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基地发展产业集群探析_韩晓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基地发展产业集群探析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韩晓黎 陈 飞
中广电设计院 吴纯举 张 黎
【摘要】影视基地作为一种影视产业的集聚现象,要体现出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果,必须以产业集群的构建为基础。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现状,随后阐述了影视基地发展产业集群的必要性,并在分析我国影视基地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影视基地产业集群的对策。
【关键词】影视基地 产业集群 产业链
一、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现状
我国最早的影视基地是始建于1987年的央视无锡太湖影视基地。此后25年来,全国先后崛起的影视城已有千座。由于影视基地的发展伴有非常大的不稳定性,因此,或许最专业人士也无法给出一个我国影视基地的具体数量。在众多的影视基地中,也有在业界鼎鼎有名的,如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央视无锡太湖影视基地、中影集团数字电影制作基地等,这些影视基地在投资和规模上越做越大,瓜分了国内影视拍摄基地和娱乐主题公园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其它大部分影视基地则经营惨淡。据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影视中心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千座影视城中有95%的项目投资过亿元,目前已有80%的影视基地出现了亏损,有15%的影视基地则勉强维持,只有5%的影视基地可以实现盈利。虽然多数影视基地出现了亏本,一批新的影视基地却仍在跑马圈地,重复建设,使本来已经严重供大于求的影视基地,变得雪上加霜。尤其是随着2009年7月《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颁布,中国各地又掀起一股建影视基地的热潮。有数据显示,当下中国已经立项通过审批的影视基地有110余家,除此还有很多在建的项目和计划建设的项目。可见,盈利难并没能阻止各地对影视基地的追逐。寄希望于影视宣传的放大效应,寄希望于旅游能给城市带来的经济增长,寄希望于影视基地壮大之后带来的产业链的衍生,是影视基地建设火热的根源所在。但是,由于仓促上马,缺乏长期的规划和特色定位,大部分影视基地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形成良性的产业链和影视产业集群。与之相对应的是,无论是美国的好莱坞、日本的东京影视,还是印度的宝莱坞,都是影视产业的聚合中心,电影的筹拍、后期制作、出品等都集聚在一起,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可以说,缺乏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中国大多数影视基地无法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二、影视基地发展产业集群的必要性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现象。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影视产业实际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涉及影视作品的生产、交易、传输、技术支
持、服务支持等多个环节,集群式发展是影视产业的一个应有的特点。影视基地产业集群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资源集聚效应。发展产业集群,可以产生滚雪球式的集聚效应,吸引更多的影视相关企业到此集聚。集聚本身产生的外部经济就是外部企业进入的动力,产业集群的雏形一旦形成,便进入了内部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过程,即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与机构向该影视基地聚集,而新入驻的企业与机构又增强了该影视基地的产业集群效应,如此产生滚雪球效应,推动影视基地快速发展。
二是提高了分工与协作效率。大量的企业集聚于影视基地,可以进一步加深基地内企业生产的分工和协作。集群内部形成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降低了交易成本,创造了外部经济和集体效率。同时在集群内部的制作、租赁、剧本、道具、编辑和灯光等相关企业通过集体学习和干中学,促进了企业创新。同时,集群企业建立在共同产业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下的人与人之间信任基础上的经济网络关系,可以减少企业之间的相互欺诈,对于维持集群稳定和提高生产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是对新企业的带动效应。在影视产业集群内部,不仅有很多的相关企业集聚,而且还有很多相应的中介服务机构、专业人才及新企业在此发展,可以面临更多的市场机遇,获得更丰富的市场信息及人才支持,从而降低市场风险。而且由于集群内部分工的不断细化,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新生企业,使集群的产业配套体系和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产业链条不断延长,从而进一步增强集聚体自身的竞争能力。
三、我国影视基地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各省、市兴建影视产业集聚区的规划举措,影视基地产业集聚的地理形态特征日益凸显,但影视产业集聚的内涵特色未能完善,产业优势尚未形成。大部分影视基地仍然存在着“有企业,没产业”,或者有产业集聚,但产业与产业之间缺乏关联度、甚至没有关联度,使影视基地经济效益低下的状况。一些地方政府的功利心态导致各地影视基地建设出现“圈地化”和“运动化”倾向。总结起来,我国大多数影视基地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产业定位不清。近年来,影视拍摄制作影视基地化已经成为我国影视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但影视基地化只解决了产业集中或集聚问题。许多影视基地盲目发展,缺乏功能分区,专业化分工不明确,缺乏突出的产业优势,总体产业定位不清,不利于资源的集中配置,所以主导产业的主导作用淡化,不能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
二是产业链多而短,产业关联度不高。国内外成功的影视基地,无一例外都有良好的产业定位和协调的主辅产业关系。我国很多影视基地为了短时间内聚集人气而制造繁荣,过于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和相互渗透性,即没有适当引进上下游产业,导致影视基地内无法形成有效的产业链,企业之间由于缺乏必要的产业联系,难以进行有效的创新和降低彼此间的交易费用。另外一个倾向则是过度依赖吸引国内外知名影视企业,导致入驻企业因缺乏根植性而难以建立信任基础和形成产业氛围,因而无法产生企业聚集带来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影视基地也就难以形成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是产业配套服务业薄弱。我国大多数影视基地在进行产业集聚时,只注重发展核心产业本身,投融资、展示、营销、广告等外围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为整个集群发展服务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代表整个影视产业集群内大多数企业利益、并成为其与政府和社会各界交往的影视服务机构不发达,也缺乏为影视产业培养专用性人才的教育机构和完整的培训体系。
四是低水平重复建设。为争夺有限的政策资源和企业资源,我国影视基地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导致各影视基地及其入驻企业良莠不齐,部分影视基地有房地产化倾向。此外,为吸引影视企业入驻并鼓励更多新创影视企业成立,很多地方政府承诺对入驻企业提供从政策到资金等多方面支持,政府承诺提供了影视企业选择入驻影视基地的重要激励,但是由于影视基地的建设与发展过于依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