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第九章GIS产品输出及可视化资料

合集下载

MAPGIS图形显示输出及窗口操作

MAPGIS图形显示输出及窗口操作
和旋转不变性。
栅格模式
以栅格数据为基础,通过像素和网 格来表示地理要素,具有直观性和 高分辨率的特点。
混合模式
同时使用矢量模式和栅格模式,根 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式进行显示, 以兼顾地图的准确性和视觉效果。
显示比例尺
01
02
03
大比例尺
适用于详细表示地物细节, 如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
中比例尺
适用于表示地物分布和形 态,如地形图、交通图等。
后期处理
对输出的地图进行质量检查和 必要的后期处理,如剪裁、拼 接等,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03 MapGIS窗口操作
窗口类型
属性窗口
用于查看和编辑地图对象的属 性信息。
布局窗口
用于设置和查看地图的布局和 排版,如添加标题、图例、比 例尺等。
主窗口
用于显示地图内容,包括图层、 要素、标注等。
工具箱窗口
注记图层
用于标注地图要素的文本或符号,可以自定 义样式和位置。
栅格图层
由像素或网格组成的图层,常用于显示卫星 影像、遥感数据等。
拓扑图层
用于存储和编辑空间拓扑关系,如面与面之 间的相交、包含等关系。
图层叠加
透明叠加
允许不同图层之间相互显示,透明叠加有助于比 较不同图层之间的信息。
覆盖叠加
一个图层覆盖在另一个图层之上,覆盖层决定显 示效果。
标注内容
标注内容可以是文字、数字、图形等,用于标识地图 上的要素。
标注位置
标注可以设置在要素的上方、下方、左侧或右侧,也 可以设置在要素的中心点或任意位置。
字体和颜色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标注的字体、大小、颜色等属 性,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动态标注
动态标注介绍

第9章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评价

第9章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评价

树立面向用户的观念. 型和物理模型. 阶段,保证阶段任务完成,只有前一阶段完成之后,才 层一层地研制. 采用直观的工具刻划系统. 能开始下一阶段工作. 充分预料可能发生的变化. 每一阶段工作成果要成文.
这一方法最大缺点是用户对即将建 立的新系统没有直观的预见性.
第1 节
GIS设计方法
一,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瀑布模型)
树立结构化分析思想,充分运用"演示和讨论"方式, 尽量采用组件技术进行扩充,按照快速原型方法工作.
第2 节
GIS开发过程
GIS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开发周期较长, 涉及多个学术领域,包含内容十分广泛, 它分为系统调查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实施 系统运行和维护 四个大阶段,其中又分为若干个小阶段 它们相互衔接而又互相影响,整个过程形成 螺旋式上升的循环过程. 它是由用户需求调查开始的
总目标
实 现
计划,控制,决策
增 加
具体的初级功能
第1 节
GIS设计方法
三,快速原型方法
所谓"原型"是一个系统的工作模型,此模型强调系统的某些特定方面. 主要特点是: 开发人只在初步了解用户需求基础上构造一个应用模型系统,即原型 用户和开发人员在此基础上共同反复探讨和完善原型,直到用户满意 此方法自始至终,强调用户直接参加,不断进行评价原型,提出要求 因此可以尽早获得更完整,更确切的需求和设计 但是这一方法必须要有"原型". 采用原型模型的软件生存周期 原形范形
改 修 / 造 型 建 原
运行和 维护 分析定义 系统需求 生成 原型
原型化
系统 设计
用 听取 见 户意
运 户测 行 原 试 型

含原型化的 软件生存期

【GIS】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GIS】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信息的特点1)信息的客观性2)信息的适用性3)信息的传输性4)信息的共享性2、数据处理:即对数据进行收集、筛选、排序、归并、转换、存储、检索、计算,以及分析、模拟和预测等操作。

3、地理信息的特点:1)空间分布性2)具有多维结构的特征3)时序特征十分明显4、地理数据:是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5、地理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6、简述GIS的构成。

它的的基本功能有哪些?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空间数据库、应用模型、用户基本功: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变换、空间分析和统计、产品制作与显示、二次开发和编辑。

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1、矢量表示法:采用一个没有大小的点(坐标)来表达基本点元素。

2、栅格表示法:采用一个有固定大小的点(面元)来表达基本点元素。

3、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

1)属性特征:描述空间对象的特性,即是什么。

如对象的类别、等级、名称、数量等。

2)空间特征:描述空间对象的地理位置以及相互关系,又称几何特征和拓扑特征,前者用经纬度、坐标表示,后者用拓扑关系表示,如交通学院与电力学院相邻等。

3)时间特征:描述空间对象随时间的变化。

4、拓扑关系的类型1)拓扑邻接:相同拓扑元素之间的关系。

2)拓扑关联:不同拓扑元素之间的关系。

3)拓扑包含:同类但不同级元素之间的关系。

5、空间数据拓扑关系意义1)根据拓扑关系,不需要利用坐标或距离,可以确定一种地理实体相对于另一种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关系。

2)有利于空间要素的查询。

3)可以利用拓扑关系数据作为工具,重建地理实体。

6、建立如下图所示的拓扑关系的全显式表达。

(方向自己给定)弧段与结点关系表多边形与弧段关系表结点与弧段关系表弧段与多边形7、栅格数据单元值的确定方法有哪些?①中心点法:②面积占优法:③重要性法:④百分比法:8、如何确定合理的网格尺寸?为了逼近原始数据精度,除了采用这几种取值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缩小单个栅格单元的面积,增加栅格单元总数的方法。

GIS的输出与地图可视化

GIS的输出与地图可视化
数字数据: 存储在磁盘、磁带或光盘中的各种图形、图像或测量、统计数据。 格式多样化。
专题地图可根据专题属性进行显示和制图。主要方法有:
• 1、按分类码显示制图 • 可根据地物的分类码查询检索显示制图
分类码专题制图
• 2、按计算量测值显示制图 • 可根据地物的计算量测值显示制图。如计算的人 口密度、建筑密度等。
机并能立即使用的形式表示数据处理结果这样一种操作过程。
人们能理解的共同形式(有时叫做兼容输出)是地图、图形、表格 等;计算机兼容的形式是能读入其他计算机系统的磁盘、磁带等记录形
式,还包括某些通讯网、电话线、无线电话连接设施等电子传输形式。
GIS输出产品:
是指由系统处理、分析、可以直接提供研究、规划和决策人员使用
• pie chart
• bar/column chart
• stacked chart
第十二章 GIS的数据输出与地图可视化
• 12.1 GIS的输出 • 12.2 地图符号 • 12.3 专题信息表达 • 12.4 电子地图 • 12.5 空间信息可视化
• 12.6 计算机地图出版系统
1. 符号要简明、形状要图案化 2. 符号应有概括性和表现力
3. 符号应有独立性和逻辑系统性
4. 符号色彩要有象征性
5. 符号总体要有艺术性
第十二章 GIS的数据输出与地图可视化
• GIS的输出 • 地图符号
专题信息表达
• 电子地图
• 空间信息可视化
• 计算机地图出版系统
专题地图的基本特征:
• 只显示一种或几种与主题相关联的要素 • 内容更加广泛多样 • 不仅可以表示现象的现状分布,而且能表示现象 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规律 专题地图的构成: • 数学要素:坐标网、比例尺和地图定向等 • 专题要素:专题地图内容的主题

地理信息系统 第九章

地理信息系统 第九章

WebGIS的网络模式
GIS(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首先是网络建设,网 络在整个GIS项目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GIS应用与常规事务处理有很大不同,突出 表现在巨大的数据量、复杂的处理方式、 空间的分布性,以及对安全容错机制的要 求上 ,网络设计必须满足:
WebGIS的网络模式
网络性能高,传输速率快 GIS处理对象以图形图像为主,数据量大,非常规 类型。当用户较多时,网络传输繁重,容易造成 网络阻塞,因而要求有足够带宽和灵活的传送技 术。 Client/Server、Intranet结构 分布式数据处理GIS系统是一个有机组合的群体, 通过网络将地理上分散、具有自治功能的多个计 算机系统互联,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协同 工作。支持空间分布性、联机事务处理、多用户 并发操作,是GIS网络基本特征。
属性
C o m G IS 控 件 ( A c tiv e X 服 务 器 )
方法
集成开发环境 ( A c tiv e X 容 器 ) 与 其 他 COM 组 件
事件
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这一科学畅想是由美国副总统戈尔 提出的。他于1998年1月3日在美国加利福 尼亚科学中心发表了《数字地球:认识21 世纪的星球的方式》的讲演。他认为,应 构建一个数字地球,为信息高速公路提供 一种重要的信息“货源”。 数字地球并非一个孤立的科技项目或技术目 标,而是一项整体性的、导向性的战略思 想。
使分布式的多数据源的数据管理和合成更 易于实现。 平台独立性。 操作时,与服务器类型和操 作系统无关,与GIS软件无关。 大规模降低系统成本和减少重复劳动。客 户端不需要配备昂贵的专业GIS软件 ,数据 得到共享。 操作简单。
组件式GIS (ComGIS)
GIS技术的发展,在软件模式上经历了功能模块、 包式软件、核心式软件,从而发展到ComGIS和 WebGIS的过程。 组件式软件是新一代GIS的重要基础, ComGIS是面 向对象技术和组件式软件在GIS软件开发中的应 用。 COM是组件式对象模型(Component Object Model) 的英文缩写,是OLE(Object Linking & Embedding)和ActiveX共同的基础。COM不是一 种面向对象的语言,而是一种二进制标准。COM 所建立的是一个软件模块与另一个软件模块之间 的链接,当这种链接建立之后,模块之间就可以 通过称之为“接口”的机制来进行通信 。

测绘技术中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可视化方法

测绘技术中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可视化方法

测绘技术中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可视化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个涵盖地图制作、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的综合技术系统。

在测绘技术中,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可视化方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测绘技术中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可视化方法,并探讨其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应用。

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可视化方法的概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可视化方法是将地理数据通过可视化手段呈现给用户,使用户能够更直观、更清晰地理解地理信息。

常见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可视化方法包括地图制作、统计图表、3D可视化等。

地图制作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可视化的基础方法。

通过将地理数据在地图上展示,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信息。

地图制作可以使用各种地图形式,如点状地图、线状地图、面状地图等,具体选择何种形式取决于所需呈现的地理现象。

统计图表是另一种常用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可视化方法。

通过将地理数据以统计图表的形式展示,可以更全面、直观地了解地理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常见的统计图表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统计图表形式。

3D可视化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可视化的一种高级方法。

通过将地理数据以三维图像的形式展示,可以使用户更立体地理解地理现象。

3D可视化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例如利用虚拟地球软件进行地理数据的三维呈现。

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可视化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城市规划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充分理解城市的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可视化方法在城市规划中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可视化方法可以用于城市地理信息的可视化表达。

通过绘制城市地图、统计图表等可视化形式,可以直观地了解城市的地理分布、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等情况,为规划者提供参考。

其次,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可视化方法可以用于城市规划中的决策分析。

通过将不同的规划方案以地图、图表等形式呈现,可以对不同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帮助规划者做出决策。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第9章 3S集成技术及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第9章 3S集成技术及应用

西藏全区多时像TM/ETM数据的搜集
分别搜集了西藏全区90年代、2000年左右、最近 的TM/ETM数据200余景。数据为UTM投影 (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tor,通用横轴墨卡托投 影)。
西藏全区70年代MSS数据
湖泊信息提取 ① 路线 ② 方法 ③ 提取
水文、气象资料
3S集成…….
2. 3S集成
3S技术的集成方式:
GPS与GIS集成:
环境动态监测、自动驾驶、环境管理… 作为实时提供空间定位数据的技术,GPS可以与地理信息 系统进行集成,以实现不同的具体应用目标:
1)定位 、导航 2)测量 3)授时。
GPS 接收机
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接口
数据处理
显示 数据记录
定位 测量 监控导航
遥感素的提取 2)DEM数据的生成 3)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地图更新
3.3S集成应用实例
3S集成车辆监控、调度、应急指挥 3S集成在生态环境 管理中的应用 3S集成用于精准农业 3S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
3.3S集成应用实例
一、3S集成车辆监控、调度、应急指挥
3.3S集成应用实例
一、3S集成车辆监控、调度、应急指挥
3.3S集成应用实例
一、3S集成车辆监控、调度、应急指挥
3.3S集成应用实例
一、3S集成车辆监控、调度、应急指挥
功能丰富
车辆定位 紧急报警 超速报警 远程监听 历史回放 车辆在线查询 车辆事件统计 车辆超速统计 车辆巡线统计
车辆监控 区域报警 远程控制 远程调度 地图功能 车辆里程统计 区域查询车辆 车辆巡点统计 车辆轨迹播放
全球定位系统
地面监控部分:有分布在全球的5个地面站组成,其中包括卫星 监测站、主控站和信息注入站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设计课件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设计课件
遥感影像也可以作为图层进行组织。同一幅地图的遥感 影像经图像配准后, 可以与矢量图层进行叠合。
36
❖ 2. 专题图的符号系统 专题图的符号位置取决于实体位置, 形状
取决于实体的质最或数最特征。专题图的符 号可以分为点位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
❖ 我国从1954年起选定北京某点为坐标原点, 用精密 天文观测的方法测定该点的天文纬度、天文经度和 该点到附近另一点的天文方位角, 并把它们分别视 为该点的大地纬度、大地经度 和大地方位角。其他 地方所有控制点的坐标, 均由北京原点为起始点测 算, 这种平面坐标系统, 称为"l954年北京坐标系"。 1980年改为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设立新的大地原 点, 根据该点推得的坐标, 定名为"1980年大地坐标 系"。
6

❖ 2. 各类专题图 专题图是突出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
会经济现象的地图。它主要由地理基础和专 题内容两部分组成。从专题图内容或要素的 显示特征来看,一般包括空间分布、时间变 异以及数量、质量特征三个方面。
❖ 专题图按照空间分布的点状、线状和面状分 布大致有以下的一些表示方法:定点符号法、 线状符号法、质别底色法、等值线法、定位 图表法、范围法、点值法、分级比值法、分 区图表法和动线法等(图8-2)。
17
第二节 GIS图形输出系统设计
❖ 图形坐标系与颜色模型
▪ 图形坐标系统; ▪ 颜色模型与颜色空间; ▪ 地理信息系统图形数据结构与数据库。
❖ 输出的几何变换
▪ 二维图形变换; ▪ 三维图形变换; ▪ 地图投影变换。
❖ 地形图与专题图的输出组织形式
▪ 透明图层与影像图层; ▪ 专题图的符号系统。
21
❖ 早期的图形程序(或软件包)大多是在世界坐标 系(用户坐标系)上绘图, 然后直接映射到设备 坐标空间(DC)显示输出, 这就给设备的更换和 软件的移植带来许多不便。

如何使用GIS进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和可视化

如何使用GIS进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和可视化

如何使用GIS进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和可视化第一章:GIS基础知识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库相结合,进行地理信息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的技术系统。

在GIS中,地理空间数据以图形形式表示,通过地理信息分析和可视化,可以揭示地理空间数据背后的模式和趋势,提供决策支持和问题解决的依据。

第二章:地理数据处理与输入地理数据是GIS分析和可视化的基础,合理的数据处理和输入对于后续的分析和可视化结果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收集所需的地理数据,包括地图、卫星影像、地形模型等。

然后,进行地理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筛选、转换等。

最后,将地理数据输入到GIS软件中进行分析和可视化。

第三章:地理空间分析地理空间分析是GIS的核心功能之一,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和模拟,揭示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和关联性。

常见的地理空间分析包括空间插值、地理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了解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发现地理空间数据间的关联和相互作用。

第四章:可视化设计可视化是GIS的另一个重要功能,通过将地理空间数据以图形方式呈现,可以更直观地展示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

在进行可视化设计时,需要考虑数据的特点和目标受众的需求。

常见的可视化技术包括点、线、面符号化、色彩编码、分类和渐变等。

合理的可视化设计可以有效传达地理信息,提升数据可读性和理解性。

第五章:空间数据挖掘空间数据挖掘是GIS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挖掘,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规律和模式。

常用的空间数据挖掘方法包括聚类分析、分类和回归分析、关联规则挖掘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用户发现地理空间数据中的趋势和异常,进行空间预测和决策支持。

第六章:应用案例GIS在许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包括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交通管理、农业、地质勘探等。

在城市规划中,GIS可以帮助规划师进行土地利用分析、交通网络规划、地质勘探等工作。

在环境保护中,GIS可以监测重金属和污染物的扩散情况,评估环境影响。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设计
空间分析
允许用户将感兴趣的地理信息数据导 出为多种格式,如CSV、Excel、 PDF等。
空间查询
提供空间查询功能,允许用户通过输 入条件或选择图层进行查询。
数据导出
提供各种空间分析工具,如缓冲区分 析、叠置分析、网络分析等。
05
产品输出设计案例分析
地图输出案例
01
02
03
地图类型
包括纸质地图、电子地图、 在线地图等。
设计特点
地图应清晰、准确、易于 理解,色彩搭配合理,符 号和标注符合标准。
应用场景
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交 通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
数据报告输出案例
数据报告类型
包括表格、图表、文字描述等。
设计特点
数据报告应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易于分析和比 较。
应用场景
用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和成果展示。
交互式地图输出案例
交互式地图类型
01
包括桌面端、移动端、网页端等。
设计特点
02
交互式地图应提供丰富的交互功能,如缩放、平移、搜索等,
同时界面友好,易于操作。
应用场景
03
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应急指挥等领域,支持实时数据更新和
动态监测。
06
产品输出设计挑战与展望
挑战与问题
数据整合与标准化
地理信息系统需要处理大量地 理数据,如何有效地整合不同 来源、格式和质量的地理数据,实现标准化处理,是产品输出
智能化分析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GIS产 品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分析能力。
云计算与大数据
GIS产品将进一步与云计算和大 数据技术结合,实现更高效的数 据处理和存储。
跨平台与移动应用
支持多平台和移动设备访问,满 足用户随时随地的需求。

GIS数据的可视化与呈现方法

GIS数据的可视化与呈现方法

GIS数据的可视化与呈现方法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城市规划、环境管理、交通运输等。

而GIS数据的可视化与呈现方法,则是将这些数据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现给用户,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空间信息。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用且有效的GIS数据可视化与呈现方法。

一、点状符号化点状符号化是一种将数据以点的形式呈现的方法,常用于将离散的点数据可视化。

例如,一个学校的位置可以用一个星标符号表示,而一个公园的位置可以用一个树形符号表示。

通过调整点的大小、颜色和透明度等属性,可以更准确地表达点数据的相关信息。

此外,还可以根据点数据的属性值在地图上生成热力图,以展示某一区域的密度或强度等信息。

二、线状符号化线状符号化适用于线状要素的可视化呈现,如道路、河流等。

通过调整线的宽度、颜色和样式,可以突出显示线数据的特征。

例如,高速公路可以用粗线条表示,而小巷道路可以用细线条表示。

此外,还可以利用线状符号化技术绘制等值线图,以表示地形等特定属性。

三、面状符号化面状符号化是一种将面要素以面状符号的形式展现的方法。

通常用于表达面要素的属性分布情况,如土地利用、人口密度等。

通过调整面的颜色、纹理和透明度等属性,可以直观地展示不同区域的差异和趋势。

例如,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用渐变的透明度表示人口密度。

四、多媒体符号化多媒体符号化是一种将多媒体元素与地理空间数据相结合的可视化方法。

例如,将照片与地理坐标关联,以展示某一区域的风景或建筑物。

此外,还可以将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元素添加到地图上,使用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地理空间信息。

五、动态符号化动态符号化是一种使用动画效果来展示地理空间变化的方法。

通过时间序列数据的可视化呈现,用户可以观察和分析地理现象的演变过程。

例如,可以将历年的气温数据以动态的方式展示,以便比较和分析不同时间段的气温变化。

六、交互式可视化交互式可视化是一种用户可以主动参与和操控的GIS数据呈现方法。

数据可视化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与展示

数据可视化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与展示

数据可视化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与展示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集成了地理数据采集、处理、存储、查询和展示功能的信息系统。

GIS的优势在于可以将地理数据转化为视觉化的内容,使人们更直观地理解和分析空间数据。

而数据可视化技术则能够将大量的复杂数据通过图表、地图、动画等可视化方式呈现,提供直观、易于理解的视觉展示效果。

本文将探讨数据可视化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与展示。

一、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可视化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可视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图制作、空间分析、地理数据展示等方面。

地理信息系统的任务是将空间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地理图形,以便用户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数据可视化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具体应用:1. 地图制作:地图是地理信息系统中最常见的可视化形式之一。

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地图可以呈现不同地理要素的分布、关系和变化趋势等信息。

地图制作需要考虑数据的分类、符号化、颜色选择等,以便用户能够易于理解和解读地图上的信息。

2. 空间分析:数据可视化技术在空间分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将地理数据转化为图表、图形或动画等形式,可以更直观地展示地理现象的分布、变化和关联关系等。

例如,通过热力图可以显示城市的人口密集区域,通过等值线图可以描绘地形地貌特征。

3. 地理数据展示: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整合多种数据源,将不同格式、不同领域的数据进行集成和展示。

数据可视化技术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例如人口统计数据、气候数据、经济数据等。

通过柱状图、饼图或雷达图等可视化方式,可以突出数据之间的差异和关联关系。

二、数据可视化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展示效果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展示效果提供了有力支持。

以下是几个数据可视化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展示效果:1. 饼图:饼图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可视化方式,可以用来显示不同地理要素的比例关系。

GIS可视化及其产品输出PPT教案

GIS可视化及其产品输出PPT教案
GIS可视化及其产品输出
会计学
1
7.3 动态现象可视化 7.3.1 动态地图概念 7.3.2 动态地图符号 7.3.3 动态电子地图分类 7.3.4 动态电子地图的设计
7.4 GIS输出 7.4.1 电子地图的输出 7.4.2 纸质地图(集)生产出版
7.1 地理信息可视化理论
7.1.1可视化定义
图7.1 地图可视化概念模型
MacEachren(1995)用立方体表达地图应用空间以及可视 化和交流传输在立方体空间中不同的位置和作用。可视化 与交流传输是处于不同的地位,发挥不同的作用。交流传 输具有表达已知、面对大众、人图交互作用较低等特点; 而可视化则具有呈现未知、面对个人、人图交互作用较高 等特点,如(见图7.2所示)。MacEachren强调了交流与 可视化在地图学中的作用。
依据依据过去现在和将来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变化三种变化与与发生时长变化次序变化发生时长变化次序变化速度和节奏速度和节奏四种动态参量在度量刻画上的对应关系四种动态参量在度量刻画上的对应关系监控目标在实监控目标在实体空间中生存的时间可由符号的发生时长表达体空间中生存的时间可由符号的发生时长表达属性状态的交替改变可属性状态的交替改变可由符号的变化次序表达位置移动属性变化的快慢可由符号的变化速由符号的变化次序表达位置移动属性变化的快慢可由符号的变化速率表达周期性变化现象航标灯在风力波浪作用下的位置晃动则率表达周期性变化现象航标灯在风力波浪作用下的位置晃动则可由符号的变化节奏表达节奏所蕴涵的可由符号的变化节奏表达节奏所蕴涵的振幅振幅与与频率频率分别刻画分别刻画变化的变化的强弱强弱与与速率速率
有人定义“可视化为基于图形环境的人和计算机之间 的交互,并将数据的视觉表示为景(Scene),景实际 上就是将数据表示成直接感知的视觉形式”。

石大地理信息系统课件第8章 GIS产品的输出设计

石大地理信息系统课件第8章 GIS产品的输出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
第三节 GIS可视化与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的设计与实现
真实感图形与纹理贴图
三维地形景观
DEM+卫星影像
地理信息系统
虚拟现实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
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内容: 图形 和 属性
GIS输出
类型: 常规地图 — 纸质、塑料薄膜
数字地图 — 磁盘、光盘
内容形式: 全要素地形图
专题地图 遥感影像图 统计图表、数据报表
网络地图、数字地球
地理信息系统
第一节 GIS产品的输出形式
常规地图
---纸质/薄膜
石河子1:50000地形图(局部)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第二节 GIS图形输出系统设计
地图输出的几何变换
二维图形变换
平移、旋转、缩放
投影变换
地理信息系统
我国制图常用的投影系统★
地图
采用投影系统
中国全图(包括南海诸岛)
斜轴等积(角)方位投影
中国全图(南海诸岛作插图) 中国分省区地图(除海南)
中国分省区地图(海南)
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Lambert投影) 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Lambert投影) 正轴等积割圆锥投影(Albers 投影) 正轴等角圆柱投影
第二节 GIS图形输出系统设计
地形图与专题地图的输出组织形式
透明图层与影像图层 专题地图的符号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第三节 GIS可视化与虚拟现实
数字地面模型的构造
地理信息系统
第三节 GIS可视化与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
又称灵境技术,是一种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Virtual World)的计算 机系统。虚拟世界可以是现实世界的再现,亦可以是构想中的世 界,由计算机生成。用户借助视觉、听觉及触觉等多种传感通道 与虚拟世界进行自然的交互。以仿真方式给用户创造一个实时反 映实体对象变化与相互作用的三维虚拟世界,并通过头盔显示器 、数据手套等辅助传感设备,提供用户一个观测与交互的三维界 面,使用户可直接参与并探索仿真对象在所处环境中的作用与变 化,具有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使人们能沉浸其中,超越其 上,出入自然,形成具有交互效能多维化的信息环境。

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学习教程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可视化与交互设计

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学习教程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可视化与交互设计

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学习教程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可视化与交互设计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学习教程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可视化与交互设计一、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以地理空间为基础,整合数据、分析问题、进行决策的技术。

在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的学习中,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可视化与交互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本学习教程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可视化与交互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点。

二、数据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依靠数据的获取、处理和表达来实现对地理信息的呈现和分析。

数据可视化是将抽象的数据通过图表、图形、地图等形式直观地表达出来,使人们能够更容易理解和解读数据。

1.选择合适的可视化工具在进行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可视化时,选择合适的可视化工具是关键。

常用的可视化工具有地图制作软件、数据可视化软件等。

根据具体需求和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工具,保证数据可视化效果的准确和清晰。

2.设计有效的视觉元素在设计数据可视化图表或图形时,需考虑使用有效的视觉元素来传达信息。

包括颜色、形状、大小、纹理等,这些元素能够增强数据的表达和视觉冲击力。

3.地理数据的地图可视化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地图是最常用的数据可视化形式。

在地图的制作过程中,需要考虑地图的投影方式、符号样式、颜色渐变、图例等因素,以确保地图的准确性和美观性。

三、交互设计地理信息系统的交互设计是指用户与地理数据之间的互动过程,通过交互操作实现对地理信息的查询、分析和展示。

良好的交互设计可以提升用户体验和操作效率。

1.用户需求分析在进行地理信息系统的交互设计时,首先需要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

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设计相应的交互功能和界面布局。

2.界面设计原则界面设计是地理信息系统交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界面设计中,需遵循以下原则:一致性、可拓展性、可用性、可访问性和直观性。

通过合理的界面设计,用户可以更容易地进行地理信息的交互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