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让学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多媒体让小学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摘要】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由于多媒体特点的多样性,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科学性和形象性,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
电教媒体,图文并茂,声情并举,巧用电教媒体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为教学创设了互动、和谐的教学情景,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实现了师生、生生互动,显示出它无可替代的优势。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把握时机,切实有效的发挥电教媒体的功效。
合理应用多媒体展示场景,还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所以说巧用电教媒体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关键词】巧用;多媒体;提高;语文课堂
【正文】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由于多媒体特点的多样性,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科学性和形象性,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
电教媒体,图文并茂,声情并举,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为教学创设了互动、和谐的教学情景,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实现了师生、生生互动,显示出它无可替代的优势。
它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新局面。
下面就是我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巧用多媒体手段而获得的几点体验。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富有成效地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纪小,活泼好动,对一切充满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大多表现出对活动过程本身产生的直接兴趣。
而多媒体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它色彩鲜艳的动态视频、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形象直观地再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视听并茂,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观感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小蝌蚪找妈妈》一文,充满了儿童情趣,融知识于童话之中。
教学时,教师可以随机播放精心设计好的动画(小蝌蚪三次找妈妈的情境),生动有趣的动画效果、充满童趣的儿童语音,一下子吸引着双双求知的目光,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调动起来了,急于弄明白:“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妈妈的?”多媒体课件化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形象的动画,使课堂具有更多的可感性和生动性,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点燃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
从文中找到答案。
一种自主乐学的氛围为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巧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对环境进行选择加工,创设所需的教育情境,让他们在声像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
例如:教学《北京亮起来了》这一课时,因为学生到过北京的不多,对北京夜晚的“亮”,没有感性的认识。
所以,对北京的亮丽感受不深,初读课文时,感觉孩子们的情感很平淡,当时我就想:怎样让他们感受到此情此景呢?到讲第二课时的时候,我设计了一组课件,有长安街夜景图、有金碧辉煌的天安门、有火树银花的环形路、立交桥的夜景图。
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北京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学们兴致盎然,然后,我又用语言描述:请大家上飞机,闭上眼睛,然后,我按下画面上的声音键,教室里响起隆隆的飞机声,逼真的声音仿佛真让学生感到乘上了飞机,来到了北京。
同学们一睁开眼睛,又从屏幕上看到了北京的美丽景色,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议论开来:北京真美啊,北京太美了……学生们置身于北京的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图文结合,课文中的重点句也跃然到了一张张绚丽多彩的夜景图上,学生读得声情并茂,激发了学生对北京的向往。
这里运用多媒体,达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
三、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说话能力
低年级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较低,空间概念不深刻,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要他们口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或某一事物的特征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重视利用电教媒体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的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有一定的物质依据,让学生有话可说。
在教学中利用电教媒体不受时空限制,可以扩大范围的特点,使许多在教室里或当时当地无法看到的景象,通过电教媒体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把他们的视野引向古今中外,以及微观和宏观世界的各个领域,从面提高观察效率,降低“说话”难度的一种方法。
例如:教学《秋天》时,我请学生来说说秋天,因为孩子生活经验不丰富,头脑中缺乏秋天景物的表象,只能说出平时印象较深的一些特点:“秋天树叶落了”,“秋天天气变凉了”,“秋天人们穿上毛衣了”……这时,我播放了录像片《秋天》,在美妙舒缓的音乐声中,一幅幅金色秋天的美丽图景呈现在学生眼前,湛蓝的天空,金色的田野,铺满落叶的公园小径,充满笑声的菜园。
果园;动物们在准备过冬,人们在忙着收获……同时,我利用计算机把大雁的队伍与“一”字。
“人”字相对比,把飘荡的落叶与飞舞的彩蝶进行对比,把胀裂的石
榴与人们的笑脸进行对比……学生们仿佛投入了秋天大自然的怀抱中,每个画面都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看完录像,一只只小手纷纷举起,学生们说道:“秋天到了,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飞去,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大多数树的叶子黄了,一阵秋风吹来,树叶仿佛一只只美丽的花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枫树的叶子火一样红,松树.柏树还是那样苍翠”;“田野里.果园里可热闹啦!沉甸甸的谷穗一片金黄,红玛瑙似的高粱压弯了腰,葡萄像珍珠,广柑黄澄澄,石榴露白牙,逗得娃娃口水三尺长”;“秋天真美丽啊﹗”可见,电教媒体使自然界的景象再次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并将有着相似之处却完全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引发学生想象,使学生的思路不再干涩,语言不再贫乏,他们用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描绘出了一幅幅真实的画面。
四、巧用多媒体,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
利用媒体的优势,唤起学生听觉、视觉,在比较学习中,唤起求知欲。
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例如:教学《比尾巴》一课,在练习一问一答中,放课文录音,听清疑问的语气和陈述的语气不同的读法:“谁的尾巴长?”“猴子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兔子的尾巴短。
”通过听,在模拟、逼真的意境中直观地帮助学生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为了认识其它动物尾巴特点,媒体出示各种动物,突出各种动物的尾巴特点。
同学们的兴趣马上被吸引到学习上,特别是平时难得一见的孔雀它上下抖动着美丽的羽毛,尾巴慢慢地翘起,又慢慢地展开了。
学生大饱眼福,从孔雀尾巴开放的动态、形状、颜色、花纹知道了“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学生们分角色边问边答边模仿,兴趣可高了。
看着银屏上的动物,再说一说其它动物的尾巴特点,进行比较长与短,比较大与小,比较谁美。
然后自己动手做尾巴,给动物们贴上各自的尾巴,出示在投影上,大家一致评比,看谁的尾巴贴对了。
这样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从听到说,从说到看,达到认识,使枯燥的教学趣味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形成学习动力。
五、巧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认知
在实际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再加上学生阅历匮乏,以及认识世界能力有限,对于文章中介绍的一些内容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适时的利用多媒体,可化抽象概括的语言文字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间建立起联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
例如:《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篇描写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课文。
这些植物传播种子
的方法,别说城市的学生很难见到,就是我们农村的孩子也没去注意。
在教学时采用多媒体,学生就能获得有关的感情知识,并感受到这是一篇语言优美富有童趣的好课文。
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节时,让学生带着“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问题自由读课文。
学生从课文诗句的描述中可以知道:蒲公英妈妈为她的孩子准备了降落伞,只要风一吹,种子就能传播出去。
接着让学生观看录像,并思考:“降落伞”指的是什么?孩子是谁?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必需具备什么条件?你觉得蒲公英妈妈的方法怎样?这样,让学生从观看录像中去寻找答案,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认真观看录像后,学生就能懂得:“降落伞”是指一朵毛茸茸的白色小花球;“孩子”是指小花球下那颗蒲公英的种子;只要风一吹,小花球就带走了种子;文中的“只要”强调了风的作用;蒲公英妈妈的办法真好,既简单又巧妙,她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到处成长啊!录像的运用,使学生如临其境,主动积极地去寻求答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最后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节课文,让他们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
六、巧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在很多的阅读性文章中,不时会遇到很多难以用言语就能够阐述清楚的情景。
因此有效的运用多媒体直观的展现给学生,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以此突破学生学习理解上的难点。
例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对于文章中“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一年级的小朋友仍处于被动接受的阶段,因此怎样让学生理解这之间的关系成了本节课的难点。
所以在课件的设计中,以动画的方式,让一只小鸡在洁白的雪地上跑过去,当小鸡消失之后,在洁白的雪地上留下一长排脚印。
这样的方式不但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还能够引发他们的兴趣。
然后老师问“同学们,这是谁留下的脚印呀?”在同学对此有了深刻的印象之后,动画上将缓缓飘落下来一片竹叶,刚好落在小鸡的脚印之中,然后将小鸡的脚印跟竹叶相比,同学在对比之中将一目了然。
之后将用同样动画的方式讲解“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解决了教学的难点更使课堂显得活泼生动。
七、巧用多媒体,拓展学生思维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语文没有唯一的答案,中国语言文字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义性。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我经常利用多媒体,展示动作画面,让学生根椐画面发挥想象,每到这时,他们总是兴趣盎然,一个个睁大眼睛,认真思索,
时而皱眉,时而微笑。
从他们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都在思维,创作,答案各不相同,而且融入了个性化的特点,使你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想象能力。
例如:教学《曹冲称象》时,先运用多媒体放映《曹冲称象》的动画片,在对原文精读细究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挑战曹冲:“如果你是曹冲,你会用什么方法称象?”有的学生想:“利用水的浮力称象,确实很好。
不过,用石头代替大象并非最佳,用沙子就比用石头省事。
只要称一桶沙子的重量,然后,不断地装运,数一数总桶数,相乘即可。
”有的学生想到了以船外之水代石头,在船舷一舀就成,方便极了;有的学生想到了用人,一呼而上,一挥而下,只要算一下人体重量的总数就行,省去了搬上搬下的麻烦……用多媒体展示场景,的确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总之,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必将给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2]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
[4] 黄震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