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传播学分析——以《中国好声音》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传播学分析
——以《中国好声音》为例
摘要:《中国好声音》是浙江卫视购买荷兰音乐节目“TheVoice荷兰”版权,于2012年7月13日重磅推出“大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一经播出,便掀起了收视狂潮。此后浙江卫视相继于2013年2014年推出第二季,第三季,与第一季的手势奇迹相比,二三季的收视率仍然不容小觑,本文将从传播学角度,对《中国好声音》的成功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国好声音大众传播沉默的螺旋
一.传播学解析《中国好声音》
1.传播者:
作为原始传播者的中国好声音的节目制作团队在节目正式开播一个月之前,就开始通过外媒及其他推荐会等方式给节目预热,开展了充分的公关和广告活动。通过这些宣传使得《中国好声音》在开播之前就有了一定的关注度。另外,依托浙江卫视本身的品牌效应以及节目的精良制作水准,《中国好声音》首播当晚,就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各大媒介例如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众多报道使得更多的受众了解了这个节目。
2.受众: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受众不仅仅是单一的信息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传播者。《中国好声音》取得良好反响,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迎合了受众需求。因此,在受众在贴吧微博等社交网站上热烈讨论,双向互动同时,《中国好声音》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
3.传播内容:
《中国好声音》致力于寻找“好声音”,只关注音乐的本质精神,不在选手的外表上大做文章。在音乐的质量上精益求精,同时打出“真情牌,梦想牌”,好故事加上好音乐,在短时间内吸引了社会大众的目光。好莱坞著名编剧导师罗伯特-麦基曾说“想让故事主角吸引人,一定得是生活的无意义把他打到谷底,然后让他重新开始人生,老套的处理方式是让主角找到一个值得生活的目标,找到上
帝,找到爱,但这并没有结束,激励事件的高潮在于正反力量对抗所产生的“危机点”1,即利用不可逾越的鸿沟制造各种反差,并辅以各种激励事件推动情节进展,以让观众无法自拔”。《中国好声音》则是在“鸿沟与反差”这一点上做到了一个极致。在盲听的阶段,选手们要卖力演唱来赢得导师转身的机会,而一旦导师转身,操纵命运的权利则瞬间回到了选手手中,此时导师为了争取优秀选手加入队伍,通过各种卖萌、许诺、送礼物等方式来吸引选手。另外,选手们所讲述的各种曲折的身世,追逐梦想所遇到的挫折等等,引起观众的同情和共鸣,观众则会被这些角色深深吸引。
4.传播渠道
传播渠道是“指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如电话、计算机及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与传播技术有关的媒体”2。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好声音》的传播渠道充分利用了媒介融合的特点,其传播渠道广泛而立体。节目在播出时,不仅仅依靠传统电视媒体,更加利用了微博互动和网络直播等方式。《中国好声音》在播出时,有八大视频网站加盟实现节目同步直播。通过这一广泛网络渠道加速了节目的传播走势,也吸引了大批的广告客户。《中国好声音》也是利用新媒体的成功案例,微博的广泛传播与营销尤其是名人微博对好声音学员的赞扬与支持使节目的收视率与知名度一路攀升。新媒体与传统文字媒体相结合,对《中国好声音》进行了大量报道和宣传,使得其传播渠道更为立体和全面。
5.大众传播
“拉斯韦尔和赖特是最早系统考虑大众媒介在社会中的功能和角色的两位学者。拉斯韦尔认为大众媒介具备环境监测、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这三个基本功能; 赖特补充了娱乐这一功能; 施拉姆则又加了经济功能做为第五种功能”3。《中国好声音》在大众传播的角度上无疑把迎合观众需求,和其娱乐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媒介的商业化运营是大众传播娱乐化的根源,媒介对高额利润的追求使得大众媒介不断创造出满足受众需求的休闲娱乐节目。当今社会,人们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需要休闲娱乐来缓解平时生活中的各种生存和竞争压力。《中国好声音》这样的一档节目正好充当了这样一个角色。人们在观看《中国好声音》是一种刺激和满足感。首先,例如”导师盲选“这一创新点,在排除了外形等干
扰因素后,感受的是纯粹的音乐,与以往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导师们尖锐毒舌的炒作方式大相径庭。其标签是专业性和公平性。这些参赛选手绝大部分都是普通人,每个人都是怀揣着梦想而来,在社会生活中,社会所带给你的也许是挫折和失败,但是,当这些成名已久的导师们转身过来的时候,此时双方权利置换,悬念跌出,自我满足感得到提升。第二,学员们演唱时由顶尖的乐队伴奏,绝佳的舞台,热情的观众,凭借演唱就可以实现心中的梦想,走向星光大道。这里的梦想会使观众产生内心的关照和审视。第三,《中国好声音》摒弃了还学环节,直接让通过选拔的选手出场,这些选手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可看性。再加上性格鲜明富有魅力,具有相当的“江湖地位”的四位导师,使得节目专业性与可看性进一步增强。其次,一流的音效与画面成像使得节目本身极具竞争力。综合种种,《中国好声音》是一场娱乐盛宴,能够是受众在经历繁忙的工作学习后得到良好的释放。
6.传播特点
《中国好声音》的创作团队是星空华文传媒下的灿星公司采用了制播分离的方式,“引进荷兰原版《The Voice》的版权并制作完成中国版,播出平台是浙江卫视,在达到一定收视率的前提下,制作方可以有更多的广告收入分成,这样促使制作方严格把控节目质量,同样,高制作水准推动了高收视率,广告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达到各方共赢的局面”4。事实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制播分离将会是广播电视业界的大势。
7.传播效果
“沉默的螺旋”理论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 “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之时,会先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赞同的观点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就会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使之扩散开来;当发觉某一观点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便会趋于环境压力而保持沉默。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3《中国好声音》在热播的同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在其以后的播出过程中,每期节目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而这些讨论和关注使得很多人因为《中国好声音》被热议而开始关注收看这一节目。这种传播效果则符合“沉默的螺旋”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