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形象和视觉意象的视觉表达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上交时请把全部红色部分删掉)
题目
副标题
指导教师
院(系、部)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以上各项请采用宋体四号填写)
年月日
一、选题目的、意义(600——1000字)
在现代艺术中,电影与电视为最为年轻的现代艺术,同时影视文化就是电影、电视的姊妹艺术。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进步,影视一体化进程在不断的加剧,影视视觉文化传播成为现代文化传播含有的主要艺术表现形式。影视文化作为现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现代艺术,也是文化信息的主要构成主体。影视作为现代社会强有力的传播媒介,含有多种媒介优点为一身,声像俱佳,图文并茂,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与引导力。媒介爆炸的信息时代,存在的影视视觉表达逐渐的在人类思想与感情的船舶媒介中占据主要的地位,是一种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大众试听传播媒介,其为通过瞬间的视频交流作为基础的现代试听技术结合而成的科技奇葩,低于人类生活的很多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随着视觉文化传播的全球化,影视视觉文化成为观众最为喜爱的视觉传达内容,随着影视数字技术制作水平的不断提升,丰富多彩的视觉表达样式强烈的冲击观众的试听感官,在精神文化领域通过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人们的感情与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影视通过其视听综合、时空综合以及艺术与科学的综合优势,成为视觉文化时代最为富有活力的艺术形式。所以,研究影视作品的视觉思维特点,进而透视作品含有的深层文化内涵,来表达出观众全方位的视觉享受与审美愉悦,进而彰显出其含有的时代意义。本文通过哲学辩证关系分析影视视觉文化传播的现象,利用视觉形象与视觉意象的辩证关系形象的论述影视视觉表达与接受的规律,清晰的展现影视视觉传播的完成过程,对于构建和谐视觉文化传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400——800字)
伴随着视觉文化传播的全球化发展,影视媒介成为现代传媒组要的构成,美籍德国心理学家鲁道夫在自己的著作中研究了艺术形式与视觉的关系,对于视觉的效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通过心理学的模式揭示了形象为什么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感受,怎样的形式与形象才会产生美感,从而指导人们的视觉。苏珊将情感与形式中艺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全面的论述了艺术符号、符号的创造以及符号的力量等问题,论述了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美保罗论述了视觉形象在不同媒介条件的应用,关于光线、眼睛与大脑的最新科学发现,分析如今这个媒介资源极大
丰富的社会中,视觉信息具有诸多消费途径。约翰·道格拉斯在影视纵向的历史参照与横向的理论比较,兼之艺术技术并重,艺术观念与技术应用融会贯通,相得益彰;爱森斯坦作为电影理论大师,力求探索艺术作品对观众产生最有效影响的途径,创建了电影蒙太奇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自己的著作中将认识看成主客体之间交互作用的一个不断建构的活动过程,这一基本思想是认识史上的一大突破,对影视审美心理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上海大学教授张文俊中从理论、美学、技术和历史角度收录了国内外影视学术界专家学者的最新学术成果,为人们对影视学术进行更高层次的理论总结和反思提供必需的文献准备;北影教授王志敏追溯电影语言的研究历史,提出构建电影语言系统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业;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游飞从电影的视听展现入手,阐释电影中物质形态的形象和融合精神内涵的意象之间同形异质的辩证关系;潘可武提出视觉形式是人们通过视觉感受电视剧内在各种元素关系的特殊系统,是视觉思维对影像进行抽象的产物,对于电视剧的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思路、方法
本文即在综合国外心理学家对形象和意象阐释的基础上,通过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影视视觉表达和接受的过程,并通过影视视觉表达方式的创新构建影视视觉表达的“主体间性”,提升受众抽象的视觉思维能力,带来更多的视觉审美享受。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晰视觉形象、视觉意象和视觉思维的基本概念和它们之间逻辑辩证关系,掌握先进的影视视觉表达方式和数字制作技术,充实论文的立论基础;
2、解释学方法:本文运用影视视觉形象和视觉意象相互转换的客观主义哲学辩证关系阐释影视视觉的表达与接受规律,从传播双方的不同角度提升影视视觉表达的美学价值。通过对创新数字虚拟技术的阐释,实现影视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达到影视视觉表达的和谐传播效果;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星球大战》、《阿发达》等相关电影的视觉表达方
式创新模式,详细的论述视觉形象和视觉意象的视觉表达。
四、研究进度
2016.10.10:确定论文题目,收集相关资料。
2016.10.10:分析相关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16.11.10:撰写论文。
五、论文提纲
摘要
1引言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2影视视觉表达中的视觉形象
2.1视觉形象概念
2.2影视视觉形象的属性分析
2.3影视视觉意象对视觉思维的解构和重构
3影视视觉表达的规律与基本方式
3.1 影视视觉表达的原则
3.2影视视觉意象的形象化与意象化
3.3影视视觉表达基本方式
3.3.1表达要素
3.3.2表达语言
4影视视觉表达方式创新研究
4.1“技术决定论”视角下意象和形象的表达
4.2影视视觉表达的“主体间性”建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六、参考文献
[1]魏颖. 电影符号中的视觉意象表达[J].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01:62-65.
[2]衡媛. 浅析新闻摄影的视觉形象表达[J]. 新闻研究导刊,2015,13:223.
[3]刘言韬. CG动画意象视觉表现特征与技术实现[J]. 电影艺术,2007,03:143-150.
[4]李有亮. “通感”的发生机制解析——一个视觉心理学的理论视角[J]. 社会科学,2007,06:185-189.
[5]王娜娜. 数码影像图形的视觉意象解读[J]. 设计艺术研究,2012,05:55-58+67.
[6]肖伟胜. 图像的谱系与视觉文化研究[J]. 学术月刊,2012,10:109-116.
[7]袁恩培,林珍香. 解析动画场景中视觉语言的意象表述[J]. 电影文学,2011,17:48-49.
[8]郭晓霞. 论视觉思维与视觉传达设计[J]. 美术教育研究,2016,18:69-70.
[9]张成良,于海飞. 视觉思维下城市电影的审美价值探究[J]. 当代电影,2014,11:185-188.
[10]尹银怀,周向荣. 论视觉意象在知识组织中的意义之维[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14,06:22-23+57.
[11]王怡,裘梦漪. 跨媒体时代的视觉僭越——现代视传设计中“视觉思维”与“传播媒介”关系研究[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98-100.
[12]孔令伟. 近代中国的视觉启蒙——人的形象和意象[J]. 新美术,2004,03:28-37.
[13]里程. 视觉的形象表达特征[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0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