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共道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公共伦理
• 公共伦理: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 道德要求和规则要求,涵盖政治生活、经 济生活、文化生活等诸多内容。
• 良好的公共伦理秩序,是实现公共生活和 谐的前提,而良好的公共生活秩序的构建, 又是由个人的公共伦理行为塑造的。因此, 公共生活中的公民道德行为,被看作是公 共伦理建设的核心。
• 因此,亚里士多德所提倡的是一种类似集 体主义的伦理观;公共道德以公民道德为 其特殊的存在样态。
• 近代以来,崇尚理性成为个人思维的主流, 个人公共伦理意识趋于成熟,遵守公共伦 理规则成为每个公民的理性自觉。
• 中国传统社会,对陌生人和公共生活始终 存在天然的防范和戒备心理,“逢人却说 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知人知面 不知心”等,并且,传统社会公共生活范 围极为有限,个人参加公共生活收到较多 干预,造成了个体道德凸显而公共伦理缺 失的中国伦理文化传统。
• 公共伦理发源于西方,城邦被看成是公共 生活的原型,是超出私人生活之外的、公 民的公共生活空间。公民是这种公共生活 的主体,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成为 了最初的公共伦理意识形成的源泉。
• 公民与城邦是用德行——公民道德来维系 的。
• 城邦生活是个体公民德性的源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亚里士多德:公民参与城邦事务就是公共 生活的全部内容,城邦生活所提倡的勇敢、 正义、友爱等都是为城邦发展考虑的。
• 公德行为才是公德培养的起点,个人需不断参加 公共生活,培养社会服务的公益心。
• 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领域被划分为家庭 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与之相对应, 由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进行调 节,简称“三德”。
三、公共行为准则和文明礼仪
(一)公共行为准则
• 公共行为准则也叫社会公德,或者看成是 社会公德的组成部分之一。
• 文明礼仪即是调节公共行为的重要手段和 方式。
(三)文明礼仪
• 荀子说过:“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 国无礼不宁”
• “礼”就是礼节、礼貌;“仪”是仪表、 仪态、仪式,二者合称为“礼仪”。
• 礼仪是受传统、习俗、信仰和时代潮流等 因素影响,在人际交往中必须遵守的行为 准则的总和,是礼貌、礼节、仪表和仪式 等的统称。
• 校园公德缺失现象:公寓生活、自习室或 教室、食堂、公共厕所。
二、公德与私德
(一)公德与私德的内涵
• 私德:处理个人与自身关系的道德规范, 是对自我的完善。
• 中国的私德,主要是指中国的传统道德, 尤其是历史上的儒家道德传统。
• 公德:处理个人与社会(或国家)之间关 系的道德规范。
公德层次:
• 最低层次:社会公德,也称公共生活准则, 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普遍遵守的最 起码、最简单的道德准则,是千百年来人 类社会中都存在的”。
• 第二层次:人道主义,重视人的尊严、价 值、权利和幸福,强调人生而自由的意义。
• 最高层次:国民公德,体现的是个人与国 家、社会的关系,通常是经过国家特别提 倡,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通过广泛的 宣传而为全社会成员所认同和接受。
(二)公德与私德的关系(梁启超)
• 公德与私德有明显的界限:私德是追求 “独善其身”,自己成为有道德的“好 人”;公德却能够“相善其群”。
(二)公共行为准则的特点 • 是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的基础 • 是维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 • 是社会生活得以延续的重要保证
• 当今社会,人际交往普遍化,社会流动性 增强,公共生活领域的各种冲突和摩擦也 随之增多,对公共行为准则的需求更为迫 切。
• 但是,公共行为准则并非不顾及个人生活 方式的差异,超出对个人幸福和舒适的考 虑,片面强调公共生活的一致性。
• 贯穿公共伦理的主线是人们的公私观。公 与私的利益冲突唯有在公共伦理中才有真 实意义,因为这两种根本对立的价值观, 乃是人们对待和处理公共利益的不同态度 和行为取向。
• 公私关系争论的焦点不是消除个人利益或 公共利益,而是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何者 优先的问题。
• 公德缺失现象:人们在公共生活过程中枉 顾公共伦理准则,做出违背公共伦理的行 为。
• 在私人生活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要求,即是 个人道德,具有私人性、有限性等特征。
• 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就是社会公共道 德,具有普遍性、广泛性等特征。
• 初民社会生活中,人们完全受生活习俗或 宗教感情的支配,习惯势力能为绝对权威, 并没意识到“社会”的概念。
•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个人道德的特色在儒 家文化和家族、宗族的影响下,十分明显, 而社会公共道德相对缺失。
• 中国是礼仪之邦,但现今社会,尤其是中 国游客的公共礼仪表现比较引人侧目。
私德主要是家族伦理;公德是社会伦理、 国家伦理。
私德是个人之德性,公德是“一团体中 人公共之德性也”。
私德生成于私人关系中,公德由团体公 共观念所生发。
• 公德与私德不可分割:私德是公德的前提 和基础,公德是私德的发展和完善。所以, 人们塑造自己的公德意识,应当从改变私 德做起。
• 梁启超将公德看做是私德“推演”的结果, 带有明显的传统思维模式
• 社会公德主要是人们在公共生活(尤其是 公共场所)中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要求, 有时特别指公共场所的具体规定。
• 公共行为准则是全社会能够达成的最低限 度的道德共识。
• 公共行为准则可以是不成文法,也可以是 某些领域或部门的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 公共行为准则对行为的调控,主要是向行 为者提出应当“作为”或“不作为”的具 体要求。
• 公德与私德是不同环境的产物,公德形成于公共 生活中,私德由私人生活塑造。
• 根据公德与私德的二分法,道德品质也应当有私 德品质和公德品质。良好的私德品质,未必有良 好的公德品质,反之亦然。
• 私德强调人情和血缘,公德恰恰要排除其干扰, 履行公德需抑制个人某些偏好,故私德不能成为 公德培养的起点。
• 当需要“作为”时而“不作为”,或不应 当“作为”时却故意“作为”,都是违背 公共行为准则的行为,将会给予道德上的 恶的评判。
• 个人行为与公共场所的关系是一个普遍性 的问题。
• 个人行为的多样复杂性,使个人行为始终 存在偏离公共生活的趋势。
• 公共生活规律不依个人行为为转移,二者 之间的冲突难以避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