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村与小岗村发展模式各有所长
西方民主制度与中国的民主制度之间的比较
西方民主制度与中国的民主制度之间的比较美国大选刚刚结束,Trump战胜Hillary成为第45任总统。
美国选举在中国引起一股热潮,甚至有些人说中国的关注程度可以和美国相媲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别的国家选举我们这么关注的现象?我觉得除了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国,他的政策会影响全球外,还有个原因是我们国家民主并不如欧美国家直接和广泛。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
其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我们都知道,最早的民主来自于希腊,当时他们的民主是直接民主,民主制度发展到现在已经逐渐完善,独裁专政的国家已经很少了。
但是西方和中国的民主制度却有一些异同,两种制度各有各的优缺点,也说不上谁好谁坏。
西方民主制度现代西方民主制度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制度是现代西方各国民主制度带共性的东西,直接体现了制度的民主性;第二个层面是指政府制度。
第一层次的制度有:选举制度、代议制度、政党制度、分权制度与司法独立、军队制度。
第二层次的制度有以下几种类型:议会制、总统制、半总统制。
制度只是一些构件,整个制度不过像一部机器。
要使制度运作起来,就需要人们不断地为这种制度注入活力。
在现代西方民主制度运作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运行机制:参与机制、竞争机制、制衡机制、纠错机制、法律机制,所有这些构成了西方民主的框架。
从这些制度看上去也许很完美,权力并不是掌握在个人手上不管是法律还是制度的更改都要经过多人的讨论。
但是这个“多人”却很令人思考,虽然公民享有选举权,但常常被金钱、媒体、黑势力、财团等所影响和操纵,从而成了“富人的游戏”、“钱袋的民主”和资本玩弄民意的过程。
在我看来这种较为直接的民主方式的优缺点很明显,优点是每个人都可以较为直接的参政,而这也是为什么国外选总统首相时,候选人都会上台做演讲,演讲关于他的政治主张以及对自己在任职期间所需要做的事的承诺。
关于南街村、华西村、小岗村的实地调查和比较研究
关于南街村、华西村、小岗村的实地调查和比较研究【摘要】通过对比分析南街村、华西村、小岗村不同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经验,可以使我们对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条件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从而为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启发。
【关键词】外方内圆集体经济规模优势南街村、华西村、小岗村都是我国十大闻名村庄。
但是,这三个村庄不仅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发展历程。
认真考查它们各自的发展路径能够为我们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一些新的启发。
接下来,笔者就在描述三个村庄不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制度经济学的分析。
一、南街村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经验河南省临颍县南街村改革开放以前只不过是一个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的贫困村庄。
然而,改革开放后经过短短数十年的时间,该村一跃成为河南省第一个红色亿元村。
由于其如此惊人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特殊的文化、管理理念,南街村受到很多学者的青睐和关注。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南街村带来了新的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使得南街村将村里仅有的两个小砖厂和面粉厂承包给了个人,从此,南街村人结束了靠工分吃饭的生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促进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解决温饱起到了重大作用,这一制度的最初实施,也给南街村人民带来了实惠,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而发展。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这一制度遇到了新的问题和矛盾。
这主要表现为随着农业生产边际效率的下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对农业的投入减少了,有的干脆把土地转包给亲朋好友,更有甚者让土地完全荒芜。
到1985年粮食亩产量只有500多斤,农业陷入了全面萎缩的局面。
不仅农业生产如此,南街村的工业生产也经历了从集体经营到个体承包再到集体经营的曲折过程。
1981年,南街村把村里的两个小砖厂和面粉厂承包给个人。
承包制的推行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企业承包使少部分人发家致富了,但广大人民群众连基本的工资都不能保证,村民怨声载道。
南街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南街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一、背景和概述南街村位于某省某市,是一个典型的农村村落。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资源匮乏,农民的生活水平一度较低。
但在过去几十年里,南街村通过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推动了村民的脱贫致富。
二、集体经济组织1.村级经济合作社:根据地方政府政策和村民需求,南街村成立了村级经济合作社,集中管理和统筹农村村民的经济活动。
合作社由村委会和村民共同管理,设立了专门的经济合作社管理机构。
2.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和劳动效益,村委会在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了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社,如养殖专业合作社、种植专业合作社等。
通过整合资源和技术,提高农业产业的集约化和专业化程度。
三、资源整合和优势发挥1.土地整合:南街村通过土地流转和整合,积极实施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在保证农民收益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
2.农产品品牌建设:南街村注重产品品牌建设,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外观包装,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市场营销方面,积极开拓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
四、技术支持和创新发展1.政府支持:地方政府在南街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
鼓励农村村民创新创业,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产品升级换代。
2.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南街村建设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在农民中推广使用。
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
3.农业合作交流:南街村积极开展农业合作交流活动,与其他农村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
通过交流学习、资源互补,促进南街村农业生产的创新和发展。
五、农民收益增加和扶贫政策1.农民分红:南街村将村级经济合作社的经济收益进行合理分配,以确保农民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红利。
2.扶贫政策:南街村积极响应扶贫政策,通过集体经济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
提供就业机会和培训,鼓励贫困户参与集体经济的发展。
六、成果和效益1.经济增长:南街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带动了村级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
农村发展:小岗村经验的启示和借鉴
农村发展:小岗村经验的启示和借鉴农村发展:小岗村经验的启示和借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三农”问题越来越凸显,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得不提到一个传奇的名字:小岗村。
小岗村的经验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小岗村的发展历程和所给我们的启示。
一、小岗村的发展历程小岗村位于安徽省凤阳县,是一个行政村,总人口768人,耕地152.3亩,平均分配到每个村民家庭的只有0.2亩。
1978年改革开放后,全村的粮食产量开始逐年下降,到1980年只有5000斤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全村居民的需求。
当时,村民们的生活非常贫困,饥寒交迫。
在此背景下,1978年底,小岗村的18名村民决定试验自留地制度,将所有的耕地平均分给每个家庭,自己负责种植和管理。
这场试验的成功,不仅解决了当时的饥荒问题,还开创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先河。
之后,全国范围内也相继推出了土地承包制度和家庭联产承包制度。
1984年,小岗村的村民们又自发组织了一个小麦合作社,通过合作种植、抗旱、除草等,彻底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实现了小岗村的由穷变富。
二、小岗村的启示和借鉴1. 多样化的经营模式。
小岗村的村民们通过试验自留地制度,在土地承包制度和家庭联产承包制度推广之前,首创了一种基于自我管理、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2. 基于合作的经营理念。
小岗村的村民们通过自发组织的小麦合作社,彻底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实现了小岗村的由穷变富。
这证明了集体经营和合作的力量,为今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3. 摆脱保守思想的束缚。
小岗村的村民们在试验自留地制度的时候,破除了束缚农村经济发展的保守思想和地方利益的束缚,大胆探索,实践出真知。
这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今后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先导。
4. 突破政策的束缚。
小岗村的试验在当时并未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上级部门甚至发文指责。
南街村生存现状调查经济正在复苏
核心提示素有“中国红色亿元村”之称的南街村,经历过辉煌,也遇到过困顿。
因改制而广为注目也备受争议的今日南街村,其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原有的发展模式发生了哪些变化?又持守了哪些准则?在共同富裕的理念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之间有哪些融合与冲突?带着这些问题,3月21日~24日,本报记者走进南街村,进行了为期4天的实地采访。
股权之变的前缘后果3月21日上午,记者赶到南街村。
“‘中国红色亿元村‘南街村改制”的消息,此时正藉由互联网的快速传播而沸沸扬扬。
“共产主义样板村股份化了"、“领导私分集体股权了"、“南街村集团快破产了”、“‘中国红色亿元村‘神话终结了"……这些词汇,即便是在信息爆炸的当下,依然极其抓人眼球。
南街村股权之变其实发生在3年前。
南街村集团给记者提供的详细历史资料显示,2004年11月1日,南街村集团在集团公司三楼会议室一口气开了第25次和第26次两次股东会.经15位股东代表一致同意,南街村集团将公司章程修改为:注册资本由2.01亿元提升至5.3亿元,股权结构由原来纯法人股变更为中原工贸占40%,王宏斌占9%,郭全忠、贾忠仁等6人各拥有6%,邓富山、张平等5人每人3%。
采访中,南街村人说,这一变革完成之后,大家差不多“忘”了这件事。
“班长"王宏斌等“股东”还是领受着村里统一的福利,每月拿着250元的工资,从没拿过什么“分红”。
因为媒体调查,这桩3年前的股权之变在今年春节前后浮出水面,掀起轩然大波,并被演绎出不同版本。
内情到底如何,镜头还得回放。
按照南街村集团高层的说明,在连续7年销售收入逐年翻番的高速增长之后,2004年下半年到2005年上半年,南街村进入了最困难的一段时期。
南街村集团现任总经理窦彦森说:“我当时接任总经理时,公司账面上一分钱都没有.”他上任的时间是2004年11月5日,恰是第25次和第26次股东会召开之后的第4天。
“那一年,很多人都在议论南街村撑不过五一,后来说撑不过十一,再后来说撑不过阳历年,之后又说2005年肯定不中了.”窦彦森回忆说。
官方为什么不宣传南街村
南街村一、现状,目前南街得不到宣传,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南街村发展这条路,中国南街特色主义在中国走不通。
1.南街村的虽有发展,但是这是20年前初期贷款提供的原始积累。
南街是发展了,是因为当时政策,终不能一直靠特色政策发展。
2.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通知提出了这个问题。
后来的南街村也算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吧。
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要建设怎么样的社会主义。
提供了一个方案,很多领导人都来南街考察。
如果特别成功,那比现在小岗村要出名的多。
3.南街村走的集体主义道理是坚持毛泽东的那一套。
坚持谁的都行,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显然不行。
一、南街村地理位置及发展模型: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城关镇南街村南街村是临颍县城关镇紧靠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107国道的全国十大名村。
它是集体主义经济的代名词,著名红色旅游景点之一,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984年,村办企业的总产值只有70万元,到1995年已经达到12亿,实现了飞跃发展。
南街村集团是南街村创建的集体经济实体,下属28个企业,产业涉及食品、饮料、酒类、印刷[1] 、包装、医药、工艺品雕刻、旅游等各个现代化产业。
先后有3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和200多位将军到南街村视察指导工作,其中有朱镕基、李长春、张爱萍、刘云山等党政军领导同志;中央电视台、《朝日新闻》《美国之音》等众多国内外新闻媒体对南街村作了大量报道;美、英、法、德、日等20多个国家的数十家新闻单位也都到南街村作过实地采访。
南街村总面积1.78平方公里,南街村党委认识到村子里旅游资源的巨大优势,大力进行景区建设,充分挖掘文化内涵,着力打造特色品牌,使南街村景区形成了以文化园区、工业园区、高新农业园区、村民住宅游览区、文化教育游览区、广场文化展示区、珍奇植物园区和革命传统教育区八大观光内容的大型红色旅游景区,特别是新建的革命传统教育景区,浓缩了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让人足不出园便可领略中国革命波澜壮观的宏伟画卷,被省旅游局确定为河南省南部红色精品线路。
南街小岗
南街村杨丹关键词语:集体致富,思想取胜根据我们此次实践在南街村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我总结出了以下报告,我将从5个方面介绍我所认识到的南街村。
南街村概况南街村位于河南省临颍县城南隅,紧靠107国道,西临京广铁路,东临京珠高速公路。
全村有回、汉两个民族,848户,3180口人,1000亩耕地,总面积1.78平方公里。
改革开放以来,南街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走集体共同富裕道路,实现了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
南街村依靠当地粮食资源,围绕农业办工业,围绕龙头企业上配套项目,大搞粮食深加工,组建了国家大型一档企业——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1991年摘取河南省“亿元村”桂冠,而后年产值突破16亿元。
职工村民免费享受20多项福利待遇,生活、住房、上学、就医等方面无后顾之忧。
全村党员干部、职工村民发扬“傻子”精神,坚持“外圆内方”的治村方略,乐于奉献。
朱镕基、乔石、李岚清、曾庆红、李长春、罗干、刘云山、曹刚川等20多位党政军领导同志和170多位将军,分别都到过南街村视察工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朝日新闻》、美国之音等众多国内外新闻媒体对南街村作了大量报道;美、英、法、德、日等20多个国家的数十家新闻单位也都到南街村作过实地采访。
南街村党委,村委会与团委南街村党委成立于1992年9月,下设24个党支部,496名党员。
党委成员7人,党委书记1人,副书记3人,委员3人。
南街村的村民委员会制订了《南街村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三方面作出了规定,并且附有违背规定的处理意见。
村民的日常生活,包括子女入托上学、医疗、住房、节假日食品、文化娱乐,乃至婚丧嫁娶等,都由村集体统一承担。
南街人过着无忧无虑的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少有所学、幼有所育的生活。
1995年,南街村委会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
南街村现状调查报告
南街村现状调查报告第一篇:南街村现状调查报告崇尚红色精神追求共同富裕南街村现状调查报告20xx年2月,我来到河南省临颖县南街村。
南街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全国十大名村,它是集体主义经济的代名词。
在坚持集体主义的原则下,南街村几近实现了共同富裕,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人们安居乐业。
过着丰衣足食、共同富裕的幸福生活。
一、南街村概况南街村位于临颖县县城南隅,紧靠107国道,西临京广铁路。
全村有回、汉两个发族,约1000户,6000余人,1000亩耕地,总面积1.78平方公里。
南街村848户,3100多人。
农工商一体,集体经济逐年壮大,村办企业逐步发展到20多家。
为了扩大再生产,人手不够,大量招聘外来工,近年达到万人左右十多年来,南街村人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育人、邓小平理论致富”伟大旗帜,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和武装人,并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成为赫赫有名的“豫南第一村”。
二、村民村貌今日的南街村,远远看去,是一座气派非凡,充满现代化气息的乡村都市。
宽阔的颖松大道两边,灯柱如林,松柏苍翠,建筑整齐,工厂、商店、职工食堂、图书馆,职工楼,村民楼、办公楼……机器隆隆声,人们欢笑声,仿佛世外桃园,一片和谐安详的景像。
村子的中央,有一尊6米高的毛泽东主席汉白雕像。
这是由南街村村民在毛主席诞辰100周年之际,投资6万元兴建的。
两名全副开装的民兵24小时风雨不误的守卫着。
这里就是南街村东方红文化广场。
在雕像身后南北两侧各有两副画像,由左向右分别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这一切表明南街村人高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南街村有自己漂亮的公寓住宅楼,住宅楼里安装有中央空调系统,村民室内装饰均有村委统一安装,村民搬家只要拿着生活用品就够了。
村民享有包括水、电、粮、油等二十项福利,衣、食、住、行不发愁,生、老、病、死有所依,医疗、教育有保障,较好地做到了“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少有所教、糼有所育”,“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这里已不是梦幻,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南街村实践感想
读张弛同学《共产主义不是乌托邦》后的一些不同想法————南街村实践感想努力成为一名理想主义者的在校青年张弛同学他们一行比我们先期到达南街村几天,比我们调研的时间长,范围广,问卷人员多。
应该说比较有说服力的,张弛同学所写的,也告诉我们,共产主义不是乌托邦,这个观点我也是赞成的,但根据我们一行人调研的不同之处,我也想说一说,可能说的不好,也可能不够客观,望同志们见谅批评并加以指正,仅是个人的一点想法。
南街村的亮点,张弛同学的文章通过与小岗村的对比,已经充分的说明,这里就不加以笔墨了,我概括了一下:1.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2.集体化农业——农业机械化3.政治挂帅——毛泽东思想这三点的成就,特别是第一点,一直以来是我们党和政府所追求的,在南街村已然已经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更是给我们国家的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板。
与其他集体经济村庄最大不同的就是南街村一直提倡的政治挂帅,思想领先,毛泽东思想的教育。
在南街村有幸与王宏斌班长进行了座谈,对南街的发展之路有了深切的认识从发家到目前的集团企业的规模,其中最令人欢欣鼓舞就是南街村曾经的十数亿债务在有关领导的关心下,已经基本予以解决,只剩下的少数债务已经对南街村的发展起不到阻碍,曾经的包袱,真正的彻底的甩掉了。
座谈之中,有同学告诉王班长,南街村就像当然的延安,是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王班长中肯的告诉我们,南街村不是延安。
王班长说,延安是革命的根据地,而南街是自发成长起来的行政村。
社会上有的,南街村也有。
从交流中,我深深被王班长朴实的话折服了,王班长虽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可是王班长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其在实践中领会的理论水平,我看不比那些专家学者们差,甚至是更高。
王班长不仅肯定了南街的成绩,也坦然说了南街的一些不良因素。
根据我所知道的一些情况,在南街光环的背后,我却有很深的忧思:1.南街外来务工人员(以下简称外工)与南街村本村人(简称内工)之间的矛盾问题2.腐败问题3.南街村人的思想问题一、在南街务工的外工,其右两部分,一部分是技术人员;一部分也就是非技术人员,技术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比较高,非技术人员大都是周围村的村民,受教育程度比较低,根据访问的年龄不同的非技术工人,(技术工人没有访问到),普遍反映的是,外工的工资比内工高,但是福利低,但是工资大都是几百块钱,与在其他地方相比,我是河南人,就拿河南来说,他们的工资在郑州算是很低的一群人了,不过他们吃饭,住宿时不用花钱的,其环境也比其他地方要好些。
中国名村行——考察南街村、大邱庄、华西村、大寨、小岗村等及思考
中国名村行——考察南街村、大邱庄、华西村、大寨、小岗
村等及思考
赵林中
【期刊名称】《企业家》
【年(卷),期】2009(000)009
【摘要】或许是来自农村的缘故,或许是心中那挥不去的“三农”清结,我老是萌发走一走中国“名村”的念头,或许从中也能从企业的角度吸取点什么,借鉴点什么,反思点什幺。
如今,这个愿望己基本实现。
【总页数】3页(P86-88)
【作者】赵林中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7.61
【相关文献】
1.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以华西村·南街村和小岗村为例 [J], 朱晓红;邓国军
2.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模式的创新——华西村、南街村、大邱庄崛起的成功经验[J], 王华华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方式对比分析——以小岗村与南街村为例 [J], 刘雨
4.关于南街村、华西村、小岗村的实地调查和比较研究 [J], 曹昭
5.“华西村”、“南街村”经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J], 刘琳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岗村学习心得体会模板
小岗村学习心得体会模板一、引言小岗村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样本和典型代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增加村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通过在小岗村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乡村发展的重要性和农村改革的艰辛。
二、乡村发展的重要性乡村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到国家整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农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只有保障农民的基本收入和生活水平,才能够推动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三、小岗村的改革经验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小岗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农村经济组织改革:小岗村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成立了股份合作社,实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了农民的创业热情和投资动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3.农村金融改革:小岗村成立了农村信用社,为农民提供融资服务,解决了农民融资难的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从小岗村学到的启示1.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小岗村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参与决策、分享农产品增值收益,才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创新农村经济组织:小岗村的成功经验表明,农村经济组织的改革是乡村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创新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加强合作,形成经济规模效应,才能够推动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3.加强农村金融支持:小岗村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农村金融的改革非常重要,只有提供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才能够解决农民的融资难题,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小岗村学习心得体会在小岗村学习的这段时间,我深刻认识到了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和农村改革的艰辛。
我体会到了乡村发展的重要性,只有保障农民的基本收入和生活水平,才能够推动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小岗村的改革经验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创新农村经济组织、加强农村金融支持是乡村发展的关键所在。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农村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农村发展模式的思考
农村发展模式的思考一开始将本文的题目定为《农村发展模式的思考》主要原因是,我希望自己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去看待回农村发展的问题,即不仅自己可以致富,而且还能以点带面,使多个产业都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带动整个村里的村民一起致富,并且在政府的支持下,对乡镇的整体经济进行规划、调整和扶持,使这个村庄往更高层次去发展。
一、农村发展模式带着这样的想法,我首先是去了解了各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向成功者学习!即先在中国范围内找几个比较成功的村。
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华西村、南街村和小岗村(在我的脑海里,我一直以为小岗村是非常成功的典型)。
希望通过分析这三个村的经营模式,来学习和借鉴一些经验,最好是能复制到自己所在的村庄——很明显这是非常天真的想法,甚至连模仿都是奢侈。
1、华西村、南街村和小岗村据了解,新农村建设中的华西村、南街村和小岗村经营模式分别为政府主导型(苏南模式,以发展乡镇集体企业为主的地方政府推动型模式)、集体经济主导型(南街村模式,由“能人”企业家与村政府领导人组织资源)和家庭分散型(小岗模式,通过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组织资源)经营。
从发展梯度上看,3个地区分别展示了我国农村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差别,反映了我国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从产业结构上看,3个地区分别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反映了目前我国农村发展的不同格局。
(参考文献: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以华西村·南街村和小岗村为例)。
华西村、南街村和安徽凤阳小岗村是非常成功的模式,后来才知道前两个村施行的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小岗村则是政府造出来的用新闻粉饰出来的所谓承包到户的“成功典型”。
我非常失望,集体经济肯定不是说我们想搞就搞,承包到户涉及土地流转等问题,现状又这么不乐观,所以根本不是什么可以借鉴的成功典型。
2、“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除此以外还有“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
“温州模式”是指以家庭经营和发展个私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而“珠江模式”则是指乡镇集体企业加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模式。
小岗村和南街村对比的观后感
小岗村和南街村对比的观后感小岗村和南街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两个典型代表,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观看《小岗村》和《南街村》的纪录片,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对中国农村的巨大意义。
《小岗村》是一部记录了小岗村改革开放的纪录片。
小岗村位于中国安徽省,是一个举步维艰的贫困村。
20世纪70年代末,小岗村的农民们开始积极提出经济改革的要求。
他们认识到农村集体所有制体制的弊端,希望能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然而,由于当时政府对农村实行高度的集体化管理,小岗村的这一要求并没有得到响应。
无奈之下,农民们决定冒险在夜晚偷偷签订了一个合同,将土地分到每个农户手中。
这一行动可谓是非常具有颠覆性的,同时也是非常勇敢的。
《南街村》则是记录了南街村改革开放的纪录片。
南街村位于中国浙江省,是一个曾经的电子垃圾村。
1998年,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南街村遭遇了巨大的经济危机,村里的大部分村民陷入了贫困之中。
然而,南街村的村干部却没有束手待毙,他们开始积极引导村民寻找经济发展的新出路。
他们带领村民勇敢地面对困境,通过主动引进外资、发展电子垃圾回收再利用产业,逐渐使得南街村变成了一个创业致富的典范。
观看这两部纪录片,我被小岗村和南街村农民们顽强拼搏的精神所打动。
他们在全国以及全世界的巨大困境下,不畏艰险,不怕失败,敢于冒险实践自己的理念和眼光。
正是他们的努力和奋斗,让小岗村和南街村脱离了贫困,实现了繁荣发展。
看完两部纪录片后,我不禁对改革开放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改革开放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通过给予农民更多的自主权,实行市场经济,中国成功地解决了农村的贫困问题,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和繁荣。
无论是小岗村还是南街村,他们的成功都感召着全国各地的农民,激励着更多的人走上创业致富的道路。
同时,观看这两部纪录片也让我意识到,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
虽然小岗村和南街村在改革开放的早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他们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
安徽凤阳小岗村发展问题研究(研究生期间的作业)
安徽凤阳小岗村发展问题研究小岗村位于安徽省凤阳县东部,隶属小溪河镇,距京沪铁路5公里,距省道307线7公里,距明光、临淮两个淮河航运码头均20公里。
小岗村位于淮河平原的腹地,举目望去地势平坦,没有丘陵。
但土地贫瘠,碱化严重,适宜种植水稻、小麦。
如果没有33年前的那场震惊全国的包产到户的风波,小岗村也会像现在我国其他地方的许多村庄一样默默无闻。
即使现在看去,它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最显眼的就是一条笔直宽阔的“友谊大道”,路两边各有一排疏间有距的松柏、广玉兰和黄杨。
这还是由和它结成友好姊妹村的江苏张家港长江村投资80万元修筑的。
在1978年之前此地一直为饥饿和贫穷困扰,它当时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
”一段凤阳花鼓词唱出了安徽凤阳数百年逃荒要饭的沧桑历史。
小岗村多年以前只是淮河岸边的一个极普通的小村庄,离县城有30多公里,交通条件相当不便,大部分农民至今仍依靠手扶拖拉机等粗重交通工具往返于村镇之间。
它的出名是从1978年开始的以率先实行“大包干”而闻名,这年年底发生在小岗的自发的生产责任制改革,让小岗领风气之先,在此后每当提及中国农村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变化,小岗村都会被仿佛提起,小岗村,作为中国改革第一村,已经被载入历史教科书。
小岗村做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现为中国十大名村之一。
小岗其实原先只是一个生产队,后来为了弘扬小岗精神,政府把小岗扩编为村。
2008年3月,小岗村与相邻的石马、严岗村合并,成立了新的小岗行政村,下辖23个村民小组、849户、3823人。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虽然只是中国300多万个自然村中的一个,当因为有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举世闻名的“大包干”,而注定成为被世人关注的一个村,小岗村最大的优势就是“大包干精神”,农业大包干是党领导下的伟大创举。
当年凤阳全县实行“包干到组”时,由姓严的一个家族主要构成的小岗村,却几次分组也分不出结果来,甚至分成父子组、兄弟组还是干不好。
南街村与小岗村两种道路、两种结果!
一、两个村书记截然不同(摘自人民网嘉宾简介)1、小岗村的领导人严德友简介严德友,男,凤阳县小岗村人,出生于1971年,曾担任小岗村书记、村长。
现任小溪河镇副书记,小岗村葡萄合作社理事长,是在农户中推广葡萄种植的发起人。
严德友是大包干时期小岗生产队队长、“十八颗手印”发起人之一严俊昌的儿子。
严德友,10月10日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说了一句使人冒冷汗的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2、南街村的领导人王宏斌简介王宏斌,党的十七大代表,河南省临颖县南街村人,1951年出生在一个劳动人民家庭。
老人们说,“俺斌从小就是好娃子”,“热爱劳动”,“尊敬老人”。
合作化时期,他还是一个孩子,空时收集蒿杆玉米叶、打草垫,打了百多个。
别人以为他打来卖哩,他没卖,挨家挨户送给老人们作坐垫。
大家都夸他是好孩子!他小学毕业那年,学习邢燕子,志愿回乡务农。
锻炼几年,样样活路都能干。
平素不说空话,干活有股牛劲。
老队长见他是个好苗子,推荐他当了生产队长。
他办事认真,处世公道。
有天母亲误工,迟到10多分钟,他执行队规,当场扣了母亲的工分。
他事事以身作则。
要求别人干的,自己率先干好。
带头干重活,克服困难,很快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大家齐心合力搞生产。
两年时间,这个队的粮食增产量居全县第一。
他被评为先进生产队长。
1976年的一个大雾天,王宏斌带领社员下地锄草。
对面一人挥锄下来,砸在他的头上,顿时鲜血长流,送到医院救治。
县委刁书记赶忙来看望,安慰他说:“宏斌,你安心好好养伤,我已经让公安局把阶级敌人抓起来了。
”“啥阶级敌人?”“就是用锄头砸你那个人。
”王宏斌急忙解释,“我们锄草,他从对面锄过来,不小心碰伤了我的头,他不是故意的。
刁书记,请你赶忙放了他。
冤枉了好人,叫我今后咋当生产队长?”刁书记才知是误会,立即放了那人。
王宏斌就是这么宽容大度、实事求是。
他的父亲在县供销社工作,要了一个招工指标,让他进城在县农机公司当上了工人。
城里一个漂亮姑娘看上了他,成了他的未婚妻。
农村社区发展道路与模式比较研究_以华西村_南街村_小岗村为例
农村社区发展道路与模式比较研究———以华西村、南街村、小岗村为例周 沛(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南京 210093)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对华西村、南街村、小岗村的实地调查,就农村社区发展道路和模式作分析研究。
农村发展道路与模式既受制于具体社区的客观自然历史条件,更取决于人们的主观创造性抉择。
乡村工业化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动力,这是一个普遍性的命题;权威结构是农村社区发展的保证,这是一个实证性的结论;发展模式则是一个现实而有趣的论题。
选择好适合自己实际的发展道路或模式,是农村社区综合发展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农村发展;农村发展道路与模式中图分类号:C 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0)10-0059-08 本文试图结合华西村、南街村、小岗村的调查,对农村社区综合发展作一概要分析。
一、一个普遍性的命题:乡村工业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动力从传统型到现代型,是农村社区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
严格意义上说,“传统”抑或“现代”并非取决于时代而是决定于生产方式,马克思说过,“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1〕就农村社区而言,是传统型还是现代型,在当前主要看非农化程度,即乡村工副业的发展程度。
如果某地还停留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没有任何包括农副产品加工及交换在内的工商业,那么,该地无疑属于传统农村社区。
世界历史证明,任何国家都要经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同样,农村社区的发展也要有非农化、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其中,乡村工业化是由传统农村走向现代农村的必由之路,无非各地区的特殊情况决定了具体发展形式不一样而已。
无论是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还是阿尔温・托夫勒的“超工业社会”理论,抑或是奈斯比特的“大趋势”理论,都差不多地认为,人类的几次“文明浪潮”依次是农业社会文明、工业社会文明和超(后)工业社会文明。
“第一次浪潮的变化,是历时数千年的农业革命。
案例4-1 小岗村的今昔
案例“中国改革第一村”安徽凤阳小岗村的今昔。
“一年跨出温饱线,三十年没过富裕坎”成为小岗村的真实写照。
案例4-1 小岗村的今昔[案例文本]材料1:《“大包干第一村”的今昔30年》(扬州晚报,2008-2-18)小岗村是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的一个村落,30年前,小岗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小岗家家穷光蛋,磙子一住就要饭。
”学大寨时,小岗就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家可派出一人外出“搞生活”(乞讨),人口多的可派两个。
1978年秋,公社调整了小岗生产队班子:严俊昌为队长,严宏昌为副队长,严立学为会计。
11月24日,晚饭后,严俊昌溜达去了严立华家,“商量怎么解决温饱的问题。
”后来,人越聚越多,18个人,最后以摁手印的方式,把全队五头黄牛、一个破耙全都分了,彻底包产到户。
“如果干部倒霉坐了牢,我们就给干部送牢饭,如果真的谁被杀头,就把他小孩养活到18岁。
”1979年春,小岗的“秘密”被一级级传上去。
凤阳县委书记陈庭元经实地考察后批示,干到秋天。
可还没到秋天,地委书记王郁昭又来了,回去后开了常委会,最终决定支持小岗。
6月,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来到小岗。
离开时,车开得很慢,他探头车外,叮咛严俊昌一定要把地种好。
车走了一段,万里再次探头车外,叮嘱严俊昌要向党讲真话。
车至村头,万里第三次招呼严俊昌过去:“如果有人查你,你就说我同意的,让你干5年。
”1979年秋收,小岗生产队正式记载的粮食产量是13.3万斤,比以前翻了4倍。
“那年景,家家过门墩都有粮食,直堆到屋坝子。
”大包干当年,严俊昌家就新盖了6间茅草房,后来又盖了几次。
1993年,盖上了砖瓦房。
“拖拉机,电视机,手表,慢慢地,什么都有了。
”至1984年,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及推行。
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就来了。
“见你种烟、种棉花、种油料,都要收钱,连养猪还要收20块钱的猪头税。
多的一户有两三千,我家有一两千。
”为此,严俊昌写信向万里反映。
南街村发展模式
南街村发展模式
南街村是位于中国江苏省徐州市的一个农村村庄。
在2004年,南街村开始尝试一种被称为“南街村模式”的发展模式,通过整村搬迁和土地流转,村庄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新城区。
南街村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
1. 农民集体经济发展:南街村借助土地流转权的方式,将土地征集到村集体经济组织手中,实现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村民通过参与经济合作社的运营分享土地经营收益。
2. 市场化运作:南街村引入市场机制,组织农民进行土地的规模化流转和开发,对外引进企业投资,实现了农村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3. 建设现代化新城:南街村在搬迁过程中,进行了整体规划和设计,建设起了现代化的新城区。
新城区内有高楼大厦、商业中心、文化娱乐设施等,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
4. 农民增收致富:南街村通过土地流转和经济合作社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同时,南街村通过引进投资和发展产业,提供了村民的就业机会,进一步增加了农民收入。
南街村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借鉴。
许多其他地区的农村也开始效仿南街村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和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街村与小岗村发展模式各有所长,新农村建设关键要因地制宜[网友xzbm]:请问王宏斌同志,你认为南街村与小岗村的不同在哪里?
【王宏斌】:作为小岗村,它是农村改革的一个带头村,是全国农村改革的学习榜样。
当时我们南街村也积极学习,借鉴小岗村的发展,土地搞了个人承包,两个工厂也搞了个人承包,不能说小岗村的做法不对,小岗村的做法是结合小岗村的实际,是通过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小岗村人的温饱问题,这个成效是非常显著的。
作为全国其他贫困地区的农村走这一步,成绩也是显著的。
小岗村的做法当时在全国贫困地区确实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收到很好的效果。
但是任何一个做法,它的有效期都是有限制的,不是无限期的。
作为南街村,当时也搞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搞了以后,南街村的农业不像小岗村和其他贫困地区一样有明显的变化,粮食增加,群众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加,不是这样的情况,反而南街村搞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粮食产量下降,农业生产条件倒退,农民的收入降低,群众的积极性没有集体的时候高。
因为南街村在改革开放前,在人民公社期间,一直是临颍县的一个先进大队,也可以说是当地农业学大寨的典型。
那时候的生产条件都实行了机械化,粮食产量亩产都超千斤的,群众的积极性都非常的高,地承包了之后,大型农业机械用不上了,都砸锅分铁了,农民又不买起牲畜,所以农业生产力耕作又回到了解放前或者解放初期的条件,用人拉犁、拉耙,这两个时期对比,集体化的时候是机械化,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人力工作,这两个时期一对比,人们的积极性必然降低。
这种耕作方式带来了结果是粮食产量下降,农民收入降低,所以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践证明在南街村不适应,并不是这个政策不好,而是在南街村不适应,所以南街村农民就自发的愿意把土地交回集体,还愿意走集体化道路。
因此说,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结合本村的发展实际。
[E政建议11587号]:建议南街村注册“南街村”系列的商标、文化专利等,以保证红
色文化的“正名”,不被别有用心的投机分子利用为商机。
/proposalPostDetail.do?id=311134
【王宏斌】:南街村的商标已经注册了,受到了国家有关政策的保护。
作为红色文化南街村不能注册,红色文化是共产党人的集体财富,不能成为哪一个人的私有财产。
[网友王战国]:请问嘉宾,我是人民网的老网友了,南街村作为咱们河南的骄傲名满全国,请问是如何取得这样的成绩,能否认为是一种“南街村”精神,谢谢!
【王宏斌】: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如果没有精神就没有动力,就没有追求。
作为南街村有今天,正是南街村人有这种理想和追求,才有了这种动力,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
作为南街村精神,我们没有集体坐下来总结,我认为南街村有今天离不开这句话,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一心为群众,万难能解开。
[网友百姓一员]:请问王书记,作为董事长的你,与普通员工收入差是多少?你们是如何控制贫富差距的?
【王宏斌】:南街村控制贫富差距最主要的手段是在分配上是实行工资加供给的分配办法。
[网友刘一村]:嘉宾好,请你着眼全国,谈谈中国的三农问题。
如果党中央国务院给你1000个村让你治理。
你能用几年时间、治理成什么模样?
【王宏斌】:三农问题确实是党中央领导关心的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我相信随着党中
央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会逐步得到更好的解决。
对于后面一个问题,我想任何事物不能假设,那是不可能的。
南街村坚持以唱红歌、红色文化为主旋律,坚持百花齐放
[网友迷糊经济]:王董事长,唱红歌能抵御社会上的低俗文化吗?你们是如何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
【王宏斌】:这个问题当年毛主席讲过,农村这块阵地如果社会主义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就会必然去占领,毛主席讲得很清楚。
如果社会主义文化、红色文化、红歌把农村这块丢了,资本主义文化、消极腐朽的文化就会占领。
作为南街村这块阵地,也是农村阵地的一分子。
我们这些年来党组织一直在这个阵地上坚持红色文化、唱红歌,所以消极腐朽的文化进入这块阵地,力量会很小,它的空间就很小。
从部分意义来讲,我们南街村就是要以红色文化为主旋律,唱红歌为主旋律,百花齐放,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氛围。
红歌确实能抵御消极腐朽的现象,也能起到振奋精神、振奋人心和鼓舞人心的作用。
两种文化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网友想往二品红荷]:请问王宏斌书记,都说南街村目前贷款很多,您有信心还清贷款吗?南街村有股份制吗?有什么办法不使集体经济渐渐沦为个人手里?
【王宏斌】:南街村是靠贷款起家的,也是靠贷款发家的。
截止到2003年,南街村的贷款总额是16亿,2003年以后,南街村就没有再贷款。
原来16亿,由于各级领导对南街的关心和支持,给金融部门协调,能够剥离的剥离,能够核销的就核销,给南街村解决了一部分。
南街村在经济包袱上大大减轻。
南街现在还有贷款余额,南街村的贷款,如果金融部
门利用政策继续剥离和核销的话就解决了,如果不符合政策解决南街村的贷款,南街村在任何时候都要承担这个债务。
在南街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偿还能力的时候,坚决偿还本息,绝不赖帐,这是一个问题。
南街村现在企业当中没有股份制,有合资企业,也就是和外方合资的企业。
合资企业也会推动南街村发展的作用,我们要继续和外界搞好合作,同时也欢迎社会上志同道合的人到南街村合作。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做才能不把集体经济逐渐沦为个人手里,也就是南街村集体化的道路永久走下去的问题,这个问题我刚才已经讲了,政治路线确定了,起关键因素的党委干部,关键是南街村的每一个成员世世代代都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共产主义,南街村的路就会永远走下去。
多劳多得加照顾,这种做法能够解决好公平和效率的问题[网友 122.233.212]:王班长,您怎么看待所谓“公平”与“效率”之争?
【王宏斌】:社会公平是人人向往的,如果社会不公平就会有连锁反应,出现社会很多的问题。
如果效率是绝对的公平,就调动不起来少数有才能人的积极性,有才能人的积极性多部分是靠多劳多得,才能把他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我个人认为,过去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多劳多得加照顾,这种做法就能够解决好公平和效率的问题。
如果不采取多劳多得加照顾这种做法,就解决不好公平和效率的问题。
我认为任何问题都是有办法解决的,尤其从毛泽东思想里中可以找到办法,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网友露琪娅]:王书记,您是否赞成南街村作为“中国农村样板”的说法?
【王宏斌】:我个人不赞成这种说法,因为过去吃一刀切的教训太多了,中国960万平方公里,东西南北差异这么大,全国不可能搞一种模式,可以多种模式走社会主义道路,奔共产主义的目标。
一切从实际出发。
当然还存在一个循序渐进的问题,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部彻底决裂,是逐步的过程。
[网友露琪娅]:王书记,可否谈谈您是如何在“书记”与“董事长”之间找好位置的?
【王宏斌】:其实这个位置很好找,书记和董事长无非是在信仰上有差距,在工作方法上都是类似的。
共产党的书记在工作上要发扬民主,董事长要开董事会发扬民主,研究解决问题。
在工作方法上是一样的,无非是在信仰上,共产党的书记不能丢掉共产主义的信仰,董事长的奋斗目标就是把企业做到最佳程度。
【王宏斌】:感谢人民网强国论坛网友今天对我的电话采访的收看,也感谢人民网多年来对南街村的关心和支持。
可以说没有广大网友对南街村的关心和支持,也就没有南街村的今天。
南街村的今天正在发展之中,很多方面还不完善,还存在有不少问题,今天我代表南街村全体父老乡亲向各位网友发出正式邀请,请你们方便的时候到南街村来参观指导,使南街村今后的发展再好一点、再快一点,为我们的共同理想去努力奋斗。
[主持人]: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网友!
嘉宾简介
王宏斌,男,汉族,南街村人,1951年生,经济师、政工师。
1970年9月参加工作,1 976年8月入党。
1970年至1971年10月任南街村第一生产队队长;1972年至1974年2月在临颍县生产资料公司工作;1974年2月至1975年6月任生产队长;1975年至1976年任
南街村党支部副书记兼生产队长;1977年至1989年12月任村党支部书记;1989年12月至1993年12月任村党总支书记;1993年12月至今连任南街村党委书记、集团公司董事长;1 992年9月任临颍县委副书记;2002年7月任漯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系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党的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大代表。