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炭科学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2021版)
煤炭业工作总结范文(3篇)
![煤炭业工作总结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acb62e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0.png)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煤炭行业在政策调控、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总结旨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的思路。
二、工作回顾(一)政策环境1. 政策调控: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煤炭行业政策,旨在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提高煤炭行业整体效益。
例如,加大环保力度,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和开发,保障煤炭供应安全。
2. 环保政策: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煤炭行业环保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要求煤炭企业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减少污染物排放。
这为煤炭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市场需求1. 国内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需求量持续增长。
然而,近年来,受经济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影响,煤炭需求增速有所放缓。
2. 国际市场:受国际经济形势和煤炭价格波动的影响,我国煤炭出口量有所波动。
但总体来看,我国煤炭在国际市场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技术创新1. 煤炭开采技术:我国煤炭开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逐渐提升。
例如,推广应用煤矿机器人、无人驾驶矿车等技术,提高了煤炭开采效率和安全水平。
2. 煤炭洗选技术:煤炭洗选技术不断进步,煤炭产品品质得到提升。
例如,推广应用高效重介选煤技术、浮选技术等,提高了煤炭产品附加值。
(四)企业管理1. 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煤炭企业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例如,推行精细化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素质。
2. 企业社会责任:煤炭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员工福利,参与公益事业,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三、存在问题(一)煤炭资源枯竭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煤炭资源枯竭。
这给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二)环保压力煤炭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年煤炭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年煤炭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80be8f6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a.png)
年煤炭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煤炭作为主要能源来源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煤炭资源是我们国家优势资源之一,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的基础,对国民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在能源转型和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煤炭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本文旨在对煤炭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期为煤炭行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煤炭的生产现状目前,中国煤炭储备量全球第一,其中大型煤炭企业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但是,国内企业仍面临很多困难,在生产、运输、出口方面均受到了很多限制。
同时,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劳动力成本也大幅度提高,这使得企业的利润不断受到影响。
二、对煤炭资源的分析1. 煤炭资源的前景分析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积极推行能源转型,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将煤炭作为主要能源来源的国家数量逐渐减少。
加之国内对环境的强烈要求,煤炭的开采将会进一步受到限制。
此外,煤炭的开采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会对地质环境造成破坏。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国家政策,积极推动能源转型,使新能源逐渐替代煤炭等传统能源。
2. 煤炭资源的特性煤炭是一种碳质燃料,其性质决定了它在发电、冶金等领域的重要性。
此外,煤炭作为中国的传统能源,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经济、能源和环境的影响要比其他能源更加复杂和深远。
三、煤炭的发展趋势1. 煤炭的高效利用当前,促进能源绿色化和低碳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将煤炭资源高效利用。
通过发展清洁燃烧技术、高效利用技术,使煤炭的碳排放量逐渐降低,环境得到改善。
同时,也有利于发挥煤炭产业的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为应对能源转型的趋势,煤炭行业需要积极主动地转型升级。
在转型升级方面,煤炭企业可以着眼于发展洁净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
随着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提升,企业可以通过创新进行差异化竞争,加强竞争力,为自身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3. 煤炭资源的绿色开采煤炭的开采对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通过绿色技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成为煤炭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
煤炭行业新技术与新型业态发展
![煤炭行业新技术与新型业态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27a785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2.png)
煤炭行业新技术与新型业态发展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之一,其行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科技进步的推动,煤炭行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和机遇。
新技术的应用和新型业态的发展成为了煤炭行业摆脱传统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本文将重点分析当前煤炭行业中新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新型业态的发展趋势。
煤炭行业新技术的应用煤炭开采技术在煤炭开采领域,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自动化、智能化开采技术的引入,使得煤炭生产更加高效和稳定。
例如,自动化采煤机、无人遥控操作技术、智能化监测系统等,都在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事故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煤炭清洁技术煤炭清洁技术是解决煤炭利用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
目前,煤炭洗选、气化、液化和燃烧前脱硫等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煤炭洗选,可以有效去除煤中的硫分和杂质,降低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而煤炭气化、液化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为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
煤炭利用效率提升技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是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污染的重要手段。
煤炭燃烧优化技术、煤炭转化技术等新型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提高煤炭燃烧效率的同时,减少废气排放。
此外,煤炭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也有助于提升煤炭资源的附加值。
煤炭行业新型业态的发展绿色煤炭产业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绿色煤炭产业正在成为煤炭行业的一个新兴发展方向。
这包括煤炭的绿色开采、清洁利用和废弃物处理等环节。
绿色煤炭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推动煤炭行业向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型。
煤炭互联网+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煤炭行业的传统经营模式。
通过构建煤炭电商平台,可以实现煤炭交易的市场化、透明化,提高交易效率。
同时,利用大数据和技术,可以进行煤炭市场的分析和预测,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决策支持。
跨界融合煤炭行业的跨界融合是指将煤炭与其他行业相结合,形成新的业务模式和发展机会。
煤炭行业的市场前景机遇和挑战
![煤炭行业的市场前景机遇和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137ac86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ee.png)
煤炭行业的市场前景机遇和挑战煤炭作为传统的能源资源之一,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煤炭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煤炭行业的市场前景,并探讨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市场前景1.1 依然广泛应用尽管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迅猛,但煤炭仍然是许多国家的主要能源来源。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煤炭需求依然旺盛。
因此,煤炭行业仍然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1.2 价格优势与其他能源资源相比,煤炭价格相对较低。
这意味着煤炭在一些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如电力、钢铁、水泥等重工业。
尤其是在一些亚洲国家,煤炭的价格优势更加明显,因此仍然受到广泛应用。
1.3 新兴市场需求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新兴市场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这将为煤炭行业提供新的市场机遇。
例如,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带动了煤炭的需求增长,同时,一些非洲国家也开始将煤炭作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二、机遇与挑战2.1 环保压力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煤炭行业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煤炭的燃烧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
因此,煤炭行业需要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也是一个机遇和挑战。
2.2 可再生能源的崛起随着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它们正逐渐取代煤炭成为主要的能源来源。
这对煤炭行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为可再生能源具有无限的供应,并且对环境影响较小。
因此,煤炭行业需要不断创新,寻找替代能源,以抵御竞争的压力。
2.3 技术革新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煤炭行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革新。
高效、清洁的燃烧技术和炭气化技术等正在推动煤炭行业的发展,提高了煤炭利用率和清洁度。
然而,技术革新也带来了挑战,需要行业内企业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以保持竞争力。
2.4 政策和法规的影响政府在能源政策上的调整和法规的制定也对煤炭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一些国家和地区出台了限制煤炭使用和排放的政策,这对煤炭行业造成了压力。
煤炭质量检测技术发展与前景展望
![煤炭质量检测技术发展与前景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34948e0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5.png)
煤炭质量检测技术发展与前景展望摘要∶ 在我国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煤炭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基本能源之一,对于现阶段的煤炭发展来说,煤质检测在煤炭生产、加工、运销过程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采用智能化、信息化、标准化的煤质检测手段极其重要,也是煤质检测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它能降低劳动强度、提升作业环境、提高质量管控,也能够大幅度的降低能源的成本费用。
对煤炭企业来说,加大煤质管理力度、提高煤质管理水平,推动煤质智能化检测发展,够从根本上增强整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关键词:煤炭质量检测技术;煤炭检测,智能化1我国煤质状况及其分布煤炭是中国的基本能源之一,它已成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
煤炭是一种固态可燃有机岩,是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它的组成结构非常复杂,其性质各不相同。
由于成煤年代、成煤原始物质、还原程度及成因类型上的差异,再加上各种变质作用并存,致使中国煤炭品种多样化,从东往西、从南往北,煤种逐渐年轻化,从变质程度较高的无烟煤、贫瘦煤、气肥煤到长焰煤和褐煤,各种煤的性质及其用途各不相同,而煤炭的主要用途是发电、化工、冶金、建材以及民用。
我国煤炭的主要品种按其加工方法和质量规格可分为:原煤、精煤、粒级煤、洗选煤、低质煤五大类。
在能源转型和环保压力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商品煤质量提升,既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也影响着生活环境质量,并左右着煤炭企业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加强煤炭质量检测技术的应用,对于煤炭行业发展极为重要。
煤质分析中最主要的就是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工业分析主要是对灰分、水分、挥发分及固定碳进行分析,依据工业分析,对于煤的性质及特点可以很好地了解,并确定其使用价值,因此,煤质检测对提高煤炭质量的意义深远而广泛。
2煤炭质量检测技术发展2.1传统的人工煤质化验分析国内煤炭、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煤质化验工作均采用人工与仪器仪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需要采制化人员较多,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较差且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不高。
煤炭行业的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
![煤炭行业的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https://img.taocdn.com/s3/m/296f889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0.png)
煤炭行业的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煤炭行业一直是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在面对环境污染、能源转型等问题时备受关注。
因此,加强煤炭行业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煤炭科研创新的现状、科研成果转化的意义以及有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煤炭科研创新的现状当前,我国煤炭科研创新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政府针对煤炭行业提出了一系列的科研创新政策和措施,促进了科研创新的深入开展。
各级科研机构和高校也加大了对煤炭科研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科研水平。
煤炭科研创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高效燃烧与清洁利用技术、煤炭资源勘探与开采技术、煤炭资源的绿色转化利用、煤炭煤矿安全与环保技术等。
在这些领域,我国在煤炭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为煤炭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科研成果转化的意义科研成果转化对于煤炭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方面,科研成果转化可以大大提高煤炭行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可以推动煤炭行业向更加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
另一方面,科研成果转化对于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可以改进现有的煤炭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途径要有效推动煤炭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寻找合适的途径和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途径:1.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科研机构与煤炭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合作研发、技术转让等方式,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 建立技术转移中心。
成立专门的技术转移中心,提供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的平台,加强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加强煤炭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鼓励科研人员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
4. 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和扶持措施,为煤炭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支持和保障。
2021年中国煤炭行业现状分析
![2021年中国煤炭行业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6af5d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6.png)
2021年中国煤炭行业现状分析一、中国煤炭现状分析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
主要分为烟煤和无烟煤、次烟煤和褐煤等四类。
世界煤炭可采储量的60%集中在美国(25%)、苏联加盟共和国(23%)和中国(12%)。
2016-2021年件,中国原煤产量总体比较稳定。
2021年中国原煤产量突破40亿吨,同比2020年增涨了5.99%。
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原煤产量略有下降,仅下降0.16%。
我国原煤主要产地有山西、陕西、内蒙古和新疆,2020年山西原煤产量为106306.8万吨,陕西原煤产量为67942.6万吨,内蒙古原煤产量为100091.3万吨,新疆原煤产量为26587.4万吨。
2021年1-10月,山西原煤产量为98231.0万吨,陕西原煤产量为57211.7万吨,内蒙古原煤产量为83233.5万吨,新疆原煤产量为24280.1万吨。
二、中国煤炭进出口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份,我国进口煤量为3095万吨,较2020年12月份减少20.8%,较2021年11月份减少11.7%,同环比均出现下降。
2021年全年,我国共进口煤炭32322万吨,同比增长6.6%。
煤炭进口品种中,型煤的进口量占比最高,占比为37%;其次是炼焦煤和无烟煤,进口量占比约14%;褐煤进口量占比约为12%。
分煤种煤炭进口量占比三、煤炭运发量2020年全国铁路累计发运煤炭23.6亿吨,同比下降3.9%。
其中主要港口发运煤炭7.5亿吨,同比下降3.3%。
2021年1-10月,中国铁路累计发运煤炭20.97亿吨。
四、煤炭行业最新政策煤炭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有序开发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我国相关部门发布了一些列政策支持引导煤炭行业发展。
五、煤炭安全煤炭行业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据统计,2021年我国首次在第四季度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并且创造了矿山事故总量历史最低纪录。
煤炭科技调研报告
![煤炭科技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294a3c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0.png)
煤炭科技调研报告根据煤炭产业状况及相关科技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以下为调研报告摘要。
综合考虑了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煤炭利用和产业升级等关键领域。
一、科技创新近年来,煤炭行业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加快技术进步。
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沉降相连续期望进行准确判断的无损探测技术得到应用。
在煤矿瓦斯治理方面,瓦斯抽采利用技术逐渐成熟,缓解了煤矿安全生产压力。
此外,煤炭深加工技术的发展也在为煤炭转化产品提供了更多的应用可能性。
二、环境保护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煤炭行业积极推进清洁煤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通过煤炭洗选技术降低尘埃排放,采用洁净燃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有效改善了煤炭产业的环境影响。
此外,煤炭场区监测技术的应用也提升了环境监管的精确度,保护了周边生态环境。
三、煤炭利用为了提高煤炭利用率,煤炭行业在煤炭气化技术、煤化工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煤炭气化技术能够将煤炭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如合成气和液体燃料,促进了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
此外,煤化工技术在煤炭转化为化工产品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为拓展煤炭产业链条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四、产业升级煤炭行业正积极推进产业升级,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发展。
通过采用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了煤炭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
同时,通过引进先进的采矿装备和技术,提高了煤炭开采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此外,煤炭行业还加强了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推动煤炭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综上所述,煤炭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为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未来,煤炭行业应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并与环境保护、煤炭利用和产业升级等领域深度融合,实现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6682d38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d.png)
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对于国家经济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煤矿开采技术作为保障能源供应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
本文将就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开讨论。
一、煤矿开采技术的创新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煤矿开采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向着智能化、安全化、高效化等方向发展。
首先,智能化矿井已经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矿井设备能够实现自主感知、决策和执行,提高了矿井的生产效率。
其次,安全生产一直是煤矿开采技术发展的重中之重。
传统的煤矿开采技术存在安全隐患,而现代化的开采技术则能够通过远程监控、预警系统等手段,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最后,高效率的煤矿开采技术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发展。
煤矿开采技术的改进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对能源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二、煤矿开采技术的前景展望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将为我国的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带来重要影响。
首先,煤矿开采技术将为我国的能源供应提供持续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合理高效的煤矿开采技术将保障我国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其次,煤矿开采技术的创新将带来环境保护的突破。
高效、低碳的煤矿开采技术将减少煤矿开采对环境的破坏,缓解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
最后,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
先进的煤矿开采技术有助于提高煤矿企业的竞争力,推动煤炭产业从传统的资源型产业向现代化、智能化的产业转变。
三、煤矿开采技术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在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障碍。
首先,应对煤矿开采技术的安全风险是当务之急。
煤矿开采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如矿井塌陷、瓦斯爆炸等。
因此,加强矿井安全监测、完善应急预案等安全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煤矿开采技术的创新需要科技人才的支持。
为了推动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需要建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
国内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国内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e181e83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c.png)
国内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摘要:煤炭能源是我国能源储备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我国的能源供应一直以来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煤化工产业是实现煤炭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方式,在国家的能源战略发展规划中也深受重视。
在“十二五”以来,我国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在科学技术和工程设备上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关键词:国内;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展望1引言在推进我国能源革命战略发展的进程中,受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煤炭始终是我国最重要的支撑能源来源之一,并且预计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依旧会在能源结构之中占绝对优势。
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现代煤化工已成为实现煤炭高效清洁利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途径和示范。
与此同时,因产业发展时间短,技术不成熟,运行成本高,政策和规划不清晰,产品与石油化工产业趋同,集成度低等原因,产业发展总体质量不高。
在可持续发展的大浪潮中,现代煤化工产业如何突出重围,发挥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2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2.1煤制油煤制油技术一般分为直接液化、间接液化、焦油催化加氢、煤油共炼和甲醇制汽油、MTG等。
不过目前看来,我国煤制油工业化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因为自身技术还不够成熟和生产成本太高,以及外界的石油炼化产能总是呈现出一种供大于求的情景等一系列原因,煤制油产业还处于一个长期亏损的状态,整体的生存压力不容小觑。
而纵观南非的煤制油产业,已经到达了一个顶尖的地步,他们已经达到能够生产出300多种产品的地步,因此也带来了非常可观的利润,很多地区的煤化工产业甚至已经逐渐演变为了一个国家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
所以,必须通过不断的技术更新,来提升质量和效率,从而使得煤炭资源的利用最大化,是当下我们该仔细思考和努力发展的方向。
2.2煤制烯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中经甲醇的煤制烯烃工业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类更加成熟,整体竞争能力更强的产业。
目前现有产能的年产量已经达到了1300万吨,根据调查显示,在接下来的五年内,包括石油炼化在内的煤制烯烃产业还至少可以达到新增烯烃产量2600万吨的目标。
煤矿掘进新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煤矿掘进新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1eaed13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6e.png)
煤矿掘进新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矿企业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煤矿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
通过通常情况下,我国的煤矿企业主要使用地下开采的方式,并且在先进技术的依托下,煤矿开采技术有了新的变化。
尤其是煤矿掘进技术,就当前煤矿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企业大多实现了基本的机电与机械一体化的现代技术,并且逐渐向全自动化方向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煤矿企业安全高效生产,并且在科学技术的保障下推动煤矿企业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煤矿;掘进;新技术;现状在科学技术的依托下我国的煤矿掘进技术已经较以前有力很大的改进,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实际的应用中也较为广泛。
但是就国外相比,我国的掘进技术还处在不断的摸索阶段,并且对国外的依赖程度还较高。
为了促进我国掘进新技术的发展,还需要不断学习和使用新技术,并且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提高我国的自主研发能力。
1煤矿掘进技术现状1.1煤巷综合机械化掘进煤巷综合机械化掘进,指的是由悬臂掘进机、转载机、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单体锚杆钻机、通风除尘设备等组成,在掘进过程中,各机械需要配套作业,其中悬臂式掘进机是每项综合机械化掘进的重要设备,掘进机的性能好坏关系着掘进机的掘进工效和掘进进尺。
悬臂式掘进机在中国重点煤矿已普遍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是单巷掘进,且采用单体锚杆进行锚杆支护,掘进和支护不能平行作业,影响了掘进速度的进一步提高。
1.2大断面煤巷连续采煤机的高效掘进该掘进方式需要进行多巷掘进,主要应用的机械设备为连续采煤机,连续采煤机是一种具有较大截割宽度的集落煤、装运及行走为一体的综合机械化掘采设备,其广泛应用于矩形断面的双巷或多巷快速掘进,同时也适用于短壁开采,已经成为矿井实现高效掘进的关键设备。
连续采煤机掘进工作面设备配置按工作面运输方式一般分为2种,一种是间断式运输方式,工作面配置为连续采煤机、运煤车或梭车、给料破碎机、锚杆钻车、铲车及胶带输送机;另一种是连续运输方式,工作面配置为连续采煤机、锚杆钻车、连续运输系统、铲车及胶带输送机。
中国煤炭开采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煤炭开采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ec45b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4.png)
中国煤炭开采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内容概况:由于煤炭产能释放周期较长,后续新增产能将主要取决于煤炭产业固定投资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2022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分别增长11.4%、24.4%,2023年前5个月累计同比增长7.2%,保持较快增长。
随着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持续增长,煤炭产能后续或将加速释放,煤炭供需关系有望得到较大改善,助力煤价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关键词:煤炭开采、煤炭洗选、煤炭一、国内煤炭开采行业正从普通机械化开采转向综合机械化开采煤炭开采是指对地下或露天煤炭矿床进行勘探、采掘和提取的过程。
煤炭开采主要有三种方法:炮采、普通机械开采、综合机械开采。
炮采是指在长壁工作面用爆破方法落煤、爆破及人工装煤、输送机运煤和单体支柱支护的采煤工艺系统,普通机械开采是指用机械方法破煤和装煤、输送机运煤和单体支柱支护顶板的采煤工艺,与综合机械化最大区别在于综合机械化采用液压支架,而普通机械化采用的是单体支柱支护顶板。
综合机械开采在工作面采煤工艺过程中的破煤、装煤、运煤、支护、采空区处理五大工序全部实现了机械作业。
二、煤炭行业保持高景气度,政策强调增产保供稳价,煤炭消费占比回升煤炭行业从2021年以来维持高景气度,2022年景气度持续攀升,煤炭产量创历史新高。
2021年以来,疫后恢复带动需求上升,十三五期间去产能带来供给不足,煤炭价格整体提升。
2022年,煤炭行业延续高景气度,俄乌冲突爆发导致全球能源价格大涨,国内电力、化工行业用煤需求增长,而降雨量偏弱导致水电发力,我国煤炭价格维持高位运行。
为平抑煤价波动,政策强调增产保供稳价,煤炭产量创历史新高,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
从国内能源需求结构来看,煤炭依旧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清洁能源发电行业崛起,煤炭在火力中需求持续下降,但火力发电依旧是国内电力来源的主要方式,同时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发电模式尚未完善,煤炭需求占比有所回升。
煤炭生产技术的最新进展介绍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创新和新技术
![煤炭生产技术的最新进展介绍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创新和新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27a4d3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1c.png)
煤炭生产技术的最新进展介绍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创新和新技术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煤炭作为传统的化石能源之一,也在不断寻求创新与发展,以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煤炭生产技术的最新进展,并探讨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创新和新技术。
一、煤炭采掘技术的创新煤炭采掘是整个煤炭生产过程的核心环节,传统的采掘方式往往存在安全风险和环境破坏问题。
为了提高煤炭的采掘效率和保护环境,一些新的采掘技术不断涌现。
首先,无人驾驶采矿设备的应用成为近年来的热点。
通过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对采矿机械的自动控制和操作,减少人为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并提高采矿效率。
其次,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采煤系统是另一项创新技术。
通过搭载视觉传感器的设备,可以实现对采煤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从而提高煤炭的回收率和质量。
此外,测量与控制技术在煤炭采掘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激光扫描仪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矿山构造的三维快速测量,提高采掘过程中的定位精度和煤层的勘探效率。
二、煤炭洗选技术的创新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煤炭洗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提高燃煤煤炭的质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最新的煤炭洗选技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于水力传输的密度分选技术。
通过对煤炭颗粒的浮力和阻力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实现对煤炭颗粒的分级和分选,从而提高煤炭的品位和回收率。
二是静电分选技术的应用。
通过利用煤炭表面的电荷差异,可以实现对煤炭颗粒的静电分离,达到分选和提纯的目的。
三是磁性分选技术的发展。
利用煤炭中的磁性矿物质对煤炭颗粒的吸附特性,可以实现对煤炭的磁性分选,在提高煤炭品位的同时,减少磁性矿物对环境的影响。
三、煤炭燃烧技术的创新煤炭燃烧是煤炭能源利用的重要环节,传统的煤炭燃烧往往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减少排放物的产生,煤炭燃烧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首先,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燃烧技术的应用成为煤炭燃烧的新趋势。
这种高压和高温的燃烧方式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发电效率。
国内煤化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国内煤化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87a0440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e.png)
提炼生成的液体主要有汽油、煤油等[2]。
汽油、煤油是我国现有代步工具的主要能源供给者,因此,煤的液化产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煤的气化主要指的是利用特殊工艺将煤炭进行提炼进而生成气态衍生物的过程,比如天然气。
天然气可以为工业提供热能,其具有十分便捷的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供热和生活供热。
煤的多种联合工艺主要指的是通过多种合成技术将煤炭合成多种化工制品,化工制品可以打破煤炭衍生物的局限性,其可以被应用于各行各业,提升煤炭的生产利用率。
由此可见,我国国内煤化工技术主要是针对煤炭合成衍生物进行的,需要人们针对更为宽阔的领域进行探索,拓展煤炭合成技术范围。
我国煤化工主要是从煤炭焦化、气化、液化多个角度向整个煤化工领域进行辐射的。
由于国内煤化工内容的多样性,导致相关技术人员在对其进行研究时要分门别类针对性地做出合理化措施和建议。
2.2 对我国煤化工技术的不足进行分析虽然我国国内煤化工技术的发展相对成熟,拓展领域也相对广泛,但其中也存在着诸多不足,比如污染较大、产品推广难度大、行业投资风险大等。
由于我国煤化工技术在应用于煤炭提纯过程中工艺较为不完善,导致其所排废物污染较大,无法满足企业的环保要求。
煤炭的主要成分是以碳元素为主,其余的杂质也含有较多的硫,因此,在处理过程中会较为棘手,有些合成工艺企业技术和设备不达标,导致煤炭合成工艺所产生的废气污染环境,相关企业应重视此类问题,始终秉持“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环保理念对煤化工技术进行改进。
对于煤化工产品推广难度大的问题,煤化工产品与其他合成产品不同,煤化工产品所使用的原料是以煤炭为主,煤炭作为我国的不可再生资源在对其进行提纯时要充分考虑产品利用率的问题,但人们对煤炭产品的接受程度较低,因此,其产品推广难度大。
相关企业应积极拓展煤炭产品的种类,这样才能提高人们对煤炭产品的接受程度,进而促进产品推广。
对于行业投资风险大的问题,由于煤化工企业所涉猎的范围较广,人们在对其进行承接时要进行一系列的衔接问题落实,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存在极大的行业投资风险。
煤炭行业的技术进展与创新
![煤炭行业的技术进展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42dcf98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a.png)
煤炭行业的技术进展与创新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炭行业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煤炭的开采、加工和利用三个方面,探讨煤炭行业在技术方面的进展与创新。
1. 煤炭开采技术的进展1.1 全自动开采系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煤矿开采一直是一个危险和高强度的工作。
然而,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应用,全自动开采系统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
该系统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技术,实现了煤矿的无人化开采,大大提高了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1.2 煤矿智能管理系统传统的煤矿管理方式通常依赖人工经验,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而现在,煤矿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得管理更加科学化和精细化。
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煤矿的各项指标,提高了对煤矿的控制和管理能力,减少了潜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2. 煤炭加工技术的创新2.1 煤炭气化技术传统的火力发电方式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而煤炭气化技术的出现,可以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进而通过燃气轮机发电,大幅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并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2.2 煤炭洗选技术煤炭经过洗选可以去除其中的杂质,提高煤炭的品质。
传统的洗选过程通常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和人工操作,效率低下。
而现在,煤炭洗选技术的创新使得洗选过程更加高效,并且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3. 煤炭利用技术的进步3.1 超超临界燃煤技术超超临界燃煤技术是一种高效和清洁的燃烧技术,能够大幅降低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
这项技术不仅提高了发电效率,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2 煤炭气化联产技术煤炭气化联产技术将煤炭气化产生的合成气转化为多种化工产品和燃料。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率,还减少了对天然气等其他能源的依赖,实现了煤炭的资源化利用。
总结起来,煤炭行业在技术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为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全自动开采系统、煤矿智能管理系统以及煤炭气化技术和洗选技术的创新,有效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效率、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2017-2021年中国煤炭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7-2021年中国煤炭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30c31bba1aa8114431d9f8.png)
▄前言行业研究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
行业研究是对一个行业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行业生命周期、行业的市场容量、行业成长空间和盈利空间、行业演变趋势、行业的成功关键因素、进入退出壁垒、上下游关系等。
一般来说,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研究行业的生存背景、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产业生命周期、该行业在整体宏观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以及各自的发展演变方向与成长背景;二是研究各个行业市场内的特征、竞争态势、市场进入与退出的难度以及市场的成长性;三是研究各个行业在不同条件下及成长阶段中的竞争策略和市场行为模式,给企业提供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常规行业研究报告对于企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身为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平时工作的忙碌没有时间来对整个行业脉络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一份研究报告会对整个市场的脉络更为清晰,从而保证重大市场决策的正确性;第二是如果您希望进入这个行业投资,阅读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是您系统快速了解一个行业最快最好的方法,让您更加丰富翔实的掌握整个行业的发展动态、趋势以及相关信息数据,使得您的投资决策更为科学,避免投资失误造成的巨大损失。
因此,行业研究的意义不在于教导如何进行具体的营销操作,而在于为企业提供若干方向性的思路和选择依据,从而避免发生“方向性”的错误。
▄报告信息•【出版日期】2016年7月•【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文章来源】/▄报告目录第一章煤炭资源概述第一节、世界煤炭资源储量及分布一、世界煤炭资源的分布二、世界煤炭资源探明储量现状三、世界煤炭生产分布的特点四、世界煤炭资源的管理方式第二节、中国煤炭资源的概况一、中国煤炭资源量及其分布二、中国煤炭资源种类及煤质特征三、2014年我国煤炭资源勘探进展四、2015年我国煤炭资源勘探进展五、2016年我国煤炭资源勘探进展六、中国煤炭资源开发开采条件第三节、中国煤炭资源发展策略一、提高中国煤炭资源保障能力的对策二、中国煤炭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及措施三、中国煤炭资源低碳化发展的途径及建议第二章2014-2016年世界煤炭工业发展分析第一节、2014-2016年国际煤炭工业发展总体分析一、行业整体态势二、市场供需分析三、行业发展格局解析四、市场消费格局分析五、市场价格走势分析第二节、国际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分析一、长期协议二、现货市场三、期货市场四、场外交易市场第三节、美国煤炭行业发展分析一、资源分布与储量二、行业总体态势三、煤炭产量规模四、市场消费状况五、煤炭价格走势六、行业进出口分析七、工业发展出路选择第四节、俄罗斯煤炭行业发展分析一、资源及煤矿概况二、行业发展态势三、行业供给状况四、海外市场拓展五、市场前景展望第五节、澳大利亚煤炭行业发展分析一、资源储量状况二、行业出口状况三、鼓励外资进入四、工业成本状况第六节、南非煤炭行业发展分析一、资源储量及分布二、行业国际贸易状况三、煤炭出口规模第七节、印尼煤炭行业发展分析一、资源及煤质概况二、市场产销状况三、行业出口分析四、煤炭价格走势五、行业政策动态六、行业前景预测第八节、德国煤炭行业发展分析一、煤炭资源状况二、行业发展现状三、市场需求分析四、生产监管状况第九节、印度煤炭行业发展分析一、资源管理体系二、行业供给现状三、煤炭进口规模四、行业问题及对策五、市场前景展望第三章2014-2016年中国煤炭行业分析第一节、中国煤炭行业发展概述一、产业发展态势分析二、产业转型升级分析三、行业物流成本分析四、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分析第二节、2014-2016年中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一、2014年煤炭行业运行状况二、2014年煤炭行业转型升级三、2015年煤炭行业运行状况四、2016年煤炭行业发展形势第三节、2014-2016年煤炭行业资源税改革分析一、改革的背景解析二、企业赋税状况三、资源税改革进展四、资源税税率分析五、改革的影响分析第四节、2014-2016年煤炭行业节能减排分析一、政策推进节能减排二、行业节能减排成效三、企业节能减排力度四、工业循环经济的措施五、行业节能减排规划第五节、2014-2016年煤炭企业经营管理分析一、企业经营现状分析二、资金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三、企业纵向一体化战略探究四、建立适应市场法则的营销体系五、市场营销的非价格竞争策略第六节、煤炭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一、煤炭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二、结构性与体制性矛盾依然突出三、制约煤炭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七节、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对策一、促进煤炭工业科学发展二、煤炭行业发展壮大的措施思路三、煤炭工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四、煤炭业应向“绿色煤炭”发展第四章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财务状况第一节、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经济规模一、2011-2015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销售规模二、2011-2015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规模三、2011-2015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资产规模第二节、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盈利能力指标分析一、2011-2015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亏损面二、2011-2015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销售毛利率三、2011-2015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四、2011-2015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销售利润率第三节、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营运能力指标分析一、2011-2015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二、2011-2015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流动资产周转率三、2011-2015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总资产周转率第四节、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偿债能力指标分析一、2011-2015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资产负债率二、2011-2015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息保障倍数第五节、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一、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二、影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财务状况的经济因素分析第五章2014-2016年中国煤炭市场分析第一节、2014-2016年煤炭市场的发展总析一、市场发展特点二、市场化改革分析三、市场景气度分析第二节、2014-2016年国内煤炭市场供需分析一、市场供给分析二、市场需求分析三、供需平衡分析第三节、2014-2016年中国煤炭市场整合重组分析一、兼并重组须遵守的原则二、市场兼并重组现状三、政策推动市场重组步伐四、企业整合重组的主要模式第四节、2014-2016年中国煤炭交易市场的发展分析一、发展条件与意义二、市场建设状况三、市场发展特征四、经营业务种类五、市场面临挑战六、完善市场体系第五节、中国煤炭市场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一、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二、市场营销的问题及创新策略第六章2014-2016年中国煤炭市场价格分析第一节、中国煤炭价格总体概况一、市场价格变化分析二、市场价格机制分析三、生产者出厂价格状况第二节、2014-2016年我国煤炭市场价格分析一、2014年煤炭市场价格走势二、2015年煤炭市场价格走势三、2016年煤炭市场价格走势第三节、2014-2016年煤炭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一、供求关系二、煤炭生产以及运输成本三、国家对煤炭的管制政策四、上下游产品的价格五、国际市场煤价的高低六、其它能源价格的变化第四节、煤炭价格市场化分析一、煤炭价格市场化发展的必然性探究二、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的历程简述三、国家政策对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推动第五节、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的问题及对策一、改革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意义二、中国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的不足及影响三、煤炭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需要注意的几大问题四、健全电煤价格机制的相关措施五、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的确定须以市场为取向第七章2014-2016年褐煤行业分析第一节、褐煤简介一、褐煤的定义二、褐煤的特点三、褐煤的作用及分布四、褐煤开发相关技术第二节、2014-2016年国际褐煤行业发展形势一、全球褐煤开采概况二、德国三、澳大利亚四、巴基斯坦五、保加利亚六、土耳其第三节、2014-2016年中国褐煤工业发展分析一、产业发展态势二、综合利用现状三、褐煤关税重启四、市场需求形势五、产业技术发展第四节、2014-2016年内蒙古褐煤行业发展综述一、产业发展优势二、产业经营效益三、主要存在问题四、产业发展建议第五节、2014-2016年中国重点褐煤项目动态一、西洋集团褐煤提质项目二、中国神华褐煤提质项目三、云南先锋褐煤洁净化利用项目四、潞新公司褐煤提质项目五、吉源化学褐煤综合利用项目六、呼伦贝尔褐煤综合利用项目七、乌兰浩特褐煤综合利用项目第八章2014-2016年焦煤行业分析第一节、2014-2016年国际焦煤市场分析一、全球焦煤市场供需形势二、加拿大焦煤行业动向三、日本进口焦煤采购价格四、全球海运焦煤市场展望第二节、2014年中国焦煤市场发展状况一、企业生产难缩减二、进口市场的压力三、下游需求受抑制第三节、2015年中国焦煤市场发展状况一、焦煤供需分析二、焦煤价格分析三、焦煤库存分析四、进口关税调整第四节、2016年中国焦煤市场发展状况一、焦煤供需态势二、焦煤价格走势三、焦煤库存分析第五节、中国焦煤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资源开发问题二、环境污染问题三、产业发展建议第九章2014-2016年其它细分市场分析第一节、无烟煤一、储量分布情况二、市场供给状况三、市场需求状况四、市场价格走势第二节、电煤一、电煤市场化改革破冰二、电煤市场供需回顾三、电煤市场供需形势四、电煤市场运输瓶颈第三节、动力煤一、市场供给状况二、市场需求状况三、价格走势分析四、区域市场分析第十章2014-2016年中国煤炭行业进出口分析第一节、2014-2016年煤;煤砖、煤球及用煤制成的固体燃料进出口数据分析一、2014-2016年进出口总量数据分析二、2014-2016年主要贸易国进出口分析三、2014-2016年主要省市进出口分析第二节、2014-2016年无烟煤进出口数据分析一、2014-2016年进出口总量数据分析二、2014-2016年主要贸易国进出口分析三、2014-2016年主要省市进出口分析第三节、2014-2016年炼焦煤进出口数据分析一、2014-2016年进出口总量数据分析二、2014-2016年主要贸易国进出口分析三、2014-2016年主要省市进出口分析第四节、2014-2016年其它烟煤进出口数据分析一、2014-2016年进出口总量数据分析二、2014-2016年主要贸易国进出口分析三、2014-2016年主要省市进出口分析第五节、2014-2016年其他煤进出口数据分析一、2014-2016年进出口总量数据分析二、2014-2016年主要贸易国进出口分析三、2014-2016年主要省市进出口分析第六节、2014-2016年褐煤(不论是否粉化,但未制成型)进出口数据分析一、2014-2016年进出口总量数据分析二、2014-2016年主要贸易国进出口分析三、2014-2016年主要省市进出口分析第七节、2014-2016年制成型的褐煤进出口数据分析一、2014-2016年进出口总量数据分析二、2014-2016年主要贸易国进出口分析三、2014-2016年主要省市进出口分析第八节、2014-2016年泥煤(包括肥料用泥煤,不论是否制成型)进出口数据分析一、2014-2016年进出口总量数据分析二、2014-2016年主要贸易国进出口分析三、2014-2016年主要省市进出口分析第十一章2014-2016年中国煤炭行业重点区域的发展第一节、山西省一、煤炭产销规模二、经营效益现状三、行业投资规模四、产业转型升级五、煤炭管理革命六、未来前景展望第二节、陕西省一、行业运行特征二、煤炭产销规模三、煤炭价格走势四、战略机遇分析五、风险因素分析六、产业转型升级第三节、新疆自治区一、煤炭资源开发二、产业总体现状三、行业热点动向四、制约因素及对策五、未来发展展望第四节、内蒙古自治区一、煤炭产销规模二、经营效益现状三、市场价格走势四、煤炭进口特点五、未来发展思路第五节、黑龙江省一、煤炭资源情况二、煤炭产销规模三、煤矿整顿情况四、地方扶持政策五、煤炭资源税改革第六节、山东省一、煤炭资源情况二、煤炭产销规模三、经营效益分析四、淘汰落后产能五、煤炭监管政策第七节、河北省一、煤炭勘查进展二、煤炭产销规模三、经营效益分析四、转型升级成效第八节、安徽省一、行业经营效益二、煤炭价格走势三、地方扶持政策四、行业发展建议第九节、四川省一、煤炭产销规模二、行业整顿情况三、地方监管政策四、发展前景展望五、行业发展对策第十节、其它地区煤炭行业发展情况分析一、辽宁省二、河南省三、云南省四、贵州省五、江西省六、江苏省七、广东省第十二章2014-2016年煤炭期货市场发展分析第一节、煤炭期货市场发展总析一、国际煤炭期货市场的发展二、国内煤炭期货市场的发展第二节、中国焦炭期货市场发展分析一、基本概述二、上市背景及意义三、市场交易规模四、期货价格走势五、市场投资分析第三节、中国焦煤期货市场发展分析一、上市意义二、交易规模状况三、期价走势分析四、市场投资分析第四节、中国动力煤期货市场分析一、基本介绍二、上市背景三、市场交易规模四、期价走势分析五、上市企业参与动态六、市场投资优点七、市场投资机会第十三章2014-2016年中国煤炭运输分析第一节、2014-2016年中国煤炭运输综述一、煤炭运输总体格局二、煤炭运输发展特点三、煤炭运输通道情况四、煤炭运输成本分析五、煤炭运输成本预测六、煤炭物流规划发布第二节、铁路一、铁路煤炭运输格局二、铁路煤炭运输规模三、行业迎来政策利好四、铁路煤炭运输瓶颈五、铁路运输成本趋势第三节、公路一、公路煤运作用分析二、公路煤炭运输规模三、公路煤炭运输趋势四、公路煤运发展建议第四节、水路一、水路煤炭运输格局二、水路煤炭运输规模三、北方港口煤运的重要性四、环渤海港口的煤运形势第十四章2014-2016年煤炭的综合利用分析第一节、2014-2016年煤层气开发利用分析一、煤层气资源储量二、煤层气市场集中度分析三、煤层气产业链完整成型四、煤层气开发利用规模五、煤层气受益政策扶持六、煤层气产业发展形势七、煤层气开发利用规划第二节、煤矸石概况及利用一、煤矸石概念界定二、煤矸石利用主要途径三、煤矸石利用政策导向四、规范煤矸石综合利用五、重点煤矸石项目进展六、煤矸石利用策略建议第三节、粉煤灰综合利用及发展趋势一、粉煤灰的理化性质及污染二、粉煤灰的应用途径和评价三、粉煤灰综合利用效益增长四、重点粉煤灰利用项目进展五、粉煤灰综合利用前景展望第四节、2014-2016年中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一、现代煤化工运行特点二、煤化工行业投资规模三、煤化工行业产能分析四、煤化工行业盈利能力五、煤化工行业政策导向六、煤化工行业前景展望第十五章2014-2016年中国煤炭行业竞争分析第一节、主流能源形式竞争力比较分析一、煤炭与电力的竞争二、煤炭与天然气的竞争三、煤炭与清洁能源的竞争四、近期能源格局仍以煤炭为主第二节、2014-2016年煤炭行业竞争格局一、煤炭行业竞争结构二、煤炭市场竞争特点三、煤炭市场竞争激烈四、煤炭市场加速整合五、煤炭企业产业链竞争第三节、2014年中国百强煤炭企业竞争力分析一、百强煤炭企业名单二、百强煤炭企业经营规模三、百强煤炭企业生产规模四、百强煤炭企业并购重组五、百强煤炭企业竞争形势第四节、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分析一、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内涵二、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原则三、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框架四、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第五节、提高煤炭产业竞争力的策略一、改善煤炭行业竞争结构设想二、提高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对策三、煤炭国企提升竞争力三大方向四、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途径五、战略联盟巩固大型煤企竞争优势第十六章2014-2016年中国重点煤炭企业经营状况分析第一节、中国神华一、企业发展概况二、经营效益分析三、业务经营分析四、财务状况分析五、未来前景展望第二节、中煤能源一、企业发展概况二、经营效益分析三、业务经营分析四、财务状况分析五、未来前景展望第三节、大同煤业一、企业发展概况二、经营效益分析三、业务经营分析四、财务状况分析五、未来前景展望第四节、兖州煤业一、企业发展概况二、经营效益分析三、业务经营分析四、财务状况分析五、未来前景展望第五节、阳泉煤业一、企业发展概况二、经营效益分析三、业务经营分析四、财务状况分析五、未来前景展望第六节、上市公司财务比较分析一、盈利能力分析二、成长能力分析三、营运能力分析四、偿债能力分析第十七章中国煤炭市场投资机会分析及策略建议第一节、中国煤炭工业投资特性分析一、周期性二、成长性三、区域性四、季节性第二节、中国煤炭行业投资机遇分析一、产业结构调整二、淘汰落后产能三、清洁煤电进展四、煤电一体化机遇五、新能源开发成本高第三节、中国煤炭行业融资模式分析一、煤炭融资特点二、煤炭融资渠道三、新型融资模式四、煤炭融资难题五、融资风险防范第四节、中国煤炭工业投资风险预警一、政策风险二、市场风险三、经营风险四、环境风险第五节、中国煤炭行业投资策略建议一、投资定位策略二、投资重心西移三、投资结构策略四、煤企收缩战略五、延伸煤炭产业链第十八章境外煤炭市场投资机会分析及策略建议第一节、中国煤炭行业“走出去”机遇分析一、煤炭行业国际化水平提升二、煤炭行业拓展海外市场三、煤炭企业境外投资机遇四、煤炭境外投资渐趋成熟第二节、主要国家煤炭工业投资环境分析一、主要产煤国投资文化特征二、加拿大开发煤矿的一般步骤三、澳大利亚煤炭业的税收和租赁费四、越南积极寻找煤炭进口新市场五、投资印度煤炭行业的机会分析第三节、中国企业投资境外煤炭市场的方式一、购买产能二、合作开发三、境外收购第四节、境外煤炭市场投资风险预警一、市场风险二、金融风险三、管理风险四、社会风险第五节、境外煤炭市场投资策略建议一、规避政治风险二、了解目标国情三、规范投资行为四、完善管理机制五、包容文化差异第十九章煤炭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第一节、世界煤炭工业前景展望一、世界煤炭市场发展前景二、全球煤炭需求前景预测三、2030年世界煤炭需求预测第二节、中国煤炭市场发展预测一、中国煤炭市场前景展望二、未来将控制煤炭产量增速三、中国煤炭市场发展趋势第三节、2017-2021年中国煤炭开采与洗选业发展预测一、2017-2021年影响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发展因素分析二、2017-2021年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工业总产值预测三、2017-2021年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品销售收入预测四、2017-2021年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累计利润总额预测第四节、煤炭技术发展前景及趋势一、煤炭技术商业开发前景看好二、洁净煤技术将成发展趋势三、煤炭气化技术发展趋势四、煤炭技术两化融合趋势第二十章中国煤炭产业政策环境分析第一节、2014年中国煤炭行业政策动态一、《煤炭地质工作规定》实施二、推进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三、遏制超产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四、完善商品煤质量监管体制五、调控煤炭总量优化产业布局第二节、2014版《煤炭经营监管办法》解读一、《煤炭经营监管办法》全文二、修订稿与旧版《办法》对比三、最终稿与修订稿差异比较四、提倡有条件煤矿企业直销五、加强行业自律稳定煤价第三节、2015年中国煤炭行业政策动态一、煤炭深加工示范工程标定管理二、进一步促进煤炭工业科学发展三、持续淘汰煤炭行业落后产能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出台第四节、中国煤炭行业“十三五”政策导向一、煤炭开发利用规划导向二、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煤炭三、明确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第五节、相关政策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三、《煤炭产业政策》(修订稿)四、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五、煤矿充填开采工作指导意见▄公司简介中宏经略是一家专业的产业经济研究与产业战略咨询机构。
煤炭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技术应用与效益提升
![煤炭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技术应用与效益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4c81b33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5.png)
煤炭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技术应用与效益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渗透,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各业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发展方向。
作为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行业也逐渐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并开始推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以提升行业效益。
本文将重点探讨煤炭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技术应用与效益提升的现状和前景。
一、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1.1 机遇数字化转型为煤炭行业带来了诸多机遇。
首先,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煤炭资源的智能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智能化的监测和控制系统,可以实时了解矿井的生产状况,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损耗。
其次,数字化技术可以提高矿井的安全性。
通过感知、传输和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对煤矿工作环境、瓦斯浓度等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测和预警,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此外,数字化技术还可以提高矿井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1.2 挑战数字化转型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煤炭行业属于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需要面临技术落地的问题。
一方面,煤炭企业需要加强与技术供应商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煤炭业务与数字化技术的结合。
另一方面,煤炭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技术能力建设,提高员工的数字化技能水平。
其次,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的投入,煤炭企业需要面临投资风险的考验。
此外,数字化转型还需要面临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需要煤炭企业和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和监管。
二、智能化技术在煤炭行业的应用现状2.1 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煤炭行业。
矿井机器人可以代替工人进入矿井进行作业,可以实时监测矿井的工作环境、瓦斯浓度等指标,减少人身安全风险。
同时,机器人技术还可以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率,减少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2 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在煤炭行业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实时监测和分析矿井生产数据,帮助企业做出合理的决策。
通过对矿井数据的分析,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大数据分析还可以通过预测模型,提前预测煤炭的需求和价格走势,帮助企业做出准确的市场决策。
煤炭行业的技术趋势前沿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方向
![煤炭行业的技术趋势前沿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11fb17a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0.png)
煤炭行业的技术趋势前沿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方向煤炭作为一种传统的能源资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行业在技术领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本文将探讨煤炭行业的技术趋势以及前沿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方向。
一、煤炭行业的技术趋势1. 无烟煤技术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无烟煤技术成为煤炭行业的一项重要技术趋势。
无烟煤技术通过对煤炭进行洗选、提纯和加工等工艺,降低煤炭中的硫、灰等有害物质含量,减少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物排放。
2. 清洁煤炭利用技术清洁煤炭利用技术是煤炭行业的另一个重要技术趋势。
该技术主要包括煤炭气化、煤基液体燃料的生产和利用、煤基化学品的生产和利用等。
清洁煤炭利用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还可以实现煤炭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目标,推动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 高效燃煤技术高效燃煤技术是煤炭行业的一大技术趋势,旨在提高煤炭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该技术通过改进燃烧设备和燃烧工艺等手段,实现煤炭的高效燃烧,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污染物的排放。
二、前沿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方向1. 煤炭清洁化利用技术煤炭清洁化利用技术是未来煤炭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该技术主要包括煤气化、煤液化和煤直接液化等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合成油和化工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煤炭的资源化利用。
2. 煤炭电气化技术煤炭电气化技术是煤炭行业的另一前沿技术,通过将煤炭转化为电能,实现清洁能源的利用。
煤炭电气化技术包括煤炭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煤炭燃料电池发电等技术,可以提高煤炭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煤炭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针对煤炭行业产生的大量废弃物,煤炭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煤炭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建材、化肥和新型材料等产品,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4. 煤炭绿色采矿技术煤炭行业的绿色采矿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煤矿开采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煤矿开采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d86c9ad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4.png)
绿色开采将得到更广泛应用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开采技术将得到更广泛 的应用,促进矿山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个性化开采技术将崭露头 角
针对不同矿山的开采条件和需求,个性化开 采技术将崭露头角,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 和降低能耗。
05
煤矿开采技术未来展望
技术发展方向
1 2
智能化开采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自动化技术 ,实现煤矿开采的智能化和远程控制,提高开采 效率和安全性。
煤矿开采技术的 现状与发展趋势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1
目录
• 煤矿开采技术现状 • 煤矿开采技术发展趋势 • 煤矿开采技术面临的挑战与解决
方案 • 煤矿开采技术创新与案例分析 • 煤矿开采技术未来展望
01
煤矿开采技术现状
露天开采技术
露天开采技术是指将煤层上方的岩层剥离,然后采出煤炭的过程。这种技术具有 开采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对环境破坏较大的问题。
产效率30%。
内蒙古某煤矿采用智能 开采技术,通过大数据 分析优化采掘计划,提 高了资源利用率20%。
陕西某煤矿采用绿色开 采技术,实现了废水、 废气和固体废物的零排 放,成为绿色矿山典范
。
创新技术发展前景
智能化、自动化程度将进 一步提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矿开采将更加依赖 智能化、自动化技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和安全性。
绿色开采技术包括煤矸石处理、矿井 水处理、瓦斯利用等技术的应用,能 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实现 资源的有效利用。
无人化开采
无人化开采技术是指通过应用自动化、远程控 制等技术手段,实现煤矿开采的无人化和远程 控制。
无人化开采技术包括自动化采煤、远程控制等 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够提高采煤的安全性和效 率,同时减少人力成本和事故风险。
2021煤炭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1煤炭行业发展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1a9bd327f1922791788e89b.png)
2021煤炭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第一章行业概况煤炭是指植物有机质伴随地球地壳运动,经堆积、沉积、压实等过程,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缓慢碳化反应所形成的黑色或棕黑色具有可燃性矿石,其主要成分为碳、氢、氧、氮、硫等。
煤炭是冶金、煤炭、医药、建材等领域主要原材料,是供热、发电等领域主要燃料。
煤炭行业指从事煤炭开采、洗选、分级生产活动的行业。
国内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山西、内蒙等地煤炭产量对全国煤炭总供给的影响很大。
根据2009版《中国煤炭分类》1国际标准(GB/T5751-2009),煤炭分类主要依据煤化程度及煤工艺性能,主要参考的指标分别为挥发分(Vdaf)和粘结指数(G),根据煤炭挥发分的高低,将煤炭分为无烟煤、烟煤和褐煤,其中无烟煤挥发分最低;其次根据煤炭挥发分和粘结指数等指标,将烟煤划分为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中黏煤、弱黏煤、不黏煤和长焰煤,粘结指数较高的种类可以用作炼焦煤。
煤炭主要应用于电力、钢铁、建材、煤炭四大行业,2019年,这四大行业耗煤量占比超过90%,其中,电力行业耗煤量占比接近60%。
图主要耗煤行业占比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千际投行Wind 图煤炭企业单位数和煤炭行业占GDP比重影响煤炭价格的核心因素则是供需关系,而影响煤炭供需关系的根本则是经济形势及相关政策。
具体来看,供给端方面,需关注煤炭产量是否稳定,供给是否过于宽松,同时需考虑煤炭进口量的变化;需求端方面,首先需关注煤企的主要下游行业(火电、钢铁、建材、煤炭)需求量,以及终端行业(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量。
图煤炭价格走势中国现为煤炭消费第一大国,中国因素对国际煤价走势起到了根本性的影响。
图2018年底全球煤炭储量分布截止2021年4月23日,煤炭板块沪深成分股个数为36,在近几年中呈稳定趋势。
企业总市值在近几年较为稳定,截止2021年4月23日,企业总市值为10023.1172亿元,企业员工总数达755920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我国煤炭科学技术发展现状与
展望(2021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我国煤炭科学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2021
版)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新理念、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渗透到煤炭科学技术领域,有力地促进了煤炭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我国政府提出的以煤为主体的能源发展战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引起了全社会对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高度关注,也将有效地促进我国煤炭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十五”期间,通过广大煤炭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奋勇攻关,自主创新,我国煤炭科学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积极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一是煤田地质勘探精度不断提高,快速建井技术及巷道掘进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应用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为核心的精细物探技术,结合其他的高精度、数字勘探技术的推广,在物探条件
适宜的矿区可以有效地控制落差5米左右的小断层和直径15米左右的陷落柱,极大地提高了井田的精细化勘探程度,为大型矿井设计提供了资源保障。
我国深井、厚冲积层条件下的矿井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采用钻井法、冻结法两种凿井工艺,基本解决了近600米厚松散冲积层的矿井建设难题,使该项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千米深井凿井技术和工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立井井筒施工速度达到每月232米以上,创造了世界纪录;煤巷、半煤岩巷掘进技术装备得到长足发展,研制成功了一系列高可靠性的半煤岩巷掘进机,配合巷道锚杆锚索支护新技术,显著地提高了巷道掘进施工的机械化水平,为加快我国现代化矿井建设速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是我国煤矿综采成套装备水平不断提高,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近几年来,我国自主研究开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具有电液控制功能的大采高强力液压支架,大运力重型刮板运输机及转载机,大倾角、大运力胶带输送机,可为开采煤层厚度5米左右、配套能力每小时2500吨、年生产能力
600万吨的综采工作面提供成套装备及开采工艺,可在比较复杂的开采条件下实现高产高效。
到2005年底,全国符合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条件的煤矿共有197个,产煤6.35亿吨,人均工效达到17.5吨,百万吨死亡率为0.04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接近或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三是煤矿瓦斯、火灾灾害治理技术不断改进,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在瓦斯防治中全面落实“先抽后采、监侧监控、以风定产”的“十二字方针”,研究成功了地面抽放、本煤层抽放、邻近煤层抽放、采空区抽放等瓦斯抽放技术与装备,目前90%以上的高瓦斯煤矿开展了瓦斯抽放工作,年抽放量达到20多亿立方米,其中40%被用于瓦斯发电或作为民用燃料。
基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全矿井安全监测系统和远程集中监控系统被普遍推广应用,在煤矿瓦斯事故监控和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开发了地音监测仪、微震监侧系统以及电磁辐射装置,用于预测矿井动力灾害,使不发生动力灾害的区域预报准确率达到100%,可能发生动力灾害区域的预报准确率达到80%以上。
同时矿区
火灾隐患识别及控制新技术研究也取得了突破,使矿井火区的早期预报、注浆灭火技术日趋成熟,并广泛推广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由于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推广,使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逐渐趋于好转,“十五”期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等指标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
四是我国的洁净煤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煤炭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技术加快发展。
煤炭的洗选加工是洁净煤技术的源头,经过十几年的攻关,我国的重介选煤技术取得积极进展,以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旋流器为核心设备的成套选煤技术和装备已在全国广泛推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传统洗煤工艺的升级和改造。
同时浮选技术也日趋完善,双流态微泡浮选、细料煤浮选柱分选工艺、表面改质浮选工艺等创新技术也已被广泛推广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精煤回收率和浮选效果。
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煤炭洗选技术装备可以满足年产500万吨大型选煤厂建设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煤炭开采过程中伴生资源利用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示采用地面和井下相结合的煤层气开采利用技
术、煤砰石发电技术、土地复垦技术以及洁净开采技术、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使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煤炭资源综合加工转化利用方面,煤炭的洁净燃烧技术、煤炭气化液化技术以及煤化工技术等已经从工业试验研究阶段,逐步向工业化万产业化阶段发展。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完成了铁基催化、钻基催化剂合成生产汽油技术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煤炭直接液化工艺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项目近期有望投产。
在煤化工研究方面,60万吨甲醇、10万吨二甲醚生产线已经建成投产,煤炭加工转化技术近期可望取得重大突破。
由于我国煤层赋存条件极其复杂,井工开采比例大,中小型矿井数量巨大,导致了我国煤炭开采技术呈多层次复杂结构,我国煤矿整体技术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还相当落后,煤炭资源洁净开发利用研究起步晚,技术不够成熟,由于大量煤炭直接燃烧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还相当严重。
要解决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必须全面提升煤炭工业的
整体科学技术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
煤炭工业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决依靠科技进步。
今后我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发展目标,要紧紧围绕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技术、煤矿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煤炭综合加工利用技术以及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等领域,开展综合攻关,重点突破,强化创新,引领发展,实现绿色开采,发展循环经济,使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技术水平有所突破,“十一五”末使科技对全行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达到40%以上。
在资源勘探及矿井建设技术领域,要重点研究开发高精度、高分辨率和高可靠性的地质勘探技术装备,提高地质结构的勘探精度,为我国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和复杂地层条件下的资源开采提供可靠的地质保障。
同时开展我国中东部地区深部煤层资源赋存规律和探测与开采技术的研究,开展深部高效找矿和快速勘探技术研究,研究和解决600米以上深厚冲积层下凿井技术理论和技术难题,为我国
深部煤炭资源高效、安全开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
在煤炭资源开采技术领域,利用现代加工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和工况监控技术,研究开发大功率、高可靠性的采煤装备,使井工开采工作面生产能力达到每年1000万吨以上,大型露天矿生产能力达到每年2000万吨以上,同时使薄煤层开采技术和短壁开采装备水平有突破性提高,使采煤装备更适合于我国各类复杂煤层的开采条件,全面提升我国采煤技术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
在煤矿安全技术研究开发领域,重点是开展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理论体系研究,研究预防重特大事故的治本之策。
首先要开展煤矿瓦斯与煤尘爆炸机理与传播规律研究,进一步摸清瓦斯与煤尘爆炸的发生机理及演化过程。
其次要开展瓦斯高效抽放技术装备的攻关研究,使松软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的抽放以及地面、井下相结合的抽放技术装备取得突破性进展。
再次要重点开发研究实时性强、智能化程度高、处理能力强立可靠性强的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装置,对井下的瓦斯、煤尘、火灾等灾害进行适时有效的监控。
与此同时,要开展各种地层条件下的水害防治技术、冲击地压防治
技术和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的攻关研究,制定矿井灾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全面提升矿井的综合安全保障能力。
在煤炭洁净利用和转化技术领域,要深人研究高硫煤、难选煤脱硫降灰基础理论,以简化实用工艺系统,实现高硫高灰谋炭的高精度分选,使我国煤炭洗选加工的精度和效率居世界领先水平。
在煤炭加工转化方面,重点攻关煤炭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技术,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液化技术,并逐步为煤炭液化实现产业化提供技术保障。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