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筹资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公立医院筹资的对策 ( 一) 公 立 医 院 吸 收 社 会 资 金 的 必 要 性 及 可 行 性 公立医院代表着政府行使救死扶伤的职责,以保障全民健康 为终极目标。无论中国经济如何发展,公立医院的社会属性及神对 使命都是必要的。近年来,我国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对公立医 院实行“管办分离”的经营管理理念,随之财政拨款大大减少。这一 方式渐渐使政府失去了对医院的主导权,再加上名义上的绝对保 护,使其长期处于一种管理低效、理念陈旧的病态生存方式。随着 市场经济的发展,公立医院面对有机遇亦有挑战的复杂市场,将何 去何从成为困扰医院管理人员的一大难题。因此,公立医院应正确 的定位自身,在不失公益性义务的同时,积极的融会国外非营性医 院的先进资金筹集方式,争取建立适合国情的、多渠道的筹资方式 以适应市场环境中的各种挑战。 中国医疗市场有不可预估的发展潜力,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市 场争相觊觎的对象。这一市场状况对公立医院来说是一个不小的 发展契机,只要能够审时度势大胆进行思路创新,在不违反相关法 律的条件下科学合理的吸收社会资本是可行的。从政策上看,国家 卫生部强调人人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提倡吸收社会力量的 多元化办医。这无疑为我国公立医院理清发展思路,促进其向市场 化方向发展。从竞争上看,公立医院具有非营利性质,其存在的价 值是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公益机构。就目前公立、民营 医院的发展状况来看,公立医院无论在品牌上还是在人群结构上 都有不小的优势。虽然国家同样鼓励民营医院建设,但在一定时期
一、公立医院资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资 金 构 成 存 在 缺 陷 。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卫生政策固步 自封,许多公立医院将药品差价收入作为资金构成的中坚力量,已 处于一发不可收拾的境地,这也是造成“看病贵看病难”社会焦点 问题的直接因素之一。从传统意义来讲,公立医院的资金应当是两 方面的,一方面来自政府财政拨款,另一方面则来自医院的自筹资 金,这两个方面只有相辅相承,处于一个最佳的平衡界点才能有利 于医院的高效健康发展。然而,从公立医院的运营现状来看,显然 利用药品和医疗服务两个方面的收入占据了主导位置,而来自于 政府的财政拨款一度缩水,使医院的资金结构处于尴尬的境地,这 也成为医院不得不扭曲药品价格的重要诱因。 ( 二) 收 入 结 构 一 成 不 变 。 从公立医院的收入结构上看,它的 资金来源渠道一成不变,主要依靠药品收入、医疗服务和财政拨 款。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的竞争力一再下降, 这三个方面的资金来源日渐萎缩。因此,医院为了谋求生存与发 展,只能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提高药品和医疗服务方面的收入, 这样以来,“大处方滥检查”的现象也变得十分平常了。从政策走向 来看,政府已开始对药品和检查的费用进行监控和大幅度的调整 价格,这无疑给公立医院雪上添霜,严重制约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 三) 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现阶段药品收入是大多公立医院实现 创收的保障,而另外两个方面则不尽人意,不是萎缩就是亏本经营。 这就表明了医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缺乏竞争力,自我生存能力不 强,同时还表明医院的资金来源渠道过于单一,已经不再适应当前 形势的发展了。目前,一些公立医院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已经淡化了 公益性的本质。医院对经济效益的过分追求,忽略了群众承受能力, 再加个扩建或经营亏损产生的银行贷款,都需要转嫁在老百姓身 上,更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资金补偿渠道单一,片面
追求“以药养医”是根本无法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本质的。 ( 四) 资 金筹 集观 念老 化 。 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体制可以看
出,公立医院片面的追求公益性,政府大包大揽的实施财政补助, 医疗价格远低于医疗成本,致使医疗卫生事业长期处于一种盲目、 不积极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它的发展。到了市场经济时期,政府改变 了那种大包大揽的补助办法,给予公立医院更多的自由空间同时 在财政拨款上大大缩水。然而,医院观念老化,缺乏有效的资金来 源渠道,只能通过提高药品收入来缓解资金压力。这样以来,由“政 府买单”变成了“病患买单”,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甚至由“白衣天 使”到“白眼狼”的人格尊严的沦丧。
刘冰清:公立医院筹资问题探讨
公立医院筹资问题探讨
刘冰清
(周口市第二人民医院 河南 周口 466000) 摘 要 :随着政府医疗卫生事业拨款方向的转变,公立医院享受的财政拨款越来越少。然而,公立医院自筹资金资渠道单 一很难满足其越来越大的资金需求量,文章阐述了公立医院面临的自筹资困境,进而提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的措施。 关 键 字:公立医院;筹资;对策
( 五) 资 本运 营理 念缺 失 。 经济效益的提升是保障救死扶伤等 社会效益得以实现的基础,有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公立医院才能不 断的发展壮大。然而,医院缺乏成熟的筹资理念和资本运营理念, 更谈不上引进所谓的市场化理念了。就传统观念而言,公立医院的 一切经济活动就应当由政府来统一调控,而政府在各方面的巨压 之下又不堪重负,只能通过改革医院的经营方式解决所处困境,然 而这种改革又成为负面舆论的众矢之的,将此归结为“医疗卫生改 革正处于商业化”结果。
公立医院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其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 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和需求。然而,目前医疗机构所能提供的医疗 服务能力与其理论的社会分工有很大的差距,以致“看病贵看病 难”的社会问题越来越明显。虽然公立医院有财政补助、药品销售 和市场补偿等加成收入,但这些补偿与巨大的资金需求仍然不协 调,影响了医院的正常良好运转和快速高效健康发展。近些年我国 市场经济不断的深化和推进,公立医院的竞争环境日益突出,由于 自身资金不足,财政拨款有限,这些都不利于公立医院的发展壮 大,资金短缺比较明显,这就要求公立医院寻找多渠道的融资渠 道,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公立医院习惯于使用国家财政拨款, 缺乏资金使用的成本观念、风险意识及资金管理能力,所以,我们 对公立医院筹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使之更加合 理,促进医院得到快速发展,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使筹资变为 公立医院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从容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好地为 社会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