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学习01楷书的源流及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柳公权的楷书传世 较多,《神策军碑》 和《玄秘塔碑》为 其代表作。字形挺 拔劲峭,内劲外松 的特征出自欧体, 电话顿挫强烈,结 体婉转外拓,明显 受到颜体影响。柳 公权书法雄秀挺拔, 骨骾气刚,但有失 温和,而且形式上 一丝不苟,法度过 严,有拒人之感。
• 柳公权与“心正则 笔正” 启功先生有诗云: “劲媚虚从笔正论, 更将心正哄愚人。 书碑试问心何在? 谀阉谀僧颂禁军。 ”
楷书初学颜真卿,
以后醉心于北碑,主要 受《郑文公》、《张猛 龙》、《石门铭》等影 响。楷书在他手里与篆 书分书和六朝碑版融为 一体,用笔婉转流丽, 以研易质,化刚为柔, 开创出一种大气和飞动 的崭新面貌。
• 2)、楷书繁荣的过程
南北朝末期,南方文化逐渐向北方渗透,过去 北朝盛行的豪健爽辣和稚拙雄浑慢慢地向南方洗练 遒丽靠拢,劲悍的笔法加上了雕琢的圆润。
隋朝南北统一,两股书风合流,涌现出许多优 秀作品,如浑穆遒劲的《龙藏寺碑》、端庄研美的 《苏孝慈墓志》以及《启法寺碑》、《董美人墓志》 等等。这些作品洗六朝之余习,开欧褚之先声,起 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米芾的《向太后挽词》,黄庭坚的《徐纯中墓
志铭》等作品,从风格来源上看可以看到唐人
的影响,但风格已经与太开拉开了距离,或潇
洒飘逸,或跳跃跌宕,或纵横开阖,已大有异
趣。
• 北宋·蔡襄 《门屏帖》局部
• 北宋苏轼《丰乐亭记》
• 北宋苏轼《祭黄几道文》
• 北宋·黄庭坚 《徐纯中墓志铭》
• 北宋米芾《向太后挽词》局部
• 楷书的笔画果真“横平竖直”吗? 分书的一横左右两端粗细大
致相等,撇与捺都是上细下粗, 所有笔画左右两半的笔墨分量基 本均等,因此结构比较简单,只 要横平竖直,就能保证分间布白 的均衡和匀称。如下图“大”字。
分书《乙瑛碑》 中的“大”字
• 分书《乙瑛碑》
•
楷书由于撇的收笔变按为提,
上粗下细,而捺仍然是上细下粗,
北方的楷书碑刻主要有《广武将军碑》(368 年)、《张猛龙碑》(522年)等。
• 《爨宝子碑》 (405年),出
于云南边境。
• 《爨宝子碑》 整拓
• 《张猛龙碑》碑 额
• 《张猛龙碑》 局部
• 4)、摩崖
摩崖是刊刻在山崖石壁上的书法作品。在山崖 石壁上刻字,一是“金石难灭,托以高山,用流不 绝”,二是“就其地以刻石纪事,省伐山采石之 劳”,因此汉魏六朝时候的摩崖作品较多。北方摩 崖书法的楷书代表作品有《石门铭》、《西狭颂》、 《泰山金刚经》等等。南朝楷书摩崖甚少,代表作 为《瘗鹤铭》,严格来说是行楷书,传为陶弘景书。
• 《石门铭》全称《泰山羊 祉开复石门铭》,北魏宣 武帝永平二年(公元五○ 九年)正月刻,由王远书 丹,武阿仁凿刻于陕西褒
城县东北褒斜谷石门崖壁。
• 《瘗鹤铭》,大 字摩崖,南梁天 监十三年刻,署名 为“华阳真逸撰, 上皇山樵正书。” 这里一篇哀悼家 鹤的纪念文章, 内容虽不足道, 而其书法艺术诚 然可贵。此铭究 竟是何人所书? 历来就有争议。 宋人黄长睿考证 它为梁代陶宏景 所书。
智永还在屋内备了数支容量为一石多的大簏子, 练字时,笔头写秃了,就取下丢进簏子里。日子久 了,破笔头竟积了十大簏。后来,智永便在永欣寺 窗前的空地挖了一个深坑,把所有破笔头都埋在土 里,砌成坟家,称之为──退笔冢。后人讲“退笔成 冢”的典故就是从这儿来的。
• 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刻苦练习,智永的书法 终于写得抵势飞扬,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成了我 国著名的书法家。当时求他写字和题匾的人门庭 若市,以致寺内的木门槛也被踏穿,不得不用铁 皮把它裹起来。后来,这故事变成了一个典故, 叫──铁门限。 他晚年就曾以当时的识字课《千文字》为内 容,用真,草两体写了一千多本,从中挑选最满 意的八百本,分送给浙东的各个寺院。直到如今, 智永的《千文字》墨迹和刻本还被视为学习书法 的范本。
1)、 抄经
经分为佛经和道经两种,以佛经为主。佛经的翻 译一般是先由高僧诵讲经文,由传译者将其译成汉语, 再由专家对译文反复讨论和校雠,录成定本。定本出 来之后,由僧尼、经生或清信士女传抄,因为这是一 种功德,处于礼佛的虔敬心态,抄写时毕恭毕敬,字 迹非常工整,尊奉“法度高于一切”。
• 敦煌写经—— 《妙法莲华经》 局部(佛经)
• 2)、墓志
墓志所用材料以石质为主,也有少数是砖质的。 形制一般较小,以便埋于地下。
墓志以北魏时期的为代表,北魏墓志书风在南 方的影响在逐渐增大,初期豪健爽辣和稚拙雄浑慢 慢在向南方的洗练遒丽靠拢,劲悍的笔画加上了被 雕琢的圆润和纤巧。
• 北魏《元显儁墓志 》(513年刻)附志盖精拓本
• 东晋《王兴之 夫妇墓志》局 部
• 魏晋时期的道教也很流行,文人雅士抄写道经 的风气非常兴盛。虞和《论书表》中记载了某道士 以鹅换取王羲之所书《道德经》作为收藏的故事。 道经的抄写与佛经一样,必须用正体楷书。
•
经书的抄写风气与抄写规则对楷书的发展起了
很大的促进作用。
• 敦煌写经—— 《太上九真妙
戒金籙度命九
幽拔罪妙经》
局部 (道经)
• 隋·《董美人墓志》局部
• 隋·《苏孝慈墓志》局部
• 隋代大书家——智永
僧智永(公元6世纪),本姓王,名法极,陈、 隋间会稽人。是晋代书法大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孙。
他早年出家当和尚,后来云游到浙江省吴兴县 善琏镇,就曾在永欣寺里住了整整三十年。在这里, 智永深居简出,每天雄鸡报晓即起床,磨上一大盘 墨,然后临摹王羲之的字帖,从未间断。
到了元代,赵孟頫
的作品楷书作品很多, 有元一代丰碑皆出其手, 传世的主要作品有《仇 锷墓志铭》、《三门 记》、《胆巴碑》、 《龙兴寺》、《妙严寺 记》等,法乳二王和李 北海,用笔深稳,起收 之处回环往复,略带行 书笔意。
•
明代中期祝枝山、文徵明和王宠的小楷
在广宗博览和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变化出入,
别开生面。总的来说,宋元明三代的楷书成
• 颜真卿书法源自家学, 从学褚遂良和张旭, 最后会通变法,自成 一格。楷书作品很多, 主要有《多宝塔碑》 (颜真卿44岁时做)、 《东方朔画像赞》、 《颜勤礼碑》、《麻 姑仙坛记》和《颜家 庙碑》等。这些作品 完整地勾勒出颜真卿 在书法上继承和创新 的全部过程。
• 颜真卿《勤礼碑》局部
• 颜真卿《颜氏家庙》局部
结果造成“大”字上半部左疏右
密,左轻右重,比例失调。为了
克服这种毛病,必须增加右下捺
画周围的布白,如右图中的“大”
字,将一横的右端向上抬起,变
水平的横为左低右高的斜横,以
左低来压缩左下的空间,以右高
来增加右下的空间,损有余而补
不足,并且将撇稍微向左挪动一
下,使整个字的中心从原来的正 中改到稍微偏高偏左的地方,结
东晋永和四年 (348)十月刻
• 北魏《元倪 墓志》局部
北魏正 光四年(523) 二月刻
• 3)、碑阙
汉末,曹操饬令禁碑,树碑之风顿时收敛,西 晋禁碑仍然严厉。到东晋,纲纪不振,禁碑松弛, 立碑之风重又复燃。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楷书碑刻,南方主要有《谷 朗碑》(272年)、《爨宝子碑》(405年)、《爨 龙颜碑》(458年)等。
• 虞世南书承智永 传授,得二王法 脉。楷书传世作 品有《孔子庙堂 碑》,点画清舒 遒逸,锋芒不耀, 筋骨内涵结体偏 长,与欧字近似, 然欧为内擫,虞 为外拓,故圆浑 温润而不露圭角。
• 褚遂良学书“少则服 膺虞监,长则祖述右 军”,传世楷书有 《孟法师碑》、《伊 阙佛龛》等,写于永 徽四年的《雁塔圣教 序》尤称杰作。其用 笔流畅飞动,以行入 楷,线条婉转遒劲, 一波三折,提按顿挫 节奏分明。整个风格 “甚得媚趣,若美人 婵娟,似不胜罗绮” (杨守敬《学书迩 言》)。
• 《九成宫》 中的“大”
果产生处所谓的上紧下松、左紧 字
右松的结体特征。
• 《九成宫》
三、楷书的发展流变
• 1、楷书的滥觞期 楷书的起源最早可以上溯到汉末。从汉末到
两晋,楷书逐渐成熟,在当时的简牍和残纸中, 有许多楷书特征明显的作品。
• 左图《居延新简》 中的文字撇捺分 明,线条笔势连 贯,楷书意味已 很浓了。
《楷书学习》一
三国·钟繇 《宣示表》
北魏 《张猛龙碑》
唐·欧阳询 《九成宫》
唐·褚遂良
唐·颜真卿
《雁塔圣教序》 《颜勤礼碑》
唐·柳公权 《玄秘塔碑》
一、楷书的源流及发展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因为正和楷都 有标准的含义,所以有人干脆把它叫做正楷。
楷书的特点及分类
唐楷
魏碑
小楷
二、楷书的点画结构特点
• 智永墨迹《真草千字文》局部
•
唐朝建国之初,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
十分注重教化,主张偃武修文,提倡学习书法,并
亲自撰写《王羲之传论》,命著名书法家临摹王羲
之法书分赐给文武大臣,并将书法作为国学之一,
置书学博士,开馆教学,在讲学过程中,虞世南、
欧阳询撰写了《笔髓论》、《八诀》、《三十六
法》、《传授诀》,总结和阐述楷书点画和结体的
就不大,相比唐代,明显走下坡路。
祝 允 明 小 楷 《 洛 神 赋 》 局 部
文 征 明 小 楷 《 草 堂 十 志 》 局 部
王 宠 小 楷 《 游 包 山 集 》 局 部
•
清代的北碑化
清初,帖学大坏,一
些书家认为学假晋字不如 学真唐碑,清中期,碑学
兴起,一些书家认为欧阳 询和褚遂良的字有八分遗
•
康有为称龙门石
刻“皆雄峻伟茂,极
意发宕,方笔之极规
也”。
• 北魏《法僧造像记》
•பைடு நூலகம்
此作不计工拙,
率尔信手,点画之
放逸,结体之奇肆,
风格之烂漫,简直
到了不可思议的地
步。这样的作品充
满了真情实意,充
满了奇思妙想,可
以激发人们的创作
灵感。
三、楷书的发展流变
• 隋唐——楷书的繁荣期 1、繁荣原因: 楷书经过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发展,在点 画和结体上创造了许多形式,积累了各种经验, 到了隋唐,终于走向成熟,并出现百花齐放的繁 荣局面,这是字体发展的必然,同时与良好的社 会环境密切相关,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帝王身 体力行的倡导都是重要的因素,其中最为关切的 是文化需要和制度保证。
• 左为柳公权《神策 军碑》
4、唐代以后的衰变
• 1)、宋元明的行书化
•
楷书的风格形式在唐代已得到了充分的表
现,犹如一朵盛开的鲜花,内质耗尽,难以为
继了。宋初,蔡襄想恪守唐法,楷书兼学颜刘, 然而比较拘谨,气象不够博厚,这就意味着步 趋唐人的末路,蔡襄可称为唐楷的最后一位名 家。
•
苏轼的《丰乐亭记》和《祭黄几道文》,
• 上图《居延新简》,无 论点画还是结体,楷书 意味都比较重,撇细捺 粗,左右两边轻重粗细 反差很大,横画左低右 高,这样的结体已经属 于楷法。
• 《敦煌汉简》“还 所掠记”的结体 减少横势,字形 方正偏长,强化 了纵向之势,楷 书特征更加明显。
• 2、楷书的发展期
魏晋南北朝是楷书的发展期,当时的楷书可以分 为五种类型:抄经、墓志、碑阙、摩崖和造像。
书深于六朝人,盖以篆
隶用笔之法行之,姿媚
中别饶古泽,固非近今
所有”。作品以方笔居
多,挑勾笔画往往用分
书方法,结体平稳疏朗,
工整沉稳。
• 何绍基(17991873),早年学 《张黑女》,通 籍之后,始学颜 真卿,日书五百 字,晚年又学欧 阳询,因而其书 沉雄而峭拔。
• 赵之谦(1829-1884)
法,颜真卿的字有篆籀笔
意,学习汉碑版可以先从 唐楷入手。因此,在清代
初中期,一度曾唐楷复苏, 王澍、成亲王和翁方纲等
学习欧阳询楷书,钱沣等
学习颜真卿楷书。然而当 时的书法家创作意识不强,
学习唐楷都比较保守规矩, 法度有余而新意不够。
• 清·钱沣《楷书轴》
•
邓石如,号顽伯,
又号完白山人,善篆刻,
书法四体皆工,其“真
技法,加速了楷书字体的完善和繁荣。整个唐代,
楷书名家辈出,其中代表人物有欧阳询、虞世南、
褚遂良、李邕、颜真卿和柳公权。
• 欧阳询“师法逸少,尤 务险峻”(朱长文《叙 书述》),继承王羲之 的清峻,同时融进北碑 的险劲锐利,自成一家, 有所发展。其代表作有 《九成宫醴泉铭》 (图)、《皇甫诞碑》、 《化度寺碑》等。点画 劲挺刚直,如“武库矛 戟,雄剑欲飞”。结体 内擫,形态偏长,如弧 峰崛起,四面削成,整 个风格森然凛然,英俊 之气咄咄逼人。
• 5)、造像记
北朝佛教盛行,建佛龛、凿佛像蔚然成风。人 们建造佛龛像之后,往往在其周边刻上一段文字, 写明建造时间、造像者和造像原因,这段文字成为 造像记。造像记最多的要数龙门石窟,其中代表为 《龙门二十品》。
• 《始平公造像记》全 称为《比丘慧成为亡 父始平公造像题记》,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 二年(498),刻於河 南洛阳龙门古阳洞北 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