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常见命题材料类型及审题立意要点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明确了每句名言的含意之后,考生就可以选择有逻辑关联的两三句作为基础确 定立意。如考生以①④⑥句为基础,可以从自强不息、胸怀天下、建功立业等方向确 定立意;以②③⑤三句为基础,可以围绕修身爱国,必须要有使命担当等方向立意。 考生也可以选择两句名言为基础确定立意,如⑤句与⑥句组合,可以立意为敢想,敢 说,敢做,敢当,勇做时代先锋。
审题立意解析
此材料包含2000年至2035年中的7个年份以及当年的热点事件, 贯串过去,现在和未来,既集中展示中国新世纪的标志事件和新时代 的重大规划,又精准对接考生成长中的重要时刻,具有强烈的历史感 与时代感,引导考生在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同时,感受大国风 采,民族精神和时代风格,不断增强自己的荣誉感,责任感,更充分 地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新时代的深刻关联,更切实地感受 “四个自信”的深刻内涵,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生 动实践和激情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
3、互补法。如果是内涵对立的多则名言材料,彼此之间没有“交 集”,考生从某则材料人手确定立意未尝不可, 但如此作文只能算 作基本符合题意。要精准切题,考生还须采用互补法,就是寻求 名言之间的互补关系,用叠加数则名言内涵的方式确定立意。 4、关联法。如果作文题目要求考生从所给名言中选择两三条确定 立意,考生务必要选择有逻辑关联的几则材料合理组合,明确它 们之间的关系,并列,层进,总分,切忌不假思索,胡乱选择, 导致作文立意混乱。
高考作文常见命题材料类型及 审题立意要点分析
一、热点事件
“热点事件”是指新近发生的并在社会中引起广泛关注,讨论,激起民众情绪, 引发强烈反响的事件,通俗地说就是被很多人熟知且讨论的事件。如近年来高考作文 试题涉及的“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精准扶贫”、“一 带一路”、“共享单 车”、“移动支付”、高铁、恢复高考40周年等。
方法归纳
1、侧重法。对于单一名言类材料,考生在审题时只需要明白这则名言 蕴含的哲理,从中找出关键词,厘清关系,准确立意。转折型材料的侧 重点一般在后句。具体方法分四步:第一步,明确话题;第二步,抓关 键词;第三步,厘清关系;第四步,准确立意。 2、求同法。若是多则内涵相近的名言材料,虽然它们在形式、内容上 不尽相同,但在内涵上极有可能存在共同性或相通性。考生在审题时要 找出材料之间的共同点,寻找它们的“交集”,以此立意,确保精准、 全面。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审题立意解析
这是一道带有寓言性的材料作文题。故事的主角是大树,中 心事件是“旅行” ,材料可分三层:大树也想像飞禽,走兽们一 样去旅行;大树请飞禽,走兽带自己去旅行,但一次次被拒绝; 大树自己想办法,结出甜美的果实,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 树的种子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大树在屡遭拒绝后,并没有灰心丧 气,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地想办法,结出甜美的果实,借 助吃了果实的飞禽、走兽把种子带向了世界各地。大树靠着自己 的聪明智慧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韧劲,实现了旅行的愿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 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 据此写一 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 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这句话,是考生审题的关键,也是其写作思路的触发点。和下一代 青年人一起读什么?就是阅读你装在“时光瓶”里的文章。其次, 考生应该注意题目中隐含 的要求,如“个人和时代要有联系”“自 己的联想和思考”“留 待2035年开启”等。考生可以把对过去的 总结装在“时光瓶” 里,和未来的同代人体会前人的奋斗精神、探 索精神、创造精神、务实作风等。考生在写作时,应弘扬主旋律与 正能量,体现青年人的自我价值。材料涉及“中国梦”,话题广泛, 考生应该注意将大事件与成长中经历的平凡小事相结合,写出自己 的真情实感。同时,考生应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彰显自己的 风格与亮点。
方法归纳
1、抓住关键句,把握寓意。关键句是材料的“文眼”,常常蕴含着材料 的主旨,它是把握材料核心内涵的突破口,考生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 功倍。有些寓言类材料中往往有一些议论抒情性的句子,这些句子是考生 理解寓意的金钥匙。如上题中的“拒绝”“自己想办法”“大树的种子就 这样被传播到世界各地”。 2、由果推因,洞察本质。寓言类材料常常都是讲述一个故事,给出故事 发展的结果,这只是表象。考生在审题立意时,要根据故事的结果,层层 推进,探求原因,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探明本质挖根源。 3、围绕寓意,类比联想。考生可把材料内容与当前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 行类比。借助联想,由点到面地发散思维,找出它们的相似点,在此基础 上确定立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 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 的是静……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审题立意解析
此题是一道“情景式”材料作文题。材料把窗子比作“画框”,把每 个人自身不同的经历、感受比作“一幅图画”。这种情感色彩浓郁的文字 具有较强的感染性,容易激发考生对生活的回忆与感受,触及考生内心最 柔软的地方,从而使考生找到写作的情感触发点。
3、明确主体做分析。不同的事件会涉及不同的主体。特别 是对于多则热点事件类材料,考生更应从不同的涉事主体出发, 引发不同的议论角度。考生立意时可以以其中一个角度为主,以 其他角度为辅;也可以从几个角度进行阐释。如本题有“世纪宝 宝” “下一代年轻人” “前人” “国家” 等不同主体,主体 不同,立意不尽相同。
•2018年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 “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 “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 网普及率超全球平考生应均水平。2018年 “世纪宝宝” 一代长大成 人。……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审题立意解析
此题材料由六句名言组成,每句话的内涵各有侧重。第①句的含意是:上天的运 转刚强劲健,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刚毅坚强,发愤图强,永不停息。第②句含意 是:今夜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流露出作者思乡思亲之情。第③ 句写桂花不需要“浅碧深红”的外表,其更具内在美,自是花中极品。第④句是说, 一个人要有远大的理想与志向,不要只看到宅下厅堂,应放眼世界, 胸怀天下。第⑤ 句的“敢想,敢说,敢做,敢当”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和做人的尊严,也是一个国家 和民族的立国之本和发展要素。第⑥句抒发了作者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和宽广胸怀, 揭示了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追求,勇立时代潮头,发时代先声。
三、寓言故事 寓言是一种用比喻性的故事或运用拟人手法假托自然之物来寄托意味
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或教训的文学体裁,一般具有讽刺或训诫的性质。 寓言主要有四个特点: ①言简意丰,短小精悍,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②隐喻性强,借用虚构的故事情境表达主题,多借此喻彼、借远 喻近、 借古喻今、借小喻大; ③多义性,因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对于同一个事物,往往见仁见智; ④哲理性, 寓言在于讽喻、劝诫、启迪人们,寄寓深刻道理。
这则材料最大的特点,就是富有较强的哲理性,材料用简练的文字和 设喻的方法来列举现象,其中“雅”“俗”相对,“静”“闹”相比, 这 种色彩强烈、个性鲜明的字眼儿,既简练概括了每幅“图画”各自的具体 内蕴,暗示了考生写作的基本方向,又借助所列举的两组对立关系,引导 考生由果求因,进行辩证思考。考生在写作时可以选择“雅”与“俗”、 “静”与“闹” 的任何一个点展开写作,阐发对雅、俗、静、闹的独特感 受和体悟,提出自己对生活的见解与感悟,树立积极的心态,追求内心的 宁静,诗意的生活。考生从因人而异、境由心生、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等方 面立意亦可。
方法归纳
1、透过现象看本质。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当 前一些新生事物,更是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 考生面对热点事件,首先应当“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探究其内在 原因。如本题,考生通过材料中列举的后六年事件,可以提炼出奋 斗精神、探索精神、创造精神、务实作风等。 2、综合分析重逻辑。考生要从材料整体上综合立意,通过联想, 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如考生将第一则材料中“世纪宝宝”的 出生与其他材料联系起来,不难发现命题者意在引导考生阐述青年 人在国家建设、实现中国梦的大业中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四、哲理故事
在叙事类作文材料中,有一种材料,或叙述一个耐人寻味的 故事,或描绘一个富有深意的场景,或例举一种令人深思的现象, 让考生在阅读中受到启发和感染,明白某种事理,这就是哲理故 事。
哲理故事类材料的特点:一是材料寓意深刻,看似平淡的叙 述,却隐含深邃的寓意,往往暗含为人处世之道;二是材料是联 想的触媒,相当于喻体,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这种材料意在引 导考生丰富联想,大胆联想,合理联想,考查考生思维的深度和 广度。此类作文题常常要求考生结合故事阐发自己的感悟和联 想。 如2014年高考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 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 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是指一些名人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民间 流传的谚语、格言等都可以叫名言警句。这些名言警句富含深邃 的哲理,其含意往往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对 于这类材料,作文命题者往往会选择与写作者道德修养,学习生 活某一 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要求考生选择其中的数句确定 立意,谈谈自己的理解。例如2017年全国卷Ⅱ:
作为寓言故事,作者的意图绝不仅仅在于大树,而在于人。 树品就是人品!从命题者的意图来看,大树象征了生活中的一 种人:他们积极乐观,拼搏进取,对生活充满希望。命题者意 在引导考生学会做人,立德树人。明确了寓意,考生就可以准 确快速地立意。如:
①人要怀揣希望积极进取;②面对困境,要努力创造条件, 走向成功;③我的命运我做主,成功全靠我自己;④用自己的 聪明智慧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⑤自立自强,创造辉煌人生。
因此,寓言故事具有高考作文材料所需要的众多特质,在高考作文试 题中频频出现。如2015年高考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
憩息场所。飞禽、走兽们经常讲它们旅行的见闻。大树听了, 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飞禽说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请走兽 帮助,走兽说大树没有腿,也拒绝了。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 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 大树的种子就这样被传播到世界各地。
高考作文命题者选用热点事件作为作文材料,一般会选取生活中的一个或几个 方面,化大为小,要求考生谈谈自己的联想或看法。这样的命题意在引导考生针对当 下社会热点事件进行发散思考或纵深挖掘,能够充分考查考生在复杂的现象中抽丝剥 茧、确立观点进而判断、类比、引申的能力。因此,热点事件日渐成为高考作文命题 选材的首选。
审题立意解析
此材料包含2000年至2035年中的7个年份以及当年的热点事件, 贯串过去,现在和未来,既集中展示中国新世纪的标志事件和新时代 的重大规划,又精准对接考生成长中的重要时刻,具有强烈的历史感 与时代感,引导考生在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同时,感受大国风 采,民族精神和时代风格,不断增强自己的荣誉感,责任感,更充分 地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新时代的深刻关联,更切实地感受 “四个自信”的深刻内涵,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生 动实践和激情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
3、互补法。如果是内涵对立的多则名言材料,彼此之间没有“交 集”,考生从某则材料人手确定立意未尝不可, 但如此作文只能算 作基本符合题意。要精准切题,考生还须采用互补法,就是寻求 名言之间的互补关系,用叠加数则名言内涵的方式确定立意。 4、关联法。如果作文题目要求考生从所给名言中选择两三条确定 立意,考生务必要选择有逻辑关联的几则材料合理组合,明确它 们之间的关系,并列,层进,总分,切忌不假思索,胡乱选择, 导致作文立意混乱。
高考作文常见命题材料类型及 审题立意要点分析
一、热点事件
“热点事件”是指新近发生的并在社会中引起广泛关注,讨论,激起民众情绪, 引发强烈反响的事件,通俗地说就是被很多人熟知且讨论的事件。如近年来高考作文 试题涉及的“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精准扶贫”、“一 带一路”、“共享单 车”、“移动支付”、高铁、恢复高考40周年等。
方法归纳
1、侧重法。对于单一名言类材料,考生在审题时只需要明白这则名言 蕴含的哲理,从中找出关键词,厘清关系,准确立意。转折型材料的侧 重点一般在后句。具体方法分四步:第一步,明确话题;第二步,抓关 键词;第三步,厘清关系;第四步,准确立意。 2、求同法。若是多则内涵相近的名言材料,虽然它们在形式、内容上 不尽相同,但在内涵上极有可能存在共同性或相通性。考生在审题时要 找出材料之间的共同点,寻找它们的“交集”,以此立意,确保精准、 全面。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审题立意解析
这是一道带有寓言性的材料作文题。故事的主角是大树,中 心事件是“旅行” ,材料可分三层:大树也想像飞禽,走兽们一 样去旅行;大树请飞禽,走兽带自己去旅行,但一次次被拒绝; 大树自己想办法,结出甜美的果实,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 树的种子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大树在屡遭拒绝后,并没有灰心丧 气,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地想办法,结出甜美的果实,借 助吃了果实的飞禽、走兽把种子带向了世界各地。大树靠着自己 的聪明智慧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韧劲,实现了旅行的愿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 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 据此写一 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 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这句话,是考生审题的关键,也是其写作思路的触发点。和下一代 青年人一起读什么?就是阅读你装在“时光瓶”里的文章。其次, 考生应该注意题目中隐含 的要求,如“个人和时代要有联系”“自 己的联想和思考”“留 待2035年开启”等。考生可以把对过去的 总结装在“时光瓶” 里,和未来的同代人体会前人的奋斗精神、探 索精神、创造精神、务实作风等。考生在写作时,应弘扬主旋律与 正能量,体现青年人的自我价值。材料涉及“中国梦”,话题广泛, 考生应该注意将大事件与成长中经历的平凡小事相结合,写出自己 的真情实感。同时,考生应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彰显自己的 风格与亮点。
方法归纳
1、抓住关键句,把握寓意。关键句是材料的“文眼”,常常蕴含着材料 的主旨,它是把握材料核心内涵的突破口,考生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 功倍。有些寓言类材料中往往有一些议论抒情性的句子,这些句子是考生 理解寓意的金钥匙。如上题中的“拒绝”“自己想办法”“大树的种子就 这样被传播到世界各地”。 2、由果推因,洞察本质。寓言类材料常常都是讲述一个故事,给出故事 发展的结果,这只是表象。考生在审题立意时,要根据故事的结果,层层 推进,探求原因,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探明本质挖根源。 3、围绕寓意,类比联想。考生可把材料内容与当前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 行类比。借助联想,由点到面地发散思维,找出它们的相似点,在此基础 上确定立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 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 的是静……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审题立意解析
此题是一道“情景式”材料作文题。材料把窗子比作“画框”,把每 个人自身不同的经历、感受比作“一幅图画”。这种情感色彩浓郁的文字 具有较强的感染性,容易激发考生对生活的回忆与感受,触及考生内心最 柔软的地方,从而使考生找到写作的情感触发点。
3、明确主体做分析。不同的事件会涉及不同的主体。特别 是对于多则热点事件类材料,考生更应从不同的涉事主体出发, 引发不同的议论角度。考生立意时可以以其中一个角度为主,以 其他角度为辅;也可以从几个角度进行阐释。如本题有“世纪宝 宝” “下一代年轻人” “前人” “国家” 等不同主体,主体 不同,立意不尽相同。
•2018年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 “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 “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 网普及率超全球平考生应均水平。2018年 “世纪宝宝” 一代长大成 人。……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审题立意解析
此题材料由六句名言组成,每句话的内涵各有侧重。第①句的含意是:上天的运 转刚强劲健,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刚毅坚强,发愤图强,永不停息。第②句含意 是:今夜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流露出作者思乡思亲之情。第③ 句写桂花不需要“浅碧深红”的外表,其更具内在美,自是花中极品。第④句是说, 一个人要有远大的理想与志向,不要只看到宅下厅堂,应放眼世界, 胸怀天下。第⑤ 句的“敢想,敢说,敢做,敢当”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和做人的尊严,也是一个国家 和民族的立国之本和发展要素。第⑥句抒发了作者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和宽广胸怀, 揭示了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追求,勇立时代潮头,发时代先声。
三、寓言故事 寓言是一种用比喻性的故事或运用拟人手法假托自然之物来寄托意味
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或教训的文学体裁,一般具有讽刺或训诫的性质。 寓言主要有四个特点: ①言简意丰,短小精悍,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②隐喻性强,借用虚构的故事情境表达主题,多借此喻彼、借远 喻近、 借古喻今、借小喻大; ③多义性,因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对于同一个事物,往往见仁见智; ④哲理性, 寓言在于讽喻、劝诫、启迪人们,寄寓深刻道理。
这则材料最大的特点,就是富有较强的哲理性,材料用简练的文字和 设喻的方法来列举现象,其中“雅”“俗”相对,“静”“闹”相比, 这 种色彩强烈、个性鲜明的字眼儿,既简练概括了每幅“图画”各自的具体 内蕴,暗示了考生写作的基本方向,又借助所列举的两组对立关系,引导 考生由果求因,进行辩证思考。考生在写作时可以选择“雅”与“俗”、 “静”与“闹” 的任何一个点展开写作,阐发对雅、俗、静、闹的独特感 受和体悟,提出自己对生活的见解与感悟,树立积极的心态,追求内心的 宁静,诗意的生活。考生从因人而异、境由心生、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等方 面立意亦可。
方法归纳
1、透过现象看本质。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当 前一些新生事物,更是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 考生面对热点事件,首先应当“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探究其内在 原因。如本题,考生通过材料中列举的后六年事件,可以提炼出奋 斗精神、探索精神、创造精神、务实作风等。 2、综合分析重逻辑。考生要从材料整体上综合立意,通过联想, 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如考生将第一则材料中“世纪宝宝”的 出生与其他材料联系起来,不难发现命题者意在引导考生阐述青年 人在国家建设、实现中国梦的大业中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四、哲理故事
在叙事类作文材料中,有一种材料,或叙述一个耐人寻味的 故事,或描绘一个富有深意的场景,或例举一种令人深思的现象, 让考生在阅读中受到启发和感染,明白某种事理,这就是哲理故 事。
哲理故事类材料的特点:一是材料寓意深刻,看似平淡的叙 述,却隐含深邃的寓意,往往暗含为人处世之道;二是材料是联 想的触媒,相当于喻体,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这种材料意在引 导考生丰富联想,大胆联想,合理联想,考查考生思维的深度和 广度。此类作文题常常要求考生结合故事阐发自己的感悟和联 想。 如2014年高考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 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 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是指一些名人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民间 流传的谚语、格言等都可以叫名言警句。这些名言警句富含深邃 的哲理,其含意往往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对 于这类材料,作文命题者往往会选择与写作者道德修养,学习生 活某一 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要求考生选择其中的数句确定 立意,谈谈自己的理解。例如2017年全国卷Ⅱ:
作为寓言故事,作者的意图绝不仅仅在于大树,而在于人。 树品就是人品!从命题者的意图来看,大树象征了生活中的一 种人:他们积极乐观,拼搏进取,对生活充满希望。命题者意 在引导考生学会做人,立德树人。明确了寓意,考生就可以准 确快速地立意。如:
①人要怀揣希望积极进取;②面对困境,要努力创造条件, 走向成功;③我的命运我做主,成功全靠我自己;④用自己的 聪明智慧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⑤自立自强,创造辉煌人生。
因此,寓言故事具有高考作文材料所需要的众多特质,在高考作文试 题中频频出现。如2015年高考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
憩息场所。飞禽、走兽们经常讲它们旅行的见闻。大树听了, 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飞禽说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请走兽 帮助,走兽说大树没有腿,也拒绝了。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 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 大树的种子就这样被传播到世界各地。
高考作文命题者选用热点事件作为作文材料,一般会选取生活中的一个或几个 方面,化大为小,要求考生谈谈自己的联想或看法。这样的命题意在引导考生针对当 下社会热点事件进行发散思考或纵深挖掘,能够充分考查考生在复杂的现象中抽丝剥 茧、确立观点进而判断、类比、引申的能力。因此,热点事件日渐成为高考作文命题 选材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