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期末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战争片看美国文化

姓名:张玮学号:08095089 学院:经济学院专业:金融工程(0820班)摘要: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间,美国人对战争题材影片的看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战争片一直是好莱坞情有独钟的片种。战争大片不仅仅是好莱坞的票房法宝,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了美国式英雄主义这种立于美国文化中非常独特的韵味。

关键词:战争片角度转变美国文化英雄主义

正如电影中所说的,“America stuffered--but America grew stronger,it was not inevitable.The times tried our souls and through the trial,we overcame.(我们受到的挫折,使我们变得坚强,但这不是必然的结果。危机考验了我们,通过考验我们克服了困难)”,2001年的战争大片《珍珠港》,给我们带来的是有关一个民族的自信和信仰——对战争胜利的信心。它真实地记录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经过以及美国人民对之的反抗与对抗,战火中永开不败的玫瑰——爱情,成为穿插于影片中的一条线索,但同时也予人一种启示:在国家民族危难时刻,其他一切是显得那么地不重要,包括生命和爱情。

战争片进程

战争片是一个特殊的片种,不过它却是好莱坞的票房法宝。继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越战反思电影之后,好莱坞依然对战争片情有独钟。在他们的心目中,注意力是最大的经济,那些关于暴力的宣泄和血腥的泼洒更具备无穷的魅力和票房号召力。

随着题材开掘广度的扩大和深度的深入,越战在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已经不再成为好莱坞表现的重点。综观90年代以来的战争片,好莱坞对二战题材热情依旧。在美国人眼里,二战的胜利是美国人的胜利,这是一件多么值得回忆与记录的事。当然,其中对于战争进行反思的精神继承了越战片的传统。

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世界政治局势开始一边倒,冷战结束。但是,虽没有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超级对抗,世界却依旧不曾安宁,局部战争依然存在。向来紧紧追求热点效应的好莱坞,对局部战争的表现当然不会放过,而这其中,又以海湾战争为重要核心。

9·11事件之后,美国各大电影公司采取了非常合作的姿态,不少涉及恐怖、

暴力、血腥、战争的影片被推迟放映,在漫长的心理恢复期绝不允许出现“在伤口撒把盐”的情况,《蜘蛛人》重新修改海报,《黑衣人2》追加拍摄部分场景,即使是票房号召力很高的施瓦辛格也被打入冷宫,《间接伤害》足足推迟了四个月才得以上映,因为题材涉及了恐怖主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恐怖事件将对好莱坞造成长期的“间接伤害”。

现代战争片大致的六种角度

一、主旋律角度代表影片:拯救大兵瑞恩

这一类的战争电影数量最多,无一例外的热血、煽情,歌颂本国的古圣先烈。无不夸大本国在战争中的英勇善战,前仆后继,以及战争本身的正义性。

二、理性反思角度代表影片:帝国毁灭

这类影片一般没有特立的立场,因而可以较为客观公允地审视战争的本质,以及它给人带来的异化。

三、喜剧讽刺角度代表影片:奇爱博士

这一类影片面对战争的沉重,却摆出一副调皮的面孔。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奇爱博士》便是此中代表。话说冷战期间,核大战一触即发,库布里克坚信核大战的到来势难避免,于是跑去欧洲躲避。《奇爱博士》也是这种思维下创作的产物,讲述美军因为内部人士的神经发病,致使美苏之间陷入核战状态。库布里克在这部电影里对美国的国家、军事体制极尽嘲讽,甚至延伸到对人类社会的讽刺。

四、视觉轰炸角度代表影片:虎!虎!虎!

这类影片同样没有一定的立场,但它们并不是以此客观看待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战争本身,而是在它们眼中,战争是一件颇能吸引眼球的事物。在这类战争电影中,战争中的征夫泪,别离恨,创痛伤痕,人性反思,这些战争电影中累赘的东西,统统让它们见鬼去。代替它们的,是波澜壮阔的千军万马的博杀,海陆空一体的视觉轰炸。

五、独行武侠角度代表影片:兵临城下

唐吉诃德说:火枪发明之后,一个懦夫也可以杀死一个英雄。现代战争中本没有什么个人英雄主义可言,纵有巴顿这种颇个性的名将,也毕竟不能身先士卒,手枪打飞机什么的也都是瞎编的。但人民需要英雄,所以很多导演

还是锲尔不舍地在现代战争片中寻找英雄。美国战争片大多采取此角度。

六、批判反战角度代表影片:生于七月四日

《生于七月四日》是个貌似主旋律的名字,但实际上却是一部彻底否定战争,否定以爱国名义要求国民做出无谓牺牲的罪恶。

战争片与美国文化

看起来似乎战争片的风靡这一切都是源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当然不是这么简单,因为美国文化是意识形态隐藏得最深的文化。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融合而成美利坚民族,形成了整合程度较高的一种杂交文化。与此同时,许多移民又保存了自己母国的民族文化,所以美国文化又不是整齐划一的一种均质文化,而是一种非均质文化。这是美国文化的第1个显著特征。

美国文化以个体为本位,个人主义发展到登峰造极之境。这是美国文化的第2个显著特征。

美国文化富于创新精神,因此美国不仅在资本主义世界后来居上、而且它在发明创造、科学技术上长期雄据世界第一,此为美国文化的第3个显著特征。

美国文化是一种充满矛盾的文化,这是它的第4个显著特征。

我们着重看它的第二个显著特征,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上,美国人选择了与中国人截然相对的观念。中国人以群体(家庭、“单位”、国家)为本,美国人以个体为本。所以在美国的战争片中,不难理解为何个人英雄主义盛行。

英雄崇拜,这几乎是人类本原性的心理欲求。有学者指出:“英雄崇拜几乎和人类文明一样悠久。甚至原始人就已意识到,他只所以能够在异己的和经常是敌对的世界中生存下来,全靠其杰出首领的英勇和足谋多智。”

美国是崇拜英雄、尊重强者的国家,而且在世界上许多民族的生存哲学中,尊重只给予值得尊重的强者,弱者是没有资格获得的。

影视作品中的英雄有两种:一种是虚幻英雄,一种真实英雄。虚幻的英雄,现在我们影像的技巧能把他渲染得特别好看,特别有形式美感,非常有魅力。而且英雄几乎都是男性。

好莱坞电影处在过去基督教精神的传统价值影响下,曾拍出许多伟大的英雄电影,如以影帝却尔登希斯顿Charlton Heston主演的The Order“圣经英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