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血管成像_MRA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3D PC
CE-MRA
CE-MRA的机理:
CE-MRA使用极短TR与极短TE的快速梯度回波 序列,使各种组织饱和,因此信号强度很低。
在血管内团注磁共振顺磁对比剂,血液的T1弛 豫时间会极度缩短,血液呈高信号,在血管与 背景间形成强烈对比。
施加一个双极的编码梯度,该梯度由幅度和间期相 同,而方向相反的两部分组成
静止组织自旋在正相期获得的相位与负相期丢失的 相位相等,净相位最终为零
流动组织的自旋的剩余相位与移动距离成正比,即 与速度成正比
对采集的两组数据进行减影增加对比
PC
血流相位与其速度相关: = vTA PC图像能够反映血流的速度和方向信息 速度编码值(Venc):扫描前可根据所要观察的血
态方面很有用
3D PC
3D PC的采集方式:是对一个三维容积 块进行的采集
3D PC的特点: - 对层面内流动敏感 - 与2D PC相比体素较小,可减少体素内失相位 - 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 与TOF相比减少了湍流的信号丢失,提 高对复杂流动和湍流的显示
3D PC
3D PC的主要应用
TOF血管的信号强度 与层块(或层面)厚 度、血管流速以及脉 冲序列的TR有关
当 v=THK/TR 时信号 最强,或者说当血流 流至d=v TR成像厚度 时信号最强
Partially Saturated Spins
Saturated Static Tissue
Slab
THK
•
Fresh Inflow
MOSTA
SLINKY
SLINKY
SLINKY将沿z方向的层块内信号强度波动转化为ky方向, 从而去除了SBA伪影
心胸外科磁共振脑血管造影(MRA)和计算机体层扫描脑血管造影
心胸外科磁共振脑血管造影(MRA)和计算机体层扫描脑血管造影心胸外科磁共振脑血管造影(MRA)和计算机体层扫描脑血管造影(CTA)是目前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脑血管的异常情况。
两种方法各有优点和适用范围,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磁共振脑血管造影(MRA)。
MRA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使用高强度磁场和无辐射的无损扫描方式,可以对脑血管进行影像重建。
在进行MRA前,通常会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使血管更容易被检测到。
MRA可以提供三维血管成像,能够观察到血管的完整结构、形态和血流动力学。
MRA的优点在于非侵入性、无辐射、无痛苦,对于儿童、孕妇以及对辐射敏感的人群来说,是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
此外,MRA还可以评估血管的病理情况,如动脉瘤、血管狭窄等,可以指导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然而,MRA也有一些缺点。
首先,相比于CTA,MRA图像分辨率较低,可能无法清晰地显示血管的细节。
其次,造影剂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虽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仍需要注意。
此外,MRA对金属植入物、心脏起搏器等辅助设备的敏感性较高,可能会产生异常信号干扰。
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下计算机体层扫描脑血管造影(CTA)。
CTA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可以对血管进行成像。
在进行CTA前,通常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使血管更明显地显示出来。
CTA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能够观察到血管的形态、血流情况以及局部异常病变。
CTA的优点在于成像速度快、分辨率高,能够清晰显示血管的细节。
此外,CTA对于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动脉瘤等病变的检测效果较好。
CTA还可以评估脑卒中的病因,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然而,CTA也有一些缺点。
首先,CTA需要使用X射线,对于辐射敏感的人来说,可能会存在风险。
其次,CTA的造影剂会经过肾脏排泄,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潜在有一定的风险。
此外,有关CTA的成像结果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解读,对于不熟悉CTA的医生来说,可能会存在诊断偏差的可能。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ppt课件
颈内动脉
大脑中动脉
大脑前动脉 后交通动脉
颈内动脉1 颈外动脉2 颈内静脉4
大脑前动脉6 大脑中动脉7 大脑后动脉8 额叶前内侧支9 横窦11 乙状窦12
上矢状窦13 大脑大静脉14 基底动脉15 距状沟动脉21 椎动脉22 中央前沟动脉23
颈内动脉1
后交通动脉3 大脑前动脉6 大脑中动脉7 大脑后动脉8 额叶前内侧支9 小脑上动脉10 横窦11 上矢状窦13 基底动脉15 直窦16
MRA在脑血管中的应用
颈内动脉
• 颈内动脉起自颈总动脉,经颈动脉管入颅,向前 穿海绵窦至视交叉外侧。主要分支有: ①眼动脉, 发自颈内动脉,经视神经管入眶。 ②后交通动脉, 向后行,与大脑后动脉吻合。 ③脉络膜前动脉, 向后内行,进入侧脑室脉络丛。 ④大脑前动脉, 在视神经上方向前进入大脑纵裂与对侧同名动脉 借前交通支相连,沿胼胝体沟向后行。主要供应 顶枕沟以前的大脑半球内侧面和上外侧面的上部 及部分间脑。 ⑤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的延续, 沿外侧沟向后上行走,沿途发出的分支有豆纹动 脉(分布于纹状体和内囊)、额顶升动脉(分布 于额叶和顶叶前部)等。
脑底动脉环
• 大脑动脉环(willis环、脑底动脉环)位于脑底、 蝶鞍上方。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颈 内动脉的终支、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吻合而 成,围绕在视交叉、灰结节和乳头体周围,是一 种代偿的潜在装置。其中,前交通动脉为沟通左、 右颈内动脉的血管,后交通动脉则为沟通颈内动 脉和椎动脉的血管。当动脉环的某一处发育不良 或阻断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大脑动脉环使血 液重新分配和代偿,以维持脑的血液供应。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Willis环的 :旋转从侧位片 (MIP)。 1, 椎动脉. 2, 颈内动脉. 3, 大脑中动脉. 4, 大脑前动脉. 5, 大脑后动脉. 6, 基底动脉。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_图文
• 3、目标血管长度。短、小血管用三维,长度大的 血管如下肢血管用二维。临床:脑动脉----三维; 颈动脉---二维或三维;下肢----二维;静脉---二维 。
相位对比(phase contrast;PC):
• 相位对比(phase contrast;PC):应用快速扫描GE技术和 双极流动编码梯度脉冲,对成像层面内质子加一个先负后 正,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脉冲,静止组织的横向磁矩亦 对应出现一个先负后正,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称性的 相位改变,将正负相位叠加,总的相位差为零,故静止组 织呈低或无信号;而血管内的血液由于流动,正负方向相 反的相位改变不同,迭加以后总的相位差大于零。
脉。 • 正确选择应用预置饱和技术,观察动脉血管,可
在扫描层块上方平行设置静脉预饱和带,观察静 脉血管,在扫描层块下方平行设置动脉预饱和带 。 • 亦可根据不同临床要求,分别设置单侧预饱和带 ,观察对侧动脉供血情况。
临床应用
• 1、血管走行。走行方向比较直如颈部和下肢血管 ----二维,而走行迂曲的血管如脑动脉则三维效果 好。
• 2D-TOF MRA每次只激发1个层面,层厚薄,流入血液均 未饱和,快慢流动均可获得较好的信号。
• 优点:1、背景抑制好;2、单层采集,层面内血流的 饱和现象较轻,有利于静脉等慢血流的显示。3、速度快 ,单层1-5s
• 3D-TOF MRA采用体积成像,慢速流动的无法在一个TR 时间内流出激发范围,在多次激发下产生流入饱和效应, 产生流入端强信号,流出端信号逐渐下降。
大脑大静脉17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Willis环的 :旋转从侧位片 (MIP)。 1, 椎动脉. 2, 颈内动脉. 3, 基底动脉。 4, 大脑前动脉. 5, 大脑中动脉.
mra原理
mra原理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是一种无创的医学成像技术,用于显示血管系统的结构,特别是动脉和静脉。
MRA利用核磁共振 (NMR)原理,通过对核磁共振信号的测量来生成图像。
以下是MRA的基本原理:1.核磁共振现象: 核磁共振是基于原子核在强磁场中的行为。
当被放置在强磁场中时,原子核会对外加的射频脉冲产生响应。
这个响应包括放射出射频信号,这些信号可以被测量和分析。
2.强磁场: 患者置身于强磁场中,通常是由超导磁体产生的。
强磁场使得体内的氢原子核 (人体中最丰富的原子核之一)取向与磁场相同。
3.射频脉冲: 在强磁场中,通过患者身体传递一个射频脉冲。
这个脉冲使得氢原子核发生共振,从而改变其磁矩方向。
4.回复过程: 当射频脉冲停止时,原子核开始返回到其基本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它们放射出射频信号。
5.信号检测: 探测器测量这些放射出的射频信号,并通过数学算法将其转化为图像。
这个图像显示了不同区域的核磁共振信号的强度和空间分布。
在MRA中,血液中的氢原子核产生的信号被特别关注。
由于血液中的氢原子核主要来自水分子,因此MRA能够成像血管系统的分布。
有几种MRA的技术,包括:•时间飞行 (Time-of-Flight,TOF)MRA: 利用血液流动的影响,通过测量不同位置上的信号强度来生成图像。
•相位对比 (Phase Contrast)MRA: 利用测量血流速度的信息,生成对比度更高的图像。
•立体成像(3D MRA): 通过获取三维数据集,生成更详细的血管结构图像。
MRA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检测和评估血管异常、动脉瘤、动脉狭窄等疾病。
磁共振血管成像
二、成像参数对MR 图像质量的影响
(一)组织固有参数 被检区域内组织的固有参数会影响信号强度,从而影响MR 图 像质量。组织质子密度高,产生的信号强,SNR 高,如脑组织、 软组织等;组织质子密度低,产生的信号弱,SNR 低,如致密骨、 肺等组织。具有短T1 的组织和长T2 的组织,因其在不同的加权像 上信号强度较高,而所获得的SNR也较高。
层面越厚,产生的信号越多,SNR 越高。但 三)TR、TE、翻转角
1.TR TR 是一个决定信号强度的因素。
2.TE TE 决定着读出信号前横向磁化的衰减量。
3.翻转角 翻转角控制着M0 转换为MXY 的量, 并在接收线圈内感应出信号。
FOV:为成像平面覆盖的几何尺寸,像素矩阵决定了所 选FOV 内分割成的像素的数目。FOV 一定时,像素矩阵 越大,空间分辨率越高;矩阵一定时,FOV 越小,空间 分辨率越高。层面厚度越薄,空间分辨率越高;层面越厚, 空间分辨率越低。
(四)均匀度
均匀度:是指图像上均匀物质信号强度偏差。 偏差越大,则均匀度越低。
(四)信号激发次数
信号激励次数(NEX)也称平均次数(NSA)。 SNR 与NEX1/2成正比,增加NEX 可以降低噪声 对图像的影响,提高图像的SNR。
(五)接收带宽
接收带宽(bandwidth):是指读出梯度采集频率 的范围。窄的带宽可使接收到的噪声量相对减少, SNR 提高。
(六)线圈类型
射频线圈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对SNR 也会有影响。 射频线圈的功能之一是采集信号,信号受噪声干 扰的程度与线圈包含的组织容积有关,而线圈的 敏感容积取决于线圈的大小和形状。
第七节 磁共振血管成像
• 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具有无创伤性、操作 简便、成像时间短、无需对比剂等特点。 MRA 可同时显示动脉与静脉,也可分期显 示各期血管像。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成像技术已经成为医学影像学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在心血管疾病诊断方面,磁共振成像技术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着重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一、磁共振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产生人体内部高分辨率影像的医学成像技术。
它不需要向体内注射放射性物质,因此有较小的患者风险。
磁共振成像技术基于人体内水分子的磁共振特性来制作图像,因此可以提供非常详细的人体组织图像,包括软组织、血管、骨骼、肌肉等。
二、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诊断的磁共振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它可以提供有关心脏结构、心脏功能和心脏血流的信息,这些信息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诊断的磁共振成像技术:1. 心血管磁共振(CMR)心血管磁共振是一种非侵入性、无放射性的心脏影像学检查技术,适用于对心脏和血管进行全面检查。
在心血管磁共振中,患者躺在磁共振设备中,设备会产生强磁场和无线电波。
通过测量人体内的磁共振信号,可以制作出心脏和血管的详细影像。
心血管磁共振可以提供有关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心血管疾病。
例如,心血管磁共振可以用来检测心室壁运动异常、心脏瓣膜病、心肌梗死等。
2.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磁共振血管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用来检查动脉和静脉的状况。
和心血管磁共振一样,磁共振血管成像利用人体内的磁共振信号来制作影像。
在磁共振血管成像中,通过注射对比剂,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心血管系统的各个部分。
磁共振血管成像可以用来检测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深静脉血栓等疾病。
它可以提供有关血管结构和功能的信息,这些信息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3. 心肌灌注成像心肌灌注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用来检测心脏冠状动脉疾病。
在心肌灌注成像中,可以通过向患者静脉注射对比剂,来观察心脏运动和血流情况。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
10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3D-TOF MRA是针对整个容积进行激发和采集,一般 也采用扰相梯度回波序列。 优势: 高的空间分辨率,原始图像可以厚度小于1mm,高的信噪 比; 体素较小,流动失相位较轻; 对快速和相对中等的血流速度敏感; 多块的重叠扫描可以扩大扫描范围。 缺点: 容积内血流饱和较明显,不利于慢血流的显示;多层薄快 较单层厚块效果好;对显示静脉没有可靠性; 抑制背景组织的效果较差; 扫描时间长。
.
22
造影剂增强MRA(CE-MRA)
原理:利用顺磁性造影剂缩短血液T1值以形成血液 与邻近组织之间明显的对比度进而使血管结构得以清 晰显示;
与非造影剂增强MRA相比,CE-MRA可以更清晰地 反映血管腔的真实的解剖形态而较少受血流状态的影 响;
利用该技术所获得的血管影像勘与DSA相媲美,但 CE-MRA相对无创、可同时显示更多的血管结构;
.
11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TOF MRA常规用于头、颈部及下肢。 2D-TOF的应用范围:
示范颈动脉分叉; 评估颅底动脉底闭塞情况; 盆腔和四肢血管的成像; 皮层静脉的分布; 评估颅内静脉的血栓情况。 3D TOF的应用范围: 评估颈动脉的闭塞性疾病; 显示AVM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显示颅内的动脉瘤; 腹部血管畸形显像。
临床应用最多的是TOF技术及CE-MRA技术,结合我科实际, 也是我科重点推广的检查技术。
.
3
1、Phase Contrast
MRA成像原理
PC是GRE序列,利用血流速度不同引起的相位改变来区分流动和静 止的质子。
0
•PC利用双极梯度采集图像 0
0
0
0
0
+++++
磁共振缩略语
磁共振缩略语引言概述: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使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生成人体内部的详细图像。
在磁共振成像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缩略语,这些缩略语是用来描述不同的磁共振技术、扫描序列和解剖结构的。
本文将详细阐述磁共振缩略语的含义和应用。
正文内容:1. 磁共振技术1.1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常用的磁共振技术,通过使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人体内部的图像。
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结构图像,用于检测和诊断多种疾病。
1.2 MRA(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磁共振血管成像是一种用于显示血管结构和血液流动的磁共振技术。
它可以帮助医生检测和评估血管疾病,如动脉瘤和血栓。
2. 扫描序列2.1 T1WI(T1-weighted Imaging):T1加权成像是一种常用的扫描序列,它对脑组织的形态和结构提供了很好的对比度。
在T1WI图像中,脑脊液呈黑色,脑灰质呈灰色,脑白质呈白色。
2.2 T2WI(T2-weighted Imaging):T2加权成像是一种常用的扫描序列,它对脑组织的水含量和病变反应更为敏感。
在T2WI图像中,脑脊液呈白色,脑灰质呈灰色,脑白质呈白色。
2.3 DWI(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扩散加权成像是一种用于检测脑组织中水分子扩散的扫描序列。
它对脑缺血和脑卒中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 解剖结构3.1 CSF(Cerebrospinal Fluid):脑脊液是一种清澈的液体,主要存在于脑室和脊髓管中。
在磁共振图像中,脑脊液呈黑色,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脑积水等疾病。
3.2 GM(Gray Matter):脑灰质是大脑皮层和深部核团的组织,负责信息的处理和传递。
在磁共振图像中,脑灰质呈灰色,可以帮助医生检测和评估神经系统疾病。
医学影像学各系统重要名词解释
一、总论:1.MRA:磁共振血管成像,是使血管成像的MRI技术,一般无需注射对比剂即可使血管显影安全无创,可用多角度观察,但目前MRA显示小血管和小病变仍不够满意,还不能完全代替DSA.2.EPI:回波平面成像,目前成像速度最快的技术,可在30ms内采集一幅完整的图像。
EPI技术可与所有常规成像的序列进行组合。
3.MRS:磁共振波谱,是利用MR中的化学位移现象来确定分子组成及空间分布的一种检查方法,是一种无创性的研究活体器官组织代谢、生物变化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新技术。
4.MR水成像:是采用长TR,很长TE获得重度T2加权,从而使体内静态或缓慢流动的液体呈现高信号,而实质性器官和快速流动的液体如动脉血呈低信号的技术。
通过MIP重建,可得到类似对水器官进行直接造影的图像。
5.窗宽(windowwidth):指图像上16个灰阶所包括的CT值范围,在此CT值范围内的组织均以不同的模拟灰度显示,CT值高于此范围的组织均显示为白色,而CT值低于此范围的组织均显示为黑色。
6.窗位(windowlevel):又称窗中心,一般应选择观察组织的CT值位中心。
窗位的高低影像图像的亮度,提高窗位图像变黑,降低则变白。
7.伪影(artifact):在扫描和处理信息过程中,由于某种或某几种原因而出现的人体本身并部存在而图像中却显示出来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影像。
主要包括运动伪影、高密度伪影、机器故障伪影等。
8.体素(voxel):CT图像是假定将人体某一部位有一定厚度的层面分成按矩阵排列的若干个小立方体,即基本单元,以一个CT值综合代表每个单元内的物质密度,这些小单元即称为体素。
9.HRCT:高分辨率CT扫描,采用薄层扫描,高空间分辨率算法重建及特殊的过滤处理,可取得有良好空间分辨率的CT图像,对显示小病灶及细微结构优于常规CT扫描。
10.CTVE:CT仿真内镜成像,容积数据同计算机领域的虚拟现实结合,模拟内镜检查的过程。
11.空间分辨力(spatialresolution):在一定密度差前提下,图像中可辨认的组织的空间几何尺寸的最小极限,即影像中细微结构的分辨能力。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通用课件
特殊MRA图像解读
血管狭窄
在MRA图像上,血管狭窄表现为 管腔变窄,血流信号增强或不均 匀。狭窄程度可采用半定量方法 进行评估,如目测法、比率法等
。
血管扩张
在MRA图像上,血管扩张表现为 管腔扩大,血流信号增强。扩张 程度可通过测量血管直径或面积
进行评估。
血管壁病变
在MRA图像上,血管壁病变表现 为血管壁增厚、钙化或不规则, 血流信号减弱或增强。这些病变 可能提示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
THANKS
03 MRA图像解读
CHAPTER
正常MRA图像解读
正常动脉
正常血管壁
在MRA图像上,正常的动脉表现为光 滑、连续的管状结构,边缘清楚,无 明显的狭窄或扩张。血流信号均匀, 无明显的充盈缺损或湍流。
正常的血管壁在MRA图像上表现为均 匀的低信号,无明显的增厚或钙化。
正常静脉
在MRA图像上,正常的静脉表现为管 状结构,通常比动脉略宽,血流信号 相对较弱,无明显的湍流或血栓形成 。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通用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MRA技术简介 • MRA检查流程 • MRA图像解读 • MRA的临床应用 • MRA的未来发展
01 MRA技术简介
CHAPTER
MRA的定义与原理
总结词
MRA是一种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技术 ,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来评估血管结 构和血流状态。
肾动脉MRA
肾动脉MRA可以无创地评估肾动脉狭窄、闭塞等病变,为肾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提供重要根据。
肾动脉MRA可以清楚显示肾动脉的解剖结构,评估肾血流动力学状态,有助于预测 和判断肾功能不全的风险。
肾动脉MRA可用于评估肾动脉搭桥手术或肾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的血管通畅情况,以 及肾动脉瘤栓塞术后的疗效。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倪红艳祁吉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放射科近年来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技术发展迅速,可供选择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有多种,充分理解MRA技术的原理及其特性,有利于日常工作中恰当地应用这些技术。
本文就目前常用的几种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的原理、特点做一些简单介绍。
一几种常用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l.时间飞越法(TOF)MRA时间飞越法(Time of Flight,TOF)血管成像的基本原理是采用了“流动相关增强’机制,是最广泛采用的MRA方法。
TOF血管成像用具有非常短TR的梯度回波序列。
由于TR短,静态组织在没有充分弛豫时就接受到下一个脉冲的激励,在脉冲的反复作用下,其纵向磁化矢量越来越小而达到饱和,信号被衰减对于成像容积以外的血流,因为开始没有接受脉冲激励而处于完全弛豫状态,当该血流进入成像容积内时才被激励而产生较强的信号。
TOF MRA的对比极大地依赖于血管进入的角度,所以在用TOF法进行血管成像时扫描层面一般要垂直于血管走向。
另外,在TOF血管成像中,通过在成像区域远端或近端放置预饱和带,去除来自某一个方向的血流信号,因而可以选择性地对动脉或静脉成像。
目前已有效地应用于身体各部位的TOF技术有多种,并且各具特色。
a.三维(3D)单容积采集TOF法MRA3D TOF同时激励一个容积,这种容积通常3~8mm厚;含有几十个薄层面。
3D TOF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采集簿层,可薄于lmm,最终产生很高分辨率的投影。
另外,3D TOF对容积内任何方向的血流均敏感,所以对于迂曲多变的血管,如脑动脉的显示有一定优势。
但是对于慢血流,因其在成像容积内停留时间较长,反复接受多个脉冲的激励,可能在流出层块远端之前产生饱和而丢失信号,所以3D TOF不适于慢血流的显示,也因此不能对大范围血管(例如颈部血管)成像,这是3D TOF的主要缺陷。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磁共振血管成像以其无创性和图像的直观清晰性,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
近年来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发展迅速,可供选择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有多种,充分理解MRA技术的原理及其特性,有利于日常工作中恰当地应用这些技术。
目前比较常用的普通磁共振血管造影成像方法有时间飞跃法(time-of-flight,TOF)、相位对比法(phase contrast,PC)以及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法(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 MRA)。
在MRA 中起重要作用的流动效应有二种:饱和效应和相位效应,二者均可区分流动血液和静止组织。
CE-MRA则是利用了对比剂作用,改变血液的弛豫时间下面就几种技术作一简单的分析和比较,希望对我们临床中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的方法有帮助。
一、时间飞越法(TOF)MRA时间飞越法血管成像采用"流动相关增强"机制,是最广泛采用的MRA方法。
TOF血管成像使用具有非常短TR的梯度回波序列。
由于TR 短,静态组织没有充分弛豫就接受下一个脉冲激励,在脉冲的反复作用下,其纵向磁化矢量越来越小而达到饱和,信号被衰减;对于成像容积以外的血流,因为开始没有接受脉冲激励而处于完全弛豫状态,当该血流进入成像容积内时才被激励而产生较强的信号。
TOF MRA的对比极大地依赖于血管进入的角度,所以在用TOF法进行血管成像时扫描层面一般要垂直于血管走行。
另外,在TOF血管成像中,通过在成像区域远端或近端放置预饱和带,去除来自某一个方向的血流信号,因而可以选择性地对动脉或静脉成像。
目前已有效地应用于身体各部位的TOF技术有多种,并且各具特色。
1. 三维(3D)单容积采集TOF法MRA3D TOF同时激励一个容积,这种容积通常3~8cm厚,含有几十个薄层面。
3D TOF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采集薄层,可薄于1mm,最终产生很高分辨率的投影。
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名词解释
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名词解释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是一种通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对人体血管系统进行检查和成像的方法。
它采用了无创的、非侵入性的方式,通过利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进行扫描,从而获得高分辨率的血管图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原理是基于核磁共振现象。
人体组织中的水分子主要由氢原子组成,而氢原子具有一个既有自旋又有磁矩的性质。
在强磁场作用下,这些氢原子的自旋方向会发生改变。
利用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可以测量这种自旋方向的变化,从而获得关于血管形态和血流动力学的信息。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可分为时间飞行(Time-of-Flight,TOF)和对比增强(Contrast-Enhanced)两种方法。
时间飞行方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技术,它通过将探测范围内的静脉血液饱和 magnetically saturated,使动脉成像更加明显。
对比增强方法则通过给予患者静脉注射对比剂,使血管以及病变更加清晰可见。
磁共振血管成像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病、肾血管病等疾病的诊断和评估。
在心血管疾病中,磁共振血管成像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冠状动脉狭窄、心室肥厚以及心腔的大小等指标,以提供治疗依据。
在脑血管疾病中,该技术可用于检测脑动脉瘤、脑血管狭窄或堵塞等情况,并配合对比增强技术,还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血管图像,辅助诊断和手术规划。
而在肾脏疾病中,磁共振血管成像不仅可以检测血管的异常,还可评估肾组织的灌注情况。
此外,磁共振血管成像还有一些局限性和注意事项。
由于其需要较长的扫描时间,对于一些无法耐受长时间的患者如儿童或恐怖症患者,可能需要使用镇静药物来保持静止。
另外,磁共振血管成像对于金属植入物、尤其是心脏中的起搏器或除颤器的限制较多。
还有一些患者可能对对比剂过敏,因此在使用磁共振血管成像前需要先进行过敏反应的评估。
MR血管造影(MRA)
MR血管造影(MRA)
是MRI的新技术,现已经成为MRI检查的常规技术之一。
与DSA比较具有无创、简便、费用低,一般无需对比剂等优点。
根据原理分为两类:
1、依靠血液流动特性来实现的MRA
包括时间飞跃法(time-of-flight technique,简称TOF)和相位对比法(phase contrast technique,简称PC);由于流动血液的MR信号与周围静止组织的MR信号差异而建立图像对比度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测量血流速度,观察血管和血流状态的特征。
它是一种不需要引入任何造影剂的非侵入性磁共振造影技术。
优缺点
(1)常规MRA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不需使用对比剂,流动的液体即是MRI成像固有的生理对比剂。
无放射损伤,操作方便。
(2)扫描时间长;涡流可引起散相位,局部信号降低;层面内血流部分被饱和,信号降低和丢失,经MIP重建后会出现“竹节状”伪影,小血管分支显示不佳。
2、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 enc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依赖于Gd-DTPA将邻近的自旋质子的T1时间显著缩短,使动静脉血液与周围组织之间的T1时间产生差别而成像。
优缺点
(1)扫描快速、多时相显示、伪影少;减影方法可以去除短T1物质的干扰;无创伤性,对比剂使用剂量小;避免因扭曲血管、湍流及慢血流等所致信号丧失。
(2)操作相对复杂,要求扫描与注射过程准确配合,才能使K空间中心与对比剂注入中心重叠。
血管成像的原理和应用
血管成像的原理和应用一、引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血管成像成为了临床诊断和治疗中重要的工具之一。
血管成像通过使用不同的成像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获取关于血管结构和功能的信息,从而辅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血管成像的原理和应用。
二、血管成像的原理血管成像的原理是利用不同的成像技术对血管进行观察和记录。
常见的血管成像技术包括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超声血管成像以及光学显微镜成像等。
1. CT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采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可以生成具有空间解剖信息的血管图像。
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可以使血管内的血液更加可见。
CT血管造影可以检测动脉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狭窄等疾病。
2.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磁共振血管成像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血管图像。
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血管影像,且无需使用放射线。
MRA可以检测血栓、动脉瘤、血管狭窄等,并可以评估血管的供血情况。
3. 超声血管成像超声血管成像利用超声波的特性来观察血管内部的情况。
它可以实时观察血管的血流情况,检测动脉狭窄、血栓形成、动脉瘤等病变。
超声血管成像无放射线,安全性较高。
4. 光学显微镜成像光学显微镜成像利用光的特性来观察血管。
它可以观察微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形态,研究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等。
光学显微镜成像常用于实验室研究和临床实践中。
三、血管成像的应用血管成像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心脑血管疾病诊断:血管成像可以帮助检测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病等,通过观察血管是否存在狭窄、堵塞、动脉瘤等异常,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2.血管畸形评估:血管成像可以用于评估血管畸形的情况,如血管扩张、畸形血管网络等,有助于了解病变的程度和治疗的可行性。
3.动脉硬化筛查:血管成像可以帮助筛查动脉硬化等疾病,通过观察动脉壁的厚度、斑块的形态等指标,评估动脉硬化的程度和风险。
4.血流动力学研究:血管成像可以用于研究血流的速度、方向和血管壁的应力分布等,有助于了解血管功能的变化及其对疾病的影响。
MRI血管成像详解
• 2.三维TOF MRA 三维TOF(3D-TOF)同时采集一 个容积,这种容积通常3~8cm厚。3D-TOF的最大优 点是可以采集薄层,可薄于1mm,最终产生很高 分辨力的血管影像。另外,3D-TOF对容积内任何 方向的血流均敏感,所以对于迂曲多变的脑动脉 的显示有一定优势(图4-6)。但是对于慢血流, 因其在成像容积内停留时间较长,反复接收多个 脉冲的激励也会被饱和而丢失信号,所以3DTOF不适于慢血流的显示,也因此不能对大范围血管 成像,这是3D-TOF的主要缺陷。3D-TOF一般不用 于静脉以及具有严重狭窄和流速较低的动脉。3DTOF也可用预饱和带,以显示某一特定方向的血流。
• 流动组织的相位偏移不仅与速度成正比,而且与梯度的幅 值和间期成正比。通过改变梯度的幅值和间期,使某种速 度的血流产生的相位差最大,则该速度的血流在图像上信 号最高。采集前可根据所要观察的血流的速度,选择一个 速度编码值(Venc),即选定了梯度的幅值和间期,则在图 像上能突出显示该速度的血流。快血流速Venc约为80cm/s,
中等速度Venc约40cm/s,慢血流Venc约10cm/s。
第11页,共23页。
• 另外,只有沿编码方向的自旋运动才会 产生相位变化,如果血管垂直于编码方 向,它在PCA上会看不到。操作者可选择 编码梯度沿任意轴,例如层面选择方向、 频率编码方向、相位编码方向或所有三 个方向。当流动在每个方向都有时,采 集需沿三轴加流动编码梯度,这样扫描 时间是沿一个方向时的2~3倍。PCA的参 数选择灵活性较大,使之比TOF成像方式 更为复杂。
• 3.电影(cine)PC 电影PC是以2D-PC为 基础,其图像是在心动周期的不同时刻 (时相)获得的,这种采集需要心电或 脉博门控。电影PC在评价搏动血流和各 种病理流动状态方面很有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Willis环的 :旋转从侧位片 (MIP)。 1, 椎动脉. 2, 颈内动脉. 3, 大脑中动脉. 4, 大脑前动脉. 5, 大脑后动脉. 6, 基底动脉。
磁共振血管造影 颈动脉和椎动脉 1, 头臂干。 2, 锁骨下动脉(右侧)。 3, 椎动脉(右侧)。 4, 颈总动脉 (右侧)。 5, 颈内动 脉(右侧)。 6, 椎动脉 (左侧)。 7, 颈内动脉 (左侧)。 8, 颈外动脉 (左侧)。 9, 颈总 动脉 (左侧)。 10, 锁骨下动脉 (左侧)。 11,大动脉 。
• 直接MRA与CE-MRA各有优势。直接MRA 不用对比剂,简便无创,成本低,对于显 示颅脑血管非常有其实用价值,已经成为 临床不可少的检查方法。 CE-MRA显示复 杂的脏器及病变血管分布。
• 磁共振血管成像,是指利用血液流动的磁 共振成像特点,对血管和血流信号特征显 示的一种无创造影技术,是基于GE(梯度 回波)序列。 • 常用方法有时间飞跃TOF(Time of flight)、 质子相位对比(PC)、黑血法。
• 2D-TOF MRA每次只激发1个层面,层厚薄,流入血液均 未饱和,快慢流动均可获得较好的信号。 • 优点:1、背景抑制好;2、单层采集,层面内血流的 饱和现象较轻,有利于静脉等慢血流的显示。3、速度快, 单层1-5s • 3D-TOF MRA采用体积成像,慢速流动的无法在一个TR 时间内流出激发范围,在多次激发下产生流入饱和效应, 产生流入端强信号,流出端信号逐渐下降。 • 优点:1、空间分辨率高,特别是层面方向,原始图像 层厚可<1mm;, 2、体素小,流动失相位相对较轻,受 湍流的影响小。3、信噪比高。4、后处理效果好
1.
关于Willis 环的 MRA : 旋转从正位片。 1, 颈内动脉. 2, 椎动脉. 3, 基底动脉。 4, 大脑中动脉.
关于Willis 环的 MRA : 旋转从正位片。 1, 颈内动脉. 2, 大脑中动脉. 3, 大脑前动脉. 4, 大脑后动脉. 5, 椎动脉.
大脑前动脉
颈内动脉
大脑中动脉
后交通动脉
颈内动脉1 颈外动脉2 颈内静脉4 大脑前动脉6 大脑中动脉7 大脑后动脉8 额叶前内侧支9 横窦11 乙状窦12 上矢状窦13 大脑大静脉14 基底动脉15 距状沟动脉21 椎动脉22 中央前沟动脉23
颈内动脉1 后交通动脉3 大脑前动脉6 大脑中动脉7 大脑后动脉8 额叶前内侧支9 小脑上动脉10 横窦11 上矢状窦13 基底动脉15 直窦16 中央沟动脉18 角回动脉19 顶枕动脉20 距状沟动脉21 中央前沟动脉23 中央后沟动脉24
时间飞跃(time-of-flight;TOF):
• 时间飞跃(time-of-flight;TOF):基本原理基于血液的流入 增强效应,是指未饱和质子群(血液)流入成像层面形成 高信号,而其周围静止组织因受射频脉冲的多次激励而变 饱和形成低信号,基于这一原理的成像方法称为时间飞越 法。 • 由于脉冲间隔时间很短,扫描层面内静止组织反复被激发, 纵向磁矩不能充分弛豫而处于饱和状态,信号很弱,呈灰 黑色;血管内血液流动,采集MR信号时,如果血流速度 足够快,成像容积内激发的饱和质子流出扫描层面外,而 成像容积外完全磁化的自旋又称不饱和自旋流入扫描层面, 纵向磁矩大,发出强信号呈白色,于是血管内外信号差别 很大,使血管显影。
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
两种方式
• 1、一种为不用经静脉注射对比剂,利用血 液流动与静止的血管壁及周围组织形成对 比而直接显示血管; • 2、另一种方法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Contrast enhanced MR angiography ) (CE-MRA),为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增强 剂(钆制剂)Gd-DTPA。
MRA在脑血管中的应用
颈内动脉
• 颈内动脉起自颈总动脉,经颈动脉管入颅,向前 穿海绵窦至视交叉外侧。主要分支有:①眼动脉, 发自颈内动脉,经视神经管入眶。②后交通动脉, 向后行,与大脑后动脉吻合。③脉络膜前动脉, 向后内行,进入侧脑室脉络丛。④大脑前动脉, 在视神经上方向前进入大脑纵裂与对侧同名动脉 借前交通支相连,沿胼胝体沟向后行。主要供应 顶枕沟以前的大脑半球内侧面和上外侧面的上部 及部分间脑。⑤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的延续, 沿外侧沟向后上行走,沿途发出的分支有豆纹动 脉(分布于纹状体和内囊)、额顶升动脉(分布 于额叶和顶叶前部)等。
黑血技术:
• 黑血技术:无论应用哪一种MRA技术,血 流均呈高信号,而静止组织呈灰黑色。这 与传统X线血管造影片所显示的情况刚好相 反。放射及临床医师已习惯了观察传统血 管造影片,故MRA显示为黑色血管影更易 于被接受。MRI扫描机在图像显示部分有黑 白翻转功能,可将白色血管的MRA图像直 接翻转成黑色血管。也有在MRA成像过程 中获得“黑血”的方法,称黑血技术(black blood techniques)。
颈内动脉系造影像
颈内动脉1 颈外动脉2 颈内动脉1 颈内静脉4 颈外动脉2 脉络丛前动脉5 颈内静脉4 大脑前动脉6 脉络丛前动脉5 大脑中动脉7 大脑前动脉6 大脑后动脉8 大脑中动脉7 额叶前内侧支9 大脑后动脉8 横窦11 额叶前内侧支9 乙状窦12 额叶中内侧支25 上矢状窦13 额叶后内侧支26 大脑上静脉14 旁中央动脉27 基底动脉15 楔前动脉28 直窦16 椎动脉22 大脑大静脉17 横窦11 椎动脉22 乙状窦12 额叶中内侧支25 上矢状窦13 额叶后内侧支26 大脑上静脉14 旁中央动脉27 基底动脉15 楔前动脉28 直窦16 大脑大静脉17
PC和TOF比较:
• PCA的信号仅取决于局部的血流速,静态组织不 产生信号,血管更能显示;可根据流速设定流动 敏感度,即使慢流动的血液也能较好的显示;PCA 的信号强度取决于血流速度。 • TOF静态组织仍有信号,需要用脂肪抑制和MTC (磁化转移对比度)来提高血管显示质量;3DTOF的血流信号强度取决于激发容积厚度,厚度 宽时,慢流血液不能显示;TOF的强度与组织的 T1有关,亚急性出血为强信号会掩盖血流信号。
椎动脉
• 椎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向上穿行六位颈椎横突孔,经枕 骨大孔入颅腔,在脑桥、延髓交界处左、右椎动脉合并成 一条基底动脉。基底动脉的分支有:①脑桥动脉,为十余 条细支,分布于脑桥。②小脑下后动脉,分布以小脑下面 后部。③小脑上动脉,分布于小脑上面。④大脑后动脉, 基底动脉的终支沿脑桥基底沟上行,至脑桥上缘分为左、 右大脑后动脉。由大脑后动脉发出后交通动脉与颈内动脉 吻合。大脑后动脉主要布于大脑枕叶和颞叶下面。还发出 脉络膜后动脉进入侧脑室及第三脑室脉络丛。
脑底动脉环
• 大脑动脉环(willis环、脑底动脉环)位于脑底、 蝶鞍上方。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颈 内动脉的终支、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吻合而 成,围绕在视交叉、灰结节和乳头体周围,是一 种代偿的潜在装置。其中,前交通动脉为沟通左、 右颈内动脉的血管,后交通动脉则为沟通颈内动 脉和椎动脉的血管。当动脉环的某一处发育不良 或阻断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大脑动脉环使血 液重新分配和代偿,以维持脑的血液供应。
相位对比(phase contrast;PC):
• 相位对比(phase contrast;PC):应用快速扫描GE技术和 双极流动编码梯度脉冲,对成像层面内质子加一个先负后 正,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脉冲,静止组织的横向磁矩亦 对应出现一个先负后正,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称性的 相位改变,将正负相位叠加,总的相位差为零,故静止组 织呈低或无信号;而血管内的血液由于流动,正负方向相 反的相位改变不同,迭加以后总的相位差大于零。 • 其相位差与血流速度成正比,故血流呈亮白的高信号,使 血流与静止组织间产生良好的对比。血流速度越快,MRA 血流的信号越强。PC法MRA利用MR信号的横向磁矩成像, 扫描时间较TOF法长,但可测量血流速度和标示血流方向。 PC法MRA对极慢血流敏感,可区分血管闭塞和极慢血流, 分为2D,3D和cine-MRA三种形式。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Willis环的 :旋转从侧位片 (MIP)。 1, 椎动脉. 2, 颈内动脉. 3, 基底动脉。 4, 大脑前动脉. 5, 大脑中动脉.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Willis环的 :旋转从侧位片 (MIP) 1, 颈内动脉. 2, 大脑前动脉. 3, 大脑后动脉. 4, 基底动脉。 5, 椎动脉.
TOF的A-V-MRA
• TOF的A-V-MRA:在TOF成像周期前,若采用预 脉冲将被成像区域的的上方或下方饱和,就可使 一个方向上流动的血液达饱和,去除来自某一 个方向的血流信号,利用此法可显示动脉或静 脉。 • 正确选择应用预置饱和技术,观察动脉血管,可 在扫描层块上方平行设置静脉预饱和带,观察静 脉血管,在扫描层块下方平行设置动脉预饱和带 。 • 亦可根据不同临床要求,分别设置单侧预饱和带, 观察对侧动脉供血情况。
• 流出效应:流速高的动脉血管截面在MRI往 往为低信号的“血液流空”,血流速度高 导致血液与激励成像层面的RF脉冲在时间 上错位而产生的一种流动效应。液体信号 丢失的程度取决于脉冲序列,流速和层厚。 • 流入效应:静态组织经过多次激发,处于 饱和状态,为低信号。从层面外流入层面 内的血液,因未受脉冲激发,可出现比静 态组织更强的信号。
临床应用
• 1、血管走行。走行方向比较直如颈部和下肢血管 ----二维,而走行迂曲的血管如脑动脉则三维效果 好。 • 2、血流速度。速度快如大多数动脉特别是头颈部 动脉多三维,而血流速度慢的静脉多二维。 • 3、目标血管长度。短、小血管用三维,长度大的 血管如下肢血管用二维。临床:脑动脉----三维; 颈动脉---二维或三维;下肢----二维;静脉---二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