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历史备考策略:历史高考中开放性试题答题技巧与模板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小论文题)解题指导方法
历史干货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小论文题)解题指导方法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认识:该试题分值固定、属于开放性试题。
它的开放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材料开放、问题开放、答案开放、学生的思维开放。
解题技巧指导:步骤一:看问题、明要求、确定对象步骤二:细读材料提炼观点在提炼观点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言简意赅并要用专业术语表述。
步骤三:组织答案(要求段落化、要点化但不主张序号化)在组织答案时要分三段:第一段观点部分。
在这一部分中要求你做到两步,第二段:史论结合部分(7---8分)在这一部分中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运用史实来论证你选择的观点,尽量要做到史论结合。
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
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
思路二:外因、外因。
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
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第三段:评论部分。
(2---3分)用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
(这个结论一定要结合这道题目的内容写出,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和相关的历史史观以及历史发展的趋势等来论证。
)一、题型1、从常规出题来看,它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某种观点或看法,要先行明确表态(是否正确;是否全面等)后再进行分析解答;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另一类则是一题中有几种不同的观点或看法,要先行或先后明确表态,然后分别进行论证。
2 、从材料陈述看一类是材料观点直接给出;另一类是观点间接(观点隐含)给出3、设问类型看:包含评述,评价,评论三种(1)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性质、地位、作用、积极意义或者影响等;(2)评述则是把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史学观点等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即边叙述边评价,或者先叙述再评价;(3)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或评价注意:(1)评价偏重于从史实中得出结论;评述类偏重于叙述史实;评论侧重于运用辩证史观或者唯物史观,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的认识;(2)评价、评述类设问一般含有标志性的词语,如:评价、简评、评述、说明、论证、如何解释、你认为、你的看法、你的观点、如何理解等;历史人物评价:(1)定性评价即整体评价;(2)定量评价,即以史实说明。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命题与解题方法指导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命题与解题方法指导题材内容:已使用过的有文字、图示、地图、图像、图表等几大类,文字类材料则包括文献摘引、观点介绍、目录摘抄、“公式”等,纷繁多样。
试题特点开放性试题被称为高考的试验田,其开放性已获得各界好评和认可。
特点:切入:试题一般以图片、历史地图、文字等材料作为历史信息的载体,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通过材料给定探究的范围,列出材料情景包含的多种观点,让我们选定(或提取)一种认同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由于认同的观点不同。
答案:具有非唯一性,没有正误之分,言之成理即可。
但需要克服凭感觉和所学知识照本宣科浅层次作答的思维定式,要通读材料、把握概念,细读材料、确定答题方向;对认同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设问方式:从答案生成看,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类型一:自拟论题类解题要领:1、观点要明确,最好是一具完整的话。
所谓观点明确,不同于观点正确,只要有明确的观点,即使不正确,也能获得“观点”这一项分数。
(阅卷一般论点满分是2-3分)2、论证过程是最能体现历史解释核心素养能力考察要求的。
行文结构上按照论点、史实、总结的步骤答题,包括分阶段阐释,分层表述,注重结构完整性。
具体论述过程要讲究格式,史论结合。
在高考评分中对论文的结构是要计分的,这就要求考生应该在论文中分段,突出结构。
具体论证过程中,如果单列政治、经济、思想原因的话,最好也将它分开写,这样显得有层次结构。
在具体论述过程中,一般建议学生写2个以上的史实,并且最好做到史论结合;所选取的史实最好是自己熟悉的,又能紧紧围绕材料;也可以尝试从正反两面举例来印证论点,增强说服力和论述的辩证性,体现出历史价值取向;行文时,注意史实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历史背景与历史过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历史现象与历史特征之间的逻辑关系;历史人物与历史环境之间的逻辑关系;行文一定要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切忌口头语。
单纯的史实堆砌,或者是整篇的论述,都是不能得高分的。
2018年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及解题技巧
2018年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及解题技巧【一】高考历史2018万能解题技巧背景,条件,内容等。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
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
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策略:开放式试题及解析题答题技巧 课件(共34张PPT)
观点2:西方崛起是本土文明延续和外来 文明综合作用的结果
参考答案二: 观点: 我认为西方的崛起主要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但也受到其他文明成就的影响。 论证: 西方的崛起的开端是新航路开辟。对外:殖民扩张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民主科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政治:通过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确立。经济: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 产力水平。所以西方的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 中国古代文明长期世界领先,对西方崛起产生巨大影响。如:四大发明传到欧 洲,对西方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西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创 造了条件,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由此可知:西方的崛起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半命题小论文(2016年Ⅰ卷)
【解题技法】
• 历史开放型主观题答题做法“三方略”: • ⑴提:明确选择一种观点,选取阐述观点应遵循如下“三最”原则:选择与教材 观点最相近的观点;选择自己最熟悉的观点;选择能答出最多“条目”的观点。
• ⑵论:史论结合,进行论述。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 一,理由是否充足。 • ⑶总:前后呼应,画龙点晴。在作答时,比如同意积极作用为主,也有消极作用, 那应该先回答积极作用,后回答消极作用;反之,亦然。
2014年 2015年
关于抗日战争内容的“教材目录”。 科技与生产力之间关系的“公式”。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2016年 2017年
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 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 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年高考历史试卷的题型解题技巧.doc
2018年高考历史试卷的题型解题技巧2018年高考历史试卷的题型解题技巧高考历史试卷的题型解题技巧一问答题的文字表达基本方法: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高考历史试卷的题型解题技巧二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基本方法: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
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
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高考历史试卷的题型解题技巧三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
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高考历史试卷的题型解题技巧四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基本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
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高考历史试卷的题型解题技巧五比较项的确定方法基本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
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
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
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
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
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高考历史试卷的题型解题技巧六分析和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2018年高考历史41题答题技巧及解题套路
2018年高考历史41题答题技巧及解题套路【一】2018年高考历史41题答技巧1、重在创新,年年“变脸”(改革的“试验田”)不论“包装”怎么变,考察的核心没有变,都注重对史论结合能力的考察。
从2012至2015年,41题始终要求我们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论证或者要求提出不同的观点进行论证,或者提出修改意见并加以说明,或者找出一种或多种变化趋势进行解读说明。
2、命制多与史学前沿动态相联系(引入史学最新研究成果)3、基本是开放性试题(一题多解,答案多元化)分类型掌握突破1.找变化趋势,并分析说明(解读)类题这类题目一般要求从所提供的材料、表格或图片中选取一种或两种变化趋势,并结合史实进行说明、阐释或解读。
2. 例:(2015·全国ⅱ卷)(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2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表2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
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解题关键点(类型模版):1.第一步必须找出并选取一种变化趋势(4分)a.材料中可能有多种变化趋势,尽量选取那些宏观(主要)的变化趋势进行解读。
b.确定变化趋势时,一定要“深谋远虑”,结合自己的史实掌握情况确定,确保分析时有充分论据,有话可说。
c.注意格式:变化是从(由)……到……,一定要体现出动态的变化过程(不能只答变化的结果)。
2.第二步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明确时空限制,筛选符合时空要求的史料,注意史论结合。
3.注意识别同类型题的不同变式,做到举一反三。
【二】高考历史41题类题型特点 1.一是突出考察了考生的价值观,具体来看就是史观的理解运用,如15年全国卷1第41题主要要从唯物史观来分析这个公式,而16年全国卷1的第41题主要是从文明史观来解析运用,都不是简单记一记概念就能行的,而是要真正理解,并且能与所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行。
2.二是突出考察学科思维能力,主要是史论结合以及建立这个思维基础上的逻辑推理能力。
高考二轮复习高考历史 课标版 高考增分第三招突破历史“开放性”试题的四大策略word
高考增分第三招 突破历史“开放性”试题的四大策略策略一 熟练掌握“设计论题并论证说明”类设问的答题技巧解读1.题型分析此类题主要的命题特点是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设计论题或者问题(如提出议题,修改观点或改写、续写等),并阐述你设计的论题或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2.基本方法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答题的要求,再根据要求下笔作答。
这类题的答题要求与方法一般为:(1)提出你的论题或设计。
(2)阐述你的论题或论证你的设计理由。
(3)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说明。
(4)论述时要求史实准确、言之成理、论述充分、逻辑严密,实际上是确保说明的观点是必然的、可靠的、无懈可击的。
(5)论述时要求表述清楚。
这里既包括高考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又包括对史实概括的合理性,也包括对事实阐释、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当然还包括逻辑上的一致性和思维的连贯性。
例证1.(2016课标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
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
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
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定的生产方式要求有一定的运输方式(运输工具)与之相适应,生产方式的革命必定伴随着运输方式(运输工具)的革命。
交通运输一旦与新的生产方式相适应,会反过来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据马克思《资本论》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交通与社会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策略二 熟练掌握“提供观点探讨论证”类设问的答题技巧解读 1.题型分析(1)回答观点型开放性试题常常需从新闻时事、社会生活、历史图片等方面入手,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要求以宏观和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公正、客观地分析每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2018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0、41题备考策略-(共51张PPT)
的论证模式是完全符合此类试题高考评分标准的。
2021/2/4
23
四、高考回顾——评论历史观点
2017全国卷一(12分)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 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 论题,20并21/结2/4 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2。4 )
论点与论题的区别
论题:论述的问题或对象;(有待证明) 论点:你对论述问题的观点;(完整的判断句,观点要 明确,态度要鲜明)
2021/2/4
25
(可微观论题,也可宏观论题)
论题: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差异性
明代朝贡贸易与殖民贸易的差异性
明代传统科技与近代科技的差异性
明代东西方人文主义作品的差异性
12交通信号灯——1868到20世纪80年代
2021/2/4
2
1.命题手法 (3)中外对比: 如
132爱因斯坦热兴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外 141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明朝中外对比 152孟子与苏格拉底——轴心时代的中西对比 162国际人口迁移与中国移民——中外对比 163清朝救济与英国济贫——中外对比
新航路的开辟后,中国的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美洲白 银大量流入中国,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一条鞭法改 革,推行货币地租,征收统一的银两;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 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国人口的增 值;欧洲传教士东来,客观上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也把 中国文化带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的进步。
材料题答题方法
5化 (呈现在卷面上的答案)
(1)提示化 ,要善于使用提示语,问题的关键词、要点的关键词 要写在前面。 (2)序号化,要善于使用序号,使答案要点分明,条理清楚。 ①……②…… (3)要点化,面要宽、点要多、话要短。尽可能打开思路,多角 度列出要点。答题语言尽量做到概括,尽可能地用历史学科语言。 (4)段落化,最好能一个要点一段,即使空间不够,也要尽量做 到每个要点之间留2个字的间隔,尽量使要点一目了然,便于老师 阅卷。(让评卷教师很喜欢你的试卷,不自觉就给你高分。) (5)准确化,杜绝出现错别字或最大限度地减少错别字。
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策略【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策略介绍】
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策略【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策略介绍】高考已经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历史的备考策略你计划好了吗?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提供关于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策略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回归教材教材是学习的对象,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和根本,具有全面的基础知识,是学生答题的前提,是解答好试题的基本保证。
要取得理想的成绩,就必须回归课本,强化基础,这是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经过几轮复习过后,在最后的备考阶段,我们很多考生往往忽视了课本知识,纯粹为了做题而看题,结果容易出现考试答题脱离教材,或者是结论性的语言理解不到位,概念性的知识记忆不准确,很多同学常常出现最后好像什么都不知道的复习备考感觉。
2007年的我省高考文综历史卷得分偏低,究其原因,就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应变能力差等原因靠成的。
因此,回归课本,依据考纲,夯实基础是当务之急。
历史知识面覆盖广、层次深、能力标准要求高,一般地讲,要熟记教材的基础知识,牢记教材的每一节内容、每一个知识点。
为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要求学生在复习中一定要多看教材,对教材的阅读至少要达到五、六遍以上,甚至还要过好背这一关。
只有过好了背这一关,知识才能运用自如,才能熟能生巧,这样就会为我们以后的复习逐渐扫清障碍,最后真正做到胸有成竹。
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必须以扎实的历史知识作基础,即使是解答那些对历史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理论分析性的历史问答题,如果没有全面准确地掌握有关的历史知识,能力的考查和培养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全面的掌握基础知识,不仅要掌握教材中的目录、正文、小字、注释、课本插图、年表、课后习题。
还应包括教材涉及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历史事件及其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等在内。
只有准确理解、深刻挖掘其内涵,才能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为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奠定基础,也只有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才能应对高考命题的不断发展变化。
2018年全国3卷历史41题试题分析和备考策略(共13张PPT)
表4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 中中 中下
下下
(圣 (仁 (智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愚
人) 人) 人)
人)
尧、 舜周 文王 孔子
孟子 屈原 荀子
子贡 范蠡 廉颇
老子 商鞅 韩非
齐恒 公吕 不韦 荆轲
秦始 皇李
斯 陈胜
宋襄 公
夏桀
商纣
看法3:汉代班固评价人物等级的标准反映其渴望仁 政,反对暴政的思想。 说明:班固把实施仁政、提倡仁政的人物都给予了 很高的地位,把夏桀、商纣实行暴政的人物给予了 下等的地位,体现了其渴望仁政,反对暴政的思想。
表4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 (圣 人) 尧、 舜周 文王 孔子
中中 (仁 人)
孟子 屈原 荀子
中下 (智 人)
子贡 范蠡 廉颇
中上
老子 商鞅 韩非
中中
齐恒 公吕 不韦 荆轲
中下
秦始 皇李 斯 陈胜
下上
宋襄 公
下中 夏桀
下下 (愚 人)
商纣
看法2:班固评价人物等级体现了汉代的治国思想。 说明:班固把儒家学说主要人物孔子、孟子等人称为圣人、仁 人、智人,给予他们上等人的地位,切合了汉武帝以来独尊儒 术的治国思想。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处于中上地位,说明道家无 为而治的思想对汉代影响深远。把商鞅、韩非子等法家代表人 物放在较高地位,体现了汉代外儒内法的治国思想。
三、高考备考策略
1、启示
①本题用表格的形式设置材料,需要考生最 大限度的获取表格中有效信息,充分调动和 运用所学知识,对学生能力要求极高。 ②解答本题时所需知识较多,不局限于教材 知识,涉及初中所学历史知识和日常积累的 历史知识,知识面要求广。
【高考历史】探讨开放性试题的应对策略与开放性作业研究
【链接知识】
鸦片战争爆发原因:(1)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为了打开中国市 场,夺取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2)重要原因: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国力衰弱为英国发动战争提供 了可能。(3)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即林则徐虎门硝烟引起英国不满。
【整理答案】
观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中英外交礼仪规则的冲突。 我认为该观点是错误的。 论述:(1)19世纪40年代,工业革命使英国生产力极大发展,抢占广阔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成为 其迫切需求。(2)正当的中英贸易中,英国贸易入超,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3) 鸦片泛滥给中国造成了巨大伤害,清政府开展了禁烟运动。英国以此为由,发动了鸦片战争。(4)腐朽的 清政府战败后,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被迫割地、赔款和开埠通商,开始丧 失领土、关税、司法等主权。 综上,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绝不是什么礼仪规则的冲突,而是其发动的一场赤裸裸的侵略战争。
(2)解读材料不细心,提取有效信息不准确甚至错误。如2013年Ⅱ卷第41题 要求根据清朝太和殿和英国白金汉宫、唐宁街10号的图片,提取材料中的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有相当一批同学答出了 白金汉宫金碧辉煌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等深深打上极“左”烙印的内容。
(3)搞不清观点性语言的描述。如2016年新课标卷Ⅱ第41题,要求根据玄奘 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及节选《中华文明史》关于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简 介,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 述。许多同学以“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等故事名称作为观点。
二、分类及应对之策
从设问及作答的要求来看,主要分为三类
1、论证别人的观点题 2、发现历史问题类(即提取信息说明类) 3、论证自己的观点题
【通用版】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开放题 解题技巧及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通用版】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开放题解题技巧及专项练习题高考历史开放题从不同的角度来分,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从材料内容的表述及题目设问的角度看,可分为提取观点论证型和提取信息说明型;第二种是从材料呈现的形式看,可分为文献型和图表型。
本专题以第一种分类为主线,通过对不同类型开放题的针对性训练,掌握开放题的题型特点和解答思路、技巧,提高开放题的得分率,助力同学们高考!一开放题解题方法开放题题目材料或设问,往往或隐或显地呈现了固定的“观点”(“信息”),因此,答题时考生须先阐释材料中已明确或蕴含的观点(信息),然后作出判断(信息类的不用判断),接着进行评述、论证、阐释、或说明。
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审问题,明确题目的要求。
一要注意题目要求回答的关键词,如“观点”、“信息”、“现象”、“说明”、“论述”等,二是明确题目要求论述的时空范围(是中国古代、中国近代、中国现代、还是世界近现代等等);三是答题要求,即在题目问题后用“()”另外进一步做的要求。
第二步:审材料,明确材料的观点(信息)。
首先,要注意材料形式(是文献型、图片型、地图型或表格型等)及材料引自哪一本或几本著作(论文),有时材料出处也是解题的关键。
接着,带着题目关键词去阅读分析材料,对文献型材料注意分层,并用“//”符号隔开,以便对每一个层次的观点(信息)进行概括,有助于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观点(信息)。
对图表类的材料,则注意图表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就是观点(信息)的主语;然后注意图片、表格所给的信息,尤其是其呈现的变化或共同之处,变化的内容或共同之处就是论题的宾语。
如2018 年卷Ⅲ第42题,表格标题“东汉班固所撰的《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表”就是观点的主语,即“东汉班固所撰的《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表体现了什么”。
又如2019年卷Ⅲ第42题表格标题“《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就是观点的主语,即“《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体现了什么”等等。
届高考历史备考策略及历史高考中开放性试题答题技巧与模板
02 答题技巧
审题技巧
01
02
03
审题型
明确题目类型,如简答、 论述、分析等,不同题型 有不同的答题要求。
审设问
仔细阅读设问,明确题目 要求回答的内容,把握答 题方向。
审材料
认真阅读材料,提取关键 信息,理解材料的中心思 想。
答题思路
构建知识体系
在答题前,应先梳理相关知识点 ,构建知识体系,确保答题内容
论述题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论述,答题时需注 意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并适当结合实五年高考历史真题的出题规律和趋势,分析不同题 型和知识点的分布情况。
对比不同年份的真题,找出高频考点和重点,为备考提供 指导。
常见题型解析
针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常见 题型,分别总结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
03 模板学习
选择题模板
01
掌握选择题答题技巧
02
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 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答题时 需仔细审题,排除干扰项,选出 正确答案。
简答题模板
熟悉简答题答题步骤
简答题要求学生准确、简明地回答问 题,注意答案的条理性和逻辑性,避 免冗长和无关的表述。
论述题模板
掌握论述题答题方法
全面。
分析问题
针对题目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 次的分析,挖掘深层次的原因和影 响。
逻辑清晰
在答题过程中,应保持思路清晰, 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回答。
语言表达
准确表述
使用准确的历史术语和概 念,避免口语化和歧义。
简洁明了
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 尽量精简语言,避免冗长 和重复。
条理分明
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 回答,使答案条理清晰, 易于理解。
高考历史全国卷开放题解题技巧、解法及训练 (1)
历史开放题解题技巧、解法分类及训练高考历史开放题从不同的角度来分,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从材料内容的表述及题目设问的角度看,可分为提取观点论证型和提取信息说明型;第二种是从材料呈现的形式看,可分为文献型和图表型。
本专题以第一种分类为主线,兼顾第二种分类,通过对不同类型开放题的针对性训练,掌握开放题的题型特点和解答思路、技巧,提高开放题的得分率,助力同学们高考!一开放题解题方法开放题题目材料或设问,往往或隐或显地呈现了固定的“观点”(“信息”),因此,答题时考生须先阐释材料中已明确或蕴含的观点(信息),然后作出判断(信息类的不用判断),接着进行评述、论证、阐释、或说明。
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审问题,明确题目的要求。
一要注意题目要求回答的关键词,如“观点”、“信息”、“现象”、“说明”、“论述”等,二是明确题目要求论述的时空范围(是中国古代、中国近代、中国现代、还是世界近现代等等);三是答题要求,即在题目问题后用“()”另外进一步做的要求。
第二步:审材料,明确材料的观点(信息)。
首先,要注意材料形式(是文献型、图片型、地图型或表格型等)及材料引自哪一本或几本著作(论文),有时材料出处也是解题的关键。
接着,带着题目关键词去阅读分析材料,对文献型材料注意分层,并用“//”符号隔开,以便对每一个层次的观点(信息)进行概括,有助于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观点(信息)。
对图表类的材料,则注意图表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就是观点(信息)的主语;然后注意图片、表格所给的信息,尤其是其呈现的变化或共同之处,变化的内容或共同之处就是论题的宾语。
如2018 年卷Ⅲ第42题,表格标题“东汉班固所撰的《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表”就是观点的主语,即“东汉班固所撰的《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表体现了什么”。
又如2019年卷Ⅲ第42题表格标题“《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就是观点的主语,即“《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体现了什么”等等。
2018年高考文综历史开放式论述题的解答策略
二、开放式习题的备考
(一)高考真题回顾:
出处 07宁夏 08海南 10全国 14四川 材料 文字材料 文字材料 文字材料 时间坐标 问题 论证历史观点,认识历史观点 评述历史事件 认识历史观点 叙述历史趋势
一卷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二卷
无
三卷
根据文字材料评“西方崛起”的观点 根据文字材料和框架图示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根据汉唐地图图片提取 信息并加以说明 对抗日战争目录提出修 改并说明理由 对科学技术公式进行探 讨 根据中英建筑图片进行中 英比较 对比两份世界近代史目录, 指出不同并分析原因 根据现代中国节假日统计 表格指出变化趋势并分析 原因
一、高考文综历史科目
(二)一直在变:试题命制
1、命题人员的变化: (3)现阶段:杨宁一为代表的命 题组,包括刘芃、何德章、李少兵、 吴伟、张帆、杨玉圣、郝瑞庭等。
人物 杨宁一 曹大为
研究方向 世界近代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日本史;美国史 中国古代史;中国社会史;中国文化史,侧重古代女子 教育;通史构建;中华文明与振兴;文明碰撞与融合; 中国古代民族史;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经济史 中国现代宗教文化;风俗节日文化;乡村社会变迁;民 国时期的西式风俗文化;民国时期的社会思潮 美利坚合众国史;美国宪政史;影像中的历史 蒙元史;中国古代民族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中华民国史;中国国民党史
♪互补一义:经络畅通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 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 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 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 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 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 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 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 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文 其他中古 一路一带
16(3) 自开商埠
17(1) 中外事件 17(2) 钟表演变
提取信息并分析
自拟论题并阐述 拟定论题并阐述
图文
无
扩大开放
文明
整体 社会
表格 相互关联 社会转型 表格 两条信息 科技创新
一.41题题目类型
从问题设置的角度: 观点类:提取、评析、探讨、论证; 信息类:提取、区分、修改、补充; 论文类:自拟主题并阐述、论证。 从材料呈现的角度: 文字类: 特色文字类:表格、目录、框架、公式; 图片类: 地图、建筑、人物; 从有无限定的角度: 无限定词类;有限定词类;
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 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同。 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 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三)信息类(提取型)方法总结: 先提取信息(现象),再说明信息(原因、 特点和影响等)。
(2014·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 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14(2) 世近目录 指出不同分析原因 目录
无
无
史学研究
史学研究
革命
革命 社会
15(1) 发展公式 运用史实进行探讨 公式 世近现史 科技价值
15(2) 假日变化 指出趋势说明原因 表格
16(1) 制度构建 16(2) 文化交流 自拟论题并阐述 提炼观点并论述
无
调整假日
制度自信
社会
文明 整体
文字 世界史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 反应”模式。 •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 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 评析,史论结合。) 那么,材料中的观点是什么? 请同学们画出来
三.解题方法与技巧
(2012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 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 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 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答题技巧及模板
年份
主题
设问
材料
限定
相关
史观
11
西方体
12
冲击反应
评析模式
提取信息并说明 提取信息并比较
图文
地图
无
无
史学研究
图像史学
近代化
无 文明
13(1) 汉唐地图 13(2) 中英建筑
图片 关系角度 史学研究
14(1) 抗战目录 提出建议并说理由 目录
方法:求同、求异、找变化
求同:审查两幅图片的相同之处。州、道开始都是监察 区,但是后来却演变成行政区,是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 度变迁的。
求异:查看两幅图片的不同之处。如汉代州名与唐代道 名有很大不同,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找变化:看从第一幅图到第二幅图发生了哪些变化,提 炼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如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 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 有了很大发展。
(一)观点类(评析型)方法总结
提炼观点 — 表明态度 — 史实论证 — 总结提升
(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求。(12分) 材料: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 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 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 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 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 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 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 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参考答案二:
• 不同意这种观点。 • 这种观点实质是西方中心论,过分夸大了西方在 近代中国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中国近代社会的发 展实际上很大程度是中国自身进步的结果。从思 想上,明末清初就已提出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 制思想;经济上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总结:是西方的侵略中止了近代中国的发展。中 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很大程度是中国自身进 步的结果。
参考答案一:
• • 总观点: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 生剧烈变化。本人认为该观点正确。
分观点一:西方的冲击使中国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鸦 片战争、洋务运动等。 • 分观点二:西方的冲击使中国政治发生了重大变化。百 日维新、辛亥革命等。 • 分观点三:西方的冲击使中国思想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 维新思想、革命思想、新文化等。 • 总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迫开始近代 化进程,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 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 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 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 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 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 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 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二)观点类(论证型)方法总结: 1、阅读材料,把握材料中心思想,找出 关键词; 题) 2、根据材料主题,提出论题;(论述问 3、结合史实,对论证的问题进行论述。
(2013·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 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二.开放性试题的“开放”趋势
评(析)材料观点 提取说明材料信息
修改说明材料信息 探讨论证材料观点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 “开放”的空间、力度越来越大 历史学科素养要求越来越高
三.解题方法与技巧
(2012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 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 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 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