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相关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相关策略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所有素质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文章首先探讨了人文主义的内涵及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然后从语言与文化的密不可分推导出大学英语教学自身很强的人文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将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有机融合,使其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文章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积极主动地加强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其次要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最后,大学英语教师要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导的第二课堂活动,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

因此,将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有机融合,使其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便引导当代大学生不断了解世界和自我,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并最终在困惑中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成长,就成为摆在我国广大大学英语教师面前的困难的却又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人文主义的内涵及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人文主义(humanism)起源于对人类的伦理道德、知识智能和文学艺术的自由和理性的思考。

人文是一种精神文化,它可以激发人的动机、热情、创造性和调动人的内在潜能,可以对人和人的社会生活进行合理、有效的导向,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使民族凝聚,使社会形成有力的整体。

人文精神提倡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也提倡每个人在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对他人、社会、自然的责任。

因此,人文素质是人类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品质,也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

“科学”与“人文”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价值向度。

“科学”重点在如何去做事,“人文”重点在如何去做人。

只强调其中一方面,或用“做事”的方式“做人”,用“做人”的方式“做事”,都会给人们带来麻烦。

只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兼备的人,才是现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人。

基于同样的道理,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学科教育是其它学科的基础,不仅关系到其它学科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建设。

正因为如此,国家教育部在1998年下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强调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

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意见》同时指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体现,是
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然而,当前我国由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薄弱而导致的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匮乏是一个令整个中华民族都忧心的问题。

这首先表现为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面对激烈的就业压力,不少大学生功利主义思想严重,把考证、考研作为大学学习唯一的目标,缺少了对科学文化本身特别是人文知识的学习。

更有甚者,有的大学生迷失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在大学里不知如何度日,根本不明白自己未来的目标。

还有不少学生文明修养缺乏,不懂得做人规范,不讲文明礼貌,甚至有的连最基本的素质都不具备,公众意识差,社会道德是准低下。

所有这些都更进一步表明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对于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语言与文化,水乳交织、相辅相成,二者历来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语言本身是文化的产物和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语言文字本身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其中即有历史的文化积淀,又是现实的文化镜象。

语言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特征,语言的发展过程不仅体现着该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文化背景变迁,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态度,因此我们要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反之亦然。

我国杰出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指出:“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
晶。

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

”语言传承、发展和创新着人类的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

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发展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不过,英语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它还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言而总之,大学英语教学有很强的人文性,有它特殊的教育教养作用。

“所谓外语的教育教养作用,是指外语教学对学习者功利(掌握一门外语)之外的思维的训练,人格的培养,对所学外语文化与情趣的灌输,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句话,外语教学的教养作用旨在与其他课程一道培养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一个与高度文明匹配的人。

”因此,成功的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其中,使学习者理清隐含在该语言结构中的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有机融合的策略
综上所述,将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有机融合是由人文素质本身的重要地位及英语学科的人文性所决定的。

遗憾的是,由于功利主义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过分强调英语的工具性而往往忽略了其人文性的重要一面。

不少大学英语教师采用机械、简单的方法教学,使原本富有人性、情感、表现力和想象力的英语教学变得功利、狭隘、呆滞且低效。

那么,我们在实际的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改变呢?
首先,大学英语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树立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积极主动地加强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

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是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人,不是“物”,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个性等,因此教师应把学生当作一个鲜活的、具有极强可塑性的人来对待,既注重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又关注学生作为“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培养。

21世纪,以培养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的现代教育正在逐渐取代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

因而大学英语教师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树立人文主义教育观,对自己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和实施。

为达到此目的,广大的高校英语教师也应该主动学习,不断进取,苦练内功,不断加强自身文化素质修养。

只有这样,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真正得以实现。

其次,大学英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讨大学英语人文素质教学中的文化传授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文化传授的模式应遵循外语
语言教学的一般规律,与教学模式相协调,按照词汇演绎、篇章分析、文学鉴赏的程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首先应对重点词汇和短语进行及时的文化知识的传授,使学生理解英语所表达的词义和词汇的语用功能;然后,在进行语篇分析时应及时导入有关英汉语言思维模式和语言结构方面的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克服文化上的思维差异,掌握英语语言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理解语篇语义的能力;文学鉴赏是在学生对语篇语义理解的基础上在更高层次对异质文化理解的进一步深化,是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欣赏、鉴赏和展示等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对外国优秀文化的内化,是最高层次的学习。

最后,广大大学英语教师要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导的第二课堂活动,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使大学生受到文化、艺术和科学的熏陶,提高文化品位,。

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有:(1)英语阅读活动。

推荐优秀的英文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电子读物等,使学生通过阅读不仅了解有关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同时关注这些国家的最新科技文化动态,随时捕捉最新的语言文化信息。

(2)英语视听活动。

指导学生广泛接触当今社会提供的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从不同角度去品尝“原汁原味”的地道英语,领悟英语的文化内涵。

(3)人文社科讲座。

品位高雅、通俗易懂、具有较强感染力的人文社会科学讲座能够深刻打动学生心灵,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走向人文社会科学的瑰丽殿堂。

四、结语
哈佛大学前校长rudenstine指出:地球上最稀缺的资源是经过人文教育和创新性培训的智力资源。

因此,培养和造就大批掌握高科技和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21
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应充分利用其开课时间长、学生接受面广的优势,不断挖掘和发挥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培养学生参与体验、感悟积淀、实践创新等能力与感恩、爱人等情怀,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做人与处世,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提升其精神品位,丰富其心灵世界,使教师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中国高等教育,2010,(z3).
[2]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j].中医教育,1998,(04).
[3]司联合,过渡语、语用能力与文化教学[j].外语学刊,2001,(2):102-106.
[4]张儒德.语言·文字·文化漫谈[j].边疆与文化,2007,(5).
[5]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商务印书馆,2004.
[6]钱冠连,为非功利语言理论辩护——兼论语言理论三分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0):46.
[7]顾明远.高等教育与人文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02,(1):
25-26.42.
[8]尤西林.大学人文精神的信仰渊源[j].高等教育研究,2002,(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