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 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尼采《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谈对高等教育的看法

刘诗媛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尼采14岁时,进入普夫达中学,这个学校课程都是古典的,训练很严格,出了很多伟人,如诗人和剧作家诺瓦利斯,语言学家和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Schlegel,以及康德的继承者、伟大的先验主义和道德哲学的代表费希特。1864年,尼采进入波恩大学攻读神学和古典语言学,1869年2月,年仅24岁的尼采被聘为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教授。《论我们机构的未来这本书》其实就是尼采先生于1872年1月至3月在巴塞尔大学所做的五篇演讲的文字版。

在这本书中,尼采以旁观者自居,通过第三人称的方式讲述了一场哲人和其学生间对教育深刻的讨论,但其实了解尼采自身的教育背景过后,读者不难发现,那个刻薄冷静不时激动的哲学家其实就是尼采对自己的一种书写,而老哲学家和年轻学生之间的关于真正教育的种种唇枪舌剑其实更可以看作尼采自己内心激荡着的思想斗争。关于教育何为,尼采属于逆流而上的孤舟,在时代的浪潮里,他选择了发出不同的声音,一如他其他所有特立独行的行为。而笔者的任务并不在于挖掘尼采独特的一生,而是在于通过尼采所作的这五篇演讲,对当今中国社会的教育现状,做一些比较和探讨,希望能借此得到一些启迪。

现下中国的教育现状,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年后同时也是教育改革激荡三十年后的一种结果,当然现在这种教育改革仍在不断激荡中。“激荡”这个词在这里完完全全是一个中性词,只代表客观。高等教育的改革过程最为引人注目,动荡年代过后,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于是高考恢复了。而一小部分人接受了知识的武装过后,时代要求大部分人也要接受高等教育,于是大学不断的扩招中。而大学专业也逐渐细化,以前的大类学科被拆分为几个小专业,每个小专业都企图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创造最高的学术成就,而非专业的知识则成为了可有可无被逐渐弱化的部分。高职教育被国家极力推广,大量农村学生涌入城市学习职业技术,希望以此得到在城市扎根的契机。而在中国所有高等教育的改革中,国家都是其背后的指挥官,是大部分教育改革目标的最终指向,这与尼采书中所写当时德国的现代教育的情况十分相似——“我必须区分两种主要倾向,──两种支配着我们教育机构现状的潮流,他们表面上相反,但都具腐蚀作用,从他们的结果看终于合流:第一种是尽量扩大和普及教育的冲动,第二种是缩小和削弱教育本身内涵的冲动。基于各种理由,应该把教育送往最广泛的阶层——这是第一种倾向的主张。相反,第二种倾向则要求教育放弃其最崇高最高贵的使命,屈尊为其他某种生活形态服务,例如为国家服务。”

而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教育的普及也带给了我们对于教育的全新认识。好好读书吧,读个好大学吧,找个好工作吧,多赚钱吧,然后你就幸福的过日子了。笔者相信现在大多数学

生多多少少都被灌输过这样的意识,仿佛教育不再与那永恒的愉悦挂钩了。小学文凭都靠捡破烂开奥迪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还能不努力赚钱吗?社会给我们这样一种错觉。“在这里,利益——更确切地说,收入,尽量多赚钱——成了教育的目的和目标。按照这一倾向,教育似乎被定义成了一种眼力,一个人凭借它可以‘出人头地’,可以识别一切容易赚到钱的捷径,可以掌握人际交往和国民间交往的一切手段”,对于一部分现代中国人来说,高考考到令人满意的分数后,上大学的开始不过就是参考各大新闻媒体对于专业就业形势的评估,在一堆不好找工作的专业里挑个最好找工作的专业而已,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无关,更与自己对该专业的了解无关,当然什么自身素质的提高,精神的不断修炼更不必提。笔者也是一个工科生,从来都认为自己接受的不过是名气更响的职业教育罢了,所接受的被称作“教育”的最终指向,都是在于如何找一个好工作以及如何更好地符合国家的标尺罢了!可是所有的人都努力成为国家的人才的同时,国家却不能提供足够的工作机会给这些“国家人才”。许多人找不到工作,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事实上所有人都具有一模一样的价值的时候,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呢?时代的浮躁气息早已荼毒了我们的大学校园了,而最可怜的则是戴着防毒面具的少部分有意识者却被人耻笑,视为异类。

就笔者的课程设置来说,基本上只学与工程类相关的课程,从基础到专业课,杂而不精是一个特色,许多课要等到研究生阶段才会深入。而非本专业课程,如英语、计算机类,都是要为靠一些国家颁发的证书而做准备的课程,属于国家要求,其余的则数思想政治教育,毛概马原一类,所占时间最少的则反而是人文素质教育,一学期只能修一门课,不得多选。从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政治觉悟高于人文素质,专业能力大于人性培养。几乎不学习任何艺术类课程,绝大部分学生对自然的认识几乎为零,学习了那么多科学巨匠发现的自然原理,却不能认识一种大学校园中栽植的自然植物,岂非可笑。

对于教育的要求,尼采的观点或许可以用两个字来代表——古典,这与尼采的教育背景有十分紧密的关系,严格的基础训练,遵循古人的方式生活学习思考,企图达到古人的精神高度和成就,这是尼采中学时期接受的教育,也是尼采所推崇的一种教育方式。由于尼采接受的是人文教育,对于实用科学,在《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这本书中他谈的十分少,但我们也依旧可以在他对人文教育的看法中学习到一些有用的东西。比如,提供真正的实践指导,使学生习惯于严格地自我训练。现在中国大学的教育由于受到时代浮躁气息的影响,训练目的大都倾向于就业和单一化的学术科研,而不是培养出全面的人才,大多课程浅尝辄止,老师讲不深入,学生听不到位,到头来学到的只是“职业技术”。

依照尼采先生的看法,教育理应是为真正的人才服务的,而只有能培养出“天才”的教育,才能被称作真正的教育。而现代新闻媒体的发展使得其似乎对教育有了颐指气使的资格。教育本应是严谨而艰苦的跋涉,而现在,在新闻媒体的“引导”下,交易就像是生产配件的模具,被规格化标准化了,教育的实质被缩小了。我们接受的教育程度仅限于国家要求的程度,高于国家要求的教育变成可有可无,诚如笔者前文所说,非专业要求即“不必要”。这样一来,也许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和博士生能达到社会和国家的要求,却远非“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