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精细化管理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点滴思考
江苏省泰州市寺巷中心小学李宝华【内容提要】
精细化管理就是管理工作达到精密、细致。学校精细化管理就是将学校管理责任具体化,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全员参与。力求每一个人到位、尽职,把学校的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地做好。
【关键词】
农村学校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当前校长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时髦词语。一些先进学校凭借
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强大的师资阵容,先进的管理经验,铸造出各式各样的辉煌,其“精细”似乎遥不可及。地处农村的学校如何根据自身的条件,实施“精细化”管理,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努力提升学校教学的品味呢?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点滴思考。
一、精细化管理要从“心”人手。
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我们的学校许多老师是由民
办教师转正,大多学历低,专业化知识较少。老师的教育方式简单落后,教学内
容缺乏前瞻性,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我们的孩子由于农村自然条件差、经济较
为落后,年轻的父母大多离开家乡,步入城市常年在外打工,把孩子交给年迈的
父母或亲戚照看。家长对孩子的监护显得力不从心,无法履行监护责任。因此我
们的学校管理切忌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等不良现象,只有静下心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务求精细,务求实效。
二、精细化管理要从“小事”入手。
学校无小事,不能因为是“小事”就可以马马虎虎、随便行事,要明白“千
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对待每件事情不论事大事小,要认真对待,提出的
要求越明确越具体,就越有利于操作和精细化管理;同时还要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这样才能有据可依,做到够忙而不乱。
三、精细化管理要与人性化有机结合
精细化管理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农村学校师资
和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要借助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形成相对统一的、规范的教学工
艺流程和标准,以确保师生在教学中的行为符合基本规范。因为每个老师有每个
老师的教学理念,他们又面对着个性迥异的教育教学对象——学生(尤其是农村
孩子天性活泼、好动,不喜欢受约束),强求事事都统一,往往会压抑广大教师的
工作热情,抹煞老师和学生的个性,培养的目标最终也难以实现。所以,学校的精
细化管理在强调纪律、制度的同时,不能忽视了个人的情感因素和师生的现状问题。片面地要求教师化大量的时间甚至是超负荷的工作, 来完成各种教育、教学
任务,这对于教师的身心健康来说是百害而无一益的。因此,学校管理要把精细
化与人性化统一起来,在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要注重进行规范与引导,循序渐
进地使相关的管理制度变成被管理者的一种行为习惯。这样的精细化管理虽然时
间上长一些,但很有实效,既降低了成本,又人文科学。
四、精细化要与素质化有机结合
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则是优胜劣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那些管理水平低、生产技术落后的企业,最终被淘汰。教学精细化管理的一个理念,是尽量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其实质就是把基本的教学规范用制度的形式相对固定下来,从而实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目标。所以说,教学精细化管理是面向全体学生,实现有梯度的目标要求。它特别要关注那些学业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同时注重培优补差。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各种能力的有效提高。由此也不难看出,教学精细化管理与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是一致的。
五、精细化与过程化有机结合
衡量企业经营好坏是看这个企业能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校管理不同于企业,不能只看学生的升学率,看看有多少人考取了名校。这些固然重要,但这种导向必然是加重了师生的负担,损害了师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高分低能,走上社会很难适应,使很多学生丧失前途,这种血的代价是不值得的。所以我们要把结果与过程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提高管理效能。如在教学质量评价上,不能只用及格率、升学率等结果性的数字来衡量教师的工作成绩,而应侧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效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心学生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对教师的评价,也应改变那种单纯总结过去,然后据此把教师分为三六九等的做法,而应多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让老师们在各自层面上逐步提高。
六、精细化要把握好度
精细化管理校长是决策,教师是执行。学校管理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可承受度。精细化管理除了规范教师的行为外,它会有大量的数据记录、总结,这无疑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精细化管理给教师设置了一条条警戒线和达标线,也在不断考验着教师的心理承受力。在农村我们许多学校为了强化精细化管理,制订了翔实的教师培养方案、具体的课堂评价标准,美其名曰:“尽快打造一流的名师、一流的课堂。”这显然是一种浮躁的表现,抹杀教师的差异,以培养的名义制造出的只能是迅速蹿红的投机者。课堂是激情、智慧、学识、能力交织出来的,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情境。追求一节高质量的课,不是俯拾即是、唾手可得的,需要我们的老师脚踏实地、刻苦学习、勤于实践、坚持个性、勇于创新,舍此,别无捷径可走。所以,学校管理要张弛有度,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充分考虑教师的心理压力可承受的底线。农村学校可以而且必须实施精细化管理,但千万别跟一些名校去攀比,短时间就能赶上;也千万别把学校当成企业去经营,因为他所面对的是知识层面不同、个性各异活生生的人。
发表在2012年3月9日的《学习报》第6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