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安全性评价资料共42页

合集下载

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CAS登录号】 29094-61-9
【结构式】
分子式:C21H33N5O4S 分子量:451.5828
【适应症】 中度或较重度的2型糖尿病患 【开发商】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第6页,共46页。
格列吡嗪
【简介】 本品属第二代磺酰脲类药物,由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现在国内 已有公司生产。本品口服吸收迅速,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肝脏代谢,代谢物无 活性,经肾排泄。降糖作用仅次于格列本脲,但因不易积蓄,较为安全。适用 于中度或较重度的2型糖尿病及老年患者,特别是餐后血糖控制不佳者。
第13页,共46页。
Company LOGO
实验方法
4、色谱条件 色谱柱:C18(4.6nun*250mm,sum,Dikma公司); 流动相:甲醇-0.01mol/ L磷酸二氢胺缓冲液(以磷酸调PH 值至3.5)(60 :40); 流速:1.2 mL / min;
检测波长:λ=275nm;
柱温:室温; 进样:20μL
第31页,共46页。
Company 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 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 反应及/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 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
第32页,共46页。
Company LOGO
临床试验一般分为I、II、III和Ⅵ期临床试验
第3页,共46页。
二甲双胍
【通用名】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商品名】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Sustained-
Release Tablets
【化学名】 11,1-Dimethylbiguanide hydrochloride
【CAS登录号】 1115-70-4 (15537-72-1)

临床试验安全性评价-ppt课件

临床试验安全性评价-ppt课件

临床试验病历记录
患者服药第三天偶有 恶心、呕吐,考虑与研 究药物相关,无特殊处 理1天后好转。3天后出 现水样腹泻,4-5次/天, 无发热、腹痛等,自诉 曾进食不洁食物,经口 服黄连素1片,2次/日后 缓解,考虑与研究药物 无关。
30
与试验药物的相关性
无关 可能无关 可能有关 很可能有关 肯定有关
研究者第一时间 到达现场、做出 判断并通知PI
通报机构办公室
通报监察员
尽快填写SAE报告表, 上交机构办公室秘 书
申办方、组长单位
机构办秘书
我院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省SFDA(II、III期药品注册处、药品安全监管 处,IV期同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24小时内
国家SFDA
做好记录并将SAE报告表归档
25
AE/SAE 的处理、记录、报告
26
记录不良事件的重要性
保护受试者的安全 评价药物的安全性 修改试验方案、调整剂量/剂型及停止临
床试验的依据 满足药物注册要求
27
研究者的责任
及时发现,正确处理 记录所有AE/SAE 在病历和病例报告表(CRF)记载
AE/SAE 尽可能记录诊断而不是症状或体征 评估与研究药物的关系
不熟悉研究方案中特定的SAE:漏报
40
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报告 SAE要求
上网查看“药物临床试验AE/SAE的处理、 报告SOP”
上网下载“SAE报告表” 按要求填写好“SAE报告表”交到机构
办公室登记、备案。
41
受试者发生SAE
决定受试者的处理
双盲试验,揭盲? 停药或减量? 继续服用? 其他医疗处理
从签署知情同意书开始
贯穿整个研究过程

新药研发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PPT资料共35页

新药研发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PPT资料共35页
脏器系数:12项 组织病理学检查:30项(非啮齿类33项) 恢复期
30.11.2019
22
局部用药特殊毒性研究
刺激性 给药部位的可逆性炎症改变
过敏性(变态反应或超敏反应)
特异性免疫反应,表现为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异常或病理性的
Ⅰ型,快发或速发过敏型,IgE介导 Ⅱ型,细胞毒型或溶细胞型,IgG介导 Ⅲ型,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IgG、IgM介导 Ⅳ型,迟发型或结核菌素型,T淋巴细胞介导 光敏性
新药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广州蓝韵医药研究有限公司 专注中药新药及保健食品研发技术服务
新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药理学研究
主要药效学 一般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研究
30.11.2019
2
毒理学研究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局部特殊毒性 免疫毒性 遗传毒性 生殖毒性 致癌性 依赖性 复方制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0.11.2019
30.11.2019
5
何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ASE(要素)
产品的设计思路 分子结构 作用机制、活性特点 安全性担忧 相关动物 免疫原性 临床适应症、用药人群 临床用药周期 已有相关安全性信息 技术、经济可行性等等
CASE(评价) 研究内容(重点)
研究阶段性 试验设计 结果评价
30.11.2019
20
支持临床疗程超过2 周的药物II 期和III 期临床试验所需动 物长期毒性研究的最短给药期限
30.11.2019
21
检测指标
常规指标(一般症状、体重、摄食量) 血液学指标 :10项 血液生化学指标 :12项(非啮齿类16项) 尿液分析指标:9项(非啮齿类) 体温、血压、呼吸、心电图及眼科检查(非啮 齿类) 组织病理学检查

临床评价资料

临床评价资料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四、临床评价资料需要进行临床评价的第二类、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人应根据具体变更情况,基于变化部分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影响的论述,必要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临床评价并按照以下要求提交资料。

(一)章节目录应当包括本章的所有标题和小标题,注明目录中各内容的页码。

(二)临床评价资料要求如适用,应当提交与产品变化部分相关的临床评价资料。

1.综述(1)简要总结支持产品注册申报的临床评价过程和数据,说明临床评价路径和关键内容,包括试验地点(如机构)、试验方法、受试者及样本、评价指标及可接受标准、试验结果、结论、资料位置等。

(2)论证上述临床数据用于支持本次申报的理由及充分性。

2.依据产品变化对产品临床性能的影响及变更后产品的风险分析,变更后产品通过临床前研究不能确认其安全有效的,应提交临床评价资料。

下列变更情况原则上应当提交临床评价资料:(1)适用的样本类型变化。

(2)适用人群变化。

(3)临床适应证变化。

(4)其他显著影响产品临床性能的变化。

3.临床试验资料开展临床试验的,应提交临床试验方案、临床试验机构伦理委员会同意开展临床试验的书面意见、知情同意书样本、临床试验报告(附各机构临床试验小结,包括小结正文及临床试验数据表、临床试验中所采用的其他试验方法或其他体外诊断试剂等产品的基本信息等),并附临床试验数据库,包括原始数据库、分析数据库、说明性文件和程序代码(如有)。

境外临床试验资料应符合要求。

临床试验相关资料签章应符合《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4.其他临床评价资料列入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目录的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评价资料包括与“目录”对应项目的对比资料、临床评价报告(包括描述性比对分析和比对性能数据)等。

5.其他资料提交使用申报产品在境内、外完成的其他临床评价资料,包括临床评价的摘要、报告、数据和临床文献综述、经验数据等。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与不良反应监测及安全性评价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与不良反应监测及安全性评价

3
4 5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背景及现状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从FDA监管历程看我国监管方向
1
基础知识
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 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药品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
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
药品不良反应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相关 概念
药品严重不良反应 药品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 不良事件/药品不良事件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
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 控制的过程。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为控制药品安全性 问题提供预警,因此决定在实际工作中监测 的范围远远大于药品不良反应本身!
药 品 不 良 反

相 关 概 念
药品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
病例太少
1
试验设计太单纯
5 该软件的优点
2
研究时间太短
用药对象条 件控制太严


政策法规介绍
我国药物临床研究模式的探索:
美国FDA的模式
欧盟EMDA模式
目前SFDA已经逐渐将FDA的相应的法规文件翻译成
中文,参考制定我国的法规
I期临床研究介绍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安全性评价
1 3 2
药品不良反应相关基础知识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必要性
6、药品上市后不良反应检测与安全性评价
培训介绍(四)
政策法规的介绍 I期临床试验的介绍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安全性评价
政策法规介绍
两会召开 代表提出议案:“健全机制、保证临床试验受试者的 权益” 1998年 成立SFDA 1999年 修订卫生部制定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 办法(GCP) 2003年 再次修订GCP 2003年以后 逐步形成相应的指导原则

药物临床安全性评价报告

药物临床安全性评价报告

药物临床安全性评价报告撰写规范2005年2月 美国FDA发布2009年6月 药审中心组织翻译诺华制药有限公司、赛诺菲安万特制药有限公司翻译药审中心最终核准目录I. 引言 (1)II. 临床安全性审评的一般指南 (2)A. 引言 (2)B. 术语解释 (3)C. 安全性审评概述 (4)D. 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评价方法的差异 (5)E. 确定和收集安全性审评中的原始资料 (7)F. 在最开始的时候确定重大关注问题 (8)G. 稽查原始资料 (9)H. 个体病例审评/“药物相关性”的目的 (9)III. 对安全性审评报告内容的特殊指南 (11)7.1 方法与结果 (111)7.1.1 死亡 (13)7.1.2 其它严重不良事件 (17)7.1.3 退出研究和其它显著不良事件 (18)7.1.3.1 退出的总特征 (19)7.1.3.2 与退出有关的不良事件 (180)7.1.3.3 其它显著不良事件 (219)7.1.4 其它研究策略 (220)7.1.5 常见不良事件 (203)7.1.5.1 申请人在开发方案中引出(Eliciting)不良事件的方法 (203)7.1.5.2 确定合适的不良事件分类和优选术语 (213)7.1.5.3 常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对不同数据库的评估 (235)7.1.5.4 常见不良事件表 (247)7.1.5.5 鉴定常见和药物有关不良事件 (257)7.1.5.6 补充分析和探索性研究 (258)7.1.6 不常见不良事件 (269)7.1.7 实验室检查结果 (30)7.1.7.1 开发项目中的实验室检查概述 (30)7.1.7.2 选择有关研究/分析法以进行实验室检测值的药物对照比较 (31)7.1.7.3 实验室数据的标准分析和探索性研究 (32)7.1.7.3.1 对集中趋势测量的重点分析 (329)7.1.7.3.2 对异常值或从正常值向异常值变化的数值的重点分析 (329)7.1.7.3.3 显著异常值和因实验室异常而退出 (33)7.1.7.4 补充分析和探索性研究 (34)7.1.7.5 特殊评估项目:肝毒性、QTc、其它 (34)7.1.8 生命体征 (35)7.1.8.1 开发项目中生命体征检查的范围 (35)7.1.8.2 用于整体药物对照比较的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 (35)7.1.8.3 生命体征数据的标准分析和探索性研究 (35)7.1.8.3.1 对集中趋势测量的重点分析 (35)7.1.8.3.2 对异常值或从正常值向异常值变化的数值的重点分析 (35)7.1.8.3.3 显著异常值和因生命体征异常而退出 (35)7.1.8.4 补充分析和探索性研究 (35)7.1.9 心电图(ECGs) (35)7.1.9.1 开发项目中ECG检查的范围,包括对临床前结果的简要综述 (36)7.1.9.2 用于整体药物对照比较的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 (36)7.1.9.3 ECG数据的标准分析和探索性研究 (36)7.1.9.3.1 对集中趋势测量的重点分析 (36)7.1.9.3.2 对异常值或从正常值向异常值变化的数值的重点分析 (36)7.1.9.3.3 显著异常值和因ECG异常而退出 (36)7.1.9.4 补充分析与探索性研究 (36)7.1.10 免疫原性 (36)7.1.11 人类致癌性 (37)7.1.12 特殊安全性研究 (37)7.1.13 戒断现象/滥用可能性 (38)7.1.14 人类生殖和怀孕数据 (38)7.1.15 对生长发育作用的评估 (38)7.1.16 过量给药经验 (39)7.1.17 上市后经验 (39)7.2 患者暴露量和安全性评估的充分性 (39)7.2.1 用于评价安全性原始临床数据来源介绍(暴露人群和暴露程度) (40)7.2.1.1 研究类型和设计 / 患者计数 (41)7.2.1.2 人口学 (41)7.2.1.3 暴露程度(剂量/周期) (42)7.2.2 用于安全性评价的二级临床数据来源介绍 (439)7.2.2.1 其它研究 (43)7.2.2.2 上市后经验 (43)7.2.2.3 文献 (43)7.2.3 总体临床经验的充分性 (44)7.2.4 特殊动物试验和/或体外试验的充分性 (44)7.2.5 常规临床检测的充分性 (44)7.2.6 代谢、清除率和相互作用检查的充分性 (45)7.2.7 对任何新药(特别是那些能够代表新药类型的药物)潜在不良反应评价的充分性;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46)7.2.8 数据质量和完整性的评估 (47)7.2.9 补充递交资料,包括安全性更新数据 (49)7.3 选择的不良反应总结、数据重要局限性和结论 (49)7.4 一般方法学 (51)7.4.1 汇总各研究数据以便评估和比较发生率 (51)7.4.1.1 汇总数据与单个研究数据比较 (51)7.4.1.2 结合数据 (549)7.4.2 探索预测性因素 (53)7.4.2.1 对不良事件检查结果剂量依赖性的探索 (53)7.4.2.2 探索不良事件检查结果的时间依赖性 (54)7.4.2.3 探索药物与人口学之间的相互作用 (55)7.4.2.4 探索药物与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 (56)7.4.2.5 探索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56)7.4.3 确定因果关系 (57)表格目录 (59)药物临床安全性评价报告撰写规范I. 引言本良好审评管理规范(GRP)指导原则拟帮助有关审评员从事临床安全性审评工作(属于NDA和BLA审评程序中的一部分)、为安全性审评报告的格式和内容提供标准统一的要求、同时确保关键内容和分析结果不会因疏忽大意而被遗漏。

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的实施与药品安全性评价课件

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的实施与药品安全性评价课件

问题1
• 我国的GCP适用于哪 期临床试验
• 适用于Ⅱ、Ⅲ 期临床试 验
• 适用于Ⅰ、Ⅱ、Ⅲ 期临 床试验
• 适用于Ⅰ、Ⅱ、Ⅲ 、Ⅳ 期临床试验
问题2
• 药品不良反应与不良 事件的区别
• 是否在临床试验中 • 无区别 • 与药品有无因果关系
问题3
• 严重不良事件包括
• 死亡 • 威胁生命 • 需住院治疗 • 延长住院时间 • 致残或失能
反应停事件以后,1963年西德和荷兰最早建立ADR监 测报告制度。
1964年,英国建立,并成立CSD,报告表采用医药杂 志插页广泛散发,主要由医务人员填报,因其报告表为黄色 卡片-----著名的黄卡制度。
GCP的实施和药品安全性评价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前言
药品是一种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物 质,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可以用来防 病治病,促进病人生理、生化机能的恢 复;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起生理、生化机 能的紊乱或结构变化等危害机体的不良 反应。
GCP的实施和药品安全性评价
一、 药品临床试验中的安全性评价
、程度、治疗、转归) • 研究者的判断 • 报告人信息并签名
问题7
• 临床实验中不良事件 的报告方式
• SAE要求及时报告 • 其他的ADE总结时上

问题8
• 临床试验结束后第二 天发生的SAE应如何 处置
• 救治 • 判断因果关系(半衰
期) • 确定后应报告
二、药品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和安全 性评价
GCP中的有关安全性评价要求(二)
• 第六章40条:
申办者与研究者共同迅速研究所发生的严重不 良事件,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受试者的安全, 并及时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同时向涉及同一 药品的临床试验的其他研究者通报不良事件。

临床评价资料

临床评价资料

附1申报产品与目录中已获准境内注册医疗器械对比表对比项目目录中医疗器械申报产品差异性支持性资料概述基本原理(工作原理/作用机理)结构组成产品制造材料或与人体接触部分得制造材料性能要求灭菌/消毒方式适用范围使用方法……注:对比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增加。

附2申报产品与同品种医疗器械得对比项目(无源医疗器械)附3申报产品与同品种医疗器械对比表得格式对比项目同品种医疗器械申报产品差异性支持性资料概述基本原理结构组成………………注:对比项目至少应包括附件2所列全部项目。

附4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或临床使用获得得数据进行分析评价路径附5文献检索与筛选要求一、检索数据库注册申请人需根据申报产品/同品种医疗器械得具体情况(如设计特征、适用范围等)选择检索数据库,并在方案中论述选择得理由。

数据库得选择应具有全面性,可考虑得数据库类型举例如下。

1、科学数据库: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等。

2、临床试验数据库:如科克伦对照试验注册中心(CENTRAL)、临床试验注册资料库(ClinicalTrials、gov)等。

3、系统评价数据库:如科克伦(Cochrane)图书馆等。

4、专业数据库:如诊断测试索引数据库(MEDION)、骨关节登记数据库等。

二、检索途径、检索词、检索词得逻辑关系为全面、准确地检索出申报产品/同品种医疗器械得临床文献,应综合考虑检索途径得选择、检索词得选择与各检索词间逻辑关系得配置,制定科学得检索策略。

常见得检索途径包括主题词检索、关键词检索、摘要检索、全文检索等。

检索词应与选择得检索途径相适应,考虑因素如产品得通用名称、商品名称、生产企业、基本原理、结构组成、制造材料、设计特征、关键技术、适用范围等。

进行检索词逻辑组配时, 应正确地选用逻辑算符来表达检索词之间得逻辑关系,如逻辑或(OR)扩大检索范围,逻辑与(AND)缩小检索范围。

应在检索方案中论述检索途径、检索词、检索词逻辑关系得确定理由。

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课件(共32张PPT)

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课件(共32张PPT)

受试者分配情况及
试验完成情况指标
统计分析指标
可比性 分析指标
疗效评价指标
安全性评价指标
试验完成情况指标
依从性
人口学特征分析指标 生命体征分析指标
疾病情况(基线)分析指标
治疗前影响因素分析指标
主要疗效指标
次要疗效指标
全局评价指标
治疗中影响因素分析指标
安全性评价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后生命体征监测
Ⅲ期
400例
健康志愿者的安全性或毒性
药代动力学
确定最大耐受剂量
增加用药时间及用药人数
确定不同患者人群的 剂量方案
观测不良反应
Ⅳ期 2000-3000例
新药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good clinical practice
目的: 过程规范、结果可靠 保障受益者权益和安全 伦理性和科学性
研究计划并至少有一次访视记录的全部受试者 ,用全分析数据集进行FAS分析。对脱落病例疗效相关部分的缺失数据, 采用末次访视向前结转(LOCF)的方法进行补充。
符合方案(Per-Protocol,PP)人群
所有符合试验方案,依从性好(实际用药量占应用药量80%~120%),试验 期间未用禁止药物,完成CRF规定填写内容且没有对试验方案有重大违反的受试者 ,构成本研究的PP数据集。
设计CRF
药监部门
伦理委员会
评估 多中心
研究者 研究基地
分类、病毒学检查
安全性评价指标:一般体检项目、血、尿、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GPT)、肾功能(BUN、CR)及不良反应,疗前正常疗后异常者,应定期
复查至随访终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纳入/排除 病程超过48小时者,或病程虽未超过48小时,但已接受其它抗病毒、抗炎等药物治疗;

7.临床评价资料(可编辑修改word版)

7.临床评价资料(可编辑修改word版)

7.临床评价资料
本品属于列入《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第二类医疗器械目录》的产品,不需进行临床试验。

7.1申报产品相关信息与《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第二类医疗器械目录》所述内容的比对资料
7.2申报产品与《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第二类医疗器械目录》内境内已上市同品种医疗器械比对表
【用途】
本产品供医疗单位使用。

【产品结构组成】
医用棉球以医用脱脂棉为原材料制成,A 型经环氧乙烷灭菌,产品无菌,无菌有效期为3 年,B 型未经灭菌处理。

【详细说明】
本产品以医用脱脂棉为原材料制成。

【产品标准】。

药品临床试验设计和评价 ppt课件

药品临床试验设计和评价  ppt课件

药品质量评价
总结词
药品质量评价是对药品生产过程和产 品质量的全面评估,以确保药品的安 全性和有效性。
详细描述
质量评价涵盖了药品的理化性质、生 物学特性、生产工艺、包装材料等方 面的检测和评估。质量评价的结果对 于药品的上市申请和生产许可具有重 要影响。
04
药品临床试验的伦理与法规
伦理审查
伦理审查是药品临床试验的重要环节,目的是确保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得到保障。
药品临床试验应遵循伦理原则,保障受试 者的权益和安全,避免任何形式的损害和 伤害。
随机对照原则
盲法原则
药品临床试验应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受 试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以评估 新药与对照药物的疗效差异。
药品临床试验应采用盲法原则,确保试验 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02
药品临床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类型
03
知情同意书需由受试者或其法定代理人签署,确保 受试者在充分了解情况下自愿参加。
药品临床试验的法规要求
01 药品临床试验需遵循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的相关法 规和指导原则。
02 法规要求对试验方案、组织实施、数据管理、统 计分析等全过程进行规范。
03 药品临床试验的合规性是确保试验结果可靠性和 受试者权益的重要保障。
详细描述
通过对照试验的方式,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药品使用后的病情改善程度,从 而判断药品的有效性。有效性评价通常采用临床指标、生理指标和生物标志物 等作为评估依据。
安全性评价
总结词
安全性评价旨在评估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和风险。
详细描述
通过监测和记录受试者在药品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生命体征变化和实验室检 查结果,对药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安全性评价对于药品上市后的长期使用至关 重要。

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中度不良事件
共发生XX件,占比XX%,主要表 现为腹泻、皮疹等症状。
重度不良事件
共发生XX件,占比XX%,主要表现 为严重过敏反应等。
风险因素识别与讨论
药物相关风险
部分药物可能导致过敏反应或肝 肾损伤,需密切关注患者用药情
况。
患者相关风险
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因 素可能影响安全性评价结果。
操作相关风险
安全性评价结果讨论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大多为轻度反应 ,显示出该药物较好的安全性。
安全性指标正常
经过对治疗组患者的各项安全性指标进行检测,如血常规、尿常规 、肝肾功能等,均未发现异常,进一步证实了该药物的安全性。
安全性风险分析
虽然该药物在安全性评价中表现良好,但仍需关注其可能存在的潜在 风险,如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等。
加强基础研究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试验
深入探究疾病发生发展机制,为新药研发 提供更多理论支持。
通过多中心合作,增加样本量,提高研究 结果的可靠性和普适性。
关注个体化差异
探索联合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病情制定精细化治疗 方案,提高疗效。
尝试与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以 期获得更好的疗效。
对临床应用推广建议
复发率
经治疗后,患者的复发率 降低,证明治疗方案具有 长期疗效。
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 率较低,表明治疗方案的 安全性较高。
不同组别间疗效差异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在治愈率、有效率和病情缓解 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显示治疗 方案的优越性。
不同剂量组比较
不同疗程组比较

安全性评价.优秀PPT资料

安全性评价.优秀PPT资料
➢ 给予方式一般为一次性给予受试物,也可 一日内多次给予(每次间隔4~6h,24h内 不超过3次,尽可能达到最大剂量,合并作 为一次剂量计算)
➢注射小鼠0.5ml/只,大鼠小于1.5mL/只较 宜
剂量选择及分组
剂量设计合理是LD50测定准确的关键。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受试物的化学结 构和理化性质,以及确定测定LD50的 计算方法后,首先进行预备实验。其 目的是确定0%及100%致死量的估计 值,以便决定分组数及剂量
V=20*20*0.2mL/10g=8mL,为了使V能被1-r整除,所以每组配制 9mL药液
(5)计算母液药液量剂浓度
V母液=V/(1-r) C母液=Dmax/d V母液=9mL/(1-0.7)30mL C母液=(500mg/ kg)/(0.2mL/10g)=25mg/mL=2.5%
(6)低比列稀释
一般选用成年小鼠或/和大鼠,体重范 围小鼠18~22g,大鼠180~220g,雌雄 各半,健康和营养状况良好。如已了解 受试物毒性,应选择对其敏感的动物进 行试验,如黄曲霉素选择雏鸭,氰化物 选择鸟类。动物购买后适应环境3~5天
动物分组
按体重随机分组方式分组
体重按四舍五入:19.9g和20.4g为20g 小鼠体重相同做相同的标记 巡回顺序分组
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V母液=V/(1-r) 急性毒性试验一般与药效学研究同时 进行,通过急性毒性研究资料和药效学研 C母液=Dmax/d
(1)已知Dmax=500mgkg,Dimn=50 mgkg,相差10倍,选择1:r=1:0. 常采用经口或注射途径。
究,获得治疗指数或其他定量指标,初步 受试物的给予途径及方式
正式实验分组
分组组数(G)以5~8组为宜,组过少不能 反映量-效关系,过多可能会导致高剂量 组死亡率低于低剂量组现象出现。组间剂 量比值1:r为1:6或0.85为宜

临床检验项目安全评估

临床检验项目安全评估

临床检验项目安全评估
临床检验项目的安全评估是衡量该检验项目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风险的评估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检验方法的安全性评估:评估检验方法是否精准、可靠、重复性好,避免误判和漏诊。

评估检验仪器设备是否安全可靠,是否符合医疗设备管理规范。

2. 试剂和标准品的安全评估:评估试剂和标准品的来源和质量,确保不含有有害成分和微生物污染。

评估试剂的保存和使用方法是否安全可靠。

3. 样本采集的安全评估:评估样本采集的方法是否安全无痛、无创伤,并确保采样过程不感染患者和医务人员。

评估样本的质量和保存方式是否符合规范。

4. 结果解读和报告的安全评估:评估结果的解读是否准确可靠,报告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检验报告的安全评估:评估检验报告的信息是否准确、完整、易读,并确保报告的保密性。

6. 检验质量控制的安全评估:评估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是否可靠,避免误差和风险。

7. 其他安全问题的评估:评估临床检验项目的安全操作规范是否符合规范,评估人员培训是否充分,评估设备维护维修是否
及时。

这些评估工作有助于提高临床检验项目的安全性,减少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风险,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