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码:U16M121742.课程名称(中文):语言学概论课程名称(英文):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3.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4.先修课程:无5.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6.开课学期(春/秋/春、秋):秋季7、课程模块:8、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9、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戴炜栋、何兆熊,2010二、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属于语言学课程的基础部分,共分为两大部分:理论语言学(语音学、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及语义学)和语言学应用(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
本课程的目的是在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必要的外语语言知识后,在理论上提供初步的语言学知识,并且为有志于继续攻读语言学或与之有关的硕士学位的学生打下必要的基础。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掌握语言学理论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学素质,提高科研能力和分析能力,掌握语言学理论在交叉学科上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语言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的教学内容分为八部分,对不同的内容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数字表示供参考的相应的学时数)第一章概论(4学时)1.什么是语言学?(2学时)2.什么是语言?(2学时)要求:掌握语言学和语言的基本定义,尤其是对语言的识别特征的深入理解和融会贯通。
第二章音位学(4学时)1.语音学(2学时)2.音位学(2学时)语音学与音位学都涉及到语音的同一个方面——语音。
但是,虽然两者都与语音的研究相关,但他们在观念和着重点上存在着差异。
语音学是有其一般性质的;它对所有人类语言中的所有语音都感兴趣;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它们是如何彼此相区别的,它们具有什么语音特征,如何对它们进行分类,等等。
音位学的目的是去发现一门语言中的语音是如何形成模式的,这些语音是如何在语言交际中用来传达意义的。
要求:掌握语音学和音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完整版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根本信息1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2、课程性质:本科专业必修课3、周学时/学分:2/24、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5、使用教材:?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二、课程简介?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根底课,本课程介绍有关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开展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语言学概论?是?普通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的根底课,它注重考察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和普遍特征,而不是学习研究某一具体语言.这是它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现代英语等具体语言课程的重要区别.它所介绍的是从具体的语言现象中总结、归纳出普遍的系统的理论和规律,并用这个理论指导各个具体语言的学习研究.它是一门语言学的根底理论课.三、教学目的与根本要求:教学目的:?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语言学根底理论和根本方法的阐释,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学的科学方法考察语言现象的习惯, 以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论水平和语言分析水平,为学生学习其它语言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为他们今后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工作奠定必要的根底.教学要求:语舌学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因而涉及的语言'现象比较多.讲授语言'学的根底知识和根本理论,涉及到语料分析的实例,以汉语、英语的语料分析为主;其它语言的实例,只在必要的时候作适当的引用,重在理解.教学中要讲活楚语言学的根本概念,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根底知识,了解语言性质特点、语言的结构、语言的演变规律、文字的性质以及它与语言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学习语言学理论,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具体语言知识为根底, 这样才能便丁理解有关问题.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专题研究?、 ?英语?等.四、教学进度表五、考核方法和成绩评定方法1、测试方式:期末闭卷笔试2、成绩评定方法:期末测试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80%,平时作业占20%六、正文绪论〔4学时〕教学目的:熟悉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性质和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根本任务,初步了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根本分类和主要流派,以及语言学的学科地位.教学重难点:〔一〕语言■学的建立过程〔二〕重要的语言学流派〔代表人物、理论观点、主要奉献〕〔三〕主要的语言学门类和派别主要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相结合.教学内容:〔一〕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第一课时〕1、熟悉课程,明确学习目的2、学习方法〔二〕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第二课时〕1、“语言学〞定义2、语言学的对象——语言3、语言学的任务〔三〕语言学的建立〔形成过程〕1、语言学产生原因2、从语文学到语言学〔四〕语言学流派〔第三课时〕1、历史比较语言2、结构主义语言学〔五〕语言学类别〔分类〕〔第四课时〕1、从研究功能的角度来看,可分为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2、从具体的研究对象来看,可分为一般语言学与个别语言学;3、从研究时段来看,可分为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4、从描写方法来看,可分为描写语言学与比照语言学;5、从研究对象的状态来看,可分为静态语言学与动态语言学;6、从研究角度与范围来看,可分为宏观语言学与微观语言学.〔六〕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七〕语言学的功用本意根本概念:语言学、语文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社会语言学第一章语言〔7课时〕教学目的:理解语言的含义;熟悉语言的性质;初步熟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熟悉语言的社会功能,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以及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内涵,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教学重难点:〔一〕语言■和吉■语的区别和联系〔二〕语言符号的特点〔三〕语言■的社会性〔四〕语言系统的秩序〔五〕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主要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相结合教学内容:第一节语言与言语〔第一课时〕〔―〕什么是语言、言语〔二〕语言与言语的区别〔三〕语言与言语的联系第二节语言的符号性〔第二课时〕〔一〕什么是符号〔二〕语言符号的特点1、任意性2、二重性3、线条性4、稳定性第三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第三课时〕〔一〕什么是系统〔二〕语言符号的系统性1、层级性2、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第四节语言的社会性〔第四课时〕〔一〕语言不是自然现象,是社会的产物〔二〕语言社会性的具体表现1、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2、语言为社会效劳3、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产物4、个人语言受社会制约5、语言'交际是集体性的活动6、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产物第五节语言的全民性〔第五课时〕〔一〕语言没有阶级性1、语言是人类社会统一使用的交际工具2、语言的结构本身也是没有阶级性可言的3、语言产生于没有阶级的社会〔二〕语言全民性的表达1、为全民创造2、为全民使用3、为全民效劳第六节语言的社会功能〔第六、七课时〕〔一〕交际职能: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2、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思维职能1、什么是思维2、思维类型3、语言和思维的联系〔1〕思维离不开语言":没有语言",思维活动不能进行;思维成果无法表达〔2〕语言离不开思维4、语言和思维的区别本意根本概念:语言、言语、语言符号、组合关系、聚合关系、符号、系统、思维本意思考题:1、语言'符号和一般符号有什么不同2、为什么人类会有这样多形形色色的语言3、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语言呢4、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5、动物有没有语言为什么6、怎样理解语言没有阶级性7、动作思维与形象思维与语言无关第二章语音〔11学时〕教学目的:熟悉语音的届性,掌握人类发音的根本原理;熟悉元音和辅音的特点及区别;掌握音位的归纳规那么,能划分音位;能用国际音标给普通话注音;了解语流音变和历史音变的情况教学重难点:一、用国际音标标注普通话二、确定音位的根本原那么三、音位的区别性特征四、音位的组合规那么五、语流首变的具体表现主要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和实践练习相结合第一节语音的性质〔第一课时〕〔一〕什么是语音〔二〕语音的性质1、生理届性2、物理届性3、社会届性第二节语音的最小单位——音素〔第二课时〕〔一〕什么是音素1、定义2、音素与字母的区别〔二〕音素的记录1、音标2、国际音标〔三〕音素的构成:元音和辅音1、元音和辅音的区别2、元音〔第三课时〕3、辅音〔1〕辅音的特点〔2〕辅音的分类第三节音位〔第四课时〕〔一〕什么是音位1、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辩义功能〕2、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单位3、屡次发音中归纳出来的语音集合单位4、总届于具体语音或方吉■的〔二〕音位变体1、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2、典型变体和一般变体〔第五课时〕〔三〕确定音位的原那么〔归纳/划分音位的原那么〕1、对立原那么2、互补相似原那么3、语音相近原那么〔第六课时〕〔四〕音位的分类T音质音位和超音质音位1、调位2、量位3、时位第四节语音的组合与聚合〔第七、八课时〕〔一〕语音的聚合T 〔音位的区别性特征〕1、音位的区别性特征2、音位的双向聚合和单向聚合〔二〕语音的组合单位一一音节1、什么是首节2、语音单位为什么要组合3、音节的发音过程4、音节的构造第五节音位系统〔第九课时〕〔一〕什么是音位系统〔二〕首位系统的表现〔三〕音位系统的内容〔四〕普通话音位系统〔五〕不同语言音位系统的差异1、音位数目不同2、具体音位不同3、音位对立重点不同4、音位的组合规律不同第六节语音的开展变化〔第十课时〕〔一〕语流音变1、什么是语流音变2、语流音变的主要情况〔1〕同化与异化〔2〕弱化和脱落⑶增音〔4〕换音/合音〔第十一课时〕〔一〕历时音变1、什么是历时音变2、历时音变的规律性3、音位体系〔系统〕的演变 本意根本概念:音素、国际音标、音位、超音质音位、调位、量位、时位、音位变体、条件 变体、自由变体、典型变体、区别性特征、音节、语流音变、同化、异化、 弱化、脱落本意思考题:1、听别人说话,在没有看见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能听出是男子说话还是妇 女说话是大人说话还是小孩说话来呢请结合语音知识加以说明.2、造成不同音质的原因是什么3、北方人大多会发卷舌音声母zh 、ch 和sh,而大局部南方人不会发这三个声母, 或者发音很费力,是不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发音器官构造不一样4、谈谈音位、音素、音位变体的关系.[k k'x ]均构成互补分布,能否合并 2、[n ]与[l ]3、[d ]与[t ] 5、[a ]与[?]〔鼻化音〕6、[ i ]第三章 语义〔8学时〕教学目的:理解语义的性质及分类;熟悉语言义和言语义的区别;掌握理性意义、附加 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内容和特点;简单了解语义学的开展;了解语义特征分析法和 相关的语义场理论. 教学重难点:一、语言■义和吉语义的区别二、怎样进行义素分析三、语义场理论及类型5、[t t ']与[ts ts s ] [t?t?'?]6、机纳下面M 音位〔使川方言〕1、[t t ']与[k k'x ]四、词义演变的原因和演变途径主要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相结合教学内容:第一节语义的内容和性质〔第一课时〕〔一〕语义的定义〔二〕语义的内容1、理性意义/概念意义/逻辑意义/指称意义2、语法意义3、附加意义/色彩意义/附届意义〔1〕感情意义〔2〕形象意义〔3〕风格意义〔第二课时〕〔三〕语义的性质1、语言义与言语义的区别和联系2、语义的性质第二节语义学简介〔第三课时〕〔一〕什么是语义学〔二〕语义学的开展历程1、语文学时期〔19世纪前〕2、传统语义学〔19世纪——20世纪二三十年代〕3、现代语义学〔20世纪20、30年代至今〕第三节语义的构成〔第四课时〕〔一〕义素〔二〕语素义〔三〕义句〔四〕言语作品义第四节义素分析法〔第五课时〕〔一〕义素分析法的提出〔二〕区别义素与共同义素〔三〕义素分析法的步骤1、明确分析对象,确定语义场2、比较分析3、描写〔四〕义素分析法的价值第五节语义的组合与聚合〔第六课时〕〔一〕语义场〔二〕多义词〔三〕同义词与近义词第六节义句〔第七课时〕〔一〕什么是义句〔二〕义句的构成〔三〕义句的结构类型1、简单义句2、复合义句3、复杂义句第七节语义的开展演变〔第八课时〕〔一〕词的各个不同义项的开展变化1、义项的增加2、义项的减少〔二〕词的同一义项的开展演变1、义项的量变2、义项的质变〔1〕词义的扩大〔2〕词义的缩小〔3〕词义的转移〔三〕词义演变的原因1、外部原因2、内部原因本意根本概念:词义、理性意义、附加意义、语法意义、义项、义素、语义特征分析法、语义场、上下义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多义关系本意思考题:1、为什么说同语言形式的结合是语义的根本特征;2、语境意义和语言意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区分二者;3、什么是语义的模糊性;4、为什么说语义的模糊性是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5、词的通俗意义和科学意义有什么不同;6、词的语体色彩和词语使用的关系如何;7、形象色彩和词语构造有什么关系;8、为什么相同的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所表达的几个意思并不一定就是同一个词的几个义项;9、为什么说明或掌握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时,应该以义项为根本单位;10、语义学领域的义素分析法和语法学领域的语义特征分析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11、词为什么会由单义开展为多义;12、应该如何理解同义词〞的含义;13、为什么等义词在语言中大都不能长期并存;14、近义词之间的差异主要表达在哪些方面;15、应该如何理解反义词〞的含义;16、应该如何看待语义场的系统性;17、语义场研究有哪些意义.18、为什么说语法关系意义是句义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为什么说语义关系意义是句义的重要组成局部;20、为什么说语气意义是句义的重要组成局部;21、为什么说在述谓结构中,谓词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22、为什么有的语言学家认为一个具体句子的意义可以看作是一组命题;23、歧义与语义模糊的有什么区别;24、歧义与语义笼统的有什么区别.七、阅读书目1、 ?语言学概论?〔修订版〕,叶宝奎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重印.2、 ?语言学概论学习参考?,叶宝奎、陈明娥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3、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4、 ?语言论?,徐通锵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5、 ?历史语言学?,徐通锵著,商务印书馆,1991年.6、 ?语言学概论?,周辨民、黄典诚,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年.7、 ?语言论?,高名凯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8、 ?西方语言学流派?,刘润活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9、 ?语言学概要?,刘伶、黄智显、陈秀珠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年.10、 ?语言学概论?,葛本仪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11、 ?语言学史概要?,岑麒祥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12、 ?普通语言学概要?,伍铁平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13、 ?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伍铁平著,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14、?语言问题?,赵元任著,商务印书馆, 1980年.15、 ?语言学论文选?,赵元任著,活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16、 ?语言与语言学?,胡明扬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年.17、 ?社会语言学教程?,戴庆厦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年18、 ?语言学通论?,王德春,7工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19、 ?语言学引论?,戚雨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20、 ?现代语言学研究?,王德春,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21、 ?普通语音学纲要?,罗常培、王均,商务印书馆,1981年.22、?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语文出版社, 1989年.23、 ?语义学导论?,贾彦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24、 ?语义学导论?,伍谦光,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25、 ?语言学概论?,马学良,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5年.26、?语言学概论?,邢公蜿,语文出版社, 1992年.27、?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商务印书馆,1980 年.28、 ?语言论?,[美]布龙菲尔德著、袁家骅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29、 ?语言论?,[美]爱德华萨丕尔,商务印书馆,1985年.30、 ?现代语言学教程?,[美]霍凯特,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31、 ?普通语言学概论?,[英]罗宾斯,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32、 ?普通语言学纲要?,[苏]兹维金采夫,商务印书馆,1981年.33、 ?普通语言学?,[苏]柯杜霍夫,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年34、 ?语言?,[法]房德里耶斯,商务印书馆,1992年.35、 ?语义学?,[英]利奇,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年.主要文章:1、叶宝奎:?循序渐进,从到未知——< 语言学概论> 教学体会?,载?厦门大学教学研究论文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2、胡明扬:?中国语言学21世纪展望?,载?语言?〔京〕,2002年第三弟一早:3、黄大荣:?马克思与语言学问题?,载?贵阳师院学报?,1983年第1期 载?国外语言学?,1980年第1期8、陈平:?描写与解释:论西方现代语言学研究的目的与方法?,载?外语教 A T V *弟二早:15、陆尊梧:?语义场浅谈?,载?学习与思考?,1981年第16、陈明娥:?义位的归纳与义项的处理?,载?孝感学院学报?,17、陈明娥:?简论义位组合的制约因素?,载?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 4、赵世开:?语言和语言学?,载?中国语文?,1978年第3期 5、王力:?语言与文学?,载?暨南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6、岑麒祥:?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和他的名著 <普通语言学教程>〉〉, 7、黄延复:?一代学人赵元任?,载?人物?, 1982年第2期 学与研究?, 1987年第1期9、封根泉: ?从黑猩猩说话谈起?,10、岑麒祥: ?雅可布逊和他在语言■研究中的奉献?,载?内蒙古师大学报?, 1984年第1弟——早:11、罗安源, 但国十:?谈国际音标的创制和应用?,载?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1981年第1期12、 叶宝奎:?谈音位和普通话音位问题?,载?语言与教学?第四集 13、 叶宝奎:?黄伯荣 < 现代汉语 > 语音局部商榷?,载?集美师专学报?, 1988 年第1期14、 张世禄:?汉语语音开展的规律?,载?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0 年 2002年年第6期18、陈明娥:?试论模糊词义的特点与功能?,载?孝感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19、张志毅:?柏拉图以来词义说的新审视?,载?人大复印资料?,2000年第7期20、马复礼:?浅谈词义演变的几个问题?,载?宁夏教育学院学刊?,1983 年第1期。
语言学概论课程大纲
语言学概论课程大纲课程名称: 语言学概论课程编号: LNG101学分: 3学分课程介绍:语言学概论是一门介绍语言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入门课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将能够了解语言学的核心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本课程将探讨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和功能、语言的变化和演化以及语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学目标:- 理解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掌握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分析语言的结构和功能- 理解语言变化和演化的原理- 探索语言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关系教学大纲:一、导论1.1 语言学的定义与范畴1.2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二、语音学2.1 语音学的基本概念与术语 2.2 语音的产生与感知2.3 语音的系统与变体三、词汇学3.1 词汇的定义与分类3.2 词汇的构词规则与形态变化3.3 词汇的语义和词汇关系四、句法学4.1 句法的基本概念与术语4.2 语法规则与句法结构4.3 句法关系与句子成分五、语义学5.1 语义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5.2 词义与句义的分析5.3 语义关系与逻辑推理六、语用学6.1 语用学的概念与范畴6.2 语用信息与语用推断6.3 语用失误与修复七、语言变化与历史语言学7.1 语言变化的类型与原因7.2 语言之间的关系与影响7.3 历史语言学的方法与研究成果八、语言学与其他学科8.1 语言学与心理学的交叉8.2 语言学与社会学的关系8.3 语言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应用教学方式与评估: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学生需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完成课后作业和独立研究项目。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小组报告、论文和期末考试。
教材:-《语言学导论》第4版,作者:A.R. 雷道尔夫(A.R. Lauer)-《当代语言学概论》第6版,作者:J. 瓦利奥特(J.A. Valiulis)参考文献:- Crystal, D. (2008). 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 Wiley-Blackwell.- Fromkin, V., Rodman, R., & Hyams, N. (2013).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Cengage Learning.备注:本课程对于语言学专业的学生是基础课程,也适用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双语
外国语学院
先修课程(Prerequisite)
语言学概论
后续课程
post
课程负责人(Instructor)
课程网址
(CourseWebpage)
*课程简介(中文)(Description)
(中文300-500字,含课程性质、主要教学内容、课程教学目标等)
该课程分三个部分介绍语言智能,即语音技术、人工智能在自动评分及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涵盖了的语音、外语测试、和外语教学的应用。
3,4
第十六章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现状与趋势
2
讲授
(江妍)
阅读相关专业文献、并总结思考
学习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3,4,5
注1:建议按照教学周学时编排。
注2:相应章节的课程思政融入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
《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描述
《语言学概论》是语言学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语言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语言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掌握语言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和解决语言相关问题。
二、课程目标
1.理解语言的定义、功能、结构以及涉及的各个层面;
2.掌握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它们进行语言学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3.了解语言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流派,理解各个学派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
4.培养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语言问题。
三、教学内容
1.语言学概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3.语言的结构和层次(音韵、形态、句法、语义和语用);
4.语言变异和语言变化;
5.语言与思维、文化的关系;
6.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
7.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生成语法学等主要流派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学生讨论和小组合作等。
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五、考核方式
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参与等;
2.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3.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其进行评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面语与口语脱节的原因。汉语文言与白话的差异。“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和汉语书面语的改革。
第七章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认识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应以发展的眼光去认识语言;了解语言发展的特点;认识语言的分化与统一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关系,以及这种发展与语言规范化的关系经。
教学内容
导言
[教学目的和要求]
认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基本类别和主要流派,了解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三、语言学的分类
四、语言学主要流派
五、语言学的功用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教学目的和要求]
认识语言的社会功能,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
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研究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理论基础。
(二)学习普通语言学,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具体语言学方面的知识为基础,这样才能便于理解有关问题。与本课程相关联的课程有:专科阶段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本科阶段的《汉语专题》、《语法研究》、《汉语倏学》、《英语》等。尤其是有关汉语的知识,学生必须具备,如果学生在专科阶段学的是非中文专业,一定要补修有关课程,否则很难学好本课程。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
(一)文字教材的使用
本课程以叶蜚声和徐通锵编写的《语言学纲要》为基本教材,另外有《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作为配套的辅助教材。《纲要》是编制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学习指导书》对主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再作补充分析和阐释;另外还根据教材和课程教学的要求刘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分支。汉语的七大方言。
四、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
地域方言如果随着社会进一步分化就会发展为独立的语言,从而形成亲属语言。谱系分类就是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
第三节 语言的统一
一、语言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
二、共同语
共同语在某一地域方言的基础上形成,哪一种方言能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决定于经济、政治、文化的条件。汉语的共同语是普通话,其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
二、形态
形态是指同一个词在造句时因其句法位置的差异而发生的不同变化,它也叫词形变化。
三、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就是语法意义的归类。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体、时、态、人称、级等。
第四节 变换
一、变换和句型
不同的句式可以通过变换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变换和句法同义
三、变换和句法多义
第五节 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
本课程课内学时为54,共3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包括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语音、语法、词义、文字和书面语、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的接触、语言系统的发展十个部分,每个部分根据学习内容要求再分若干章节,循序渐进,便于学生学习掌握。
教学中要讲清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结构、语言的演变规律、文字的性质以及它与语言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二)音像教材的使用
本课程录像课为重点辅导型,主要讲授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需要通过电视手段直观演示的内容,使学生通过电视课的直观教学加深对语言基础理论的认识。录像课为IP电视,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收看并下载存储。
(三)计算机课件
本课程计算机课件(CAI)为网络版,主要用于网上教学辅导。采用超文本手段,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组织在一起,并通过其独有的超级链接方式相互指向,构成一个具有立体感的整体教学系统,以方便学生阅读、浏览。本课程的教学是信息的集合,运用这种方式,学生解疑释难非常方便,因此课件网络版将是本课程最重要的辅导方式。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可以随时借助计算机网络课件解疑释难,解决自学中碰到的问题。
三、音质音位和音质音位
四、音位和音位变体
处于互补关系之中而在音质上又比较相似的各个不同的音素是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弄清楚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
第四节 音位的聚合
一、音位的区别特征
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发音特征构成区别特征
二、聚合群
具有同一区别特征的各个音位构成一个聚合群。聚合群之间具有平行、对称的结构特点。双向聚合和单向聚合。
一、词语的搭配
词义的组合不同于词的语法组合,指词与词的组合在词义上要有现实的根据,要符合社会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
二、词义与语境
三、“言内意外”和词义的组合与运用。
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
[教学目的和要求]
认识文字的性质和作用;了解文字的起源、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文字改革的原因与基本方向;认识口语和书面语的特点。
第三节 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一、语言能力
人类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为抽象的思维能力和灵活的发音能力。
二、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三、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
了解其他动物的叫喊之类的性质可以反衬人类语言系统的特点。
第三章 语音
[教学目的和要求]
认识语音的属性,掌握人类发音的基本原理;认识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及其特点;掌握音位及音位组合的规则,能划分音位,能用国际音标标注普通话的语音。
一、语法的结构类型
根据语法结构特点,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和复综语四类。
二、语言的普遍特征
第五章 词义
[教学目的和要求]
认识词汇的构成和词义的特点;掌握词义的聚合和组合;词语在思想表达中的灵活运用。
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
一、词汇及其构成
一种语言的词的总汇就是该语言的总汇。
词汇分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构成。
第一节 文字和语言
一、文字及其作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具有重要作用,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二、文字与语言关系
三、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一、文字的起源
文字起源于记事图画。原始文字和科学的文字体系。
二、文字的发展
造字文法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表意、意音和表音三个阶段。几种重要的字母。
(三)语言学概论课程是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因而涉及到语言现象比较多。讲授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涉及到语料分析的实例, 应以汉语、英语的语料分析为主;其他语言的实例,只在必要的时候作适当的引用,重在理解。学生相应地要有一定的汉语和英语基础知识。
(四)本课程同其他语言课程相比,理论性比较强,抽象的问题较多,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多结合实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则要多注意实践练习,通过必要的练习去掌握有关的知识,同时还应注意综合利用本课程多种教学媒体,加强自学。
二、句法
词组合成句的规则称为句法。句法的基本结构规则有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和联合结构五种。语句是有层次地灵活运用五种基本结构规则造出来的。
三、语法的意义和语法形式、语法手段
四、组合的层次性和递归性
成分分析法和直接成分分析法。
第三节 聚合规则
一、词类
词类是按照词在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即句法功能分出来的类。
第一节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语言和说话
语言不同于说话。语言是从话语中抽象出来的一套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规则,而说话或话语则是运用语言“生产”出来的“产品”。语言存在于说话或话语之中。
二、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具有全民性,它与社会相互依存,是人们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没有语言,就无法形成人类社会。
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第二节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思维不同于思想,是指动脑筋去认识现实的一种能动过程。思维离不开语言。
二、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
儿童学会语言的过程与思维能力的发展相辅相成 。
三、关于聋哑人的思维
聋哑人失去语言能力对他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四、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教学目的和要求]
认识语言的性质;理解语言符号的特点;初步认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理解语言系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这一命题的含义。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一、什么是符号
甲能代表乙,甲就有条件成为乙的符号。
二、语言符号及其特点
语言符号是音与义相结合的统一体。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正确理解音、义、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掌握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的关键。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
二、词义及词义类型
词义是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理性意义和附加色彩。
三、词义的概括性
词义的概括性表现为词义的一般性、模糊性和全民性。
四、词义和语素义
第二节 词义的聚合
一、单义和多义
多义词的产生途径;隐喻和换喻。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
二、同义词和反义词。
三、义素和义场
第三节 词义的组合
网络课件的主要内容由三部分构成:一是重点难点问题分析,二是各章综合练习题与自测,三是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内容,介绍语言学流派和语言学名家名著,以使学生开启视野,扩展知识,提高水平。网络版课件内容逐级逐层链接,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需要自由选择。
此外,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教学建议
(一)主教材《语言学纲要》是以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这两个概念为纲组织相关的内容,尽可能使复杂的语言现象条理化、系统化。因此教学中 要紧扣这两个概念,使学生能以此为视角去观察语言的结构,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