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化思考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化思考题
第二章抗肿瘤药
1、按作用机理,抗肿瘤药药物的分类。各类的结构类型、作用机理及代表药物。
作用机理:(1)直接作用于DNA,破坏其结构和功能的药物;(2)干扰DNA和核酸合成的药物;(3)抗有丝分裂,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4)作用于肿瘤信号转导机制的药物
一、直接作用于DNA的药物
1、烷化剂:
(1)氮芥类:脂肪氮芥(盐酸氮芥);芳香氮芥(苯丁酸氮芥);氨基酸氮芥(美法伦、氮甲)杂环氮芥(环磷酰胺,又名癌得星)
作用机制:在DNA鸟嘌呤间进行交链结合,阻断DNA的复制
(2)乙撑亚胺类:曲他胺(TEM)、替哌(TEPA)、塞替哌、丝裂霉素C
(3)甲磺酸脂类:白消安
(4)亚硝基脲类:β-氯乙基亚硝基脲
卡莫司汀(卡氮芥)、尼莫司汀、雷莫司汀
作用机理:亚硝基使N原子与相邻羰基之间的键不稳定分解生成亲和性试剂,DNA发生烷基化。
2、金属铂配合物:顺铂、卡铂
作用机理:活泼离子与DNA分子两个嘌呤碱基洛合形成螯合物,嵌在DNA上,使DNA断键,顺式与DNA作用,反式无效。
3、直接作用于DNA的天然产物:博来霉素(BLM)
4、DNA拓扑酶抑制剂:
(1)Topo I抑制剂(作用于单链):喜树碱、拓扑替康、
(2)Topo Ⅱ抑制剂(作用于双链):多柔比星、阿霉素、柔红霉素
二、干扰DNA合成和核酸的合成(抗代谢肿瘤的药物)
1、嘧啶拮抗物
(1)尿嘧啶衍生物:氟尿嘧啶(5-Fu)、
(2)胞嘧啶衍生物:盐酸阿糖胞苷(APA-C)
2、嘌呤拮抗物:巯嘌呤(6-MP)
3、叶酸拮抗物:甲氨蝶呤(MTX)、氨基蝶呤
三、抗有丝分裂的药物:秋水仙碱、长春碱类、紫杉醇
2、重点掌握烷化剂类和干扰DNA合成类(代谢拮抗)
3、重点药物:环磷酰胺、顺铂、氟尿嘧啶、阿糖胞苷、多柔比星、巯嘌呤、甲氨蝶呤
4、熟悉药物:丝裂霉素C、博来霉素、紫杉醇
第三章抗病毒药和抗艾滋病药
1、了解抗病毒药物的主要靶点和各类药物的结构类型
抗病毒药的靶点(作用方式)
1、阻止病毒在细胞上吸附:丙种球蛋白
2、阻止病毒穿入细胞:金刚烷胺类
3、阻止病毒复制核酸:核苷类
4、增强免疫:干扰素
靶点:
1、抑制病毒复制初始时期的药物
(1)金刚烷胺类:
(2)干扰素及干扰素抑制剂:
(3)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磷酸奥司他韦
2、干扰病毒核酸复制的药物
选择性的抑制病毒的逆转录酶或其他和总要酶(如激酶、聚合酶),从而阻断病毒特有的RNA和DNA的合成。
(1)核苷类:曲氟尿苷(无活性,而其磷酸化生成的磷酸曲氟尿苷,二磷酸曲氟尿苷,
三磷酸曲氟尿苷,后者有活性)、碘苷、阿糖胞苷、阿糖腺苷、阿昔洛韦
(2)非核苷类: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病毒唑)
AMP+GMP的亲体氨基咪唑酰氨核苷(AICAR)的类似物
利巴韦林一磷酸酯可以抑制单磷酸次黄嘌呤核苷(IMP)脱氢酶,从而抑制GMP 的生物合成。
3、掌握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基本结构及设计原理(代谢拮抗)
合成过程中,竞争性地抑地DNA聚合酶或RNA聚合酶,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干扰病毒核酸的合成,产生抗病毒的作用。
4、重点药物:阿昔洛韦、利巴韦林、齐多夫定
5、掌握抗艾滋病药物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物(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
(1)逆转录酶抑制剂:核苷类(齐多夫定AZT、扎西他滨、司他夫定);非核苷类(奈伟拉平、依法韦伦)
(2)蛋白酶抑制剂:沙奎那韦
6、熟悉药物:扎西他滨、司他夫定、沙奎那韦、那韦拉平
第四章抗菌药和抗真菌药
1、掌握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与TMP双重阻断的过程
作用机理:磺胺类药物由于分子大小和电荷分布与细菌生长所必需的对氨基苯甲酸(PABA)极为相似,干扰了细菌的酶系统对PABA的利用。PABA是叶酸的组成部分,磺胺类药物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使得微生物不能合成二氢叶酸。当磺胺类药物与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TMP)合用时,TMP又抑制了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不能还
原为四氢叶酸,使得细菌的代谢受到双重抑制。
磺胺类药物与PABA结构相似,
TMP是二氢叶酸还原酶可逆抑制剂,组织二氢叶酸被还原成四氢叶酸。
谷氨酸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还原酶
二氢蝶啶焦磷酸酯二氢叶酸四氢叶酸对氨基苯甲酸(PABA)
2、掌握喹诺酮类药物的结构分类、各类的代表药物、构效关系
结构分类:
萘啶羧酸吡啶并嘧啶羧酸喹啉羧酸噌啉羧酸
(1)萘啶羧酸类,抗G-,对G+几乎无作用
代表药物:萘啶酸
(2)吡啶并嘧啶羧酸类,G-活性较强,G+和绿脓杆菌有弱作用
代表药物:吡哌酸
(3)喹啉羧酸类,
代表药物: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司帕沙星
(4)噌啉羧酸类
代表药物:西诺沙星、西他沙星
构效关系:
(1)基本结构:喹啉羧酸母核及生物电子等排体(萘啶羧酸、嘧啶并吡啶羧酸)(2)1位取代基应为脂肪烃或环烃基,以乙基、氟乙基、环丙基取代最佳
(3)2位引入取代基活性消失或减弱
(4)3位-COOH和4位羰基是生物活性必需基团
(5)5位引入体积小的给电子基团可增强活性,如为氨基时,抗菌活性增强
(6)6位F取代时,增强对细胞的渗透力(第三代的特征,氟喹诺酮)
(7)7位引入杂环,可扩大抗菌谱,以哌嗪环最佳
(8)8位的取代基范围较大,如与1位拼环,减少毒性,增强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