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免疫调节》课件.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2章第4节 《免疫调节》 课件(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2章第4节 《免疫调节》 课件(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2053da37c1cfad6185fa746.png)
三、特异性免疫:
抗原
概念: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举例:细菌、病毒、癌细胞、衰老细移植的器官 特性: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
概念: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
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
抗体
特性:特异性
分布:血清、组织液、淋巴
体液免疫: B细胞主要依靠产生抗体来消灭抗原、
有特异性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四、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自身免疫病
免疫功能过高
2)过敏反应 3)免疫缺陷症等 免疫功能过低
五、 免疫学的应用
• 免疫学应用在三个方面: 1.免疫预防(接种疫苗) 2.抗原检测 3.器官移植
1、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A.脾 B.淋巴结 C.扁桃体 D.肝脏
2.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A.皮肤、黏膜 B.T细胞 C.吞噬细胞 D.B细胞
3.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 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 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早、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 疫出现晚、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12.现有一幼鼠,先天无胸腺,此鼠的免疫状况是 A.有全部的细胞免疫能力 B.丧失一切免疫能力 C.有全部的体液免疫能力 D.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 13.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经吞噬细胞的处理 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抗原 C、效应T细胞可直接杀灭抗原 D、记忆T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值分化
免疫调节(精品复习课件)PPT课件
![免疫调节(精品复习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6e0f3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1.png)
疾病症状。
免疫调节剂的应用
免疫调节剂是一类能够调节免疫 功能的药物,可用于治疗某些免
疫相关疾病。
细胞疗法与基因疗法
细胞疗法
细胞疗法是指利用自体或异体细胞治 疗疾病的方法,如干细胞移植等。
基因疗法
基因疗法是指通过改变基因表达或修 复基因缺陷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如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等。
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能够清除损伤和 感染的组织,并促进修复 和愈合。
特异性免疫应答
T细胞应答
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 发挥核心作用,包括细胞 毒性和调节性T细胞等。
B细胞应答
B细胞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 通过与抗原结合发挥免疫 效应。
抗原识别
抗原递呈细胞能够将抗原 处理并呈递给T细胞和B细 胞,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是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方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免疫 疗法等。
免疫调节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免疫调节在肿瘤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和分子,增强机 体对肿瘤细胞的清除能力。
06
免疫调节的干预策略
疫苗接种
预防传染病
接种程序与禁忌症
பைடு நூலகம்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通过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降 低感染风险。
免疫调节(精品复习课件)
• 免疫系统概述 • 免疫应答机制 • 免疫调节的信号分子 • 免疫调节的细胞 • 免疫调节的疾病关联 • 免疫调节的干预策略
01
免疫系统概述
免疫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免疫系统的定义
免疫系统是生物体内负责抵御外 来病原体入侵和维持内环境稳定 的系统。
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调节剂的应用
免疫调节剂是一类能够调节免疫 功能的药物,可用于治疗某些免
疫相关疾病。
细胞疗法与基因疗法
细胞疗法
细胞疗法是指利用自体或异体细胞治 疗疾病的方法,如干细胞移植等。
基因疗法
基因疗法是指通过改变基因表达或修 复基因缺陷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如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等。
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能够清除损伤和 感染的组织,并促进修复 和愈合。
特异性免疫应答
T细胞应答
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 发挥核心作用,包括细胞 毒性和调节性T细胞等。
B细胞应答
B细胞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 通过与抗原结合发挥免疫 效应。
抗原识别
抗原递呈细胞能够将抗原 处理并呈递给T细胞和B细 胞,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是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方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免疫 疗法等。
免疫调节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免疫调节在肿瘤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和分子,增强机 体对肿瘤细胞的清除能力。
06
免疫调节的干预策略
疫苗接种
预防传染病
接种程序与禁忌症
பைடு நூலகம்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通过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降 低感染风险。
免疫调节(精品复习课件)
• 免疫系统概述 • 免疫应答机制 • 免疫调节的信号分子 • 免疫调节的细胞 • 免疫调节的疾病关联 • 免疫调节的干预策略
01
免疫系统概述
免疫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免疫系统的定义
免疫系统是生物体内负责抵御外 来病原体入侵和维持内环境稳定 的系统。
免疫系统的功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2章第4节 《免疫调节》 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2章第4节 《免疫调节》 课件(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3b8c3daf121dd36a22d8204.png)
(3)免疫缺陷病
①概念:由于_机__体_免__疫__功__能__不_足__或__缺__乏__引起的疾病。 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 ② HIV病毒攻击目标:____T_淋__巴___细胞,破环第三 道防线,导致免疫系统瘫痪。
六 免疫学的应用
1.
(菌苗、疫苗、
血清、类毒素)
2.
• 2. 二次免疫反应及其特点
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 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尚未使人患病之前将其 消灭。
三 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的关系
四 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1.抵抗抗原的入侵, 防止疾病。 2.及时清除体内衰老、 死亡、损伤的细胞。 3.随时识别和清除体 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2.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 B 细胞,产生浆细胞 B.抗体是由 B 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菌 D.记忆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 忆B细胞
3.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症 状。经诊断后,医生为其注射了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 疗,目的是( ) A.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外毒素 B.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凝集素 C.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D.刺激机体释放出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
(输入抗体、
淋巴因子)
3.
4.
(取决于HLA)
免疫系统 免疫调节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方式
特异性免疫
物质基础
免疫活性物质
生物《免疫调节》PPT课件(共54张PPT)
![生物《免疫调节》PPT课件(共5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047b93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e.png)
吞噬 细胞
T细胞
记忆 细胞
效应 T细胞
淋巴 因子
功 吞噬、
受抗原刺 保持对
增强有关的免
能
处理、
呈递抗原
激增殖、
分化
抗原的
记忆
直接杀死靶细胞; 疫细胞对靶细
释放淋巴因子
胞的杀伤能力。
细胞免疫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 (摄取、处理)
增殖分化 T细胞
记忆细胞
效应T细胞
产生淋巴因子
与靶细胞结合
小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识别、处理 和呈递抗原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B细胞、T细 抗体、效应T
胞增殖分化, 细胞和淋巴
并形成记忆 因子发挥免
细胞
疫效应
(五)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
项目 作用对象
体液免疫 抗原
细胞免疫 靶细胞
产生效应 细胞
效应B细胞
效应T细胞
产生效应 方式
效应B细胞产生 抗体与抗原结合
效应T细胞与靶 细胞接触,使靶细胞 破裂,释放淋巴因子
3)第三阶段:
效应T细胞
密切接触
释放
靶细胞
淋巴因子
(被抗原入侵的宿主 (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
细胞)
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
靶细胞内的溶酶 体酶被激活,使 其通透性改变, 渗透压变化,最 终裂解死亡。
通过加强各种有关细 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 效应。如诱导产生更
多的效应T细胞,增
强其杀伤力等
细胞免疫
淋巴因子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
第一道防线
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皮肤和黏膜组成)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免疫调节》 (共23张PPT)学习演示PPT课件
![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免疫调节》 (共23张PPT)学习演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f7a6d4482fb4daa48d4ba1.png)
有倒流现象。
如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伴湿疹血小板减少 患者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
通过免疫,生物有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1起源: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的免疫缺陷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等。 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
(如营养不良、感染、药物、肿瘤、手术、 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
)引起,病人丧失部分或全部的免疫能力。 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外伤、烧伤、脾切除等。)引起,病人丧 供者器官会与受者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导致器官移植失败。
共同特点是:由于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患者出现反复的、持续的、严重的感染,如气管炎、肺炎、中耳炎、化脓性脑膜炎、 脓皮病,甚至于恶性肿启的发病率比同龄正常人高100~300倍。
问题探讨
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 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是, 通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
1、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 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 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 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2、免疫治疗
用人工标记的抗体检测组织中的抗原,帮助 人们发现并杀死抗原。
3、器官移植
概念:医学上把用正常器官置换丧失功能
共同特点是:由于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患者出现反复的、持续的、严重的感染,如气管炎、肺炎、中耳炎、化脓性脑膜炎、
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 脓皮病,甚至于恶性肿启的发病率比同龄正常人高100~300倍。
导致器官移植失败。必须抑制受体的免 第一次接触过敏原后,能发生过敏反应吗?
如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伴湿疹血小板减少 患者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
通过免疫,生物有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1起源: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的免疫缺陷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等。 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
(如营养不良、感染、药物、肿瘤、手术、 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
)引起,病人丧失部分或全部的免疫能力。 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外伤、烧伤、脾切除等。)引起,病人丧 供者器官会与受者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导致器官移植失败。
共同特点是:由于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患者出现反复的、持续的、严重的感染,如气管炎、肺炎、中耳炎、化脓性脑膜炎、 脓皮病,甚至于恶性肿启的发病率比同龄正常人高100~300倍。
问题探讨
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 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是, 通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
1、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 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 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 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2、免疫治疗
用人工标记的抗体检测组织中的抗原,帮助 人们发现并杀死抗原。
3、器官移植
概念:医学上把用正常器官置换丧失功能
共同特点是:由于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患者出现反复的、持续的、严重的感染,如气管炎、肺炎、中耳炎、化脓性脑膜炎、
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 脓皮病,甚至于恶性肿启的发病率比同龄正常人高100~300倍。
导致器官移植失败。必须抑制受体的免 第一次接触过敏原后,能发生过敏反应吗?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ppt课件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c7befaa58da0116d17490d.png)
解析
“裸鼠”缺少胸腺因而缺少T细胞,细胞免
疫功能丧失,由于缺少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体液
免疫功能下降,仅保留了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由
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这一部分特异性 免疫,不可能保持正常。虽然不能进行细胞免疫, 但进入人体内的细菌可由溶菌酶裂解,这是非特 异性免疫。 答案 B
三、免疫疾病
胞比普通的 B 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
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 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 3 )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应快 , 也比初次反
应烈 , 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
(4)坐标曲线图示
图示信息:二次免疫产生抗体既快又多。 2.根据哪些信息判断是细胞免疫还是体液免疫? 提示 细胞免疫:效应T细胞、靶细胞、移植器官、 肿瘤细胞、胞内寄生菌如麻风杆茵、结核杆菌等。 体液免疫:B细胞、浆细胞、抗体、血清治疗、抗 毒素等。 提醒 若出现吞噬细胞和T细胞,则无法界定,因 为两种免疫中都有。
高中生物_免疫 调节
吞噬细胞等 2.免疫细胞 淋巴 细胞 T细胞(迁移到 胸腺 中发育成熟) B细胞(在骨髓 中发育成熟) 三者
都来源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由 浆细胞分泌)、淋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因子(由 效应T 细胞分泌)、溶菌酶等。
上述三者中最重要的为免疫细胞。 提醒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T细胞将不能产生,细胞免疫全部丧失,保留少 部分体液免疫。
(2)骨髓遭破坏,造血干细胞不能产生,其它免
疫细胞都将不能产生,一切特异性免疫全丧失, 但输入造血干细胞,细胞免疫恢复。
(3)若两者都遭破坏,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 结缔组织病,
• 本病病因至今尚未肯定,大量研究显示遗传、内分泌、 感染、免疫异常和一些环境因素与本病的发病有关。
• 在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T淋巴细胞减少、B细胞过度 增生,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并与体内相应的自身抗原 结合形成相应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皮肤、关节、小血 管、肾小球等部位,引起急慢性炎症及组织坏死,或抗体 直接与组织细胞抗原作用,引起细胞破坏(溶血性贫血、 淋巴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从而导致机体的多 系统损害。
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等组成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
酶)和吞噬细胞等组成
非特异性免疫
(生来就有、不针 对特定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 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
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而组成的
特异性免疫
(后天形成、针对 某一特定病原体)
• 概念:
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
对
浓
HIV浓度
度
3
6
9
T细胞数量与HIV浓度之间成反比
T细胞浓度 时间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1、 性接触播:包括同性与异性之间的性传播。大多数
人是通过与某个已经感染了HIV的人性交而染上该病毒。
2、 血液传播:其方式有多种,可通过(1)输入含有HIV
的血液,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2)移植或接受了HIV感染的器 官,组织。(3)通过 污染的针头经注射途经传。静脉注射药瘾 者的HIV的感染亦高,药瘾患者相互间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和 针头,也是HIV的重要传播途径。
•细胞免疫作用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使 抗原暴露,与抗体结合而被消灭。(两 者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1、防卫功能:抵抗抗原的入侵,防止疾病。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并清除体内衰老、
死亡、损伤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1、免疫系统过于灵敏、反应过度、“敌 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 攻击-自身免疫病。
第三道防线
“作战对象”
抗原
a、概念: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 物质叫抗原
如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 或损伤的细胞、衰老的细胞以及癌细胞
第三道防线
“作战武器”
如:抗体
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 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a、化学本质:蛋白质
b、存在部位: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中
c 、特 性:特异性
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 结合(组织液),从而清除抗原。 体液免疫
动动手:
将下列动词标在课本图2--15合适的箭头处。
A被摄取、处 理
E直接刺激
B暴露抗原并传递
D产生淋巴因 F子增殖、分化
G产生 I再次刺激
H抗体与抗原结 合 J迅速增殖、分化
(1)、体液免疫的大致过程
A被摄取、处理
3、 母婴传播:由带HIV的母亲通过胎盘传给婴儿或婴
儿在通过产道时感染获得。近年来,这种由母婴垂直传播的方 式随着育龄期妇女的艾滋病患者的增多而日益增多。
艾滋病预防
➢拒绝毒品、洁身自爱 ➢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不使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洞等 ➢医疗器械严格消毒 ➢血液和血液制品需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 检测
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
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
HIV(一种RNA病毒) 组成成分: RNA和蛋白质
HIV最初 HIV浓度增加 人体免疫
入侵人体 T细胞逐渐减 系统几乎
时,免疫 少,并伴随
全部丧失 T细胞数量减
系统可以 一些症状出
摧毁大多 现,如淋巴
相
数病毒
结肿胀
少,免疫系统 被破坏,各种 感染机会增加
“非己”来自两个方面: (1)外来的入侵者; (2)“变坏了的”自身细胞。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免
吞噬细胞
疫 系 免疫细胞
T细胞 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统
(发挥免疫 作用的细胞)
淋巴细胞
B细胞 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靶细胞裂解死亡
+相应的抗体释放抗原Fra bibliotek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1.区别:
体液免疫
作用 抗原
对象
细胞免疫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 胞(即靶细胞)
浆细胞产生的
作用 抗体与相应的 方式 抗原特异性结
合。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 密切接触,使靶细胞 裂解死亡。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2.联系:
•在病毒感染中,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阻 止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而散布;再通过 细胞免疫予以彻底消灭。
问题探讨
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 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
1、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
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
2、人体能靠激素而直接杀灭病原体吗?
免疫调节
机体通过免疫系统的调节,识别 “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 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 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 是一种由自身免疫障碍引致免疫系统攻击关节的 长期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会造成关节变形直至残 废,并会因关节痛楚及磨损而失去部份的活动能 力。 • 这种病症亦会有系统地影响其他关节外的组织, 包括皮肤、血管、心脏、肺部及肌肉等。类风湿 性关节炎的成因仍未清楚,但一直都怀疑是因感 染所致,亦可能是由食物敏感或外来生物所造成。 支原体、诡谲丹毒丝菌、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 B19细小病毒及风疹都是被怀疑而没有佐证的流 行病学研究。除了以上外,生理及心理因素、压 力及不均衡的饮食在这病症中占有一些地位。
(2)、细胞免疫的大致过程
效应T细胞的杀伤作用示意图
细
胞
被病毒感染 的宿主细胞
免 疫
(靶细胞)
示
意
靶细胞
图
病毒
裂解死亡
宿主 细胞
病毒攻击 宿主细胞
效应 T细胞 效应T细胞与 靶细胞密切接触
细胞免疫
病 毒
T细胞 效应T细胞
宿 主 细 胞
靶细胞
细胞免疫过程
记
忆
细
胞
T细胞
效
抗 原
吞噬细胞
靶细胞
T
应 细 胞
抗原 (细菌)
吞噬细胞 B暴露抗原并传递 E直接刺激
T细胞
D产生淋巴因淋 因巴 子子
B细胞
I再次刺激
F增殖、分化
G产
生
J迅速增殖、分化
记忆细胞
浆细胞
H抗体与抗原结合
抗体 抗原—抗体结合
体液免疫过程
二次免疫
直接刺激
抗 原
B细胞
吞噬 T细胞 淋巴
细胞
因子
记 忆 细 胞
浆 细 抗体 胞
特异性结合,然后由吞噬细胞 吞噬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