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成为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朝代原因浅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朝成为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朝代原因浅析

提起赵宋,提起东京汴梁,我们不禁会想起以上的画面,会想起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想起柳郎“寒蝉凄切”的《雨霖铃》。从中我们不难想象这诗人笔下的“花花美景汴梁城”,更对陈寅恪先生“华夏民族的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的评价体会有嘉。

今天,就让我们来谈谈赵宋王朝是如何成就这番“终极盛世”的。个人认为这其中最应该被着重关注的,还是赵宋在经济上的成就。从许多的历史书中你也许都会发现,赵宋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以“工商立国”的王朝。那么为什么“工商立国”能够造就我国封建社会的“终极盛世”呢?

在北宋时期,一个在城门口守城的士兵亦穿“丝履”,普通城市平民的生活好过当时欧洲一般的封建主。看过《水浒传》的朋友也许会记得,武大郎不过是个县城里卖炊饼的小贩,他家的居住条件怎么样?拿现在的标准衡量算得上是“独栋别墅”了吧?也没听说他向银行借了几十年的贷款。武娘子潘金莲就更潇洒了,整天在家擦胭抹粉,就凭武大郎一个沿街叫卖的小贩就能供养得起她?在我们今天的社会恐怕都很难实现吧?从这样一件小事我们不难发现当时的劳动生产率之高简直不可想象。

这一切都应该感谢宋太祖和他和后世子孙们,他们堪称是中国历代帝王中的“经济学家”:首先,国家的疆域绝不能无限的膨胀,宋朝的历任统治者显然都深谙此道。因此宋朝(北宋)的疆域远非像它的前朝们那样达到兵力可供支撑的极限。与之相反,宋朝注重的是实际有效的国土控制以及在所属国土上能够产生出的实际效益。在农耕文明时代,受地理,气候等诸多条件的影响,各地区的贫富差异很大。宋朝恰恰是牢牢控制住了那些土地肥沃,气候条件好的地区。这些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所具备的先天优势无疑是巨大的。

查查历史上的宋朝版图,疆域虽然不及前朝的汉,唐广阔,但是土地最肥沃,气候条件最好的地区始终处于中央政府的最直接管辖之下。这些地区资源丰富,物产丰饶,人民可以相对容易的达到“丰衣足食”,并且向政府贡献大量的剩余产品作为赋税。同时,“国泰民安”的社会条件又使政府支出的社会管理成本随之降低。换而言之,这种高回报,低成本的地区是任何人都想拥有的。

相比之下,我们看到历史课本上汉,唐等朝代的疆域是如此的广袤,就一厢情愿地认为当时的王朝是何等的富强,得等的辉煌,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大家还是仔细看看这其中“羁糜”的地区占了多少吧!这些地区不仅不能为国家创造财富,中央政府还不得不支付高昂的军事占领费用,结果导致拖垮了国家的财政。纵观汉,唐的历史,大规模扩张之后无一例外地带来国家由盛转衰的结果。

相比之下,宋太祖绝非刘彻,杨广,李世民那样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之辈。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恰恰是这个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出身“职业军人”的皇帝,却建立了一个“大而不霸”,“富而不霸”的王朝。不知道那些从小饱读“三纲五常”,满嘴“仁义道德”的刘彻,杨广,李世民们泉下有知又作何感想?

从纯经济的方面来考虑,战争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掠夺,掠夺对方的财富或者是财富的创造能力(土地,资源,人才,技术等)。契丹,女真,党项,蒙古这些少数民族对宋朝的入侵,归根到底是源自他们对中原地区富庶的一种向往,并且知道凭借他们自身的发展是不可能达到这种高度的。对北方的“蛮夷”来讲,由于土地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实在是有限(供养一匹马所需要的土地数量在农耕地区可以生产出供养25个人的粮食),因此他们自身的生产能力根本无法满足自身对物欲的渴望,甚至是无法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这样,掠夺别人的财富就自然成了这类民族基本的谋生和壮大手段之一。

同时,在生产效率没有提高的前提下,一定数量的土地所能承载的人口是有上限的,一旦人口的规模超过上限,解决的办法不是扩张领土就是减少人口,二者所导致的必然结果都只能是战争。这些“蛮夷”们不仅侵宋,他们之间也为了生存打得不可开交。这种相互掠夺,

相互杀戮的生存方式始终贯穿于每一个游牧民族生存的始终。

作为战争的被动一方,宋朝政府对战争又抱什么态度呢?根据理性人的假设,发动战争的一方一定是认定战争的预期收益大于它所支付的战争成本。对北方“蛮夷”而言,他们的战争成本相对很低。受自然条件和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这些民族的财富创造能力远远低于它周边的宋朝。因此,他们放弃自己生产转而投向对宋朝的掠夺的预期收益远远要大于他们为此而放弃的生产活动所能为他们提供的财富满足。

然而我们知道这种选择并不是这场博弈中的“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的选择是双方都不应该选择“战”,而是双方都选择“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双方共同的效用最大化。我们知道这一目标在“非合作”的博弈中是不能实现的。所以到了最后,宋辽之间的这场争斗最终衍化成一场“合作博弈”。双方按照宋人的思路签订了《澶渊之盟》,辽人从此不来骚扰宋境了,宋朝花点银子算是买了个平安,双方皆大欢喜。这样终于实现以双方合作为前提的最优选择-“帕累托最优”,同时避免了双方都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这一出发点进行选择却出现“双败”结局这悲剧性一幕的发生。

可是有些同志可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澶渊之盟》是宋人的耻辱,非要将它说成是宋朝“孱弱”的表现。更有甚者念念不忘每年的“岁币”,把它看成是宋朝人民的沉重负担,甚至还认为它加速了宋朝的阶级矛盾。我倒是认为以上的观点纯属无稽之谈。宋朝每年给辽人的“岁币”是多少?绢20万,银10万。当时宋朝政府每年的岁入是多少?过亿万贯(两?),区区“岁币”简直是九牛一毛。比起满清政府动辄上亿两的赔款,赔到家底搞光还大举借外债是有天壤之别的。那么“岁币”摊到人头上又是多少呢?有人算过一笔账:北宋当时人口过亿,平均下来每人每年的负担大约是4个铜钱。4个铜钱是什么概念?答曰:一个烧饼钱!试想一下,每人每年少吃一个烧饼,就可以天下太平了。节省了无可计数的军费开支不说,还不用打仗,不用死人了。再没了“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抱怨,更少了“古来征战几人回”的伤感,多少幸福的家庭得以保全,多少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可以避免,这等好事又有什么不对呢?一年少了一个烧饼钱对一个人的财务状况又有多大影响呢?

况且,我们真丢掉那“绢20万,银10万”了么?别忘了自《澶渊之盟》以后,宋辽边境开始设立“榷场”,互通有无了。宋朝凭借其强大的生产能力,将大量“质优价廉”的产品(如丝绸,瓷器,茶叶及手工艺品等),统统输往辽国。每年通过这种途径宋朝得到的“出超”有多少?政府从生产和流通领域征收的税赋又有多少?能顶得上多少个“岁币”了?这笔帐有没有人算?现代的国际贸易中,对那些“入超”过多的国家国际上还给“贸易补偿”呢?将“岁币”看成是宋人给辽国的“贸易补偿款”,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就算宋人在军事上真的打不过辽人,但是他们在经济上却做到了这一点。宋人通过贸易的手段,利用顺差的方式,将辽人创造的财富慢慢地归结到自己的手中。这种做法可比简单粗暴,“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的直接掠夺聪明多了吧?一方面,辽人拿到了“岁币”,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同时促进了契丹民族的进化,增加了他们发动战争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宋人通过交换也实现了财富的增长。比起双方拚个你死我活的“双败”结局,宋人的做法使“双败”变成了“双赢”,又何乐而不为呢?别忘了,在这种条件下,虽然双方的财富都在增长,可是宋人的财富却永远比辽人增长的快!换句话说,辽人创造的一部分财富通过贸易顺差的方式流入了宋人的腰包,这也算得上是宋人对辽人的“剥削”吧!这才叫做真正的“用己之长,攻敌之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比较优势”,在悄无声息之中得到了大大的实惠。在此我不得不感叹宋朝皇帝们的战略眼光和英明睿智。

除去机会成本,再来看看战争中的“道德成本”:北人入侵是几乎不需要物资储备的,其实我都怀疑这些国家有没有所谓的“物资储备”。我们从来看到的都是这些蛮兵打到哪算哪,一路烧杀抢掠,自己从不贮备补给。这也许就是他们被称作“野蛮人”的原因,因为他们“不服王化”,根本没有任何人道可言,坏事做尽也没有丝毫的负罪感。相反宋军可就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