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实验报告
中药药剂学实验实验报告(3篇)
![中药药剂学实验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94e64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40.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中药药剂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中药制剂的基本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
2. 学习中药散剂、煎膏剂、丸剂的制备过程,了解其特点、性质及制备方法。
3. 掌握中药制剂的质量检查方法,提高对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意识。
二、实验原理中药药剂学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中药药剂学实验是中药药剂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巩固和扩展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三、实验内容1. 散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掌握散剂的制备方法,了解散剂的特点、性质及质量控制标准。
(2)实验原理:散剂是指将中药原料粉碎成细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装瓶包装而成的制剂。
(3)实验步骤:①称取明腰黄、人工牛黄、青黛、龙胆末、黄柏、黄连、煅石膏、甘草、冰片、薄荷冰等原料;②将原料粉碎过七号筛;③将黄连、黄柏、龙胆末、甘草置乳钵中研匀,倾出;④将雄黄置研钵中,分次加入石膏(按等量递增法),套研均匀倾出;⑤取青黛少许置研钵研匀,将冰片、薄荷冰放入研钵中轻研,研匀;⑥将青黛、人工牛黄、石膏和雄黄混合粉顺序加入,每加一种药都要充分研匀;⑦再将黄连等四味药混合粉加入,研匀,至颜色均匀,装瓶即得。
2. 煎膏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掌握煎膏剂的制备方法,了解煎膏剂的特点、性质及质量控制标准。
(2)实验原理:煎膏剂是指将中药原料煎煮提取后,浓缩、炼制而成的制剂。
(3)实验步骤:①称取明腰黄、人工牛黄、青黛、龙胆末、黄柏、黄连、煅石膏、甘草、冰片、薄荷冰等原料;②将原料加水煎煮提取;③煎煮液浓缩;④炼制;⑤装瓶即得。
3. 丸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掌握丸剂的制备方法,了解丸剂的特点、性质及质量控制标准。
(2)实验原理:丸剂是指将中药原料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的辅料,制成球形或椭圆形的制剂。
(3)实验步骤:①称取明腰黄、人工牛黄、青黛、龙胆末、黄柏、黄连、煅石膏、甘草、冰片、薄荷冰等原料;②将原料粉碎成细粉;③加入适量的辅料;④制成球形或椭圆形;⑤装瓶即得。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23165a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4.png)
药剂学实验报告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药物在人类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药剂学作为药物研究和开发的基础学科,对于药物的制备、稳定性、疗效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在此,我们将分享一份关于药剂学实验的报告,旨在探究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制剂特点。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药剂学实验,深入了解药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其在制剂中的应用。
实验一:药物溶解度的测定在这一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广泛应用的氨咖黄敏片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采用逐步稀释法,测定氨咖黄敏片的溶解度。
结果表明,该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为X g/mL。
这一实验结果对于后续的制剂研发提供了参考。
实验二:药物稳定性的研究药物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为了研究药物的稳定性,我们选取了利巴韦林注射液作为对象,进行了灭菌、加速老化和稳定性测试。
结果表明,利巴韦林注射液经过灭菌处理和加速老化测试后,在常温下存储半年,其稳定性基本保持不变。
实验三:药物制剂的制备药物的制剂是指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进行制备和改良的过程。
本次实验我们选择了利巴韦林阴道泡腾片作为制备对象。
通过制备过程,我们成功将利巴韦林注射液转化为阴道泡腾片,并且通过质量控制的方法确保了该制剂的稳定性和疗效。
实验四:药物制剂的评价在制剂研发过程中,对药物制剂的质量进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选取了盐酸右美托咪定滴眼液进行了评价实验。
通过测定其pH值、滴定滴数、含量一致性以及外观和稳定性等指标,我们对该制剂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并确保了其符合药典标准。
总结:药剂学实验报告通过一系列药剂学实验,对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制剂特点进行了深入探究。
通过测定药物的溶解度、研究药物的稳定性、制备药物制剂以及评价药物制剂的质量等步骤,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药物的性质和制剂的特点。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药物研发和制剂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降低不良反应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
药剂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药剂综合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561bc3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f.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液体药剂、散剂、煎膏剂、丸剂的制备方法;2. 熟悉各种剂型的制备原理及工艺流程;3. 了解药物剂型选择的原则;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分析能力。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1. 仪器:粉碎机、药筛(80目,100目)、瓷研钵、烧杯、天平、蒸发皿、酒精灯、温度计、电热套、玻璃棒等;2. 试剂:乙醇、丙酮、甘油、蜂蜜、滑石粉、甘草、朱砂、薄荷油、碘化钾等;3. 药材:滑石30g,甘草5g,朱砂1.5g,薄荷油5ml,碘化钾5g。
三、实验内容1. 液体制剂的制备(1)薄荷油的制备:将薄荷油加入适量的乙醇中,充分溶解后加入100ml蒸馏水中,搅拌均匀,静置分层。
取上层薄荷油,置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去大部分水分,待冷却后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即得薄荷油制剂。
(2)复方碘溶液的制备:将碘化钾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溶解后加入薄荷油,搅拌均匀,即得复方碘溶液。
2. 散剂的制备(1)益元散的制备:将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水飞朱砂成极细粉。
将少量滑石粉放于研钵内先行研磨,以饱和研钵的表面能。
再称取朱砂极细粉1.5g置研钵中,逐渐加入等容积滑石粉研匀,倒出。
取甘草置研钵中再加入上述混合物研匀。
按每包3g分包。
3. 煎膏剂的制备(1)蜂蜜薄荷煎膏剂的制备:将薄荷油加入适量的乙醇中,充分溶解后加入100ml蒸馏水中,搅拌均匀。
将蜂蜜加热熔化,加入薄荷油溶液,搅拌均匀,煮沸,浓缩至一定体积,冷却,即得蜂蜜薄荷煎膏剂。
4. 丸剂的制备(1)朱砂丸的制备:将朱砂粉碎成细粉,过筛。
将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过筛。
将朱砂粉与滑石粉、甘草粉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水,制成软材。
将软材制成小丸,干燥,即得朱砂丸。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液体制剂的制备薄荷油制剂外观呈淡黄色,具有薄荷香气;复方碘溶液外观呈深棕色,具有碘的特有气味。
2. 散剂的制备益元散外观呈浅黄色,具有滑石粉的特有气味。
3. 煎膏剂的制备蜂蜜薄荷煎膏剂外观呈淡黄色,具有薄荷香气。
药剂学实训报告范例
![药剂学实训报告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d2b78c4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9e.png)
药剂学实训报告范例药剂学实训报告1药剂科见习工作总结时间荏苒,我在药剂科见习已经有一年了,在这期间,在领导的指导、关心下,在同事们的帮助支持、密切配合下,我不断加强学习,对工作精益求精,能够较为顺利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个人的业务工作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现将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1.药品调剂方面配方时细心谨慎,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收方后对处方内容、病人姓名、年龄、药品名称、剂型、剂量、用法、配伍合理性及价格进行认真审核,遇有药品用法用量不妥、配伍不合理及处方书写有误的,及时与医师联系更正后才进行调配。
审核、调配特殊药品(毒、麻、精、放)处方时,严格执行特殊药品管理法规,并做好特殊药品专册登记工作。
处方调配好后在调配人处签字并请当日带教老师签字再经发药人核对,发药人对药名、剂型、剂量、色、味及病人姓名等进行核对无误后才发给病人,此外协助上级药师定期检查在库药品质量,清理过期、变质和近效期的药品,并按规定处理,按时进行库存盘点,认真做好盘点报表。
2.在药品检验方面,做到严格、认真、细心,如实做好检验记录,检验完毕,对各种数据反复核对,及时书写检验报告,保证无不合格制剂发放到临床,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每季度协助上级药师对血透室的透析液、反渗水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
按规定对制剂室生产的医院制剂进行留样观察,每天准时记录留样观察室的温、湿度,不符合留样条件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
留样样品每月做一次外观检查并如实记录。
3.在临床药学工作方面,积极收集整理全院各科室填写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每月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临床药学室的各项工作,包括每月药品使用量动态监测,每月各科室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使用品种数,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每月各科室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等。
每月对门诊、住院部处方进行处方点评,提高医院处方质量及药物合理应用。
参与每月两次的临床查房工作及时书写查房记录并协助上级药师书写每月一份药厉的。
药剂学实验报告范文
![药剂学实验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e1fb4b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a.png)
药剂学实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制备复方氨酚糖浆来了解药物配制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并加深对于药剂学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复方氨酚糖浆是一种多组分的药物配方,主要包含氨酚、苯海拉明和糖浆等成分。
氨酚具有中枢镇痛作用,苯海拉明具有抗组胺作用,而糖浆则是作为药物的载体。
本实验的目的是调整复方氨酚糖浆的质量和配方,以达到药物稳定性和疗效的要求。
三、实验步骤:1.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氨酚、苯海拉明、糖浆、测量容器、称量器、搅拌器、溶剂、玻璃容器、药瓶等。
2.按照配方比例将氨酚、苯海拉明和糖浆称量,分别放入玻璃容器中。
3.使用搅拌器将氨酚、苯海拉明和糖浆充分搅拌均匀,直至形成均一的混合溶液。
4.将混合溶液过滤,并收集清澈的液体。
5.取样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溶解度、浓度等指标。
6.清洗器材,封闭药瓶。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经过实验操作,成功制备了复方氨酚糖浆。
所得样品外观清澈透明,无颗粒或沉淀物,满足药物的质量要求。
溶解度实验结果表明氨酚和苯海拉明在糖浆中溶解良好,浓度检测结果也符合药物质量标准。
五、实验讨论与分析:本实验制备的复方氨酚糖浆为常见的治疗感冒和发热症状的药物配方。
氨酚具有较强的镇痛功效,苯海拉明对于鼻塞和过敏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而糖浆则是作为药物的载体,使其更易于服用。
通过本次实验的制备过程,我们了解到药物配制中质量和配方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药物的质量稳定性。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制备复方氨酚糖浆,加深了对于药剂学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药剂学的配制过程需要严格控制药物的质量和配方,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稳定性。
在今后的药物配制实践中,我们需要严格按照配方要求进行操作,并进行质量检测和数据处理,以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七、实验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学到了药剂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在实验过程中,我对于药物制剂的配制过程和质量控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药剂实习报告
![药剂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7100b3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4.png)
药剂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1年9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
实习地点,XX医院药剂科。
一、实习内容。
在本次药剂实习中,我主要参与了药房日常工作,包括药品配制、发药、药品储存、药品调配等工作。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习
了药品的分类、存储要求、配制方法以及药品的使用注意事项。
同时,我还参与了药品库存管理、药品进销存等工作,了解了医院药
房的管理流程和规范。
二、实习收获。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药剂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
且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正确配制药品、如何进行药品的储存和管理。
在实习期间,我还学会了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用药情况,为他
们提供专业的药品咨询和服务。
这些经验对我未来的药剂工作有着
重要的意义。
三、实习收获。
在实习期间,我还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比如在药品配制过程中需要更加细心、严谨,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与患者沟通时,我也发现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专业知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因此,我会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为成为一名优秀的药剂师而努力。
四、实习总结。
通过本次药剂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为医院药剂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导师和医院的指导和帮助,让我有机会参与实习,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d26623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c.png)
药剂学实验报告1. 引言药剂学是药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药物的制备、贮藏、稳定性和适应性等方面。
药剂学实验则是药剂学课程中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药物制剂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本实验报告旨在详细介绍并分析我所进行的药剂学实验。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制备具有一定功能的药物制剂,加深对药剂学理论的理解,培养实践操作的能力,并了解药物质量标准及其测试方法。
3. 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以下步骤进行:1.选择药物和辅料: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合的药物及辅料。
2.准备药剂溶液: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将药物和辅料溶解于溶剂中。
3.药剂制备:将药剂溶液按照一定的工艺要求进行混合、搅拌、过滤等处理。
4.质量检测:对制备好的药剂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溶解度、PH值、浓度等指标。
5.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给出实验结论。
4. 实验结果和讨论经过实验操作和数据统计与分析,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外观:制备好的药剂悬液呈乳白色,无明显颗粒。
•溶解度:药剂在溶剂中溶解良好,无明显析出物。
•PH值:药剂的PH值在6-8之间,符合药物质量标准要求。
•浓度:药剂的浓度符合预期值,并且符合药物质量标准。
通过以上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实验操作符合要求:本次实验操作标准,在制备药剂过程中控制了相关变量,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
2.药剂质量良好:制备的药剂外观良好,溶解度和PH值符合质量标准,浓度与预期一致,说明药物制剂工艺可靠,质量可靠。
5.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药剂学实验,我深刻体会到了药剂学的重要性。
合理选择药物和辅料、准确制备药剂溶液、控制制剂工艺等无不对药剂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确保自己的安全和实验的顺利进行。
药剂学实验不仅增加了我的实践经验,也加深了我对药物制剂的了解。
同时,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培养了我合理思考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并促使我对实验结果进行全面检查和判断。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f6ffa28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05.png)
药剂学实验报告药剂学实验报告一. 实验目的1. 掌握固体药剂质量水平测定的方法和步骤;2. 掌握固体药剂含量测定的步骤;3. 锻炼实验操作技能。
二. 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涉及固体药剂的质量水平测定和含量测定。
以某药物为例进行说明:1. 质量水平测定质量水平是指固体药剂中主要成分的含量,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
质量水平测定是通过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剂,提取主要成分,然后化学定量分析得出。
2. 含量测定含量是指固体药剂中某一成分的含量,也是药物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含量测定是从药剂样品中提取该成分,并通过化学分析或计算结果来得出。
三. 实验操作方法1. 质量水平测定(1) 取适量的药剂样品,称量记录质量;(2) 将药剂样品溶解至适量的容器中;(3) 使用适当的试剂与主要成分反应,沉淀或形成复合物;(4) 过滤沉淀或复合物,收集沉淀;(5) 干燥沉淀,称量记录质量;(6) 根据质量差和计算公式,得出质量水平。
2. 含量测定(1) 取适量的药剂样品,称量记录质量;(2) 溶解药剂样品,使用适当的试剂产生反应;(3) 根据反应产物的形成与否,通过仪器测定或比色法得出含量。
四. 实验结果及分析1. 质量水平测定样品质量:10.00g沉淀质量:2.00g则质量水平 = (沉淀质量 / 样品质量) × 100% = (2.00g / 10.00g) × 100% = 20%2. 含量测定样品质量:5.00g测得反应产物质量:3.00g反应产物中药物质量:2.50g则含量 = (反应产物中药物质量 / 样品质量) × 100% = (2.50g / 5.00g) × 100% = 50%五.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测定,药剂样品的质量水平为20%,含量为50%。
六.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掌握了固体药剂质量水平测定和含量测定的方法和步骤。
在实验中,我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药剂的称量、溶解、反应等步骤,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药剂学实验报告范文
![药剂学实验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f1466e3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4.png)
药剂学实验报告范文实验报告:药剂学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药剂学实验方法,了解常见药品的性质和药效,提高对药剂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1.药品性质检测:使用相应的实验方法检测和确定药品的理化性质,包括溶解度、熔点、沸点、pH值等。
2.药品活性检测:通过对细菌或动物进行实验,评估药品的生物学活性和药效。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仪器:溶解度测定仪、熔点仪、恒温水浴器、pH计、温度计、显微镜等。
药品:常见的药品样品,如阿司匹林、维生素C等。
四、实验步骤1.药品性质检测(1) 溶解度检测:精确称取0.1g药品样品,加入100ml纯净水中,摇动均匀,观察是否溶解。
(2)熔点检测:取少量药品样品,放入熔点仪中,逐渐加热至药品完全熔化,记录熔点。
(3)沸点检测:将一定量的药品样品加入试管中,用温度计插入试管内,加热至观察到药品样品沸腾,记录温度。
2.药品活性检测(1)细菌抑制实验:取一定量的药品样品,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
通过扩散法或稀释法,将药品样品溶液涂抹在含有细菌的琼脂平板上,观察药物对细菌生长的抑制效果。
(2)动物实验:选取一种合适的实验动物,如小鼠或大鼠,将药品样品按照一定比例制备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
分组给予实验动物口服或注射药物,观察药效的变化,包括对疼痛、炎症、反应时间等指标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和讨论1.药品性质检测(1)溶解度检测:根据药品样品的溶解情况,可以判断药品的溶解性、水溶性、酸溶性或碱溶性等。
(2)熔点检测:药品样品的熔点可以反映药品的纯度和结晶状态,熔点高表示药品纯度高,熔点范围窄表示药品结晶较好。
(3)沸点检测:药品样品的沸点可以判断药品的挥发性和稳定性。
2.药品活性检测(1)细菌抑制实验:根据细菌在药品涂抹平板上的生长情况,可以评估药品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进而确定药品的抗菌活性。
(2)动物实验:通过观察实验动物在药物给予后的行为和生理指标变化,可以初步评估药品的生物学活性和药效。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180bb6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f.png)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中草药的提取、制备、质量控制等实验,掌握中药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
二、实验原理。
1. 中药提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水、醇等溶剂进行提取,得到中草药提取物。
2. 药物制剂,将中草药提取物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制备成颗粒、丸剂、散剂等各种剂型。
3. 质量控制,对中草药提取物和制剂进行质量分析,包括外观、含量测定、溶出度等指标的测定。
三、实验仪器与药材。
1. 仪器,提取仪、干燥箱、离心机、pH计、紫外分光光度计等。
2. 药材,黄芪、当归、川芎、桂枝等。
四、实验步骤。
1. 药材提取,取一定量的药材,用水或醇进行提取,得到药材提取物。
2. 药物制剂,将药材提取物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制备成颗粒、丸剂、散剂等各种剂型。
3. 质量控制,对制备的药物制剂进行外观、含量、溶出度等指标的测定,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药材提取物的质量分析,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对药材提取物进行质量分析,确定其有效成分含量。
2. 药物制剂的质量分析,对制备的药物制剂进行外观、含量、溶出度等指标的测定,分析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掌握了中药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对中药的提取、制备、质量控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中药研究和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实验心得。
本次实验不仅让我们对中药药剂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科研中不断提升自己,为中药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参考文献。
1.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
2. 《中药学》。
以上为本次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谢谢阅读。
药剂实验报告问题讨论
![药剂实验报告问题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4067136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13.png)
一、实验背景药剂实验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药剂制备、质量控制、稳定性考察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本次实验以某中药制剂为例,通过实验操作,探讨其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稳定性等问题。
二、实验目的1. 掌握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2. 熟悉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3. 了解中药制剂的稳定性考察方法;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制备工艺本次实验以某中药制剂为例,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制备:(1)称取一定量的药材,进行粉碎、过筛;(2)根据处方比例,将药材与辅料混合均匀;(3)加入适量溶剂,进行浸提;(4)过滤、浓缩、干燥,得到浸膏;(5)将浸膏与辅料混合,进行制备;(6)分装、封口、灭菌,得到成品。
2. 质量控制本次实验对制剂进行以下质量控制:(1)性状:观察制剂的外观、颜色、气味等;(2)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要成分含量;(3)溶出度:采用溶出度仪测定制剂的溶出速率;(4)微生物限度: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微生物数量。
3. 稳定性考察本次实验对制剂进行以下稳定性考察:(1)加速试验:将制剂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放置,观察其性状、含量、溶出度等指标的变化;(2)长期试验:将制剂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放置,观察其性状、含量、溶出度等指标的变化。
四、问题讨论1. 制备工艺方面(1)药材粉碎程度对制剂质量的影响:实验中发现,药材粉碎程度对制剂的溶出度和含量测定结果有显著影响。
粉碎程度过高,可能导致有效成分损失;粉碎程度过低,则影响溶出度和含量测定。
因此,在制备过程中,应根据药材性质和制剂要求,选择合适的粉碎程度。
(2)溶剂选择对制剂质量的影响:本次实验采用溶剂浸提,溶剂的选择对制剂质量有较大影响。
实验中发现,不同溶剂对药材浸提效果和含量测定结果有差异。
因此,在制备过程中,应根据药材性质和制剂要求,选择合适的溶剂。
2. 质量控制方面(1)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实验中发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较为准确,但操作过程复杂,对仪器和操作人员要求较高。
药剂学实验报告(精华版)
![药剂学实验报告(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259f6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9.png)
五、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同“软膏剂”中“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实验三 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湿法制粒压片法的制备工艺。 2、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测方法(片重差异、崩
解度、溶出度等)。 3、熟悉片剂的常用辅料与用量。 4、熟悉单冲压片机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二、实验指导
1、片剂的含义:片剂是指药物与辅料均匀混 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2、片剂的制备方法 片剂的制备方法按制备工 艺分类为两大类或四小类: 制粒压片法:湿法制粒压片法;干法制粒压 片法。 直接压片法:直接粉末(结晶)压片法;半 干式颗粒压片法。
3、湿法制粒压片法的工艺流程图 主药+辅料(填充剂或吸收剂、崩解剂) →粉碎→过 筛 →混合均匀的粉料 →加润湿剂或粘合剂→软材→ 过筛→湿颗粒→干燥→干颗粒(测定含量,水分) → 整粒后加润滑剂(外加崩解剂) →混合→压片。
(3)颗粒的制造是制片的关键。制软材时要 控制粘合剂或润湿剂的用量,使之“握之成 团,轻压即散”,握后掌上不粘粉为度。制 得的湿颗粒应较完整,可有一部分小颗粒。
( 4 ) 制 粒 时 一 般 大 片 ( 0.3—0.5g ) 选 用 14— 16目筛,小片(0.3g以下)选用18—20目筛。
( 5 ) 湿 颗 粒 应 尽 快 干 燥 , 温 度 控 制 在 40— 60℃。整粒筛目孔径与制粒时相同或略小。
f=W/[G-(M-W)]
式中,W—每粒栓剂中主药的含量;G—每粒 纯基质栓剂的重量;M—每粒含药栓剂的重量; (M-W)—含药栓中基质的重量;〔G -( MW)〕—与药物同容积的基质重量。
中药药剂的实验报告(3篇)
![中药药剂的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12f1a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13.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中药药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中药散剂、煎膏剂、糖浆剂的制备方法。
3. 掌握中药药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二、实验时间2022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XX学院药学实验室四、实验指导老师XX教授五、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粉碎机、药筛、研钵、烧杯、天平、电热炉、磁力搅拌器、滴管、玻璃棒、玻璃管等。
2. 试剂:明腰黄、人工牛黄、青黛、龙胆末、黄柏、黄连、煅石膏、甘草、冰片、薄荷冰、白酒、蒸馏水等。
六、实验内容1. 散剂的制备(1)处方:明腰黄0.62g、人工牛黄0.15g、青黛0.93g、龙胆末0.62g、黄柏0.62g、黄连0.62g、煅石膏3.13g、甘草0.62g、冰片0.62g、薄荷冰0.62g。
(2)制法:1)将黄连、黄柏、龙胆末、甘草置乳钵中研匀,倾出。
2)将雄黄置研钵中,分次加入石膏(按等量递增法),套研均匀倾出。
3)取青黛少许置研钵研匀,将冰片、薄荷冰放入研钵中轻研,研匀后加入青黛、人工牛黄:石膏和雄黄混合粉顺序加入,每加一种药都要充分研匀。
4)再将黄连等四味药混合粉加入,研匀,至颜色均匀,装瓶即得。
(3)质量检查:1)外观检查: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
2)均匀度: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检查,取供试品适量,称定重量,置直径9cm的圆筒中,轻敲使内容物均匀分布,将圆筒倒转,重复操作两次,用直径9cm的圆筒刮刀平行刮取,计算散剂含量,应符合规定。
2. 煎膏剂的制备(1)处方:明腰黄0.62g、人工牛黄0.15g、青黛0.93g、龙胆末0.62g、黄柏0.62g、黄连0.62g、煅石膏3.13g、甘草0.62g、冰片0.62g、薄荷冰0.62g。
(2)制法:1)将明腰黄、人工牛黄、青黛、龙胆末、黄柏、黄连、煅石膏、甘草、冰片、薄荷冰按处方比例称取。
2)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煎煮过程中不断搅拌,煎煮时间为2小时。
3)煎煮完成后,过滤去渣,取滤液浓缩至一定体积,加入适量白酒,搅拌均匀,放入冰箱冷却,待凝固后取出,切成小块,晾干即得。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f41250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6.png)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中药药剂学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中药药剂的制备过程、掌握相关制剂技术,并对所制备的药剂进行质量评估和分析。
通过实验,培养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对中药药剂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中药材:_____、_____、_____等。
辅料:_____、_____、_____等。
2、实验仪器电子天平:精度为 001g。
粉碎机:用于药材的粉碎。
煎煮锅:不锈钢材质,容量_____L。
离心机:转速可达_____rpm。
干燥箱:温度可调节范围为_____℃至_____℃。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药材的预处理对选取的中药材进行拣选,去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
将药材洗净、晾干,然后使用粉碎机粉碎成适当的粒度。
2、提取工艺称取一定量粉碎后的药材,按照一定的料液比加入溶剂(如水、乙醇等)。
在特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煎煮或回流提取。
3、分离与纯化提取液经过滤去除药渣。
滤液采用离心或沉淀等方法进一步去除杂质。
4、浓缩与干燥将滤液放入浓缩设备中,在适当的温度和真空度下进行浓缩。
浓缩液采用干燥箱进行干燥,得到干浸膏。
5、制剂的制备根据实验要求,将干浸膏与相应的辅料混合,制备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剂型。
6、质量检测对所制备的制剂进行外观、粒度、水分、含量测定等质量检测项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提取工艺结果记录不同提取条件下(如溶剂种类、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温度)的提取率。
分析提取条件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
2、制剂质量检测结果外观:观察制剂的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判断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粒度:使用粒度分析仪测定制剂的粒度分布,评估其均匀性。
水分:采用干燥失重法测定水分含量,确保在规定范围内。
含量测定: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或其他合适的方法测定有效成分的含量,判断是否达到预定标准。
3、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讨论制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实训总结药剂学实验报告
![实训总结药剂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1c25c6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12.png)
一、实验目的本次药剂学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药剂学的基本原理、实验技能和药品制备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原理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制备、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的科学。
本次实验涉及了溶液型、胶体型、散剂、混悬剂等不同类型的液体制剂和固体制剂的制备方法,以及药物的性质、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1. 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1)薄荷油增溶相图的制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各组分的百分组成,绘制薄荷油-吐温20-水的增溶相图。
(2)薄荷水:比较三种处方不同方法制备的异同,记录于表1-2中,并说明各自特点与适用性。
(3)复方碘溶液:描述成品外观性状,观察碘化钾溶解的水量与加入碘的溶解速度。
(4)胃蛋白酶合剂: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
(5)甲酚皂溶液: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所制得的成品能否加水任意稀释而得澄明溶液?2. 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1)甘油胶体:将甘油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药物,搅拌均匀,制成甘油胶体。
(2)明胶胶体:将明胶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溶解,加入适量药物,搅拌均匀,制成明胶胶体。
3. 散剂的制备(1)益元散剂的制备:将滑石、甘草、朱砂等药材粉碎成细粉,按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分包。
(2)散剂的等量递增法:当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稀释均匀,如此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混匀,过筛。
4. 混悬剂的制备(1)亲水药物与疏水药物的实验结果:分别对亲水药物和疏水药物进行实验,观察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
(2)炉甘石洗剂的制备:将炉甘石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溶解,加入适量药物,搅拌均匀,制成炉甘石洗剂。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1)薄荷油增溶相图: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薄荷油-吐温20-水的增溶相图,分析各组分的增溶效果。
(2)薄荷水:三种处方制备的薄荷水外观性状、pH、澄清度、嗅味等方面存在差异,根据实验结果,说明各自特点与适用性。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90d035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f.png)
药剂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通过制备、分析和评价不同种类药剂,掌握药剂制备的原则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药剂是将药物与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工制成,以便于患者使用的药品。
常见的药剂形式有固体剂、液体剂和半固体剂等。
药剂制备的原则包括药剂的稳定性、易于制备、易于使用和制剂的效果。
本实验以制备片剂为例,片剂是一种固体剂,由活性成分、辅料和赋形剂组成。
活性成分是药物的主要成分,辅料用于改善药剂性能,赋形剂用于改变药剂的形状和保持稳定性。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准备所需的药物、辅料和赋形剂,称取相应的质量。
2.制剂配方设计根据药物的特性和所需剂型,设计合适的配方。
活性成分的含量应在一定范围内,辅料和赋形剂的种类和质量比例应合理。
3.制备药剂将活性成分和辅料按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溶剂使其充分溶解。
再将赋形剂加入其中,进行混合、打碎和造粒等操作。
最后,将药剂放入模具中进行压片,压片机的压力和速度应适宜。
4.药剂评价对制得的药剂进行质量评价。
包括外观检查、质量检验和稳定性评价等。
外观检查要求药剂形状完整,无裂纹和杂质。
质量检验包括重量测定、含量测定和释放度等。
稳定性评价是对药剂保存性能的考察,药剂在一定温度下保存一段时间后进行外观检查和质量检验。
四、实验结果根据所选的药物和配方,制备了一批片剂。
外观呈圆形平均片面凹凸不平,表面颜色均匀。
质量检验结果显示,片剂的重量和含量符合国家药典要求,释放度在80%以上。
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片剂保存1个月后外观无异常,质量无明显变化。
五、实验讨论本实验制备的片剂质量良好,达到了国家药典的要求。
制备过程中,调整了压力和速度,确保了片剂的均一性。
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片剂经过保存后仍保持良好的外观和质量,说明药剂的稳定性较好。
在制剂配方设计时,对不同药物特性进行合理的考虑,选择了合适的辅料和赋形剂,以保证药剂的效果。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掌握了药剂制备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药剂学实训报告范例
![药剂学实训报告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90041a3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64.png)
药剂学实训报告范例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掌握如何制备口服片剂,并了解不同制剂技术的优劣势。
实验原理口服片剂的主要制剂工艺包括混合、粉碎、过筛、调味、压片、包衣等步骤。
在制剂过程中,需要控制原料的配比、粉碎程度、压片力度和包衣厚度等因素。
压片机是制备口服片剂的关键设备,其操作原理是将制好的混合物通过模具挤压成型。
为了保证每个口服片的质量和药效,需要对制造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检验。
实验过程制备口服片剂1.准备配方中规定的药物原料和辅料。
2.将药物原料和辅料粉碎并过筛,控制粉末的细度和均匀程度。
3.将不同的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并进行混合均匀。
4.对混合物进行口感调味,使口服片剂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5.将混合物放入压片机的模具中,对其进行压制成型,并精确控制压制力度和时间。
6.对初步制成的口服片剂进行包衣或涂层处理,调整口感和稳定药效。
检验口服片剂质量1.对制造过程中的原料和辅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标准和规范。
2.对初步制成的口服片剂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大小形状、药效性、溶解度等方面。
3.对口服片剂包衣和涂层进行稳定性和降解性测试,确保其能够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保持药效和品质。
实验数据口服片剂质量检验数据如下表所示:项目指标检测结果大小形状直径6mm±0.5mm,厚度1.5mm±0.2mm 符合质量单片质量0.2g±0.02g 符合药效性溶解度>90%,释放效率>95% 符合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口服片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检验方法,了解到不同制剂技术的优劣势,并对药剂学实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药剂实习报告(精选9篇)
![药剂实习报告(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ca130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b.png)
药剂实习报告药剂实习报告(精选9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药剂实习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药剂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与任务实习是学校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在全面系统地学习本专业理论知识后,进入工作岗位的一个重要阶段。
通过实习,使我们能较系统地将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立并对今后实际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具体地运用到实践中,更能学到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也可以培养我们的独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增强社会适应和竞争能力。
二、时间和实习安排共实习八个月,西药房、中药房、中心药房和药库每个药房实习均为两个月。
其中有十位同学被安排在xxx市中医院实习。
三、实习期工作总结和收获在实习期间,所有的同学都能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和各药房的工作纪律,积极主动,服从安排,按照实习轮转表的安排到各个科室去实习,以更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一轮的工作,待人亲善,努力学习,吃苦耐劳,能按照医院标语“以微笑换服务,以诚心换放心”来要求自己,积极维护医院美好形象,并且理论联系实际,不怕出错,虚心请教,遇事与带教老师共同商量,进行分析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大大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丰富了思维,切实体会了实习的真正意义!(一)1、西药房的实习每个同学到西药房实习的第一时间都是看几天处方(手写处方),掌握处方的正确书写方法及每位医生的书写风格;刚开始的一天两天个个同学都喊头痛,看不懂医生的字,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下再经过两天的努力,大家都熟悉了医生的书写,掌握了处方的正确书写和审方;接着带教老师为我们讲解药物的大致分类和位置,我们花了两天时间去熟悉药物的位置,最后带教老师教我们如何调配处方,直到我们掌握了,就进行单独调配处方等等经过不懈努力和各位老师的教导和帮助,我们掌握了大部分药物的别名,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熟悉了特殊药品的管理,如贵重药品专人专柜和毒麻药品,精*药品的双人双锁,每日一小点,每周一大点,次次登记入表的管理。
药剂学综合实验设计报告
![药剂学综合实验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5f7231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9.png)
药剂学综合实验设计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综合实验来探究药剂学中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并加强学生对药剂学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1. 药物的溶解性测试:通过测定药物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来确定其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以此推测其适宜储存温度。
2. 药物质量分析:通过药物的物理性质测定和化学分析方法,对药物的质量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3. 药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通过制备常见的药剂,如溶液、胶囊、散剂等,并通过质量评价指标来评估药剂的质量。
三、实验内容1. 药物的溶解度测定:选择不同药物进行实验,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记录实验数据。
2. 药物质量定性分析:采用物理性质测定和化学分析方法对不同药物进行质量定性分析,并将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3. 药物质量定量分析:选择一种药物,采用滴定法或仪器分析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测定其含量或纯度。
4. 药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根据具体要求,选择一种药剂,如溶液、胶囊、散剂等进行制备,并对制备的药剂进行质量评价,包括外观、颗粒度、溶解度等指标的测定。
四、实验步骤1. 药物的溶解度测定1. 准备一系列不同温度的溶解试剂。
2. 将待测药物适量加入试剂中,摇匀并静置一段时间。
3. 使用离心机离心,分离出溶液。
4. 使用荧光分析仪等仪器测定溶液中药物的浓度。
5.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药物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2. 药物质量定性分析1. 利用物理性质测定方法,如颜色、溶解性、熔点等,对不同药物进行分类和定性分析。
2. 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如酸碱反应、沉淀反应等,对不同药物进行化学性质的定性分析。
3. 将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定性分析报告。
3. 药物质量定量分析1. 选择滴定法或仪器分析法,根据待测药物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合适的分析方法。
2. 根据实验步骤,制备药物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实验。
3. 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出药物的浓度或纯度。
4. 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pH逐渐降低直至4左右时,微囊的形成及其形态变化的过程:
④ 加入B液后:
⑤加入蒸馏水之后,微囊的形态
⑥加入甲醛固化之后,微囊的形态
⑦微囊成品(最终产品)的形态
2、微囊成品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
①微囊的粒径(总个数)
微囊直径<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W/O乳剂型基质
水溶性基质
外观
稠度
涂布性
(二)软膏剂中药物释放速度的比较
表9-1 各种软膏基质不同时间释放溶液中水杨酸的浓度(mg/ml)
时间(min)
油脂性基质
O/W乳剂型基质
W/O乳剂型基质
水溶性基质
5
10
20
30
45
60
90
120
150
180
表9-2 各种基质水杨酸软膏的累积释放量(mg)
时间t(min)
2.共沉淀物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速度的机理有什么?
3.固体分散体在药剂学中有什么应用?
4. 共沉淀法与熔融法相比有何优缺点?
实验十三微囊的制备
日 期
姓 名
合作者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
1.处方与处方分析
2.制备工艺
四、实验结果
1、观察及绘制不同条件下微囊的形态,记录该溶液的pH值
① 鱼肝油初乳:
五、思考题
1.滴丸在应用上有何特点?
2.制备滴丸时如何选择基质和冷却液?
3.影响滴丸的成型、形状与重量的因素有哪些?在实际操作中是如何控制的?
实验十二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日 期
姓 名
合作者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操作
1.处方与处方分析
2. 画出实际操作流程图
3.实验记录:
药物重:
基质重:
95%乙醇用量:
3. 讨论粉末与颗粒的流动性,以及在颗粒中加入润滑剂或助流剂后,改善颗粒流动性的情况。
五、思考题
1.颗粒的流动性在片剂的制备中有何意义?
2.分析上述颗粒流动性测定结果与辅料性质的关系。
3.若颗粒粒度不同,对于休止角和流动速度有何影响?
实验八 片剂的制备
日 期
姓 名
合作者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操作
水浴温度: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1.显微镜观察:绘图表示每种样品加水前后形态上的改变(填表12-1)。
表12-1 各种样品的显微观察图
样品
加水前形态
加水后形态
简要文字说明
ST
PVP
物理混合物
共沉淀物
2.溶出试验结果:
(1)将磺胺噻唑、1:3物理混合物、1:3共沉淀物不同时间在282nm处吸收度及累积溶出百分率(即 )填于表12-2:
1、亲水性药物:
2、疏水性药物:
(二)炉甘石洗剂
1、制备炉甘石洗剂,比较不同稳定剂的作用,将实验结果填于表2-3。
表2-3 沉降体积比与时间的关系
沉
降
时
间
(min)
沉
降
体
积
(ml)
沉
降
体
积
比
处 方 编 号
1
2
3
4
5
6
H0
10
H
F
30
H
F
60
H
F
90
H
F
120
H
F
沉降物质再分散翻转次数
2、据表2-3数据,以H/ H0沉降体积比F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炉甘石洗剂各处方的沉降曲线,得出结论。
成品数
(支)
成品率
(%)
2.将质量检查各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六、思考题
1.影响注射剂澄明度的因素有哪些?
2.维生素C注射液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什么?应如何控制工艺过程?
3. 溶液的pH值、灭菌温度和灭菌时间对维生素C注射液的制剂质量有何影响?
4.请找出你制备的注射剂中出现废品的原因。
实验六 滴眼剂的制备
(四)胃蛋白酶合剂: 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
(五)甲酚皂溶液: 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所制得的成品能否加水任意稀释而得澄明溶液?
五、讨论
六、思考题
实验二 混悬剂的制备
日 期
姓 名
合作者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写清处方与处方分析,关键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四、实验结果
(一)记录亲水药物与疏水药物的实验结果
1. 滴丸的外观:
2. 记录丸重及总重,计算滴丸的收得率及重量差异限度。
(1)丸总重: 收率:
(2)重量差异限度检查(见表11-1)
表11-1 丸重及重量差异
丸重W(g)
100*(W-Wa)/Wa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平均丸重Wa
3. 讨论质量情况并分析影响质量的因素。
3. 通过上述实验,参考有关资料,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自行设计1~2个抗坏血酸注射液最佳处方及最佳工艺条件。
实验五 注射剂的制备
日 期
姓 名
合作者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操作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1. 记录维生素C注射液澄明度检查结果,可列表如下。
表5—3 澄明度检查结果
检查
总数(支)
废品数
玻屑 纤维 白点 焦头 其它 总数(支)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1.阿司匹林片
处方与处方分析
外观
片重差异
溶出度
硬度(kg)
结论
2.维生素C片
处方与处方分析
外观
片重差异
崩解时间
硬度(kg)
结论
3.维生素B1片
处方与处方分析
外观
崩解时间
含量均匀度
硬度(kg)
结论
五、思考题
1. 湿法制粒制备阿司匹林片为何加枸橼酸?可否加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2.片剂的质量检查源自目有哪些?12.5
2
3.0
3
4.0
4
5.0
5
6.0
6
7.0
7
7.6
2.整理表4-6的记录,并以pH为横坐标,3小时的透光率为纵坐标作图,同样以pH为横坐标,3小时的含量为纵坐标作图,并讨论实验结果。
六、思考题
1.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易氧化药物注射液的处方设计方案。
2. 对于易水解的药物,实验应如何设计?重点考察那些因素的影响?
吐温
W3
图1-1薄荷油增溶相图
(二)薄荷水:比较三种处方不同方法制备的异同记录于表1-2中,并说明各自特点与其适用性。
表1-2不同方法制得薄荷水的性状
处方
pH
澄清度
嗅
味
I滑石粉
轻质碳酸镁
活性炭
II吐温80
III吐温80与90%乙醇
(三)复方碘溶液: 描述成品外观性状,观察碘化钾溶解的水量与加入碘的溶解速度。
(三)复方硫磺洗剂 记录硫磺洗剂各处方样品质量情况,讨论不同润湿剂的作用,制定复方硫磺洗剂的制备工艺,并选择稳定剂,制成稳定的复方硫磺洗剂。
五、讨论
六、思考题
实验三 乳剂的制备
日 期
姓 名
合作者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写清处方与处方分析,关键的操作与注意事项)
四、实验结果
1、记录不同乳剂的性状
放 5
置 10
时 30
间 60
(min)
五、讨论
六、思考题
实验四 抗坏血酸注射液的稳定性试验
日 期
姓 名
合作者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
四、实验结果
1.整理表4-3,4-4,4-5的记录,并对结果进行讨论。
表4-3溶液中及安瓿空间氧对抗坏血酸稳定性的影响
样品号
100C不同时间加速实验结果
表12-2实验样品中磺胺噻唑溶出速率的测定
样品
0
1’
3’
5’
12’
25’
∞
A
ST
物理混合物
共沉淀物
ST
物理混合物
共沉淀物
(2)以时间t为横坐标,累积溶出百分率(即 )为纵坐标作图(图12-1),比较各样品溶出速率。
图12-1各种样品的溶出曲线
3.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五、思考题
1.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性质的药物?
2、乳剂类型的鉴别
(1)稀释法
(2)染色镜检法
3、用司盘-80(HLB值为4.3)和吐温-80(HLB值为15.0)配成6种混合乳化剂各5g,它们的HLB值分别为4.3、5.5、7.5、9.5、12.0及14.0。计算各单个乳化剂的用量(g),填入表3-1中。
表3-1 混合乳化剂组成表
混合乳化剂HLB值
重量差异限度(合格否)
融变时限(min)
乙酰水杨酸栓剂
吲噪美辛栓剂
洗必泰栓剂
五、讨论
六、思考题
实验十一 滴丸的制备
日 期
姓 名
合作者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操作
1.处方与处方分析
2.画出实际操作流程图
3.实验记录:
药物重:
基质重:
水浴温度:
冷却液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