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标湿陷性黄土路基(加灰处治)施工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有限公司二O00年四月四日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1)1.1编制依据 (1)1.2 编制原则 (1)1.3 编制目的 (2)第二章工程概况 (2)第三章施工技术方案 (3)3.1 设计方案 (3)3.2 石灰土强度形成机理 (3)3.3 石灰土施工工艺参数确定 (3)3.4 施工准备 (4)3.5 施工方案 (5)3.6 注意事项 (7)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 (8)4.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8)4.2 加强全员的质量意识教育 (9)4.3 加强技术管理 (9)4.4 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10)4.5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1)4.6 加强原材料把关及检验和试验管理工作 (11)第五章安全及文明环保措施 (12)5.1 安全保证体系 (12)5.2 安全防范措施 (14)5.3文明施工措施 (14)第一章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1.1**省公路建设管理局《招标文件》、《合同专用条款》。

1.1.2《*****公路改扩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1.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等法律规范。

1.1.4《****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1.1.5**标合同段所处位置的水文、气象、地质、交通及本工程的施工条件。

1.2 编制原则1.2.1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中所规定的设计内容和要求进行设计编制。

1.2.2遵循工程文件设计规则,在工程文件设计文字中说明及图表中,尽量执行国家规范和标准。

1.2.3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原则,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确保特殊路基施工的安全。

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方案

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方案

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方案一、前言湿陷性黄土是指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时体积显著缩小的黄土。

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路基施工需采取特定的技术方案,以确保道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方案旨在明确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的具体步骤和要点,为实际施工提供指导。

二、现场勘测与设计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测,了解地基土的湿陷性、含水量、厚度等关键参数。

根据勘测结果,结合工程要求,设计合理的路基结构,包括路基高度、宽度、排水设施等。

设计时应考虑地基处理措施,如注浆加固、换填等,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三、路基开挖与清理根据设计图纸进行路基开挖,开挖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边坡稳定,防止塌方。

开挖后及时清理基底,确保无杂物、无积水,为后续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四、路基改良材料选择根据地基土的湿陷性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改良材料,如石灰、水泥、粉煤灰等。

改良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水硬性,能够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

五、路基改良施工将改良材料与地基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确保混合均匀度满足规范要求。

采用分层填筑、分层碾压的施工方法,每层填筑厚度不宜过大,确保压实质量。

碾压过程中要控制含水量,保持最佳含水率,以提高压实效果和强度。

六、路面铺设在路基改良完成后,进行路面铺设工作。

铺设前应对路基进行验收,确保质量合格。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如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

铺设过程中要控制材料的温度、厚度、平整度等关键参数,确保路面质量。

七、质量控制与监测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如含水量、压实度、平整度等。

对不合格工序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改,确保整体工程质量。

八、安全文明施工制定详细的安全施工措施和应急预案,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防护用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保持施工现场整洁有序,减少扬尘和噪音污染,实现绿色施工。

九、环境保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周边环境,如设置围挡、排水沟等。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湿陷性黄土路基是出现在黄土地区的一种常见问题,其特点是在雨水浸润或基
底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变形而影响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因此,为了解决湿陷性黄土路基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和施工方案。

1. 路基改良材料选择
首先,在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路基改良材料。

通常情况下,可以选用石灰、水泥、煤灰等材料进行路基改良,以提高路基的抗湿陷能力和承载力。

2. 路基处理施工步骤
步骤一:现场勘测与设计
在进行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前,需要对道路现场进行勘测与设计,确定路基改
良的范围和施工方案。

步骤二:路基开挖与清理
在确定了路基改良的范围后,需要对路基进行开挖和清理,清除路基表层的松
软土壤和水分,为后续的施工做好准备。

步骤三:路基改良施工
在路基开挖与清理完成后,可以开始进行路基改良施工。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
适的改良材料进行投入,并结合机械设备进行均匀混合和夯实,确保路基改良效果。

步骤四:路面铺设
在完成路基改良后,需要进行路面的铺设,确保路面平整、坚实,提高路面的
使用寿命和行车舒适度。

3. 施工质量控制
在进行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可采用实
地取样检测路基改良材料的含水量、密实度等指标,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结语
通过选择合适的路基改良材料和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案,可以有效解决湿陷性黄土路基的问题,提高路基的抗湿陷性和稳定性,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确保行车安全。

希望以上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方案能为相关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湿陷性黄土特殊路基处理

湿陷性黄土特殊路基处理

湿陷性黄土特殊路基处理本项目的湿陷性黄土特殊路基处理设计上给出了几种类型的处理方法。

III型适用于湿陷性黄土采用强夯处理的填方段,采用强夯+30cm8%灰土垫层。

IV型适用于湿陷性黄土采用强夯处理的挖方段,采用强夯+30cm8%灰土垫层。

V型适用于离村镇较近的湿陷性黄土填方段,采用12%灰土桩+30cm8%灰土垫层。

VI型适用于离村镇较近的湿陷性黄土挖方段,采用12%灰土桩+80cm8%灰土垫层。

XV型适用于路基填土高度大于2米的路段,采用25KJ冲击压路机冲压20遍。

1、强夯施工(1)试夯在强夯大面积施工前,选取一个面积不小于20X20m、地质条件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区;在试区内进行详细的原位测试,取原状土样测定有关数据;选取合适的一组或多组强夯试验参数进行试夯;检验强夯效果;当强夯效果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补夯或调整参数再进行试验;通过强夯前后的试验结果对比,确定正式施工采用的技术参数。

(2)准备工作强夯施工前,应先清理、平整场地并查明场地范围内地下构造物和管线的位置及标高,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因强夯施工造成的损害。

(3)测量放样实测并画线圈定夯区范围,布设夯点,夯点间距为4X4m,梅花形布设,用白石灰标记;(4)夯击夯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测量夯前的锤顶高程。

将夯锤提升到预定的高度,松脱挂钩,夯锤下落夯击夯点后,测量夯后锤顶高程。

重复夯击直至完成夯点设计要求的夯击次数。

移动夯机至下一个夯击点,进行夯击,完成全部夯点的第一遍夯击。

第二遍和第一遍强夯之间的间歇时间取决于孔隙水压力的消散,一般不少于7天。

地下水位较低和地质条件较好的场地,可连续夯击。

第二次选用第一次已夯点间隙,依次补点夯击为第二遍,以下各遍均在中间补点,最后一遍锤印应彼此搭接,表面平整。

夯击遍数一般为2-3遍,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一遍。

必要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性质和工程要求适当增加夯击遍数。

(5)施工时应注意强夯施工必须按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技术参数进行,以各个夯击点的夯击数为施工控制数值,也可采用试夯确定的沉降量控制。

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控制要点及处理方法精品2500

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控制要点及处理方法精品2500

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控制要点及处理方法精品2500湿陷性黄土地区的路基施工存在着特殊的工程技术难题,包括黄土的极强吸水性、膨胀性、可塑性等特点,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施工控制要点和处理方法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关于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控制要点及处理方法的一些建议。

1.前期地质调查和观测:在进行路基施工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观测,了解黄土地区的地质条件和特征。

这包括膨胀性指数、含水量、塑性指数等参数的测定,以及地下水位、渗透性等的观测。

地质调查和观测结果将对后续的施工控制和处理方法提供重要的依据。

2.合理的设计方案: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路基施工中,应根据地质调查和观测的结果,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这包括路基的高度和宽度、横断面形状等的确定,以及路基的排水系统的设计。

设计方案应尽量减少地基变形和对路基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3.施工工艺和方法选择: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路基施工至关重要。

应选择一种能够减少地基变形和控制地下水位升高的施工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分段填筑、土工合成材料加筑、夯实等施工方法来降低黄土的压缩变形和膨胀变形。

4.施工过程的控制和监测: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路基施工中,应进行施工过程的严密监测和控制。

这包括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土体变形等参数,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控制。

必要时,可以采取加固措施来增强路基的稳定性,如土工格栅、土钉墙、加固梁等。

5.灌浆处理:湿陷性黄土的膨胀性是造成路基变形和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灌浆处理来改善黄土的膨胀性。

灌浆处理可以通过注入适当的稀浆来损伤黄土的吸水性和可塑性,减少黄土的膨胀量,从而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6.排水系统的建设:湿陷性黄土地区需要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以保证路基的排水畅通。

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地质调查结果,设置合理的排水设施,包括排水管道、渗流井等。

同时,需要保证排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

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

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措施有浸水处理、土垫层法、强夯法、压浆法、素土桩挤密法和复层地基法等,具体措施应根据地基条件和建筑要求选择,以改善地基的性质和结构。

1、换填土:挖出一定深度的湿陷性黄土,用合格的土或灰土分层填筑,分层夯实。

2、强夯法:用数十吨重锤从高处落下,反复夯实,强力夯实基础,使浅层和深层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固。

强夯法振动大,对附近建筑物有影响。

因此,要注意施工附近建筑物的安全。

强夯法用于湿陷性黄土区路基处理,土壤含水量应比塑限含水量低1%~3%。

3、预浸法:钻孔注水,使其预先湿陷。

可用于湿陷性土层厚度大于10m,自重湿陷性不小于50cm的地段。

4、挤密法:用冲击、振动或爆炸形成孔洞,然后用石灰或石灰土填充,分层捣实。

5、化学加固法:将硅酸钠溶液通过多孔注入管压入土壤中,与土壤中的水溶性盐类相互作用,生成硅胶,使土壤胶结。

湿陷性黄土路基专项工程施工方案

湿陷性黄土路基专项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第1章软土路基处理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1.1、工程概况 (3)1.2、工期安排 (3)1.3、施工准备 (4)1.4、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 (5)第2章工程质量管理 (12)2.1、质量目标 (12)2.2、质量保证体系 (12)2.3、质量保证措施 (13)第3章安全管理 (16)3.1、安全目标 (16)3.2 安全保证体系 (16)3.3、安全保证措施 (18)第4章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18)4.1、建立环保和水保管理体系 (18)4.2 制定切实可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措施 (19)第5章工程进度管理 (20)5.1、保证工期的方案 (20)5.2、组织保证 (21)5.3、资源保证 (21)5.4、施工技术保证 (21)5.5、农忙季节(春节)施工保证措施 (21)5.6、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工作 (21)第6章文明施工 (23)6.1、组织机构的建立 (23)6.2、具体措施 (23)第7章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 (24)7.1、冬季施工安排 (24)7.2 雨季施工安排 (24)第8章其他应明确的事项 (24)8.1 地上和地下三线及管网保护措施 (24)8.2 高原、严寒地区施工采取的措施 (24)第1章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1、工程概况青海省茶卡至格尔木公路工程起点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终点位于格尔木市。

CGSG-5合同段里程:K2434+000-K2475+000,路线长41km。

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

1.1.1 气候条件项目所在地区的气候属青藏高原寒区-柴达木荒漠过渡区,是中亚荒漠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于该地区深居大陆腹部,四周高山环绕,西南暖湿气流难以进入,所以水量稀少,气候干燥,属典型的大陆荒漠化气候区,具有高寒干旱、少雨多风、气候温差大、四季不分明、冬季漫长、季节气温及日气温相差大,降水量远远小于蒸发量,日照时间长,气压较低,风沙盛行的特点。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方案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方案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方案编制依据(1)G219线阿合奇县至八盘水磨公路建设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部工程一标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2)G219线阿合奇县至八盘水磨公路建设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部工程一标段《招标文件》、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上、下册)及《补充技术规范》;(3)G219线阿合奇县至八盘水磨公路建设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部工程一标段《技术规范》、国家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操作规程:(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l-2014);(5)《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O2-2013);(6)《公路勘测规范》(JTGeIO-2007);(7)《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8)《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15);(9)《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1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1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1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1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14)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详细踏勘、调查所获取的资料;(15)本单位现有的技术能力、机械设备、施工管理水平及大型工程项目施工中所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

工程概况工程概述本合同为第二合同段,设计主要技术指标:本次第二分部K227+000~K274+000采用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60km∕h z全线采用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与改建加铺混凝土路面相结合。

路面结构的目标可靠度为85%,目标可靠指标B=LO4。

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2年,采用轴重为100kN的单轴一双轮组轴载作为设计轴载。

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累计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为8.969538×106辆,设计交通荷载等级为重。

其余技术标准应严格参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执行。

浅谈路基施工中湿陷性黄土地质特性及处理方法

浅谈路基施工中湿陷性黄土地质特性及处理方法

浅谈路基施工中湿陷性黄土地质特性及处理方法【摘要】黄土地质特性,湿陷性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湿陷性黄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变形和塌陷现象,给工程施工带来很大困难和风险。

为了有效解决湿陷性黄土施工中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包括改良土体、加固路基、排水、加固桩等方法,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黄土的工程性能,从而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在处理湿陷性黄土时,需要综合考虑地质特性、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并进行有效实施。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和经验,可以有效降低湿陷性黄土对工程施工的影响,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路基施工中,对湿陷性黄土的地质特性和处理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地质特性、处理方法、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黄土地质工程是路基施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湿陷性黄土在路基施工中常常引发各种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湿陷性黄土地质特性及处理方法,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湿陷性黄土地质特性湿陷性黄土主要指在潮湿或水浸条件下易发生液化与膨胀现象的黄土。

其主要特性包括含水量高、孔隙结构复杂、土粒之间弱胶结力等。

这些特性使得湿陷性黄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和破坏,给路基工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处理方法针对湿陷性黄土,在路基施工中需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其对工程造成影响。

包括加固处理、排水降渍、改良处理等多种方法。

加固处理主要是通过添加材料或施加荷载来改善土体的力学性质,提高其承载能力。

排水降渍则是通过排水系统将地下水排除,减少土体的含水量。

改良处理则是通过添加掺和剂或改变土体结构等方式来提高土体的稳定性和抗压强度。

结论湿陷性黄土地质特性及处理方法是影响路基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只有充分了解其特性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才能保证路基工程的安全和持久性。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湿陷性黄土地质特性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具有较强塑性和感应性的土质。

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作业

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作业

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作业内容摘要:摘要:以临午改建工程为例,对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施工措施工程应用进行介绍。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在干燥情况下,具有较高强度和较低压缩性,遇水后在一定外力作用或在自重作用下强度骤降的一种特殊岩土。

它广泛分布于我国甘肃、宁夏、陕西和山西等黄土高原地区。

其中以03马兰组黄土最具有代表性。

湿陷性黄土对公路工程的工程危害主要表现为遇水后的不均匀沉降,引起公路路面大面积开裂、下陷,从而引起其他次生公路病害,进一步加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引起恶性循环。

所以公路工程中的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公路的施工质量以及后期运营期养护工程。

省道临午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西北地区,公路等级为23m 宽的四车道一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为60km/h。

设计荷载100kN.m。

沿线经过汾河阶地、昕水河阶地和山前台地。

在河流阶地以及山前台地地表覆盖有厚度达5m~9m厚湿陷性黄土,湿陷等级为Ⅱ级自重湿陷。

因此,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的施工措施恰当与否对整个项目的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省道临午线K15+900~K17+100段为山前台地,地表覆盖9m厚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表冲沟、陷穴发育。

设计中对填方路段原地面清表后采用1000kN.m夯击能强夯处理消除湿陷性,对于挖方路段挖至距离路床后采用1000kN.m夯击能强夯处理消除湿陷性并设置30cm后灰土封层。

对于高挡土墙及桥台地段则采用灰土挤密桩消除整个湿陷性土层的湿陷性。

施工过程中根据规范要求、设计图纸及当地实际情况,对不同段落分别采取了措施。

具体如下:1 填方路段黄土路段施工过程中应严格做好防排水,避免施工场地排水不畅或浸水。

对各个处置措施的施工工艺均应设置试验段,以确定各施工参数。

1.1 填方路基基底处理在路基填筑前,应对原地面进行处置,处置宽度应大于路基坡脚外1/2湿陷性黄土层厚,并不小于2m。

根据设计要求,路基基底采用1000kN.m强夯处理,对于重要建筑物附近,且建筑物具有一定抗震能力的,路基基底清表后采用冲击碾碾压40遍。

湿陷性黄土高填方浸水+强夯法路基处理施工工法

湿陷性黄土高填方浸水+强夯法路基处理施工工法

湿陷性黄土高填方浸水+强夯法路基处理施工工法湿陷性黄土高填方浸水+强夯法路基处理施工工法一、前言湿陷性黄土是一种特殊的土壤类型,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和较差的工程性质。

在道路、桥梁等基础工程中,湿陷性黄土的处理是十分关键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湿陷性黄土的高填方浸水+强夯法路基处理施工工法。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的特点是在高填方浸水的基础上,结合强夯法进行路基处理。

通过浸水处理,可以有效提高黄土含水量,减少其收缩变形。

同时,强夯法的使用可以增加黄土的密实度,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特别是在道路、桥梁等基础工程中的路基处理。

它可以有效改善湿陷性黄土的工程性质,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工艺原理湿陷性黄土高填方浸水+强夯法路基处理的工艺原理是通过浸水和强夯来改善黄土的工程性质。

具体分析如下:1. 浸水处理:湿陷性黄土的收缩变形是由于含水量变化引起的。

通过浸水处理,可以增加黄土的含水量,减少其收缩变形。

同时,浸水还可以改善黄土的可塑性和可压缩性,提高其加固效果。

2. 强夯法处理:强夯法是通过振动夯锤的作用,将夯击能量传递到黄土中,使黄土颗粒之间的接触变紧密,增加其密实度和承载力。

强夯法能够有效改善黄土的内部结构,减少孔隙比,提高其抗剪强度和稳定性。

五、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土壤准备:清理施工区域,去除杂物、松散土壤等;2. 填方浸水:将填充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浸水处理,一般需要浸水2-3天;3. 强夯施工:使用振动夯锤对填充土进行强夯,通常采用多次夯击,夯锤应保持均匀的夯击频率和力度;4. 夯击密实度检测:通过密实度试验,进行夯击效果的监测和调整;5. 路基平整:对夯击后的路基进行平整处理,确保路基的设计要求。

六、劳动组织施工中需要合理组织人员,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任务。

包括施工队长、夯击工、验收员等。

七、机具设备施工中需要使用振动夯锤、泵站、浸水设备等机具设备。

湿陷性黄土高填方浸水+强夯法路基处理施工工法(2)

湿陷性黄土高填方浸水+强夯法路基处理施工工法(2)

湿陷性黄土高填方浸水+强夯法路基处理施工工法湿陷性黄土高填方浸水+强夯法路基处理施工工法一、前言湿陷性黄土是一种经常出现在工程建设中的特殊土壤,其吸水性能强,容易发生变形和沉降。

为了解决湿陷性黄土的工程问题,湿陷性黄土高填方浸水+强夯法路基处理施工工法得以应用。

本文将对该工法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的特点是在湿陷性黄土路基填筑过程中,通过浸水和强夯的方法,将土壤颗粒间的孔隙饱和,增强土体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处理,尤其是面临较大荷载和变形要求的道路、铁路等建设。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通过浸水处理,使湿陷性黄土中的土粒得到饱和状态,减小土壤颗粒之间的间隙,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同时,通过强夯处理,进一步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和强度。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分为浸水阶段和强夯阶段。

在浸水阶段,首先进行降水处理,使路基表面排水畅通;然后,进行浸水操作,根据路基的具体情况,通过设置引水、停水阶段来控制浸水深度和时间。

浸水完成后,开始进行强夯处理。

根据施工规范,选用适当的强夯机进行强夯,通过定期检测和记录夯击次数和夯击能量,控制强夯的质量和效果。

六、劳动组织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组织人员,包括技术负责人、施工人员、监测人员等。

要确保人员熟悉施工工艺和安全要求,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操作。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需要的主要机具设备包括强夯机、水泵、排水设备等。

强夯机要选用合适的型号和规格,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

八、质量控制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包括施工前的土壤试验,施工中的强夯质量监测,以及施工后的质量验收等。

九、安全措施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包括施工场地的排水和防滑处理,对强夯机的安全操作和维护等。

同时,要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防范意识。

十、经济技术分析该工法的施工周期较短,经济效益显著。

施工成本相对较低,但需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评估和比较。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地基处理是项目建设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特别是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是特别关键的。

黄土区域常常出现水土流失、地基湿陷、水库边坡、路堑和黄土源边滑坡和崩塌等灾害性地质活动,对工农业建设和人民生活经常导致严重危害,因此使用合理的处理办法解决黄土的失陷性对项目具备关键的意义。

标签:湿陷性黄土;黄土地基处理方法1、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办法1.1灰土挤密法1.1.1处理方法灰土挤密桩是运用打入钢套管,或振动沉管或爆扩等办法,在土中成桩孔,之后在孔中分层填入素土域灰土拼夯实而成。

在成孔与夯实经过中,原处于桩孔位置的土所有挤入四周土层中,让距桩周必然间距内的天然土获得挤密,这样来根除桩间土的湿陷性并提升承载力。

在加固深度以下,将大大减少附加应力,灰土挤密桩对地基的加固处理结果,不但和桩距相关,还和所解决的厚度与宽度相关。

当解决宽度小时,也许让基础形成相对大的下沉,更甚是让稳定性丧失,依据《湿陷性黄土区域建筑标准))(GBJ25-90)需求,当为部分解决时,黄土在非自重湿陷性的场地,解决宽度两端要超过基础宽度的0.25倍,并不要小于0.5米;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如果需要完全根除加固后地基土的湿陷性,则要超过两边各0.75倍基础宽度的解决宽度,而且不小于1米。

1.1.2局限性存在必然局限性的灰土挤密法,在小于等于65%的饱和度,而且在地下水位以上的状况下,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处理,这种地基在5米到7米之间的厚度需求。

这种办法对含水量需求非常高,假如含水量非常高或者含水量非常低,经过实践证明都达不到设计的需求。

挤密法对土的含水量需求相对高,通常要求略低于最优含水量,含水量太高或太低,都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挤密效果。

由于湿陷性黄土具备吸水性强与容易达到饱和状态的特点,这样导致施工经过中很难控制含水量的问题,假如对表层黄土实施洒水时,由于土质干燥,易饱和的上层土质,下层土质由于接受小到水处于干燥状态。

所以,在含水量相对低的土质中,不能使用这办法。

电石渣改良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工法(2)

电石渣改良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工法(2)

电石渣改良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工法一、前言电石渣改良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工法是一种有效的湿陷性黄土路基改良方法,通过添加电石渣及其他辅助材料,改善湿陷性黄土的工程性质和地基承载力,提升路基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对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1. 高效性:电石渣改良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工法具有施工周期短、成本低、效果显著等特点,能够快速改善路基的工程性质。

2. 可持续性:电石渣作为工法的主要改良材料,来源稳定且易获取,具有较低的环境污染风险,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 适用性广:该工法适用于各类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改良,无论是新建路基还是既有路基的加固都能取得有效的效果。

三、适应范围电石渣改良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工法适用于黄土含水量较高、易发生塌陷和沉降的地区,尤其是在水土条件复杂且经济条件有限的农村地区应用广泛。

四、工艺原理1. 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该工法通过添加电石渣及其他辅助材料,改善黄土的颗粒结构、增加团聚力和内摩擦角,提高黄土的工程性质,从而实现路基的加固和稳定。

2. 采取的技术措施:通过合理的配比,将电石渣与黄土进行混合,形成与地基黏结结构,从而增强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同时,可以采用夯实、压实等机械作业方式,确保施工工艺的质量和效果。

五、施工工艺该工法的施工工艺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剖室:对路基进行剖室开挖,确保施工面平整,便于后续操作。

2. 掺配电石渣:将适量的电石渣与黄土进行混合,配制成均匀的改良材料。

3. 铺设改良材料:将配制好的改良材料均匀铺设在剖室内,厚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4. 夯实压实:使用合适的夯实设备对改良材料进行夯实和压实,确保材料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5. 后续处理:对施工面进行养护和修整,保证施工质量和路面平整度。

六、劳动组织1. 人员组成:施工队应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操作工、驾驶员等。

公路工程湿陷性黄土路基处治措施

公路工程湿陷性黄土路基处治措施

车辆工程技术55工程技术1 湿陷性黄土的特点 结合工程经验来看,湿陷性黄土主要表现有以下特点: 第一,湿陷性特点。

湿陷性黄土中含有一定量的易溶盐性成分,当地表水侵蚀黄土时,盐类物质会在与水接触后快速溶解,进而削弱土壤颗粒之间的胶合质量,导致土壤的稳定结构被破坏。

其后,部分受侵袭的土壤颗粒会向下沉积,并在触碰到下层已沉积土壤颗粒时停止。

此时,沉积土粒与下层土粒之间会形成相互牵引的力,且这一作用力大于土粒本身的重力,进而导致黄土内部形成蜂窝状的疏松结构。

第二,胀缩性特点。

当湿陷性黄土受到水分侵袭时,其内部结构会在水的充盈作用下发生异常膨胀。

而在水分干燥蒸发后,湿陷性黄土则又会发生回缩现象。

在膨胀与回缩两种现象的反复交替下,湿陷性黄土的表面和内部均会出现大量延展性裂纹,进而对路基施工造成阻碍。

第三,崩解性特点。

若湿陷性黄土中侵入的水量过多,或胀缩现象发生较频繁,还会导致湿陷性黄土结构的崩解,导致土壤颗粒之间的联结强度大量损失甚至完全丧失。

此时,湿陷性黄土的土质非常脆弱,难以承载大负荷的道路主体,形成极高的路面塌陷、路基沉降等故障风险。

第四,敏感性特点。

通常情况下,要想保证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施工中湿陷性黄土的路基压实质量,应将其土壤含水量控制在-2%~+0.5%的区间内。

在此基础上,湿陷性黄土对水分含量的波动变化比较敏感。

若含水量超过控制标准,将出现翻浆现象;若含水量低于控制标准,则会因土壤过干而产生扬尘现象。

2 工程概况 某公路设计采用双向六车道,位于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项目施工所在区域由于长期受到自然侵蚀、新构造运动、外动力地质作用,地表黄土沟壑纵横,黄土层较厚,地势整体平缓。

施工路段湿陷性黄土分布广泛,主要为马兰黄土(Q3)和全新世黄土(Q4)。

湿陷性黄土结构遭到破坏前,具有压缩性低、强度高等特性。

但结构一旦破坏,路基承载力将明显降低,表现为软化、湿陷等特性。

为提高湿陷性黄土地基承载力,保证路基施工质量,施工中采用灰土挤密桩对湿陷性黄土路段进行加固处理,完工后再对灰土挤密桩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并进行沉降观测。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组织方案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组织方案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组织方案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具有较高含水量和可塑性的土壤,在路基工程中容易发生湿陷变形,给路基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在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中,需要制定合理的组织方案,以确保路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一份针对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的施工组织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工程,总里程为X千米,路基宽度为X 米。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结果,路线段落中存在湿陷性黄土层,约深X米。

为确保路基工程的质量,需要进行湿陷性黄土的处理。

二、施工准备2.1选派合适的专业施工队伍,负责工程施工管理和操作。

2.2调集必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包括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

2.3采购所需的施工材料,包括水泥、石子、砂土等。

2.4安排合理的施工人员,包括工程师、技术员、劳务人员等。

三、施工工艺3.1原地处理工艺将挖掘机在黄土表层进行剥离,剥离范围为X米宽,并倾倒到指定区域。

然后使用装载机将剥离的黄土进行堆放和转运,将黄土弄碎,形成颗粒度较小的黄土材料,为后续处理做准备。

3.2搅拌桩法处理工艺根据勘察结果,选取一定的施工点布设搅拌桩,采用搅拌桩法对湿陷性黄土进行处理。

3.2.1搅拌桩施工前,需先进行桩位的标定和测量,确保桩位的精度。

3.2.2挖掘机开挖桩位,将搅拌桩机安装在挖掘机臂上,通过旋转和下压的方式将水泥和黄土充分混合。

3.2.3搅拌桩机沿着预定桩位进行搅拌,混合深度为X米。

3.2.4搅拌完毕后,使用挖掘机进行桩顶削平,并进行实验室取样分析。

四、施工安全措施4.1在施工现场设置合理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线,提醒施工人员和过往车辆注意安全。

4.2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鞋等。

4.3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消防演习。

4.4操作施工机械设备的人员必须持有相关资质证书,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

4.5定期进行施工质量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工法

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工法

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工法一、湿陷性黄土的土质特点湿陷性黄土天然孔隙比大,压缩率高,遇水后承载力迅速降低,沉降量大,失水则形成干缩裂缝。

由于其承载力较低,直接在湿陷性黄土上修筑路基,会造成路基失稳或产生不均匀沉降,故需进行处理。

二、湿陷性黄土的处理方法1.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很多,如挖除换填、桩基处理、化学固结、强夯处理等。

2.强夯法施工具有机具简单,所需人工少,施工技术易于掌握,施工速度相对较慢、施工成本低的特点。

三、强夯法施工原理强夯法施工是把一定吨位的夯锤提高到相应的高度,然后让其自由下落,将势能转化为动能,它是基于动力压密理论,通过夯锤对土体的冲击作用,使土中的空气溢出,土体颗粒重新排列,减小土体的孔隙比,降低土体的压缩性,消除其湿陷性,增大土体的干密度,来提高地基承载力。

四、施工工艺1.平整场地。

2.测量放样,夯点布设。

夯点按正三角形布置。

3.试夯。

根据设计夯击能和夯锤重计算提升高度。

4.主夯。

普遍的控制方法为夯击次数,夯锤提升高度。

施工时,若同一点连续发生跳锤,表现为夯沉量很小,则可以止夯。

5.副夯。

为加固主夯点之间相对松散的部分。

当地下水位低,孔隙水压力很小,土体为非饱和土时,主副夯之间的时间间隔可缩短为3天。

6.满夯。

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主夯和副夯旨在加固深层地基(1m以下),而满夯虽然能量较低,但满夯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在地表形成一坚硬的板结层,强度很高,厚度在50-100cm之间,而且夯后一段时间内,其强度在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增长。

7.检测。

主要检测指标有湿陷性系数、地基承载力,另外可辅以沉降观测。

8.场地整平,下道工序施工。

五、施工组织1.每一作业段长度定在160米左右。

在一般情况下,每作业段配备两台夯机比较合理,一台进行主夯,另一台进行副夯,主夯夯机最后进行满夯,而第二台夯机又可进行第二作业段的主夯,如此交替进行。

对于含水量较大的地基,副夯与主夯之间应间隔一定的时间,减小孔隙水压力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具体间隔时间要根据实际含水量来确定,一般为一周。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中国中铁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方案、、编制依据1、依据两阶段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3、《公路工程质量检评定标准》(JTG F80//1-2004)4、《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灰土换填》变更设计图纸本合同段位于武都(两水)至罐子沟(甘川界)段两水〜洛塘段,线路起讫里程桩号K48+120〜K56+603,起点位于陇南市武都区三河乡,终点位于玉皇乡境内,线路全长8.483km,除隧道1720km处于三河乡境内,其余工程处于玉皇乡境内并沿玉皇沟分布。

本合同段路基工程特点为:大部分为山岭重丘区,高路堤段落较多,路基填挖高度大,线路主要分在玉皇沟两侧山坡坡角展布;沟内为砂砾石层,两侧为残留阶地及坡积土层,局部切割岩山咀,下伏地层为片岩及灰岩。

地貌属玉皇沟河谷堆积区二级阶地,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地形起伏较大,其上已被开垦为花椒地。

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风积(Q3al+eol)黄土,(Q3al+pl)亚粘土、卵石,下伏泥盆系片岩(D?S ),自上而下分布。

本标段路基土石方工程地基底大部分为黄土或松散冲洪积堆积物,主要集中在二单元路基土石方工程。

三、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原材料试验。

在石灰土换填施工前,应取所定料场中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以下试验: 颗粒分析、液限和塑性指数、击实试验、有机质含量(必要时做)、磷酸盐含量(必要时做)。

此外,还需检验石灰的有效钙和氧化镁含量。

2、按照土壤种类及石灰质量确定配合比和石灰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容重。

3、施工前进行100m〜200m试验段施工,确定机械组合效果、压实虚铺系数和施工方法。

(二)材料要求1、土:土以塑性指数10〜20的黏性土为宜;试验塑性指数偏大的黏性土时,应进行中国中铁----------------------------------------------------------------------- 粉碎,粉碎后土块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mm. 土的有机质含量不超过10%,硫酸盐含量超过0.8%时不宜用石灰稳定。

浅谈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方法及关键技术要求

浅谈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方法及关键技术要求

浅谈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方法及关键技术要求摘要:湿陷性黄土由于受水的影响较大,在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塌陷,进而会对路基等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严重影响道路使用年限和使用安全。

下面针对湿陷性黄土路基浅谈几种主要的处理方法和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的一些关键性技术要求。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技术要求1.什么是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是黄土的一种,在一定外在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发生显著的湿陷变形,强度也随之降低的,称为湿陷性黄土,其分为自重型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型湿陷性黄土两种。

自重型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即发生湿陷;在自重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不发生湿陷,需要自重应力和由外部荷载引起的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受水浸湿后才发生湿陷的称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黄土广泛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和华东部分地区,其属于特殊性质的土。

2.湿陷性黄土的特点湿陷性黄土土质较均匀,结构疏松,在未受水浸湿时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当遇水且在一定力作用下迅速破坏,产生较大湿陷,强度迅速降低,具有湿陷性、易溶蚀和易冲刷性。

在天然状态下具有肉眼能看见的大孔隙。

天然剖面呈竖直节理,颜色一般呈黄色或黄褐色,塑性及抗水性弱,透水性较强。

土中含有石英、高岭土成分,且含有大量的碳酸盐、硫酸盐等可溶性盐成分,有时还含有石灰质结核等。

3.湿陷性黄土对路基可能造成的危害湿陷性黄土由于受水影响较大,在水的影响下会使地基塌陷,给其上面建筑物、路基等造成很大的危害。

单对道路路基来说,可能会产生的病害有路基变形、凹陷、开裂、道路边坡崩塌、剥落、道路结构内部宜被水冲蚀成土洞和暗河等,因此在其上施工时应根据路基填筑高度,填筑方式及道路使用期间对沉降的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采取对地基进行加固等处理方法为主,以防冲、截排、防渗等防护措施为辅,减轻或者消除地基湿陷对路基产生的危害。

4.路基施工对湿陷性黄土主要处理方法湿陷性黄土的处理主要是通过消除黄土的湿陷性,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以达到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的程度,处理方法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采取灰土或素土垫层换填法、冲击碾压法、重锤夯实或强夯法、石灰土或二灰土挤密桩法、桩基础法、预浸水法、化学加固法等措施,并采取防冲、截排、防渗等防护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处理,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减轻或者消除湿陷性对路基破坏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依据两阶段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3、《公路工程质量检评定标准》(JTG F80//1 -2004)4、《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 灰土换填》变更设计图纸二、工程概况本合同段位于武都(两水)至罐子沟(甘川界)段两水〜洛塘段,线路起讫里程桩号K48+12旷K56+603,起点位于陇南市武都区三河乡,终点位于玉皇乡境内,线路全长8.483km,除隧道1720km 处于三河乡境内,其余工程处于玉皇乡境内并沿玉皇沟分布。

本合同段路基工程特点为:大部分为山岭重丘区,高路堤段落较多,路基填挖高度大,线路主要分在玉皇沟两侧山坡坡角展布;沟内为砂砾石层,两侧为残留阶地及坡积土层,局部切割岩山咀,下伏地层为片岩及灰岩。

地貌属玉皇沟河谷堆积区二级阶地,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地形起伏较大,其上已被开垦为花椒地。

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风积(Q3al+eo)黄土,(Q al+pl)亚粘土、卵石,下伏泥盆系片岩(D2S),自上而下分布。

本标段路基土石方工程地基底大部分为黄土或松散冲洪积堆积物,主要集中在二单元路基土石方工程。

三、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 、原材料试验。

在石灰土换填施工前,应取所定料场中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以下试验:颗粒分析、液限和塑性指数、击实试验、有机质含量(必要时做)、磷酸盐含量(必要时做)。

此外,还需检验石灰的有效钙和氧化镁含量。

2、按照土壤种类及石灰质量确定配合比和石灰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容重。

3、施工前进行100m〜200m 试验段施工,确定机械组合效果、压实虚铺系数和施工方法。

(二)材料要求1、土:土以塑性指数10〜20 的黏性土为宜;试验塑性指数偏大的黏性土时,应进行粉碎,粉碎后土块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mm. 土的有机质含量不超过10%,硫酸盐含量超过0.8%时不宜用石灰稳定。

使用特殊类型的土壤如砾石、砂石、杂填土等应经试验决定。

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应符合相关规定及要求。

2、石灰:石灰宜用1〜3级的新灰。

对储存较久或经过雨期的消解石灰应经过试验,根据活性氧化物的含量,决定使用方法。

考虑具体情况,建议使用袋装熟石灰、磨细的生石灰,不宜在现场消解块灰,必要时对熟石灰进行筛分处理(10mm方孔)。

3、水:凡饮用水(含牲畜饮用水)均可用于石灰土施工。

(三)机具准备1、石灰土主要机械:推土机、平地机、振动压路机、冲击压路机、装载机、水车。

路拌时选用路拌机、圆盘耙、铧犁等。

2、小型机具及检测设备:蛙夯或冲击夯、四齿耙、双轮手推车、铁锨;水准仪、全站仪、3m直尺、平整度仪、灌砂筒等。

(四)作业条件1、地基基底已通过各项指标验收,其表面平整、坚实,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中线偏差、宽度、横坡度、边坡等各项指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2、施工前对基底进行清扫,并适当洒水湿润。

3、恢复施工段的中线,直线每20m设一中桩,平曲线每10m设一中桩。

四、施工组织1、材料计划材料由物资部门统一采购,所有材料都经试验室抽样检验,并通过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使用,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表4-1 材料供应计划2、主要技术人员配置如下表4-2 :表4-2 主要人员配置表3、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见表4-3表4-3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4、测量设备:按设计所交控制桩利用1台瑞士LeicaTC—402全站仪及二台DSG320水准仪,进行现场施工放样,包括路基边坡、中线桩、边桩、碾压沉降量的测量工作。

五、施工方法及工艺1、施工工艺流程:地基黄土层挖除1.5m—地基基底整平碾压—检测验收—地基基底冲击夯实—整平—素土回填1mi^ 6%灰土换填1仃卩原地面陡坡挖台阶f台阶换填6%灰土1仃卩路基填筑f路床填筑6%灰土80cm。

2、地基黄土层挖除(1)测量放样:核实原地面与设计是否相符,并作好原地面高程记录,放出施工边线,作好标记,报请监理检查;并做好路基两侧排水。

(2)挖除地基黄土层,掘除至原地面下1.5m,两侧各超宽至排水沟内边线。

确保原地表的植物根系及其它杂物清除干净,清表土必须运至指定弃土场,表土外可利用的原状土,在适当的场地存放好,可利用做填料。

具体详见《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 灰土换填》3、地基基底整平碾压黄土地基挖除后,平地机整平,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压实合格后,方可进行冲击夯实。

4、地基基底冲击夯实1)冲击碾压的目标及原理:冲击碾压是利用冲击式压路机低频大振幅冲击力作用于黄土地基,并快速连续周期性地作用,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向下深层传播,对黄土地基进行冲击碾压,提高黄土地基的密实度,通过冲击碾压提高黄土路基地基整体强度和承载力,减少黄土地基的沉降。

2)冲击碾压原则:根据设计变更图纸,对挖除后原地基基底进行冲击碾压,冲击碾压遍数为12~15 遍。

3)冲击碾压前的准备工作:当地基基底挖够深度后,基底表面用平地机整平,以保证均匀传递较大的冲击力,使冲击碾压达到应有的冲击效果。

4)施工工艺:①用平地机对冲压工作面进行清理,整平。

②埋设观测点标志,冲击前观测沉降标志的标高,并做好记录。

③检测冲击碾压前的地基含水量,并保证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土4%范围内。

④冲击碾压前检测点的检测压实度。

检测位置在地基土表面以下20厘米处,并做好记录。

⑤冲击压路机进行冲击碾压,机械行进速度在10-15km/h之间,从地基的一侧向另一侧转圈冲碾,冲碾顺序应符合“先两边,后中间”错轮进行,轮迹覆盖整个地基表面为冲碾一遍。

⑥冲碾过程中如果因轮迹过深而影响压实进行时,可用平地机平整后再进行冲击碾压,若路基表面扬尘,可用洒水车适量均匀洒水继续冲碾。

⑦冲碾结束,用平地机整平施工冲碾路段,然后采用重型钢轮压路机将路基表面碾压密实平整,若表土干燥,下道应适量洒水,以保证压实效果。

5、素土回填按照设计要求挖除原地基并冲击夯实后,验收合格,回填素土施工,施工工艺按照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分层摊铺,分层碾压,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严格控制现场填土的含水量,不宜超过+2%含水量超过时可进行洒水或翻晒。

推土机摊平,平地机精平,压路机静压一遍,振动碾压3~5遍。

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上一层填筑施工。

6、灰土换填1 )作业条件:①当地下水位高于地基基坑(槽)底时,施工前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0.5m左右,在3d内不得受水浸泡。

②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土料种类、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

确定灰土的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

③槽内、地坪上的积水或杂物、垃圾等有机物清除干净。

④施工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标志。

如在基坑(槽)的边坡上每隔3m钉上灰土上平的木撅,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好标高控制的标准木桩。

2)施工工艺①工艺流程:检验土料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f灰土拌合f槽底验收合格f分层铺灰土f粗平整型f稳压f精平整型f碾压密实f养生f找平验收。

②首先检查土料种类和质量以及石灰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然后分别过筛。

如果是块灰闷制的熟石灰,要用6〜10mm勺筛子过筛,是生石灰粉可直接使用;土料要用16〜20mm筛子过筛,均应确保粒径的要求。

③灰土拌合:a、原材料进场验收合格后,按照生产配合比生产石灰土,按设计要求,灰土的配合比为重量比,设计为6%严格控制配合比,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

出场石灰土的含水量应根据当时天气情况综合考虑,晴天、有风天气一般稍大1%〜2%,应对石灰土的含水量、灰剂量进行及时监控,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场。

b 、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

工地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或采用酒精燃烧法检测含水量。

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c 、地基基坑(槽)底或基土表面应清理干净。

特别是槽边掉下的虚土,风吹入的树叶、木屑纸片、塑料袋等垃圾杂物。

④分层摊铺灰土:在湿润的下承层上按照设计厚度计算出每延米需灰土的虚方数量,设专人按固定间隔、既定车型、既定的车数指挥卸料。

摊铺前人工按虚铺厚度用白灰标出高程点,用推土机、平地机进行摊铺作业,必要时用装载机配合。

每层的灰土铺摊厚度,可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按表5-1选用。

表5-1灰土最大虚铺厚度⑤粗平整型:用推土机先粗平1〜2遍,粗平后宜用推土机在路基全宽范围内进行排压1〜2遍,找出潜在不平整部位。

对局部高程相差较大(一般指超出设计高程土50mm时)的面,用推土机整平,高程相差不大时(土30mm以内时)用平地机整平。

⑥稳压:先用平地机初平一次,及时检测其含水量,必要时可通过洒水和晾晒来调整含水量,等含水量合适后,用轮胎压路机快速全宽静压一遍。

⑦精平整型:人工标出高程点,平地机精平1-2次,然后检测高程、平整度和横坡度,对局部细集料集中现象进行人工处理。

对局部高程稍低的灰土面严禁直接采取薄层找补,应先人工或机械松耕100m左右再进行找补。

⑧碾压密实:石灰土摊铺长度约50m时宜进行试碾压,在最佳含水量-1%〜+2%时进行碾压,试压后及时进行高程复核,碾压原则上以“先慢后快”、“先轻后重”、“先高后低” 为宜。

注意事项有:碾压时应重叠200mm〜300mm,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1.5〜1.7km/h为宜,以后宜采用2〜2.5km/h;压路机先静压一遍,再振动压实3〜5遍,然后根据压实检测结果确定振动压实的遍数,最后用钢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静压1〜2遍,最终消除轮迹;在涵洞、桥头等难以用压路机碾压的部位,用蛙夯或冲击夯压实。

⑨茬的处理:工作间断或分段施工时,应在石灰接茬处预留300mm〜500mm不予压实,与新铺石灰土衔接,碾压时应洒水湿润;宜避免纵向接茬缝,当需纵向接茬时,茬缝宜设在路中线附近,接茬应做成梯形,梯级宽约500mm。

⑩养生:压实成活后进行洒水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天。

养生期间封闭交通,如分层连续施工应在24 小时内完成。

⑪灰土回填每层碾压密实后,应根据规范规定进行灌砂法检测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的铺摊。

⑫找平与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

7、陡坡挖台阶陡坡地段、填挖交界及半填半挖路基,当地面横坡陡于1:5时,沿路基平行方向开挖台阶,对基底进行挖台阶处理,台阶宽度不小于2m阶面设向内倾斜4%的横坡。

黄土地段的陡坡基底应挖除1m压实后回填6液土。

详见《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灰土换填》。

8、台阶换填灰土台阶处灰土换填施工方法与上述一致,边角及局部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可采用人工整平,小型夯实机具进行夯实。

9、路基填筑路基填筑按分层摊铺,分层碾压,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振动碾压遍数应为3~6遍,详细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详见路基施工技术交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