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G101图集板平法识图与算量
16G101-1 04第五章板识图

墙外侧水平 分布筋
(b)端部支座为剪力墙 (当用于屋面处,板上部钢筋锚固
要求与图示不同时由设计明确)
墙外侧竖向分布筋 在墙外侧水平分布筋内侧弯钩 弯 折 长度15d ≥5d且 至少 到梁 中 线
墙外侧水平分布筋 板 上 部y向 分布 钢筋 板 上 部x向 分布 钢筋
板 下部y向分 布 钢筋 板 下 部x向 分布 钢筋
(仅上部配筋)
距梁边为 1/2板筋 间 距
构造或 分布筋
受力 钢筋
(相应注解、标注同上图) (仅上部配筋)
受力钢筋
构造或分部筋
(相应注解、标注同上≥图L)a (仅上部配筋)
构造或分部筋 受力钢筋
悬挑板 XB 钢筋构造 无支撑板端部封边构造 折板配筋构造
图集号 16G101-1-103
审核 郭仁俊 校对 廖宜香 设计 傅华夏 页
审核 郭仁俊 校对 廖宜香 设计 傅华夏 页
-73-
上部非贯通纵筋伸出长度 上部非贯通纵筋伸出长度
(上部贯通纵筋连接区)
上部非贯通纵筋伸出长度
上部贯通纵筋伸出长度
e上部贯通纵筋
另向柱上板带:
另向跨中板带:
e
f上部非贯通纵筋
1上部贯通纵筋
3上部贯通纵筋
f
1 3
g下部贯通纵筋
另向柱上板带: 另向跨中板带:
ll 短跨lnY
≥l'nY/3
≥l'nY/3
支座宽度 lnY的相邻跨
C
≥l'nx/3
≥l'nx/3
≥1.3ll
≥0.3ll ll
≥lnx/3
≥lnx/3
≥l'nY/3
ll
≥l'nY/3
g101-1平法识图与钢筋量计算

原位标注——梁支座上部纵筋
❖ 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1. “/”分隔——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
“/”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2. “+”相联——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
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 写在前面。 ❖ 3.缺省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 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 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 另一边省去不注。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建工系
吕丽平
2
3
4
5
6
7
8
9
特点:
减少图纸量 平面表示 整体标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0
目录
1
平法图集介绍
2
梁平法
3
柱平法
4
剪力墙平法
5
板平法
11
目录
1
平法图集介绍
12
平法图集介绍
❖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简称 平法)表达形式,概括来讲,是把结构构 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 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 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 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
❖例 6Φ25 2(-2)/4, 2Φ25+3Φ22(-2)/5Φ25,
39
梁平法标注
Φ10@100/ 200(4) Φ8@100(4) /150(2) 13Φ10@150/200(4) 18Φ12@150(4)/200(2) 6Φ25 2(-2)/4 2Φ25+3Φ22(-3)/5Φ25 6Φ25 2/4 6Φ25 4/2
❖例 6Φ25 4/2, 2Φ25+2Φ22
16G101图集板平法识图与算量(学习培训)

10、板分布筋根数(教材85)
因为分布筋没有放入梁内,而且起步点距梁边为 板分布筋间距的二分之一,加之负筋另一侧根本 没有梁支座 所以根数为: (当向负筋延伸长度-梁宽/2-分布筋间距/2)÷
分布筋间距+1
11、温度筋计算
温度筋相关知识
依据GB50010-200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 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 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
• 衔接:
①单向受力屋面板和民用建筑楼板为60mm, 单向受力工业建筑楼板为70mm,双向板为 80mm,无梁楼板为150mm,现浇空心楼板 为200mm。
②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不大于 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大于 150mm时不宜大于板厚的1.5倍,且不宜大于 250mm
第一节、板平法基础知识
• 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 • 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下右平直段为100 • 马凳筋个数=板面积/马凳筋横向间距*纵向间距
补充,楼板相关构造,重在了解
1、后浇带钢筋构造
后浇带定义: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 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 的临时施工缝
XX
有不同的留筋方式
XX
板厚及配筋与所在板相同;构造升降高度≥300
最大边长或直径<1 m;加强筋长度有全跨贯通和自洞边 XX
锚固两种
XX
翻边高钢筋取代原位置的非贯通配筋
XX
板悬挑阳角上部放射筋
楼板相关构造在平法施工图中直接采用引注方 式表达,跟前边梁内的吊筋一样
16G101第四章梁、板平法识图

第四章:梁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页图集号16G101-1-841.跨度值 L n 为左跨 L ni 和右跨 L ni+1之较大值,其中i =1,2,3..2.图中h c 为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
3.梁上部通长钢筋与非贯通钢筋直径相同时,链接位置宜位于跨中L ni /3范围内;梁下部钢筋连接位置宜位于支座L /3范内;且在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 。
4.一级框架梁宜采用机械连接,二、三、四级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连接。
....ni 楼层框架梁KL 纵向钢筋构造≥L aE 且≥0.5h c +5d搭接长度≥非搭接区≥梁上部第二排钢筋 梁上部第一排钢筋梁下部钢筋注:抗震楼层框架梁 KL 纵向三维钢筋构造示意傅华夏hc梁下部钢筋不能在柱内锚固时,可在节点外搭接。
相邻跨钢筋直径不同时,搭接位梁下部筋在节点外搭接中间层中间节点设计页图集号16G101-1-85纵向钢筋构造abE锚固长度伸入柱内长度5d ,搭接长度≥L LE非搭接区≥1.5h 0梁上部通长筋梁下部纵筋梁上部纵筋1.跨度值 L n 为左跨 L ni 和右跨 L ni+1之较大值,其中i =1,2,3..2.图中h c 为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
3.梁上部通长钢筋与非贯通钢筋直径相同时,链接位置宜位于跨中L ni /3范围内;梁下部钢筋连接位置宜位于支座L /3内;且在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 。
4.一级框架梁宜采用机械连接,二、三、四级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连接。
....ni 注:傅华夏廖宜香hc≥1.5h0≥llE 顶层中间节点梁下部筋在节点外搭接(梁下部钢筋不能在柱内锚固时可在节点外搭接。
相邻跨钢筋直径不同时搭接位置位于较小直径一跨)审核校对设计页图集号16G101-1-86框架梁水平、竖向加腋构造1.括号内为非抗震梁纵筋锚固长度2.当梁结构平法施工图中,水平加腋部位的配筋设计未给出时,其梁腋上下部斜纵筋 (仅设置第一排)直径分别同梁内上下纵筋,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00;水平加腋部位侧 面纵向构造筋的设置及构造要求同梁内侧纵向构造筋。
16G101平法钢筋试图算量 桩基承台平法识图及钢筋计算

独立承台的配筋构造及案例
二、三桩承台的钢筋构造
16G101-3 P95、96
独立承台的配筋构造及案例
分布筋排布距离
独立承台的配筋构造及案例
独立承台的配筋构造及案例
端部弯钩判断 35d+0.1D=35*25+0.1*1000=975mm 500+1000-40=1460mm>975mm,端部不用弯折 底部受力钢筋计算: (1000+1750)*2-2*40=5420mm
独立承台的配筋构造及案例
独立承台的配筋构造及案例
端部弯钩判断 35d+0.1D=35*25+0.1*1000=975mm 500+1000-40=1460mm>975mm,端部不用弯折
第五节 独立承台的配筋构造及案例(二)
目录
一、矩形承台的配筋构造及案例 二、三桩承台的配筋构造及案例 三、双柱联合承台配筋构造及案例
16G101-3 P100
承台梁的配筋构造及案例
二、承台梁的案例计算
长度2300mm,桩入承台50mm
承台梁的配筋构造及案例
端部是否弯折判断 35d+0.1D=35*14+0.1*400=530mm 475-40=435mm<530mm,端部需要弯折10d
独立承台 平面注写
集中标注
选注内容
配筋 承台板底面标高
必要的文字注解
原位标注 16G101-3 P46-48
独立承台的平面尺寸
第三节 独立承台的平法识图(二)
目录
一、桩基承台的平法表示 二、独立承台的平面注写方式
独立承台的平法识图
二、独立承台的平面注写方式
必注内容
独立承台编号:CT 截面竖向尺寸:h1/h2
16G101图集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G901-4PPT培训课件

2020/11/20
27
(3)利用筏板封边纵向钢筋、基础梁腰筋作为附加
横向钢筋(不足部分另补);从柱边延伸长度应不 小于la;
2020/11/20
28
7)柱基础为上反基础梁时
(1)在梁范围内设置附加横向箍筋,筏板内设置 固定箍筋;
(2)当设置基础梁端水平加腋时,不满足保护层 厚度大于5d,可使加腋的水平构造钢筋满足附加横 向钢筋的直径和间距要求,柱内只设置固定箍筋;
1
一)普通板式楼梯
1.第一跑与基础的钢筋排布与构造 1)与条形基础相连 (1)根据支座的设计支承假定确定上部钢筋的 弯折锚固水平段长度; (2)下部纵向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长度; (3)第一根分布钢筋距支座的距离;
2020/11/20
2
(4)有抗震设防要求时,上、下纵向钢筋在支座内的 锚固长度要求;
2)满足直线锚固长度且能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可 在端部不做水平弯折; 3)弯折锚固竖直段长度应不小于0.6labE(0.6lab) 且弯折后的直线段为12d;
2020/11/20
31
4)基础厚度较大,考虑竖向分布钢筋的固定时,可 根据实际情况“隔一布一”或每隔1米有一根钢筋 伸至基础底板;
5)在锚固区设置2道水平分布钢筋且间距不大于 500mm的水平固定钢筋,并每层均设置水平拉结钢 筋,不容许点焊固定;
(1)直线锚固、弯折锚固长度的要求同前;
(2)基础梁范围保护层厚度≤ 5d时,可结合基础 梁的腰筋设置横向构造钢筋;
2020/11/20
35
3.地下室外墙竖向钢筋在基础中锚固
1)竖直段满足应不小于0.6labE(0.6lab)且弯折后 的直线段为12d;
零基础学钢筋计算-16G系列钢筋平法工程图文详解

钢筋工程计量----结构各构件的支座关系
梁是板的支座 柱是梁的支座 基础梁是柱的支座
钢筋工程计量----框架梁钢筋设置及构造
梁加腋(边、中支座处)
钢筋工程计量----梁加腋
钢筋工程计量----主次梁交接处吊筋
11G101-3P53柱插筋构造
图2
基础插筋的计算
框架柱钢筋构造图示
-基础插筋
图一
插筋保护层度>5d;hj>laE(la)
插筋保护层度>5d;hj≤laE(la)
图三
柱外侧插筋保护层度≤d;hj>laE(la)
柱外侧插筋保护层度≤d;hj>laE(la)
柱外侧插筋保护层度≤5d;hj≤laE(la)
注: 1.当不同直径的钢筋搭接时,Ll、LlE按直径较小的钢筋计算。 2.在任何情况下Ll不得小于300mm。 3.式中ξl为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当纵向钢筋搭接接头百分率为表的中间值时,可按内插取值。
抗震
非抗震
LlE=ξlLaE
Ll=ξlLa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ξl
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
16G101-2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16G101-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独立基础、条型基础、筏型基础及桩基承台)
三a
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区环境; 受除冰盐影响环境 ; 海风环境。
三b
盐渍土环境 ; 受除冰盐作用环境 ; 海岸环境。
四
海水环境。
五
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
16G101图集平法制图规则及计算深度解读

16G101图集柱平法制图规则及计算深度解读图集相当于字典,查起来方便,读起来费劲,有时候读了多遍也理解不了,如果理解不了,你将无法查询,从今天开始,我帮大家深度解读16G图集,帮大家节省时间。
大家看一下,同图表示,你是不是对平法是什么,有了更好的理解。
16G图集这次最大的变化就是取消了非抗震情况,就是因为有了以上这份文件。
至于16G101-1和-2包括哪些内容,我们后面再讲,慢慢来!“框架-剪力墙结构”和“框支剪力墙结构”我理解是否正确,欢迎大家拍砖。
虽然现在平法图集上没有陈教授的名字,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个人,他发明平法,解放了无数建筑工作者的劳动力。
别把图集当规范,平法图集是从规范衍生出来应用工具。
简单来说,平法施工图=平面图+标准构造详图,这里平面图是按照平法规则绘制出来的。
这几种方式,我们后面会详细解读。
图纸说明大多数对预算员没用,做预算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图纸说明上。
这些地方设计如果不注明,就证明是设计新手干的,找老预算员取取经验,别瞎做。
哈哈!先来一波更新^.^【2016年11月7日】其实芯柱的内容,16G平法图集并没有单独拿出来,因为网上很多人问这个问题,我在这里特意拿出来单独解读。
列表注写方式图上有个特点,就是柱截面标注的不是具体尺寸,是参数代号,具体尺寸要从表里查得。
注意,偏轴时图中参数可以是负值。
这里注意大家按照我给的序号顺序看。
关于转换柱的具体内容,我们后面会详细解读。
常用的箍筋是类型1和类型2。
我们经常碰到复合箍筋,不知道怎么拆分,有了这个原则就知道怎么拆分了。
大家注意,柱子的箍筋是“几×几”,梁的箍筋一般叫“几肢箍”。
大家注意,芯柱不会单独存在,一定和框架柱在一起,尺寸标注方式随框架柱。
为了施工方便,这张表平法图集要求至少在柱、墙、梁结构图上放置这张表。
大家注意,这张表里的标高表示的是当前层的结构底标高,而不是建筑底标高,平法图集里讲的所有标高,都是结构标高不是建筑标高。
板平法识图与算量

当计算Y方向,就是X净跨
9、负筋分布筋计算
分布筋长度=另向跨度另向负筋延伸长度A另向负筋延伸长度 B+2×150
说明:各自分布筋在转 角位置切断,与另一 方向的支座负筋搭接, 搭接长度为150mm
XX
有不同的留筋方式
XX
板厚及配筋与所在板相同;构造升降高度≥300
最大边长或直径<1 m;加强筋长度有全跨贯通和自洞边 XX
锚固两种
XX
翻边高度≤300
XX
以上部双向非贯通加强钢筋取代原位置的非贯通配筋
XX
板悬挑阳角上部放射筋
楼板相关构造在平法施工图中直接采用引注方 式表达,跟前边梁内的吊筋一样
项目4 板平法识图和钢筋算量
名词解释
• 隔一布一:例如A12/14@100
100
的注 含意 义:
资 格 考 试 中 一 定 要 写 明 钢 筋 等 级 符 号
说明:
原位标注
•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为:板支座上部非 贯通纵筋(负筋)和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
??
原位标注
原位标注(94)
说明:
•
当悬挑板端部厚度不小于150mm时,设计者应当指定
结构平面的坐标方向
• 1)当两向轴网正交时,图面从左至右为X向,从 下至上为Y向;
• 2)当轴网转折时,局部坐标方向顺轴网转折角度 做相应转折;
• 3)当轴网向心布置时,切向为X向,径向为Y向;
贰、有梁楼盖平法制图规则
• 板平面注写主要包括板块集中标注和板支座原位标注。
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
16G101平法图集讲解pdf

目录CONTANTS01平法的初步认识02柱03墙、暗柱及连梁04梁05板06后浇带构造07基础构造PART 01平法的初步认识l 1.1:平法图集的全称及作用;l 1.2:常用平法代号的认识;l 1.3:钢筋锚固表;l 1.4:钢筋搭接表;l 1.5:锚固与搭接的关系;平法图集的作用平法图集的全称La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1、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00。
2、当四级抗震时,La=Lae。
Lae (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1、受拉钢筋最小抗震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00。
2、当四级抗震时,La=Lae。
LL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1、任何情况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
2、当四级抗震等级时,LL=LLe3、当钢筋种类及同一区段内,搭接钢筋面积百分率《=25%;50%;100%时,搭接长度分别=1.2锚固长;1.4锚固长;1.6锚固长。
LLe (纵向受拉钢筋抗震搭接长度)1、任何情况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
2、当四级抗震等级时,LL=LLe3、当钢筋种类及同一区段内,搭接钢筋面积百分率《=25%;50%;100%时,搭接长度分别=1.2锚固长;1.4锚固长;1.6锚固长。
钢筋平法代号LaLaeLLLLe常见的平法代号的认识CZ:保护层;S :分布间距;HC :顺支座长;Hw :梁腹板高度; 斯维尔:(TCZ :WT:弯头;CZZ:支座构件钢筋保护层;TCZ:基础顶面保护层; ------------------------------------------------------------------------------------------------------------LMC:左锚/下锚;RMC:右锚/上锚);LJT :钢筋接头总长16G锚固表锚固长度查询表11G锚固表11G锚固长度查询表16G搭接表搭接长度查询表116G搭接表搭接长度查询表211G搭接11G搭接计算公式PART 02柱的平法认识l 2.1:柱纵向连接方式;l 2.2:柱纵筋连接构造;l 2.3:柱纵筋底层插筋构造;l 2.4:柱纵筋顶层构造;l 2.5:柱箍筋分布范围;l 2.6:柱梁节点区域箍筋加密软件中如何表示;错开连接长为:2.3LLe。
16G101钢筋教程讲义-第二章 独立基础平法识图及钢筋计算

16G101-3P57
独立基础钢筋一般构造
独立基础钢筋一般构造
独立基础钢筋一般构造
三、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
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Labe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Lae
独立基础钢筋一般构造
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锚固长度La
d是否 大于25
16G101-3P57
第五节 独立基础底部边长≥2500时
配筋构造及案例
目录
一、配筋构造 二、配筋计算
配筋构造及案例
16G101-3P70
配筋构造及案例
配筋构造及案例
配筋构造及案例
配筋构造及案例
第六节 独立基础顶部配筋构造及案例
目录
一、独立基础顶部配筋构造 二、独立基础顶部配筋计算
独立基础顶部配筋构造及案例
独立基础钢筋一般构造
独立基础钢筋一般构造
第四节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及案例
目录
一、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 二、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及案例
一、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及案例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及案例
16G101-3P67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及案例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及案例
独立基础平法表示
独立基础 平法表示方法
平面注写
截面注写
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 截面标注 列表注写
必注内容
基础编号(DJj、DJp)
截面竖向尺寸 (h1/h2…)
配筋(B:X&Y,T)
选注内容
基础底面标高 必要的文字注解
独立基础的平面尺寸
独立基础平法表示
16G101-3P12、13
16G101三维图集-第5章板识图

第五章:板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66-板底部受力钢筋网板上部贯通钢筋网板支座负筋校对设计页图集号傅华夏郭仁俊廖宜香有梁楼盖楼(屋)面板配筋构造板在端部支座的锚固构造(一)板上部纵向钢筋审核 板在端部支座的锚固构造(二)墙外侧竖向分布筋墙外侧水平分布筋在墙外侧水平分布筋内侧弯钩≥5d 且至少到梁中线板上部y 向分布钢筋板上部x 向分布钢筋板下部y 向分布钢筋弯折长度15d ≥0.4lab15d≥5d 且至少到圈梁中线(la)墙外侧竖向分布筋在墙外侧水平分布筋内侧弯钩墙外侧水平分布筋(b)端部支座为剪力墙(当用于屋面处,板上部钢筋锚固要求与图示不同时由设计明确)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筋板上层钢筋网板下层钢筋网板下层钢筋网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筋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筋板下层钢筋网板上部钢筋板上部钢筋板上部钢筋审核校对设计页图集号16G101-1-102单(双)向板配筋示意纵向钢筋非接触搭接构造傅华夏郭仁俊廖宜香下部受力钢筋上部受力钢筋上部贯通钢筋分布钢筋(下部受力钢筋)分布钢筋(另一方向贯通钢筋)分布钢筋(另一方向贯通钢筋)上部受力钢筋上部负筋在搭接范围内,相互搭接的纵筋与横向钢筋的每个交叉点均应进行绑扎 抗裂构造钢筋自身及其与受力主筋搭接长度为 150 ,抗温度筋自身及其与受板上下贯通筋可兼作抗裂构造筋和抗温度筋。
当下部贯通筋兼作抗温度钢筋分布筋自身及与受力主筋、构造钢筋的搭接长度为 150;当分布筋兼作抗温度筋时,其自身及与受力主筋。
构造钢筋的搭接长度为L L .其在支座的锚固按。
-71-审核校对设计页图集号16G101-1-103悬挑板 XB 钢筋构造 无支撑板端部封边构造折板配筋构造受力构造或距梁边为受力钢筋构造或分部筋受力钢筋构造或分部筋≥L a傅华夏郭仁俊廖宜香(相应注解、标注同上图)(仅上部配筋)(相应注解、标注同上图)(仅上部配筋)(相应注解、标注同上图)厚板无支撑板端部封边构造无支撑板端部封边构造≥l aa折板配筋构造折板配筋构造-73-审核校对设计页图集号16G101-1-104无梁楼盖柱上板带ZSB 与跨中板带KZB 纵向钢筋构造 傅华夏郭仁俊廖宜香KZB 跨中板带KZB 跨中板带KZB 跨中板带KZB 跨中板带框架柱框架梁暗梁柱上板带ZSB 柱上板带ZSB 柱上板带ZSB 柱上板带跨中板带KZB 跨中板带KZB 跨中板带无梁楼盖柱上板带ZSB 与跨中板带KZB 纵向钢筋构造 案例纵向钢筋构造无梁楼盖非贯通筋构造无梁楼盖柱上板带ZSB与跨中板带KZB纵向钢筋构造图集号16G101-1-104图集号16G101-1-105板带端支座纵向钢筋构造(一)板带悬挑端纵向钢筋构造 柱上板带暗梁纵向钢筋构造上部非贯通纵筋板带端支座纵向钢筋构造(一)板带端支座纵向钢筋构造(一)板带悬挑端纵向钢筋构造暗梁箍筋暗梁宽度图集号16G101-1-105柱上板带暗梁钢筋构造跨中板带与剪力墙中间层连接跨中板带与剪力墙墙顶连接跨中板带与剪力墙墙顶连接墙外侧竖向分布筋墙外侧水平分布筋上部贯通与非贯通筋下部贯通纵筋墙外侧竖向分布筋墙外侧水平分布筋上部贯通与非贯通筋下部贯通纵筋墙外侧竖向分布筋墙外侧水平分布筋上部贯通与非贯通筋下部贯通纵筋图集号16G101-1-106板带端支座纵向钢筋构造(一)墙外侧竖向分布筋墙外侧水平分布筋上部贯通与非贯通筋下部贯通纵筋墙外侧竖向分布筋墙外侧水平分布筋上部贯通与非贯通筋下部贯通纵筋板带端支座纵向钢筋构造(二)图集号16G101-1-107板后浇带 HJD 钢筋构造,墙后浇带 HJD 钢筋构造 梁后浇带 HJD 钢筋构造800≥(L L +60)≥L L ≥30≥30≥(L L +60)且≥800≥L L≥30≥30≥30≥30≥ll≥(ll+60)且≥800板后浇带HJD100%搭接留筋钢筋构造≥30≥30≥ll≥(ll+60)且≥800图集号16G101-1-108板加腋JY 构造局部升降板SJB 构造(一)同向配筋同向配筋同板上部同向配筋同板下部同向配筋弯折长度L a同板上部同向配筋同板下部同向配筋同板下部同向配筋同板上部同向配筋弯折长度L a 同板下部同向配筋同板上部同向配筋弯折长度L a弯折长度L a弯折长度L a弯折长度L a 度L 弯折长度L a 弯折长度L a同板下部同向配筋板加腋JY局部升降板SJB 构造(一)局部升降板SJB 构造(一)局部升降板SJB 构造(一)l ahhla≤300同板下部同向配筋≤300h同板下部同向配筋l a梁角筋局部升降板SJB构造(一)hhlalah≤300同板下部同向配筋同板下部同向配筋局部升降板SJB构造(一)(板中升降)hhhla同板下部同向配筋图集号16G101-1-109局部升降板SJB 构造(二)同向配筋同向配筋la h同板下部同向配筋同板下部同向配筋hlalahl ah同板下部同向配筋(如不足则需插空补筋)hlalala不小于板上部同向配筋(插空补筋)(插空补筋)h与洞边加强钢筋构造(洞边无集中荷载)加强筋加强筋5d补加一根分布筋伸出洞边150遇洞口被切断的上部钢筋遇洞口被切断的下部钢筋61板开洞BD 与洞边加强钢筋构造(洞边无集中荷载)向补墙纵筋向补墙纵筋向补强纵筋向补强纵筋Y 向补强纵筋X 向补墙纵筋X 向补墙纵筋X 向补墙纵筋Y 向补强纵筋环向补强钢筋搭接1.墙或梁遇洞口被切断的上部钢筋遇洞口被切断的下部钢筋其弯钩固定洞边补强钢筋其弯钩固定洞边补强钢筋补强钢筋补强钢筋按补强钢筋增设一根(矩形洞口)环向补强钢筋(圆形洞口)5d板下部钢筋(洞口位置未设置上部钢筋)洞边补强钢筋由遇洞口被切断的板下部钢筋的弯钩固定补强钢筋X 向补强纵筋300<D ≤1000环向补强钢筋搭接1.2laY 向补强纵筋悬挑板上部受力筋 悬挑板阳角上部放射受力筋悬挑板上部受力筋悬挑板上部受力筋图集号16G101-1-112悬挑板阳角放射筋Ces构造伸出长度伸出长度板上部原有配筋板下部原有配筋上部加强贯通纵筋下部加强贯通纵筋箍筋板下部原有配筋板上部原有配筋上部加强贯通纵筋下部加强贯通纵筋图集号16G101-1-113板内纵筋加强带 悬挑板阴角放射筋JQD 构造aa/2aaaaaa悬挑板lal a悬挑板阴角构造(本图未表示构造筋或分布筋)(无暗梁时)跨内板图集号16G101-1-114注:括号内数字用于非抗震设计ZMcv ZMab 构造、)不能满足时,至板顶弯折,弯折段长度15d 7801912及或需增设的架立筋图集号16G101-1-115抗冲切箍筋Rh构造,抗冲切弯起筋Rb构造。
16G101(三维立体)板平法图集

第五章:板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66-板底部受力钢筋网板上部贯通钢筋网板支座负筋有梁楼盖楼(屋)面板配筋构造板在端部支座的锚固构造(一)校对设计页图集号有梁楼盖楼(屋)面板配筋构造板在端部支座的锚固构造(一)板上部纵向钢筋审核 板在端部支座的锚固构造(二)墙外侧竖向分布筋墙外侧水平分布筋在墙外侧水平分布筋内侧弯钩≥5d 且至少到梁中线板上部y 向分布钢筋板上部x 向分布钢筋板下部y 向分布钢筋弯折长度15d ≥0.4lab15d≥5d 且至少到圈梁中线(la)墙外侧竖向分布筋在墙外侧水平分布筋内侧弯钩墙外侧水平分布筋(b)端部支座为剪力墙(当用于屋面处,板上部钢筋锚固要求与图示不同时由设计明确)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筋板上层钢筋网板下层钢筋网板下层钢筋网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筋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筋板下层钢筋网板上部钢筋板上部钢筋板上部钢筋审核校对设计页图集号16G101-1-102单(双)向板配筋示意纵向钢筋非接触搭接构造下部受力钢筋上部受力钢筋上部贯通钢筋分布钢筋(下部受力钢筋)分布钢筋(另一方向贯通钢筋)分布钢筋(另一方向贯通钢筋)上部受力钢筋上部负筋在搭接范围内,相互搭接的纵筋与横向钢筋的每个交叉点均应进行绑扎 抗裂构造钢筋自身及其与受力主筋搭接长度为 150 ,抗温度筋自身及其与受板上下贯通筋可兼作抗裂构造筋和抗温度筋。
当下部贯通筋兼作抗温度钢筋分布筋自身及与受力主筋、构造钢筋的搭接长度为 150;当分布筋兼作抗温度筋时,其自身及与受力主筋。
构造钢筋的搭接长度为L L .其在支座的锚固按。
-71-审核校对设计页图集号16G101-1-103悬挑板 XB 钢筋构造 无支撑板端部封边构造折板配筋构造受力构造或距梁边为受力钢筋构造或分部筋受力钢筋构造或分部筋≥L a(相应注解、标注同上图)(仅上部配筋)(相应注解、标注同上图)(仅上部配筋)(相应注解、标注同上图)厚板无支撑板端部封边构造无支撑板端部封边构造≥l aa折板配筋构造折板配筋构造-73-审核校对设计页图集号16G101-1-104无梁楼盖柱上板带ZSB 与跨中板带KZB 纵向钢筋构造KZB 跨中板带KZB 跨中板带KZB 跨中板带KZB 跨中板带框架柱框架梁暗梁柱上板带ZSB 柱上板带ZSB 柱上板带ZSB 柱上板带跨中板带KZB 跨中板带KZB 跨中板带无梁楼盖柱上板带ZSB 与跨中板带KZB 纵向钢筋构造 案例纵向钢筋构造无梁楼盖非贯通筋构造无梁楼盖柱上板带ZSB与跨中板带KZB纵向钢筋构造图集号16G101-1-104图集号16G101-1-105板带端支座纵向钢筋构造(一)板带悬挑端纵向钢筋构造 柱上板带暗梁纵向钢筋构造上部非贯通纵筋板带端支座纵向钢筋构造(一)板带端支座纵向钢筋构造(一)板带悬挑端纵向钢筋构造暗梁箍筋暗梁宽度图集号16G101-1-105柱上板带暗梁钢筋构造跨中板带与剪力墙中间层连接跨中板带与剪力墙墙顶连接跨中板带与剪力墙墙顶连接墙外侧竖向分布筋墙外侧水平分布筋上部贯通与非贯通筋下部贯通纵筋墙外侧竖向分布筋墙外侧水平分布筋上部贯通与非贯通筋下部贯通纵筋墙外侧竖向分布筋墙外侧水平分布筋上部贯通与非贯通筋下部贯通纵筋图集号16G101-1-106板带端支座纵向钢筋构造(一)墙外侧竖向分布筋墙外侧水平分布筋上部贯通与非贯通筋下部贯通纵筋墙外侧竖向分布筋墙外侧水平分布筋上部贯通与非贯通筋下部贯通纵筋板带端支座纵向钢筋构造(二)图集号16G101-1-107板后浇带 HJD 钢筋构造,墙后浇带 HJD 钢筋构造 梁后浇带 HJD 钢筋构造800≥(L L +60)≥L L ≥30≥30≥(L L +60)且≥800≥L L≥30≥30≥30≥30≥ll≥(ll+60)且≥800板后浇带HJD100%搭接留筋钢筋构造≥30≥30≥ll≥(ll+60)且≥800图集号16G101-1-108板加腋JY 构造局部升降板SJB 构造(一)同向配筋同向配筋同板上部同向配筋同板下部同向配筋弯折长度L a同板上部同向配筋同板下部同向配筋同板下部同向配筋同板上部同向配筋弯折长度L a 同板下部同向配筋同板上部同向配筋弯折长度L a弯折长度L a弯折长度L a弯折长度L a 度L 弯折长度L a 弯折长度L a同板下部同向配筋板加腋JY局部升降板SJB 构造(一)局部升降板SJB 构造(一)局部升降板SJB 构造(一)l ahhla≤300同板下部同向配筋≤300h同板下部同向配筋l a梁角筋局部升降板SJB构造(一)hhlalah≤300同板下部同向配筋同板下部同向配筋局部升降板SJB构造(一)(板中升降)hhhla同板下部同向配筋图集号16G101-1-109局部升降板SJB 构造(二)同向配筋同向配筋la h同板下部同向配筋同板下部同向配筋hlalahl ah同板下部同向配筋(如不足则需插空补筋)hlalala不小于板上部同向配筋(插空补筋)(插空补筋)h与洞边加强钢筋构造(洞边无集中荷载)加强筋加强筋5d补加一根分布筋伸出洞边150遇洞口被切断的上部钢筋遇洞口被切断的下部钢筋61板开洞BD 与洞边加强钢筋构造(洞边无集中荷载)向补墙纵筋向补墙纵筋向补强纵筋向补强纵筋Y 向补强纵筋X 向补墙纵筋X 向补墙纵筋X 向补墙纵筋Y 向补强纵筋环向补强钢筋搭接1.墙或梁遇洞口被切断的上部钢筋遇洞口被切断的下部钢筋其弯钩固定洞边补强钢筋其弯钩固定洞边补强钢筋补强钢筋补强钢筋按补强钢筋增设一根(矩形洞口)环向补强钢筋(圆形洞口)5d板下部钢筋(洞口位置未设置上部钢筋)洞边补强钢筋由遇洞口被切断的板下部钢筋的弯钩固定补强钢筋X 向补强纵筋300<D ≤1000环向补强钢筋搭接1.2laY 向补强纵筋悬挑板上部受力筋 悬挑板阳角上部放射受力筋悬挑板上部受力筋悬挑板上部受力筋图集号16G101-1-112悬挑板阳角放射筋Ces构造伸出长度伸出长度板上部原有配筋板下部原有配筋上部加强贯通纵筋下部加强贯通纵筋箍筋板下部原有配筋板上部原有配筋上部加强贯通纵筋下部加强贯通纵筋图集号16G101-1-113板内纵筋加强带 悬挑板阴角放射筋JQD 构造aa/2aaaaaa悬挑板lal a悬挑板阴角构造(本图未表示构造筋或分布筋)(无暗梁时)悬挑板跨内板图集号16G101-1-114注:括号内数字用于非抗震设计ZMcv ZMab 构造、)不能满足时,至板顶弯折,弯折段长度15d 7801912及或需增设的架立筋图集号16G101-1-115抗冲切箍筋Rh构造,抗冲切弯起筋Rb构造。
16G101-04第五章板识图

向跨内伸出长度按设计标注 距粱边为1/2板筋间距
h
≥5d且至少到梁中线 (la) 支座宽度
板底部受力钢筋网 板上部贯通钢筋网 板支座负筋
≥5d且至少到梁中线 (la)
ln
支座宽度
ln
有梁楼盖楼面板LB和屋面板WB钢筋构造
(括号内的锚固长度la用于梁板式转换层的板)
≥5d且至少到梁中线 注: (la)
ll 短跨lnY
≥l'nY/3
≥l'nY/3
支座宽度 lnY的相邻跨
C
≥l'nx/3
≥l'nx/3
≥1.3ll
≥0.3ll ll
≥lnx/3
≥lnx/3
≥l'nY/3
ll
≥l'nY/3
lnx的相邻跨 支座宽度
ll 长跨lnx
A
不等跨板上部贯通纵筋连接构造(二)
(当钢筋足够长时能通则痛)
≥l'nx/3
单(双)向板 配 筋示 意 纵向钢筋非接触搭接构造
图集号 16G101-1-102
审核 郭仁俊 校对 廖宜香 设计 傅华夏 页
-70-
受力钢筋
跨内板上部另向受力 距粱边为1/2板筋间距
纵筋、构造或分布筋
构造或分布筋
受力钢筋
≥0.6lab
构造或分布筋
15d
构造或分布筋 ≥12d且至少到梁中线 (laE)
审核 郭仁俊 校对 廖宜香 设计 傅华夏
图集号 16G101-1-100
页
-68-
≥l'nx/3
lnx的相邻跨 支座宽度
A
≥l'nx/3
≥1.3ll
≥0.3ll ll
16G101平法图集解析及钢筋手算实操教学《识图、手算、案例实操)

16G101平法图集解析及钢筋手算实操教学《识图、手算、案例实操)< 名称 > 16G101平法图集解析及钢筋手算实操教学《识图、手算、案例实操)< 内容 > 16G101图集、平法钢筋识图、手算钢筋工程量(22小时精讲,助设计、施工尤其是造价,深度消化16G)< 格式 > 视频:MP4/FLV< 大小 > 解压后 < 5.55 GB >课程优势采用独特的“平法识图”、“钢筋构造”、“实例计算”的三位一体教学法,系统条理清晰。
'钢筋构造”全程采用独创的“构件---钢筋---部位”的学习方法,系统梳理、关联对照。
全程采用现场钢筋绑扎效果和三维钢筋模拟教学,直观易通。
适合人群工程造价相关专业的在校生和毕业生施工、造价咨询、房地产等单位中从事土建造价的人员非相关专业在校生或毕业生,有志于从事工程造价行业的人员课程目录(共有98节)【名师独家】16G101平法图集解析及钢筋手算实操教学(识图、手算、案例实操)平法及钢筋计算基本知识第1节 16G平法基础知识8分钟第2节 16G平法图集的学习方法20分钟第3节钢筋计算的基本知识17分钟独立基础的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第4节独立基础的平法表示方法32分钟免费试听第5节杯口独立基础的平法表示方法24分钟免费试听第6节独立基础钢筋一般构造27分钟免费试听第7节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及案例25分钟第8节独立基础底板边长≥2500时配筋构造及案例17分钟第9节独立基础顶部配筋构造及案例11分钟第10节杯口独立基础配筋构造及案例9分钟第11节高杯口独立基础配筋构造9分钟条形基础的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第12节条形基础的平法表示方法与平面注写21分钟第13节条形基础的截面注写5分钟第14节条形基础的平法识图案例17分钟第15节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19分钟第16节条形基础丁字、十字交接底板构造14分钟第17节条形基础底板配筋缩减构造3分钟第18节转角处条形基础底板钢筋计算案例21分钟第19节丁字、十字交接条形基础底板钢筋计算案例13分钟第20节转角、丁字、十字交接条形基础底板钢筋计算案例15分钟第21节 3-3剖面条形基础底板钢筋计算案例26分钟筏形基础的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第22节筏形基础的分类11分钟第23节梁式筏形基础平法表示及基础梁的平法注写10分钟第24节基础梁的集中标注表示20分钟第25节基础梁的原位标注表示13分钟第26节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12分钟第27节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法表示与板带平面注写9分钟第28节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9分钟第29节基础主梁底部顶部贯通纵筋锚固讲解17分钟第30节基础主梁底部顶部非贯通纵筋截断与锚固15分钟第31节基础主梁纵向钢筋计算13分钟第32节基础主梁的箍筋构造13分钟第33节基础主梁的箍筋计算13分钟第34节基础主梁的特殊构造10分钟第35节基础主梁侧腋构造8分钟第36节基础次梁的钢筋构造11分钟第37节基础次梁钢筋计算案例8分钟第38节梁板式、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钢筋构造9分钟第39节梁板式、平板式筏形基础变截面钢筋构造14分钟桩基承台平法识图及钢筋计算第40节承台基础分类14分钟第41节桩基承台的平法表示8分钟第42节独立承台的配筋讲解14分钟第43节矩形承台的配筋构造及案例10分钟第44节三桩承台的配筋构造及案例19分钟第45节双柱联合承台配筋构造及案例7分钟第46节承台梁的平法识图13分钟第47节承台梁的配筋构造及案例19分钟第48节承台梁的侧部钢筋计算案例4分钟第49节灌注桩的钢筋识图及计算15分钟柱平法识图及钢筋计算第50节柱的分类13分钟第51节柱构件的列表注写方式16分钟第52节柱构件的截面注写方式8分钟第53节柱插筋构造31分钟第54节柱插筋计算案例7分钟第55节首层柱钢筋构造及案例12分钟第56节中间层柱钢筋构造及案例5分钟第57节顶层中柱钢筋构造及案例14分钟第58节顶层边角柱钢筋构造(一)9分钟第59节顶层边角柱钢筋构造(二)7分钟第60节顶层边角柱钢筋计算案例6分钟第61节柱纵筋的完整计算5分钟第62节柱中间纵筋钢筋变化7分钟第63节柱箍筋构造10分钟第64节柱子箍筋计算案例21分钟墙平法识图及钢筋计算第65节剪力墙的组成11分钟第66节墙柱按竖向钢筋分类13分钟第67节墙柱按平面形状分类11分钟第68节墙柱的平法识图13分钟第69节墙柱的钢筋构造30分钟第70节墙柱的钢筋案例24分钟第71节墙身的平法识图15分钟第72节剪力墙水平钢筋分布构造17分钟第73节剪力墙竖向钢筋分布构造12分钟第74节剪力墙墙身钢筋计算案例25分钟第75节墙梁的平法识图16分钟第76节墙梁的钢筋构造10分钟第77节墙梁的钢筋案例9分钟梁的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第78节梁的分类9分钟第79节梁的平法表示方式16分钟第80节梁的平面注写方式19分钟第81节楼层、屋面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26分钟第82节梁箍筋构造及其他钢筋16分钟第83节非框架梁的钢筋构造13分钟第84节框架梁的纵筋案例18分钟第85节框架梁的箍筋案例14分钟第86节其他支座梁的钢筋构造21分钟板的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第87节板的分类7分钟第88节板的平法识图17分钟第89节板的钢筋构造(一)15分钟第90节板的钢筋构造(二)17分钟第91节板的钢筋计算案例(一)8分钟第92节板的钢筋计算(二)19分钟楼梯的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第93节楼梯的分类11分钟第94节楼梯的平法识图15分钟第95节 A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18分钟第96节 AT型楼梯的钢筋计算9分钟第97节 DT型楼梯配筋构造15分钟第98节 DT型楼梯的钢筋计算1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 隔一布一:例如A12/14@100
100
29
的注 含意 义:
资 格 考 试 中 一 定 要 写 明 钢 筋 等 级 符 号30
说明:
31
原位标注
•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为:板支座上部非 贯通纵筋(负筋)和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
??
32
原位标注
33
原位标注(94)
34
说明:
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
18
贰、有梁楼盖平法制图规则
说明:
板块的பைடு நூலகம்定
集中标注的内容:
• 板块的编号 • 板厚
• 贯通纵筋(包括了 下部受力钢筋)
• 标高高差
普通板:双向均以一跨为一个板块
密肋板:双向主梁均以一跨为一个板块,次梁不计入跨数
所有板块应逐一编号,相同编号的板块可以选择一处做标注
。
19
第二节、板平法识图
39
1、板底筋(下部)长度 见 教 材 页 ,
80 11G101—1 92
页
1级钢筋:长度=净跨+伸进支座长度×2+6.25d×2 1级以上钢筋:长度=净跨+伸进支座长度×2
备注:如果有搭接,就再加搭接长度乘以个数
搭接范围在净跨的四分之一处(83页)
40
板底钢筋的支座-伸进长度
BD
FB Crs Ces
序号
说明
XX
以单向加强纵筋取代原位置配筋
XX
有不同的留筋方式
XX
板厚及配筋与所在板相同;构造升降高度≥300
最大边长或直径<1 m;加强筋长度有全跨贯通和自洞边 XX
锚固两种
XX
翻边高度≤300
XX
以上部双向非贯通加强钢筋取代原位置的非贯通配筋
XX
板悬挑阳角上部放射筋
楼板相关构造在平法施工图中直接采用引注方 式表达,跟前边梁内的吊筋一样
7
第一节、板平法基础知识
2、板钢筋的组成
壹
下部钢筋
板
贯通纵筋
平
法
的
上部钢筋
基
础
贯通纵筋
知
识
非贯通纵筋(一般为负筋)
X向 Y向
X向 Y向
分布筋或构造筋
8
板贯通纵筋(受力筋)
9
由弯矩图(C)可知,板上下两个面都存 在弯矩,所以板的上下两面都要布置受 力钢筋,而且一般是在集中标注中显示
10
问:对于板下部受力钢筋呈交叉布置,那么谁在上谁在下?
15
由实际工程知,上部受力钢筋可以 贯通,也可以非贯通
16
结构平面的坐标方向
• 1)当两向轴网正交时,图面从左至右为X向,从 下至上为Y向;
• 2)当轴网转折时,局部坐标方向顺轴网转折角度 做相应转折;
• 3)当轴网向心布置时,切向为X向,径向为Y向;
17
贰、有梁楼盖平法制图规则
• 板平面注写主要包括板块集中标注和板支座原位标注。
26
特例:
1、当在某些板内配置有构造钢筋时,则X向以Xc,Y向 以Yc打头注写,比如在悬挑板XB的下部。
2、当Y向采用放射配筋时,设计者应注明配筋间距的定 位尺寸。
3、
4、板面标高高差: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 应将其注写在括号内,且有高差则注,无高差不注
27
• 放射筋:一般布置在板挑出部分的四个角处, 呈放射状布置。放射筋常设置在挑檐板转角、 外墙阳角、大跨度板的角部等处,这类地方容 易产生应力集中,造成混凝土开裂,抵抗负弯 矩(P93)。
答:首先看设计说明,如果设计未说明,短跨方向钢筋 应当布置在长跨方向的下面
11
板非贯通纵筋(负筋)
12
由弯矩图(C)可知,板支座处存在负弯 矩,所以对于板支座处上部应布置负筋, 而且一般是在原位标注中显示,如果负 筋呈贯通形式,可以在集中标注中显示
13
板分布筋(构造筋)
14
红色为非贯通筋,白色为分布筋,
• 说明:单向板,板中的受力钢筋应沿短边布 置;双向板,沿板的长、短边两个方向都 需布置受力钢筋。
6
• 衔接:
①单向受力屋面板和民用建筑楼板为60mm, 单向受力工业建筑楼板为70mm,双向板为 80mm,无梁楼板为150mm,现浇空心楼板 为200mm。 ②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不大于 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大于 150mm时不宜大于板厚的1.5倍,且不宜大于 250mm
项目4 板平法识图和钢筋算量
38
板 弯 矩 图
小结:板跨中承受正弯矩,下部配置受力筋, 在集中标注中表达 支座处承受负弯矩,上部配置负筋(非 贯通),在原位标注表达
有梁楼盖板钢筋计算
受力筋
上部受力筋 下部受力筋
板内钢筋 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
分布筋
温度筋
马凳筋
注意:计算时,一定要看懂图,分上、下部,分X、Y方向, 逐一计算
•
当悬挑板端部厚度不小于150mm时,设计者应当指定
板端部封边构造形式,当采用U形钢筋封边时,应指定U
形钢筋的规格、直径。
35
36
项目4 板平法识图和钢筋算量
37
表4-2 楼板相关构造类型与编号
构造类型 纵筋加强带
后浇带 局部升降板
板开洞
板翻边 角部加强筋 悬挑板阳角放射筋
代号 JQD HJD SJB
板 2)根据板的组成形式,可分为:有梁板和无梁板 平 法 3)根据板的支撑情况,可分为:普通板和悬挑板
的 4)根据板的受力特点,可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
基 础
5)根据板的布筋方式,可分为:单层布筋和双层布筋
知 说明:板的平法识图分有梁楼盖平法识图、
识 无梁盖平法识图、楼板相关构造平法识图三
个部分,由于无梁楼盖板在实际工程中几乎
不用,故不作要求。
4
有梁楼盖:以粱为支座的楼面和屋面板。
5
单向板、双向板(P教材76)
• 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不大于2.0时,应按双向板 计算
• 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2.0,但小于3.0时,宜 按双向板计算
• 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不小于3.0时,宜按沿短边 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构 造钢筋
贰
1.板块编号
板 平 法 识 图
—
制 图 规 则
20
板厚
21
贯通纵筋 双层:下部Below 上部 TOP
上层双向钢筋
下层双向钢筋
22
贯通纵筋:
单层双向 底部双向,上部单向 双层双向
23
支座负筋
板底双向配筋
24
T,Y向钢筋 B,Y向钢筋
双层双向配筋
B,X向钢筋 T,X向钢筋
25
小结:对于贯通纵筋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之 板平法
板这一章节,在16G101图集中,与11G101图集没有变化
1
2
壹 板平法的基础知识 贰 板平法识图——制图规则 叁 板平法钢筋构造与计算 肆 板平法钢筋排布规则 伍 板平法钢筋的计算实例
3
第一节、板平法基础知识
1、板构件的分类
壹 1)根据板的施工方式,可分为:现浇板、预制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