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doc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03194e21af45b307e8719774.png)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本系统功能主要包括系统基本功能、规划辅助编制功能、规划成果管理功能及规划实施管理功能等,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
5.1 基本功能1)数据输入:图形、表格数据、文本数据的输入建库与数据更新等;2)数据编辑:地物的增加、修改与删除、地物属性的增加、修改与删除等;3)数据输出:图表、文档(包括查询结果)的输出,各种流行图形格式(包括矢量和栅格)的输出等;4)投影转换:国际通用投影方式之间的转换等;5)数据交换:与其他土地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向上级系统上报、更新数据等;须支持《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规定的数据交换格式,6)查询分析:地图浏览(放大、缩小、漫游)、量算(面积、长度等)、空间查询(包括属性和图形)、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7)统计分析:统计专题图、业务统计报表制作等;8)系统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维护、数据库维护、用户权限设置等。
5.2 规划管理功能5.2.1规划辅助编制规划辅助编制是指利用计算机辅助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以及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按照法律程序对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和修改。
辅助编制包括规划的方案拟定、方案比较、成果输出等;规划局部调整和修改包括对规划指标、用地布局等的调整。
5.2.2规划成果管理规划成果管理是指对经批准的土地利用规划成果及在规划实施中形成的相关规划成果的管理,包括图件成果和文档成果管理。
县(市)级规划数据库包括县级规划成果和乡级规划成果。
5.2.2.1 图件管理图件成果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基期)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土地利用规划专题图或专项规划图及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产生的其他图件、影像资料等。
1)土地利用现状(基期)图:包括基础地理要素、现状(基期)地类要素、注记要素等,各图层的属性参见《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包括基础地理要素、用途分区、重点建设项目、注记等,各图层的属性参见《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3)土地利用规划专题图或专项规划图由各地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如:①土地用途分区图;②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图;③基本农田保护区图;④生态整治与保护规划图;⑤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图。
多规合一信息化解决方案
![多规合一信息化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78624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56.png)
多规合一信息化解决方案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首先,需要建设一个完整的信息化平台,用于统一管理和共享各种规划和管理数据。
该平台包括硬件设施、网络设备、数据库、软件系统等,以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存储和处理。
同时,需要建立相关的信息安全体系,保障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2.规划数据整合和共享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城乡规划、土地利用等领域的数据整合和共享。
各个部门和单位可以将自己的规划数据上传到平台上,实现共享和协同工作。
比如城市规划部门可以与交通运输部门进行数据交换,实现交通规划和道路建设的协同。
同时,也可以将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与规划数据结合起来,实现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
3.决策支持系统建立一套决策支持系统,用于规划和管理决策的辅助。
该系统可以根据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和模拟,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评估不同方案的效果和影响。
比如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利用该系统模拟不同规划方案对人口、交通、环境等的影响,并选择最优方案。
4.智慧城市建设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管理。
比如建立智慧交通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摄像头监控道路交通状况,实现交通调度和拥堵分析;建立智慧环保系统,监测环境污染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建立智慧能源系统,优化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这些智慧系统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5.信息化培训和管理为了保证多规合一信息化解决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
这些人员包括技术人员、决策者、规划师等,需要掌握信息化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了解多规合一的理念和方法。
同时,还需要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对数据、系统和网络进行监测和维护,确保信息化平台的正常运行。
总结起来,多规合一信息化解决方案是城乡规划、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交通运输、能源资源等相关领域的规划和管理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整合、共享、协同的一种综合性解决方案。
它可以提高规划和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实施多规合一信息化解决方案需要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规划数据的整合和共享,建立决策支持系统,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并进行相关培训和管理。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用户手册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用户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1a12c7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6d.png)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用户手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用户手册章节一、引言1.1 介绍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1.2 目的与范围1.3 参考资料章节二、系统概述2.1 系统背景2.2 主要功能2.3 系统特点章节三、安装与配置3.1 硬件要求3.2 软件要求3.3 安装步骤3.4 系统配置章节四、用户登录与权限管理4.1 用户注册4.2 用户登录4.3 权限管理4.4 用户密码修改章节五、数据管理5.1 数据导入5.2 数据查询5.3 数据编辑5.4 数据删除5.5 数据备份与恢复章节六、地图展示与分析6.1 地图显示6.2 地图标注6.3 地图测量6.4 地图分析工具章节七、报表与导出7.1 报表7.2 报表导出章节八、系统维护与更新8.1 系统维护8.2 系统更新章节九、常见问题解答9.1 用户登录问题9.2 数据导入问题9.3 地图显示问题章节十、联系我们10.1 技术支持联系方式附录:附件一、系统安装教程视频附件二、用户注册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指用于管理土地利用规划相关数据的系统,包括数据导入、查询、分析等功能。
2、硬件要求:指系统运行所需的硬件配置要求,如处理器、内存、硬盘空间等。
3、软件要求:指系统运行所需的软件环境及版本要求,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等。
4、用户注册:指用户在系统中创建账号和密码,以便进行登录和使用系统功能。
5、用户登录:指用户使用已注册的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以获取系统的访问权限。
6、权限管理:指系统中对用户进行权限设置和管理的功能,包括用户权限的分配、修改和删除等。
7、数据备份与恢复:指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操作,以保证数据安全和可靠性。
8、地图显示:指在系统中展示地图数据的功能,用户可以查看不同尺度的地图图层。
9、地图标注:指在地图上进行标注和注释的功能,用户可以在地图上添加文本、图形等信息。
10、地图测量:指在地图上进行测量距离、面积等的功能,用户可以测量地物的实际大小。
石河子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石河子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ee69d5c3c1ec5da50e270f2.png)
K y od: e r I f mtn ye ;ad u p ni ; a t a e r g0 a l io i sm l — 瞻 l n Ln d a s w s g pi nn o s t c n a n g d ab e
引言
方法 , 和信息数据 , 便于石河子的土地利 用管理 。 使
A h嘣 : h n —uep n 1 ad m ngm n i t pr n m st t ret t n ':r .T en T el d 且 l [ n aae et s h i o at 咖 a po c el ditl e h od a a g em t h t s h a e Mc  ̄ s
i eL n Il u n 圊 nt ad—ligmm agi 坷∞西ct h sI n i y
WAN ig , I i o G Ln ‘ LU Ha —ln
( . eam n oC nr h eces o ee h ei n e i 。 h ei Xnag 820 。 h a 1D pr et f , a ydT ahr Clg 。Si zU i rt Si z。 ii 。 303 C i ; t e p g l h v sy h jn n 2Xn agh lue0 Eo g n e . ii ui t f cl yadG 唧 ,C i s cdm f c ne。Uu ci ii g 30 1 C ia jn t t o h eeA ae yo Si cs rm h Xn a 0 1 。 hn) n e jn 8
维普资讯
第 1 6卷 第 6期 2 0 年 第6 0 6 期
兵 团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J NAL 0F 瑚嗍G l J ED ATI ‘II l r AN UC t ON NS I 1 r I I ' Y E I
农业土地资源管理中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农业土地资源管理中的智能化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24d6f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0.png)
农业土地资源管理中的智能化解决方案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增加,农业生产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土地资源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因此急需一种智能化解决方案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农业生产环境。
农业土地资源管理中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涵盖了多个方面,下面将从土地资源监测、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精准施肥和农业物联网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土地资源监测土地资源监测是农业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土地资源的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土地的质量和变化,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智能化解决方案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资源进行监测,实现对大范围土地资源的高效监测。
通过使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和无人机等技术,可以实现对土地覆盖、土地利用、土地质量等信息的快速获取,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保障农业生产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环节,智能化解决方案可以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对土地利用进行规划和优化。
通过对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土地类型、土地利用现状等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
同时,智能化解决方案还可以结合农业生产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三、土地精准施肥土地精准施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智能化解决方案可以通过土壤养分分布图、农作物营养需求预测等技术,实现对土地施肥的精准化管理。
通过对土地的养分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和土地的养分供给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施肥方案,减少养分浪费,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四、农业物联网农业物联网是智能化解决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传感器、无线通信技术、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实现对农田环境、农作物生长、农机作业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农业物联网可以实现对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的监测,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的管理决策。
实验----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方案设计
![实验----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1fc68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8.png)
实验----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方案设计实验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方案设计一、引言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成为实现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关键手段。
本文旨在设计一个全面、准确、实用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方案,为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和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二、建设目标与需求分析(一)建设目标建立一个涵盖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土地规划等多方面信息的综合性数据库,实现土地利用数据的集中管理、高效查询、分析和共享,为土地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需求分析1、数据来源多样化,包括遥感影像、地形图、土地调查数据等。
2、数据精度要求高,能够准确反映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
3、具备强大的查询和分析功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4、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确保数据不被非法获取和篡改。
三、数据库设计(一)概念设计根据土地利用管理的业务需求,确定数据库的实体和关系。
实体包括土地地块、土地利用类型、土地权属单位等,关系包括地块与利用类型的关联、地块与权属单位的关联等。
(二)逻辑设计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 Oracle、SQL Server 等),设计数据表结构。
数据表包括土地地块表、土地利用类型表、土地权属表、土地规划表等,并定义表之间的关联关系和约束条件。
(三)物理设计根据数据库的规模和性能要求,确定数据存储方式(如分区存储、索引优化等),合理分配存储空间,提高数据访问效率。
四、数据采集与处理(一)数据采集1、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土地利用现状影像数据。
2、开展土地调查,收集土地权属、利用类型等实地数据。
3、整合现有土地管理相关的各类数据资源。
(二)数据处理1、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和分类,提取土地利用信息。
2、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核对和标准化处理。
3、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和整合,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五、数据库管理与维护(一)数据入库采用专业的数据导入工具,将处理好的数据准确无误地加载到数据库中。
宁波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建议
![宁波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663cbc605087632311212d9.png)
库标准 ( 试行 )》的要求 ,花费相当大的人 力和物力建
成 比例 尺 1 1 0 0 乡 ( )级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数 : 00 的 镇
据库 ,如何更好地管理和使 用这些 数据成果成 了各级 国 土 资源 管理部 门急 需解决 的问题 。另外 ,土 地利 用规 划管理 作 为国土资 源管理 工作 中极其 重要 的部分 ,现 有 的土 地利用 规划 管理手段 和 方法 已不 能满 足新 时期 国 土资 源 管理 工 作 对 土 地利 用规 划 管理 的要 求 。 因
作 流 定 义 、 自定 义报 表模 板 设 置 、数 据 库备 份 和恢 复 、
计 、空间数据交换 ( 导入 、导 出 )、历史数据管理 、规 划说 明和文本等文档数据的管理等 。其 中查询统计模块
要 能 满 足 自定 义 表 格 结 构进 行查 询 分 析 ,具 体 可 以 查 询
的信息包括规划基期 、规划期、规划 实施期三个时期的 图形和表格数据 ;规划成果图件 编制与打 印必须满足多 种出图方式要 求,具体包括按标准分幅、权属单位 、不
主 要 功 能 包 括 规 划 指 标 库 管 理 、 土 地 利 用 年 度 计 划 管
理 、规划局部调整、新增 建设 用地项 目审查 、农用地转 用规划 审查 、基本 农 田调 整补 划 、规 划数据 变更等 内 容。系统满足双向管理要求 ,既能按上报项 目要求提 供
规划成果发布主要 为了满足 《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 的要 求,向社会及 时、准确的公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 息。主要 功能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数据的浏览 ( 放 大、缩小 、平移 、全图 )、图斑属性信息 的简要查询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 乡建设 、土地管理 的纲领性 文件 ,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 、落实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 的基本依据 。随着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
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665e0c4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7.png)
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摘要: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土地已经遭到了人们的破坏,可用的土地资源已经越来越少,国家为了能够更科学的利用土地资源,就加强了对土地的规划管理。
但是就算如好此,政府在对土地进行规划管理时,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政府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土地进行规划管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就必须采取措施解决土地规划中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土地规划管理;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农村耕地引言通过实施总体规划,政府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管理土地,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使更多的人能够在有限的资源中获得更好的生活,同时也有助于合理开发土地,推动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过去的土地规划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陈旧的模式、缺乏科学性、忽略农村耕地的保护、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度,但为了提升土地规划管理的水准,政府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以解决这些问题。
1土地规划管理的重要性中国的自然环境复杂,其中大部分都属于山区、高原,而平坦的区域相对稀缺。
由于中国的人口众多,因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这种状况,例如实施宏观调控,使其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合理的分布,从而有效地发挥其自然价值。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城镇化的步伐也在加速,这就需要大量的土地供其被开采,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开采,导致大量的土壤被破坏,形成沙漠化、水土流失等严重的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保护我国的土壤。
随着第二次全国土地资源调查的结果显示,资源的流失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政府要求在制定土地规划时,加大信息管理的力度,以确保土地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2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2.1土地规划依然老套现在政府在对土地进行规划时,所采用的方法是以前传统的定性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主要是规划人员依靠自己以前的规划经验作为自己的判断标准,在对所要规划的土地进行观察分析,定制出规划指标,再通过推算以达到规划的各方面的平衡。
但是土地问题不是其他的简单事物,土地是牵涉到国家经济和人们共同的利益的问题,而且定性研究方法是建立在规划人员的主观情感上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定性研究方法所制定出来的土地规划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
国土空间规划全流程系统化解决方案
![国土空间规划全流程系统化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c22ca2bcd126fff7050bc8.png)
规划文本报告+规划图件+规划专题研究
控制线详细规划 城市设计 村庄规划 国土空间信息化建设
规划数据库建设系统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部里监控) 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管理系统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
时间线 2013年12月
国土空间规划全流程系统化解决方案
相关规划实施评估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
专
开发保护现状及趋势研究
开发保护格局与管控研究
题
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研究
研
人口与用地规模预测研究
产业转型和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究
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策略研究
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研究
城市文化与城市特色研究
新时代全域乡村振兴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相关规划实施评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及趋势研究、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国土空间 开发适宜性评价、人口与用地规模预测研究、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与 管控研究、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研究、产业转型和空间优化策略研究、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 用策略研究、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研究、城市文化与城市特色研究、新时代全域乡村振 兴研究、发展目标指标体系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技术路线(怎么做,还不是大量引用政府发文!)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三级五类 技术路线:现状研究—数据建库——规划编制—平台管理的全流程系统化解决方案服务商 现状研究:历史文化、资源本底、区位交通、人口与城镇化、承载力、适宜性、发展战略、空间 格局等重大问题研究 数据建库:整合国情地理环境气候数据、现行多规数据、构建数据入库及辅助编制软件 规划编制:以“双评价”为基础,对现行多规作一致性处理,按照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存在 的重大问题,科学制定规划目标、发展战略和空间格局。 平台管理:结合规划数据入库,提供编制、审批、实施、监督、评估、预警一体的信息平台建设 服务。 技术路线导图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7a5a2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c8.png)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地块确权、流转、再利用等土地利用规划政策及政策措施的不断完善,土地管理员在土地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工作量不断增加,行政管理的效率也受到了影响。
近年来,利用信息管理技术开发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1)土地调查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对各类土地调查资料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土地使用权确认、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籍确认等功能;
(2)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系统可以按照土地使用权的性质、土地类别、土地用途等要求,对土地使用权进行管理;
(3)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规划、土地流转等方面的管理,同时可以实现对各类土地管理政策的及时管控;
(4)土地利用规划统计分析:系统可以实现按照区域、时间、土地类型等维度进行土地数据统计分析,快速准确识别地块的使用权类型、状态等;
(5)数据交换:系统可以实现土地数据的及时共享,同时实现数据与决策、管理、分析等模块的全面交互;。
土地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土地管理系统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8e72f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68.png)
土地管理系统建设方案一、引言土地是国家的根本资源,土地管理的科学规划和有效利用对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土地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和经济环境,需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土地管理系统。
二、目标本土地管理系统的建设旨在提高土地资源的管理效益和利用效率,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土地权益保障。
三、系统架构本土地管理系统将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前端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与管理模块、决策支持模块和用户服务模块。
1.前端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空间信息采集、土地利用类型采集、土地权属信息采集等,采用现代化的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全面监测和数据采集。
2.数据存储与管理模块:建立土地资源数据库,包括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标准数据,确保土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其他模块提供数据支持。
3.决策支持模块:基于土地资源数据库和计算模型,提供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执法和土地政策评估等决策支持功能,帮助决策者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政策和规划。
4.用户服务模块:提供公众查询服务和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服务,包括土地权属查询、土地转让和土地承包等服务,保障土地权益的公平合法。
四、关键技术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遥感、地理定位和数字地图等技术,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和更新。
2.数据管理与存储技术:采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土地资源数据库,实现多源数据的管理和统一查询。
3.决策支持技术:采用专家系统、数据挖掘和模型计算等技术,帮助决策者进行科学决策。
4.移动互联技术:结合移动互联技术,提供公众查询和农民服务的移动端应用程序。
五、实施步骤1.需求分析:对现有土地管理方式进行分析,明确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和性能。
2.技术研发:针对系统需求,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和集成。
3.系统集成:将各个模块进行集成,构建完整的土地管理系统。
4.数据导入:对现有土地数据进行清洗和规范化,导入系统数据库。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13b5627ccbff121dd3683a4.png)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探讨张 成 李 华 徐世武(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中地公司,湖北 武汉 430074)摘 要 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国土信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里前瞻性地给出了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几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对于我们更好地建设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数据库 协同办公 数据互访中图分类号 P23 文献标识码 A0 引言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包括土地规划的编制、土地规划的实施、在土地规划实施中又包括建设用地审批等等,它往往牵扯一个土地部门中的各个科室,同时也牵扯到各级土地部门协同办公。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全国的即将开展的土地规划修编工作,我们希望我们设计并实现的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能够为土地部门更好地服务。
在长期从事土地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我们认为在系统开发和建设中有一些问题值得仔细考虑。
1 各子系统之间数据互访问题土地业务复杂,数据多样,在系统开发的初期,就应该考虑整个土地局的业务解决方案。
在同一个土地部门内部往往有很多种基础地理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地籍数据、城镇地价、土地分等定级、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图等等),在业务上可能每一种基础数据由一个或几个部门负责维护和更新。
在土地规划实施中,尤其建设用地审批的过程中,用地层数据必须与规划层数据进行叠加以判断是否符合规划、要与土地利用现状层数据进行叠加分析以判断用地是否占用农用地保护基本农田、批准的建设用地又要进入地籍系统进行土地登记;可见,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各个子系统之间数据互访是频繁的。
正因为如此,象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这些基础的数据放在网络上更合适,这样这些数据可以为需要它的系统提供支持,在一个局内部网上通过对不同用户赋予不同的权限来控制对不同数据层的访问。
对于数据的维护更新,一般由外业测量采集回来的数据,分为不同的类型,每一种数据一般在一个处室集中完成更新和维护,使我们的数据始终保持是最新鲜的,同时也为其他使用这些数据的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土地规划及监管方案
![土地规划及监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089a3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8.png)
土地规划及监管方案土地规划及监管是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本文将提出一份土地规划及监管方案,包括从制定规划到实施监管的全过程。
一、制定土地规划1. 宏观层面:制定国家、省级、地级行政区土地规划。
在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现状、城市发展需求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并与国家、省级发展战略相衔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中观层面:制定城市土地规划。
在制定过程中要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合理确定城市功能区划,明确土地利用类型和用地范围,统筹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城市功能的优化和有序发展。
3. 微观层面:制定小区和项目土地规划。
在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小区和项目的定位、设计要求和周边环境特征,合理确定用地布局和配套设施,保障小区和项目的品质和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土地监管1. 执法监管:建立土地执法监管体系,加强执法力度。
通过加强对违规土地使用、占用、乱建等行为的查处和处罚,维护土地资源的合法权益,减少土地资源浪费和乱象。
2. 数据监管:建立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土地数据的全面汇总和统一管理。
通过数据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土地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监测评估:建立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监测评估体系,对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环境影响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监测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土地利用的不合理行为,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
4. 公众参与: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和监管的公众参与机制,引导公众了解、参与土地规划和监管工作。
通过公众参与,增强土地规划和监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实现民众对土地利用的监督和参与。
5. 建立奖惩机制:建立土地规划和监管的奖惩机制,激励和引导各方主体依法依规进行土地利用和管理。
通过奖惩机制,促进土地规划和监管工作的落实和实效。
三、加强监管能力建设1. 人员培训:加强对土地规划和监管工作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国土资源“一张图”解决方案
![国土资源“一张图”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e6847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7.png)
国土资源“一张图”解决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国土资源“一张图”是现代国土资源管理的一种重要工具,能够将国土资源信息整合起来,以图形化和互联网化的方式,展示给用户。
融合了多种数据和信息,能够提供全面的、准确的、及时的信息服务,有效地服务于国家的宏观决策和各地政府的城市规划、土地使用和资源管理等工作。
“一张图”解决方案1.数据收集和整合准确的数值是“一张图”制作的核心,因此在收集和整合数据时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
数据使用前应该进行必要的清洗和筛选,避免数据中存在的垃圾数据或误差数据对环境评价结果造成影响。
2.技术支持和数据处理在制作“一张图”时需要使用各种数据处理软件,例如GIS和CAD软件。
通常使用的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能够对数据进行绘制、修正和分析,同时还可以实现数据的空间关系和数据交互。
另外,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则适用于问题重视图形效果的环境,以便能够更好地参阅和理解数据。
3.安全备份与管理数据安全是任何数据管理的核心,无论数据源是公共或私人。
因此,需要采取安全措施来保护所使用的数据。
这包括制定数据备份方案、数据备份程序和数据恢复方案。
4.信息共享和开放性“一张图”制作后,需要保证数据的通用性和质量。
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开放数据,便于数据使用者获取所需数据,同时,也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敏感数据信息。
5.目标和优化策略“一张图”的目标是将多个数据资源整合成一张图,提供更便捷的环境数据,同时我们也需要实现对所整合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优化策略包括改进“一张图”的数据指标和技术,以满足数据使用者的需求和数据发展的需求。
国土资源“一张图”可以将各地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的数据信息整合到一张图上,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和目的进行展示,达到了更加直观、准确和便于理解的目的。
在制作“一张图”时,需要采取一定的技术策略和措施,使信息更安全、更通用,更值得信任。
县级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
![县级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47ab1ca9ec3d5bbfd0a748e.png)
论县级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摘要:土地是人们生产生活集聚的地区,而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
本文根据《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指南(试行)》,结合义乌市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运行情况,分析了县级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目标和成效,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的建议意见。
关键词: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以地理信息系统和工作流为核心,在建立土地利用规划信息库的基础上,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基础地理为基础数据,建立集gis和办公自动化(oa)为一体的功能全面、性能稳定、操作简便的专业化信息系统,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的窗口式办公自动化管理,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1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设计方案1.1建设思路义乌市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结合义乌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土地利用状况成果和2005年义乌市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革数据,结合2005年以来规划计划实施情况和义乌市基础地理数据,科学合理进行规划基数转换工作,使用gis等信息化手段,依照上级下达的主要规划控制指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具体的地形、地理数据等,设计好规划的主要流程。
所建立的信息化管理体系,需要满足规划的编制、管理的成果以及规划实施等规划管理工作全过程。
1.2总体框架和设计方案土地规划管理信息化体系包括相关的技术人员、编程软件、网络系统以及操作的标准方案。
方案设计时,需要包括软件开发的检验、建设数据库的方案、规划软件、制订方案、研制规划管理的系统等方面。
实现的技术中,要扩展gis集成,探讨属性数据和地理数据的集成,并且了解多种的gis的应用技术。
在人员的准备中,由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土地规划实施的具体工作,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编制单位作为协作单位进行土地规划。
施工现场的土地利用和规划管理
![施工现场的土地利用和规划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64c11f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b.png)
提高规划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规划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现场的土地利用和规划管理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需要加强规划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采用信息化技术,如BIM技术、GIS技术等,实现施工现场土地利 用和规划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
优化管理流程
简化管理流程,明确管理职责,加强协调配合,提高规划管理的效 率和效果。
社会经济效益
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土地 利用,实现社会、经济和 环境的协调发展。
03
施工现场规划管理
施工计划制定
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项目要求和资源条件,制定 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
按时完成。
施工组织设计
明确施工组织结构、人员职责和工 作流程,确保施工过程有序进行。
施工图纸管理
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保管和更新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图纸使用准确 无误。
质量事故处理
对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采取有效措 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04
土地利用和规划管理的场的规 模和布局,进而影响规划管理 的难度和成本。
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对施工现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 资源利用具有重要影响。
土地利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是 规划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必须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
加强施工现场的土地保护和恢复
1 2 3
土地保护的重要性
施工现场的土地保护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 措施,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土地资源 的浪费和破坏。
土地恢复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土地恢复措施,如 土壤改良、植被恢复等,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
监管与考核
加强施工现场的土地保护和恢复的监管与考核, 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提高土地保护和恢 复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4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1. 概述
我们针对当前国土行业信息化特点,以全国试点项目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实施为基础,提供地、市、县级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该方案实现计算机辅助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包括规划编制、规划出图打印、规划成果管理和规划实施等。
系统基于工作流及Internet环境Web技术的集成和C/S模式下地图处理的办公服务,旨在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的有效管理,提高机关办公效率,实现办公自动化。
2. 体系结构
2.1 技术架构设计
随着WEB技术的成熟,网络带宽的不断增加,采用Browse/Server网络结构建立GIS信息系统完全成为可能。
采用这种胖服务器,瘦客户端的运行模式,主要的命令执行、数据计算都在服务器完成,应用程序在服务器安装,客户机不用安装应用程序,所有日常办公操作可通过免费的浏览器来完成。
采用这种B/S结构,大大的减轻了系统管理员的工作量。
另外,C/S方式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与B/S方式相比对图形数据具有很强的编辑处理能力,对空间数据的存储效率较高。
B/S方式和C/S方式各有优缺点,可以互补。
因此将规划编工作中各种图形、图象、文档、等案卷的各种信息自动处理;而规划实施管理属性数据编辑、浏览的和空间数据浏览为主的模块采用先进的三层
B/S 结构,以方便用户用户操作。
所以,本系统采取以Browse/Server为主,Client/Server为辅的技术架构模式。
(如果用户需要,也可提供纯粹的单机系统)
2.2 系统软件平台架构
系统分为三大个部分功能:规划辅助编制系统、规划实施管理子系统、系统辅助子系统,其中规划辅助编制系统为Client/Server结构,规划实施管理子系统和系统辅助子系统为Browse/Server结构,地图有关应用采用WEBGIS 方式实现。
整个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可为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现层三层架构,其中在业务和数据库之间为系统平台,主要处理系统数据和业务之间的基础工作系统采用组件式GIS软件、COM技术和空间数据库技术,采用三层模型,使系统同时运用Browse/Server结构和Client/Server结构,真正实现图文一体化管理。
(系统总体结构图)
3. 技术实现
3.1 系统特色
3.1.1.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工作流技术是使处理过程自动化,实现过程中各参与者(人或者应用)之间的协调功能,共同完成一项工作。
工作流是根据一组定义的顺序规则,使文档、信息或者任务在参与者之间传递,实现商业过程部分或者全部自动化。
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过程中,整个审批业务过程包括从立项到审批通过,是一个由多部门协同操作共同完成的过程。
引入工作流技术,在对土地利用规
划业务流程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办公效率,满足当前机构调整引起的业务变更和业务流程调整的需要,有利于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3.1.2.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相比传统的面向过程的方法能更容易地分析业务对象,并做出准确而形象的设计。
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利用各种CASE工具实践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
3.1.3. 真正意义上的三层架构
采用微软的.Net技术和SDE搭建真正的三层架构。
数据服务层采用大型数据库SQLServer构建;应用表现层包括浏览器和客户端应用程序。
3.1.
4. 海量数据图、属一体化管理思路
根据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特点,存储和管理海量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是最基本的要求。
主要采用SQLSERVER大型数据库和MAPGIS公司SDE空间引擎来实现海量存储;同时在软件中融入核心的业务管理思想,保证图形和属性的一体化管理。
3.1.5. 采用B/S结构和C/S结构的相结合的体系结构
将规划编工作中各种图形、图象、文档、等案卷的各种信息自动处理采用C/S方式实现,而规划实施管理属性数据编辑、浏览的和空间数据浏览为主的模块采用先进的三层B/S结构,以方便用户用户操作。
3.1.6. 功能强大、实用,可维护性、可移植性高
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在功能设置上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保持各模块之间良好的独立性。
所有操作界面遵循现有操作界面规范,C/S结构的遵循Windows 应用程序的规范。
B/S结构的遵循Web界面的开发标准,以减少用户的学习时间和缩短用户的适应过程。
4. 模块功能描述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集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管理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图文一体化规划辅助编制、规划实施管理、数据交换、系统辅助功能模块等。
系统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系统功能结构图) 4.1 规划辅助编制管理
4.1.1 规划辅助编制
采用先进的GIS技术和海量数据库技术实现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题规划、专项规划、计算机规划图形编制,建立规划审批材料和有关说明材料的管理和成果输出。
其中包括的各种规划和对乡镇的规划进行辅助编制。
4.1.2 规划调整和规划修编管理
采用先进的GIS技术和海量数据库技术实现按照法律程序对以有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题规划、专项规划进行局部图形调整和修改包括对规划指标、用地布局等;建立规划审批材料和有关说明材料的管理和成果输出;同时包括历史纪录的管理、历史记录的查询、与现状的比较等。
4.1.3 查询分析管理
主要实现以属性方式或图形化拉框、拉圆、多边形、折线等方式实现对基础地理要素、基期信息和规划地理要素进行查询,以辅助规划编制、规划调整和规划修编。
4.1.4 规划成果管理
规划成果管理是指对经批准的土地利用规划成果或规划修编、规划调整的成
果及在规划实施中形成的相关规划的图件成果和文档成果进行查询检索、浏览与输出等,其中包括县级规划成果和乡级规划成果。
4.2 规划实施管理功能
年度用地计划编制、年度用地计划管理、耕地保护、其他实施管理不是流程性业务,为独立功能点类型的业务;申报资金型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规划审查、占补平衡型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规划审查、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建设项目用地报批是流程性业务,在各个流程的页面中完成相应的功能即可。
4.2.1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
主要实现根据《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方法》的规定,辅助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建议,同时可以实现上级部门下达的计划指标(包括追加计划指标),辅助拟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实施。
系统自动进行指标统计、核算计划执行情况,计算上年度节余指标,还可以输出台帐。
4.2.2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
实现单独选址和城镇分批次建设用地项目的受理、踏看登记、立项、预审报告书编制和台帐管理、自动生成预审登记卡。
4.2.3 建设项目用地报批
完成以下工作,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审查意见、规划调整布局及面积是否合理、规划调整布局及面积说明、是否列入本年度计划、是
否可以追加、计划核销。
4.2.4 其它规划审查
实现对其他部门的审查项目进行管理,包括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书管理和审查意见的记录。
4.2.5 耕地开垦费管理
实现对耕地开垦费管理包括开垦费征收标准管理录入与查询和开垦费征收台帐记录的管理。
4.2.6 开发整理复垦审查
乡镇国土所向局呈报申请立项报告(即项目申请书),局应对申请书进行登记审查处理的工作流程。
4.2.7 专题分析与查询统计功能
实现计划执行情况分析、规划实施情况分析、土地利用情况分析同时可以对规划实施业务进行查询和统计并可以输出报表。
4.2.8 红线图绘制管理
主要实现规划实施管理过程中绘制审批项目的红线图,并可以进行打印输出,同时还可以有关地理要素进行空间查询分析。
以便于项目审批、决策支持提供更完备的信息。
4.2.9 空间数据交换模块
实现系统能够对符合《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所规定格式的数据vct或txt格式进行导入,同对数据进行格式检核和逻辑检核,记录有关数
据质量情况。
同时还可以把系统中指定数据进行导出,并以《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所规定格式的进行vct或txt格式保存。
4.2.10 系统辅助功能模块
该模块主要包含用户与权限管理和日志管理两大功能。
用户管理包括用户的属性输入、用户角色的输入和修改、用户对应的系统、用户的权限设置等。
日志管理主要实现对用户名对系统的操作模块名称、访问时间和所作操作等情况进行记录,以便追踪系统操作的记录。
4.2.11 业务工作流程管理
实现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业务的流程定义、流程修改和流程删除。
4.2.12 基础数据维护
对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定义的土地利用规划指标数据进行维护。
4.2.13 业务台帐管理
此模块用于生成所有业务台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