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大团圆结局体现的民族文化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化 万 象
328
2 0 0 9 年第 期
8
安徽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大团圆结局体现的民族文化心理
◎李 琰
(苏州大学文学院 江苏·苏州 215123 )
摘 要 大团圆式的结局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比较普遍的现象。大团圆结局的出现是由一定的民族文化心理决定的。我
们可以从“尚圆”思想、“中和为美”之趣、“补恨”情结以及“善恶有报”的心理模式四个方面来考察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大团
圆结局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心理。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大团圆结局 民族文化心理
文章编号:1671-0703(2009)08-328-01
大团圆式的结局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比较普遍的现象。
大团圆结局的作品,一般都是先悲后喜,以喜悦欢乐的气氛冲
淡作品压抑悲愤的氛围。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大团圆的结局
在唐代已近成风气,至宋元明清,繁荣空前。大团圆结局体现
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
面来考察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大团圆结局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
心理。
一、“尚圆”思想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耕社会,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
特点的自然经济一直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原始的条件下,
收成的丰欠全取决于上天的恩赐与否。所以在初民的潜意识
里,苍天是至高无上的。《论语》载孔子曰:“唯天为大,唯尧则
之。”同时古人认为天是圆的《,易经》载:“乾为天,为圆。”“这
种对天的崇拜就导致了对天的运行规律——‘圆’的亲和与崇
尚”。先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发现了不论是农作物的生长
还是日月的更迭、四季的往复,都是在进行着周而复始的圆形
变化。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严格按照气候规律生产才能获得
丰收成为先民朴素的理性认识。这些都顺理成章地使先祖对
于周而复始的宇宙变化产生了“崇圆”的思想。中华民族将
“圆”视作审美理想的最高追求,因此中国古典戏剧就表现为
苦乐相错、悲喜交融、顺境逆境相互对转的圆形结构,而戏剧
的结尾一般停留在体现“乐”和“喜”的大团圆模式上。
二、“中和为美”之趣
传统文化心理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一
旦形成,便会对全民族的思维活动产生影响。《礼记·中庸》
载:“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
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
物育焉。”郑玄在《毛诗序》中提出“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审美追
求,强调对立面的均衡与和谐。以中和为美的社会审美心理
体现在戏剧中就是强调悲和喜的因素相互渗透,由相反到相
成,达到高度和谐,这对“大团圆”结
局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
响。受这种传统文化心理影响的中国民众不希望看到冲突所
导致的破裂和毁灭,大团圆结局就成为民族的审美习惯。元
代戏曲批评家钟嗣成在《录鬼簿》中说:“歌曲词章,由于和顺
积中,英华自然发外。自有乐章以来,得其名者止于此。”中国
戏剧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强调和谐、平衡、匀称、统一的
美。它讲究“冷热相济”、“苦乐相错”,往往用结局的喜剧因素
来调和前面的悲剧因素,使观众的悲哀感、压抑感得以化解。
《赵氏孤儿》的孤儿报仇、《精忠谱》的锄奸慰灵、《祝英台》的双
蝶齐飞都是由悲到喜,都突出了“中和之美”的思想。
三、“补恨”情结
中国人喜欢和谐完美,对温情美满的生活抱有天真而固
执的信念。胡适在《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中曾说过:“中
国文学最缺乏的是悲剧的观点。无论是小说,是戏剧,总是一
个美满的团圆。”所以,即使是悲剧作品,他们也往往会在悲剧
的结尾加上一个“曲笔”,来营造一个完美的结局。作品中的
这种大团圆结局表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中国十大
古典戏剧,除《桃花扇》之外,其余全都是以大团圆结尾,至少
也有大团圆因素。如《长生殿》的结局是唐明皇与杨贵妃中秋
在月宫团圆;《窦娥冤》的窦娥平冤昭雪,张驴儿处以极刑,正
义终于战胜了邪恶。有时,作品中的故事是以爱情悲剧收场
的,但作者却以一种幻化的方式营造大团圆的结局来对悲剧
的爱情做出补偿,如《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和刘兰芝殉情之
后合葬,墓上“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
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这种“完美”的结局,委婉
地表达了作者对二人忠贞爱情的赞颂和对他们被迫害而死的
无限同情,反映了人们追求婚姻自由和向往爱情幸福的美好
愿望。这类作品中的另类团圆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温情的理
想在现实面前被撞得粉碎,善良纯朴的广大劳动人民只能在
艺术作品中寄托自己的理想,这实际上是他们表达美好愿望
的一种特殊方式。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团圆,艺术可以在短暂
的时间和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通过戏曲之
“圆”弥补生活之“缺”。
四、“善恶有报”的心理模式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佛教“因果报应”说的世俗化解
释。这种因果报应观念对我国文学作品影响很大。纵观话本
小说的演变,我们不难发现,兴起于唐代的俗讲话本小说就与
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其主旨多体现为
“因果报应”的劝诫。发展到明代,冯梦龙的“三
言”、凌蒙初的
“二拍”中也体现出小说以“因果”、“劝善”为主旨的创作倾向。
这既是一种思想文化的继承,也是一种社会心理的流露。佛
教中的“因果报应”思想能满足人们在艰难的生存状态中的心
理需求。好人最终会有好结局,恶人最终会受惩罚的大团圆
结局小说安慰了民众的心灵,支撑了民众的精神,让他们在美
好的愿望中寻求心理自足。如《警世通言》中《桂员外途穷忏
悔》一篇,桂富五落难时受施济慨然相助,曾有“今生倘不得补
答,来生亦作犬马相报”之语。后来桂富五偷挖了施家的窖藏
白银成为富翁。成为富翁的桂富五见施家贫困并不施以援手,
结果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皆死于非命,转世为三犬,投胎于施
家。这一变故令桂富五大生恐惧。经过一番向施家痛心疾首
的忏悔,自身才免于为犬的报应。这篇小说将来世报与现世
报结合在一起,使善恶之人都得到了回报,结尾可谓大团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大团圆结局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大众
的期待视野与文人的创作心理相契合的产物。大团圆结局蕴
涵着丰富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审美特点。我们对大
团圆结局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分析,也是对本民族文化
的传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危磊.中国艺术的尚圆精神.文艺理论研究,2003,(5).
[2]礼记.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62.
[3]钟嗣成.录鬼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