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
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
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系统介绍语言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应用,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语言学领域的基本知识,并培养学生对语言现象的观察、分析和研究能力。
二、课程目标1. 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熟悉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3. 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 培养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能力;5. 培养科学表达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单元:语言学导论- 课程介绍- 语言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和学科发展历程- 语言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第二单元:语音学- 语音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语音的分类和描述方法- 音位和音素的关系- 语音变体和语音规则- 语音变异及其社会文化因素第三单元:词汇学- 词汇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词汇的分类和结构特点- 词法变化和语义变化- 词汇的产生与演变- 词汇的记忆和组织第四单元:句法学- 句法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句法结构和句子类型- 词序和短语结构- 句法规则和语法关系- 句法分析和句法理论第五单元:语义学- 语义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词义和句义的表示和解释- 语义关系和语义推断- 语义变化和语用学的关系- 语义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第六单元: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话语的结构和功能- 话语行为和话语援引- 话语规范和话语权力- 话语分析的应用领域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全面掌握语言学的理论知识。
2.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加深对语言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3. 研究小组:鼓励学生组成小组,共同讨论研究,进行语言学研究和项目实践。
4. 课堂互动:通过讨论、演示和问答等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研究兴趣。
五、评价与考核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考察对课程基本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对全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英文名称:High-level Language Programming授课对象:全校理工(类)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要求:必修一、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全校理工科(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计算机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实现及调试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C语言的语法规则和编程算法,学会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并积累编程经验,自己编写C语言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1、程序设计和C语言(2学时)C语言的发展历史、C语言的特点,C程序的组成。
2、算法——程序的灵魂(自学)算法的概念和特点;用流程图、N-S图、伪代码表示算法;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概念。
3、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顺序程序设计(6学时)标识符的定义;变量和常量的概念;基本数据类型的存储方式,表示方法;不同类型间数据转换的原则与方法;常用的基本运算符与表达式的运用。
语句、表达式语句的概念;字符数据输入输出函数与格式输入输出函数的用法。
4、选择结构程序设计(4学时)关系、逻辑表达式的用法;if语句、switch语句的用法;break语句在switch中的使用。
5、循环结构程序设计(4学时)三种循环语句(while语句、do_while语句、for语句)的运用;循环嵌套的运用。
6、利用数组处理批量数据(4学时)数组的概念与使用;数组初始化的方法;字符数组和字符串的应用。
7、用函数实现模块化程序设计(6学时)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方法;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概念与使用;变量的存储属性,作用范围。
8、善于利用指针(4学时)指针变量;通过指针引用数组和字符串。
9、用户自己建立数据类型(2学时)定义和使用结构体变量;使用结构体数组和结构体指针。
三、教学基本要求1、课程基本要求了解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Advanced Language Programming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名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Advanced Language Programming 课程代码:学分/总学时: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面向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非师范类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教授C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帮助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C 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作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的先修课,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一起,为学生后续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编译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等课程的学习和应用开发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本课程主要任务为:讲授C语言的语法和常用标准库;讲授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应用C语言和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
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的前设课程知识先修课要求:《计算机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的一般性基础知识。
C语言处理程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软件,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具备计算机导论(文化)、算法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技能。
这些知识可在高中阶段或大学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导论》课中获得。
三、学时分配学时数:128学时,其中理论课教学64学时,实验课64学时四、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C程序设计概述(5学时)基本要求: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及程序设计方法的发展过程,了解C语言的特点,掌握C程序的基本组成结构,掌握开发和运行一个C程序的过程。
第二章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8学时)基本要求:掌握常用类型的数据在内存中的存放形式;掌握常量的分类,变量的定义和变量名的命名规则;理解指针的含义,掌握指针变量的定义及简单应用;掌握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赋值运算符、逗号运算符及其表达式。
第三章简单的C程序设计(3学时)基本要求:进一步理解C程序的组成,了解C语句的分类;掌握C语言中数据的输入/输出方法,常用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掌握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方法,能编写简单的C程序第四章控制结构(8学时)基本要求:掌握C语言中的关系运算及逻辑运算;掌握选择控制语句――if语句、switch语句及其嵌套应用;掌握循环控制语句――for语句、while语句、do…while 语句及其嵌套应用;掌握break语句、goto语句、continue语句的应用;能够运用三种结构进行综合程序设计。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56学时 3.5学分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信息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目的是主要培养运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
本课程一方面讲述C++语言的基本特性,包括指针、数组、函数、类、对象、派生类、继承、流类库等内容,另一方面系统地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编程方法。
具体的教学任务为:1.准确描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2.正确理解和使用C++语言的基本数据结构和语法,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进行正确、完善的程序设计的能力。
3.使用C++语言集成开发环境完成面向对象程序的编写、调试的任务。
二、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安全专业三、先修课程信息技术概论四、课程的基本要求掌握选择、循环等c++的基本语句;掌握数组、指针等数据类型;掌握函数、对象、文件等程序的组成成分;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能独立分析问题并编程实现;掌握Visual c++ 6.0程序设计环境的基本用法,能进行程序的编写、调试和运行。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第1章C++基础[知识点]面向对象编程特点、程序设计环境[重难点]1.教学重点C++程序的编写和实现2.教学难点(1)面向对象编程特点(2)C++上机实践[教学内容](1)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讲解机器语言到高级语言的特点(2)面向对象编程:讲解程序设计的范式(过程型、面向对象型)(3)C++的特点:高级语言(4)C++程序的构成和书写形式:程序结构、书写规范(5)C++程序设计和实现:程序设计各阶段的任务(6)程序设计环境:程序设计的实例[教学要求](1)对面向对象概念只作概念性的描述,无需深入讲解(2)以实例讲解C++程序特点和程序设计环境第2章基本数据类型与运算符[知识点]数据类型、运算符[重难点]1.教学重点C++的运算符2.教学难点表达式的书写与计算[教学内容](1)C++的数据类型(2)常量与变量(3)C++的运算符[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运算符及其优先级第3章程序控制[知识点]结构化程序设计、结构控制语句[重难点]1.教学重点(1)C++的输入与输出(2)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3)选择结构和if语句(4)条件运算符和条件表达式(5)多分支选择结构和switch语句(6)循环结构和循环语句(7)循环的嵌套2.教学难点(1)多分支选择结构和switch语句(2)循环的嵌套[教学内容](1)C++程序和语句(2)C++的输入与输出(3)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4)选择结构和if语句(5)条件运算符和条件表达式(6)多分支选择结构和switch语句(7)循环结构和循环语句(8)循环的嵌套(9)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教学要求](1)要求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环境的使用方法,能独立进行程序设计。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课程教学大纲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课程教学大纲Programming of Computer Language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00000563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56(28/28);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1-14周:4(2/2));学分:2;开课学期:第2学期。
1.课程性质通识必修课2.课程目标:目标1:通过高级编程语言的学习,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般理论和步骤。
掌握基本编程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养信息技术素养。
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教育及科技的影响。
目标2: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了解计算机语言的演变过程,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的算法思想和程序的运行机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
目标3: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熟悉Python语言环境,掌握基本语句和语法结构,能够熟练阅读程序代码,熟练编写具有基本功能的程序。
目标4: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在任务驱动的机制下,指导学生从问题的求解过程中,理解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和训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5:通过实验案例的教学,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课程的挑战度,锻炼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目标6:基于超量平台的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与学,通过线上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开展互助与合作。
3.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4.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适用于本科非计算机专业(除艺术和体育类)。
5.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课程是为本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通识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课程。
本课程主要是学生了解一门计算机高级语言Python语言,通过对Python语言的学习了解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一般理论和步骤,掌握Python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利用Python语言编写程序的技术,具有开发简单Python应用程序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计算思维和数据统计能力,为以后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级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1一、课程说明1. 课程代码ZZ04010012. 课程类别专业专长课3.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英语(师范)本科选修4. 课程目的《高级语言学》是高年级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以语言学习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为研究对象,其课程目的如下:(1)使学生具备英语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并能运用语言学的理论指导英语教学与研究。
(2)使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能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语言现象,解决语言学习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进行英汉对比,研究实际运用的语言,了解语言与心理、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学的关系,揭示语言的共同规律。
(3)使学生了解语言学各流派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促进语言学习,为今后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工作或与语言相关的其它工作奠定语言学理论基础。
5. 学时与学分本课程第六学期开设,48学时,2.5学分。
6. 建议先修课程语言学导论、英语词汇学、英国文学选读、外国文学作品赏析、翻译理论与实践。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逻辑语义学计划学时:4学时基本要求:(1)掌握命题、命题逻辑、谓词逻辑、逻辑连词的概念,主目、谓词的含义。
(2)理解逻辑语义学;了解命题的特性;五个常用的逻辑连词;复合命题的真值;理解表达命题的逻辑公式。
(3)运用逻辑语义学理论分析句子。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命题、命题逻辑、谓词逻辑、逻辑连词的概念(2)表达命题的逻辑公式难点:(1)复合命题真值(2)命题逻辑公式基本内容:(1) Proposition and Propositional Logic(2) Logical Connectives(3) The Truth Value of Composite Proposition(4) Concept of Predicate Logic(5) The Truth Value of a Proposition(6) Logical Formulas思考题:(1) Circle the two-place predicates in the list below: attack (verb), die (verb), between, put,love (verb), in, cat, elephant, forget(2)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logical forms into English, where a = Ann, b = Bill, c = Carol, L= like, M = mother, and x and y are variables which may be translated as “someone”, “anyone” or “everyone” depending on the quantifier:(a) M (a, b)(b) L (b, c) & L (c, b)(c) L (a, b) & ~L (a, c)(d) ∃x (L (x, b))(e) ~∀x (L (x, c))(f) ~∃x (∀y L (y, x))第二章语言与认知计划学时:7学时基本要求:(1)掌握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的定义;认知、识解、识解操作、认知隐喻、认知转喻的含义。
(2)了解母语习得的四个阶段;语言理解和产生的过程;理解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意象图式;认知隐喻;认知转喻;整合理论。
(3)运用心理语言学理论解释语言生成及理解的过程;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解释一些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掌握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的定义;认知、识解、识解操作、认知隐喻、认知转喻的含义。
(2)语言生成、理解过程,儿童母语习得过程,认知语言学基本理论。
难点:(1)语言理解模式、认知隐喻、认知转喻(2)意象图式、整合理论基本内容:1. Definition of Psycholinguistics2. Acquisition, Comprehension and Production of Language3. Cognition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4. Construal and Construal Operation5. Categorization6. Image Schemas7. Metaphor and Metonymy8. Blending Theory思考题:(1) Explain the various aspects of process of language production.(2) Describe the three categories of conceptual metaphors.(3) Illustrate the model of blending theory.第三章语言、文化、社会计划学时:8学时基本要求:(1)掌握文化、跨文化交际、话语群体、语言变体、语域、方言、洋泾浜语、克里奥语、通用语的含义。
(2)了解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社会,语言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理解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弄清语言变体产生的因素;了解黑人英语变体的特征;理解决定语域的三个因素;了解洋泾浜语的特征;双语与双言现象。
(3)运用各变体的特征区分和分析语言变体;根据文化差异分析某些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文化、话语群体、语言变体的含义(2)萨丕尔-沃尔夫假说难点:(1)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社会的关系(2)跨文化交际(3)语域三要素基本内容: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2. Sapir-Whorf Hypothesis3. Linguistic Evidence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4.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5.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guage and Society6. Speech Community and Speech Variety7. Language Varieties8. Mixture of Varieties9. Bilingualism and Diglossia10. Case Studies思考题:(1) What features does Women Register have?(2) What will you say to a statement li ke “One culture’s meat is another culture’s poison”?(3) Is American English superior to African English? Why or why not?第四章语言的使用计划学时:8学时基本要求:(1)掌握叙事句与施为句的含义;发话行为,施事行为,取效行为;会话含义。
(2)理解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理论;合作原则及原则的违反;会话含义的特征;后格赖斯理论的发展;关联理论。
(3)运用语用学理论分析言语行为。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言语行为理论(2)会话含义理论难点:(1)会话中遵循的合作原则及原则的违反,会话含义的推导。
(2)后格莱斯理论基本内容:1. Performatives and Constatives2. Locutionary Act, Illocutionary Act and Perlocutionary Act3.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4. Violation of the Maxims and Production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5. Characteristics of Implicature6. Post-Gricean Developments思考题:(1) Consider the following dialogue between a man and his daughter. Try to explain theillocutionary force in each of the utterances.[The daughter walks into the kitchen and takes some popcorn.]Father: I thought you were practicing your violin.Daughter: I need to get the [violin] stand.Father: Is it under the popcorn?(2) If you ask somebody “Can you open the door?” he answers “Yes” but does not actuallydo it, what would be your reaction? Why? Try to see it in the light of speech act theory.(3) Each of the following conversational fragments is to some degree odd. To what extentcan the oddness be explained by reference to Grice’s CP and maxims?1) A: Have you seen Peter today?B: Well, if I didn’t deny seeing him I wouldn’t be telling a lie.2) A: Can you tell me where Mr. Smith’s office is?B: Yes, not here.3) A: Would you like some coffee?B: Mary’s a beautiful dancer.第五章语言与文学计划学时:8学时基本要求:(1)掌握文体与文体学的定义;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明喻、暗喻、转喻、提喻(2)理解诗歌中不同的语音模式,掌握英诗的传统形式,语音和音韵的诗性功能,及英诗分析方法;理解小说文体中的术语,小说的话语表达方式和思维表达方式,理解小说的作者风格、文本风格及小说的分析方法;了解戏剧语言的特点,及如何分析戏剧语言;理解文学的认知方法。
(3)运用诗歌、小说、戏剧的文体分析方法分析具体的文本。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文体与文体学的定义;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明喻、暗喻、转喻、提喻(2)诗歌中不同的语音模式;小说的话语表达方式和思维表达方式(3)分析戏剧语言的方法难点:(1)文学体裁的文体分析(2)认知诗学基本内容:1. General Features of the Literary Language2. The Language in Poetry2.1 Sound Patterning,Stress and Metrical Patterning2.2 Forms and Functions of Sound and Metre2.3 Analysis of Poetry3. The Language in Fiction3.1 Speech and Thought Presentation3.2 Authorial Style and Text Style3.3 Analysis of Fiction Language4. The Language in Drama4.1 Drama as Poetry, Fiction and Conversation4.2 Analyzing Dramatic Language5. The Cognitive Approach to Literature思考题:(1) Identify the type of trope employed in the following examples:1) The boy was as cunning as a fox.2) ...the innocent sleep, … the death of each day’s life, …3) Buckingham Palace has already been told the train may be axed when the rail networkhas been privatized.4) Ted Dexter confessed last night that England is in a right old spin as to how they canbeat India this winter.(2) Choose a scene from a play, one you have seen or read, one you have heard on the radio(published collections of radio plays available).1) Write a paraphrase of it, as described in Stage One in this course;2) Write a commentary on the same scene, as described Stage Two in this course;3) Choose one of the discourse features discussed above, and analyze the same scene tosee how that feature is made use of in the scene, and the effect this has on yourinterpretation of it.第六章语言学与语言教学计划学时:7学时基本要求:(1)掌握输入假设、中介语、交际能力、教学大纲、课程设计、对比分析、错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