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配送模式分析及实施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同配送模式分析及实施研究

摘要:如何发展共同配送是我国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从共同配送的内涵入手,分析共同配送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创新模式,最后给出实施共同配送的基本过程。

关键词:共同配送模式分析

一、共同配送的内涵

按日本运输省的定义,共同配送是指“在城市里,为使物流合理化,在几个有定期运货需求的货主的合作下,由一个卡车运输业者,使用一个运输系统进行的配送。”也就是把过去按不同货主、不同商品分别进行的配送,改为不区分货主与商品,统统把货物装入同一条线路运行的车辆上,用一台卡车为更多的顾客服务,实现货物及配送的集约化。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协同配送的解释: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

共同配送的目的在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主要是货主(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和运送者通过共同配送,解决运输过程中低效率的问题。共同配送在日本得到较快的发展。

二、共同配送的模式分析

共同配送最早产生于日本,由于其显著的优越性,目前已成为发达国家中广泛应用,影响面较大的先进的配送模式,是物流配送的发展趋势,其模式图如下图所示。

由于目前我国配送企业大多数经营规模较小,成本较高,缺乏资源及技术等优势,因此共同配送对于我国实现同业或异业互补、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物流配送成本、以及实现优化配送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物流配送总体趋势的共同配送,是提升我国商业物流环境、改善整体社会生活品质的重要的配送模式,应在我国物流发展中重点加以推广。

1、共同配送模式优缺点分析

优点: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可以实现社会资源共享。

缺点:在我国发展共同配送涉及许多细节问题,如各企业的产品、规模、商圈、客户、经营意识等差异问题,以及组织协调、费用分摊、商业机密等问题。特别组织协调、费用分摊、商业机密因素影响很大。组织协调难度大,因为各个货主对自己的货物的配送都有一定的要求,包括时间、地点、安全、数量都存在差导,要把这些要素统一起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利益分配上的矛盾,由于共同配送所实现的利益在各货主之间进行分配时缺乏客观的标准,难以做到公平、合理地分配;各经营主体的商业秘密由于共同配送不易保密,有此货主不愿参加出于对自己商业秘密的保护。

2、共同配送的组织形式

(1)同产业间的共同配送

同产间的共同配送是指处于相同产业的生产或经营企业,为提高物流效率,通过配送中心集中送货的方式。具体做法有以下两种:

同产业间相互协作的共同配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各企业对运输工具和物流设施的所有权不变,但是可以根据各自物流运输的特点及客户分布情况,各企

业建立协调机制保证共同配送的正常进行。

同产间通过建立配送中心等基础物流设施来发展共同配送。这种模式和前一种配送模式相比较,共同配送的规模很大,有利于发挥经济规模优势;同时对参与的所有企业而言,既节省大量物流设施、设备、人员的投资,而且能够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并且这种配送模式有利于实现专业化,配送水平相对较高。

对于同产业的共同配送模式,共同配送的整体组织难度相对较低,发展起来相对容易。

(2)异产业间的共同配送

异产业间共同配送是指将从事不同行业的企业生产的商品集中起来,通过配送中心向客户输送的一种形式。基本配送模式如下:

异产业间协作配送模式。不同产业间通过搭配不同的大小商品来共同配送,这种配送特别要注意的商品的特性及其客户分布特点。

异产业间通过建立配送中心等基础物流设施来发展共同配送。这种配送模式既可以保证优势互补、又可以防止企业信息外泄,可以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共同集配模式。共同集配是以大型物流企业为主导的合作型共同配送,即由第三方物流企业统一集中货物,合作参与的企业或商家将商品转包给指定运输者,由运输者向各地客户配送。这是一种第三方物流公司主导的配送模式,由于第三方物流公司具有专业化运作水平和管理经验,同时由于为多家企业服务,所以可以应付业务量波动的不利影响。

产批结合一体化配送。这种模式是从供应链一体化角度出发,将上层和下层流通成员整合在一起。这种模式的集约化程度很高。

对于异产业共同配送而方,集约化程度越高,要求专业化的水平越高,因而对于异产业的共同配送,应主要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来主导,借助其专业化水平和很强的协调组织能力,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4、目前发展共同配送的模式建议

“网络连锁+基本共同配送模式”。经营网络在经济发展中作用越来越大,而且在国际上已形成了流通网络决定生产的现象。所以在发展共同配送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原有的基本模式,如果能从网络连锁角度去发展共同配送,将减少共同配送发展的难度,同时大大减少了协调成本,对共同配送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产业+网络连锁+基本共同配送模式”这种组合,从地区实际产业情况出发,通过连锁形成群集效应,把大家放在一个利益链条中,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基本共同配送模式的最大优势,推动共同配送业健康地发展。

三、共同配送模式的实施过程

1、共同配送应遵循的原则

本着公平合理、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共赢原则,来开展共同配送业务。具体说,在供应链理论指导下,对具有相似性、相同性的不同企业的物流资源、能力、技术进行整合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形成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增强整体物流水平,提高各个企业的竞争力。

2、共同配送体系的架构

共同配送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以系统的观点来审视,全面分析,细致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人力、资源、时间、资金等多种要素,以确保所建立

的体系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具体步骤如下:

(1)共同配送体的形成。寻找合适合作者及适宜的配送对象。首先了解参加成员企业的物流实际情况,并设定一定的进入条件,并且适当考虑区域和功能互补。主要考虑条件有配送范围、配送地点与分布、配送要求、服务水准、运送车辆的特性、配送商品的特性、物流设施状况、物流系统的独立性与兼容性等。其次明确开展合作的业务范围,划定需要纳入共同体系的配送商品与服务内容,分别统计其种类、批次、包装、订单截止时间、集货交货时间、验收方法和规划等。(2)统一决策机构的建立。形成共识,并经多方协商在决策上达成统一,是架构共同配送体的关键一步。否则会给日后的配送带来重重混乱与障碍,商品在集中、管理、运送等活动中将难以协调一致。该决策机构负责行使约束与监督权力,督促成员企业达成协议之外,还要负责业务衔接、关第协调和利益调整等。(3)推进共同配送主体的确立。结合参与各方的具体情况和意愿,选择合适群体的配送模式与组织形式,同时明确各参加单位对应的负责部门和运营机构,共同组建结构完善、权责明晰的配送推进主体。

(4)配送系统设计。重新整合共同体的各项配送业务与物流资源,明确整体服务水平和个别要求,选择合适的保管、装卸、理货、备货、拣选、集配等各环节的作业方式,并配置好开展这些作业所需要的设施、设备、车辆、人员等资源,统一退货处理、订发货记录、单据传递、信息传输等流程与标准。在设计的过程中,注意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采用flexsim进行仿真设计,以降低实际的操作成本。

(5)系统收支分配。主要是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确定共同配送系统内各类费用的计算、分摊办法并能进行相应的控制;二是建立合适的利益分配协调机制。(6)配送系统论证。论证过程应包括两下方面:一是技术测方式,用flesim 等仿真软件进行效果仿直,并与设计目标进行对照分析;二是邀请相关专家对系统进行评价,以便改进,并且要取得参与企业的一致意见。

(7)系统建立和运行。按系统规划设计的方案投入运营,并同具体的配送业务相结合。

(8)系统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为共同配送的持续改进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共同配送顺利、高效地开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