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记者采访提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会记者采访提问
亮点
1.接近基层,贴近生活,反应民情
来自基层(宁波记者站)的杜金明是浙江人大代表团的随团记者,更多接触到的是那些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们。

他们中间有农民、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基层的工作者,带来的议案都源自一线的生活,源自群众的梦想,因此也更加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盼。

全国两会期间,他们认真履行代表职责,认真履行着反映基层呼声的职责,一份份有质量、有见地的议案引人关注。

确实,只有通过一线鲜活的经验,才能够找到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2.为获采访机会,出奇招,想妙计,软磨硬泡,坚定执着,决不放弃
据昨日出版的《扬子晚报》报道,今年两会,一位记者为了能采访成功,堵在释永信房门口,软磨硬泡,最后说出“我佛慈悲,希望大师能帮忙完成任务”,释永信最终才接受了一次短暂采访。

记者用“我佛慈悲”换来一次采访机会,这个插曲很快在网上广为流传。

网友“锦瑟希音”感慨,“记者不容易啊,费尽心机取真经”。

网友“better_lin”则夸奖,“哈哈,记者功课做得很足了”。

另一位网友“函馆”表示不敢苟同,“大师明显是傲娇,如果是真心不想接受采访,早就用轻功飞走了”。

还有网友看见此招灵验,立马开始效仿。

3.敏感问题不再敏感,务实关注,不打官腔
这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是一种坦然接受监督的姿态,更是一种务实解决问题的姿态。

比如广泛关注的“三公消费”透明化的问题,今年很多委员提案要求应有时间表。

没过两天,第一张“时间表”有了: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全国人大预算委主任高强表示,将在今年6月报告的2010年中央财政决算中公开“三公支出”;还有此前代表委员广泛关注的“公车改革”,也在会中有了明确回应,“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对省部级官员有了提升职务后也不能换车、“车随人走”的新规。

意外
1.采访对象数目庞大,不确定性强,认错人,问错问题的现象成为笑料出现
3月5日,《华西都市报》记者陈诚在微博上发了一条两会花絮:“在人民大会堂门口,一个老头被记者逮着了,很多记者拥了上去,没有多少人认识他,互相打听:他是谁呀?有人回答:好像是谈高考的。

于是大家使劲问关于异地高考问题。

我的天呀,实际上他是高铁专家”。

这个花絮很快在网上流传开去,成为两会期间一个有趣的段子。

网友“周公1987”评论,“高铁专家不爱高铁爱高考啊”。

网友“黄梅s2011a”也忍俊不禁,“笑疯了……跑
两会的记者伤不起啊”。

事后有媒体证实,这个被记者当做高考专家采访的老头,实际上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7·23”温州动车事故调查专家组副组长王梦恕。

而那位问高考话题的记者,后来也被同行奚落———“你问高铁啊,你问什么异地高考!”
2.采访机会难得,问题设计不周,前期准备不充分,浪费了大好采访机会
在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出席的记者会上,某媒体一位男记者好不容易逮住了一个提问的机会。

问题的前半部分让人眼前一亮,后半部分却让人大跌眼镜。

“社保资金有一个保值增值的
问题,现在有一些社保资金进入保障房领域,我们知道保障房投资利润会比较低,想问一下,这方面有没有什么限制和措施?”
尹蔚民部长毫不留情。

“可能你的信息不大准确。

现在社保基金的投资有严格的规定,只有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在进行投资运营,地方各个省市只是做实个人账户,中央补助的资金也是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运营,在运营方面有一系列的严格规定。

你讲的进入保障房建设的资金可能是住房公积金那一块,那不是社会保险基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