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酸蚀粘接剂的发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敏感性问题即在粘接过程中发生错误的风险 全酸蚀(Total-etch)系统的技术敏感性高于自酸蚀
(Self-etch)粘接系统
——J. DE Munck, J DENT RES, 2005
(1)酸蚀时间过长
牙本质仅含有45%的无机物(釉质含有92%的无
机物)
牙本质有机成分主要是胶原
掌握恰当酸蚀时间,避免酸蚀不足或过度
牙釉质和牙本质应有不同的酸蚀时间,牙釉质酸蚀应不
少于15秒,而牙本质酸蚀应不多于15秒。
活髓牙近髓时,可适当减少酸蚀时间,建议使用自酸蚀
粘接系统,钙化或龋坏牙本质可适当延长酸蚀时间。
当RDT=130um,全酸蚀和自酸蚀的牙髓反应明显不同。
(2)湿粘接
——J. Kanca, AM J DENT, 1992 FR. Tay, Dent Mater, 1996a
(3)底涂问题
底胶涂布后马上用气枪吹,底胶中的粘接单体没有充
分进入到牙本质基质中发挥底涂的作用。
过度吹干底胶,造成底胶挥发太快,影响底涂效果。
底胶渗入异常影响粘接效果
正常底胶渗透 底胶渗透异常
导致牙本质敏感症的发生。
——M. Brannstrom, Oper Dent, 1984
(2)粘接界面形成水泡
随着粘接剂溶剂的挥发,牙本质小管内液体慢慢渗透,
在粘接剂界面形成水泡。
(3)在咀嚼过程中形成
造成牙本质小管内液体的快速流动刺激神经末梢
底胶的过程
多采用挥发性溶剂 牙本质表面 亲水——疏水
牙本质粘接
粘结树脂渗透形成树脂充填混合层和树脂突
经典三步法粘接系统的要素
Etch 酸蚀剂
Primer 底胶
Bond 粘接树脂
不同粘接系统是对三要素的整合和发展
全酸蚀系统 三步法 两步法 两步法 自酸蚀系统 一步法
技术敏感性问题
(2)过度吹干处理后的牙本质表面
导致脱矿后的牙本质胶原纤维塌陷,粘接树脂不能有
效进入到脱矿后胶原纤维的间隙中,影响混合层的形 成和质量
——DH. Pashley, FR. Tay et al, AM J DENT, 2007
保持湿润 过度吹干
How wet is wet?
不同操作者的掌握有很大差异 “湿粘接”的程度在临床上难以控制
导致牙体组织过度脱矿,修复后粘接强度不够
酸蚀导致粘接树脂渗入深度和酸蚀深度不一致,形成
薄弱层(weak zone)
——M. Hashimoto et al, J DENT, 2002
自酸蚀和全酸蚀的粘接强度随酸蚀时间延长而降低 二者的变化各有特点
——M. Hashimoto et al, J DENT, 2002
一、粘接技术的发展
第一代全酸蚀 三步 疏水
第七代自酸蚀 一步 亲水
疏水型 疏水型 全酸蚀 II&自酸蚀 I 自酸蚀 II 仅粘接牙釉质 仅粘接牙釉质 三步简化为两步 先混后抹 效果差 效果差 湿粘接/全酸蚀 第一至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第六代
自酸蚀 II 一步完成
第七代
酸蚀
去除玷污层和玷污栓 表层管间牙本质脱矿(2-7um),暴露胶原结构。
酸蚀后,用气枪轻吹去除多余的水
(3)底胶充分渗透
涂布底胶后应放置10秒 薄而均匀的底胶有助于取得良好的粘接效果
(4)选用自酸蚀粘接系统
与全酸蚀粘接系统相比,技术敏感性更低,更加方便
临trom流体动力学说 基于此理论凡影响牙本质小管液体流动的因素均可能
(Self-etch)粘接系统
——J. DE Munck, J DENT RES, 2005
(1)酸蚀时间过长
牙本质仅含有45%的无机物(釉质含有92%的无
机物)
牙本质有机成分主要是胶原
掌握恰当酸蚀时间,避免酸蚀不足或过度
牙釉质和牙本质应有不同的酸蚀时间,牙釉质酸蚀应不
少于15秒,而牙本质酸蚀应不多于15秒。
活髓牙近髓时,可适当减少酸蚀时间,建议使用自酸蚀
粘接系统,钙化或龋坏牙本质可适当延长酸蚀时间。
当RDT=130um,全酸蚀和自酸蚀的牙髓反应明显不同。
(2)湿粘接
——J. Kanca, AM J DENT, 1992 FR. Tay, Dent Mater, 1996a
(3)底涂问题
底胶涂布后马上用气枪吹,底胶中的粘接单体没有充
分进入到牙本质基质中发挥底涂的作用。
过度吹干底胶,造成底胶挥发太快,影响底涂效果。
底胶渗入异常影响粘接效果
正常底胶渗透 底胶渗透异常
导致牙本质敏感症的发生。
——M. Brannstrom, Oper Dent, 1984
(2)粘接界面形成水泡
随着粘接剂溶剂的挥发,牙本质小管内液体慢慢渗透,
在粘接剂界面形成水泡。
(3)在咀嚼过程中形成
造成牙本质小管内液体的快速流动刺激神经末梢
底胶的过程
多采用挥发性溶剂 牙本质表面 亲水——疏水
牙本质粘接
粘结树脂渗透形成树脂充填混合层和树脂突
经典三步法粘接系统的要素
Etch 酸蚀剂
Primer 底胶
Bond 粘接树脂
不同粘接系统是对三要素的整合和发展
全酸蚀系统 三步法 两步法 两步法 自酸蚀系统 一步法
技术敏感性问题
(2)过度吹干处理后的牙本质表面
导致脱矿后的牙本质胶原纤维塌陷,粘接树脂不能有
效进入到脱矿后胶原纤维的间隙中,影响混合层的形 成和质量
——DH. Pashley, FR. Tay et al, AM J DENT, 2007
保持湿润 过度吹干
How wet is wet?
不同操作者的掌握有很大差异 “湿粘接”的程度在临床上难以控制
导致牙体组织过度脱矿,修复后粘接强度不够
酸蚀导致粘接树脂渗入深度和酸蚀深度不一致,形成
薄弱层(weak zone)
——M. Hashimoto et al, J DENT, 2002
自酸蚀和全酸蚀的粘接强度随酸蚀时间延长而降低 二者的变化各有特点
——M. Hashimoto et al, J DENT, 2002
一、粘接技术的发展
第一代全酸蚀 三步 疏水
第七代自酸蚀 一步 亲水
疏水型 疏水型 全酸蚀 II&自酸蚀 I 自酸蚀 II 仅粘接牙釉质 仅粘接牙釉质 三步简化为两步 先混后抹 效果差 效果差 湿粘接/全酸蚀 第一至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第六代
自酸蚀 II 一步完成
第七代
酸蚀
去除玷污层和玷污栓 表层管间牙本质脱矿(2-7um),暴露胶原结构。
酸蚀后,用气枪轻吹去除多余的水
(3)底胶充分渗透
涂布底胶后应放置10秒 薄而均匀的底胶有助于取得良好的粘接效果
(4)选用自酸蚀粘接系统
与全酸蚀粘接系统相比,技术敏感性更低,更加方便
临trom流体动力学说 基于此理论凡影响牙本质小管液体流动的因素均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