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预防常识(通用版)
预防地震小常识
![预防地震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cd9b5c6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9.png)
预防地震小常识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为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公众的地震安全意识,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以下是一些预防地震的小常识。
1.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会引起地球表面的震动。
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包括地震的起因、震源、震级等,可以匡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地震。
2.加强室内地震安全在室内时,我们应该选择坚固的结构物,如桌子、床等,躲到桌子下或者床下,以保护自己。
避免站在窗户旁边或者挨近易倒的家具,以免受伤。
同时,要确保室内通道畅通,以便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撤离。
3.学会正确的避震姿式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无法躲到坚固的结构物下,我们应该学会正确的避震姿式。
普通来说,我们可以选择蹲下,将头部和颈部保护在双臂之间,以减少头部受伤的风险。
4.加强建造物的抗震能力对于建造物的设计和建造,应该充分考虑地震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
使用抗震材料、加固建造结构、设置避震装置等都可以提高建造物的抗震能力。
5.建立地震应急预案建立地震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知道如何迅速撤离建造物,并选择安全的开放空地作为集合点。
同时,要知道如何使用紧急救援设备,如灭火器、应急药品等。
6.参加地震应急演练参加地震应急演练可以匡助我们熟悉应急预案的执行过程,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
这样,在真正发生地震时,我们能够更加镇静和有序地行动。
7.关注地震预警信息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地震预警系统成为可能。
我们可以关注地震预警信息,及时得知地震的发生和可能影响的区域,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8.加强地震科普教育地震科普教育是提高公众地震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
政府、学校、媒体等应该加强地震科普教育,向公众传递地震预防知识和应对技巧,提高公众的地震安全素质。
总结起来,预防地震需要我们加强地震知识的学习,掌握正确的避震姿式,加强室内地震安全,提高建造物的抗震能力,建立地震应急预案,参加地震应急演练,关注地震预警信息,以及加强地震科普教育。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内容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d09c8a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b.png)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内容1. 地震的基本知识1.1 地震是什么哎呀,说到地震,大家脑海中是不是立刻浮现出电视上那些惊心动魄的画面?地震嘛,简单说,就是地球表层的岩石因为内部压力过大而发生的剧烈运动。
好比你家里那瓶饮料,摇晃得厉害,瓶盖一打开,喝一口就“嘭”地喷出来!不过,这个“嘭”可不是开玩笑的,震动能让地面抖得厉害,连坐着的椅子都能被抛起来,真是让人心慌慌的。
1.2 地震的种类说到地震,其实也有很多种类呢。
比如,最常见的就是“板块运动型”的地震,就是那些大地壳板块在挤压、碰撞、拉扯的过程中,突然“嗷”一声就爆发了。
还有一种是“人为型”,就像你在地下室搞搞挖掘,结果一不小心挖到了什么,这种情况也是会有震动的。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闯祸”的感觉?不过,地震发生的时候,咱可千万别慌,得学会应对才行。
2. 防震准备工作2.1 家庭防震措施好吧,咱们既然知道地震来袭的时候得小心,那平时的准备工作就得提上日程了。
你想啊,家里得有个“避震包”,里面装着水、干粮、手电筒、药品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就像去远足之前,背上满满的装备,能让你心里踏实得很。
再说,家里的家具也得固定好,别让它们在地震中变成“飞行器”,给你造成二次伤害。
比如,把书架靠墙,尽量别把重物放在高处,要是那东西掉下来,嘿,那可真是“倒霉”的代名词。
2.2 地震演练防震准备不仅仅是备齐物资,还得通过演练来增强全家人的意识。
记得小时候,老师让我们在学校里演练火灾逃生,结果大家都在那儿嬉笑打闹,但其实这是为了让大家在紧急情况下知道怎么做。
同样的道理,咱也可以在家里搞个小“演习”,像地震来临时,先找个安全的地方,蜷缩下来,保护好头部。
这样的演练,就算真遇到情况,也不会手忙脚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
3. 地震时的应对措施3.1 地震发生时嘿,万一真遇上地震,别慌,心态要稳!首先,记得不要往外跑,这可不是“运动会”,外面有可能更危险。
你可以就近找个结实的桌子,趴在下面,用手护住头和脖子。
预防地震小常识
![预防地震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688e465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5.png)
预防地震小常识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提高公众的地震防灾意识,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以下是一些预防地震的小常识。
1. 了解地震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是预防地震的第一步。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造成地壳震动。
了解地震的成因、发生频率和地震带的分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地震。
2. 安全居住环境选择安全的居住环境是预防地震的重要措施之一。
避免在地震多发区建造房屋,选择坚固的建筑材料和结构,确保房屋的抗震能力。
3. 室内安全在室内时,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找到安全的避难点,例如桌子下方或者墙角,躲避掉落物品的伤害。
避免站在窗户旁边或者靠近大型家具,以免被玻璃碎片或者家具压到。
4. 室外安全在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外,要远离建筑物、树木、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物体。
选择开阔的空地,保持距离,避免被掉落物砸伤。
5. 家庭应急准备地震发生时,家庭应该有一套应急准备措施。
准备应急包,里面包括食品、水、急救用品、应急灯等物品。
制定家庭应急计划,明确家庭成员的避难点和联系方式。
6. 安全疏散当地震发生时,如果需要疏散,要按照疏散路线和指示进行行动。
避免使用电梯,选择楼梯下楼。
在疏散途中,保持冷静,不要推挤,遵守秩序。
7. 学校和工作场所的防灾演练学校和工作场所应定期进行防灾演练,提高师生和员工的应对地震的能力。
演练内容可以包括室内避险、疏散逃生等,帮助人们熟悉应急措施。
8. 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可以提前预警地震的发生,给人们更多的时间做出应对措施。
公众应积极关注地震预警信息,并按照预警指示行动。
9. 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地震发生后,可能会有人员受伤。
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例如止血、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可以帮助救助伤员,减少伤亡。
10. 积极参与地震防灾宣传地震防灾宣传是预防地震的重要环节。
公众应积极参与地震防灾宣传活动,提高地震防灾意识。
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了解地震防灾知识,参加相关培训和讲座。
防灾减灾基本常识
![防灾减灾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850ff79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6.png)
防灾减灾基本常识一、地震灾害1. 地震的成因地球内部的构造力作用,主要是板块运动。
地球的岩石圈由多个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软流层之上不断运动。
当板块相互挤压、拉伸或错动时,地壳中的岩石就会发生变形,当应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石就会破裂,从而引发地震。
火山活动也可能引发地震。
火山喷发时,岩浆的上升和喷发过程中地下岩石的移动、破裂等都会产生地震波。
2. 地震的预警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
一般来说,地震波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 波),纵波传播速度快但破坏力相对较小,横波传播速度稍慢但破坏力大。
地震预警系统能够在检测到纵波后,迅速向可能受影响的地区发出警报,为人们争取几秒到几十秒的逃生时间。
目前,一些地区通过手机短信、电视、广播等多种渠道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例如,日本的地震预警系统相对比较完善,能够及时向民众、企业等提供地震预警,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
3. 地震中的避险措施在室内时,如果来得及,应迅速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用坐垫、枕头等柔软物品保护好头部、颈部,避免被掉落的物品砸伤。
远离窗户、玻璃门、吊灯等可能掉落或破碎的物品。
如果在厨房,要远离炉灶、煤气管道等可能引发危险的设施。
在室外时,要远离建筑物、电线杆、广告牌等可能倒塌的物体,跑到空旷的地方,如广场、操场等。
如果在山区,要注意防范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避免在山谷、陡坡等危险地带停留。
二、火灾1. 火灾的起因电气故障是引发火灾的常见原因之一。
例如,电线老化、短路、过载等情况,会使电线发热,进而引发火灾。
特别是一些老旧建筑,电气线路长时间未更新,容易出现这类问题。
用火不慎也是火灾的重要起因。
如在室内吸烟时未熄灭烟头,随意丢弃在易燃物上;使用明火做饭时离开炉灶,导致火焰蔓延等。
另外,祭祀活动中,在野外违规用火,如烧纸、焚香等,容易引发森林火灾或草地火灾。
2. 火灾的预防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和线路,发现老化、破损的电线要及时更换,避免私拉乱接电线,确保使用的电器设备功率在电路承载范围之内。
预防地震小常识
![预防地震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81f8998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68.png)
预防地震小常识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预防地震的小常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预防地震,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1. 建筑物的预防措施地震时,建筑物的结构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筑物的预防措施:1.1 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地震设计规范。
使用抗震材料和抗震技术,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地震的冲击。
1.2 加固建筑物对于老旧建筑物,应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其抗震能力。
加固措施包括加固柱子、加固墙体、加固地基等。
1.3 安全疏散通道建筑物内应设置安全疏散通道,确保人员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快速安全地撤离。
1.4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建筑物的结构和设备,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隐患。
2. 家庭的预防措施地震发生时,家庭是人们最常呆的地方。
以下是一些家庭的预防措施:2.1 家具的摆放家具应稳固地放置在墙壁上,避免倒塌和滚动造成伤害。
2.2 安全用品的准备家庭应储备一些安全用品,如急救箱、手电筒、备用食物和水等,以备不时之需。
2.3 家庭成员的培训家庭成员应接受地震应急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了解如何正确行动和保护自己。
2.4 安全疏散计划家庭应制定安全疏散计划,包括逃生路线、安全集合点等,以便地震发生时能够快速安全地撤离。
3. 公共场所的预防措施地震发生时,人们可能会在公共场所,如学校、办公室、商场等。
以下是一些公共场所的预防措施:3.1 安全演练公共场所应定期组织地震应急演练,提高人们的应对能力和反应速度。
3.2 紧急疏散通道公共场所应设置紧急疏散通道,确保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撤离。
3.3 安全设施的设置公共场所应配备一些安全设施,如防震桌椅、灭火器、紧急报警系统等,以提供紧急情况下的保护和救援。
3.4 人员培训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接受地震应急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了解如何正确引导和保护人员。
4. 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当地震发生时,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4.1 保持冷静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惊慌失措,以免加重伤害。
地震抗灾小知识
![地震抗灾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535681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6.png)
地震抗灾小知识
一、迅速寻找避难所
在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寻找坚固的物体或避难所,如墙角、桌子下、床下等处,避免被掉落的物品砸伤。
如果无法找到避难所,应尽量保持身体低矮姿势,双手护好头部,寻找安全空间躲避。
二、保持冷静与警觉
在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和警觉非常重要。
不要惊慌失措,尽量避免混乱和拥挤,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同时,要密切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危险。
三、采取防护措施
在地震发生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例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减少灰尘和有害气体的吸入;用衣物或毛巾遮住眼睛,以防止因物品掉落造成伤害;如果可能的话,应尽快穿上鞋袜等防护物品,以减少脚部受伤的可能性。
四、遵循疏散指示
在地震发生后,应遵循疏散指示,尽快离开建筑物或危险区域。
在疏散过程中,要保持有序和稳定,避免因恐慌和混乱造成伤害。
同时,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发现和避开潜在的危险。
五、寻找安全区域
在疏散后,应尽快寻找安全区域,远离建筑物和危险物品。
在选择安全区域时,应考虑到地形、地质、气象等因素,避免因次生灾害造成伤害。
同时,要保持警觉和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危险。
总结:以上是地震抗灾小知识的主要内容,包括迅速寻找避难所、保持冷静与警觉、采取防护措施、遵循疏散指示和寻找安全区域。
在地震发生时,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灾害,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防震常用知识
![防震常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92db59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72.png)
防震常用知识地震是一种难以预测的自然灾害,但通过了解和掌握一些防震知识,我们可以在地震发生时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防震常用知识。
一、地震来临前的准备1、了解地震知识平时要多学习一些关于地震的知识,包括地震的成因、特点、危害以及应对方法等。
这样在地震来临时,我们能够更加冷静地应对。
2、制定家庭防震计划与家人一起制定一份详细的防震计划,包括地震时每个人的职责、逃生路线、集合地点等。
3、准备应急物资在家中储备一些必要的应急物资,如食品(压缩饼干、罐头等)、饮用水、药品(常用药、急救药)、手电筒、电池、收音机、口哨、保暖衣物、简易工具(如锤子、扳手)等。
4、固定家具和物品将高大的家具固定在墙上,防止倾倒伤人。
把易碎品、重物放置在低处,避免掉落砸伤。
5、熟悉周围环境了解居住区域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和路线,以及社区的地震应急预案。
二、地震发生时的应对1、室内如果地震发生时你在室内,要迅速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用坐垫、枕头等柔软物品保护好头部,直到震动停止。
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往门外跑,因为在地震时,建筑物的晃动可能会导致门窗变形,难以逃生。
如果来不及躲到桌子下面,就用靠垫等保护好头部,蹲在墙角或卫生间等小空间内。
2、室外如果你在室外,要远离建筑物、大树、电线杆、广告牌等可能倒塌的物体,前往空旷的地方。
3、公共场所在商场、电影院、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要保持冷静,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拥挤,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可以迅速躲在坚固的柱子、桌椅下面,或者墙角等地方。
4、驾车如果在驾车时遇到地震,要尽快减速并将车停在路边,不要停在桥梁、隧道、高楼等危险区域。
待震动停止后,再小心驾车离开。
三、地震后的注意事项1、检查自身和家人的身体状况地震结束后,首先检查自己和家人是否受伤,如果有受伤,要及时进行包扎或寻求医疗救助。
2、小心余震地震后往往会有多次余震,不要立即返回室内,要在确认安全后再进入。
预防地震小常识
![预防地震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ef7ad93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6.png)
预防地震小常识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公众对地震的预警和应对能力,以下是一些预防地震的小常识,希望能帮助大家增加对地震的了解和防范意识。
1. 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常常伴随着地壳的震动。
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原因和发生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地震风险。
2. 定期参加地震应急演习地震应急演习是提高公众应对地震能力的重要方式。
在演习中,我们可以学习正确的避险姿势、逃生路线和应急物资的准备等知识,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
3. 家庭地震应急准备在家中应备有地震应急物资,例如:应急食品、水、医疗用品、应急灯等。
家庭成员应制定逃生计划,明确逃生路线和集合点,并定期进行演练。
4. 安全居住环境在选择住房时,应考虑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选择具有抗震设施的建筑物,例如:加固墙体、抗震支撑结构等。
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住房的结构安全,确保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5. 高楼居民的应对措施对于居住在高楼的人们,当地震发生时,应立即避险到安全地带。
选择合适的避难场所,避免在楼道、电梯和玻璃窗附近等危险区域停留。
6. 在户外时的应对措施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户外,应尽量远离建筑物、电线杆、大树等可能引发危险的物体。
选择开阔的空地,躲避悬崖、山体滑坡等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
7. 在车内时的应对措施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车内,应尽量停靠在安全地带,避免停在高楼、电线杆、桥梁等可能坍塌的地方。
保持车内通风,关闭车窗和天窗,避免被玻璃碎片伤害。
8. 合理利用科技手段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提供地震预警信息,我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视、互联网等渠道及时了解地震信息,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9. 参与地震科普宣传活动通过参与地震科普宣传活动,我们可以向他人传递预防地震的知识,提高公众的地震防范意识。
可以通过社区活动、学校教育、媒体宣传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地震的危害和应对方法。
10. 持续学习和提高应对能力地震防范是一个持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防灾减灾知识大全
![防灾减灾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f9d688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73.png)
以下是一份较为详细的防灾减灾知识大全:一、地震灾害1.地震的基本知识(1)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2)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
一般来说,里氏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称为微震;里氏35级的地震称为有感地震;里氏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称为破坏性地震。
(3)烈度是指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它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2.地震来临时的应急措施(1)室内:如果在室内,应迅速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用坐垫、枕头等柔软物品保护好自己的头部、颈部,直到震动停止。
远离窗户、玻璃门、吊灯等可能掉落或破碎的物品。
如果没有坚固的家具可躲,也可以选择承重墙的墙角处。
在高楼大厦中,不要使用电梯逃生。
(2)室外:如果在室外,要尽快跑到空旷的地方,如广场、操场等,远离高楼大厦、电线杆、广告牌等可能倒塌的物体。
如果在山区,要注意防范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尽量往山顶或空旷地带跑。
3.地震后的自救与互救(1)被埋压时要保持冷静,有坚定的生存信念。
尽量挪开杂物,保持呼吸畅通。
如果已被塌落重物压住身体,不要轻易移动物体或身体。
尽量保存体力,利用环境物体击打发声,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2)救援时要注意先易后难,先救近处被埋压人员。
使用工具挖掘时要注意避免误伤被埋人员。
对于长时间处于黑暗中的被救人员,要让其先闭眼,避免强光刺激。
二、火灾1.火灾的成因及分类(1)火灾的成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电气故障(如电线短路、过载等)、用火不慎(如炉灶使用不当、烟头未熄灭等)、玩火、雷击等。
(2)根据燃烧物质的特性,火灾可分为A类火灾(固体火灾,如木材、纸张、棉麻等燃烧引起的火灾)、B类火灾(液体火灾或可熔化固体火灾,如汽油、煤油、沥青等)、C类火灾(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等)、D类火灾(金属火灾,如钾、钠、镁等金属燃烧引起的火灾)、E类火灾(电气火灾)。
防震减灾小常识10条
![防震减灾小常识10条](https://img.taocdn.com/s3/m/29165d4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67.png)
防震减灾小常识10条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灾害风险日益增加,防震减灾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介绍防震减灾的10条小常识,帮助人们提高自身的防灾能力和应对能力。
1. 安全环境评估在购房时,我们应该优先选择安全性较高的房屋。
可以通过查看房屋的抗震等级和结构材料等信息,来评估房屋的抗震能力。
2. 定期检查房屋结构定期检查房屋的结构,包括墙体、梁柱、地基等部分。
发现有裂缝、变形等情况时,应及时修复,以保持房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灾害逃生规划制定灾害逃生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家庭成员在灾难发生时的逃生路径和集合地点,设计好逃生道路,确保能够及时安全地逃生。
4. 固定家居用品家居用品,在地震发生时可能会变成危险的物体。
我们需要将大型的家具固定在墙壁上,防止其倾倒和滚动,以减少伤害的可能性。
5. 储备应急物资在发生灾害时,应急物资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应该储备足够的食品、水、医疗用品、应急工具等物资,以应对突发情况。
6. 注意室内安全地震发生时,室内的玻璃、石膏板等易于破碎。
我们需要迅速寻找安全的位置,避免靠近这些易碎物品,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7.参与防震演习参与防震演习可以帮助我们熟悉应对地震的方法。
学习正确的防震避难姿势和逃生技巧,增强自己的应对能力,提高生存率。
8. 密切关注天气预警天气预警能够提前通知我们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
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天气预警,了解灾害的可能发生时间和地点,以便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9. 学习基本急救知识灾害发生时,伤者的数量往往很多。
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如止血、包扎等常见急救技能,可以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10. 积极参与社区防灾工作积极参与社区的防灾工作,参加相关培训和活动,了解社区的灾害风险和防灾措施,与社区合作共同应对自然灾害。
以上是防震减灾的10条小常识,通过遵守这些规则和方法,我们可以在灾害中减少损失,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抗灾能力。
预防灾害始于日常,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安全的生活环境。
地震应急救援常识及安全常识
![地震应急救援常识及安全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f4118c1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00.png)
地震应急救援常识及安全常识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办?别怕,小编这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地震应急救援常识及安全常识,让我们在面对地震时,能够迅速、冷静地应对。
一、地震发生时的自救1. 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记住,慌张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
2. 寻找避难所:在地震发生时,尽量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躲避,如桌子下、墙角、卫生间等。
避免站在窗户、阳台等易坠物的地方。
3. 保护头部:在地震过程中,用双手或枕头保护头部,避免被掉落的物品砸伤。
4. 远离玻璃窗:地震发生时,尽量远离玻璃窗,以免被破碎的玻璃划伤。
5. 等待救援:在地震停止后,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不要擅自离开危险区域。
二、地震发生后的互救1. 检查自身状况:在地震发生后,先检查一下自己和周围人的状况,确保大家都安全。
2. 帮助受伤的人:如果发现有人受伤,尽量给予帮助。
如有急救知识,可以进行简单的急救操作。
3. 寻找失踪的人:在地震发生后,要及时寻找失踪的亲友,看看他们是否平安。
4. 互相帮助:在地震过后,大家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如断水断电等。
这时候,我们要互相帮助,共同度过难关。
三、预防地震的方法1. 加强防震意识: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增强防震意识,做好地震防范工作。
2. 学习防震知识:我们要学习一些基本的防震知识,了解如何在地震发生时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
3. 制定家庭应急预案:每个家庭都应制定一份应急预案,明确在地震发生时如何行动。
4. 准备应急物品:我们要准备一些应急物品,如手电筒、食物、水、药品等,以备不时之需。
5. 避免参加大型集会:在地震频发地区,尽量避免参加大型集会活动,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面对地震这种自然灾害,我们要学会自我保护,也要关心他人,互相帮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灾难面前展现出人性的光辉。
所以,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努力,提高自己的防震意识和能力,为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负责。
预防地震小常识
![预防地震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1021804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69.png)
预防地震小常识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以下是一些预防地震的小常识。
1.了解地震首先,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造成地表的震动。
了解地震的原因、发生的频率和地震带的分布等信息,能够匡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地震。
2.室内安全在地震发生时,我们通常会待在室内。
因此,确保室内的安全是预防地震的重要措施之一。
首先,要确保家庭成员知道如何在地震发生时迅速找到最安全的地方,例如桌子下面或者墙角。
此外,要确保家具和其他重物稳固地固定在墙上,以防止在地震中倾倒或者滑动。
3.建造结构在建造物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考虑地震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确保建造物具备抗震能力,可以减少地震对建造物的破坏。
例如,采用适当的基础设计和抗震支撑结构,使用抗震材料等。
4.灾难应急预案制定灾难应急预案是预防地震的重要步骤。
应急预案应包括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疏散路线和集合点的指示、急救知识等。
确保家庭成员都知道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以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
5.地震预警系统一些地区已经建立了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警报。
这个时间虽然很短,但足够我们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例如迅速躲到安全位置或者住手进行危(wei)险的活动。
6.公众教育公众教育是预防地震的重要环节。
通过各种渠道,例如学校、媒体和社区等,向公众传播有关地震的知识和预防措施。
提高公众的地震意识和自救能力,可以减少地震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7.科学研究地震科学的发展对于预防地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震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地震的预测和预警能力。
同时,科学研究还可以为建造物的抗震设计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总结起来,预防地震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通过了解地震,确保室内的安全,考虑建造结构的抗震能力,制定灾难应急预案,利用地震预警系统,进行公众教育,以及进行科学研究,我们可以提高地震的预防能力,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
防震减灾小常识10条
![防震减灾小常识10条](https://img.taocdn.com/s3/m/3bf802e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9.png)
防震减灾小常识10条
1、家庭防震包的基本物品应有:矿泉水、保鲜食品、半导体收音机、电池、电筒、急救用品。
2、为防震准备,每个家庭成员都应知道防震包存放的地点,以及煤气开关、供电闸盒的位置和关闭的方法。
3、在楼房里居住、工作、学习时,应熟悉附近的安全广场和避震的疏散路线。
4、平时应熟悉住所周围的环境,地震时要避开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段,如烟囱、断墙附近等。
5、家里的顶柜上或高架上不可放置过重的物品。
6、大地震一般在10~15秒后会发生房屋倒塌,因此要抓紧时间,行动果断,紧急避险。
7、室内较为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的墙根、内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处。
8、避震时自我保护、防止伤害的措施有:镇静选好躲避处,蹲下或坐下,低头,头部尽量靠近墙面。
9、为避免异物伤害,避震时可以用枕头、被褥或书包保护头部。
10、在户外遇到地震时,要及时躲避到街心广场或空旷的场地;在教室上课时遇到地震,应听从老师指挥,及时躲避或有序疏散;在操场上遇到地震时,应原地不动迅速蹲下,用手保护自己的头部。
预防地震小常识
![预防地震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a488f6d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3.png)
预防地震小常识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提高公众的地震防灾意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下是预防地震的小常识。
1. 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产生地震的地区被称为地震带。
人们应该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的成因、地震的分类以及地震的破坏力等相关知识,以便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反应。
2. 家庭应急预案制定家庭应急预案是预防地震的重要举措。
家庭成员应该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任务,制定逃生路线图,并在家中设置紧急避难点。
预案中还应包括应急物资的准备,如食物、水、药品、手电筒等。
3. 室内安全措施在室内,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安全措施来减少地震带来的伤害。
首先,要确保家具和其他重物固定牢固,以防地震时倒塌或滑动。
其次,要确保电线和煤气管道等设施安全可靠,以防发生火灾或爆炸。
另外,要保持通道畅通,以便在地震时能够快速逃生。
4. 室外安全措施在室外,我们也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来应对地震。
首先,要尽量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和其他可能倒塌的物体。
其次,要避免站立在桥梁、隧道和其他可能崩塌的地方。
另外,要远离悬崖、河流和其他可能发生滑坡或泥石流的地区。
5. 高楼逃生技巧如果您在高楼中遇到地震,应该采取正确的逃生技巧。
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其次,要迅速寻找避难点,如结实的门框、墙角等。
另外,要尽量避免使用电梯,选择楼梯下楼。
在下楼时,要紧紧抓住扶手,小心踩阶,避免拥挤和踩踏。
6. 学校和单位的防护措施学校和单位应该制定相应的地震防护措施,包括建筑物的结构强度、逃生通道的设置、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等。
在地震发生时,学校和单位应该组织学生和员工有序撤离,并进行人员清点和伤员救治。
7. 地震应急演练定期进行地震应急演练是提高应对地震能力的有效方式。
通过演练,可以检验家庭、学校和单位的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并提高人们在地震发生时的应对能力和自救能力。
8. 参与地震防灾宣传教育地震防灾宣传教育是提高公众地震防灾意识的重要手段。
防震减灾安全常识_地震预防措施
![防震减灾安全常识_地震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72f197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9.png)
防震减灾安全常识_地震预防措施防震减灾安全常识_地震预防措施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
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关于防震减灾安全常识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防震减灾安全常识一、地震前预防1.加强房屋坚固性。
着重考量梁柱,墙壁。
可将牢固坚实的书架靠墙放置. 还可考虑增加梁柱以达到增强巩固性效果。
2.每个房间都设置一块没有东西可以砸到您的相对安全地。
头上无吊灯.身边无壁橱书柜等大型家居,无大玻璃镜大画框等悬挂物,无冰箱,热水器等杂物.无电源插座.煤气罐.水管水槽的安全地3.预备一些罐装食品,瓶装水和防尘口罩面具,手摇电筒,袖珍收音机。
4.知道如何关掉煤气和主要水管。
5.教会家庭成员必要的地震安全措施和逃生技巧。
二、地震摇晃中1.立即下蹲抱头卷曲.利用一些坚固的防护工具.如坚固的座椅。
2.房屋震荡时极容易被掉落的石块玻璃等砸伤.不要慌乱走出室外,待在直到确定可安全撤离。
3.远离书柜,衣橱等容易砸伤你的家具。
4.远离窗户. 在高楼中,等到火警警报停息后再逃离出来。
5.如果在床上,呆在原地,用枕头保护好头部。
6.如果在户外.找-一个远离建筑物.大树和高压线的空旷场所。
如剧烈地震请趴在地上。
7. 如里在车内 .慢慢行驶到空旷地直到地震结束三、地震后1.检查受伤情况,如有需要.参加紧急救援工作,帮助身边周围的人脱离险境。
2.检查房屋受损情况。
如损坏严重,应远离房屋直到专业人士检查。
3.如果闻到煤味,立即疏散室内人群,绝对不要使用火机等危险品。
确定窗户墙面等安全后;开窗流通空气。
4.如果发现断电,拔掉主要电器插头,如看到保险丝烧坏.或闻到烧焦的电源线味道.或看到插座火花,请远离.等专业人士解决后再进入,注意远离室内有水的地方。
地震防范措施一、地震的征兆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兆。
包括微观前少K和宏观前兆。
预防地震安全防护小常识3篇
![预防地震安全防护小常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2e6cb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2.png)
预防地震安全防护小常识
第一篇:地震前的安全防护
对于地震这种自然灾害,我们无法预测它何时发生,但
我们可以事先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和危害。
下面是预防地震安全防护小常识的第一篇地震前的安全防护。
1. 家庭开展地震应急演练
在地震发生之前,家庭成员应该进行地震应急演练,学
习如何在地震发生时迅速行动。
演练内容包括:如何迅速躲在桌子或床下,如何保护好头部和颈部,如何逃离房间等等。
2. 家庭应急物资储备
地震发生时家庭成员可能需要一些应急物资,包括应急
食品、应急药品、照明工具等等。
这些物资需要提前采购好并存放在易于取用的地方,并与家庭成员讲解如何使用。
3. 家庭电线安全检查
家庭电线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检查,以确保电线没有
老化、裂缝、乱接等问题。
同时还需要确保所有电器设备接地正常,去掉多余的插座、延长线以及插头电线接口等。
4. 放置稳固家居物品
在家中,大件、易碎、尖锐、重物应该放置在固定牢靠
的位置,以减轻因地震引起的物品滑落等造成的危害。
例如将书架、衣柜、鱼缸、花盆等物品固定好,可以采用射钉枪、防跑手等。
5. 注重室内装修
家庭装修时也应该注重地震安全,尽量使用轻质材料和
连接紧密的固定方式。
如:钢构造、钉扣板材、锁扣安装等等。
同时避免过于浮华别致而轻视安全。
以上就是地震前的安全防护常识,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
惕和预备。
大地震们难预测,生命安全只有一个,让我们提议共同行动,关心身边每一个人。
预防地震小常识
![预防地震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52de14d4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f.png)
预防地震小常识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发生时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预防地震的小常识。
下面是一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1. 地震的定义和原因:地震是地球内部的断裂和挪移导致的地壳震动。
它通常由地壳板块的运动引起,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上相互碰撞和滑动。
地震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当这些波到达地表时,就会引起地震。
2. 地震的分类:地震可以根据震级和震源的深度进行分类。
震级是地震释放的能量的度量,常用的震级标准有里氏震级和矩震级。
震源深度是指地震发生的深度,可以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3. 地震的影响:地震会引起建造物的崩塌、道路的破坏、火灾的发生等。
此外,地震还可能引起次生灾害,如土地滑坡、洪水和海啸等。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地震带来的最直接和严重的影响。
4. 预防地震的小常识:- 建造物的设计和加固:建造物应该按照地震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以增加其抗震能力。
在地震高发区,建造物的结构和基础应该更加坚固。
- 家庭的防护措施:家庭应该定期检查房屋的结构和设备,确保其安全。
家具和重物应该固定在墙上,以防止在地震中崩塌或者滑动。
- 安全意识和应急准备:人们应该了解地震的风险和预警系统,并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
应急包应该包括食物、水、药品、急救用品等必需品。
- 安全疏散和避难所:在地震发生时,人们应该迅速疏散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建造物、电线杆和其他潜在的危(wei)险物体。
如果没有安全的地方可去,人们应该寻觅避难所,如震后搭建的暂时帐篷或者公共安全设施。
- 学校和工作场所的演练:学校和工作场所应定期进行地震演习,以提高人们的反应速度和应对能力。
学生和员工应该知道如何正确地疏散和避难。
5. 地震的预警系统:一些地震高发地区已经建立了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警报。
这些警报可以通过手机、电视、广播等媒介传播。
当收到地震预警时,人们应即将采取行动,迅速疏散到安全地点。
抗震避险的知识点总结
![抗震避险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f996e4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a.png)
抗震避险的知识点总结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和社会都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人们需要了解抗震避险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以下是一些关于抗震避险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地震的原因地震是由于地壳内部的构造活动引起的,主要有地球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变动和地壳应力积聚等原因。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无法预知时间和地点,因此预防地震灾害至关重要。
2. 抗震避险的基本知识(1)建筑物设计:在地震带地区,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抗震要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2)室内安全: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找到安全的位置躲避,避免受到建筑物倒塌、砸伤等伤害。
(3)避难场所:在地震发生后,人们可以前往规定的避难场所避险,减少受伤和死亡人数。
3. 地震预警系统地震预警系统是一种通过监测地震前兆,提前预警并通知公众的系统。
一旦接收到地震预警,人们可以迅速采取行动,减少地震带来的伤亡和损失。
因此,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防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抗震避险的自救知识(1)地震发生时,应迅速找到安全的位置躲避,避免受到建筑物倒塌、砸伤等伤害。
(2)避免乱跑,尤其是在室内,避免受到家具和其他物体的伤害。
(3)使用家里的火灾灭火器等器具进行自救,尽力减少燃烧物质造成的火灾损失。
(4)避免使用电梯和楼梯,因为在地震发生时,这些地方非常危险。
5. 抗震避险的逃生知识(1)保持冷静,尽量减少受伤害,尽量避免逆光行走。
(2)逃生时,选择坚固的物体,如桌子、衣柜等,躲避物品的碎裂碎片。
(3)逃生时,要采取迅速、灵活的动作,避开危险的区域。
(4)尽量避免与他人搭讪,减少干扰和人员混乱的可能性。
6. 地震后的急救知识(1)急救人员应尽快组织救援行动,对受伤者进行初步的急救处理,包括止血、包扎、抬担等处理。
(2)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找到安全的位置躲避,避免受到建筑物倒塌、砸伤等伤害。
(3)避免乱跑,尤其是在室内,避免受到家具和其他物体的伤害。
预防地震小常识
![预防地震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5c93ad40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c.png)
预防地震小常识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知和应对能力,以下是一些预防地震的小常识。
1.了解地震: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对于预防地震非常重要。
地震是地球地壳发生变动时产生的振动,可以造成地面摇晃、建筑物倒塌等现象。
2.建筑物安全:选择坚固的建筑材料和结构,确保建筑物能够抵御地震的冲击。
加固房屋的基础和墙壁,安装抗震支撑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等。
3.室内安全:在室内遇到地震时,迅速找到安全的避难点,如桌子底下或者墙角,保护头部和颈部。
避免站在玻璃附近、大型家具下或者悬挂物下。
4.疏散计划:制定家庭或者工作场所的疏散计划,明确地震发生时的安全路线和集合点。
定期进行演练,以提高应对地震的反应速度和效果。
5.紧急物资:准备一些紧急物资,如食物、水、医疗用品、急救工具等,以备地震发生时使用。
确保这些物资处于易于取用的位置。
6.家居安全:确保家中的家具和电器固定稳固,避免在地震中造成伤害。
定期检查煤气管道和电线,确保没有漏气和短路的危险。
7.地震保险:购买地震保险是预防地震风险的重要措施。
地震保险可以帮助你在地震造成的损失时得到经济上的补偿。
8.学校和单位:学校和单位应该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教育师生和员工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和应对技巧。
9.地震预警系统:关注地震预警系统的信息,及时获取地震发生的预警信息。
在地震预警系统发出警报时,迅速采取行动,确保自身的安全。
10.社区合作:加入当地的地震应急组织或者社区合作组织,参与地震防灾宣传和演练活动。
与邻居和社区成员共同合作,提高整个社区的地震防灾能力。
总结起来,预防地震的小常识包括了解地震、建筑物安全、室内安全、疏散计划、紧急物资、家居安全、地震保险、学校和单位的防震措施、地震预警系统和社区合作等方面。
通过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知和应对能力,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地震灾害,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预防地震小常识
![预防地震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561c8d9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8.png)
预防地震小常识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预防地震的小常识。
一、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1.1 了解地震的定义和成因:地震是地球内部岩石在地壳运动中产生的能量释放,是地球表面地质构造变动的结果。
1.2 了解地震的震级和震源:地震的震级是用来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震源是地震发生的具体位置。
1.3 了解地震的破坏性:地震破坏性取决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离等因素,不同地震对建造物和人们的影响也不同。
二、预防地震的措施2.1 建造物抗震设计:建造物在设计和施工时要考虑地震因素,采取合适的抗震措施,提高建造物的抗震性能。
2.2 家庭防震准备:家庭要定期检查房屋结构和家具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准备地震应急物品,制定家庭地震应急预案。
2.3 学校和单位地震演练:学校和单位要定期组织地震演练,让师生员工熟悉地震逃生和自救的方法,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
三、地震发生时的应急措施3.1 在室内时要迅速躲到桌子下或者墙角,保护头部和颈部,避免被物体砸伤。
3.2 在户外时要远离高楼、电线杆等可能坍塌的建造物,尽量找到空旷的地方逃避。
3.3 地震住手后要注意逃生通道是否畅通,及时疏散人员,避免发生次生灾害。
四、地震后的安全措施4.1 灾后要及时检查房屋结构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避免继续居住或者工作在危(wei)险区域。
4.2 灾后要注意防范余震,避免次生灾害对人员和财产造成更大损失。
4.3 灾后要积极参预灾后重建工作,配合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五、加强地震科普宣传5.1 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地震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5.2 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地震知识,提高大众对地震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
5.3 加强地震科普教育,培养学生和公众的地震安全意识,促进地震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
总之,预防地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惟独加强地震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地震安全意识,才干有效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灾害预防常识(通用版)
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45
地震灾害预防常识(通用版)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1、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离上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
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概念,如唐山7.8级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1度。
3度,少数人有感。
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
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度,毁灭性破坏。
2、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应急要点
◆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3、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行动
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地震。
应急要点
◆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
到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
◆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
◆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
◆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立即停车。
◆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
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4、地震时切忌惊慌
我们感觉到的地震,大多数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轻微破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
因此,当遇到地震时切忌恐慌,要沉着冷静,迅速采取正确行动。
特别在高楼和人员密集场所,就地躲避最现实。
我国有过地震并没造成任何破坏,但惊慌失措的人们互相拥挤踩踏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的教训。
◆不要跳楼
◆要相互关爱
◆人员密集场所不要拥挤
◆学生要听从指挥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