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人格(精)
中国人的人格特征

《咱中国人的人格特征》嘿,咱今天就来聊聊中国人的人格特征。
咱中国人啊,那叫一个勤劳。
你看那些农民伯伯,天不亮就下地干活,不管风吹日晒,就为了有个好收成。
还有那些工人叔叔,在工厂里忙忙碌碌,生产出各种各样的好东西。
咱中国人就是闲不住,总想着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中国人还特别善良。
要是谁有个难处,大家都会伸出援手。
记得有一次在大街上,看到一个老人摔倒了,好多人都跑过去帮忙。
这就是咱中国人的善良,见不得别人受苦。
而且啊,咱中国人很孝顺。
不管走到哪儿,心里都惦记着家里的老人。
逢年过节,都要回家看看,给老人买好吃的,陪他们说说话。
这孝顺可是咱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咱中国人也很团结。
遇到大事儿的时候,大家齐心协力,共同面对。
就像那次地震,全国各地的人都来帮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这就是团结的力量。
总之,咱中国人的人格特征那可多了去了,勤劳、善良、孝顺、团结,这些都是咱中国人的闪光点。
咱得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再谈中国人的人格特征》嗨呀,咱接着唠唠中国人的人格特征。
咱中国人特别能吃苦。
以前条件不好的时候,啥苦都能吃。
为了建设国家,不怕累不怕难。
修铁路、盖大楼,都是靠着咱中国人的吃苦精神干出来的。
中国人还很谦虚。
有了成绩也不骄傲,总是说还有进步的空间。
不像有的人,有点成绩就尾巴翘上天了。
咱中国人知道谦虚使人进步,所以一直都很努力。
而且啊,咱中国人很有韧性。
遇到困难不退缩,越挫越勇。
不管多大的难关,都能咬着牙挺过去。
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
咱中国人也很重情义。
朋友之间那感情可深了,有事儿一句话,绝对帮忙。
对家人更是不用说,满满的都是爱。
总之,咱中国人的人格特征真的很让人佩服。
咱要把这些好品质一直传承下去,让咱中国人越来越棒。
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和特征

• 4、道家文化的人生态度
• (三)佛教思想及理想人格 • 1、空 • 2、诸行无常 • 3、诸法无我 • 4、一切皆苦 • 5、戒律 • 6、禅定 • 7、般若 • 8、涅槃
烦恼就是烦扰恼乱众生身心,使之迷惑、苦恼、不得寂 静的作用,是一切众生的痛苦的直接根源、生死轮回的 原因。 在五位法中,烦恼属于心所法,共有六种: 1、贪,2、瞋,3、慢,4、疑,5、痴,6、恶见.
SL1 利他:友好和关注他人的特点。
对人宽容、友好和顾及他人;或
辑任性无为。
• 马祖道一言: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
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 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 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经云:非凡夫行,非 圣贤行,是菩萨行。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 尽是道。
• 3、领悟疗法——禅修
• 谁来悟?觉悟什么?如何觉悟? • 《菩提本无树》歌词 •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 我心非我心 他心皆我心 • 我执非我执 空望天下事 • 空了何时空 心念有种种 • 忘了何时忘 佛也念众生 • 明月当头照 苦乐入禅中 • 生性当自悟 阴缺何时休 • ——我们从中悟了什么?
第八讲 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和特征 ——中西人格差异
问题
• 1、中国人是谁?中国人什么样的人? • 2、传统的中国人与现代中国人的异同在哪
里?
• 3、中国人与西方人有何不同,为什么出现
人格差异?
• 4、如何研究中国人的人格? • 5、人格研究的本土化和现代化、实践意义
的出路和方法?
内容提要
• 一、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与传统人格 • 二、中国人的现实人格结构 • 三、西方人的人格结构及与中国人的比较 • 四、中国人的人格现代化问题
心理学中的人格类型分析

心理学中的人格类型分析人格是指个体在行为、情感和认知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和模式。
心理学中,人格类型分析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它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
本文将从中国人的思维角度出发,探讨心理学中的人格类型分析。
一、中国人的人格类型——内敛与外向中国人的人格类型常常被描述为内敛和含蓄。
这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所致。
在中国,人们普遍注重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强调个体的自我约束和内省。
因此,中国人往往表现出内敛、沉稳和谦逊的特点。
然而,中国人也具有外向的一面。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社交活动丰富的国家。
中国人注重人际关系,善于沟通和合作。
在社交场合中,中国人常常表现出友善、热情和开放的特点。
二、中国人的人格类型——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国是一个集体主义的社会,强调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在中国文化中,家庭、亲情和社会责任被视为至高无上的价值。
因此,中国人通常表现出顾全大局、服从集体的特点。
然而,中国人也具有个人主义的一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个体的自由和个人权利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现代中国的年轻一代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和实现。
因此,中国人同时也表现出追求个人利益、追求自我价值的特点。
三、中国人的人格类型——稳定与变化中国人的人格类型也体现了稳定和变化的特点。
中国文化强调传统和稳定,尊重长辈和权威。
因此,中国人往往表现出保守、谨慎和稳定的特点。
然而,中国也是一个快速发展和变革的国家。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人格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现代中国的年轻一代更加开放、自由和创新。
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表现出积极、乐观和开放的特点。
四、心理学中的人格类型分析对中国人的启示心理学中的人格类型分析对中国人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了解自己的人格类型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分析自己的人格特点,中国人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其次,了解他人的人格类型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
中国是一个社交活跃的国家,人际关系对个人的发展和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十章中国人的国民性格

节俭
勤劳
❖ 讲究礼节
缺乏时间观念 忽视精确
❖ 天性误解
拐弯抹角
柔顺固执
❖ 心智混乱
麻木不仁
缺乏公共精神
❖ 守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忍耐
知足常乐
❖ 孝心
仁慈行善
缺乏同情心
Company Logo
三、我国国民性格的分析
❖梁启超
❖ 崇实际 ❖ 贵人事 ❖ 重阶级 ❖ 喜保守 ❖ 畏天命 ❖ 贵自强
主力行 明政法 重经验 主勉强 言排外
因循守旧
Company Logo
三、我国国民性格的分析
❖柏杨 《丑陋的中国人》 ❖ 脏乱吵 ❖ 窝里斗 ❖ 心胸狭窄 ❖ 见识少
Company Logo
三、我国国民性格的分析
❖ 本土化研究(杨国枢、杨中芳等) ❖ 他们对面子、孝道、报、缘、忍、差序格局、家
族主义等中国或东方社会特有的心理与行为现象 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如杨国枢提出中国人的社会 取向(与西方人的个人取向相对)的人格特征,表 现为顺从他人、不得罪他人、符合社会期望并受 他人意见的左右。
内容
1. 国民性格概念 2. 国民性格的形成 3. 我国国民性格的分析 4. 从价值取向分析我国国民性格形成
原因
Company Logo
一、国民性格概念
❖国民性格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绝大多 数人在思想、情操及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 某种固定形态。
Company Logo
一、国民性格概念
❖国民性格具备的条件: ❖一致性:全体国民或绝大多数国民均对事
Company Logo
(二)重视功名
❖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 士为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第十四章 中国人的人格

君子: 仁、义、礼、智、信;
三德具备(仁、智、勇)。
道家的文化思想
道教是中国本土最重要的宗教。 老子的“道”具有三大内涵:第一,道是“无”与 “有”的统一;第二,“道”作为万物本质和总规 律是“恒”与“变”的统一;第三,“道”是“无 为”与“自化”的统一。
庄子的思想与老子一脉相承,仍以“道”为哲学体 系的最高范畴。道是庄子抽象出来的一个无所不有、 无所不能、没有意志、无法感知的天地万物的本原。
道家的理想人格
道家的理想人格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一直处于不断的调整变化 之中。 道家理想人格总的倾向是: 顺任自然 长生久视 修性养生 超越逍遥 (内倾思维、养生得道、抱朴守拙) 君子: 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超然于世之外,精神上自 由独立的隐土,即道家式人格
儒道互补在人格上的体现
儒道互补体现在人格精神的高度熔铸上。 儒家的积极进取与道家的自然无为 儒家道德履践与道家精神超越 儒家的尚刚主动与道家的贵柔主静
天命观在民间——作用
个人日常生活的控制点。如结婚、盖房要择良辰择吉日, 农作物收成要占卦问卜。
道德评判的标准。民间有苍天有眼,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的说法。 个体归因的根据。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人算不如天 算,意外收获要谢天谢地,飞来横祸而幸免于难就是吉人 天助。经常做命运的归因是中国人的一种独特归因方式。 宗教缺失的替代品。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缺乏一种统一人心 理的宗教,宗教观念的缺失使人倾向于心理对天的焦虑与 恐惧,因此形成一种“多神崇拜”的心理,见佛就拜,见 庙就进。这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对未来不可知的恐惧,也 是一种畏天命的心理与外在表现形式。
“天命”,本义是指上天的命令,以及上天主宰之 下人的命运。
“天”一方面是宇宙万物的统一性和创生性,是一 切变化的根源,是无意志的,是天道、天理。另一 方面天是宇宙万物的支配者和主宰者,是无所不为 的力量,是有意志的,是宗教意识中的人格神。
中国人的人格特点善良

探究中国人的情绪性人格特点,可以发现其形成原因多元且复杂。文化背景是 中国人情绪性人格特点的重要根源之一。儒家文化强调中庸、和谐,“以和为 贵”的观念代代相传,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性格。此外,长期受到集体主义价 值观的影响,中国人重视群体利益,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这也是情绪 性人格特点的重要因素之一。
2、耐心:中国人在处理问题时通常具有很大的耐心。在面对困难时,他们愿 意坚持不懈地去努力解决问题。这种耐心让中国在长期发展中始终保持稳定, 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品质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复 杂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3、坚韧:中国人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表现出强烈的坚韧精神。这种品质使得 中国人民在逆境中能够顽强拼搏、勇往直前。在现代社会中,坚韧的品质对于 应对生活压力、保持心理健康以及取得个人成就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综上所述,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与行事风格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勤劳刻苦、 智慧过人、坚忍不拔以及团结协作等特点为他们树立了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价值 观;而含蓄内敛、注重人际关系以及对家庭的高度重视则使他们在处理实际问 题时能够更加谨慎、灵活地将个人和家庭、集体的利益结合起来,达到共赢的 效果。
在当今社会,理解和应用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与行事风格对于不同领域的外国人 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了解和尊重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与中国 人合作共事,从而取得更多的成功。这些特点和风格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于推动全球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五、总结
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中国以其善良的人格特点展现出了强大的民 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这种善良的特质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也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通过了解和分析中国人善良的特点及原因,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伟大民族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并为现代社会的发展 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这种善良的品 质,努力为个人和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大七心理测评(QZPS)中国人人格量表

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王登峰 崔红(2004) 编制)下面是若干描述人们性格的句子,其中有些句子比较符合您自己的性格,有些则比较不符合。
填答时请您看清楚每个句子,然后圈出一个数字,以代表该句子的内容与您自己的性格相符合的程度。
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其独特性,所以答案是没什么对错的,只要照实作答就可以了。
非常感谢您的合作。
非比难比非常较 以较 常不不符符确符符合合定合合1.在社交场合,我总是显得不够自然。
-------------------------123452.我有话就说,从来憋不住。
------------------------------------123453.在集体活动中,我总表现得很活跃。
------------------------------------------123454.我是个表里如一的人。
-----------------------------------------123455.我做事总是坚持原则。
-------------------------------------123456.我容易被影片的情节感动。
---------------------------------123457.我是个心直口快的人。
--------------------------------------123458.在社交场合,我常常感到很拘束。
-----------------------------123459.初次见面时,常是我主动与对方沟通。
--------------------------1234510.我能言行一致。
-------------------------------------------1234511.我不会因成绩而沾沾自喜。
-----------------------------------1234512.我喜欢憧憬未来。
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与

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与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与QZPS-SF)的常模Ξ王登峰1,崔 红2(1.北京大学 心理学系,北京100871;2.解放军总医院 医学心理科,北京100853)摘 要:该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与QZPS-SF)的常模,明确每一个因素的含义,为QZPS的应用做好准备。
5000余名年龄在16~55岁之间的被试构成了常模群体,将被试分为青年组(16~25岁)、青壮年组(26~40岁)和中年组(41~55岁)后,比较了不同年龄、性别被试的人格特点。
关键词: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中国人人格七因素量表(QZPS-SF);常模;年龄;性别中国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04)04-0043-091 引言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与中国人人格七因素量表(QZPS-SF)[1~3]的建立为系统研究中国人的人格特点提供了有效的测量工具。
由于从人格结构的确认[4~5]到项目的编写和筛选[2,6]都遵循了严格、科学的程序,从而保证了QZPS的构想效度和内容效度。
根据QZPS的测量结果,已经从理论上分析了中西方人格结构的异同[7~8],并比较了精神分裂症、药物依赖以及罪犯与正常人人格特点的差异[2]。
然而,QZPS的广泛应用尚需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建立广泛、稳定的常模,为各项应用研究和理解个体的人格特点提供比较的基础。
其次,需要对每一个人格维度及其小因素的含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说明。
1.1 QZPS的项目构成与中国人人格维度的含义QZPS由180个项目构成,测量中国人人格的七个大因素,共18个小因素。
大因素和小因素的命名是根据词汇学研究的结果以及项目内容共同决定的。
表1列出了QZPS的各个因素及其所包含的项目数。
与西方人格研究中的主流观点,即人格的“大五”因素模型有显著的差异[7~8],如NE O PI-R测量的是人格的五个维度、30个层面[9~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力组织 情感体验 态度
二、人格研究的主要问题
1. 2. 3. 4.
人格结构问题 人格动力问题 人格发展问题 人格改变问题
三、西方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
1. 2. 3. 4.
特质理论 类型理论 心理动力学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
特质理论
1936年Gordon Willard Allport与Odbert合作 率先从英语词典和俚语中查出了几乎所有描述 人格的词汇大约18 000个,有充分理由推想其 中必定囊括了描述人格美丑特质的所有词汇。 采用语词分析方法提出五因素模型(five-factor model,简称FFM),即Extraversion、 Agreeableness、Conscientiousness、 Neuroticism、Openness。
才干 勤俭 志趣 人际关系 外在表现 善恶 个人风格
精明干练 - 愚钝懦弱 勤俭恒毅 - 懒散放纵 淡泊诚信 - 功利虚荣 温顺随和 - 暴躁倔强 外向活跃 - 内向沉静 善良仁慈 - 狡诈卑鄙 豪迈粗犷 - 计较自私
六、中西方人格的比较分析
I. II. III.
中西方人格的共性 西方人特有的人格特质 中国人特有的人格特质
A. 中国人的人格特质——善恶
a. b.
文化根源—性善论 具体表现: a)道德评价:“好人”与“坏人” b)通过“做人”成为人
关于做人的拓展性思考
‘做人’的含义就包括道德完善的理想追求和 社会适应的现实运作两个基本方面。做人的关 键在于如何使两者恰当地统一起来。中国人做 人的特色就体现在这二者的合与分之中 。 ——王小章.中国社会心理学[M]浙江大学出版 社,2008,pp51-52.
五、中国心理学家对中国人格的研究
1. 2. 3.
燕国材——五因素人格理论 张建新——六因素人格理论 王登峰——七因素人格理论
燕国材教授
燕国材
燕国材,教授。湖南省桃源县人。1954年毕业 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同年去上海师范大学 任教至今。曾任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主任, 上海市第七、八届政协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常 务理事,《心理科学》的主编。现任全国非智 力因素研究会会长。长于中国心理学史、教育 心理学、理论心理学与教育理论研究。与几位 学者一起创建中国心理学史与中国教育心理学 两门新学科;在国内首次提出非智力因素概念 及其理论;是素质教育的积极倡导者。
五因素人格理论
1. 2. 3. 4. 5.
仁——爱人、爱物、爱己、愉快、宽恕 义——公正、严禁、合理性、助人、舍生取义 礼——礼貌、克己、遵纪守法、情绪的稳定性 智——精明、干练、冷静、独立思考、灵活性 信——自信、信人、守信、忠诚老实、负责
中国科学院张建新教授
六因素人格理论
1. 2. 3. 4. 5.
中国人的人格
一、人格的含义
人格“personality”源于古希腊语
“persona”,本意“面具、脸谱”
两层意思:
a.
个人在人生舞台上
表现出的各种言行
b.
面具背后的真实
的“自我”
Allport 对人格的界定
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独特的顺应环境的那些心 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
人格的实质
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 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四、后现代心理学思潮与中国本土心理学 的兴起
后现代心理学作为一种心理学思潮,它的反文 化中心主义、反科学实在论和反个体主义的思 想颠覆了西方心理学的话语霸权,瓦解了工具 理性的唯一标准,它为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奠 定了哲学基础,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中国本土 心理学的兴起,使中国心理学的研究从西化转 向了本土化的自觉,从实证主义转向了本土性 契合,从模仿复制走向了原始性创新。
差序格局示意图
差序格局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① ② ③ ④ ⑤
自我主义 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关系 差序格局与法律 差序格局与差序人格 差序格局与腐败行为
面子
“面子是一把可以打开中国人许多重要特征之 锁的钥匙” ——[美]亚瑟·亨·斯密斯,陈新峰译.中国人 的德行[M]金城出版社,2008,pp64. “但“面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不想还好, 一想可就觉得糊涂。它像是很有好几种的,每 一种身份,就是一种‘面子’,也就是所谓 ‘脸’。” ——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M]人民文学出 版社,1973,pp631,128-130.
类型理论
A.
B.
内倾型:心理内倾、沉思寡言、情感深 沉、富于幻想、办事谨慎、反映缓慢、 顺应困难、性情孤僻、不好交际、处理 问题不果断,敢于自我评价。 外倾型:心理外倾、开朗活泼、兴趣广 泛、感情易露、决策果断、独立性强、 不拘小节、喜欢交际、比较轻率,缺乏 自我批评勇气。
心理动力学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
6.
情绪稳定性 认真负责性 宜人性 外向-内向性 人际关系性 开放性
六因素人格理论的基本观点
1. 2.
3.
人际关系性是中国人区别与西方人的特质 现代化程度越高,开放性越强,人际关系性 越弱 现代化程度越低,开放性越弱,人际关系性 越强
王登峰教授
七因素人格理论
1. 2. 3. 4. 5.
6.
7.
做人的困惑
1. 2. 3.
内外评价标准之间的不一致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脱节 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失衡 各种关系之间难以处理
4.
B. 中国人的人格特质——人际关系
a.
文化根源:差序格局
具体表现:面子与人情
b.
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一词是费孝通老先生提出的,他 打了个比方,西根成一把,几 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条理清楚,成团体状 态;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 是一种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 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这就像把一块石头扔到 湖水里,以这个石头(个人)为中心点,在四 周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波纹的远近可以标示 社会关系的亲疏。
I.
a.
中西方人格的共同特质
情绪的稳定性
内倾-外倾性
b.
II.
与中国人相比,西方人特有的人格特质
开放性: 富于想象VS务实,寻求变化VS遵守惯例, 自主VS顺从。具有好奇、兴趣广泛、有 创造力、有创新性、富于想象、非传统 的特征。
III.
A. B. C.
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特有的人格特质
善恶 人际关系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