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酶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分子与细胞》生物催化剂——酶的特性PPT课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分子与细胞》生物催化剂——酶的特性PPT课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分 子与细 胞》生 物催化 剂—— 酶的特 性PPT课 件
酶的催化作用原理:降低了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分 子与细 胞》生 物催化 剂—— 酶的特 性PPT课 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分 子与细 胞》生 物催化 剂—— 酶的特 性PPT课 件
6、实验中的变量分析
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
自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人为改变的变量。 例如:加入的过氧化氢的量、滴入的催化剂的量。
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 例如:产生气泡的量、卫生香燃烧的情况
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 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 量。例如:温度能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所以两支试管 所处的环境温度要一致)。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分 子与细 胞》生 物催化 剂—— 酶的特 性PPT课 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分 子与细 胞》生 物催化 剂—— 酶的特 性PPT课 件

• 二、酶的特点
(二)酶的催化具有专一 性
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者 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原理:双缩脲试剂跟蛋白质反应会产生紫色络合物。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分 子与细 胞》生 物催化 剂—— 酶的特 性PPT课 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分 子与细 胞》生 物催化 剂—— 酶的特 性PPT课 件
组别Βιβλιοθήκη 待测液检验试 剂预期现象
结论
实 验1
唾液
双缩脲 试剂
出现紫色
__________
(三)酶的作用
——催化作用
酶如何发挥催化作用?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 酶(第1课时)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 酶(第1课时)

来源
生理功能
一般来说,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2. 怎样设计实验验证该酶是蛋白质?
证明酶是蛋白质 组别
实验设计
实验组 待测酶液+ 双缩脲试剂 已知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结果
是否出 现紫色 出现 紫色
对照组
【微点拨】证明酶的本质是蛋白质的依据
(1)酶可被蛋白酶水解,水解后的产物是氨基酸。
(2)酶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凡是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
“锁和钥匙”模型:“Lock-key”model
反应物 发生化学变化,本身 1.酶的特点:酶具有促使_______ _____却不发
生化学变化的特点。
2.酶的作用过程:
(1)作用过程: 酶+_____ 底物 (2)举例: 酶-底物复合物
产物。 酶+_____
强弱 。 3.酶活性:表示酶作用的_____
4.酶的特性:
高效性 :酶的催化活性极高。 (1)_______ 相似底物 的 (2)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_____ 底物 或少数几种_________
反应。
催化原理:酶通过形成中间产物“酶-底物
复合物”,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警示钟】
降低活化能≠降低反应平衡点:酶只是使反应达
到平衡点的时间缩短,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思考:
1.酶的催化效率是如此的高效,那么酶是不是 就是万能的了?就一种酶是不是就可以催化所 有的化学反应了呢? 2.口腔里有唾液淀粉酶,为什么塞进牙缝里的 肉丝两天后还没被消化?
问题5
怎样设计实验验证酶具有专一性?
(1)实验思路: 用同一种酶催化不同化学反应 (或用不同酶催化同一化学反应)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5.1(二)酶的特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5.1(二)酶的特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二 酶的特性
1.酶的高效性: (1)含义:与_无__机__催__化__剂__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2)意义:使_细__胞__代__谢__快速进展。
2.酶的专一性: (1)含义:每一种酶只能催化_一__种__或__一__类__反响。 (2)锁钥模型:
图中A表示_酶__,B表示_被__酶__催__化__的__底__物__,E和F表示催化 后的产物,而C和D那么表示不能被该酶催化的物质。 (3)意义:使细胞代谢有条不紊地进展。
(2)实验过程:
试管 步骤
淀粉 溶液
淀粉酶 溶液
1 2 mL
/
1′ /
1 mL
2 2 mL
/
2′ /
1 mL
3 2 mL
/
3′ /
1 mL
试管 步骤
1
1′
min
0℃
60 ℃
100 ℃
将同一温度下的两种物质混合后保温5 min
滴加碘液
1滴
1滴
1滴
结果 (现象)
变蓝
不变蓝
【激疑】 小泽同学发烧时,食欲减退,你能说出原因吗? 提示:发烧时人的体温超过了体内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 度,酶的活性下降,消化过程减慢。
4.酶与无机催化剂的比较:

无机催化剂
不 酶具有高效性、专一 不具有专一性,催化的化
同 性、作用条件较温和 学反应范围比较广,温度
点等
越高,催化效率越高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本身不被消耗
【素养·探究】——母题追问 (1)科学思维——批判性思维 实验中斐林试剂能否换成碘液?说明理由。 提示:不能。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水解。
(2)科学思维——分析与比较 2号试管和4号试管对照,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酶具有专一性。

高中生物生物必修一酶与atp

高中生物生物必修一酶与atp

ATP的功能
要点一
总结词
ATP是生物体内最直接的能量形式,对于细胞活动至关重 要
要点二
详细描述
ATP作为生物体内最直接的能量形式,能够为细胞活动提 供所需的能量。细胞内的各种代谢反应都需要消耗能量, 而ATP可以直接提供这些能量,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当ATP浓度过高时,细胞内的ATP可将其中的特殊化学 键转移给肌细胞中的特殊化学物质,生成特殊的化学物质 供肌细胞中的特殊化学物质利用。
酶促反应的抑制
某些物质可能会抑制酶的 活性,从而影响酶促反应 速度。
酶的活性中心
活性中心的形成
酶的活性中心是酶分子中 与底物结合的区域,通常 由少数几个氨基酸残基组 成。
活性中心的功能
活性中心负责催化底物发 生化学反应,同时与底物 结合并促进反应进行。
活性中心的调节
活性中心的构象变化可以 调节酶的催化活性,从而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
详细描述
ATP由一分子腺苷和三个磷酸基 团组成,结构简式为A-P~P~P, 其中A代表腺苷,T代表三个,P 代表磷酸基团。
ATP的形成
总结词
了解ATP的形成过程有助于理解生物体的能量转换机制
详细描述
ATP的形成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途径。在光合作用中,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换成葡萄糖 ,并释放氧气,葡萄糖再经过一系列反应形成ATP;在呼吸作用中,细胞通过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部分能 量用于合成ATP。
物质合成
ATP中的特殊化学键可参与多种物质 的合成,如蛋白质、核酸、糖原等。
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信号转导
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ATP可作为第二 信使,与其他分子相互作用,传递信息 。
VS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完整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完整ppt课件

.
24
总结酶
1.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 所有的活细胞 细胞内、细胞外、体外
2.作用: 催化作用 降低活化能
.
25
3.本质:有机物(绝大多数、少数) 具备蛋白质的性质
(合成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与双缩脲反应为紫色、 可水解为氨基酸) 4.同无机催化剂一样,
只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方向和终产 物的浓度,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不发生改变。
合成代谢(同化作用) 分解代谢(异化作用)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
3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2 H2O2 → 2 H2O + O2
1.常温下反应 2.加热 3.Fe3+做催化剂 4.过氧化氢酶
加入试管直接观察 酒精灯加热 滴加FeCl3溶液 猪肝研磨液
.
4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
变量
反应条件
.
10
.
11
3.酶的本质 A.酶本质的探索:
(1)1857年,法国 巴斯德 通过显微镜观察,提出酿酒中发酵是由于酵
母细胞的存在 结论: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 精的
.
12
(2)德国 李比希 结论:发酵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 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3)德国 毕希纳 过程: 结论: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
.
49
巩固练习
1.ATP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 B )
A.A - P - P~ P B.A - P~ P~ P C.A~P~P - P D.A~P ~ P~ P 2.在细胞内,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后,释放出 2870kJ的能量。计算: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 所释放的能量是1分子ATP水解所释放能量的多少倍?

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1)课件:3-2-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1)课件:3-2-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Fra bibliotek化学反应
的 总 称 ,酶其 中催大化部 分 反 应 是 在
作用下进行的。
全部有序 的
2.酶活的细胞概念
催化功能
酶是
蛋白质 产 生 的 一 类 具 有
的生物大分子,其中绝大多数的酶


3.酶活性的影响因素
(1)在适宜的温度和pH
最高。
最适温度
条件下,酶的活性
①生物种类不同,酶的
也有差异,某
些温泉中的最细适菌pH,其酶的最适温度竟高达70 ℃。
【巩固1】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②有的从食物中 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 ③凡是活细胞都能 产生酶 ④酶大都是蛋白质 ⑤有的酶是核酸 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⑦在新陈代谢和生殖 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⑧酶只是起催化作用
A.①②⑤ B.②③⑦ C.③④⑧ D.④⑤⑧
第二节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1.说出酶的化学本质,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2.说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机理,掌握酶作用的 特性。 活动建议: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关键术语 1.新陈代谢 2.酶、酶活性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4.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酶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新陈代谢的概念
新陈代谢是活细胞
(2)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途径,其作 用是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催化反应尽 快达到平衡。
提醒 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共同点 ①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本身不被消耗。 ②只能催化自然界中已存在的化学反应。 ③降低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加快。 ④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 但不改变平衡点。
解析 首先明确酶的概念,根据概念,可知酶是 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而不具有其他多 种功能,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 活细胞一般都能产生酶,但由于哺乳动物和人成 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再具有合成酶的功能。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第2课时酶的特性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第2课时酶的特性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教材微点发掘】 1 . 阅 读 教 材 第 84 页 , 说 出 酶 制 剂 适 于 在 低 温 (0 ~ 4 ℃) 下 保 存 的 原 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0 ℃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 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
第2课时 酶的特性
学有目标——课标要求必明
记在平时——核心语句必背
1.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的温和性 1.阐明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和
2.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 作用条件较温和
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2.通过相关的实验和探究,尝
3.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使酶因空间结构遭到 试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
(2)设计方案ຫໍສະໝຸດ 项目 材料实验组对照组 等量的同一种底物
试剂
与底物相对应的酶 溶液
新知探究(一) 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探究·深化】
[问题驱动] 1.验证酶的高效性 在比较肝脏研磨液(过氧化氢酶)和FeCl3对过氧化氢的 催化效率实验中(如图),试管甲产生的气泡比试管乙多, 说明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
2.验证酶的专一性 (1)实验验证:淀粉和蔗糖不是还原糖,但淀粉水解后会生成麦芽糖,蔗糖水 解后会产生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都是还原糖。下表为比较新鲜 唾液(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催化作用实验,请分析:
操作步骤 可溶性淀

高中生物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件必修1.ppt

高中生物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件必修1.ppt

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萨姆纳
酶是蛋白质
切赫、奥特曼
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一、酶的本质
结论: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极少数酶是RNA。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
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思考: 酶在细胞代谢中起什么作用呢?
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2H2O2
2H2O + O2
二、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作用:催化作用 本质: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实验
对照组 试管实编号验组
对照步骤实验
1
2
3
4
说明
变量
一 H2O2 浓度 3%
剂量
2ml
3% 3% 2ml 2ml
3% 无关变量
2ml
二 反应条件
常温
90℃
肝脏研 FeCl3 磨液
自变量
剂量 2滴清水 2滴清水 2滴 2滴
2 H2O常2温/高温 /Fe3+ /2过氧H化2氢O酶 + O2
实验原理:过氧化氢在常温或高温或铁离子或过 氧化氢酶的作用下都可分解成水和氧气。
实验目的: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 的快慢,了解酶的作用和意义。
1、常温下反应 2、加热 3、Fe3+做催化剂 4、过氧化氢酶
加入试管直接观察 酒精灯加热 滴加FeCl3溶液 猪肝研磨液(过氧化氢酶)
温度
pH
本节小结
酶在细胞代谢 中的作用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酶的本质 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 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
白质,少数酶是RNA。
酶的特性 高效性 专一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D

A.氨基酸
B.核苷酸
C.核糖核苷酸 D.A或C
13
三、酶的催化机理 1、酶的钥匙—锁学说
➢ 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体。 ➢ 酶-底物复合体形态发生改变,促使反应进行。 ➢ 产物形成,反应完成,酶恢复原状。
14
酶的催化机理
酶促反应:受酶催化的化学反应。 底 物: 受酶催化而发生化学反应的分子。
实验步骤: 1、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然后按下述表中的序号1至 序号3的要求进行操作。
序号 1
项目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试管
1
2
2mL
/
2
注入蔗糖溶液
/
2mL
3
注入新鲜淀粉酶溶液
2mL
2mL

结果现象
29
2、轻轻振荡这两支试管,使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均匀,然后将 试管的下半部浸到60度的热水中,保温5分钟。
15
酶是生物催化剂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



D
A C
16
17
四、酶的特性
18
酶的催化效率
实验: MnO2和H2O2酶催化H2O2水解的实验
无机催化剂
2H2O+O22H2O2过氧M化nO氢2酶
生物催化剂
思考 如何判断两者催化活性的强弱? O2的产量
19
少许新鲜鸡肝匀浆 或马铃薯匀浆
少许二氧化锰
思考 来源?
功能?
化学本质?
多数是蛋白质 少数是RNA
酶: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有机物
是一类生物催化剂
12
1、大多数酶在水解过程中,通常能得到多 肽,最后能得到氨基酸,这说明 ( C )
A.大多数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B.大多数酶是生物催化剂
C.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大多数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多肽
气泡使卫生香燃烧剧 烈
复燃但不剧烈
因 变 量
24
1、选用新鲜肝脏来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 的条件下分解的实验,是因为新鲜的肝脏 中( )
A. 含Fe离子多 B. 含酶的种类多 C. 温度高 D. 过氧化氢酶多且活性高
25
思考
1.酶的催化效率是如此的高效,那么酶是不是 就是万能的了?就一种酶是不是就可以催化所 有的化学反应了呢? 2.口腔里有唾液淀粉酶,为什么塞进牙缝里的 肉丝两天后还没被消化?
10
一路走来……
18世纪末 斯帕兰扎尼 喂食鹰实验
19世纪,巴斯德和李比希的争论
1897年,毕希纳的重大发现
1926年,美国萨母纳尔得到脲酶结晶(蛋白质)
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核酶(RNA) •科学是在不断地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 的,尤其是实验在科学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
11
二、酶的本质
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
变因素。
要求相同且适宜
23
实验: MnO2和H2O2酶催化H2O2水解的实验
项目
1号试管
2号试管
变量
2%的 H2O2溶液
催化剂 振荡试管
记录现象
3mL
3mL
无关变 量
少许鸡肝匀浆或马铃 薯匀浆
少许二氧化锰
自变量

产生气泡快, 多且快

气泡产生慢, 少且小
N2
+
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 3
一般化学反应的条件:高温、高压、 催化剂等。
生物细胞内时刻进行着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
细胞所处的环境----是很温和的! 反应在常温、常压、水溶液环境中进行!
思考:细胞内成千上万个化学反应为什么 能在常温、常压下高效有序地进行呢?
1
第三节 酶
2
生活中 的酶
3
一、酶的发现
1783年 斯帕兰扎尼(意大利)
提出问题
胃里除物理性消化, 还有化学性消化吗?
作出假设 胃内存在化学性消化
设计实验 验证假说
4
5
一、酶的发现
1783年 斯帕兰扎尼(意大利)
提出问题
胃里除物理性消化, 还有化学性消化吗?
作出假设 胃内存在化学性消化
设计实验 验证假说
得出结论 胃内有一种能消化肉的物质。
26
2、专一性
每种酶只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例如: 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对蔗糖不起作用。 蔗糖酶只能催化蔗糖水解,对淀粉不起作用。
是否能设计实验来证明酶具有专一性?
27
实验二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
28
实验原理: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它们在酶的催化作用 下都能水解成还原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还原糖能 够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红黄色的氧化亚 铜沉淀。
6
思考: 为什么要把肉放进铁笼子里? 排除物理性消化的干扰
7
1853年 巴斯德(微生物学家)
发现
酒精产量与活酵母菌 的繁殖量成正比
认为
酒精发酵是酵母菌代谢 活动的结果
李比希 (化学家)
认为
酒精发酵仅是一种化学反应,与酵母菌 活动无关,最多只需其中的某物质参与
8
资料 毕希纳的研究过程(1897年)
3、取出试管,各加入2ml本尼迪特试剂(边加边振荡,使溶 液混合均匀)
4、将两支试管的下半部放入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用酒精加 热,煮沸1min.
5、实验结果:
序号
1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试管
1
2
2mL
/
2
注入蔗糖溶液
/
2mL
3
注入新鲜淀粉酶溶液
2mL
2mL

结果现象
砖红色沉淀 无变化
30
结论:
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对蔗糖则不起 催化作用,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 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
3mL
2%的H2O2溶液
1号试管
2号试管
1、高效性
活过 性氧 高化 于氢 二酶 氧的 化催 锰化
20
为什么要选用新鲜鸡肝匀浆或马铃薯匀浆? 保证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为什么要把肝脏或马铃薯碾磨成匀浆呢? 增加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
21
1酶.该具实有验高能效得出性什么结论?
2.该实验中为什么选用两支试管?如果只 实用验试设管计1原能则否:证①明对酶照具原有则高效性?
过程: 酵母细胞研磨 加水搅拌 加压过滤
无细胞的酵母汁
加入葡萄糖
现象:冒出气泡
结论:
促使酒精发酵的是酵母中的某种物质,
而不是酵母菌本身.
9
思考 酶的化学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1926年 萨母纳尔(美)
得到尿酶结晶
证明 尿酶是蛋白质
20世纪80年代
切赫和奥特曼(美)
证明 少数特殊的酶 是RNA(核酶)
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3.两支试管的唯②一单区一别变是量催原化则剂不同,如果两 试管的温度也不③同等,量对原实则验结果有影响吗?
少许二氧化锰
22
对照实验
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
自变量:其中人为控制的变量叫做自变量。
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