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社会条件下的网络实名制——背景、利弊、可行性及前景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当前社会条件下的网络实名制

——背景、利弊、可行性及前景分析

在“维基百科”上,对“网络实名制”这一词条的解释的第一句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网络实名制的源头”。这从一个方面地反映出,不论现在被争吵的热火朝天的“网络实名制”是好是坏,不论它是不是互联网未来的大势所趋,它都是具有中国这个网络并未达到高度发达的具有“特殊体制与国情”国家的鲜明特色。

“网络实名制”是指将上网者的身份和其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等相对应联系及统一的一个制度。“网络实名制”这一概念所引起社会性的广泛讨论,就最近的来说,是由2009年杭州市人大常委审议通过了《杭州市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条例》引发的,该条例颁布了一系列具体实行“网络实名制”的规定措施,自当年5月1日起实行。杭州市自此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地方立法实施“网络实名制”的城市。

其实,“网络实名制”并非突然的产物。早在数年前,政府就已经开始了针对网络实行的一系列实名制措施。从2003年开始,中国各地的网吧管理部门要求所有在网吧上网的客户必须向网吧提供身份证,实名登记,以及办理一卡通、IC卡等,理由是防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2004年5月13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标准》(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实名制并且强调电子邮件服务商应要求客户提交真实的客户资料,该资料将是判断邮箱服务归属的标准。而在之后,又着手为网络游戏中实施实名制打下基础。

2004年,中国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在高校教育网实施实名制,并成为中国教育部对中国高校进行审核的重要依据。2006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对博客实行实名制,在网上引起很大的反对声音。2007年8月,《博客服务自律公约》鼓励博客实名制。

一个比较明显的标志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务会审议通过并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明确规

定,通过网络从事商品交易以有关服务行为的自然人,应提交其姓名和地址等真实身份信息,相关的证明“标记”经审核将出现在其网店页面上,符合注册标准的要申请工商注册。

2008年8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答复网络实名制立法提案,虽未获通过,但表示,“实现有限网络实名制管理”将是未来互联网健康发展的方向。2010年4月29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五讲专题讲座,国新办首次公开确认我国正在积极探索及推动论坛、BBS等各种网络互动环节的普通用户实名制。

另一个标志性的时间是2002年4月29日,广州电视台《都市在线》栏目在邀请清华大学新闻学教授李希光做了一期访谈节目。谈到网络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李希光提出了“人大应该立法禁止任何人匿名在网上发表东西”的观点。他认为网络也应该严格的受到版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网上写东西要负法律责任。”“包括传统媒体,应该提倡用真名,不用笔名发表文章。利用假名发表东西是对公众的不负责。”他的这番言论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被称为“李希光事件”。但是事情之后不了了之,李希光自己也称已经对网络实名的话题丧失了兴趣,“禁止网上匿名是非常不现实的,在法律上和技术上都行不通”。

从网络实名制发展的历程以及个中事件能看出,其在国家的大力推行下仍然遭遇着不少阻碍。虽然与开始相比已有长足的发展,但同时存在众多的支持声和反对声,这些争议反映了网络实名制对整个互联网以及人们生活的影响。

首先,政府提议推行网络实名制的原因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概括:

第一,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构建和谐网络社会。这与我国现在的社会发展方针十分相符。实施网络实名制,可以通过加强网络管理,降低暴力、低俗内容的传播量,增加真实、科学、负责任的网络内容,从而使网络真正成为传播健康信息、丰富人们娱乐休闲方式的工具,最终达到净化网络环境的目标。这样一来,很多家长担心的网络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问题将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解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有效遏制网瘾,并使网友看到更有责任的言论,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信用体系,提高个人信息的准确度,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将更方便安全。

第二,网络实名制能够有效地遏制防止匿名在网上散布谣言,制造恐慌和恶

意侵害他人名誉的一系列网络犯罪。网络传播具有自由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使得网络舆论一旦反馈到现实,就会对现有的秩序造成不利。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促进社会进步,若失去控制,可能殃及无辜公民,引起社会动荡、造成民情紧张。实施网络实名制通过加强对网络舆论的控制,对维持社会稳定、规范社会秩序、安定人心有很大的好处。

第三,便于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比如网络作家的署名权等在实名制的情况下可以得到相关部门的保护。总的看来,这十分有利于保护丰富的民间文艺资源。

第四,能够有效的维护公民权利,防止侵权事件发生。一个是在我国,网络追杀、网络流言、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事件此起彼伏,公民的隐私权、人格尊严权、肖像权等基本权力受到很大的威胁,实名制虽然是“实名”,但可以使违法操作者身份曝光,也使得侵权发生后被害人可以追究责任。另一个好处是现在网购得到极大的普及,实施网络实名制,可以降低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的匿名性进行网络欺诈、网络诽谤等犯罪活动的发生,从而保护网民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

第五,在电子商务层面上,有利于其从自律变成法律。比如,在现阶段的各类网购平台(淘宝、拍拍等C2C、B2C网站),都是通过本平台的自律制定各类电子商务交易规则(如淘宝的消费者保障服务),虽为电子商务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更多体现自身平台的意志。在实名制体系下,国家可以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参与到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中(比如《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

第六,以法律形式来保障互联网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这是网络实名制最大的意义。这也促进着我国利用高科技创造后发优势、进行产业创新、保护知识创新。

从理论上说,网络实名制的好处非常多。然而,对待该事件网民舆论几乎一边倒的反对网络实名制;甚至,在杭州实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条例》基本上被束之高阁,当地并未采取实质性的措施来推行“网络实名制”。这说明,网络实名制还具有很多弊端和硬伤,而且在执行上存在很大困难。

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实名制的条件下不利于公民表达观点,“收缩”公民诉求表达的渠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