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牵牛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施肥:
• 矮牵牛喜肥,亦耐贫瘠,如施肥过多过勤,易徒长而花少。 • 定植或翻盆换土时,可在培养土中加点骨粉或氮磷钾复合肥 作基肥。 • 幼苗期10天左右施一次淡薄的氮肥,蕾期花期不可再施氮肥, 否则易徒长倒伏。叶多花少,宜施氮磷钾复合肥15天左右1 次,每月向叶面喷一次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促其多孕蕾, 花多而艳丽。 • 冬季入室不施肥。
பைடு நூலகம்
繁殖
• 播种法: • 矮牵牛一般用播种法繁殖,春播者夏秋始花,秋播者冬春 始花。 • 播种适温20-25℃。播种期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同时要避 免土壤积水(尤其在炎热的夏季)。 • 因种粒细小,播种时可用细沙拌种,可不覆土或覆薄土, 播种后约经一周可发芽,待真叶发至4~5枚时、苗高2厘 米时移栽一次,真叶长至10枚以上时、苗高8厘米左右时 可定植,并摘心促其发分枝。以后再摘心两三次,使植株 低矮,分枝多、花也多。
应用
重要特征:病虫害较少,易于栽培。 1、地栽布置花坛、花槽配置、景点摆放。 2、盆植、盆栽吊植 3、重瓣品种作切花观赏。
花坛应用
盆栽
作垂盆植物
习性
性喜温暖,不耐寒,喜光,忌水涝 温度:最适宜的生长温度15℃~25℃,除盛夏高温 (34℃以上的中午需适当遮荫外,其余季节都要 多见阳光,且日照越充足,花越多。霜降前后移 入室内保持室温2℃以上。 光照:长日照花卉,短日照会抑制花芽,矮牵牛花 期长,在温度保持15-20℃条件下可四季开花, 如在自然条件下炎热夏季会有短暂的休眠,等到 气候凉爽时会再次开花。
产后处理
• 矮牵牛在运输过程中经常出现植物脱水、花朵脱落现象: • 原因之一:风吹。风吹易造成茎叶脱水、花朵吹裂,影响 盆花质量。 • 原因之二:乙烯。在上市前15天喷洒0.2~0.5毫摩尔 /升硫代硫酸银,可抑制盆栽植物产生乙烯,减少花朵脱 落。 • 原因之三:蒸腾失水。集装箱运输时,会产生花朵萎蔫, 在装箱前应盆内浇足水。
花单生,花冠漏斗状。大 花冠漏斗状,花径可大10 花、小花、单瓣、重瓣 厘米,花色有红、紫、蓝、 白等。 自4月至11月 6~10月
花期
形态特征
• 茎:矮牵牛茎直立,全株上下都有黏毛。株高20-25厘米, 株型紧凑,分枝能力强, • 叶:互生,嫩叶略对生,卵状,全缘,几无柄 • 花:多花,色彩鲜艳,大花。花单生于叶腋或顶生,花萼五 裂,花冠漏斗状,有的花瓣呈皱波状,花色繁多,有红、紫 红、粉红、橙红、紫、蓝、白及复色等。 • 花期:自然花期长(4~11月),冬季入室,如能保持15℃ 以上的室温,则全年开花,
矮牵牛
矮牵牛
• 茄科(Solanaceae) 、矮牵牛属(Petunia)的一年生或多年 生草本产卉,常做一二年生栽培。 • 矮牵牛原产南美洲阿根廷,因其植株低矮(20~40厘米), 花似牵牛而得名。 • 牵牛花则是旋花科、牵牛属的一年生缠绕性藤花。
牵牛花
矮牵牛
• 牵牛花常用作悬垂植物 或地表蔓性藤本。
• 矮牵牛常用作盆花栽培 或花境花坛中的一、二 年生花卉。
矮牵牛与牵牛花的区别
矮牵牛 科属 株型 茄科矮牵牛属 多年生草本花卉, 株高20~40厘米, 高性种、矮性种、丛生种、 匍匐种和直立种等。 叶卵形,全缘。 牵牛花 旋花科、牵牛属 一年生草质藤本, 茎高可达3米。
叶形 花型
叶近卵状心形, 常呈三浅裂。
• 扦插:
• 摘下来的枝头可作插穗扦插繁殖。 • 方法是先用筷子在土中打个洞,将插穗插入压实,置半因 荫处,常喷水保湿。 • 春秋季10~15天可生根,再过10~15天就可上盆定植。
管理
• 浇水适度防旱涝,肥多磷钾少用氮。 • 水: • 矮牵牛喜湿润,怕旱亦怕涝,春夏秋三季要常浇水,见盆土 干即浇,保持常稍偏湿润为好,但决不可渍水,过湿易烂根, 过干叶易黄。冬季盆土不干微润即可。 • 北方浇水时宜常在水中加点硫酸亚铁(500∶1),以防长期 用碱性水浇施,盆土碱化,叶黄生长不良。
矮牵牛的育种
• 1849年产生复瓣品种,1876年自然变异产生四倍体大花品种,1879 年培育小花及矮化品种。 • 1930年日本首次培育了F1代矮牵牛品种。矮牵牛具有明显的杂种优 势,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矮牵牛种子多为F1代种子。 • 黄善武(1998)用F1代杂种为试材采用60Coγ射线诱变、分离和单株 系选的方法选育自交系和雄性不育系,并获得了蓝紫、粉红、亮粉红 和深红等花色的矮牵牛一代杂种6个。 • 唐小敏和齐鸣(2001)用6个矮牵牛的自交系通过双列杂交进行矮牵 牛杂种优势研究,初步摸清矮牵牛杂种优势的一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