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田开拓方式(1)

合集下载

第4章 井田开拓方式

第4章 井田开拓方式
平硐 斜井 立井
单水平 多水平

上下山采区 上山采区 上下山采区 混合采区
分层

集中 分组
平硐 — 斜井 斜井 — 立井 综合开拓方式: 平硐 — 立井 平硐 — 斜井 — 立井
3、巷道分类
(1)开拓巷道 为全矿井或一个开采水平服务的巷道叫做开拓巷道,它 是地面通到采区的通道。 如:井筒、井底车场、主巷道(主石门):井底车场与 大巷有一段距离可用主石门连接主要大巷与井底车场。 (2)准备巷道 服务于一个采区的巷道叫准备巷道,(开拓巷道与采区 巷道连接的巷道):采区上山,区段集中平巷、区段石门等。 (3)回采巷道 服务于一个回采工作面的巷道叫回采巷道。
缺点:
如水、瓦斯较大,尤其是下山时排水,通风困难。
应用: ①井田范围小 ②水、瓦斯应较小。 ③缓倾斜 掘进顺序: 运煤系统: 通风系统:
(三)斜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
优点:
①回采工作面多,产量大。
②对地质条件适应性强。 ③开拓系统复杂(采区多,工作面多,巷道多)。
应用条件:
①表土层薄,埋藏浅,无流沙层。 ②井田范围可以大。 ③缓倾斜及倾斜煤层,生产能力大。
1.特点: 只有一开采水平把一水平划分成上、下山两阶段。 2.运煤系统(如图)
上 下
大巷
3 通风系统
通风方法 矿井通风系统 通风方式

通风方法:
压入式(正压通风) 矿井主扇的工作方法 的较多 抽出式(负压通风)用
抽出式通风
压入式通风
通风方式分类
1.中央并列式
进、回风井并列,但线路长,适用 于井田范围小,A小、S小、CH4小。
Ⅰ水平
Ⅱ水平
Ⅲ水平

-井田开拓方式

-井田开拓方式

第二章 井田开拓方式2.1 井田开拓概念2.1.1 井田开拓方式的概念井田开拓: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采掘工程称为井田开拓。

矿井开拓方式:矿井井筒形式、开采水平数目及阶段内的布置方式的总称。

2.1.2 井田开拓方式的分类(1)按井筒(井筒 :由地面通达矿体的巷道)形式分:立、斜、平、综、分区域;(2)按水平数的多少分:单水平、多水平;(3)按开采准备方式分:上山式、下山式、上下山式、混合式;(4)按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方式分:分煤层大巷、集中大巷、分组集中。

如立井单水平上下山(采区)式、立井多水平上下山(采区)式、立井多水平上山(采区)式、立井多水平上山及上下山混合(采区)式,绘出关系图形如下图2.1。

图 2.1 开拓方式分类关系图2.1.3 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合理确定矿井生产能力,井田范围,进行井田内的划分,确定井田开拓方式,井筒数目及位置;选择主要运输大巷布置方式及井底车场形式; 确定井筒延伸方式及井田开采顺序。

其确定开拓方式的基本原则为:(1)多出煤、早出煤、出好煤、建设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矿井,集中,简单;(2)按《规程》完善通风条件,良好生产条件;开拓方立 井 斜 井平 硐 综 合单水多水平上下山 上 山 上下山混 合 分层大集中大分组集中大(3)减少煤柱损失,减少巷道维护量,提高矿井采出率;(4)减少工程量,降低投资,减少建工工期‘新技术机械化。

2.2 斜井开拓斜井开拓时,根据井田再划分方式和阶段内布置形式可组合成多种开拓方式。

如:“斜井单水平分区式”、“斜井单水平分带式”、“斜井多水平分区式”、“斜井多水平分段式”等。

本节仅举例介绍我国目前常用的几种斜井开拓方式。

2.2.1 片盘斜井开拓片盘斜井开拓是斜井开拓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它是将整个井田沿倾斜方向划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倾斜宽度可以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

在井田沿走向中央由地面向下开凿斜井井筒,并以井筒为中心由上而下逐阶段开采。

井田开拓方式及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

井田开拓方式及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

第17章井田开拓方式1根据井田内阶段数目及阶段内的准备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单水平、多水平、分区式、分段式与带区式等。

:2立井开拓:立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3斜井开拓方式:斜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片盘斜井开拓4平硐分类:垂直走向平硐走向平硐阶梯平硐56综合开拓方式类型:平硐—立井—斜井平硐—立井平硐—斜井斜井—立井第16章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1煤田划分为井田原则:(1)井田范围、储量、煤层赋存条件及开采条件要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

(2)保证井田有合理的尺寸。

(3)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划分井田。

(4)合理规划矿井开采范围,处理好相邻矿井之间的关系。

(5)直(折)线原则2煤田划分为井田方法(1)垂直划分(2)水平划分(3)按煤组划分(4)按自然条件划分3矿井储量可分为:地质储量、工业储量、可采储量4国家规定采区回采率不得小于下列数值:厚煤层,75%;中厚煤层,80%;薄煤层,85%5矿井生产能力:矿井设计的年生产能力,万t / a;6矿井井型:按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大小划分的矿井类型。

一般分为特大型矿井:300、400、500、600万t/a及以上;大型矿井:120、150、180、240万t/a;中型矿井:45、60、90万t/a;小型矿井:30万t/a以下。

7 影响矿井生产能力的因素:矿井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水平;国家需煤情况;安全生产条件。

8 井田开拓: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开掘工程9井田开拓方式:开拓巷道在井田内的总体布置方式。

(开拓、准备和回采巷道)10开拓系统:开拓巷道的形式、数目、位置及其相互联系和配合,总称开拓系统11井田开拓方式分类:(1)按井筒(硐)形式分立井、斜井、平硐、综合方式(2)按开采水平数分单水平、多水平(3)按准备方式分上山式、上下山式、混合式(4)按开采水平大巷布置方式分分煤层大巷集中大巷分组集中大巷。

采矿课件第四章井田开拓方式.ppt

采矿课件第四章井田开拓方式.ppt
图4—2为一典型的斜井单水平分区式开拓方式。 井田划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沿走向划分为 六个采区。开采水平在上、下两阶段分界面。 上山阶段每个采区沿倾斜划分为五个区段,下 山阶段式分为四个区段。矿井可采煤层为一层 中厚煤层,煤层倾角较小。
图4—2 斜井单水平分区式开拓
1—主井;2—副井;3—井底车场;4—阶段运输平巷; 5—阶段辅巷;6—采区运输上山; 7--采区轨道上山;8、15—区段运输平巷;9、16—区段回风平巷;10、17—采煤工作面; 11--阶段回风平巷;12--回风井;13—采区运输下山;14—采区轨道下山;18—专用回风上山;
图4—1 片盘斜井开拓 1—主井;2—副井;3—片盘车场;4--阶段运输平巷;5—辅巷;6—阶段回风平巷;
7--采煤工作面;8—联络眼
第一节 斜井开拓
1.矿井开拓程序 2.矿井生产系统 3. 特点
优点:片盘斜井开拓,巷道布置和生产系统简单,井 巷施工技术也不复杂,而且初期工程量小,出煤快。
19—采区煤仓;20—井底煤仓;21—行人进风上山;22—回风联络巷
第一节 斜井开拓
三、斜井形式选择
1、斜井倾角主要依据其装备的提升设备确定。根据经验,一般应符合下 列范围:
串车提升 α≯25° 箕斗提升,α=20°~35° 无极绳提升 α≯10° 胶带输送机提升α≯17°
2、斜井采用串车和箕斗提升时,其提升能力受井筒斜长影响较大。近年 来,随着胶带输送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斜井提升能力大大加强,其应用 更加广泛。斜井在地下的空间布置形式主要受煤层赋存条件、地面地形 和提升方式影响。
3、煤层斜井 斜井沿煤层开掘,施工容易、速度快、投资少。但当煤层 较厚、煤层松软、构造复杂及煤层有自燃倾向时,不宜沿煤层布置。此 外,沿层斜井需要留设井筒保护煤柱,资源浪费大。

井田开拓方式

井田开拓方式

井田开拓方式井田开拓方式是矿井开拓巷道在井田内的布置方式,也称为开拓方式。

根据井筒(碉)形式,井田开拓方式可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胴开拓和综合开拓。

1.立井开拓:主井、副井均采用立井的开拓方式。

适用于煤层埋藏较深、表土层较厚、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或需要采用特殊方法施工的井筒。

2.斜井开拓:主井、副井均为斜井的开拓方式。

一般以一对斜井开拓井田。

适用于表土层较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煤层赋存较浅的情况。

3.平胴开拓:利用直通地面的水平巷道进入地下煤层的开拓方式。

主要用于运输矿产品的平胴称为主平胴。

4.综合开拓:在复杂的地形、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下,采用单一的井筒形式开拓在技术上有困难、经济上也不合理,因此可以采用综合开拓。

井田开拓方式的选择应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在选择开拓方式时,应充分考虑矿井的生产能力、开采深度、煤层赋存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瓦斯等级等因素。

同时,还应考虑施工难度、投资成本、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效益等因素。

在立井开拓中,主井和副井均采用立井方式开拓,适用于煤层埋藏较深、表土层较厚、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或需要采用特殊方法施工的井筒。

立井开拓具有适应性强、安全可靠度高等优点,但施工难度较大、投资成本校I¾o 在斜井开拓中,主井和副井均为斜井方式开拓,适用于表土层较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煤层赋存较浅的情况。

斜井开拓具有施工难度较小、投资成本较低等优点,但斜井的通风和排水较为困难。

在平胴开拓中,利用直通地面的水平巷道进入地下煤层的开拓方式,主要用于运输矿产品的平胴称为主平胴。

平胴开拓具有通风和排水较为容易等优点,但施工难度较大、投资成本较高,且受到地形和地质条件的限制。

在综合开拓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多种井筒形式进行开拓,以充分利用各种开拓方式的优点,降低工程难度和投资成本。

综合开拓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但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总之,选择合理的井田开拓方式是矿井建设和生产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评估。

煤矿井田开拓方式.

煤矿井田开拓方式.

第四节井田开拓方式一、井田开拓基本知识(一)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一个煤田的范围很大,面积由数十至数千平方公里,甚至上万平方公里,煤的蕴藏量由几亿到几百亿吨。

通常由几个或几十个矿开采。

划给一个矿井来开采的那部分煤田,叫做井田(或矿田)。

井田的边界多是以自然条件(大断层等)来划分。

井田范围的大小,决定了矿井的储量和开采条件,是建设矿井的基本根据。

矿井储量可分为远景储量和工业储量两类,是确定矿井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

矿井的工业储量减去设计和开采损失,就是矿井的可采储量。

可采储量占工业储量的百分比叫做采出率(也称“回采率” ),矿井采出率应大于 75 %以上采出率太低,不但浪费了资源,而且减少矿井的服务年限。

矿井可采储量与工业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Zk=(Zc-P)CZk=A TK式中 Zk ——可采储量,万 t;Zc ——工业储量,万 t ;C ――采区设计回采率,薄煤层(煤厚w 1.3m )为0.85 ,中厚煤层(煤厚1.3〜3.5m )为0.80 , 厚煤层(煤厚> 3.5m )为0.75 ;A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万t/a ;T ――矿井设计服务年限, a;K ――储量备用系数,一般取 1.2〜1.4。

矿井生产能力,一般指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

按设计的生产能力大小矿井分为大、中、小三种井型:大型: 1.2、1.5、1.8、2.4、3.0、4.0、5.0、6.0Mt/a 及以上;中型: 0.45 、0.6 、0.9Mt/a ;小型: 0.3 Mt/a 及以下。

矿井服务年限应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使它们之间保持一个技术、经济上都比较合理的关系。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2005 年版),对 45 万 t/a 及以上矿井,按不同井型,对矿井的设计服务年限作了相应的规定,中型矿井设计服务年限不小于 40 年, 1.2〜2.4 Mt/a 矿井设计服务年限不小于 50 年,3.0〜5.0 Mt/a 矿井设计服务年限不小于 60 年, 6.0 Mt/a 及以上矿井设计服务年限不小于70 年。

井田开拓方式

井田开拓方式

立井开拓有哪些优缺点?其适用于什么条件?立井开拓的适应性强,一般不受煤层倾角、厚度、瓦斯、水文等自然条件的限制;立井井筒短,提升速度快,提升能力大,作副井特别有利;对井型特大的矿井,可采用大断面井筒,装备两套提升设备;大断面可满足大风量的要求;由于井筒短,通风阻力较小,对深井更有利。

因此,当井田的地形、地质条件不利于采用平硐或斜井开拓时,都可考虑采用立井开拓。

对于煤层埋藏较深,表土层厚,水文情况复杂,需要特殊施工方法或开采近水平煤层和多水平开采急倾斜煤层的矿井,一般采用立井开拓。

斜井开拓有哪些优缺点?其适用于什么条件?斜井与立井相比,井筒掘进技术和施工设备较简单,掘进速度快,井筒装备及地面设施较简单,井底车场及硐室也较简单,因此初期投资较少,建井期较短;在多水平开采时,斜井石门工程量少,石门运输费用少,斜井延深方便,对生产的干扰少;大运量强力带式输送机的应用,增加了斜井的优越性,扩大了斜井的应用范围。

其缺点是:在自然条件相同时,斜井井筒长,围岩不稳固时井筒维护困难;采用绞车提升时,提升速度低、能力小,钢丝绳磨损严重,动力消耗大,提升费用高,井田斜长越大时,采用多段提升,转载环节多,系统复杂,占有设备及人员多;管线、电缆敷设长度大,保安煤柱损失大;对于特大型斜井,辅助运输量很大时,甚至需要增开副斜井;斜井通风路线长,断面小,通风阻力大,如不能满足通风要求时,需另开专用风井或兼作辅助提升;当表土为含水的冲积层或流沙层时,斜井井筒施工技术复杂,有时难以通过。

当井田内煤层埋藏不深,表土层不厚,水文地质简单,井筒不需要特殊方法施工的缓斜和倾斜煤层,一般可用斜井开拓。

对采用串车或箕斗提升的斜井,提升不得超过两段。

随着新型强力的和大倾角带式输送机的发展,大型斜井的开采深度大为增加,斜井应用更加广泛。

斜井开拓(与立井比)有哪些优缺点?优点:(1)掘进技术和设备简单(2)掘进速度快,工期短(3)井上下设施简单。

多水平总石门短。

1-2井田开拓方式

1-2井田开拓方式

第二章井田开拓方式第一节井田开拓概述一、开拓方式概念1、井田开拓: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采掘工程称为井田开拓。

2、开拓方式:开拓巷道的布置方式,即矿井井筒形式、开采水平数目及阶段内的布置方式的总称。

cm17042.按开采水平的数目(1)单水平开拓(2)多水平开拓3.按开采准备方式(1)上山式:开采水平仅采上山阶段(2)上下山式:开采水平分别开采上山阶段及上山阶段(3)混合式:上山式和上下山式同时使用。

4.按开采水平大巷布置方式(1)分层大巷:每个煤层分别设一条大巷(2)集中大巷:所有煤层共用一条大巷(3)分组集中大巷:分煤组设置大巷图2-1-2 开拓方式分类5.举例:(1)单水平上下山开拓:用在倾角较小(<16°),斜长不大的情况演示:(单水平上下山平面图)(单水平上下山立面图)(2)多水平上山开拓:每个水平服务于上山阶段,α较大,开拓水平多,井巷工程量大,多用于急倾斜煤层;演示:(多水平上山);(3)多水平上下山开拓:每个水平都服务于上、下山两个阶段,减少工程量,增加下山开采,用于α较小的井田;演示:(多水平上下山);(4)多水平混合开拓:上部的水平采上山阶段,最下一个水平开采上下山两个阶段。

演示:(多水平混合开拓)三、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1、井田开拓解决的问题(1)确定井筒形式、数目及位置,合理选择井筒及工业场地的位置;(2)确定开采水平的数目和位置;(3)布置主要运输大巷布置方式及井底车场形式;(4)确定矿井的开采程序,做好水平接替;(5)确定井筒延伸方式、深部开拓等。

2、基本原则(1)必须贯彻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规定,创造安全、良好的生产条件;(2)合理开发资源,减少资源损失;(3)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多出煤、早出煤、出好煤、为建设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矿井创造条件;(4)合理集中开拓布署,简化生产系统,避免生产分散;减少工程量,降低投资,减少建工工期;(5)适应当前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并为新技术机械化、自动化的推广创条件;(6)考虑煤质、煤种及其他有益矿产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第十五章 井田开拓方式

第十五章  井田开拓方式

第十五章井田开拓方式第一节立井开拓立井开拓:一、立井开拓方式示例1、立井多水平开拓方式◆示例条件◆开拓巷道布置◆开拓方式全称:立井多水平集中运输大巷上山分区式开拓◆掘进顺序◆生产系统◆采掘接替2、立井单水平开拓方式开拓方式全称:立井单水平集中运输大巷上下山分区式开拓◆示例条件◆开拓巷道布置◆开拓方式全称:立井单水平上山分带式(带区式)开拓◆掘进顺序◆生产系统◆采掘接替二、立井开拓分类根据煤层倾斜长度、倾角、煤层间距的不同,可分为单水平开拓和多水平开拓两大类:1、单水平开拓①煤层倾角≤16°的缓倾斜煤层斜长不大时,采用上下山分区式或分带式(图15-3b)②对于近水平煤层斜长不大时,采用上下山盘区式或分带式③对于近水平煤层斜长较大时,采用多组大巷上下山盘区式或分带式④对于近水平煤层层间距较大,上煤组或下煤组储量不足以单独设置水平时,可考虑设置辅助水平(图15-3a)2、多水平开拓①煤层倾角>16°的缓倾斜煤层斜长较大时,采用上山分区式(图15-4a)②煤层倾角≤16°的缓倾斜煤层斜长较大时,采用上下山式或上山式与上下山式混合式(图15-4b、c)③对于近水平煤层,煤组间距较大,各煤组储量均较多,可以单独设置水平时,可按煤组设置水平,沿倾斜可划分为2~4个部分,设置1~2组大巷,采用盘区式或带区式准备(图15-5)④对于急倾斜煤层,均采用上山分区式(图15-6)三、立井开拓的井筒配置井筒位置:多在井田中央附近或储量中心附近井筒数目:2~3个,主井,副井,回风井(有时主井兼作回风井)井筒形状:圆形井筒断面尺寸:直径=5~8m井筒装备:1、主井一对或两对箕斗,容积6~50t,30万吨以下的井型也可用罐笼主井装备箕斗可兼作回风井,不能作进风井主井装备罐笼既可作回风井,也能作进风井2、副井一般装备一对罐笼,单层或双层,单车或双车,1t或1.5t或3t或5t有时装备一对半,一对较小的,和一个较大的三只罐笼副井是矿井的主要进风井同时设梯子间,作为安全出口、铺设排水管、电缆3、风井风井一般不设提升设备,设梯子间,作为安全出口,黄泥灌浆管多从风井进入井下4、混合提升井改扩建新建井小型井第十五章斜井开拓斜井开拓:斜井开拓的广泛应用:优点(基建施工技术简单、初期投资少)斜井开拓分类:集中斜井、片盘斜井集中斜井开拓分类:单水平、多水平;上山式、上下山式、上山式与上下山式混合式;分煤层大巷、集中大巷、分组集中大巷;一、斜井开拓方式示例1、集中斜井多水平开拓1)示例条件:埋藏浅,表土层薄2)开拓方式及井巷布置:斜井多水平上山分区式集中大巷开拓方式3)开掘顺序4)生产系统:运煤、运料排矸、通风、排水、供电5)采掘接替:先一阶段(第一水平),后二阶段(第二水平),两阶段内各采区均前进式2、集中斜井单水平开拓1)示例条件:埋藏浅,表土层薄,瓦斯水文条件简单,倾角小于16°2)开拓方式及井巷布置:斜井单水平上下山分区式集中大巷开拓方式3)开掘顺序4)生产系统:运煤、运料排矸、通风、排水、供电5)采掘接替:①一阶段采完后二阶段一阶段内采区前进式,二阶段内采区后退式②二阶段略滞后一阶段,两阶段同采两阶段内各采区均前进式3、片盘斜井开拓1)示例条件:埋藏浅,表土层薄,瓦斯水文条件简单,井田尺寸小,储量少的小型矿井2)开拓方式及井巷布置:片盘斜井开拓方式3)开掘顺序4)生产系统:运煤、运料排矸、通风、排水、供电5)采掘接替:6)片盘斜井的特点:(1)井田尺寸小,储量少的小型矿井(2)不划分为阶段和采区,而是划分为分段,分段相当于区段,在分段中布置走向长壁工作面(3)片盘斜井相当于一个下山采区(4)多数只装备一个井筒,用串车混合提升(5)片盘运输巷也多用矿车运输(6)多煤层时上煤层的回采厚度多超前掘进(超前工作面一定距离随采随掘)(7)井筒随片盘的开采逐步延深,斜长较大时可两段提升,井筒倾角较大时可伪斜布置(8)多全煤井巷布置,最下一个煤层为厚煤层或围岩条件不好时布置底板岩层中7)片盘斜井的优点:二、斜井开拓的井筒配置1、井筒的数目和断面2、井筒的功能及装备1)主斜井强力胶带输送机能力大,倾角<17°(大倾角胶带输送机可达26°)钢丝绳胶带输送机能力大,倾角<17°斜井箕斗能力中等,倾角=25°~35°单钩或双钩串车能力小,倾角=15°~25°无轨胶轮车能力不等,倾角=0°~6°2)副斜井单钩或双钩串车倾角=15°~25°无极绳倾角=6°~10°无轨胶轮车倾角=0°~6°新型辅助运输设备――单轨吊车、卡轨车、齿轨车3)混合提升斜井3、井筒的倾角4、井筒的方向1)沿层斜井2)穿层斜井3)反斜井。

第十七章 井田开拓方式

第十七章  井田开拓方式
(一)矿井生产系统 1、运煤 2、运料 3、通风 4、排矸
精选2021版课件
19
§2 立井开拓
四、立井井筒装备
主井:箕斗
副井:罐笼
矿井生产能力 (万t/a)
30
60 90 120 150 180
240
300
主井井筒装备
副井井筒装备
一罐对 笼双层单车(1t)一对单层单车(1t)罐笼
一对6t箕斗
一对双层单车(1t)罐笼
2、开拓方式 在一定的井田地质、开采技术条件下,矿井 开拓巷道可有多矿井井筒形式、开采水平数目及阶 段内的布置方式的总称。
精选2021版课件
4
§1 开拓方式的概念及分类
二、开拓方式的分类
立井
开 拓 斜井
方 式
平硐
综合
单水平 多水平
分区式 分段式 分带式
精选2021版课件
10
§1 开拓方式的概念及分类
精选2021版课件
11
§1 开拓方式的概念及分类
分层大巷
精选2021版课件
12
§1 开拓方式的概念及分类
❖ 开拓方式描述:井筒形式+开采水平+ 阶段内布置方式+开采准备方式
❖ 在开拓方式的构成因素中,井筒形式 占有着突出的地位,常以井筒形式为 依据。
例如: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分区式开拓
精选2021版课件
13
§1 开拓方式的概念及分类
三、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 1、井田开拓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合理确定井田范围,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 (2)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确定井筒的形式、数目及
其配置,合理选择井筒及工业场地的位置; (3)进行井田内的划分,合理地确定开采水平数目

采矿学第十五章(1)

采矿学第十五章(1)

编辑ppt
9
一、立井开拓方式示例
2、立井单水平开拓方式 ·条件:有可采煤层M1一层,赋存较深,表土层较厚。 ·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沿倾斜划分两个阶段,一个 开采水平,划分若干带区。 如图15-2 立井单水平开拓(带区式准备)
编辑ppt
10
一、立井开拓方式示例
2、立井单水平开拓方式
编辑ppt
编辑ppt
14
一、立井开拓方式示例
2、立井单水平开拓方式 (2)主要生产系统 通风系统:副井→井底车场→轨道运输大巷→分带行人进风 斜巷→采煤工作面→分带回风运料斜巷→回风大巷→主井 ·优点:系统简单,运输环节少,建井速度快,投产早 ·特殊:主井兼做回风井,必须有完善封闭措施
在一些采用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带区式准备) 的大型矿井中,多采用三条大巷布置方式,一条铺设胶带运 输机运煤,一条铺设轨道运送材料和设备,一条专门回风。
编辑ppt
3
一、立井开拓方式示例
1、立井多水平开拓方式
编辑ppt
4
一、立井开拓方式示例
1、立井多水平开拓方式
编辑ppt
5
一、立井开拓方式示例
1、立井多水平开拓方式 15-1 立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采区式准备)
1-主立井;2-副立井;3-一水平井底车场;4-一水平主石门; 5-一水平运输大巷;6-采区运输石门;7-回风井;8-总回风 石门;9-总回风巷;10-二水平主石门;11-二水平运输大巷
编辑ppt
15
一、立井开拓方式示例
2、立井单水平开拓方式 (3)采掘接替 阶段内:分带前进式推进,工作面后退式推进 阶段间:可以上下山阶段同采
编辑ppt
16
二、立井开拓分类

井田开拓方式概念以及分类剖析课件

井田开拓方式概念以及分类剖析课件

需要较大的开拓工程量和投资。
对地形条件要求较高,存在一 定的局限性。
斜井开拓的优缺点
优点 斜井开拓施工难度相对较小,建设周期较短。
可根据地形条件灵活布置井筒位置。
斜井开拓的优缺点
• 对煤层赋存条件适应性较强。
斜井开拓的优缺点
缺点 斜井运输能力较小,生产效率较低。
需要较大的开拓工程量和投资。 需要采取防排水措施,增加了生产成本。
05
井田开拓方式的用例
立井开拓的应用实例
立井开拓是一种利用垂直巷道 进入煤层的开拓方式,广泛应 用于深部矿井。
在立井开拓中,主井用于提升 煤炭和物料,副井用于人员和 设备的升降。
典型案例:某矿区采用立井开 拓,主井深度达到800米,有 效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效率。
斜井开拓的应用实例
斜井开拓利用倾斜巷道进入煤层, 具有投资少、建设周期短等优点。
井田开拓方式是矿床开发的基础,其选择直接影响到矿山的生产能力、建设投资、 安全与经济效益等。
井田开拓方式的重要性
01
井田开拓方式是矿山建设和生产 的核心问题,其合理与否直接关 系到矿山的安全、经济和社会效益。
02
正确的井田开拓方式可以降低矿 山建设和生产成本,提高矿山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井田开拓方式的演变历程
平硐开拓的优缺点
优点 平硐开拓工程量较小,投资较省。
对地形条件要求较低,适用范围广。
平硐开拓的优缺点
• 可实现自流排水,降低了排水成本。
平硐开拓的优缺点
缺点
平硐运输能力较小,生产 效率较低。
平硐开拓只能适用于山岭 地区,有一定的局限性。
需要采取安全措施,确保 硐室稳定和安全生产。
04
井田开拓方式的据

采煤概论第四章 井田开拓方式

采煤概论第四章 井田开拓方式

第一节 斜井开拓
2.矿井生产系统(图4-1)
工作面7采出的煤,由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送至阶段 运输副巷5,并经联络巷运至阶段运输巷4装入矿 车。矿车由电机车牵引至第一阶段下部车场3并由 主斜井1提至地面。
生产所需材料、设备和人员一般由主斜井1下放到 阶段上部车场,由阶段回风平巷6送到工作面上口, 然后供工作面使用。副斜井只有在矿井产量大, 辅助提升任务重时才作辅助提升。
河南城建学院
《采煤概论》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二篇 井田开拓第4章 井田开拓方式
本章主要内容
4 第 章 井田开拓方式
第一节 斜井开拓 第二节 立井开拓 第三节 平硐开拓 第四节 综合开拓
第一节 斜井开拓
一、片盘斜井开拓
✓ 片盘斜井开拓是斜井开拓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它是将整个井田沿倾斜方向划分成若干个阶段, 每个阶段倾斜宽度可以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 在井田沿走向中央由地面向下开凿斜井井筒, 并以井筒为中心由上而下逐阶段开采。图4-1为 一片盘斜井的示例。井田沿倾斜方向划分为四 个阶段。阶段内按整个阶段布置,即每一阶段 斜宽布置一个工作面。
4、底板斜井 将井筒布置在煤层底板中。但当煤层倾角小 于井筒倾角时,水平石门工程量太大。优点是井筒易维护, 不需保护煤柱。
5、穿层斜井 当煤层倾角小于井筒倾角时,为了减少水平 石门工程量或免受地面因素影响,斜井可穿越煤层布置。
第二节 立井开拓
立井开拓也是广泛采用的一种进入煤体的 方式。除井硐形式外,其开拓巷道布置与 斜井相同。
19—采区煤仓;20—井底煤仓;21—行人进风下山;22—回风联络巷
第一节 斜井开拓
二、斜井单水平分区式开拓
1.矿井开拓程序
在井田沿走向中部,由地面开掘一对岩层反斜井,主 斜井1和副斜井2。主斜井1安装胶带输送机提升煤炭、 副斜井2安装绞车作辅助提升。斜井井筒掘到开采水平 时,在开采水平布置井底车场和硐室,然后向两侧掘 进水平运输大巷4和副巷5。水平运输大巷和副巷掘至 采区中部位置后,在采区下部布置采区下部车场并开 掘采区运输上山6和轨道上山7,当采用中央分列式通 风时,在主副井斜井施工同时,在井田浅部沿走向中 央开凿回风井12至上山阶段上部车场、区段运输平巷 和回风平巷,并掘进开切眼布置工作面回采。

第十五章 井田开拓方式(平硐开拓)

第十五章  井田开拓方式(平硐开拓)

第十五章井田开拓方式第一节立井开拓立井开拓:一、立井开拓方式示例1、立井多水平开拓方式◆示例条件◆开拓巷道布置◆开拓方式全称:立井多水平集中运输大巷上山分区式开拓◆掘进顺序◆生产系统◆采掘接替2、立井单水平开拓方式开拓方式全称:立井单水平集中运输大巷上下山分区式开拓◆示例条件◆开拓巷道布置◆开拓方式全称:立井单水平上山分带式(带区式)开拓◆掘进顺序◆生产系统◆采掘接替二、立井开拓分类根据煤层倾斜长度、倾角、煤层间距的不同,可分为单水平开拓和多水平开拓两大类:1、单水平开拓①煤层倾角≤16°的缓倾斜煤层斜长不大时,采用上下山分区式或分带式(图15-3b)②对于近水平煤层斜长不大时,采用上下山盘区式或分带式③对于近水平煤层斜长较大时,采用多组大巷上下山盘区式或分带式④对于近水平煤层层间距较大,上煤组或下煤组储量不足以单独设置水平时,可考虑设置辅助水平(图15-3a)2、多水平开拓①煤层倾角>16°的缓倾斜煤层斜长较大时,采用上山分区式(图15-4a)②煤层倾角≤16°的缓倾斜煤层斜长较大时,采用上下山式或上山式与上下山式混合式(图15-4b、c)③对于近水平煤层,煤组间距较大,各煤组储量均较多,可以单独设置水平时,可按煤组设置水平,沿倾斜可划分为2~4个部分,设置1~2组大巷,采用盘区式或带区式准备(图15-5)④对于急倾斜煤层,均采用上山分区式(图15-6)三、立井开拓的井筒配置井筒位置:多在井田中央附近或储量中心附近井筒数目:2~3个,主井,副井,回风井(有时主井兼作回风井)井筒形状:圆形井筒断面尺寸:直径=5~8m井筒装备:1、主井一对或两对箕斗,容积6~50t,30万吨以下的井型也可用罐笼主井装备箕斗可兼作回风井,不能作进风井主井装备罐笼既可作回风井,也能作进风井2、副井一般装备一对罐笼,单层或双层,单车或双车,1t或1.5t或3t或5t有时装备一对半,一对较小的,和一个较大的三只罐笼副井是矿井的主要进风井同时设梯子间,作为安全出口、铺设排水管、电缆3、风井风井一般不设提升设备,设梯子间,作为安全出口,黄泥灌浆管多从风井进入井下4、混合提升井改扩建新建井小型井第十五章斜井开拓斜井开拓:斜井开拓的广泛应用:优点(基建施工技术简单、初期投资少)斜井开拓分类:集中斜井、片盘斜井集中斜井开拓分类:单水平、多水平;上山式、上下山式、上山式与上下山式混合式;分煤层大巷、集中大巷、分组集中大巷;一、斜井开拓方式示例1、集中斜井多水平开拓1)示例条件:埋藏浅,表土层薄2)开拓方式及井巷布置:斜井多水平上山分区式集中大巷开拓方式3)开掘顺序4)生产系统:运煤、运料排矸、通风、排水、供电5)采掘接替:先一阶段(第一水平),后二阶段(第二水平),两阶段内各采区均前进式2、集中斜井单水平开拓1)示例条件:埋藏浅,表土层薄,瓦斯水文条件简单,倾角小于16°2)开拓方式及井巷布置:斜井单水平上下山分区式集中大巷开拓方式3)开掘顺序4)生产系统:运煤、运料排矸、通风、排水、供电5)采掘接替:①一阶段采完后二阶段一阶段内采区前进式,二阶段内采区后退式②二阶段略滞后一阶段,两阶段同采两阶段内各采区均前进式3、片盘斜井开拓1)示例条件:埋藏浅,表土层薄,瓦斯水文条件简单,井田尺寸小,储量少的小型矿井2)开拓方式及井巷布置:片盘斜井开拓方式3)开掘顺序4)生产系统:运煤、运料排矸、通风、排水、供电5)采掘接替:6)片盘斜井的特点:(1)井田尺寸小,储量少的小型矿井(2)不划分为阶段和采区,而是划分为分段,分段相当于区段,在分段中布置走向长壁工作面(3)片盘斜井相当于一个下山采区(4)多数只装备一个井筒,用串车混合提升(5)片盘运输巷也多用矿车运输(6)多煤层时上煤层的回采厚度多超前掘进(超前工作面一定距离随采随掘)(7)井筒随片盘的开采逐步延深,斜长较大时可两段提升,井筒倾角较大时可伪斜布置(8)多全煤井巷布置,最下一个煤层为厚煤层或围岩条件不好时布置底板岩层中7)片盘斜井的优点:二、斜井开拓的井筒配置1、井筒的数目和断面2、井筒的功能及装备1)主斜井强力胶带输送机能力大,倾角<17°(大倾角胶带输送机可达26°)钢丝绳胶带输送机能力大,倾角<17°斜井箕斗能力中等,倾角=25°~35°单钩或双钩串车能力小,倾角=15°~25°无轨胶轮车能力不等,倾角=0°~6°2)副斜井单钩或双钩串车倾角=15°~25°无极绳倾角=6°~10°无轨胶轮车倾角=0°~6°新型辅助运输设备――单轨吊车、卡轨车、齿轨车3)混合提升斜井3、井筒的倾角4、井筒的方向1)沿层斜井2)穿层斜井3)反斜井第三节平硐开拓◆平硐开拓的概念:◆平硐开拓的优点:1、省去了提升设备和提升费用;2、省去了排水设备和排水费用;3、地面建筑简单,投资少;4、生产系统简单,生产成本低。

第十七章 井田开拓方式 ppt课件

第十七章 井田开拓方式 ppt课件

§2 立井开拓
四、立井井筒装备
主井:箕斗
副井:罐笼
矿井生产能力 (万t/a)
30
60 90 120 150 180
240
300
主井井筒装备
副井井筒装备
一罐对 笼双层单车(1t)一对单层单车(1t)罐笼
一对6t箕斗
一对双层单车(1t)罐笼
一对9t箕斗
一对双层单车(1.5t)罐笼
一对12t箕斗
一对双层单车(3t)罐笼
§1 开拓方式的概念及分类
§1 开拓方式的概念及分类
分层大巷
§1 开拓方式的概念及分类
❖ 开拓方式描述:井筒形式+开采水平+ 阶段内布置方式+开采准备方式
❖ 在开拓方式的构成因素中,井筒形式 占有着突出的地位,常以井筒形式为 依据。
例如: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分区式开拓
§1 开拓方式的概念及分类
三、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 1、井田开拓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合理确定井田范围,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 (2)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确定井筒的形式、数目及
三、立井多水平分区式上山开拓
§2 立井开拓
一、立井单水平分区式上下山开拓
运煤
运料
井田内:煤层数一层, 中厚,缓倾斜,采用立 井开拓(一二,)巷矿设道井一布生置产个系开统采水 平,两1、个巷运阶道煤段布置采2区、运式料布 通风 置上、233、、下巷掘通山道进风开名顺称序拓4。、排矸
§2 立井开拓
二、立井单水平分带式上下山开拓
精品资料
§1 井田开拓的目概念及分录类
§2 立井开拓 §3 斜井开拓 §4 平硐开拓 §5 综合开拓 §6 多井筒分区域开拓

§1 开拓方式的概念及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区段回风平巷、采区轨道上山、采区石门进入回风大巷,经阶
段石门由风井排出地面。
运料系统
材料和设备由副井罐笼下至井底车场,经运
输石门、运输大巷进入采区下部车场,由轨道上
山上提,并分别进入区段回风平巷和其它工作地
点。
适用条件
立井开拓的适应性很强,一般不受煤层倾角、厚度、瓦
斯、水文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当井田的地形地质条件不利于
(4)平硐上山部分应有足够的储量,以供长时间开采。
走向平硐
垂直/斜交平硐
开拓方式的分析及综合开拓
一、开拓方式的分析 通过对平硐、斜井、立井三种开拓方式的介绍,我 们对三种开拓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合理的根据
具体条件选择矿井的开拓方式,有必要在此基础上进
一步了解三种开拓方式各自的有优缺点、适用条件。
• 目前,我国阶段大巷的运输方式主要有轨道运输和胶带 输送机运输两种。 • 轨道运输时,大巷断面由电机车和矿车尺寸决定。它对 巷道坡度要求较高,不允许有大的起伏,但对巷道平面 弯度限制不大,只要弯道曲率半径能满足电机车和运行 要求即可。 • 胶带运输时,巷道断面一般比轨道运输要小。但为了机 器检修,必须另开一条轨道巷与其并行。有时可将轨道 与输送机布置在一条巷道内(称为机轨合一),但巷道 断面要增加。
平硐—斜井综合开拓 1—主平硐;2—副斜井;3—阶段运输大巷;4—阶段辅巷
第四节 开采水平的设置



井底车场 井底车场是井硐与井下主要巷道连接处的一组巷 道和硐室的总称。它担负着矿井煤矸、物料、设 备、人员的转运,又为矿井的通风、排水、供电 服务,是连结井下运输和井筒提升的枢纽。 1、井底车场硐室
(一般副斜井均采用绞车提升)提升速度低,更因井筒
长而使提升能力小,所以,大型矿井,副井的提升能力 往往达不到要求;斜井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当开采 深度大时,如采用箕斗或串车作为主提升就需要两段或 多段提升,这在技术、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当表土
层厚、且含有流砂层时在某些具体条件下,采用单一的
井筒形式,在技术上有困难,经济上不合理,可以采用
副井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于是就可以斜井为主井、
以立井为副井,采用主斜井-副立井的方式实现大型 及特大型矿井的综合开拓。
还有立井-斜井开拓、平硐-立井开拓等综合开拓 形式。
采用平硐开拓只需开一条主平硐,其回风井筒
可以采用平硐、斜井或立井。对于某些瓦斯涌出量
很大、主平硐很长的矿井,井下需要的风量大,长
集中斜井还可分为单水平、多水平和上山式、上下山式
等多种开拓方式。 当井田划分为阶段开采时,称为集中斜井或阶段斜井。 片盘斜井开拓是最简单的开拓方式。

什么叫片盘?
井田沿煤层倾向按标高划分为数个分段,每段相
当于采区的一个区段,习惯上称为片盘,适于布置一
个采煤工作面。

片盘斜井的基本特点:
井田沿倾斜划分片盘,每片盘整段回采,沿走向 不分采区,从井田边界向井筒方向连续回采。片盘内 煤层的开采能力不大,每一片盘的服务年限不长,上 下盘生产接续频繁。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



一、运输大巷的布置方式 1、分层运输大巷 2、集中运输大巷 3、分组集中运输大巷 二、运输大巷的位置 三、回风大巷的布置


阶段大巷包括阶段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它们横贯 井田走向,服务年限长,工程量大,是影响矿井基 建投资、建井速度和生产经营效果的重要开拓工程。 一、运输大巷的运输方式
井筒与运输大巷的距离较近
图5—8 立井刀式环行井底车场 1—主井;2—副井;3—翻笼(翻车机)4-煤仓;5—箕斗装载室;6—清理 井底撒煤斜巷;7—中央变电所;8—水泵房;9—等候室;10—调度室; 11—人车停车场;12—工具室;13—水仓;14—主井重车线;15—主井空车 线16—副井重车线;17—副井空车线;18—材料车线;19—绕道回车线; 20—调车线;N1、N2、N3、N4、N5—道岔编号
主井系统硐室 副井系统硐室



2、井底车场运输线路
存车线 行车线
井底车场的型式和特点
• 由于井筒形式、提升方式、大巷运输方式的不 同,井底车场型式也各不相同。根据矿车在车 场内运行的特点,井底车场均可分为环行式和 折返式两大类。
立井环形式
重车道
空车道
环形式井底车场


环形井底车场的特点是重列车在车场内总是 单向运行。因而调车工作简单,可以达到较 大的通过能力。但车场的开拓工程量较大。 按照井底车场空、重车线与运输大巷或主要 石门的相对位置关系,环形车场又可分为卧 式、斜式和立式三种。
一、井田开拓方式分类: (一)按井筒形式 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 (二)按开采水平数目 分为单水平开拓(井田内只设1个开采水平);
多水平开拓(井田内设2个及2个以上开采水平)。
(三)按开采准备方式
(1)分为上山式开采:开采水平只开采上山阶段,阶
段内一般采用采区式准备.
(2)上下山式开采 (3)上山及上下山混合式开采。上述方式的结合应用。
图4-1 立井开拓方式
(a)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式 (c)立井多水平上山式 (b)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式 (d)立井多水平上山及上下山混合式
1-主井;2-副井;3-井底车场;4-主要石门;5-开采水平运输大巷
(四)按开采水平大巷布置方式
(1)分煤层大巷,即在每个煤层设大巷;
(2)集中大巷,在煤层群集中设置大巷,通过 采区石门与各煤层联系; (3)分组集中大巷,即对煤层群分组,分组设集 中大巷。
(2)斜井 斜井与立井相比, 优点:
斜井井筒掘进技术和施工设备比较简单,掘进速度快,
地面工业建筑、井筒装备、井底车场、及硐室都比立
井井筒简单得多,一般无需大型提升设备,因而初期
投资较少,速度快,建井工期较短。在多水平开采时,
斜井(不包括反斜井)的石门总长度较用立井开拓时
短,因而掘进石门的工程量和沿石门的运输工作量较
(1)平硐
平硐开拓是最简单的最有利的开拓方式。采用平硐
开拓时,井下出煤不需提升转载即可由平硐直接外运,
因而运输环节少、系统简单、运输设备少、费用低;
运输能力大;平硐的地面工业建筑较简单,不需结构
复杂的井架和绞车房等;一般不需设硐口车场。平硐 保持3~5°向外坡度,水可自流出井,因此无需载平 硐内水泵房、水仓等硐室,平硐施工条件好,掘进速 度较快。 因此,在地形条件合适、煤层赋存较高的山岭、 丘陵地区,只要上山部分煤的储量满足同类井型的水 平服务年限,都应采用平硐开拓。
缺点:
(1)在自然条件相同时,斜井井筒长,围岩不 稳定时,斜井井筒维护费用高; (2)采用绞车提升时,提升速度低,能力小,
动力消耗大;
(3)当井田斜长较大时,提升系统复杂; (4)斜井的通风风路长,通风阻力大。
立井开拓

立井开拓是我国广泛应用的方式。其井筒形式为 垂直巷道。

采用立井开拓时,一般以一对立井(主井及副井) 进行开拓,装备两个井筒。立井开拓除井筒形式与斜 井不同外,其它阶段内的开拓、准备及生产系统基本
折返式井底车场
பைடு நூலகம்




折返式车场的特点 空、重车在车场内有折返运行。根据车场两端是否可以进 出车,折返式车场又可分为梭式和尽头式两种。 梭式车场,其主要特点是:主井储车线完全布置在主要运 输巷道上,列车往返运行需经翻笼一侧的轨道。这种车场 的优点是:开拓工程量小,车场弯道少。 尽头式车场与梭式车场的线路布置基本相似。但空、重列 车只从车场的一端出入,另一端为线路的尽头。 折返式车场的巷道开拓量小,巷道交岔点和弯道少, 行车安全。但由于巷道断面大,需要布置在比较坚硬的岩 石中,否则维护困难。
其优缺点与斜井开拓的优点相反。
运输系统
工作面采下的煤,经区段运输平巷、采区运输上山至采区 下部车场煤仓。煤在采区下部车场装进矿车,煤车经运输大巷、 阶段运输石门运至井底车场,由主井箕斗提至地面。
通风系统
新鲜风流从副井进入井下,经井底车场、阶段石门、分别 进入运输大巷。进入运输大巷的新鲜风流经采区下部车场、采区 运输上山、区段运输平巷进入回采工作面。清洗工作面后的废风
第三节
井田开拓方式
开拓方式的概念及分类
井田内阶段的划分、开采水平的设置、井筒的形式、 数目及其配置通称为开拓方式。 由于各井田的范围、煤层的赋存状态以及井田内 地质、地形等条件不同,造成进入矿体的方式、井田 及阶段的划分方式等各不相同。进入矿体的方式(即 井硐形式,如,立井、斜井、平硐等)井田再划分方 式(如,单水平、多水平、盘区等)、阶段内的布置 (如,分区、分段、分带等)决定了井田开拓巷道的 总体布置。
折返式井底车场
井底车场型式选择

选择井底车场型式时,应根据矿井的不同条件考 虑以下主要原则:
• 1)运输系统和调车方式简单,有利于采用集中、闭塞、 自动控制信号系统; • 2)车场通过能力较矿井实际生产能力富裕30%以上; • 3)减少巷道开拓工程量, • 4)尽量减少巷道交岔点,以便减少施工的困难和提高 行车速度,增大并底车场的通过能力; • 5)整个车场巷道和硐室,应布置在稳定的易于维护的 岩层中。
采用平硐或斜井时,都可考虑采用立井开拓。对于煤层赋存 较深、表土层厚,或水文情况比较复杂、井筒需用特殊法施 工,或多水平开采急倾斜煤层的矿井,一般都应采用立井开 拓。

对于倾斜长度大的井田,采用立井多水平开拓能较合理
地兼顾浅部和深部的开采。
平硐开拓


在山岭和丘陵地区,往往在矿井地面工业 场地标高以上埋藏有相当储量的煤炭。开 采这部分煤炭最简单、经济的开拓方式就 是平硐开拓。 平硐开拓,就是从地表开掘水平巷道进入 山体或丘陵内的煤层。一般地,以一条主 平硐担负运煤、运料、出矸、行人、排水、 进风和敷设管线等任务。在井田上部回风 水平开回风平硐或回风井担负回风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