺是7∶1的图纸上,量得一个精密零件的长是42毫米,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多少毫米? 10.在比例尺5∶1的机器零件图上,量得一种零件长是100毫米,宽是85毫米,求这种零件实际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11.在比例尺是1∶2000的图纸上,量得一个正方形花坛的边长为4厘米,这个花坛实际面积是多少? 12.在比例尺1∶2000的图上量得一块长方形土地,平面图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求这块土地实际面积是多少? 13.在五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上,量得北京到天津的距离为6.5厘米,若火车每小时行50千米,北京到天津火车需要几小时到达?

天津市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6.3比例尺

天津市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6.3比例尺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们,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收获怎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吧! 一、填空。 (共5题;共5分) 1. (1分)放大或缩小后跟原图相比,________改变了,但________不变。 2. (1分)根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①把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是________. ②量得AC的长是________厘米,AC的实际长度是________米. ③量得∠B=________度.(精确到整数位) ④在图上画出从B点到AC边的最短路线.________ ⑤求出△ABC的图上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3. (1分) (2019六下·法库月考) 甲、乙两地相距48km,画在一幅地图上的长度为6c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 4. (1分) (2020六上·达川期末) 有一个机器零件长5mm,画在设计图纸上长2c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 5. (1分) (2019六下·端州期中) 北京到井冈山的实际距离是1470千米,在一幅中国地图上长21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 二、选一选。 (共4题;共8分)

6. (2分) (2019六下·莲湖月考) 比例尺1:800000表示() A . 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B .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倍 C . 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为1:800000 7. (2分)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A . 1∶8000000 B . 1∶2000000 C . 1∶4000000 8. (2分)一种精密零件长2.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5厘米。这幅零件图的比例尺是()。 A . 10:1 B . 2.5:25 C . 1:100 D . 100:1 9. (2分)(2018·海安) 有一种手表零件长5毫米,在设计图上的长度是10厘米,这张设计图的比例尺是()。 A . 1:20 B . 20:1 C . 1:2 D . 2:1 三、解决问题。 (共4题;共30分) 10. (5分)把平行四边形各边缩小。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比例及其性质

小学数学新版六年级上册 比例及其性质 【教学目标】 1. 结合不同规格的国旗的典型事例,经历认识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 2. 认识比例,知道比例的内项和外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 3. 体会国旗中隐含的数学规律,丰富关于国旗的知识,培养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比例,知道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教学难点】会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的基本性质,说一说说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生:比的前项、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比例,板书课题:比例 二、了解国旗 (一)师:你们在哪儿见过国旗,见过多大的国旗?(生自由发言) (二)介绍“兔博士网站”的内容。 1.说一说知道了哪些关于国旗的知识,面对国旗有什么感受?(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2.师:我们学校挂的国旗是哪种规格的? 3.师:把我们学校国旗长和宽的数据写出来。

三、比 (一)课件出示例题 1.师:利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写出国旗长和宽的比。(让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 师: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学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二)师:你能说出国旗的宽和长的比吗?能不能不计算直接说出结果?讨论。(学生自由讨论)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比例 (一)师:在兔博士网站中介绍了很多种规格的国旗,现在你们任选两种规格的国旗, 分别求出长和宽或宽和长的比值。(让学生自主选择并计算) 1.交流 师:观察这些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国旗的规格不一样,但长和宽的比值都相等。 师总结:国旗的规格不一样,但长和宽或宽和长的比值都相等。 师:那就可以写成:240:160=144:96 2.介绍比例的概念及比例的项、外项、内项。 师:像这种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3.举个例子,让学生说出内项和外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