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专题11古典诗歌鉴赏之语言与技巧(背)

合集下载

高考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技巧方法归纳

高考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技巧方法归纳

高考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技巧方法归纳对于高中语文来说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诗歌鉴赏题,诗歌鉴赏在高考中也是必考的一个题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考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技巧1、鉴赏高中古诗作品里的形象诗中的主人公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2、鉴赏古诗的语言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等。

3、鉴赏高中诗歌作品的各类表达技巧①修辞:如,比喻、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对比、反语、反复等。

②表现手法:如,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渲染、象征、用典、赋比兴等。

4、评价高中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或观点态度:评价是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或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简评。

简析诗歌的思想意义、人生意义以及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等。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规律(一)把握思想内容的一般方法(写什么内容,抒什么感情)1、审标题,搜取信息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诗歌题目就交待了很多信息。

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目交待了内容(送别)、时间、对象;张籍的《秋思》,题目点名了感情基调;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题目暗示了内容。

幽:深远,僻静,隐蔽的,不公开的。

这些都能帮助考生答题。

2、看作者,知人论世高考大都选名家作品,这些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作品风格,或豪放,或沉郁,或清丽,或哀婉。

知其人,晓其风格,对其作品的理解也就容易得多。

读苏轼的“大江东去”,自然要理解其“豪放语”,读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自然不会说它“直抒胸臆”,因为作者属婉约派,特点是曲折委婉、含蓄隐约而又寓意隽永、细腻缠绵。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讲解教学课件)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讲解教学课件)
(1)女主人公由开始的“不曾愁”到“悔”的心理 变化,主要原因是“忽见陌头杨柳色”。(2)女主 人公触景生情,看见陌头杨柳联想到千里之外的夫婿, 自身的孤独寂寞,自然而然产生“悔”的心理。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讲解教学课件)
修辞手法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2)结合诗句具体阐释怎样用了这种修
辞手法。 (3)此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或思
想情感。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讲解教学课件)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诗后问题。
陶者(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动静结合
描 虚实结合


远近高低观察角度的变化

白描或细节描写



论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抒 情

借景抒情
接 托物言志

情 寓情于景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讲解教学课件)
1、联想

2、想象

3、象征

4、衬托

5、对比
6、用典
7、托物言志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讲解教学课件)
情?是怎样表达的?请简要说明。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投笔从戎的愿望和建功 卫国的理想。(2)是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的。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讲解教学课件)
抒情手法
间接抒情:多数情况下,诗人的思想情感 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借助其他事物来表达的。 它包括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 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专题11古典诗歌鉴赏之语言与技巧练含解析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专题11古典诗歌鉴赏之语言与技巧练含解析

专题11 古典诗歌鉴赏之语言技巧——练一练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标题问题。

登楼感怀①于谦晩来无事漫登楼,曲曲栏干总是愁。

渺渺乡关何日到,茫茫天地此生浮。

太行有路东西去,汾水无情日夜流。

华发苍颜成底事,可能辜负钓鱼舟。

注:①诗约作于诗人巡抚山西、河南期间。

他长期徘徊于巡抚任上,在四处奔波中感触感染着岁月的流逝。

当时明王朝国势渐颓,诗人虽尽职尽责,却很难有大用之时。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分)(2)“晚来无事漫登楼”一句,“漫”字用得妙,妙在何处?(4分)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6分)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2分)(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浮现的?请简要分析。

(4分)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标题问题。

(6分)相见欢【清】纳兰性德①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青鲮被,水沉②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选自《饮水词》)【注】①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

康熙帝器重的藏身近臣,但他无心富贵荣华,却对早亡的妻子难于忘怀。

此篇作于出使途中。

②水沉:即水沉香,沉香所制成白香。

这里指香气。

(1)“微云”这一意象有什么妙用?请简要赏析。

(3分)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词中,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感情。

请简要赏析。

(3分)4.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鹧鸪天[宋]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

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1)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高中语文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情感语言+表现手法+修辞+表达方式+篇章结构)(表格版)

高中语文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情感语言+表现手法+修辞+表达方式+篇章结构)(表格版)
人物
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友人送别、羁旅思乡;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献身边塞、反对征伐;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爱恨情长,物是人非;热爱自然,悠然闲适;
景物
意象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志向品质
托物言志
品格气节的自白 于谦《石灰吟》
生活杂感
题画诗
青春易逝的伤感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告慰平生的喜悦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品格气节的自白 于谦《石灰吟》
谈禅说理的感慨 苏轼《题西林壁》
借古讽今的情怀 李商隐《贾生》
生活的情趣
拜谒诗
哲理诗
讽喻诗
悼亡诗
应酬诗
情感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
一、古代诗歌知识点
语言
炼字
炼(名词、动词、形容词、叠音词、数量词、虚词、色彩词、拟声词)
炼句
标题、开头、结局、关键句、抒情句、主旨句、过渡句、工巧句、意境句
特点
清新、朴素、雅致、平实、华丽、绚丽、幽默、活泼、诙谐、庄重、简约
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
思亲念友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边关思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闺中怀人 王昌龄《闺怨》
贬谪失意
闺怨宫怨
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 白居易《琵琶行》
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 屈原《离骚》
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 苏轼《定风波》
闲适隐逸
山水田园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大全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大全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大全对于高中语文中最重要的其中一部分就是诗歌鉴赏题,高考中也是必考的一个题型。

那么有哪些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模板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大全,希望大家喜欢!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大全一(一)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1.看背景了解了诗人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

2.看体裁抒情诗要注意把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

3.看技法从诗歌的技法入手,有时也能迅速地把握诗歌的主题。

4.看意象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

如“梅”就带上了清芳高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往往能够迅速地把握主题。

5.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句、诗眼)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

(二)诗歌技法的快速把握1.要牢固、准确地掌握古代诗歌常用的技法。

比如,词法,句法,修辞手段,表现手法。

2.通过强化训练,提高把握诗歌技法的准确性与熟练程度。

3.鉴赏技法时,如果没有规定角度,应选择作品最为突出的、自己最有把握的角度切入。

采取此项解题策略,既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又能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三)答题的要求1.符合题目的要求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一定要符合题目的要求。

2.符合诗歌鉴赏的要求诗歌鉴赏虽说是开放型试题,但也要求符合诗歌鉴赏的要求。

(四)答题的角度1.题目开口面小的,按规定的角度切入。

2.题目开口面大,可自选角度切入。

(五)答题的格式1.先观点后理由解题时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

2.先分后总式答题时,先分说后总说。

3.先总后分式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专题11古典诗歌鉴赏之语言与技巧学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专题11古典诗歌鉴赏之语言与技巧学

(寒假总动员)2021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专题11 古典诗歌鉴赏之语言与技巧(学)诗歌的表达技巧一、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即事咏怀、咏史怀古几种。

1.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表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积郁在心头的激情快意或愁绪,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在这首诗中,诗人登上幽州台,俯仰古今,直接发出了深感人生短暂,宇宙无限深沉之音,不借外物,不假修饰,其立意、气势、思想和感情,引人共鸣。

像这样的手法,就是直抒胸臆。

2.咏物言志山川河岳、花鸟草虫,都可成为诗人借助的对象。

作者一般要描述所借助事物的突出特点,而把本身的志向寄寓于这种突出特点之中,可以说,作者的志,就在物的特点与作者的情和志的相通之处。

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对事物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分歧,同一事物,往往会有分歧的感触感染,表达出分歧的感情来。

唐代有三位诗人都写过咏蝉的诗,被诬入狱的骆宾王,发出的是“雾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患难人”的心声;仕途蹇滞的李商隐,慨叹的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牢骚人”的遭际;而身居高位的虞世南,表达的却是“居大声自远,端不藉秋风”的“高贵人”的志得意满。

他们都抓住了蝉鸣高远的特点,却都揉进了本身的分歧感触感染,表达本身独特的感情。

如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大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3.借景抒情作者借助外在景物来表达感情,情与景的相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相一致,即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是一种正衬的关系。

实际诗歌写作中,主要是哀景写哀情。

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写出了清冷的水乡秋夜,让人感应的是一份凄凉。

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古代诗词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古代诗词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古代诗词表达技巧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①送别类。

以抒发离情为主。

②怀古类。

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为主。

③思乡怀人类。

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

④战争或边塞类。

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或对国家的忠勇之情为主。

诗歌鉴赏答题方法与技巧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

①送别类。

以抒发离情为主。

②怀古类。

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为主。

③思乡怀人类。

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

④战争或边塞类。

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或对国家的忠勇之情为主。

⑤闲适类。

表达清闲恬淡心情或对田园、隐居生活向往之情为主。

⑥借景抒情类。

借景物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物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为主。

⑦托物言志类。

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为主。

⑧爱情类。

⑨民生类。

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为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找意象。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

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

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

因此我将诗歌当中较常出现的意象的喻意给学生们做了一个小结,作为一种诗歌鉴赏必须积累的知识进行归纳。

比如说梅的清高芳洁、傲雪凌霜、坚强、不屈不挠;兰、荷的高洁;笛声的思乡怀远;竹的气节、劲健、积极向上;菊的高洁、脱俗、隐逸;松的坚贞、傲雪斗霜、有凌云志;柳的柔情、惜别怀远;梧桐的凄凉、悲伤;桃花的美人之喻;杨花的离散、漂泊之意;杜鹃的凄凉哀伤、有归家之意;牡丹的富贵、美好;禾黍代表国家昔盛今衰之悲情;青鸟往往与男女恋情与婚嫁有关;鸾鸟、凤凰喻忠臣、贤士;鹧鸪、寒蝉喻离愁别绪、羁旅伤感之情;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之人;月喻思乡怀远;飞星传恨;日落、夕阳、秋天、流水代表生命短暂,时光飞逝;灞桥易水多怀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也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多指乡思乡愁;杜康喻酒;贾生、屈原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猗顿喻富商巨贾;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之语言风格题 答题技巧总结(含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之语言风格题 答题技巧总结(含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之语言风格题答题技巧总结一、要点梳理(一)什么是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是诗歌总体语言的特色,包括一句话或者全篇的语言特色。

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是针对不同的诗人,不同的诗歌,或者同一诗人不同的诗歌,乃至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诗歌,往往呈现出的不同语言风格而言。

1.从诗风渊源角度看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诗歌流派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

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有屈原、李白等。

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侧重从主观内心出发,抒发对理想抱负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来塑造形象。

它具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

现实主义的代表诗人有杜甫、白居易等。

现实主义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

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细节描写对于诗歌主旨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

2.从诗人个性角度看不同诗人语言风格不同,例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诗人的语言风格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并不等于说一成不变,有进为了特定的表达需要,诗风会陡然一转。

如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词风变化。

前期清新温婉秀丽、后期寂寞悲凉。

3.从体裁看诗词有所区别,即诗庄词媚曲谐。

因为诗多用于应制而应制(奉皇帝命写作),则非庄不可;词多与男女情感,适于媚。

4.从题材内容上看宫廷诗:缠绵宛转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怀古诗:幽深绵长送别诗:意蕴深远5.语言风格常用术语界定词语:二字:清新、明快、冲淡、自然、含蓄、绚丽、豪放、悲慨、沉郁、缠绵……四字: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简练生动、婉约缠绵、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慷慨悲凉……(二)语言风格分类1.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总结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总结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总结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总结想答好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就要会用正确的答题技巧和了解诗歌鉴赏用到的常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及必备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仅供参考。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1:知人论世无论是古典诗词还是现代诗歌,作品常常会渗透作者的经历以及思想感情。

所以欣赏诗歌之前,首先要对作者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和思想感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就拿赏读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来说,一个是经历盛唐的辉煌,一个是目睹了唐朝由盛而衰。

这两种不同的经历,造就了富有不同情感气质的诗人:豪放飘逸、浪漫不羁的李白,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杜甫。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2:了解诗歌的各种题材写景抒情的田园诗歌。

代表人物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还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王维。

这类诗歌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怀古咏史诗歌。

这类诗歌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如杜牧的《泊秦淮》,又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托物言志诗歌。

刘熙载在《艺概》中曾说过“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这类诗歌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

羁旅行役诗。

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对自我人生如寄处境的感慨等内容的诗歌。

张继的《枫桥夜泊》,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都是此类诗歌。

闺怨诗歌。

闺怨诗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有浓重的感伤色调,细腻的心理描写。

从创作特色上说,闺怨诗从整体而言,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悠长含蓄,有无尽之味。

如王昌龄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就属于此类。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3:熟悉诗歌的意象,了解诗歌的意境中国古典诗歌强调意象和意境。

意象就是出现在诗歌中的主观感情的物象。

鉴赏古诗语言的方法与技巧

鉴赏古诗语言的方法与技巧

三.检测练习 下列诗词中加点的字各有其妙处,请加以鉴赏分析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5、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
陶潜“悠然见南山”
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
杜甫诗句:“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
例5: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
05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03
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
诗家语的特点: 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
演讲人姓名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
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
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实际上,很少有人用平常说话的语言来做诗,如果有的话,也是可笑的打油诗。(静夜思是个例外吧!)
01
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02
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03
3.主、宾换位。
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

(寒假总动员)高三语文寒假作业 专题11 古典诗歌鉴赏之语言与技巧(背)

(寒假总动员)高三语文寒假作业 专题11 古典诗歌鉴赏之语言与技巧(背)

(寒假总动员)2015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专题11 古典诗歌鉴赏之语言与技巧(背)必背要词一、字音闷热mēn 扪心自问mén 愤懑mèn 蒙头转向mēng 蒙头盖脑méng靡费mí萎靡不振mǐ分娩miǎn 酩酊mǐng dǐng 脉脉mò抹墙mò蓦然回首mò牟取móu 模样mú羞赧nǎn呶呶不休náo 泥淖nào 口讷nè气馁něi 拟人nǐ二、近义词辨析1.十足:(1)成份纯(2)十分充分.实足:确实足数,如“分量实足”“实足年齡”“实足25O人”。

2.熟悉:侧重知道得详岣细、清楚,多适用于知识.熟习:侧重于技巧掌握得熟练。

3.题材:作品的材料內容.体裁:作品的表现形式.4.提词:给演员提示台词.题词:写一段话表示纪念或勉励.5.体形:身体形状如“体形勻称“.体型:身体类型,如特殊体型。

必背佳句1.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声。

虞世南《蝉》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3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调张继》5.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韩愈《调张继》6.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题诗后》7.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与元九书》8.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9.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陋室铭>>10.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金陵王题>>必背美文侏儒的祈祷●[日]芥川龙之介○吕元明译我是个只要身穿彩衣、献筋斗之戏、享受升平之世就知足常乐的侏儒。

祈愿让我如愿以偿。

祈愿不要让我穷得一粒米也没有,祈愿也不要让我富得连熊掌都吃腻了;祈愿不要让采桑农妇都讨厌我,祈愿也不要让后宫美女都垂青于我;祈愿不要让我愚昧到良莠不分,祈愿也不要让我聪明到明察星象;祈愿更不要让我成为英武勇敢的英雄。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考纲点击]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E级。

鉴赏诗歌语言一、鉴赏诗歌语言可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理解关键词语。

要抓住诗中的关键动词、形容词、名词。

动词,往往能够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它往往是一首诗歌的诗眼。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

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字,名词在古代诗歌中主要表现为一些典型的意象。

在抓名词的时候,尤其要注意那些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了秋风大散关”一句用六个意象描绘了两幅气势磅礴的抗金斗争图。

此外,有些诗歌还应注意数词和副词的使用。

数词不仅可以写出事物的数量,而且它在诗歌中的巧妙使用常能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如齐己的《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中的“一”字就显示出此梅先于众梅,不同寻常。

而“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中的副词“尽”字,写出了戌边将士无一例外的思乡之情。

2. 鉴赏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性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它对于我们鉴赏诗歌有着不小的帮助。

风格就大处而言,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分。

从诗、词、曲的总体风格讲,有诗庄、词媚、曲谐之说,而词又有豪放和婉约之别。

(相关链接)古代诗歌鉴赏常用词语清新平淡绚丽明快含蓄自然工丽直率清幽雄奇奔放悲慨质朴简洁洗炼沉郁(1)许多作家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豪放:苏轼、辛弃疾婉约:柳永、李清照、姜夔隽永:李煜、刘禹锡自然:谢眺、谢灵运清新飘逸:李白沉郁顿挫:杜甫雄浑悲壮:屈原雄健高峻:王安石、王昌龄淡远闲静:陶渊明恬淡优美:王维(2)不同类的诗的风格不同宫廷诗:缠绵婉转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值得注意的是,某一风格的诗人的特例又往往是命题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答题技巧(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人物事迹、学习资料、教学资源、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haracter stories, learning materials, teaching resource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答题技巧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答题技巧(精选)古代诗歌鉴赏在这一板块是必考题,以主观题形式考查。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一:靠文段大意断句拿到一道文言断句题,首先要讲文段整体阅读一遍,联系上下文粗略地揣摩出大意。

关于叙事性文段,要大致清楚其叙的什么事,涉及到哪几个人;关于说理性文段,要大致明白其论点和主要论据;关于对话性文段,应先清楚是哪几人的对话,各人的身份和观点如何;等等。

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整体阅读',强调的是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读',这关于某些文段来说,或许就相当于已经得出了答案。

二:以动词宾语断句和现代汉语一样,在古汉语中,动词(有时是形容词)是构成一句话的重要成分。

一般地说,只要找准了动词(或形容词),弄清楚它们的宾语,就可以宾语之后断句。

2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解题技巧一、据句式特点断句文言中有一些固定句式,如果能比较熟悉地掌握,关于断句也很有帮助。

比如,了解了"不亦乎?'"得无耶?'"之谓也。

'"如(奈、假设)何?'"何为?'"何之有?'等固定句式,可以给我们在给文言断句时以十分显然的指示。

此外,还应该知道,古汉语比较讲究句式的对称,给文言断句时可据此查看文段中有无对称句式。

二、参照他题断句有时,我们还可以依据文本中的内容和试题中其他题所提供的信息,作为断句的参照。

总之,如果我们能在复习备考时,按照以上"锦囊'所提到的方法,深入细致地思索,适当地多做学习,那么,曾被视为畏途的文言断句题,就一定会比较容易地得出正确答案。

3高中语文古代诗歌答题技巧分析形象型1.提问格式:⑴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⑵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⑶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解答分析:形象(意象):A、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B、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C、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⑴懂得意象合成意境,意境凸现形象。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手法题解答“三步骤” 第一步:明确技巧。(若题干中已明确所赏析的技巧,此步可省略)参见上面 的列举分类。 第二步:阐释运用。结合诗句具体阐释是如何运用的。 第三步:指明效果。主要从对形象、意境、结构和情感等方面的作用分析。
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抒情写意,格调清新。 状物叙事,条理清晰。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中 上下文意互相交错,
的“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运用 互相渗透,互相补充,
了互文的手法。
含蓄蕴藉。
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三注意” (1)准确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的种类和特点,了解其表达效果。这是鉴赏修 辞手法的前提。 (2)准确捕捉诗中的修辞手法。古代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比较隐蔽,要善 于从只言片语中发现,并准确判定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3)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和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作答。需要特别指出 的是,有些诗句使用了不止一种修辞手法,要尽量回答全面。
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
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 突出内容,强化感情,
不见,如三岁兮。”(《诗经·王风·采葛》) 增强感染力。
“一日不见”反复出现,凸显相思之苦。
手法 顶真 互文
例句
效果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 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李 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读来朗朗 上口且上下句意十分连贯。
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使用四个句 增强作品的气势,增强
式相同的语句来描写浔阳的景色,从多 作品的感染力。
个角度描述了诗人的感受。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中的“晴”字双关。
表达含蓄,语意丰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专题11 古典诗歌鉴赏之语言与技巧(背)
必背要词
一、字音
闷热mēn 扪心自问mãn 愤懑mân 蒙头转向mēng 蒙头盖脑mãng
靡费mí萎靡不振mǐ分娩miǎn 酩酊mǐng dǐng 脉脉mò
抹墙mò蓦然回首mò牟取móu 模样mú羞赧nǎn
呶呶不休náo 泥淖nào 口讷nâ气馁něi 拟人nǐ
二、近义词辨析
1.十足:(1)成份纯(2)十分充分.
实足:确实足数,如“分量实足”“实足年齡”“实足25O人”。

2.熟悉:侧重知道得详岣细、清楚,多适用于知识.
熟习:侧重于技巧掌握得熟练。

3.题材:作品的材料內容.
体裁:作品的表现形式.
4.提词:给演员提示台词.
题词:写一段话表示纪念或勉励.
5.体形:身体形状如“体形勻称“.
体型:身体类型,如特殊体型。

必背佳句
1.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声。

虞世南《蝉》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3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调张继》
5.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韩愈《调张继》
6.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题诗后》
7.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与元九书》
8.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9.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陋室铭>>
10.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金陵王题>>
必背美文
侏儒的祈祷
●[日]芥川龙之介○吕元明译
我是个只要身穿彩衣、献筋斗之戏、享受升平之世就知足常乐的侏儒。

祈愿让我如愿以偿。

祈愿不要让我穷得一粒米也没有,祈愿也不要让我富得连熊掌都吃腻了;祈愿不要让采桑农妇都讨厌我,祈愿也不要让后宫美女都垂青于我;祈愿不要让我愚昧到良莠不分,祈愿也不要让我聪明到明察星象;祈愿更不要让我成为英武勇敢的英雄。

我现在每每在梦中上难攀之峰顶,渡难越之海洋——也就是在做着使不可能的事成为可能的梦。

每当出现这种梦境,我并不觉得可怕。

我正苦于像和龙搏斗似的和这个梦搏斗。

请不要让我成为英雄——不要让我产生想做英雄的欲望,保护这个无力的我吧!我是个只要被这新春的酒灌醉、吟诵这《金缕》的歌(注),过上这美好的日子就知足常乐的侏儒。

(摘自《世界文豪幽默作品经典》)注:即唐代的《金缕衣》曲,杜秋娘歌:“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必背经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